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与实施方案
车辆运用工程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实施方案
一、资源库建设的背景 教学资源库是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开发出的复杂性系统。教学资源库不仅仅是资料的堆叠,它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主要考虑两方面的要求:第一,面向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资源,如课件、讲稿、试题、教学文件、课程教学大纲、案例等;第二,面向专门用于研究或者行业应用的资源库,如职业标准、岗位描述、企业信息、专业指南、人才培养方案。
二、资源科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需要国家提出学习型、创新型社会建设,要求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将为学校、行业、企业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为中高职学生提供继续教育的通道。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大批农村人口将向城镇转移,适龄人员需要就业,为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社会需要一个满足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服务平台。
发展汽车维修设备产业的需要在需求的拉动下,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将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国家将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数控机床作为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有望获得高速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需要一大批能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管理数控设备的高技能人才;需要一大批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根据学校、企业、社会学习者多方需求,教学可用、实践可用、技术可用的优质资源库。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将极大推动学院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汽车检测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整体提升我校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缩小与行业需求人才的差距。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
整个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实施要计划合理,进度安排严谨,实施步骤按照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进度循序推进,建设内容丰富,层次清晰,不同阶段的预期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以保证资源库建设顺利完成。
(一)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教学资源库的共享共建,必然涉及到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本次资源库建设涉及学校、行业、企业、出版社等多家联合建设单位,而资源库的使用将面对全国数十万学习者。因此,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坚持原创性首先在资源制作时,就必须强调资源的原创性,明确每一部分资源的责任人,在源头上保证形成高质量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资源。
加强过程监控建设的资源存储与引用平台,从资源的上传到应用环节有完整的审核制度,确保上传资源的质量,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并能对每个资源设定使用权限。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资源的下载与应用环节严格做到按分配的用户权限使用,防止资源被非法下载或传播;最后,要制定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及资源发布到网上共享使用的范围等。建设教学资源库过程中形成的专有技术,及时申报“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通过法律形式保护知识产权。
(二)确保内容更新与知识更新同步
制定分步工作计划,确定阶段目标,确保资源库内容的更新与知识更新同步,具体操作措施为:
1.建立内容更新制度
1)专业建设调研常态化,每一年开展一次专项调研,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五年开展一次系统专业建设调研,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2)建立教学资源收录审核机制,广泛采集全国高职同行开发的优质或特色学习单元教学方案及配套教学资源素材,不断充实与更新教学单元
2库。
3)完善与合作企业的新技术应用推广制度,通过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项目和专业教学中的合作,及时吸纳与毕业生就业岗位工作项目相关的新技术内容,保证专业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
2.建立信息收集制度
1)由项目组负责向合作企业征集与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相关的新案例,并分类归并。
2)根据首席顾问开具的期刊、专著等名单,由项目组检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相关的科研信息,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引用。
3)关注国内外数控设备相关的展览会信息,采集有利于教学的相关信息。
4)归纳用户反馈信息,采纳有益的意见。
3.定期召开资源库信息更新讨论会
每年举行两次项目组成员会议,听取各方意见,讨论、决定更新内容,确定任务实施责任人。
4.建立健全资源素材更新管理制度
根据《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0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129号)的要求,形成依据教学内容的变化每年更新资源素材10%的制度,确保资源库内容的更新与知识、技能的更新同步。
5.探索平台运营的可持续更新模式
在本项目保证留足资金用于资源库平台的升级、功能扩充等的同时,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保证资源库的良性发展。
具体建设计划如下表所示:
车辆运用工程系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日
第二篇: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
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沈健厅长在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着力建设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全面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库,推进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统筹共建共享,特制定以下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教学资源的内容
本实施方案中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各课程课程标准
3.各课程教案及课件
4.教学录像
5.操作录像
6.习题作业
7.试题
8.其他教学资源
二、建设目标
