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英语听力资源库的建设与优化
大学英语听力资源库的建设与优化
摘 要: 鉴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大学英语听力资源库的建设和优化成为目前高校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选择。本文探讨了建设资源库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和实施原则,分析了优质英语听力资源库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以期创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良好的语言环境,更好地促进本科学生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 听力资源库 实施原则 学习者为中心
倘若高校大学英语教育要实现教学信息化,那么,计算机及网络设施是基础,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网络教育平台是关键,其中,建设和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核心。数字化资源库中的资源集视听、图片、文字于一体,使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数字化资源库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听力学习环境与条件,弥补听力教材内容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不足,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吸收”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能促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改革,为创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供素材和技术支持。
一、建设优质英语听力资源库的理论基础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实现第二语言习得必须具备有效的语言信息输入,只有满足大量的有效输入,学习者才能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语言输出的行为。建设并优化大学英语听力资源库,不仅可以提供真实的听力语料,还可以提供丰富多变的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接触现实运用到的英语,因此,优质英语听力资源库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语言输入的理想方式。
认知理论认为,全方位视听结合的语言输入优于单一的视觉或听觉输入,优质英语资源库可以利用音频及视频图文并茂地使抽象的材料具体化,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带给其多重感官刺激,使其身临其境地体会语言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知识的获得并非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由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所得。这与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中心,强调的是“教”,教师将头脑的知识传输或灌输给学生;而建构主义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的是“学”,学习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1]。学生由被动接受对象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也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习者建构的对象[2]。何克抗曾说:“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并加工信息的主体和知识的建构者,而教师则需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3]这一理论给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更高的要求。鉴于建构主义理论倡导自主式、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成为基本要求之一。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从资源库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满足专业学习需要的材料进行语言学习,从而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知识建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建设优质英语听力资源库的现实意义
大学英语是一门较难且不易出效果的课程,通常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这除了日常教学时间少、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和语言训练欠缺外,听力教学环境不足、教学实践环节不持久、优质听力教学资源缺乏是最重要的原因。听力教学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听力课程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要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听力综合能力,加快大学英语听力资源库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听力课堂所使用的课本材料仅仅是给予学生小范围的听力素材,以及涉及的听力技巧和方法,其覆盖的范围和知识指向尚不能满足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因此,收集并整理各种类型的、循序渐进的优质听力资源,转变对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认识,将以往的单一的听觉练习转变为视、听、说等多种技能的综合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听力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了契机,在优化听力资源库的改革和创新上,突出资源的可利用性和可调配性。通过录音录像、身临其境的现实生活的对话和英语多媒体资源(如新闻、电影电视等),在单项听力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上对听力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增强大学听力教学延续性和现实特色,强化听力课堂教学的效果,并将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目的,使听力课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
三、建设英语听力资源库的设计原则
要建设优质的大学英语听力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教学和自主学习的平台,发挥教学的主体积极性及创造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资源库的开发和充实需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制作条件,全面合理地对各个题材的听力资源进行分类。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切实听力水平,将验证后正确无误的素材按日常教学活动进行编排,避免材料选取的不当之处,确保没有歧义的科学性错误。
2.适用性原则
资源库的教学内容应呈多样化模式,贴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针对性地深入挖掘听力课程的知识体系,除了满足学生对语言知识的需求外,还应满足其个性化的需要,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习对象的听力学习需要。同时,听力资源库的内容应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相关,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交际情景,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共享参与性原则
