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使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感想
使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感想
我校每学期的常规教育教学中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上一节校内“公开课”,最好使用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训中,高科技产物的计算机辅助教训正融入课堂教学大家庭中,以其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等给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新鲜血液。如今“公开课”好象少了多媒体的使用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也就不能算是一节高质量的好课,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数学教师平时的教学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若干口算卡片和一张嘴;多媒体则是:文字、图形、声音、甚至动画一应俱全,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有人认为多媒体的无所不能必将彻底优化课堂教学。但,一味追求多维动画功能,使数学课似乎成了电脑动画欣赏课;信息容量大、节奏快,学生容易受干扰,导致注意不易集中,抑制大脑深层思维活动;教者忙于多媒体的点击使用,缺少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二、板书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一种教学手段。优秀的教学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单等特点。课件板书由于画面经常变动,具有短暂性、局部性。学生只能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即使地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其结果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对于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那是在八年前,我参加 市数学优秀课堂教学评比。为了取得成功,课前我除了积极查阅资料,备课,而且还准备使用刚流行的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个人技术有限,我拜请了一位计算机高手,他的制作动画水平一流,但由于缺少教学经验,不懂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我只能提供想法,而不能参与制作。这样的课件,抓不住重点和难点。在具体教学中,我个人总感觉使用课件必不如我所想,有种哗众取宠的感觉。
过去我和大家对多媒体的使用有跟风,盲从的现象,现在,教师对多媒体使用更趋于理性的思考,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正在被“重新定位”。任何教学手段都各有所长,各有其短,它不可包揽一切,更不可能是万能的。多媒体也有自己的局限。但它确实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其直观的动态的形象的演示效果,使原先教师只能在想象中才能实现的教学方式方法及以梦想成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有其直观、动态、形象等优势,这恰恰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多媒体创设出的画面情境,能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位置》一课时,设计了小动物捉迷藏游戏。
课件出示:小鸭子躲在写字台上面,书的左面;小狗躲在写字台的下面;小兔躲在床的后面;小猴躲在床的右面。随着学生回答点击该动画,它就会闪烁显示。这四个学生熟悉并喜欢的卡通形象,通过多媒体演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很快融入捉迷藏的情景中。直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班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情境创设,多媒体的优越性得到较科学的展现,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上面、下面、后面、右面”等抽象的词,利于今后的实际运用。
2、刺激感官,陶冶情操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我在教学《统计》时,课件出示美丽的校园图片,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愉悦的课堂氛围,并且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良好品德。同时,学生们看到校园里的花园一角,园丁们种植的各种颜色的花,美化了我们的校园,这些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能教育学生欣赏美,体验生活美、艺术美,珍惜劳动美。
3、发挥优势,突破难点
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会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例如:我在教学《位置》一课中看电影,找座位这一环节。考虑到我们的县城没有电影院,大部分学生没有这样的经历。我就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模拟的电影院,让学生观察座位上的号码是怎样排列的?得出:从中间起左边是双号,右边是单号,中间号码小,向两边逐渐变大。学生掌握了这一本领后,课件演示“帮同学找座位”等练习,在学生的回答中,点击座位,判断是否正确,加深学生的印象,很自然地就突破了难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学习整合,开拓视野
网络对多媒体技术的促进是巨大的,它进一步完善了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功能。在课堂上,适当的利用网络教学,会让学生感受多媒体给学习数学带来的神奇与快乐,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体悟到知识的无穷。
例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在最后设计了网上学习,知识延伸这一环节。在网上搜索景德镇的陶瓷,潍坊的风筝上的漂亮的图案。通过浏览,让学生感受到图形拼组的实用,美观,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在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师生充分利用网络和电脑,结合本课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把小小的课堂拓展到社会的大课堂,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开拓了。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中的一种新模式,它确实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它又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如果教师在使用它时,能够理性思考,合理运用,与其他传统手段相互补充,各展所长,共同构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华爱萍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只是局限于听,死记硬背,缺乏自主思考探索的空间,缺乏实践,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落,积极性不高的局面。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教育观念变了,教学方法变了,学习方式变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浓郁的教学气氛。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运用多媒体还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一,创设情境
