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怎样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碧海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提升素养”主题宣讲活动 “怎样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这是个令广大家长都感到头疼的难题。为了给家长朋友们指明孩子青春期教育的方向,12月18日下午,由宝安区教育局主办、深圳市知音心理咨询公司承办的“生命教育,提升素养”之《怎样与青春期孩子相处?》主题宣讲活动在碧海小学火热开讲。两百多位家长朋友们济济一堂,共同聆听家庭教育的真经。
心理专家易杰老师首先明确指出,家庭的养育模式对孩子各阶段人格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父母及时回应孩子的心理需求,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应该从0就开始。易杰老师从专业角度剖析了青春期孩子渐趋成熟的生理特点和自我意识觉醒的心理特点,指出家长和学校应该正确应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对孩子的正当感情需求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否定打击孩子。尊重、理解、认同、引导孩子的成长,才能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青春期。易杰老师通过数个具体的真实案例,对家长们提出了警示:孩子只有在幼儿期得到了充分关爱,才能避免青春期发生网瘾、早恋、过度叛逆等等问题;不要谈性色变,性教育应该从幼儿开始自然地贯穿整个成长期,孩子才能从小学会自我保护;适度关注成绩,不要过分强调分数,培养能力全面的孩子。两个小时的宣讲活动在家长们的意犹未尽中落下帷幕。碧海小学给家长们提供了一场精彩的心理健康讲座,给予家长们启迪和思考,家长们纷纷表示希望这样高品质的宣讲活动能经常开展。
让我们以爱相伴,护孩子青春无悔!(文/图皮蕾 鄢红梅)
第二篇: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范文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现在,有很多家长对自己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如临大敌。家长的反应很正常,因为青春期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对孩子横加约束,这使得家长与孩子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升级。因此,家长应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需求,才能正确教育孩子。
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出现质的变化。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并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2、独立性增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尽管他们完全不能够独立。
3、感情的变化非常显着。他们既“多愁善感”又“喜怒无常”,这常常令我们家长手足无措。感情的多变是与感情的深化共同发生的,在这一时期孩子们已经开始产生并感受到许多细腻复杂的感情。
4、与成人世界的关系开始变化。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因此经常固执地与父母顶撞。
5、性意识的萌动与性别角色的深化。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非常关心自己性别角色的完美程度、被他人接受和欣赏的程度:够不够帅、是不是漂亮、能不能引人注意等等。都渴望了解异性,希望得到来自异性的友谊,开始憧憬爱情.....6、他们在各方面仍然还很不完善、不成熟。还不可能真正独立,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还没有成熟的感情世界,还不善于把握真正的友谊,还不能真正与成人平起平坐,还缺乏严谨的思维技能,还不具备真正尝试爱情的条件。
二、青春期孩子心理需求
1、合理的物质需求。
物质需求是生活永恒的主题,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表面上还是在服装、零食、玩具及文具等方面有所需求,实质的需求却在悄然变化。刚刚进入青春期,追求个性化的孩子较少,更多是要求自己从众。从众让自己有安全感,融入同学的圈子里,不显山露水。随着年龄的增长,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了解了同学、朋友的个性,孩子们开始彰显个性,暗暗地在群体里比高低。这种比较有积极的意义,孩子获得了经验,给自己在群体中定了位。如果一个女孩子,初一时拒绝穿粉色的衣服,一两年后,她又坚决要一条粉色围巾,您真的别奇怪,这是孩子从要求长大,走向要求成熟。拒绝粉色因为要拒绝幼稚,接受粉色,是表现自己再走向个性独立,走向成熟。这时,孩子们在家长面前出奇地不听话。男孩今天要一双名牌鞋,明天回来对家长说某某同学有了新的手机。男孩、女孩的书包上挂满了明星图片,谁的生日请大家去吃饭;很多男孩会在群体里学会抽烟、喝酒。女孩学会化妆、染发。其实他们是想通过这些仪式,向成年人看齐,在小群体里标榜自己、显示自己。而成年人却感觉他们是逞强。
2、朋友的交往需求。
进入青春期前后,又是初中生活的开始,孩子们像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接触新的面孔、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看得到的变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变化,就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和情感的转移。青春期之前,孩子心里依赖的是家长,进入青春期开始转移,转移到朋友身上,到青春期后期,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最后,固定在异性身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我们没有办法抗拒的力量。孩子开始交朋友,为了朋友,他们可以在学校门口等,可以和同学一起去逛街、去网吧。为朋友可以留在学校打篮球,甚至是去打架,不在乎回家晚了家长的脸色,即使招来家长的打骂也依然如此。是什么力量让孩子们铤而走险呢?这里是孩子的心理需求的问题。走出家庭,孩子的视野面宽了,接触社会的面广了,再不是家、学校两点连成一线的行为方式,他们会出现在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会遇到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这时,朋友是最直接的帮助者,可以取代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孩子们思想不再单纯,这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得到,他们有时浮想联翩,有时忧心忡忡,有时大喜大悲。这些感情,不适合和家长分享,因为家长马上会紧张和忧虑,批评教育必不可少,跟踪监视接踵而至,所以,家长不是孩子吐露心声的选择,而最好、最安全的是身边的朋友。在这个时期,很多时候孩子们选择老师做朋友,让老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在孩子心目中老师依然是神圣可信的。那么,孩子们心里需要家长吗?从心底里孩子们需要,而让他们望而却步的是家长的担忧和不信任。
3、对异性关注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接触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关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比如女生关注帅气高大的男孩。女孩子们在一起去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尔也会在一起用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即使有一种淡淡的喜欢,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想入非非。男孩和女孩,都会很拘谨,这只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的学习阶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异性,希望去接近他或者她。最开始的形式可以是打打闹闹,简单的问答,还可以是以班级活动为主题的工作式交流,很多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达到对异性的了解。很多孩子知道这不是什么爱情,只是同学交往。他们认为自己憧憬的美好爱情没有来临,所以,更多人选择了等待,等待自己长大。确实也有孩子谈恋爱,这些“爱情”往往以误会开始,以压力开始,以亲情的失落开始。小爱是一个胖胖的初二女孩。最近小爱有点变了,大家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端倪,小爱身边多了一个男孩子,他就是峰峰。下课时峰峰就会坐到小爱的前
边,两个人聊得热火朝天。他们吃饭也要约在一起吃,放学也在一起走。于是班里传出了有关他们两个的“桃色新闻”,终于有一天惊动了班主任张老师,老师把这件事通知了两个孩子的家长。其实,家长也发现了。天天晚上小爱和峰峰都要电话联系,而且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节假日的时候一天还要联系个三四次。开始的时候家长都没当回事,但是时间长了哪个家长能不起疑心。小爱的父母问小爱,小爱说:“你们别想得那么复杂,我们就是好朋友。” 青春期,是恋爱的前奏,是步入爱情的序曲,孩子们恋爱是必然,而我们家长希望孩子们晚一些,再晚一些,怎么才能做到呢?