资源库的建设也可本着“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的指导思想,在建设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听力素材。根据“90后”学生乐于动手、热爱小组活动的特点,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参与到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之中。学生可以选择与课本文化主题相关、题材新颖、内容丰富的音频和视频材料,或者跳出教材的框架,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听力素材。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给不同的素材进行分级,这不仅会让学生有大量的听力练习,而且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听力能力,使英语听力的训练不再枯燥乏味,真正体现“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四、建设优质听力教学资源库的措施
建设优质听力教学资源库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从教学资源的收集与筛选,到资料的分类与融合,再到资源的扩展和享用,都需按规划实施。结合听力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优质听力资源库的建设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资源库的选材上应注意围绕综合能力的培养,避免以往仅着重数字、词句等单项训练的教学,反倒忽视了情景对话、篇章理解、逻辑推理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对基础的听力资源库而言,应选择难度适当的材料,如词汇辨音、情景对话和篇章模仿等,根据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开展练习。其次,围绕教学目标,充实和深化教学内容,完善配套材料,补充和增加融趣味性、时事性和情景性为一体的听力素材,将时事新闻、电影电视和演讲访谈等音视频材料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课内或课外的听力训练。最后,围绕教学体系建设,为强化教学效果,应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多渠道、多方位地为学生课外训练创造条件,提供可供拓展的优质素材,确保听力学习的延续性。
听力教学资源库内容丰富,如录音资料、录像资料、电影胶片、光盘资料、多媒体教学软件等都是教学来源。但是建设优质听力资源库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合适的视听材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丰富教学内容,而非简单地把可获得的视听资料搬进听力课堂。下面,本文将对现有的听力资源进行简单的分类,探讨教学可获得的音视频来源。
1.录音录像资料
录音录像资料是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使用频率最多的类别,其中录音资料包括与听力课本相关的配套磁带与光盘,如各种大学英语听力教材、单项听力练习汇编、真题与模拟试题集等听力材料,适合不同听力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内外完成,这些音频资料在听力教学中可以合理剪辑,配以图片演示,成为有益的听力资源。相对于录音资料,录像资料在视觉效果上满足了听力学习者在听力方面的不足,其视频画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听力内容。录像资料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社会、宗教等诸多内容,其表现形式也涵盖了时事新闻、专题报道、故事演讲等。
2.英语教学片
英语教学片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教学素材,国内外都出版了不少教学视频,其中包括《美国语伴》、Me-10W,Follow Through,I can Cook with You,Family Album USA,《走遍美国》、Connect with English,《新世纪走遍美国》、《游学美国》、《随大山商访加拿大》等。
《走遍美国》和《新世纪走遍美国》是优秀的视听素材,尤其是《走遍美国》,很多学校视听说课都选用了该教学片。该片由美国新闻总署赞助,美国Prentice Hall公司制作,向全球发行。它不同于一般的情景对话,采取电视影集式的组织形式,向观众展示了美国寻常百姓的生活,颇具人情味且幽默感十足。在影片中,学习者不仅可以欣赏专业演员的精湛表演,还可以通过观察演员的体态语来理解目的语,有身临其境之感。
《新世纪走遍美国》是《走遍美国》的姐妹篇,由同一公司制作发行。该片延续并继承了《走遍美国》的优良传统,同样融合了精彩的故事、流畅精辟的语言,以培养英语学习者日常英语交流的能力。该片考虑到了英语学习者需要特定的各种情景,如工作、学校、家庭、医院、城市和乡村,与现代美语紧密结合,强化词汇、语法和俗语,大大提高了学习者掌握语言的能力。
3.电影电视剧集
英美也不乏优秀的电影电视剧集,题材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大体而言,包括经典影片、优秀的电视剧及纪录片等,均可选择编辑后用于听力教学,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教师可根据课本内容按主题进行选取,如经典影片《音乐之声》、《魂断蓝桥》和《卡萨布兰卡》,它们都表现了反法西斯战争和人文主义关怀;《百万英镑》揭露了西方社会金钱万能的思想;其他一些由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如《乱世佳人》、《傲慢与偏见》、《简?爱》和《威尼斯商人》等,对白精炼优美,故事情节感人肺腑,对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语言鉴赏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另外,欧美优秀的电视剧集也可作为学生学习英美语言、了解其日常生活的重要渠道,如《布莱克书屋》、《纸牌屋》、《老友记》和《神探夏洛克》等。除了电影和电视剧,纪录片的学习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BBC出品的系列剧集,如《中国新年》和《美丽中国》等节目,还有就是美国国家地理的纪录片,将优美的语言与人文、地理、生物等知识融合起来,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还能学习到相关词汇。
4.卫星节目和网上节目
视听资源除了丰富多彩外,还应紧跟时代步伐,保持话题的新颖与新鲜感,体现语言的时代性特点,因此,从卫星和网络接收和下载的内容会较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国外的很多电视和广播节目都会向观众提供免费的节目下载渠道,如CNN、NBC、VOA、BBC中的新闻报道、访谈专辑、专题节目、科普节目和戏剧等都可以作为视听课程的补充内容,这些资源不仅题材丰富多样,语言地道生动,而且内容新颖,时代感强,对于内容相对陈旧的听力教材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语言文化知识,还可以增长见闻,扩大眼界,学到实际生活中真正有用的知识。教师可利用Audacity,download helper和Adobe Audition等音视频下载和处理软件进行编辑,将其制作成适合课内外教学的视听材料,这不仅体现了多媒体现代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而且为英语视听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革新。
综上所述,通过建设优质听力资源库,不仅便于教师高效地选择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延续并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外的听力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现状,满足学生不同听力层次的要求,把素质教育融入听力教学之中,培养高水平的英语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远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否适合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1(3):19-22.[2]莫锦国.大学英语自主式教学资源库开发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2005(2):36-39.[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1):3-9.基金项目:2015年度浙江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JGQN2015047)