触发个性
如果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我认为一篇课文,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主能力差,往往对课本上的知识无兴趣。教师一开始就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够很好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案例】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翠鸟》时,我先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通过多媒体播放“百鸟争鸣”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出示“翠鸟”图片,利用教材的背景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资源,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学习,充分调动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效果好。
二、运用多媒体,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
利用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势是能动态的展现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动静结合,从而把事物的变化规律,全面的演示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动性和全面性。【案例】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和时间赛跑》是让学生从作者身上受到启示,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学生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操作程序,从演示操作的过程中,为学生对理解课文深刻含义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设计在画面的左上方是一个钟表,右边有初升的太阳,随着钟表的走动(比实际钟表要快),太阳慢慢移动,由东方升到当空,再到日落,天色由暗到明,再逐渐变暗。教师操作可循环两三次表示时间过去了两三天,课件设计太阳颜色、位置,天空中云彩每天稍微有一些不同,让学生观察后感觉太阳都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但时间不同了,从而让学生明白时间不断流逝,一去不再回头;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今天永远地过去;今天的太阳也成为过去的太阳,永远见不到了,所以要珍惜现在,珍惜今天。由于制作的动化感强,画面清晰,所以学生看的仔细,听的认真,这样所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画面,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中说不清道不明,靠挂图或板书难以讲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中,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认识。
三、运用多媒体,使枯燥的问题兴趣化
教材比较注重农村与城市题材兼顾,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许多城市生活的题材都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这样对于他们来产在“解决困难”的时候就会有比较大的困难。教学来源于生活化,又运用于生活化,将生活中一切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案例】
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播放背景音乐和小短片,美丽的小村庄环境优美,小动物们在快乐的玩耍,人们在快乐地耕种和收割。然后深情导入,在这样一个鸟语花香,美丽的小村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我又设计了人们砍伐树木来盖房子,做家具,做木柴的图画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资源,因为学生是在听故事中慢慢长大的,他们喜欢听故事,也乐于接受这种形式。在听故事的同时,还让学生接受了不能没有节制的乱砍乱伐,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后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中让学生懂得了人类如果只会向大自然索取,却没有保护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行动,最后的结果只会是一片空虚,只会是自食其果,失去美好的生活。就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大自然,维护好生态平衡,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四、运用多媒体,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些意思比较深或学生不易理解的词、句、段。当教材中出现了这样一些学生难以掌握的难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其声音、图形、色彩的有效组合,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演示,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思考,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的表现力,在学生对事物从表面到本质的理解认识过程中建立一个过渡区,能有效地减缓坡度,化难为易,更好地突破难点。
【案例】在教学《翠鸟》一文时,学生对“翠鸟贴着水面疾飞”这个句子不理解。于是,我点击鼠标,大屏幕上出现了宽阔的水面和生长茂盛的芦苇,一只翠鸟从远方飞来落在苇杆上,这时,一条小鱼在水中机灵的游过,说时迟,那时快。站在苇杆上的翠鸟展开翅膀,双脚蹬开苇杆,闪电般地叼起小鱼,飞向远方。通过观察,学生了解翠鸟是贴着水面飞,而且飞行速度极快,自然就了解了“贴着水面疾飞”这一句话了。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以课文学习为生长点,大胆向网络资料延伸和拓展,促使学生把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时空,亲自经历获取知识。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的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多媒体教学的恰当使用解决了这一难题。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动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峰峦叠嶂而香炉此时正被烟 雾笼罩,一团团紫烟不断地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多媒体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处。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达到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打破以往的教学只需“粉笔和黑板”,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心得