4、获得帮助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性格也变得外向起来,很容易受到事物的渲染,很容易冒失。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多,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初出茅庐的他们,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疑问和恐惧,他们真的希望自己身边有保镖,有“百事通”,有“机器猫”,当然,兜里再有很多钱就好了。而这一切都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怎么办?孩子们需要帮助。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很多事情让他们觉得难办。孩子不知道如何与新同学、新老师打交道;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老师、同学时常发生冲突;被批评了,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如何和老师沟通。他们需要帮助。孩子们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会遇到不顺心、被冤枉、被欺负的事情。事情就突然发生了,然后就那样结束了,留下的只有懊恼、不平、羞辱,却没有机会还击、发泄、甚至没有地方讲理去,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时候,孩子们需要帮助。比如到了考试的时候,孩子一定要在学习成绩上和同学分出高低胜负来。很多时候,他们要接受大人的批评,接受命运的安排。他们如何提高成绩呢?他们需要帮助。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我要面对现在的一切?我生活不如意怎么办?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幸福?我要的幸福在哪里?孩子们有很多的迷茫,希望有人帮助他们拨开迷雾,揭开谜团。他们仍然需要帮助。
三、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那麽如何能更好的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想办法与孩子搞好关系。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出生于内蒙一个普通家庭,兄妹六人五个大学生、三个博士生。董进宇在总结自家兄妹成长过程的基础上,又大量调查了家庭教育的案例,研究总结出一套“教育成功学”理论,在全国引起
教育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就一定出问题。”河南2003很大的反响,他认为:“年轰动全国的两大案件:平舆县的黄勇杀死17个男孩,漯河的杨新海因失恋四年杀死67人,这两个人都是亲子关系紧张,没有家庭温暖,心理变态,走上犯罪道路的。好的关系胜过一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当我们善于与孩子相处时,孩子才会当我们为朋友,才会向我们敞开心扉,只要孩子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就会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那些教子成功的家长,都和孩子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一,要与孩子建立好的关系,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
有的家长说:我的文化程度差,我跟不上孩子的脚步,不会与孩子沟通,其实,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沟通很简单,就是倾诉加倾听,尽量多听听子女的倾诉。尤其是在子女高兴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伤心的时候,不要错过倾听子女诉说的机会。父母应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创造一种“听的气氛”。让十几岁的孩子坐下来谈,很不自然,要创造一种自然的氛围,增加随意性和亲和感。学习“平行交谈”的艺术。当你正在忙时,留意一下孩子在干什么,并与之讨论,这叫平行交谈。作一个顾问,而不是经理。不要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出现在子女面前,对任何事不要急于发表意见,遇到不赞成的观点时,也不要马上表态,对子女做的事情不满意时不要唠叨、埋怨、指责、或者打骂,而应提出问题让子女思考,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通常孩子认为他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事例:有一个孩子,回来对他的妈妈说不去上学了,老师如何如何的坏,----)
在不方便语言沟通的时候,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一些专家建议父母写下那些孩子不愿听或拒绝接受的话,当你把道理、事情写下来,当孩子们一遍遍地读它时,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利用赞美,缩短心理距离。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如看孩子成绩单时,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从优点看起。如孩子数学考得不好,语文考得好。可以说:“这次语文考得不错。”这时孩子自己会明白,这是说:“数学没有考好。”但如果说“怎么搞的,数学考得这么差!”这会打击孩子自信,也不利于亲子交流。
第三、对青春期孩子不断的鼓励。
鼓励能很好地支持这些正处在一生中很有挑战性时期的孩子,而且恰当的鼓励能帮助建立起健康的亲子关系。你可以用下面的几种方式来鼓励自己的孩子:告诉其他人,你为孩子感到自豪-尤其是在他听得到的时候。悄悄地在他的桌子上或是书包里放一张自己亲手写的鼓励他的便条。用身体上的接触来鼓励他,尤其在他难过的时候。当你口头鼓励他的时候,眼睛要注视他。
第四、给孩子一个笑脸。
