教得理性而大气景洪春贾志敏老师修改稿

时间:2019-05-13 00:1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得理性而大气景洪春贾志敏老师修改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得理性而大气景洪春贾志敏老师修改稿》。

第一篇:教得理性而大气景洪春贾志敏老师修改稿

教得理性而大气

——《中彩那天》教学与思考

执教教师简介: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 上海市特级教师 景洪春 上课时间:2016年4月30日

学生:上海市浦明师范附小

四年级

教学过程:

板块一:理解题意,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彩”,“彩”在课文里指什么? 生:彩票。师:具体指什么? 生:汽车。

师:课文里指的是—— 生: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

(师贴汽车图片)

师:(板书:中)中彩的意思是? 生:彩票中奖了。师:这个奖是—— 生:一辆奔驰牌汽车。师:(板书:那天),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那天”的事?默读课文,找一找。其他几个自然段写了哪天的事?在书上画出双竖线。

(生默读)

生:第3-13自然段。师:为什么?

生:这几自然段写的是当天发生的事。师:第1、2自然段写了哪天的事? 生:第1、2自然段介绍他们家的情况。

师:“介绍”用得好。也就是中彩前他们家的情况。接着说—— 生:第14、15、16自然段写的是中彩以后的事。第14、15自然段写的是第二天发生的事。第16自然段总结全文,写的是成年以后的事。

师:这个同学很厉害。她关注了文中和时间有关的词语。学习这样的课文,注意关注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助于我们梳理课文线索。

(齐读课题)

(设计说明:分步板书课题,逐字理解课题意思,借助课题给课文分段,并梳理课文写作顺序,让学生逐步懂得整体把握叙事类课文的基本阅读策略。)

板块二:学习字词,练习复述故事背景。(事先写好板书:拮据、馈赠、梦寐以求)师:预习过课文吗?这几个词语会读吗?(生读,正音)

师:“馈赠”的“赠”后鼻音读得很准。“拮据”什么意思? 生:生活很困难。师:馈赠意思是—— 生:赠送。

师:对,不过“馈赠”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赠送”,多指比较贵重的物品。比如,同学送你一支铅笔,就不能说“馈赠”。

师:“寐”不容易好写,把这个字下半部分写一遍。(生练写)

师:“寐”什么意思? 生:睡觉。

师:“梦寐以求”呢?

生:睡觉做梦都想要这个东西。师:你做过梦吗? 生:做过。

师:你梦寐以求的是什么? 生:冰淇淋。

师:这不算什么,很容易得到的。

生:我梦寐以求的是老师少布置一点作业。生:我希望父母健康长寿。

师:真好。回家一定要把这个心愿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来,把“梦寐以求”这个词放进去再说一遍。生:我梦寐以求的是让父母健康长寿。师:把“让”去掉更好,再说一遍。生:我梦寐以求的是父母健康长寿。(掌声)

生:我梦寐以求的是有一个好成绩。

师:好成绩光做梦想要是不够的,还要付出努力。文中的父亲梦寐以求的是什么?

(指名读)

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师:听你这么读,感觉父亲只是白天想要,晚上不想要。(众笑)

(指名读)

师:听你这么读,感觉父亲只是晚上有点想要,但是在梦里还不想要。(众笑)

(指名读)

师:这可是父亲朝思暮想、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车呀!(齐读)

师:预习时要关注不容易读的字音,遇到不懂的词语要查一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设计说明: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既解决了重点字的字音字形,又在语境中理解了词语。词语的理解重在运用,融课文朗读、词语运用于一体,也为后面复述第1、2自然段做好铺垫,教学环节充分整合。)

师:你们预习得很充分,课文读了几遍?好,抽查读1.2自然段。指名读第1、2自然段。

(教师顺势指导朗读“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齐读)

师:这句话很重要,再读一遍。(齐读)

师:听你们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再读一遍。(齐读)

师:你们一齐读的声音真好听,再读一遍。(众笑)师:会背了吗?(齐背)

师:重要的句子要熟读成诵。第1、2自然段写了什么?(看板书“拮据”、“梦寐以求”和汽车图片,用上这两个词,说说第1、2自然段的意思。)

师:按照这样的顺序说说第1、2自然段的意思。

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家很拮据,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自己的汽车。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非常拮据。父亲梦寐以求的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师:不错,还加上了时间。看来太简单了。

师:(把汽车图片放到“拮据”与“梦寐以求”两个词的中间)谁说第1、2自然段的意思?

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我们家生活拮据。一辆奔驰牌汽车是父亲梦寐以求的东西。

生:虽然我们家生活拮据,但拥有一辆汽车是父亲梦寐以求的。师:还是难不倒你们。

师:(交换“拮据”和“梦寐以求”的位置)现在谁会说? 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自己的汽车,但是我们家十分拮据……

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自己的汽车,为我们拮据的家增添一份色彩。

师:奖励你什么好呢?奖励你再挑战一次。

师:(在“拮据”后加一个问号,示意学生继续说。)生:为什么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自己的汽车呢?是因为他想为我们拮据的家增添一份色彩。

师:可以。如果把问号放在最后会不会说?

生: 父亲梦寐以求得到一辆奔驰汽车。但是我们家十分拮据,这怎么可能呢? 师:重要的话说三遍,咱们已经说了几遍了?四遍了。你们越说越好,真厉害!