体会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日益整合,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使人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有了新的视角,那就是要丰富课堂教学的资源。而多媒体教学正是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课堂教学开辟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多媒体集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构成了一种全新的信息结构方式。原本单调乏味的数学课堂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温馨、生动和绚丽多彩,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原本常规教学的困难、矛盾、弱点都慢慢地消化与无形。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新意识得到激发,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下面就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新课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同时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方式。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出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秒的认识》一课时,我用出示了一段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视频,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论文的格式,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在教学《十进制计数法》一课时,对于数的起源、古代各国的数的各异形态和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历史等等知识,如果单凭老师的一言堂,学生对此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于是我收集了大量的具有古代神韵的“数的产生”背景资料,再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逼真的动画显现出来,效果远比老师的口头讲述要好很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真正认识了数学的广阔、博大和数学的底蕴、价值,也更加喜欢数学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教学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所以恰当合理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艰涩为易懂,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使课堂上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起来感觉比较困难的关键性的知识点或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能对所学知识构筑起清晰合理的认知结构。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一课时,如果教师单纯用语言描述一分等于六十秒,一时等于六十分,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什么时间的进率是六十而不是十或者一百,而且对于这个进率也只能去死记硬背。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制作了龟兔在钟面上赛跑的多媒体,让学生通过看动物赛跑的过程知道了兔子和乌龟虽然跑的路程不同,但是所用时间相同。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1秒,秒针转动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这种学生通过用心去观察和感受而获得的知识,会记忆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又如在教学有关行程的应用题时,学生都知道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但不理解的是求火车过桥的时间时,为什么路程是除了桥的长度还要再加上火车的长度,针对这个问题,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一个动画演示,再现了火车过桥的全过程,从火车头上桥开始到车尾离开大桥所经过的路程用醒目的颜色显示出来,学生很快明白火车过桥走过的路程等于桥长加火车的长度论文的格式,从而正确地列出了算式。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为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学习,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梯形的图片导入新课,帮助学生形象地建立梯形的相关概念,然后用一动画将梯形进行割、补,使其转化为三角形,学生通过对转化后的图形观察可知,三角形的底为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原来梯形的高。由此可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2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接下来,让学生独立进行验证。利用提供的划线和剪切工具通过旋转、平移等动态方式将梯形剪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我们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最后让学生展开讨论,最终得出梯形面积公式。这种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让学生通过点、按、拖拉,亲自参与知识的的探究,感受知识的发生过程,从而真正获得科学的结论。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我围绕三角形的特征,利用多媒体努力创设一种人人都能够参与的探究、发现和验证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操作实验,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在实验中理解规律。