像我们这样的成年人,在单位工作压力很大,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真的很累,有时就不想说话。甚至还免不了受一些闲气,心里很窝火,脸色不自觉地就有些难看。因此在进门之前要提醒自己:调整好心态,当孩子开门迎接你的时候,给她一个笑脸。这点很重要。让孩子看到你笑容满面,其实也减轻了她的心理压力,让她觉得父母很容易接近,这样一来,就少了一份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有话也愿意和父母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倾诉的欲望,我觉得我们最好做一个认真一点的听众,因为这表明你重视他,这种倾听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安慰。否则,他会觉得受到冷落。受到冷落怎么办?到外面去找能安慰他的人。为什么有的小孩子会结交不良少年,会早恋?原因当然很多,但我觉得其中根本的一点,就是缺少家庭的关怀,缺少亲情的温暖。我希望我的这个观点不会偏激。
第五、与孩子角色互换。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特别强,不愿意像小时候那样听话,老师和家长说啥是啥,当我们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知道孩子出现了“叛逆行为”是很正常的事,就不会发很大的火,生大的气,甚至于去体罚他。心里要想着:想当年,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只要耐心地去教育,过了这一关,孩子就会长成大人,顺利走出困惑的青春期。
第六、要向孩子“索爱”。
我们不仅要会爱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孩子爱我们,我们要学会索爱,不少家长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这时,家长们的爱就会贬值,孩子们会觉得父母的爱是应该的。要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感恩。过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饭桌上给自己夹菜就会感动万分,其实家长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俗话说“聪明妈妈会撒娇”,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的不容易,也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点,孩子自然也会多回报一些。重视孩子对家长的要求。让孩子在了解父母每天在干什么,懂得父母的艰辛,孩子就会体谅父母,运用同理心去对待你,(要鼓励孩子多做点事,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对男孩要经常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对女孩要经常说:有个女儿真好!让孩子知道父母需要他,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我刚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很投入的,一是由于自己喜欢,再就是觉的学这东西很实用,因此就整天趴在电脑上学呀,看呀,晚上睡的很晚,白天还要上班,做家务,人累的.....)除了与孩子搞好关系外,家长还要注意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给孩子个人空间。孩子不希望父母完全控制他们 的生活。他们的房间是十分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领地,在那里交谈、吃、玩,虽有许多闹声,但那是快乐。
我想对各位家长说一句话:让你的孩子爱你,愿意接近你;而不是怕你,刻意疏远你!当我们用无条件的爱来包容孩子的一切,孩子的心灵会得到支撑,这样的支撑将终身成为心灵的珍宝。
让我们做孩子真正的朋友吧,与孩子共度这人生的疾风暴雨期.。
第三篇:家长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面对孩子青春期家长莫吝啬赞扬 要向孩子“索爱”
面对身心都在变化的青春期孩子,除了要多些赞扬、与孩子平等交流外,还应向孩子“索爱”。下面我就“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同家长进行交流。
据了解,某校有名女生在一次总分为50分的考试中,考了44分,全班第一。可武断的妈妈以为不及格,打了女儿一巴掌,并让女儿“滚出去”,委屈的女儿留下一封信后离家出走。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应该仅是“给予”而不“索取”,在这种环境下,父母的爱会在孩子心目中逐渐贬值,应该让孩子理解父母,可以尝试向孩子“撒娇”,让孩子懂得爱父母。
理解孩子,教其正确对待家长爱孩子的心都一样,为什么有的家长能跟孩子和谐相处,情同知己,有的却水火不容、形同陌路。面对孩子的青春期,父母要有心理准备,与其临风建屋,不如未雨绸缪。首先要了解孩子青春期特点,才能知道孩子叛逆的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会发生变化,家长对孩子的变化要理解,并指导正确对待。女生第一次来例假、男生第一次遗精,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说:“恭喜你!你长大了。”
“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身体发育特点,家长与其担心、制止男女生直接的交往,不如直接跟孩子谈“如何正确地和异性同学交往”。这样做是要孩子通过正规的渠道了解相关知识,而不是抱着好奇心从一些不健康的渠道去了解。
学会与孩子沟通 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不喜欢被人命令。这个时期,家长要学会跟孩子沟通。
第一,尊重孩子,平等交流。家长要学会跟孩子聊天,不要认为孩子的世界很幼稚,对孩子的话题不感兴趣,不论孩子说什么,最好表现出很感兴趣,这样孩子才有跟你交谈的欲望。有些家长很忙,甚至没有时间跟孩子聊聊天。其实交流的方式很多,可以采取留言板、网络、电话等。但千万不能因为忙而不跟孩子交流。
第二,利用赞美,缩短心理距离。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如看孩子成绩单时,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从优点看起。如孩子数学考得不好,语文考得好。可以说:“这次语文考得不错。”这时孩子自己会明白,这是说:“数学没有考好。”但如果说“怎么搞的,数学考得这么差!”这会打击孩子自信,也不利于亲子交流。
要向孩子“索爱”
不少家长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这时,家长们的爱就会贬值,孩子们会觉得父母的爱是应该的。要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感恩。