第二篇:资源库建设情况(2014)
资源库建设情况(2014)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为发挥我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第一阶段的优势,在全镇营造更加浓厚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氛围,我校根据开县电教馆组织的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要求,本期,我校在杨明川校长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着手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
一、建立健全资源库建设工作组织,完善了工作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朱明学为组长,马世新主任(教导主任)、朱学宝主任(总务主任)为副组长,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资源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成了教研小组、资源收集小组、技术服务小组。并划分了责任制,校长负总责,马世新负责资料的收集。并确定具体工作由吉青山负责。
在建立组织的同时,我校制定了资源库建设工作制度、考核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及我校对此项工作的奖励政策。
组织的建立、制度的完善。为我校资源库建设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前提。
二、大力宣传资源库建设的意义,营造积极的氛围。
1.召开工作会议。
为了开展好资源库建设工作,我校在健全组织,完善了规章制度,撰写了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的基础上,适时召开全校教师的动员大会
2.开通校园网和qq群,利用网上宣传、下发文件、qq群聊天宣传资源库的实际意义。用此扩大对资源库的建设的宣传。
通过召开会议、网络宣传等手段,老师们认识到了资源库对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普遍认识到:首先,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服务的,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最优化。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正在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探究、协作和创造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服务于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其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和资源的扩展性等特点,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网络化学习条件和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学习动机有所帮助,而且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着眼于资源库能充分利用,提高其实用价值,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其次,优化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教师通过调用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是资源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面。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结果应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活动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师作为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有许多好的教学设计的思想,但由于资源的缺乏,使得很多好的想法难以实现。而资源库可以提供最新、最优秀的、满足教学需求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利用资源库所提供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设计最好的教学过程,采用最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方法,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材、参考书是唯一的信息源的现象,为教师的备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优化了教师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最后,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为转变办学模式服务。网络的出现使学校从“封闭”的办学状态走向了“开放”状态,交流和合作是一个学校成功办学的基本条件。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校内外广泛共享。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办学经验和优势,建设一个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学校和学校之间借助网络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转变“单一”、“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开展的深化发展。
三、按照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工作。
1.树立“软硬并举,肩挑两头”的指导思想 南国农先生曾提出“建网、建库、建队”的理论。在这“三建”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轻视。建网、建库是为师生队伍服务的。它们就像人的左右两臂,必须均衡发展才能协调统一。因此,在进行硬件环境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软件环境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以保证资源库的健康发展。
2.确定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
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应用”。所谓“广泛共享”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技术和策略将网上分布的各种教学资源提供给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共享和使用;所谓“有效聚合”,是指将网上分散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中心集成起来(通过资源管理、资源制作与知识整合等),产生巨大的综合效能,以满足用户的教学需求;所谓“充分应用”,是指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良好的、易操作的使用环境和开发手段,根据需求将多种教学资源的聚合效能充分发挥,提供个性化的资源使用、开发与信息决策支持服务。
3.确立设计思路
根据信息资源自身的性质,资源库不是资源的简单集合,而是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开发出的复杂性系统。