师:既然课题是“中彩那天”,中彩前的这两个自然段可否不写? 生:不能。正因为这辆车是父亲梦寐以求的,后面才想留下。师:对,这是事件的背景,必须交代。这也是父亲想留车的两个理由。

(板书:留)

(设计说明:此环节有三个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运用中理解词语——提取信息,并重组信息表达,以此进一步读懂课文;二是为后面的写矛盾心理做铺垫;三是在语言训练中丰富语感。)

板块三:提取信息,尝试说清“道德难题”。

(一)留车的理由 师:故事的结果呢? 生:把车还给了库伯。

师:父亲是一下子还掉的吗?父亲是很希望留下这辆汽车的,除了生活拮据,除了梦寐以求,父亲还有哪些理由为自己留下这辆车呢?请你们默读课文3-13节,为父亲再找找留车的理由。用横线划出相关语句。

(生默读并圈画)

师:如果你是父亲,你有哪些理由为自己留下这辆车?给你一个开头—— 生:真想留下这辆车啊,因为我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况且,我只是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而且我们俩都把这件事给忘了。再说,库伯家有的是钱,这辆车对他们家来说可有可无,(扩音器里喊的是我的名字),更何况(况且),库伯早已把这件事给忘了,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这辆车留下来。

师:这位同学的语感很好,他刚才说的时候,用上了“因为”、“所以”、“况且”,(板书)当我们的想法有几层意思时,我们可以适当用上这些连接词。

生:真想留下这辆车啊。因为我们家生活拮据,我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为我们家增添一份色彩。而且,我只是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过后我们都把此事给忘了,所以我可以把这辆车留下来。

生:还有一个理由,扩音器里叫的是父亲的名字,他完全有理由把这辆车留下来。

师:你善于从文中捕捉信息。能不能把这条理由加进去说说呢? 生:因为这辆车是我梦寐以求的,而且我们家生活拮据,太需要这辆车了,库伯家离有的是钱,扩音器里喊的是我的名字,再说,过后我们俩都把这件事给忘了,所以我完全可以把这辆车留下来。生:我给她提一个建议,加上一个理由,库伯是有钱人,这个奔驰牌汽车他不稀罕,都说是富人给穷人捐钱,怎么能让穷人捐钱给富人呢?

(众笑)师:有道理。父亲留车的理由有这么多,当我们说几层意思时,为了说得更清楚,可以用上这些连接词。(板书:因为、所以、而且、更何况),自己练习练习,试着把这几条理由都说进去。

(生自由练习)师:谁再来说说?

生:因为这辆车是我梦寐以求的,而且我们家生活拮据,太需要这辆车了,更何况库伯家有钱,这辆车对他们家来说可有可无,(扩音器里喊的是我的名字),况且,库伯早已把这件事给忘了,所以我应当把这辆车留下来。

(设计说明: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留车的理由是一望而知的,但把这些信息说清楚说连贯是有困难的,这也恰恰是四年级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写不清楚、写不连贯。是简单告诉,还是适时梳理?显然是后者,在逐步引导学生表达的过程中相机梳理闪光之处:理由不可缺少,连接词运用恰当等等,并反复练习,使个别学生的学习经验放大为全班学生的学习策略,让语言学习的过程在弱势学生身上真实发生,这一点很重要。)

(二)还车的理由

师:说得很清楚,说明你的思路清晰。其实,父亲此时脑中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是“留车”,一个是“还车”,一会儿,这个小人占了上风,一会儿,那个小人又占了上风。还车的理由你会说吗?老师给你一个帮手,(板书:即使……也……)生:即使这辆车是我梦寐以求的,我也应该还给库伯。再说,我也应该给我的孩子做一个表率。

生:我想用道德来说。

师:厉害!其实课文中有一句话也是从道德层面说的,哪一句? 生:(齐背)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师:你来说,希望你把这句也放进去。

生:即使我们家生活拮据,我也应该把这辆车还给库伯,哪怕我们家钱有损失,也不能拥有心灵的损失。

师:意思说对了,帮你改一改,不能因为钱财愧对自己的良心。生:即使扩音器里播的是我的名字,我也应该还给库伯,再说,我的妻子说过,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生:即使我们家生活拮据,我也应该还给库伯,再说,贫穷不能卑微,善良不能自私。

(掌声)

师:库伯已经忘记这事,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留下这辆车,父亲选择了“还车”,这就是美德,一个人有了美德,心里充满阳光,亮堂堂的,即使穷困,也感觉“富有”。

齐读: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设计说明:学生在说“还”的理由时,既是言语表达,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重在指导学生说得恰如其分。留也好,还也好,怎么说与说什么同样重要。用合适的语气表达,表达时辅以恰当的连接词,既体现进一步品味、理解的过程,又锤炼了语言,训练了思维。)

板块四:创设情境,言语实践刻画“纠结”。

师:留还是还,父亲如此纠结,你们说得这么精彩,课文是否像我们说的这样把父亲的内心活动写出来了?