过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饭桌上给自己夹菜就会感动万分,其实家长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俗话说“聪明妈妈会撒娇”,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的不容易,也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点,孩子自然也会多回报一些,重视孩子对家长的要求。
总体来说,青春期孩子对家长有十大要求: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第四篇:青春期孩子特点及相处方式
青春期孩子四大特点:
1、独立性。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
2、成人感。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因此经常固执地与父母顶撞。
3、闭锁性。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变得经常注视自己,有时只因相貌上的小小缺陷和学业上的小小失败,就自认为低人一等,而把他人看得过高,产生劣等感,变得孤僻。
4、批判性。反抗青春期的孩子,反抗性极强。他们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这是因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反抗心理。
家长怎么与青春期孩子沟通?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
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恶果”的滋味。
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不要再盛怒下管教孩子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
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
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
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第五篇:怎样与残疾人相处
一、与残疾人交往的基本理论和能力
原则上说,对残疾人最大的尊重,就是像对待健全人一样地正常交往。但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残疾人的心理状态会或多或少地与健全人有差异,基于这些带有共性的差异点,与不同类别的残疾人交往会有不同的礼仪。
(一)基本理论
盲人朋友的眼睛失去了功效,会对自己的动态行为具有很大的不肯定性,但其耳朵会显得格外灵敏,并对盲杖产生很大的依赖性。因此,与盲人朋友交往时,语言要有礼貌,动态行为要适当缓慢,不可剥夺其盲杖。
聋人朋友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耳朵的失聪会促使其观察能力的增强,尤其是对健全人的表情的观察会更加细致入微。由于没有声音的配合,这样的观察会带有很强主观臆测色彩。因此,与聋人朋友交往时,要主动为对方解释或者翻译周围发生的事情,并坦然面对聋人的眼神。任何窃窃私语或者频繁地转身相背,都会引起聋人的猜疑或者不友好的举动。
肢残朋友的肢体不方便,但心智是健全的。与之交往时,要充分尊重对方的心智,但谨慎谈及运动和出行的话题。过分热情的对其肢体上的帮助或者过分的漠视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残疾人也有自己的礼仪,而且很多残疾人都已经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学习过。在学习与残疾人交往的礼仪时,如果同时还了解各类残疾人自身遵循的残疾人礼仪,这对更好地理解残疾人的心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基本能力
与残疾人交往或者实施助残行为时,不但要在功能上完成这种行为,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要使得自己的行为更有礼貌,更容易被残疾人接受,更受残疾人欢迎。
二、与残疾人交往的基本礼仪
(一)志愿者与盲人朋友交往的礼仪
1、与盲人朋友交谈前,距离他一两米远时,首先应有一个声音的提示,让他知道你在他的附近,然后再进行交谈,语调应诚恳而低沉。盲人朋友一般都比较拘谨,切勿大声疾呼或突然向其握手和拥抱使其受到惊吓。
2、在引领盲人朋友时,要注意他的习惯,首先要问问他/她习惯拉着你的左手还是右手;其次,所到之处的场景、人物尽可能向他/她详尽介绍;第三,特别要避免使用“你坐这儿、坐那儿”这类的语言,因盲人看不见,对方向、位置难以把握,我们引领他们就坐时要明确地告知他们:请坐在你左边或右边、前面或后面的位子,等等,要给他们一个十分明确的指示。切记不可以随意拿走盲人的盲杖,或者牵引盲杖为盲人带路,这样会给盲人带来很大的不安全感。
4、凡是有盲人朋友在场,出于礼貌和对他们的尊重,请在场的人员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使盲人朋友可依据声音来辨别现场的人员。
5、凡是有盲人朋友在场,出于礼貌和对他们的尊重,请尽最大可能将现场情况、他面对的主要人员进行描述,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使他们能很快地融入即将参与的活动之中。
6、如果我们与盲人朋友共同进餐,请大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先帮他们触摸到自己的碗、筷、杯、盘在什么位置;
2)为了便于盲人就餐,应给他们准备一个碗和勺,这样,饭菜不会杵到桌子上;
3)问清他们喜欢吃什么菜,先帮他夹一两种菜、并告诉他面前的菜是什么,看他们吃完盘中的菜,再换另一种,菜量少一些,各种菜尽量不要搅在一起,影响口感;
4)吃鸡鱼等带骨的食物时,要提醒他们注意,避免扎嘴。据观察,盲人朋友总是不愿麻烦别人,就餐时往往很仓促,仅限于填饱肚子。我们更应对他们有体贴入微的关照,使他们也能慢慢品尝各类菜品,享受到餐饮的乐趣。应鼓励和启发盲人朋友对自己的困难和特别要求主动告诉身边的朋友,不要不好意思。
(二)志愿者与聋人朋友交往的礼仪
1、在社交场合,如有聋人朋友在场,请以信任、友好的心态和表情面对他们,消除他们自卑、戒备的心理,对于聋人朋友特殊的困难要给予及时的帮助。
2、在当今信息时代,聋人朋友也在广泛地使用手机短信进行社交联络,我们给聋人朋友发短信要注意语言的言简意赅和文明礼貌用语。
3、与聋人朋友交谈时,应微笑地提前打招呼,多注视他的眼神和手势,如看不懂他们的手语,可进行笔谈。