从概念上,资源中心构建的目标是资源共享和分布协同,即对数字校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统一规划、部署、整合和共享,提升系统的规划、运行和管理机制。
从技术上,资源中心要达到多种类型的分布资源共享和协作,解决多个层次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技术,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标准。
从实施上,资源中心应当建立起遍布校园的教学资源节点,集成网上各类教学资源,开放式地向全校甚至整个开县教育网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信息服务。
资源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要有一定的权限设置;系统维护简单。它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1)资源管理模块
资源管理模块的操作对象是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在进行操作时要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模块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 资源上载:允许在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单个或多个资源的上载。
资源下载:注册用户可以下载免费的资源。
资源审核:审核管理员主要负责对教师上载的资源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发布该资源。
资源查询:用户根据查询条件,输入关键字查询相应的资源。
资源删除:资源审核员或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不符合标准和过期的资源。
(2)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这个系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支持。应具备的功能有:
资源库系统的初始化:属性、参数数据入库
访问控制:对访问本资源库系统的用户数量的控制,可采取限定ip或限定访问流量的方法。
安全控制:使用防火墙等措施以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蚀和黑客的攻击。
(3)用户管理模块
教育资源库有其特定的用户群,其中应为不同用户赋予各自的权限,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资源的质量。一般可以包括: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未注册用户),如有特殊的需求,还可视具体情况而变动。他们的权限应设置如下:
系统管理员应对数据库系统有完整的控制权,允许他以浏览器方式通过internet实施管理和维护,掌握所有用户的情况,并具有初始化资源库系统和审核注册用户的权限。
资源审核员:根据管理员分配的权限,主要负责对相应学科下的资源进行审核和管理。
教师:主要负责对某一特定学科的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浏览、查询、使用和上载和审核该学科的资源。
学生:可以浏览、查询、上载和下载信息库中的资源。
游客:可以浏览、查询和上载资源。
4.加强了资源库建设过程的管理。(1)重点抓好信息的采集工作。信息的采集是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是建设过程中涉及人员和部门最多的环节,也是最重要、最艰巨的环节,在整个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从采集工作开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应体现以教师为中心和自主学习的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采取自制、购买、下载、剪辑等多种办法进行信息的采集。组织全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一线教师,组成网上教学资源开发队伍,建成包括语文、数学、思品、社会、美术、体育、音乐、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10多个学科资源,内容涵盖了小学的所有学科。每个学科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库、题库、ppt课件库、优秀教案库、背景资料库、学科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等方面,基本满足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教学、科研和继续教育的需求。
(2)注重抓好资源库的审批、发布和维护工作。建立资源库内容的严格审批制度,这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种有力措施。由于资源库的内容庞大,制作周期长,不能等待全部制作完成后一次性发布,应完成一批发布一批。这样分期发布,有助于扩大影响,发展用户。日常维护是资源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信息的寿命长短不同,也有新陈代谢的问题。及时地对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是避免形成死信息的根本措施。
5.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所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库的信息量大小,质量高低,除了与学校的决策有关外,还与参与建设的各类人员(学科教师、技术员等)的积极性、责任心和操作技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该定期地对参与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这可以通过对其所承担部门的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定量评估来反映。评价结果应与其本人的年终考核挂钩,实行奖优罚劣,以促使大家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只要坚持不懈地执行,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才能形成规模,发挥效益。
6.以应用促发展
教学信息资源库能否发挥效益,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建设教学信息资源库不是学校的最终目的,而且要想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得好,也必须把它应用与教学,反复实践,不断完善,才能精益求精。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应用大多是以课件、文本的形式展现的,但我们不能等,不完全依靠别人制作好了再拿来用。应积极引导广大教师运用简单的多媒体课件编制工具去广泛地调用教学信息资源,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需求是最好的动力,只有在教学中应用,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资源库
四、在工作中形成了我校独特的风格。
1.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资源库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基本教学素材、知识评价素材、拓展资料等海量资源,具有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和应用方式,全面支持教学活动中的资源内容需要。
2.学科种类齐全。
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资源库包含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技术学科,为所有学科教师提供资源服务。
3.平台操作方便,利于教师提高备课效率
资源库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科教学特点,教师用户可按照学科、年级和知识点分类浏览、下载资源,完美体现“所见即所得”特点。为了便于教师备课工作,图片、文本、动画、音视频等类素材可直接或以超链接形式插入word或powerpoint,提高备课效率。
4.资源管理功能强大,满足个性化要求