生:没有写。

师:为什么不写?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父亲的行为中读到的。文中说,我兴奋得几次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却都被他咆哮着赶了下来。

生:但他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从这一句也能读到。

(齐读)(板书:神情严肃

咆哮)师:中彩是一件开心的事情,然而父亲却—— 生:神情严肃(板书:神情严肃)

师:中彩这一刻是幸福的时刻,然而父亲却—— 生:大声咆哮。(板书:咆哮)

师:作者把父亲中奖后的一些反常举动写得非常传神,让我们读到他纠结的内心,所以父亲的内心活动就不必再写。其实,父亲给库伯打电话前,他一直在纠结。比如,他擦去中彩上的K 字时,他纠结吗?

生:纠结。师:比如,他把车开回家,拿着车钥匙时,纠结吗? 生:纠结。

师:请写一两句话,写一写父亲给库伯打电话前的举动,体现他内心的纠结。

(出示,任选一条写)

生:父亲挠挠头,轻声念叨着什么,最后,他擦去中奖的那张彩票角上的K 字。

师:你平时纠结时是不是也会这样? 生:是的。

师:这就叫我手写我心。

生:父亲抓抓头发,面朝天,又叹了一口气,最后,他擦去中奖的那张彩票角上的K 字。

生:父亲把车开回家,停在门口,心神不宁地站在那儿。最后,他走进屋,拨通了库伯家的电话。

生:父亲把车开回家,停在门口,他缓缓推开车门,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下车的。最后,他走进屋,拨通了库伯家的电话。

生:父亲把车开回家,停在门口,念念不忘地凝视着崭新的汽车,来回抚摸着车身。他神态严峻地来回踱步,叹了一口气,最后,他走进屋,拨通了库伯家的电话。

(掌声)

师:帮你纠正一下,“神态严峻”不太恰当,建议改成文中的“神情严肃”。不过,你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声叹息,复杂的心情跃然纸上。(设计说明:此环节旨在创设情境指导运用课文语言,如“神情严肃”、“淡淡的痕迹”、“丝毫看不出中奖带给他的喜悦”等。“关注表达”不是枯燥无味地告诉这样写好在哪里,而是带着学生一起去探究语言的奥秘。表达训练不再是为内容理解服务,而是真正为“写”服务的,真正让学生获得“写”的奥秘。)

教学思考:

很多老师都认为《中彩那天》是一篇说教味儿比较浓的文章,教学时很容易流于单纯的内容讲解,或强硬灌输,或穿靴戴帽。的确,文章讲的道理很简单,不能任意拿别人的东西,这一点小学生都能接受。但是,真正理解,有两点难度:当你确实需要这样东西时;当你的行为不会面临惩罚时。文章把两个难点聚焦起来。除了母亲,面对中彩,所有的人都纠结犹豫过。只有犹豫才能体现人性,父亲已经轻轻擦过K字,再擦深一点,这件事就成功了;“我”也犹豫过,但是,最后,他们都选择了“活得有骨气”。为什么?文章写道,“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父亲做出还车的决定后,如释重负。说明道德准则已深入到他的骨髓里,如果留下这辆车,他一定会陷入痛苦的深渊,每一次触碰这辆汽车时,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这就是道德的力量。文中的“我”没有选择权,因为这是大人的事情,文中暗示“我”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文章结尾“成年以后,回顾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才明白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穷的家最富有的时刻”,说明“我”也把赞成票投给了父亲。

文章写得最传神的地方是父亲的反常举动:“不一会儿,我望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但他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兴奋得几次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却都被他赶了下来。最后一次,他甚至咆哮着要我滚开”等等。没有直接描写父亲如何饱受内心煎熬,而集中刻画了父亲的反常举动。文中还有一些发人深思的句子,如“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穷的家最富有的时刻”等。课后习题也揭示了这两点。这便是教材编者为它设定的教学价值。

我采取的策略是“抓住文本特点,有效多样地开展言语实践活动”。叶圣陶先生说过,“母语学习一靠积累,二靠实践,语文教学绝不能无视母语学习这种一般性规律,否则就要碰壁。语文课本当中某些学科知识之所以不管用,就因为这些知识并不反映母语学习的实践需要”。这段话讲得很深刻。我设计了三次言语实践活动来取代琐碎的课文分析。

第一次是让学生运用“拮据”、“梦寐以求”,加上“汽车图片”,按序说说第1、2自然段的意思。通过不断变换两个词语和“汽车图片”的顺序,引导学生学会丰富的表达,从而锤炼语感,既在运用中理解了词语,读懂课文,又为后面的写矛盾心理做铺垫。

第二次言语实践活动是借助连接词,尝试说清父亲遇到的“道德难题”,“留车”与“还车”的理由。学生在说“留”的理由时,重在指导说清楚几条留车的理由,用合适的连接词表达,体现进一步品味、理解的过程;学生在说“还”的理由时,既是言语表达,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要说得恰如其分。

第三次言语实践活动是创设情境,写一写父亲擦去K字前的举动或把车开回家后的举动,体现父亲的纠结。三次言语实践活动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使表达训练不再是为内容理解服务,而是真正为“写”服务的,真正让学生获得“写”的奥秘。

“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牢牢抓住文本表达形式上的特点,不拘泥于零敲碎打,教得理性而大气。

点评:

景洪春老师教学的《中彩那天》是一节匠心独运、自然圆融的课。这堂课遵循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主要体现有三点:

注重整体发展。我们知道,语文学科追求语文各种能力和素养的整体协调发展,因为任何一项能力都不可能单独得到培养。景老师这一节课,既体现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同步协调发展,也重视思想情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指出,“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已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景老师让学生复述故事背景,没有提有关理解故事内容的问题,但是从学生的表达看出,不但理解课文内容水到渠成,而且积累内化了“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并熟练运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阅读教学要把学生从“千万次问”中解脱出来,要从重内容理解,转换成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语言重组、改换等方式,深化阅读理解。所谓整体发展,也包括情智的同步发展。美国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过:“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景老师抓住“道德难题”引导学生经历思辨、表达、体悟的过程,问题设计有思维含量,学生探究欲增强。设计精巧之处就在于景老师通过抓“思维”把说、写、听、读融汇起来,提高起来。

突出语言实践。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而培养语言素养必须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繁琐讲授语言知识的做法弊多而利少。景老师没有过多地在“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等表现人物特点”上纠缠,而是设计了三次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走近父亲的内心,且三次语言实践环环相扣,有序推进。南宋学者陈善指出,“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入”是“见得亲切”熟悉语言;“出”是走出课文作出评价,从内容到语言提出见解。

遵循教学逻辑。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合理而明确的逻辑起点。选择什么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之间应该是合乎逻辑的组合,而不是各自为政,互不关联。语文教学没有公式,但不排除基本的规律,如先整体后部分,先理解后评价,先感受体验后分析探究等等。现在,老师们都注重关注语言形式,但要注意要防止语言形式的分析。怎样让学生入耳入心呢?朗读是最好的手段。教学的基本规律是:读中感受思想感情,追溯语言表达方法,然后取其形式,举一反三。景老师这一节课上的几次朗读教学,都安排得很巧妙,反复朗读母亲的话,直至熟读成诵,学生说留的理由时,不由自主地用上母亲的话,避免了道德说教。景老师的读写设计也恰到好处,假想的两种情境都是学生熟悉的,利于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自然会将自己“纠结”的表现迁移到父亲身上,既合乎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又合乎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著名特级教师 贾志敏)

第二篇:听贾志敏老师

听贾志敏老师《脚印》一课有感

半壁山学区佛爷来小学 白春艳

利用两天的空闲时间,我听了贾志敏老师的《脚印》一课,在这里首次听说了“真语文”一说,到底什么是“真语文”呢?为了解答心中的疑问,我又到网上查了查,才知道“真语文”就是语文教学不搞花架子,倡导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用最原始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多读,多写,多思考,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贾志敏老师也在课后的讲座中说到:真语文就是老师要真教,让学生真学,做真人。小学语文不是要培养作家、记者,而是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一些切实的语文知识,最后落实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上。语文课上少提问,多读书,现在语文教学需要的是回归。

纵观贾老师的《脚印》一课,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实、普通,不摆花架子,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整堂课都没有现在的多媒体,可一样的精彩,一样的赢得了我们佩服的掌声。

在这节课中,贾老师先从偏旁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单人旁、双人旁、提手旁和月字旁的特点,自然地导入课文《脚印》。课堂上,贾老师没有分析,而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学习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文,在深入的思考、说话中进行语言逻辑的训练。

贾老师的“小鸡、小狗和小鸭的脚印像什么”的说话练习,先把“小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鸡的脚印”去掉“了小鸡”三个字,让学生去读,学生读后发现句子不通了,老师就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加上“像”字,让学生再说话,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像竹叶”,然后再变换后两个句式,学生练习了比喻句。在这里可见贾老师不一般的教学艺术和评价,当学生说出一句时,贾老师就说:“谁能一下子说出三句?”“他用老师提醒了三次,哪个学生不用老师提醒?”极大地激励了孩子说话的积极性。

接着提出把“小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的脚印像竹叶。小狗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的脚印像梅花。小鸭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的脚印像枫叶”三句话与“小鸡、小狗和小鸭全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句话连起来这一要求,学生回答不太到位,然后贾老师引导他们在中间加上三个字“是因为”,再连起来说。最后,调换语序,引导学生用上“所以说”来表达。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不仅训练了学生说话要完整,还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从不断地提示,到学生自如地表达,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以读为主,形式不同,循序渐进,由扶到放,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把“识字、认词、读句、读文”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传授给孩子,孩子无形中提高了各种能力。我感叹于贾老师认真的教态;羡慕贾老师设计的精巧。

想想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确实存在很多弊端,用专家的话说,“假语文”充斥着我们的课堂。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语文的情感,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再就是缺乏语言文字的训练,或者少之又少;还有就是为了应对考试,许多老师依靠大量的题海战术,这必然会让学生们失去对语文的兴趣。我想这些现状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我们语文教师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到底应教给学生些什么?”

贾老师的这节课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精美的课件,只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为我们演绎出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语文课该怎么教,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每一个孩子潜在的学习动力。作为当下的我们一定要多给自己充电,一定要多向我们的前辈学习,上好真真实实的语文课,让我们的孩子学好语文,爱上语文。我会为之而努力的!