学校将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全面落实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采取多项保障措施,积极促进各专业、各教研室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两年后(到2015年)各专业建成高水平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为师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有效促进各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推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三、建设步骤及要求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由分管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教学系主任、信息中心主任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为组员的工作小组,组织落实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相关工作。
2、将各教研室完成教学资源建设的情况纳入教研室考核评估内容,作为评选优秀教研室的一项重点考核目标。
3、按照建设步骤及要求,定期对各课程的教学资源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并开展评比活动,根据每门课程教学资源的完成质量,分别评选出“合格课程资源”和“优秀课程资源”,给予合格课程资源建设组1000元的奖励,给予优秀课程资源建设组1500元的奖励。
4、将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情况纳入期末教师教学工作质量
考评项目;年终考核时,将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视作完成当学校规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条件之一。
五、其他
国示范重点专业请按照国示范建设进度推进资源库建设工作。
无锡*************学校
2013年2月
第三篇: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
八面城镇中心小学 2011年3月
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2011年3月
一、指导思想:
发挥校园网络优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提供全面、系统、形式多样、高质量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二、资源库内容: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综合学科、班队工作、学校工作、政策法规等,涵盖计划总结、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试题、教学素材、活动材料等教学资源。
三、资源库来源:
一是教师个人或科组合作开发的资源;二是网络收集、整合的资源;三是学校购买或网络下载的资源。
四、资源库架构:
1、利用校园网络系统,衔接上级教育资源平台。
2、资源库主要为:php资源库。
3、学校php资源库架构于校园网的服务器中,确保空间容量,名称与结构为:(一级目录)→(二级目录)教案库、试题练习库、多媒体课件库、教育教学论文集、学校工作等→(三级目录)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其它)→(四级目录)年级→(五级目录)版本;
五、资源库管理:遵循“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合作建设、分头维护、集中服务、全面共享”管理原则。
1、信息技术教师担任总管理员,全面负责资源库建设,掌握资源库的用户名和密码,具有上传、删除等全部权限,对系统运行平台进行相关的指导和维护。
2、学科教研组长担任分管理员,负责本学科资源库的管理,主要对教师上传的资源进行选择整理、统计,掌握本学科资源库的用户名和密码,有上传、删除权限。
3、学科教师凭统一的学科用户名、密码登陆,可以上传、下载,无删除、移动文件的权限。登陆网址、帐号:http://10.200.12.250/
4、资源库的建设和安全由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负责,主要督促各学科保质保量构建资源库建设,采取平时检查和期末评估的形式对各学科和教师进行考核。
六、主要措施:
1、召开资源库建设专题会议,宣传动员并明确责任和义务,发动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建设。
2、构建资源库基本框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初步掌握课件制作、资料下载、收集上传等常用的基本方法。
3、信息技术小组负责人对本部门已有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整理,规划构建学校信息资源库,指导学科教师上传资料,督促、评估资源库建设工作。
4、教研组长作为子目录信息资源库建设的负责人,应调动组内教师的内在潜力,不断更新充实信息资源库的内容,同时加强管理。要求每隔两周对教师上传资料情况进行统计,并上报部门负责人。
5、科任教师应及时上传教育教学中的教案、课件、试题、教学素材、活动资料等材料,并及时上传并登记。
6、信息技术小组进行技术攻关,把学校信息资源库与各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和衔接,从而扩大资源库的教育教学信息量。
7、资源库建设和资料上传工作将列入期末科组考评和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本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个人上传任务。
七、工作机构:
1、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王宝玲 副组长:曹晓丰 孙玉清
成 员:王铁英 王英贤 于云龙 张 也 肖玉红 侯学丽 闫苗苗 薄志壮
2、资源库信息技术小组:
组 长:孙玉清 副组长:张 也
负责人:薄志壮(信息)肖玉红(德育)张云英(语文)王凤玲(数学)于海艳(英语)王 亮(体艺)赵丽杰(科学)
3、资源库学科负责人:
(1)语文科:一年级:杨凤艳 二年级:张云英 三年级:王凤玲 四年级:郭卫芳 五年级:刘亚琴 六年级:赵余金
(2)数学科:一年级:张亚茹 二年级:张守茹 三年级:耿丽敏 四年级:李雨春 五年级:张 玲 六年级:王书艳
(3)英语科:
三、四年级:于海艳 五、六年级:张冬梅(4)体艺科:王 亮(5)科学科:赵丽杰
八、资料上传要求:
①文字材料一般采用Word文本格式,页面设置为A4,上下左右2厘米,标题黑体小二,正文宋体小四,行距1.25;②图片采用JPG格式;③课件采用PPT格式;④教学实录另定;
1、教案:教案备好后,由科组或个人加以整理、补充后随教学进度提前一周上传,纯网络下载的教案不能上传。文件夹用“第1课《桂林山水》教案”样式命名。
2、学案:学案备好后由科组或教师个人整理补充后随教学进度上传,本学期每科上传不少于8个,纯网络下载的教案不能上传。文件夹用“第1课《桂林山水》学案”样式命名。
3、试题:网载的、科组教师负责的平时随课练习题、学科竞赛训练题、背诵记读资料、培优补差习题等修补、整理后随教学进度上传;本学期每个单元至少1份,纯网络下载的试题不能超过总数的30%。文件夹用“《桂林山水》练习题”样式命名。
4、课件:网载的、科组合作或教师个人开发的课件修补整合后随教学进度上传;纯网络下载课件不能超过总数的50%,本学期语文科讲读课文必须上传,数学、英语、体艺科不少于教材的50%。文件夹用“第1课《桂林山水》课件”样式命名。
5、论文:教师个人撰写或科组合作的论文整理后随工作进度上传;供业务学习的纯网络下载文章不能超过总数的20%,由学科负责人提供并上传。本学期教师个人期末工作总结必须上传,其他论文由科组自行安排。文件夹用“《桂林山水》教学浅谈—504班谢善政”样式命名。
6、教学心得:教师个人或科组合作撰写的教学反思、课堂随笔等修补整理后随教学进度上传,本学期由科组安排,上传数量不少于70%,纯网络下载的不能上传。文件夹用“《桂林山水》教学反思—504班谢善政”样式命名。
7、计划总结:教师个人教学工作和科组工作计划、总结修正、整理后随工作进度上传;本学计划总结100%上传,纯网络下载的计划、总结不能上传。文件夹用“504班谢善政(教学计划)”样式命名。
8、试卷分析:教师个人和科组综合的试卷分析修正整理后随工作进度上传,本学期试卷分析100%上传,纯网络下载的不能上传。文件夹用“504班谢善政(试卷分析)”样式命名。
9、学生优秀习作:科任教师认真指导学生习作,修改整理后随教学进度上传,三至六学生每单元每班至少上传一篇,本学期上传不少于总量的70%。文件夹用“504班傅一帆(学生习作)”样式命名,正文下方要写上“指导老师×××”。
10、师生书画作品:任科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创作,修改整理后随教学或工作进度上传。①学生电脑绘画:4—6年级每学期每班1—2个作品;②学生美术作品:1—6年级每学期每班各画种作品2—3个;③学生书法作品:1—6年级每学期5个以上;④学生硬笔书法作品:每学期每个年级5—10个;⑤老师硬笔书法作品:每学期每个年级3个以上。作品可扫描或拍照,用JPG格式上传,本学期上传不少于总量的70%,网络下载的作品不能上传。文件夹用“504班傅一帆(电脑绘画)”样式命名。