资源库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用户可实现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支持用户将自己搜集的资源以逐条或批量方式导入到本系统,实现资源统一管理。系统包含用户管理、学科年级管理、知识点管理以及存储管理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应用,定制教材版本、知识点、资源分类栏目,为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提供帮助。
5.资源管理方便、更新及时,可随时增减、修改内容。
第三篇:信息化教学与资源库建设
信息化教学与资源库建设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指导下,按照新课程标准,冲破学科传统本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系统进行学科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根本实现信息化教学。教育信息化是以信息化教育进课堂为目的,广大教师和学生通过对信息化教学的感受和消化,不断积累和总结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最终形成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基于这个出发点,如何应对教育的信息化,如何在信息与网络环境下发展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关键词】
整合、信息化教学、多媒体、网络化教学
一. 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是实现信息化教学与资源建设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从诞生至今已经经历多次的飞跃,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片、影视、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这就意味着多媒体计算机几乎能同人的所有感官进行交流和对话,这不仅大大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而且从基础上引发了阅读、写作、计算等方式的历史变革,因此,多媒体计算机从客观上具备了充当多媒体教师的角色。
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然而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和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而国际互联网却通过全球计算机的互联,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集到网络系统中,这不仅延伸了个体大脑的思维活动,而且也创造了一个外化的、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大脑,每个社会成员只要能同它“联网”,就能迅速扩充自身的知识和智慧,相反,不能利用网络资源的人将变得孤陋寡闻。
因此,要把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做到“全员参与、全面发展”。强化学校基础硬件设施建设,教学资源的建设,做好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网络化的资源建设如下图所示:
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如图所示:
二. 信息化教学资源对教学的作用;
建立信息资源中心,搜集有用的教育资源,整理和加工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实现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信息化教学、网络化教学,改变以教师传递、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出高水平、个性化、高效率的崭新学习与教学模式。
在各种形式的阅读理解中获取资料和信息,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而学生通过选择信息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及时的分析信息、综合信息并熟练的表达信息,从而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对于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信息化的教学资源能够创设一种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学中做,接受反馈,不断修正他们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目的。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演示能够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变为可视的、形象的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从而做到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呈现,逐步对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尝试与转变,即努力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三. 信息化教学中教与学的基本特点;
1. 教与学中角色的转变;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使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而传递信息的媒体从原来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师则从繁重的教学活动中解脱出来,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为学生准备知识,辅导学习,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 学习环境的改变;
多媒体教学使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相
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从而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网络环境对于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于促进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 信息化教学与资源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信息化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在教学设计中,采取“拿来主义”,围绕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将各种教学资源优化组合,用不同的信息资源传达教学信息,使之有机地配合达到教学要求,但要注意媒体的选取和使用方式要恰当合理,务必遵循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使用合适的内容的原则。
2. 信息化教学要以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为突破口;
让信息技术全面走进课堂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让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使教师和学生尽快从“低效率、高负荷”的沉重压力下挣脱出来,从容面对现代化教育的挑战,使广大教师成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有为之师,使每一名同学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信息化教学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更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创新教育开辟了崭新的空间,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教学信息化只是教学手段、方法和技术的创新,它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使用它的人——教师,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所以,要想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巨大威力,就必须狠抓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实现教育思想的信息化、现代化。