第三篇:贾志敏老师教学实

贾志敏老师《古文今意》教学实录及说课内容

一、贾老师教学实录:

首先无标点板书课文。【贫生卖画,一日作画一年无人问津问师师曰试倒之一年作画恐一日可售试之然 】一笔一画共计33个字。

师:老师们,上课以前我用两分钟的时间跟老师们交流一下。山东这个地方,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块福地。因此上海紧邻山东我经常光顾山东,一年可以到济南去个几次,可是乐陵这个地方是第一次来,而且我知道乐陵的“乐”除了读“yue”和“le”这两个读音当地名讲还读“lao”,来到这里听了报告,看了我们学生的学习,十分感动,昨天一天,虽然坐到这里有点累,但是学到很多东西,感到十分高兴,今天早上要给五年级上一节作文指导课,一篇只有33个字的短文要把它扩展到600多个字。今天我要完成的任务是:初读课文,给古文句读,理解重点字词,划分三个层次;把古文扩写成600字作文,老师点评,给古文家题目。好下面开始上课。生:老师好。

师:小朋友们好。请坐。(半鞠躬)古时候的人叫古人,古人说的话叫古话,古人写的诗叫古诗,古人写的文章叫古文,(板书:古文)齐读古文,(不要拖音提高语速,不要拖音,要像说话一样)古文和我们今天写的文章有相当不同(板书:古文今)有什么不同呢? 生1:没有题目; 生2:没有标点; 生3:特别凝练。

师:哎~对,有时候一个词代表一个意思,甚至一个字代表一个意思。我们要学习语言,把古文拿过来,(板书:古文今译),用今天的用语习惯翻译出来。古文要学会断句,先请几小位朋友自己来读读,注意不要“贫~~生~卖~画”不要,要像说话一样,干脆利落,自由朗读。朗读速度一定要快。生:齐读“贫生卖画,一日作画一年无人问津问师师曰试倒之一年作画恐一日可售试之然”

师:读的不整齐,我找个小同学上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划分一下句读。(找一个小同学上台来,手把手教他划分层次)然后这样可以读了吗?自己读。生:再读。

师:我听到有两个同学读得真不错,来你来,干脆利落。站起来。(请一个学生起立)刚才我听你读的也很好,你也站起来。好,贫生卖画一起——读。生挨个读。好下面我们来看看重点字词。师:贫什么意思? 生:贫穷

师:生呢?大学生,高中生,毕业生„„这个生是什么意思? 生:„„人

师:无人问津,这个成语的意思? 生:无人关心欣赏 师:试倒之? 生:倒过来试试 师:恐 生:恐怕

师: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可能 生:也许

师:对了。然呢? 生:果然

师:关键字词我们知道了,用自己的意思去翻译翻译吧。像讲故事一样。生:(基本翻译下来)

师:古人写文章思维清晰,分了三个层次。找一位同学上来标出层次,划出斜线。生:(准确划出。)师:故事的起因是? 生:读出第一层次 师:故事的经过是? 生:读出第二层次 师:故事的结果? 生:读出第三层次。师:读得不整齐,再来一次。生:(学生读整齐)

师:短文一共33个字,要写出一个完整的、丰富的故事,我们通过想象,可以把它扩写成600字。既然是一个故事,前面要加从前,从前,有一个贫困的书生,靠卖画为生,贫困有哪些成语?四个字的。生:穷困潦倒、一贫如洗、缺衣少食、家徒四壁。师:还有哪些熟语?比如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没答出,有一个学生重复了老师的熟语)。

师:他穷极了,辛辛苦苦用了一天时间画了一幅画,卖不出去,那么说这幅画画得比较潦草有哪些成语?大家可以想想。一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饿了,画上面生了一层厚厚得灰尘,一共十多个字就扩展成了200字。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用一天时间画一幅画,却没人喜欢,于是他就去问他的老师,他整装待发,白山涉水,终于来到了老师家门口,到家门口要敲门,怎么敲门?

(师示范猛烈敲门,问生对不对)生:不对,这样没礼貌。

师:应该轻轻敲门,这就是扣,门开了,有声音,木门枝桠一声开了,出来了一位老者,老者多大年纪?身高有多高?头发、胡须怎么样?穿什么衣服?眼睛怎么样?皱纹怎么样?全部通过你们的想象,紧接着问:来者何人?弟子作揖,弟子回答说:我是您的弟子啊,您不认识我了?老者一看,还真是,这样一来一回,一百多个字就出来了。请弟子进去之后让他坐下,为他泡茶,问:您有什么事要到这里来?弟子说:我有一个问题想不通,我用一天时间辛辛苦苦画了一幅画,为什么一年都没有人来买?师傅回答之前要想,想得神态是什么样的呢?摸着胡须、闭着眼睛,想开睁开眼睛,笑着说:你画得话这么潦草,有谁要啊,你不妨这样,倒过来试一试?用一年时间认真作画,用一天就可以卖出去了,弟子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形容一下子就明白过来的成语? 生:茅塞顿开。师:试之,然。把他扩展成150字,他请教师傅之后,终于明白自己画卖不出去理由,他兴冲冲回到家,每天起早摸黑,认真思考,仔细作画,画了又改,改了又画,一天过去了,一年过去了,终于画出了一副好话,说这幅画好的成语有哪些?