4、与聋人朋友交谈时,尽量直截了当、避免用悔涩、幽默或说反话等方式与他们交流,免得引起误解,诚恳仍然是与聋人朋友沟通的根本。
5、如用手语与聋人朋友交流,请注意打手语的准确性和表情的配合,比如说“等一等”和“活该”的手语,打得不准确就容易造成误解;这两个词的手语所配合的表情也大不一样,要表达“等一等”时一般面带微笑,而表达“活该”的手语,肯定是生气、愤怒的表情。
(三)志愿者与肢残朋友交往的礼仪
1、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许多肢体残疾的朋友或是肢体不完整、或是因残障行动很艰难,一些脑瘫的残疾人甚至行动怪异,如何面对这样的服务对象,我们首先要接纳他们,进而理解他们,用他们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才有可能热情周到为他们服务。
2、要特别注意不要过多地注视肢体残疾朋友的残障部位,更不能嘲笑他们因残疾而造成的非常态的举止行为。
3、与坐轮椅的残疾人交谈,时间超过一分钟的对话,志愿者最好采用蹲姿与其谈话,此时双方的目光在同一水平线上,体现彼此之间的尊重。
4、要熟悉肢体残疾人所使用的轮椅。
(四)志愿者对残疾人不要“过分全面地”提供帮助
1、残疾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大多已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并且可以自行处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规事物。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人的帮助,更多地意义是体现善意和关心。所以这样的关心和帮助,需要事先征得残疾人本人的同意和配合,切不可“强行”或者“过分热情地”完成。当残疾人确实不需要他人帮助时,就不要前去帮忙,比如说,架双拐行走或上下楼梯,别人一扶就会失去平衡,反而有„帮倒忙‟的尴尬。残疾朋友若不希望别人帮助,也请明确表达出来,这并不失礼。再如,引导盲人出行时,切不可随意把其盲杖拿在志愿者自己的手里而试图搀扶盲人前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令盲人心生胆怯或者反感。
2、失去双臂的残疾人,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练就了一套独特的自理方法,要特别注意适度的帮助,过度的帮助会挫伤他们的自尊,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面对这些残疾人朋友,除非他们提出具体的求助方式,在帮助他们就餐时只要询问他们需要什么餐具,最忌讳喂他们吃东西。
三、帮助残疾人的一般方法
(一)与盲人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我们必须学会如何与视力残疾人相处,这就要求必须了解视力残疾、了解视力残疾人、了解与他们相处与接触的技巧。
1、与视力残疾人相处的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视力残疾就是看不见
绝大多数普通人一听说“视力残疾”马上就会认为是“眼前漆黑一片”、“暗无天日”……,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种,低视力有部分视力是不用分说的。即使在“盲”类中,真正“全盲”的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盲人”都还有一些剩余视力。误区之二:恐惧
由于视力残疾对个体的伤害相对更为“残酷”,人们总是把对黑暗的恐惧从“盲”迁移到视力残疾人身上来:“宁可死也不愿意盲”、“失明比死亡更可怕”、“一死百了,失明是活受罪”……加之视力残疾人生活的艰难、外貌的异常等会让更多的人对视力残疾心存恐惧。其实视力残疾人和普通的人一样,并不可怕;相反,他们作为视力有残疾的人生活在视觉社会里,处处都感到不方便,他们对这个世界也有一中恐惧心理,因此双方的交流和理解非常重要。
误区之三:怜悯
视力残疾人“生活在黑暗之中”,失明导致对环境信息获得的丧失和对环境有效控制能力的丧失、视力残疾人学习的不便、生活的艰辛、求职之不易……使得视力残疾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更易为人们所怜悯与关注。其实对视力残疾人的怜悯之心是理解、关心、帮助他们的基础,但仅有怜悯是不够的,视力残疾人也是与普通人一样平等的人,他们渴望得到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国外由于盲人教育尤其是盲人早期教育发达,盲人的能力和社会地位与普通人相当。误区之四:神秘
一提到盲人,许多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比较神秘:眼睛看不见,从来不撞到树上,也不会撞到墙上,他们的耳朵特别“尖”。其实不然,据许多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反复测试认为:从解剖生理方面来说,盲童的听觉器官与普通人的并无明显的器质性变化,所不同的是盲童的听觉器官被迫获得了更多的刺激机会,感觉功能得到了强化。他们能利用普通人忽视了的感觉经验和感觉线索充分发挥了感觉的边缘作用,是感觉功能得到了延伸和拓宽。如盲人利用回声频率估计房间大小,利用回声衰减度的大小辨别房间内堆放东西的多少,这正是盲人充分利用听觉的结果。是对丧失视力的代偿和适应,也是视力残疾人自身生理条件和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专业上称之为障碍觉。误区之五:迷信
一提起盲人,有些人马上还会与“算命”、“报应”等封建迷信联系起来,觉得盲人神秘的同时也觉得盲人的“可畏”。人们往往迷信盲人的“聪明”、“灵验”,其实不然,盲人都是从不同的来者中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加之简单的心理推导而已。原本我们对其期望值低(小瞧了他们)也是使自己惊讶的另外一个原因。
2、学点盲文
盲文又称点字,国际通用的点字由6个凸起的圆点为基本结构组成,是专供盲人摸读、书写的文字符号。1829年,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Louls Braille,1809-1852)受夜文的启发,创造出了以简单的凸点代替拉丁字母的盲文体系,国际上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盲文(Braille)。
布莱尔创造的由6个点为基础结构的盲字,在纸面上有的凸起,有的不凸起,形成64种变化,即64种符形,在每个符号(单位称“方”)左右两列,每列各三个点,从左边自上而下叫做1、2、3点,从右边自上而下叫做4、5、6点。
数字盲文
解读:每个数字的盲文前面都有个“3456”点符形,是数号,表示后面的读作阿拉伯数字。
英语字母盲文(英语一级盲文)