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是学生应具有的思维品质,是创新的翅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并使之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论文的格式,提高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一般来说,学生的思维往往容易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势,主要表现为千篇一律,死套公式。而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冲破思维定势影响,主动寻求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生在解答应用题“一家工厂原来每月用水468吨,倡导节约用水后,原来一年的用水量现在可以多用1个月,平均每月节水多少吨?”时,通常学生需要通过三步列式才能解答此题。为引导学生突破一般思路,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把每月节约的部分重点显现出来。之后再把每月节约的部分拉下来拼成一条线段,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学生通过观察线段图,很快明白求平均每月的节水量,只要用原来每月的用水量除以(12+1)就可以了。这样,通过计算机的有序演示,使学生从繁杂的思路中抽脱出来,重新去观察、分析,并从中寻找出简捷的解题方法,由此达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创新思维的目标。
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的引进,更是教学艺术充分发挥的媒介。我相信只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就一定能创造出生动、和谐、高效和精彩的数学课堂,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第四篇: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最近听了几节数学课,有几点感想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目前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以课论课,就题论题的现象很突出,教师上课没有重点,没有教学目的,就是讲几道题,学生学习后没印象。课例:比如我们小学的四则运算,老师上课讲了
73+72÷8×3 =73+9×3 =73+27 =100 老师还不错又举一题 73+72×3÷8 =73+216÷8 =73+27 =100 这时老师开始让学生作题,这样对于部分聪明的学生也许会悟出点什么道理,但多数学生并没有从心里明白这样的题应当如何做。其实教材确实就只有一个例题,但大家想一想如果我是教师,就给你讲这两道题你知道我在干什么吗?你会对这节课有多大的印象。
我们的学生还很小有时对一些事情的理解还很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说明,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给大多数学生留下一点点印象。我们讲课要照顾大多数。为了大多数。当然有的老师会说,我这样讲了,让学生做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错误再较正。我不赞同这种作法,我们给学生讲课不要深入浅出,要浅入深出,我的把题要讲的很浅,把深题在很浅的基础上给学生解决。不给学生在作业中留下可能的障碍,让学生在作作业中不出错,其码是最大可能的少出错。那么这样的课才能算完成了我们的教学任务。不然我们用在处理学生作业上花的时间就太多了,我们为什么一本书讲半年还要加班,就是上课没讲透,学生上课听的一知半解,所以教师就无限的反复。学生不停的重复。结果是师生共同疲惫。
我想如果这节课我们这样讲,一、讲例题: 73+72÷8×3 =73+9×3 =73+27 =100 总结解题方法或叫思路:在四则运算中有括号先算括号,没括号时先算乘除,乘除同在我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最后再算加减。并将这段文字板书写在黑板上,然后再给学生出几道例题,出题以后不让学生作,因为这时也许有些聪明的孩子会了,但我们不让学生表现,我们要教学生的细致。怎么办,先让学生读法方法,然后按方法指导学生一步步解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都这么进行,这样做最终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讲的是四则运算,它是这样算的。同时也养成学生认真审题解题的好习惯,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认真就是我们在上课时在不得当的时候给了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如这节课,老师讲了一个例题,好自认聪明的就争着答,到致学生都争着答,万一我答对了,看我多聪明。所以我说在讲的时间我指导你一步步进行,当80%的学生都能争着答时我在给你机会,以后学生在作题时就不会毛草了。
同时我们的解题的方法在说完这一单元的内容前不擦,一直保留在黑板一角,学生只要错了,老师不用批评他,只要领着学生一边读方法一边解题,加深学生理解就行了,我想这样学生在作作业时就会会少出问题,我们处理作业的时间也就不用那么多了。
这里的关键是我们教师在讲课时我苦口婆心,反复说,多比照解题方法讲例题。先把例题讲透了,讲够了,在让学生上手,即浅入深出。不要让学生一知半解时就解题,等学生作错了,教师在一遍遍的改错,学生做错对学生就算深,这是深入浅出。
数学有许多是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教师要善于把它总结出来并讲给学生,如果一节课只讲例题,例题,没有总结的规律,学生这节课是不知在听什么,学生也根本不会这一类的东西。
我们在注意与学生的互动,现在我们的教学要是互动教学,互动教学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进行互动。比如我听过一节课解方程,3X=56-4X。老师在导入时讲了一个相似的题以后,把例一给学生自已来做,然后给学生讲了一道课堂练习题,讲完后就下课了,看起来是互动了,其实这节课我认为很不成功。一。教材的设计是有不科学的地方,我们可以改动,但改动要经过们的思考,要有依据,课上例课是给学生作示范用的,我讲细讲透,多讲多说,课堂练习题是用来检验教师的讲课效果和学生学习理解的程度的,教师通过看学生作这些题来判断我们讲的到位不到位的。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二、互动不到位,时机不对。我们导入是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算讲。我们说通过导入部分你的学生都会了,那说明你的导入设计的很巧妙,很成功。他不能代例题的解决,因为他只是导入,我们在讲例题时除了解决这个题以外还是要给学生总结出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并写现来。这时老师可以反复和自己编几道题让学生结合解题的方法来熟悉这类题的解题思路,这个过程会越来越快,很省时间的。然后让学生再练习。
再比如我们学习10以内的加法时,我们更要用好互动,把无趣的死记变成有趣的学习。如上课我们可以出几道题,4+2=
4+5=等,我们讲完题以后就可以让学生来出这样的题,一人说一个,什么买苹果了,买小鸡了、画画了,栽树了,生产小汽车了,学生求合等等,如果我们班有30学生那么学生就可以出30题,也可以解决30个情况的问题,你说学生对这个问题能掌握不准吗?当学生在出题时说成吃苹果,死小鸡,学生走了等减法题时学生不仅明白了加法,还知道什么时间不可以用加法,他就会做更多的题,我们教师何必非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呢。
这里的关键就是我们的教师我关于备课,要认真备课,但实际上我们的小学教师确实很辛苦,但我们用在备课上的功夫太少了,你上课前只要认真的想一想你打算教学生什么,你如何让学生掌握。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我想你工作会反而不这么累了。