生:十全十美、无可挑剔、举世无双(指导要自认为举世无双,不能别人评价)、两全其美(被否定)、美不胜收、独一无

二、栩栩如生。

师:这么好的画,围观的人很多,赞叹:好啊,好啊,我要买。最后被谁买走了?大富翁、山东人,乐陵人,从此以后他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个故事说明什么?用成语概括:慢工„„ 生:慢工出细活。

师:与此相反的是 欲速„„ 生:欲速则不达

师:这样600字就出来了,下面咱们分工,左边三竖行扩写第一层、中间三竖行扩写第二层、右边两竖行扩写第三层。草稿纸可以潦草。„„留时间给大家写(大约10分钟)„„

师:找同学读一读。注意要有讲故事的语气,让别人爱听。注:括号内为贾老师现场修改内容

生1:从前有一个贫困的书生,他以卖画为生,(随时点评:很好,语言很简练,“他”不要了,重复)说他贫困(讲故事话来了),一点也不夸张,他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他”也不要,前面有所指。四个字简洁,有韵律感)吃了上顿没下顿,(先短后长)真是穷得叮当响(具体、有趣,写文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用一天的时间辛辛苦苦作画,(没有用认认真真,马马虎虎也会辛苦),画完以后,拿到市场上去卖,可是事与愿违,过了一个星期,一个月(“过了”不要,放到后面,一个月过去了,古人没有星期的概念,)仍然没有人关顾,画上沾满了一层厚厚地灰尘。这下他想不通了,决定去问老师。(问改成请教)。师:你写得非常好。

生2:这个书生白山涉水去问老师,终于来到老师得屋门口,屋门是关着的,(废话,门怎么可能是开着的)于是,他就轻轻地敲了敲房门,吱得一声,房门开了,一个沉重而衰老的声音说道(看她想得多仔细)只见一位双鬓苍白的,面部皱纹很多的人,(皱纹很多不如慈祥目光,皱纹很多多难看啊)弟子说到:老师,我是你的弟子啊,我有一件非常困惑得事情想请教你(不是事情,是问题,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用一天时间来作画,而一年都没有卖出去?(而相反的意思,用得好)老师摸着胡须(固定搭配:摸了摸胡须,捻着胡须)闭着眼睛,想了想,说,如果你导过来试试,用一年的时间来作画,可能一天就能卖出去。弟子听了老师的话,非常高兴,他歇过老师之后,又返回老家。

生3:他回到家后,(以后),按照来哦是的意思,他用一年的时间做一幅画,就这样,他起早贪黑,就这样(重复),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个月(废话,多写一些认真作画的场景,他每天铺开稿纸,仔细构思,认真作画)一年过去了,他终于做出了一副举世无双、无可挑剔、独一无二的画。(有点言过其实了),就这样他用一天时间把画卖了,他有了一大笔钱。师:写得不够后来居上,又找了一位同学重复这一部分。

第四位同学:回到家以后,那人兴冲冲的,利用一年时间辛辛苦苦、不分昼夜画画,仔细想,认真画,(三个字三个字用得好),等到一年的时间,他拿到街上去卖,围观得人又很多,都纷纷议论,这画画得真好,真美不胜收,(真美,美不胜收!)不到一天时间,画就被买走了,那人很感谢老师,老师的画让他终身受益。

师:每个同学写三个题目,一分钟时间。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十二个格,写得好的同学可以写在黑板上。

注:括号内为贾老师现场修改内容

生1:做事要认真;慢工出细活(写在黑板上)生2:贫生问师(写黑板上);贫生学画

生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题目太长,只要功夫深); 师:现在划去一个你认为不好的,留下两个,再来说。

生1: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倒过来试试,海阔天空(改为:退一步,海阔天空)生2:反过来试试(被否定,不是反过来);不要只图快。生3:成功的路不只一条;换一种方法。师:现在只说一个最精华的。

生1:遇到问题要多方面思考(太长);贫生励志(改为:贫生励志记)生2:水滴石穿(“水滴”才能“石穿”);坚持不懈就能成功。生3:遇到问题需要思考(三思而后行)生4:学习逆向思维(学会逆向思维)生5:“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

生6:做事只能求好,不能求坏,(“求好”与“求坏”)生7:做事不要一步登天(别想一步登天)生8:“一天”与“一年”

师:下面我们看字怎么样,字就是你们的一张脸,上台修改相关错别字。上课结束!

第四篇:听贾志敏老师讲课

听贾志敏老师讲课,讲他人老,已经76岁了;讲课手段老,粉笔板擦黑板和老师的—张嘴;讲课方式老,老师讲学生听和练,一个老人呈现的老课。然而朴素的表达真诚的教学和逻辑严谨的环环相扣以及对学生实实在在的引导,都令都令人耳目一新。贾老师的课没有精美的课件,没有动听的音乐,也没有眼花缭乱的画面,没有煽情的话语,每一句话都真实自然,每一个指导都恰到好处,每一句点拨都能让孩子有所进步。当下有太多的形新实老,太少的形老实新,误国误教误人。

老师上课,就是借教材的课文,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写话训练。课堂上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泛语文”活动以及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等,都或多或少地减损了语文学习的功能。

贾老师给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讲阅读与写作课前他用工整的板书在黑板上(没有加标点写下当天要讲述的古文,内容如下:“贫生卖画,一日作画,一年无人问津。问师,师曰:„试倒之,一年作画,恐―日可售。试之,然。

33字的小文在贾老师的讲授里简直幻化成短文、学生和老师的三重交响曲,真实、和谐、动听而引人回味。贾老师首先由古字说起,明句、释意。他说到古文的三大特点无标题、无标点、语言简练,然后让学生练标点并指导学生诵读。特别值得说的是学生―听说要求诵读,就开始摇头晃脑地诵,拿腔拿调地读。贾老师立刻止住,说“不要拿腔拿调,就要按照正常人说话那样读”他又点了几个学生读,学生还是习惯地拉着长音“贫~生”他说,“不是贫~生,就是贫生!”纠正后,让全班跟着他一起学“贫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发出的不是假声,而是真声,是活生生真人真的生活中的样子,真好!