解读:英语盲文a-j都只是用了1245点位即上半截,和数字的一样;k-t是a-j下面加上了3号点位。
汉语拼音盲文
汉语拼音盲文声母表(18个)
注意:声母g/k/h在韵母i/u/ü时变读为j/q/x。z/c/s/zh/ch/sh/r后面的i省略
汉语拼音盲文韵母表(34个)
汉语拼音盲文声调表(4个)
3、掌握沟通技巧
(1)对中国盲人避讳“瞎说”、“瞎猜”、“瞎想”、“瞎……”等字眼,免得刺伤他们的隐痛;
(2)第一次见面可以尽量多地告知对方关于你的信息,让他有信任和安全感;
(3)和他说话时先拉拉他的手、拍拍他的肩等,使其有亲近感;
(4)保持正常的语调和语音与他们讲话:他们的耳朵没问题;
(5)来到他们的身边和离开他们的身边一定要有声音或动作示意;
(6)对他(她)讲话时先用他(她)的名字,提示正在对他(她)说;
(7)和别人说话时时间别太长,免得把他“凉”在一边让他无所事事(普通人可以东张西望自己分散注意力);
(8)指挥方位要清楚准确。如“把水杯放在你自己的前面”而不是“把水杯放在那儿”;“在你左前方一米左右”而不是“在这里”……
(9)别以为他们看不见而有时做些“小动作”——其实他们有可能“看到”,有可能听到,有可能猜到;
(10)不断向他(们)解释你所看到的一切;
(11)不厌其烦地向他介绍某件新鲜物品;
(12)不断告诉他周围环境(人和物)所发生的变化;
(13)见到好几个视力残疾人时,要么都喊一遍名字都打招呼,要么谁也别打招呼,免得他们猜忌;
(14)让他等待的时候一定要让他有所倚靠,而不是让他觉得“孤苦伶仃”,以免“广场恐怖症”;
(15)鼓励使用仅存视力;
(16)做他的眼睛,而不要做他的手——需要的是“借”你的眼并通过嘴翻译给他,而不是替他做了!
(二)与肢体(脑瘫)残疾人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对待肢体残疾人与对待一般正常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要用正常的心态和平等的态度与他们交往,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不同之处是对肢体残疾人要更多一些理解、关心和耐心,并掌握与其沟通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如何与正确、恰当地与肢体残疾人交往,是一个很现实、很重要的问题。
1、目光
和残疾人的相遇时目光很重要,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用正常的目光看待,千万不要一看见残疾人就显示出奇怪的样子或好奇的样子来;二是不能把目光停留在他们的残疾部位。如果事先不知道,一看见后就很快把目光移开去;如果事先知道的话,就根本不要看其残疾的部位。有的人见到陌生人以后,习惯于上下打量一番,这对健全人来说关系并不算大,但是绝对不能这样看待残疾人,因为他们就是由于身体的残疾而感到不如人,如果有人仔细上下打量,就等于给他们的伤口上撒一把盐,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三是绝对不能以同情的眼神看着服务对象,因为服务对象即使是脑瘫患者,虽然四肢扭曲,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但头脑和正常人一样,他们光是看眼神就能读出服务者的心理来。
2、称呼
在称呼上一定要做到尊重,即使是相处得非常熟悉的人,关系非常好,也不用使用“跛子”“瘸子”等之类的词,哪怕开玩笑也是不合适的。在称呼的口气、语调上要亲切、亲近。
3、谈话
和肢体残疾人谈话,除了要特别注意回避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的词语和内容,一般情况下,就不要涉及残疾人的事情,就像和正常人交往一样,谈话内容可以广泛一些,根据谈话对象的爱好,天文、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新闻、趣事、国际、国内都可以,使其感到人们并没有把他们另眼看待。如果要谈及残疾人的事时,就多谈些残疾人的事业、奋斗精神,社会的助残活动,个人的助残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残疾人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和发展前景等正面的话题。
4、尊重
如果是肢体残疾人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做。如果因为他们身体不方便就为他们做好一切,反而伤害了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和意志、能力等。
5、方式
帮助肢体残疾人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在帮助他们之前,一定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再进行具体的帮助。例如,遇到了肢体残疾人坐在轮椅要上电梯,就应该恭恭敬敬地走到他旁边,说明自己的身份,然后再问“您去几楼?我推你进去好吗?”如得到他同意了就推他进电梯。是否送到目的地也要实现争取当事人的同时。因为残疾人很好强,他们不喜欢甚至反感别人对他们的怜悯,如果不征得他们的同意,一上去就帮忙,可能会被他拒绝,或者说些不好听的话,反而会使你陷入尴尬局面。
6、方法
70%-80%的脑瘫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困难。与语言困难者沟通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与方法。可以利用信息交往增强系统帮助他们将自己的基本需要乃至思想传达给别人。①选择。志愿者呈现一张/本印有图或字或字母的板/手册(交流版或手册),语言困难者可以指点图或字或拼出单词以表示自己意思。即使严重脑瘫患者不能用手指点,也可用牙咬住一根小棍指点或用眼睛注视所需之图。这种交流版对处理较复杂的信息作用有限。②扫认。事先对一系列的需求信息进行安排,语言困难者用预先商定好的信号作答。每次提出一个问题,如“要喝水吗?”或者“要到外面去吗?”。以点头或握拳表示同意,摇头或伸开手掌表示不同意。对方听不懂问话时,可以用卡片提问。③编码。提供表达意义信号的规则及程序,使信息能最
容易地被人理解。这种方法可以用多种信号示意,只要信号接受者也懂得这种编码,就可大大地增强或丰富交往的内容。如聋人用的手语或手势。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脑瘫成年人自行“行走”在路上,他要到前面的路边报亭去买一份报纸。轮椅行至马路的镶边石时,他调整一下轮椅的位置,面对台阶,正准备上去。这时,一个健全的青年人看见了,便走过来,站在轮椅后面,两手握住轮椅的扶手,一使劲,轮椅上了台阶。刚反应过来的坐在轮椅上的的人,接连发出“哦哦哦”如同呻吟一样瑟声音,眼神充满愤怒,一幅很不高兴得样子。这位青年人纳闷了,原以为做了一件好事,轮椅上坐着的人一定会感谢他。谁知事与愿违。您能帮助这位青年人解惑吗?