11、科学科:①计划总结每年级各1份(年级任课老师负责);②网载课件每学期5个以上(薄志壮老师指导年级任课老师完成);③学生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每学期10个以上,作品可拍照,用JPG格式上传(薄志壮老师负责);④学生科技制作小论文每学期3—5篇(崔振民老师负责);本学期上传不少于总量的70%,中段、期末各上传一次。文件夹用“504班傅一帆(科技小制作)”样式命名,
第四篇:信息化教学与资源库建设
信息化教学与资源库建设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指导下,按照新课程标准,冲破学科传统本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系统进行学科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根本实现信息化教学。教育信息化是以信息化教育进课堂为目的,广大教师和学生通过对信息化教学的感受和消化,不断积累和总结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最终形成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基于这个出发点,如何应对教育的信息化,如何在信息与网络环境下发展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关键词】
整合、信息化教学、多媒体、网络化教学
一. 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是实现信息化教学与资源建设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从诞生至今已经经历多次的飞跃,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片、影视、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这就意味着多媒体计算机几乎能同人的所有感官进行交流和对话,这不仅大大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而且从基础上引发了阅读、写作、计算等方式的历史变革,因此,多媒体计算机从客观上具备了充当多媒体教师的角色。
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然而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和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而国际互联网却通过全球计算机的互联,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集到网络系统中,这不仅延伸了个体大脑的思维活动,而且也创造了一个外化的、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大脑,每个社会成员只要能同它“联网”,就能迅速扩充自身的知识和智慧,相反,不能利用网络资源的人将变得孤陋寡闻。
因此,要把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做到“全员参与、全面发展”。强化学校基础硬件设施建设,教学资源的建设,做好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网络化的资源建设如下图所示:
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如图所示:
二. 信息化教学资源对教学的作用;
建立信息资源中心,搜集有用的教育资源,整理和加工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实现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信息化教学、网络化教学,改变以教师传递、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出高水平、个性化、高效率的崭新学习与教学模式。
在各种形式的阅读理解中获取资料和信息,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而学生通过选择信息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及时的分析信息、综合信息并熟练的表达信息,从而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对于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信息化的教学资源能够创设一种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学中做,接受反馈,不断修正他们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目的。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演示能够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变为可视的、形象的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从而做到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呈现,逐步对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尝试与转变,即努力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三. 信息化教学中教与学的基本特点;
1. 教与学中角色的转变;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使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而传递信息的媒体从原来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师则从繁重的教学活动中解脱出来,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为学生准备知识,辅导学习,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 学习环境的改变;
多媒体教学使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相
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从而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网络环境对于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于促进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 信息化教学与资源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信息化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在教学设计中,采取“拿来主义”,围绕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将各种教学资源优化组合,用不同的信息资源传达教学信息,使之有机地配合达到教学要求,但要注意媒体的选取和使用方式要恰当合理,务必遵循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使用合适的内容的原则。
2. 信息化教学要以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为突破口;
让信息技术全面走进课堂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让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使教师和学生尽快从“低效率、高负荷”的沉重压力下挣脱出来,从容面对现代化教育的挑战,使广大教师成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有为之师,使每一名同学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信息化教学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更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创新教育开辟了崭新的空间,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教学信息化只是教学手段、方法和技术的创新,它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使用它的人——教师,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所以,要想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巨大威力,就必须狠抓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实现教育思想的信息化、现代化。