在分析短文教学时,贾老师紧紧扣住文本内容讲解,既不添枝加叶,也不虚张声势,真真切切说文,实实在在讲课比如讲“贫”字的理解,让学生用成语表达,一贫如洗、家徒四壁、贫困潦倒一,学生用了一串,忽―生说,他家里穷极了。

老师马上说意思对,但不是成语。又如恐字,学生分别答恐怕、可能、也许一,有生说恐惧,贾老师马上纠正你再看原文,这里是害怕吗?贾老师的分析抓重点字、词,抓重点字、词在篇章中的理解和运用,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和特点,也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在指导学生练习上,贾老师简直达到调度有余、出神入化之境地。他先要求学生用十分钟时间将古文扩展成五百字的文字,然后让学生当堂练习,有的念开头,有的念中间,有的念结尾。

贾老师的评价不仅真,而且实。有学生说,他好不容易爬到山顶,贾老师说,你这是废话,思维不清楚,该写的不写;有学生说,他穷得像乞丐一样,贾老师马上止住,别瞎夸张,这位画家是穷,但不是穷得像乞丐一样;有学生又说,他的家贫穷得布满了蜘蛛网,贾老师马上说,蜘蛛网不是穷,是脏。引得学生哄堂大笑,但却得到了真实的语言感受。

他夸学生也同样真实。有学生说,这位画家画了一天卖了一年也没有卖出去,而画了一年的那幅栩栩如生、人见人爱,贾老师特别表扬这个孩子“人见人爱”用得好―――。贾老师就是在这样的真实的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的过程当中,提升与锻造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贾老师的语感特别好,这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也是传家宝,但现在像要失传似的。有学生说到年轻人和青年人,他和学生说,可以说年轻人但你是“青年”后面就不用加人了。还有最后让学生给这段小古文加题目,诸如一个画家的故事、一幅画的故事、果然如此、倒过来试试、成功的秘诀、慢工出细活学生们一个个题目蹦出,老师都点头称是,不去逼学生说主题、提升思想,感受语言之美,尽情尽意。(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定要有语言敏感性,而且要高度敏感!还要有文字洁癖!)

我一向以为,赏识教育不是对学生—味说言不由衷的好话,甜得发腻的夸奖,真正的爱应兰是“严格”加“赏识”,表扬与批评:而贾慧婴单迷堂上充满了这种严格教学和慈悲关爱相结合的真爱之氛围。

读课,读人,读语文,当以贾老为镜,洗去繁芜见真淳,心无旁骛教语文。

第五篇:贾志敏老师课堂经典语录

贾志敏老师课堂经典语录

“我姓贾,但我不假。我这人真诚,真实,而且特别认真、顶真!”

——贾老师的第一堂自我介绍

“作文就是做人。”

——贾老师的经典理论“写作文要先做人”

“背挺直,人坐正。下课时,要把椅子放回原位。”

——贾老师要求小朋友养成好的行为规范

“别人讲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交给老师的作文,一定要誊写得整整齐齐,这是对人的尊重。”

——贾老师强调要尊重他人,重视细节

“学校里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孩子。成绩最好的和成绩最差的学生智商相差无几。”

——贾老师谈孩子的智力时如是说

“长城啊,长、长、长!真他妈的长!”

——贾老师谈学生作文无话可说之“囧”状

“晚上我早早睡觉了,还做了个梦,梦到野生动物园真好玩。早上妈妈把我叫醒,我连忙起床,穿好衣服,刷好牙,洗好脸。吃过早饭,妈妈催我快快上学。到了学校,啊,人真多。老师叫我们排队,男同学排一排,女同学排一排,排好队准备上车。上车前,我们又排队去小便。小好便,我们坐上了大巴车,大巴车开了二个小时。路上很堵,车很多,我们都很着急。最后,我们终于来了到野生动物园。啊!野生动物园真好玩啊!”

——贾老师点评学生“流水账”式的作文,引得全场爆笑

“作文不厌百回改。作文是写出来的,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我这篇文章《课堂的记忆》改了100多遍,《解放日报》的编辑一字没改,全文刊发了。”

——贾老师谈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学校老师评作文一般是三步,先打个勾,再写个分数,最后加上一个日期。有的会加上一二句评句,如注意错别字,病句太多,更有甚者,还加一句——此文狗屁不通!这不是在侮辱学生嘛。”

——贾老师谈语文老师不重讲评作文

“朗读要大声,大声!朗读时要像发神经病!”