分析:推轮椅的技巧问题见有关专题,这里不做讨论。这里涉及到帮助肢体残疾人时要特别注意的方式方法。在帮助他们之前,一定要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再进行具体的帮助。语言困难者用商定好的信号作答,如以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因为残疾人很好强,他们不喜欢甚至反感别人对他们的怜悯,如果不征得他们的同意,一上去就帮忙,可能将其激怒,反而会使人陷入尴尬局面。肢体残疾人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做。如果因
为他们身体不方便就为他们做好一切,反而伤害了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和意志、能力。
(一)体态语言的概念
在人们的交往和信息传递中,有两种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即我们所说的话语;另一种就是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例如我们常说的“摇头不算,点头算”,就是用摇头或点头来表达同意或不同意的信息。不同的体态语,可以表现出人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不同的精神状态、不同的思想情绪。
口头语言是通过耳来接受的,而体态语言则是通过眼来接受的,也称为可视语言。狭义上讲的体态语言,它仅仅涉及人体本身的形体外貌和态势动作,包括:①眼神与表情:主要指人的面部表情,如面部肌肉的收展和运动,以及面部各器官包括身、鼻、口,特别是眼睛的动作神情所显示的情绪色彩(如喜、怒、哀、乐、惊、恐、悲等)和思想表现(如沉思、注意、想象、拒斥,冷淡、热情(欲望等等)②形貌与服饰:主要指人的形体、外貌显示的不同的个性和气质。③身姿与动作:主要指人的总体态势和面向以及个人的全身运动或局部运动的方式所产生的具体意义与象征意义。广义上的体态语言还包括:①环境与色彩:主要指人或物所处的特定时间、空间与处所以及环境中的各种颜色,以显示不同时代、地域、季节等背景和寓意效果。②间距与音响:主要指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距离和除语言文字外能构成听觉刺激的各种音响,用以表示主次关系、亲疏程度以及加强现场的真实感与渲染烘托气氛。在人们的交往中,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是不可分割、同时存在的。体态语言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是受生活环境,语言习惯、个性修养、情感表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着浓厚的个人特质,清晰地反映着个人的内在修养。
(二)几种常用的体态语言及其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微笑
微笑表现着友善、谦恭、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因素,是向他人发射出理解、宽容、信任的信号。微笑,是缩短人与人之间距离最快捷的方法。正如罗杰•E•艾克斯泰尔所说的:“有一个世界通用的动作,一种表示,一种交流形式,它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与国家中,人们不分国别、不分种族地使用它,并理解它的含义。它可以帮助你与各种关系的人交往,不论是业务伙伴还是朋友,它是人们交流中唯一最有用的形式,那就是微笑。”真诚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礼仪的微笑要注意声和形的适度,包括眼、嘴、唇的角度。
2、视线
视线停留在双眼与嘴部之间,为社交注视,是常用的视线交流位置。视线停留在对方的前额的一个假定的区为严肃注视。这种注视造成严肃的气氛。视线停留在两眼与胸部之间,为近亲密注视;视线停留在两眼与腹部之间为远亲密注视。运用后两种眼光时应特别注意,不要造成误会和影响。
3、手势
手势是通过手和手指来传递信息,它包括招手、摇手和手指动作等。手势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的频率很高,范围也很广。手势动作的准确如否、幅度大小、力量强弱、速度快慢、时间长短等都是有讲究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即使是同一手势,表达的含义也不相同。几种常用的手势如下:
竖起大拇指,一般表示顺利或夸奖别人。但也有很多例外,如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表示要搭车;在德国表示数字“1”;在日本表示“5”;在澳大利亚则是表示骂人“他妈的”;在尼日利亚等地,这个手势却被认为非常粗鲁,因此必须避免这么做。
OK手势,即将拇指、食指相接成环形,其余三指伸直,掌心向外。在美国这种手势表示“同意”、“顺利”、“很好”的意思;在法国则表示“零”或“毫无价值”;在日本是表示“钱”;在泰国表示“没问题”;在巴西、苏联和德国则表示粗俗下流。
V形手势,即食指与中指伸直分开,手指背向自己,其余三个手指屈向手心。这种手势源自于英国,由“二战”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首先使用。因为V字在英文中代表了胜利Victory的第一个字母,所以以V向人表达了胜利之欢欣意义,现在已传遍世界。如将掌心向内,就变成骂人的手势了。
举手致意,这一般用来向他人表示问候、致敬、感谢等,也叫挥手致意。当你看见熟悉的人,又无暇分身的时候,就举手致意,可以立即消除对方的被冷落感。但要注意掌心向外,向着对方,指尖朝向上方,千万不要忘记伸开手掌。