第五篇:如何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如何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现代教学媒体能够为学生提供色彩艳丽、音质纯正和画面清晰的教学情境,能够生动形象地把一些抽象的、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利用教育技术通过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这些都是现代媒体特有的优势,同时也是传统教学媒体可望不可及的。我们绝对不能因为现代教学媒体独特的优势而逐渐或甚至把传统的教学媒体淡化或抛弃。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逐渐步入了农村中小学校园,农村的教师和学生真正与信息技术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以往只有城市师生才能够体验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历史。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农村教师该如何来使用现代的教学媒体,才能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呢?
1、低年级(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课堂可适当多用。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都不强,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把所授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的呈现给学生,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难于讲解并且传统的教具、模型、挂图等不能更好实现教学目的的,可以使用现代多媒体来优化教学。
3、现代教学媒体要适时使用。选择媒体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上我认为:是否使用多媒体也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不要一味地为了课堂生动、活跃而每节课都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我们都知道,人喜好某件事物也会“多而不鲜”的。我在平时听课时,容易发现某些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纯粹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按照自己准备的课件“一播到底”,课件演示完毕教学任务也结束了,可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呢?学生头脑一片空白,因为他们就像看电影一样,课堂中缺少交流、互动,知识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很显然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是极为失败的。
4、使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时,老师必须对课堂教学情况适时掌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对媒体进行控制,不要出现播放某一节课的课堂实录,让学生跟着录像学习,老师不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是大错特错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面对面的指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老师要随时做答,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千万不要认为现代多媒体是完全代替传统媒体特别是老师的,否则全国的中小学乃至其他学校的教学,直接在电视这种媒体上按时直播不是更省事、省力、省资源了吗?这样,我们这些老师还要来干什么呢?显然这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和做法。
5、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要注意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开始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老师们往往只注重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而忽视了教学目标是否能够有效的达成。整个课堂是教师在演示,学生在观看,缺少了学生的阅读、练习、讨论等,甚至有些教师整堂课都没有在黑板上写一个字,从而就“误导”了学生没有什么可以或者需要记忆的东西。这样的做法是过高地估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而造成的。
6、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讲究实用性、准确性。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时,往往把重点放在课件的制作上和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上,忽视了课件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有的课件主题不鲜明,有的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些都不能够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插入的音频不合适,有的插入的视频没有经过剪切、加工,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有的老师制作的幻灯片插入了动画,而这个动画一直在闪动着,学生一直都在看动画而忘记了学习,分散了学生的注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件制作美观没有什么坏处,但是过于“华丽”了,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课件的制作一定充分考虑它的实用性和准确性。课件的使用要能够充分地服务于教学,才是我们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所在。
总之,多媒体设备能够在农村学校使用了是可喜可贺的,信息技术将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一定要认识到:多媒体只能够辅助教学,信息技术只能优化课堂教学,而不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是一个不断成熟、不断进步的过程,相信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在信息技术的管理、使用,课件的制作技术、技巧上,我没有阐述自己的观点,大家都会在摸索和学习中得到进步的。我只从平时的教学交流中发现农村学校的部分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以上现象,谈谈自己对如何正确、灵活、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做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广大农村教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