——贾老师强调朗读的要领

“《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开头一句:下雪了,下雪了,读法是不一样的。第一个’下雪了’是描述作者看到的事实,因此要读得平实;第二个要作者看到雪景很惊喜、激动,急切地要把这消息告别人,因此要读的时候音调要高上去,要读出惊喜、激动。”

——贾老师谈朗读和阅读理解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你读得太好了,你简直就是播音员。你很聪明,以后可当造原子弹,当科学家。”

——贾老师赞美学生的艺术

“上课是我和小朋友们的约定,准时是对对方的尊重。你今天迟到了。我要惩罚你,我要打一下你的手心!”

——贾老师的批评艺术,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你们三个今天不交作业,我想给你们讲个故事„„”

——贾老师有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孩子的心灵

“大家把眼睛闭起来,我把最低分的卷子发给这位同学。”

——贾老师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今天的作文,可以分为最佳作文,最佳书写、最佳结构,最佳表达、最佳题材、最佳立意、最佳卷面、最佳态度。这位同学的作文前后改了四次,她的态度感动了我。

——贾老师讲评作文,以多元的标准激励奖赏学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的包里天天揣着个小本子,碰什么新鲜事,我就赶紧记下来。”

——贾老师谈做个有心人,注意搜集材料

“难不成以后别人问你:‘你家在几层?’,你要回答:‘我家住在五层多’?你‘站在最高层的栏杆上’,俯视下方——你想找死啊?”

——贾老师谈病句修改

(北寺塔有九层多高,我站在最高层的栏杆上,俯视下方,真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难道你的人民币是厚的,我的人民币就比你的薄一点啊?”

——贾老师谈病句修改时,如是说.(病句:我捡到一个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叠厚厚的人民币)

“我因为惦记上海50多个小朋友,江西庐山我都不玩了,赶紧赶回来给大家上课。”

——贾老师爱生心切,无心游玩庐山,开完会就连夜赶回上海

“你这字写得歪歪扭扭,卷面不整洁,作文纸揉得皱巴巴的,你这样做就等于给了贾老师一巴掌。我很难过。”

——贾老师谈作文书写的要求

“你们看这发箍戴在小姑娘头上多好看,戴在贾老师头上多难看啊!”

——贾老师谈再好的材料也需运用得当

“‘我从小便懂得要照顾父母,关心弟妺。’这句话没错,但你看这句话里的‘小便’两个字多扎眼。”

——贾老师谈书面语言之美

‘我从书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这句话听起来没问题,但看起来就会发现‘中学’这两个字会引起歧义。

——贾老师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别

“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吧?‘先生’也可以用来称呼那些让人特别尊重的女性。”

——贾老师点评信封的称谓“王小花先生”是否妥当时,借机给小朋友拓展知识

“写作要干净、通顺、明达”

—­——贾老师谈写作的基本要求

“现在的语文老师自己都不读书,自己都不写文章,怎么可能把学生作文教好呢?我现在每天还坚持写600字日记。”

——贾老师谈现在的语文师资令人堪忧

“语文课就是借课本的案例,教学生说话和写话。”

——贾老师谈语文课的使命

我知道我生命终点就在前面,所以我非常珍惜现在的每一天。我每活一天就感觉多赚了一天,就可以在讲台多讲一次课。当年,我为了生活而走上这三尺讲台;今天,我离开这三尺讲台则一刻也无法生活。

——贾老师谈把教育当成毕生的追求

下载教得理性而大气景洪春贾志敏老师修改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得理性而大气景洪春贾志敏老师修改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

    贾志敏老师是国内著名的小学作文教学专家,下面小编整理了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欢迎大家参考借鉴!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贾志敏老师是国内著名的小学作文教学专家,他曾经有一段坎坷的......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讲座

    快乐与语言中的孩子(a)贾志民 在三脚台上,我站了50年。 教授一生的小学语言,教一生的孩子写作。在此期间,比苦涩更甜,收获更累。我喜欢孩子,我喜欢教室,我更喜欢教小学生在教室里......

    听贾志敏老师课有感

    返璞归真语文课 ——听贾志敏老师课有感 9月20日,我有幸观摩了贾志敏老师执教的《爸爸的老师》。贾老师只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扎扎实实地展示了一节本色语文课。他以身示范......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课时一: 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谁知道?哪十大人物?你说。 生:王百姓。 师:对了,王百姓。还有吗? 生:黄舸。 师:少年英雄黄舸。还有吗? 生:雷英雄。 师:不是雷英......

    致敬爱的贾志敏老师

    致敬爱的贾志敏老师 尊敬的贾老师,您好! 非常高兴,能在这次会议中看到您的身影,并且是在离您开课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就看到了您的身影——我走进会场时,您正在书写板书!您,讲过无数......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课时一: 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谁知道?哪十大人物?你说。 生:王百姓。 师:对了,王百姓。还有吗? 生:黄舸。 师:少年英雄黄舸。还有吗? 生:雷英雄。 师:不是雷英......

    听窦桂梅老师和贾志敏老师讲座有感

    听窦桂梅老师和贾志敏老师讲座有感 听窦桂梅老师和贾志敏老师讲座有感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机会,非常有幸能再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聆听大师的语文课堂,以前都是从视频中看......

    观贾志敏《我的老师》有感

    此处无声胜有声 ——听贾志敏老师《爸爸的老师》有感 虽然刚至初夏,泉城济南的气温已让人大汗淋漓,直到聆听了贾老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爸爸的老师》,才感觉到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