点头和摇头,在世界大多数地方,上下点头表示“是”,左右摇头表示“不”。然而在保加利亚,习惯刚好相反。他们点头表示“不”;而表示“是”则左右摇头。
4、身姿
身姿是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与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表现在走路姿势、站立和坐的方式上。
站如松(直)。良好的站姿应该是头摆正,身挺直,胸脯挺起来,肚子往里收,双手自然下垂,脚跟和双膝并拢。这种站姿,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神清气爽、挺拔向上的感觉。不同的站姿,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状态、不同的思想情绪。如,挺身直立表现出一个人端庄稳健、精神饱满;昂首而立表现出一个人自信、傲慢;低头而立表现出一个人在沉思;弯腰而立表现出一个人精神不振、情绪不佳,或表现出居人之下、求人之心;坐立不安表现出一
个人心中有事、情绪不稳,等等。要注意与人交谈时,身体不能斜靠一边,不要半坐在椅子边上或椅背上,更不能一只脚踩在椅子或凳子上,这种站姿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
坐如钟(挺)。在正式场合,坐时需左入,目视前方,收腹,挺胸,双手轻松的放在膝上,双腿双脚并拢,用臀坐占凳三分之二。这种坐姿,给人谦虚、诚实感。在交往场合,坐直,身体微微倾向对方,眼睛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以示热情和兴趣,双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或放在沙发、椅子的扶手上。不同的坐姿,与人的眼神、说话、笑容一样,能看出人的内心世界何文化修养。如,男性张开两腿而坐,表现出自信、洒脱、豁达,翘起“二郎腿”则表现出悠闲自乐,或无所谓的神态;女性两膝并拢而坐,表现出庄重、矜持、有教养;“稳坐钓鱼台”表现出一个人胸有成竹或无忧无虑;坐而不安则表现出一个人心神不定、不想久留,等等。要注意与人交谈时,不能半躺半坐、跷脚、摇腿,这些动作令人生厌。
行如风(轻快)。行走时,应该挺胸抬头,眼睛平视前方,脚尖向前、中心在脚掌上,双手在身体两边自然摆动,走出节奏来。这种走姿平稳、轻快、敏捷、矫健,给人富有朝气、充满信心、意气奋发、永往直前的感觉。人们的步姿,也随着思想情绪发生变化。如,健步如飞,闲庭信步,稳步前进,大踏步前进,步履艰难,踱来踱去,亦步亦趋,正步,跑步,散步,等等。要注意走路时不要驼背哈腰、晃臀扭腰、东张西望,特别是女性,更应注意自己的走姿,不良的走姿可能招来料想不到的麻烦。
5、身体接触
人际交流中常用的身体接触或触摸行为主要有:握手、亲吻、拍肩、牵手、拥抱、拥肩、挽臂等。身体的接触行为体现着十分明显的文化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各自的身体接触行为大相径庭。如西方国家熟人之间在大庭广众之间拥抱、亲吻是习以为常的事,而东方国家的人不太习惯这类的行为。身体的接触也有着行为的规范。如,握手时的基本规矩包括:握手的顺序,双方伸出手的先后的原则是“尊者在先”,主人、长辈、上级、女士先伸出手,客人、晚辈、下级、男士后伸出手;握手的方式,用右手与人相握,站着握,同时注意对方,不能戴着手套握,用力适当,握手时间一般3到5秒钟即可。握女性的手时,只握其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紧太久。在关系密切、隆重的场合,双方握住手后应上下轻摇几下,表示更加亲密,更加尊重;握手的忌讳,贸然与人握手,交叉握手,长时间握手,在对方正在于别人握手时凑上去握手,该出手时慢腾腾或者该先伸出手时不伸手等是不礼貌的。另外握手时的神态也非常重要,目光游移、心不在焉,看着第三者握手都是不礼貌的表现。
6、空间距离
人们交往是相隔的空间距离也是传递情感和其他信息的一种手段,主要反映一个同他人已有的或希望形成的关系。这种间隔距离到底多远较为适宜,取决于文化、性别、社会经济
地位等,而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交往双方的亲密和了解程度。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个体都有独特空间的需要,分别借助于四种空间距离进行交往:①亲密空间距离。这个距离为0~0.5米之间,即可以用手互相摸触到的距离,处在这个区域中的人必须有相当亲密的关系,如情侣谈情说爱,知心朋友促膝谈心等。②个人空间距离。这个距离是0.5~1.25米,这是双方手臂伸直可以互相接触的距离。以这种距离与人交往,技能体现友好而亲切的气氛,又能使人感到友好的分寸。③社交空间距离。这个距离是1.25~3.5米。在这种距离内交往,表明双方的关系不是私人性的,而是一种公开性的。双方的交往是秉公办事,谈话的内容不需要保密。例如上级与下级之间,顾客与营业员之间等。④公众空间距离。这个距离为3.5~7.0米。这种交往距离一般适于公众场合,如演剧、开大会等。
体验活动:二人一组。一人扮脑瘫人坐在轮椅(或椅子)上,不能用口头语言(说话)来表达各种日常生活要求;一人扮志愿者试用各种沟通方法与之沟通。
任何语言的口语都难以像体态语那样,把人的复杂多变的感情表现得那样真切、直观而形象。在一般情况下,体态语是配合口语发挥交际作用的。人们在运用口语表述思想的时候,往往同时运用体态语配合着对同一思想的表达,这样,能够加强语势,使语言表达得强劲有力。在有些情况下,体态语可以单独地用来交流思想,如:在口语听不懂的情况下,可以用体态语交流思想;在不便于用口语表达的情况下,可以用体态语表达思想;在口语表达听不清的场合,可用体态语示意;在与语言障碍的人交往时,只能用体态语交流。自然适度的体态语言,应该符合要表达的内容、符合生活的美学情趣,是理、情、仪三者的和谐的统一。体态语言的运用贵在自然、适度、情之所至,动作必须端庄、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