【参考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桑新民《从印刷时代走向信息时代》
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蒋鸣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方向》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研究所刘晓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五篇:资源库的建设计划
资源库的建设计划
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和信息资源是现代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的三大支柱性资源。资源库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挖掘教育的发展潜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internet 技术向宽带、高速、多媒体方向的发展,资源库具人性化的应用方式推动着教育的信息化的飞速前进。已悄然登上教改舞台的网络教育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把获取信息的途径由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扩展到因特网所覆盖的任何场所。然而,网络只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信息资源的汲取和共享才是人们使用网络的目的所在。要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优势,就必须有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支持。因此,在教育领域,发展远程教育的核心是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在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环境下,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应以教育需求为前提。
一、资源库建设工程的四个环节
国家级高质量资源库建设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工作是对资源的征集与开发,但决不仅仅是对资源的征集与开发,而应同时注意四个环节:研究、开发、应用和评价。
研究――不注意对资源建设内容、开发方法、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的研究,资源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就不能保证内容的高层次、高质量,就不能保证资源库建设的高水平、高标准,就难以跟踪和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就无法保证资源库建设的权威性。
开发――包括资源开发和技术开发两个方面,资源开发包括对国内外各种教学资源的收集、审查、筛选、优化、整合等工作;技术开发则包括对资源内容进行管理和整合的技术支持以及将部分资源转化为产品(如:cd盘或vcd、dvd)的开发工作。
应用――不适用的资源是毫无价值的,资源库的开发者绝对不能只管开发,不管应用,开发出的资源一定要有试用过程和使用调查。
评价――对试用过程和使用调查的结果要组织有关专家(最好是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进行评价,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与完善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
二、工作目标与分类
(一)本期的工作目标
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主,常规电教手段为辅,充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收集,整理,整合资源,并收集各任课老师的优秀教案,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资源库建设的内容分类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征求意见稿,教育信息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媒体素材:又包括文本素材、图形(图象)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和动画素材。
2、试题/试卷库
3、网络课件库
4、案例库
5、文献资料库
6、网络课程
在各种规模的教育资源库建设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而有所扩展。
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步骤
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主力部队是工作在教育最前线的教师,他们了解教育中最迫切的需要,因而应由他们来完成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任务。为防止各校教师对资源的重复建设,以及造成教师任务负担过重的现象,主管部门应统筹规划,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确定教育信息的学科范围、按教学大纲和课程目录的顺序划分各学科要建设的资源的详细内容。
2、确定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确定资源建设的标准,必须细化到对资源每个属性的具体要求,以便于操作。
3、编制评价指标:编制资源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作为后期“资源建设专家组”和“各学科工作小组”对征集上来的资源进行审查、分类的依据。此外,明确评价标准有利于保证资源的质量。
4、资源建设培训:对资源建设有关人员(如老师、技术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各部分人员掌握工作的技术细节,明确资源建设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整体实施计划等。
5、资源征集:分配资源征集任务,并向各个部门下发。在任务分配时要考虑到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和任课教师的长处与特色,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保证资源征集的完善与成功。
6、资源审核:由资源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资源建设专家组及各学科工作小组、技术小组按照已定的“资源评价指标”对征集到的资源进行审核、筛选、优化、整合并确定资源的等级和价格。
7、资源入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批量或单个将资源存入数据库中,在入库时要对资源的所有属性进行预校验,确保资源库中数据的精确性。
四、资源库建设有待解决的问题
1、搞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二次开发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为本校教师的教学课程提供相应的教学便利、帮助、示范和指导。强力提供技术支撑。帮助他们做好课件的搜集、开发和利用。
2.教育资源价值的实现。
教育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必然要通过它所发挥的作用而实现价值的增值与滚动发展,只依靠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免费贡献是不可行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机制使参与建设的学校和教师获取一定的效益。如资源的按比例互换,即根据所贡献资源的信息量按一定互换比
例免费提供给他成倍的其它资源。但这些方案目前只停留在设想阶段,真正顺利的实施还需要更加完善与可行的系统规划。
孔雀学校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