【参考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桑新民《从印刷时代走向信息时代》
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蒋鸣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方向》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研究所刘晓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四篇:自动检测资源库建设(模版)
附件2:
编号: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院级科研课题(项目)申请立项表
学 科 分 类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课题 名称《自动检测技术》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 课 题 负 责 人靖文负责人所在单位机电工程系填表日期2012年3月8日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产业处制
二〇一二年三月
第五篇: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
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
【摘要】随着互联网教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库建设是学校教学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在此环境下,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应以教育需求为前提,以系统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在较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本文主要论述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分类来源与建设中需要注重的环节。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网络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
一、概述
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络教育教学被广泛应用,如多媒体教学、校园网络等,都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基础。然而,许多学校建立起来的校园网,由于缺乏网络教学资源而难以发挥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效益,造成了学校硬件设施的闲置和浪费。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网络教育的逐步拓展,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建设成为开展网络教育的关键。从而提高教学资源对象的利用率,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实际教学系统服务。
二、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来源与分类
1、概念的界定
(1)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从技术上看,它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说,它的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改变,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必然选择。
(2)所谓“教学资源库”,是指按照统一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技术规范和课程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的由优秀的数字化媒体素材、知识点素材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
(3)“教育资源建设”我们可以从四个层次来理解它的含义:一是素材教学资源建设;二是网络课程建设;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四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在这四个层次中,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是基础,是重要规范的重点和核心。第三个层次资源建设的评价与筛选,需要对评价的标准进行必要的规范;第四个层次是工具层次的建设,网络课程和素材类资源的具体内容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对应的管理系统必须适应这种形式的变化,充分它们的特色。
2.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来源
网上众多的教育网站是自建资源库重要的资源来源。特别是有些教学学科类的教师个人网站,对于某一门学科的资料收集比较全面,教学资源、教案和课件都有,这些网站对教学资源都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将这些资源导入资源库比较方便。可以将这些网站的有关资源下载,然后加入资源库中。
2.各类教育光盘是由各出版社出版的正式电子出版物,品种较多,比如教育论文、多媒体课件等多有涉及,而且比较权威。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育光盘,将其中的资源导入资源库。
3.每所学校都积累了大量的电教资料,如教学示教录像片、教学音带和各种扩展学习的音像资料等。平时,由于受学习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这些音像资料的利
1用率是比较低的,现在可以将这些音像资料转制成数字文件加入到资源库中,教师通过校园网就可以随时地调用这些教学资料供教学中使用,学生也可以在个性化的学习中随时使用这些音像资源。
4.教育软件主要分成辅助教学软件和教学管理软件两大类,对于其中的一些资料性软件可以将他们的教育资料导入资源库。比如,有一个英汉词典类的教育软件,其数据是保存在文本文件中的,那么,将文本文件转换成资源库的数据库格式,这样就可以导入资源库了。
5.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须由全体教师共同完成。通常学科教师是这类资源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经过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培训,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再结合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可以制作出教学所需的各类课件。例如我们学校对青年教师定下每学期
“五个一”要求,即“一篇论文”、“上一节网络课”、“一个优秀课件”、“一张试卷”、“读一本名著”,这样资源的选择也就多了。
3.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分类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素材类教学资源的建设,根据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
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
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的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而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到本地计算机上来运行。
案例——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文献资料——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常见问题解答——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表现的某些门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三、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需注重的环节
1.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整合、共享、共建
“整合”就是广泛收集、筛选现有的数字化资源,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再加工。
“共享”是指学校教育资源对外开放,与外界交流,互相学习,使已建成校园网,实现“校校通”的学校充分共享资源。
“共建”是指为了确保资源的丰富与不断更新,调动所有能调动的相关人员,按照教育资源库建设标准,在统一规划与指导下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以发挥每个人的智慧与创造性,及时为教育资源库补充新鲜血液。
2.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基本思路
当前各地或一些部门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可谓是五花八门、品种众多,在一片繁华的背后却存在着脱离教育教学实际需求的问题。所以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要体现以下基本思路:规范性、可持续性、适用性、开放性、前瞻性。
(1)规范性
结合信息技术的基本特点,对教育资源数据实施规范的定义描述。有利于实现资源互换与共享。结合中学教育教学基本特点和教学应用需求的同一性,对教育信息资源内容进行的定义分类。有利于在学校的推广和应用。
(2)可持续性
教育资源建设要符合课程教材改革的精神。还要兼顾各类教学需求。改革“征集制”为“立项制”;改革“评审制”为“监理制”。节约资金投入,为学校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建设教育资源库的过程,更注重发展机制的建设。
(3)适用性
结合中学课堂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需求,提供更加适用的教育资源。结合课程教材改革的精神,利用信息化建设,扩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空间。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选择较为经济实用的技术模式。
(4)开放性
技术规范的开放,特别是底层技术标准实现开放性。有利于不同的资源库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教育资源。建设学校的开放。有利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建设教育资源。
(5)前瞻性
资源建设的基本规范应适应较长时期的发展。资源的使用方式应适应教师使用的需求。资源的内容建设应适应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
3.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要求
学校教育资源库的建设要有可靠性、灵活性、开放性和简洁性。满足这四点特性能更好的建设教育资源库,从而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实际教学系统服务。
(1)可靠性
教育资源的庞大数量决定系统必须采用性能优越的数据库系统。这样有利于缩短大批数据的吞吐时间,使整个系统管理规范化,并保证执行备份操作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使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得到保障。
(2)灵活性
素材的管理在数据管理方面应具备较大的伸缩性和扩展性,它可以集中管理资源库中的所有素材,也可以将素材按类型或学科划分开来,单独进行管理。保证资源条理清楚,专业学科明确,便于使用和查找。
(3)开放性
网络教学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大,学习者的数量多,教学内容的形态需求复杂,能够容纳各种形态的网上教学内容。
(4)简洁性
资源库管理系统面向用户的操作界面应该是友好、简单、导航清晰。界面上的内容应该形象、直观,能为用户提供多层检索功能,保证用户迅速查阅资料。
4.教育资源库的作用
(1)企业和教师、学生开发的资源描述和分类一致,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实现最佳效益地使用和传递。
(2)开发数据库和资源管理平台有一个基本的规范,教育教学资源互换和共享成为可能。经费和时间不必耗费在重复购置和掌握资源平台上。
(3)促进技术人员与教师结合开发资源。企业重技术实现和服务,教师重教学资源使用。学生也能成为资源的创造者。
(4)资源和资源信息大范围有效传播,优质资源得到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为资源传播发挥作用
5.教育教学资源的评价
教学资源的评价是对资源建设质量的把关,在资源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它们进行评价:(1)资源的教育性 :考虑所整合的资源的教育意义,看它是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兴趣;(2)资源的科学性:资源的整合是否客观、科学,资源提供的知识性是否比较强,能否为日常的教学活动提供相关参考,是否有错别字或使人产生歧义的科学性错误;(3)技术性:资源提供的清晰度与画面结构以及课件、文本等运行的技术要求是否与现行浏览器相符;(4)艺术性:主要是针对多媒体素材而言,主要从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情节的生动性、构图的合理性以及画面的灵活性等几方面来考虑。
四、问题与建议
问题:(1)资源建设人员和技术支撑缺乏。由于我校信息技术方面没有专业人才,都是“半路出家”的,虽懂得很多,但不够专业,很多技术上的支持还不够。
(2)资源建设中既要注重静态资源的收集又要注重动态的学习资源。
建议: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应该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而不是笼统地布置任务什么的,结果呢?老师还是操作不来。同时,学校也要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比如,派员去专业培训。总之,资源库建设要树立服务于教学的建设理念,把资源库建设与改变传统的教学
模式、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资源库的建设与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资源库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不仅可以大大拓展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教师
在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也将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五、结语
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作为一种信息活动,对提高中国的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信息的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的建设应该以应用为导向,要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要服务于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应用。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不断完善,才能精益求精,才能建设出优质的教育资源库,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朱凌云、余胜泉《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观念与方法》
2.魏健、《狠抓教育资源库建设,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
3.党广豪、《 中小学校园教学资源库建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