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教育国家语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和谐教育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向小学生灌输和谐教育理念,并运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发展好、实践好这个核心理念。本文以识字教学中实践和谐教育理念;阅读教学中实践和谐教育理念;作文教学中实践和谐教育理念这三个方面,论述实践和谐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关键词:和谐教育 理念 小学语文 教学 实践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自始至终向学生灌输和谐教育理念。顺便说一下,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构建民主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让学生乐于学、轻松地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自《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和《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老师们都在密切关注,实践着和谐教育理念。有的老师说:“课改课改,越改越不会教书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践和谐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本身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与人的具体生命活动紧紧相连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把历史哲学、语言学、法学等社会各科文化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师才能胜任小学教学,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展示丰富的历史背景。要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等理论,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作品欣赏能力。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纯语言知识,还应注重学生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使之成为“完整”、“丰满”的人,而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素养。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要求是比较高的,其教育理念应该是和谐优雅的。和谐让学生感受到恬静和陶醉,优雅让学生崇敬和向往。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改革的灵魂。理论上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的盲目。笔者认为,必须明确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深化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注重学生的发展。要搞好语文教学,要关心学生的心境。心境是一种情感,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使自己内心体验各活动都受到感染的情感状况。心境与搞好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小学语文和谐教育理念关系极为密切。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在欢乐愉快的心境中,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并运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发展好和谐教育理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实践和谐教育理念。
一、和谐教育理念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实践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识字是儿童掌握书面语的基础。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识字教学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笔者认为,必须努力建构和谐的识字 1 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趣味性强的环境中识字,学到新知识。一般来说,识字方法主要有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是我国古代习用的识字教学方法。教材教一批生字读一组课文,再教一批生字再读一组课文的循环方式编排。分散识字就是随课文识字。笔者认为,集中和分散是蕴涵在识字方法中的两种教学思想,是小学识字教学传统的两种教法。二者在完成识字和发展语言的共同任务中,有着殊途同归的作用。集中识字是集中识记、分散巩固、以集中为主;分散识字是分散识记、集中巩固、以分散为主。两种教学方法应该互相渗透,互为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符合识字教学的主导思想的。
《九义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汉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写字和识字是相互促进的,写字能促进辨认字形的精确性,发展知觉字形的稳定性。只有把写字和识字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识字。笔者认为应该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要注意实践“四个结合”,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在识字的过程重视写字的指导,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九义大纲”强调,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及其”四个结合的原则和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的结晶,是识字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进行识字教学的研究,必须认真贯彻新大纲的这一统一思想,达到省时高效,既教识字,又培养识字能力,建构和谐的识字氛围。
识字能力的培养,就是使学生把每一个字的音、形、义联成一个整体,感知字的任何一要素时,能准确地再现其他两个要素,达到见形而知音义,听音而知义形,表义而知音形的程度。因此,它是一个复杂的知觉、记忆、思维的过程。
1机械记忆。通过多次简单重复的认读,直接建儿童识字的途径和方式一般有:○
2无意识记。通过字形在书本上的位置来联想,或通立字形与音义之间的联系。○
3有意识记。过已认识的字常在一起出现而引起联系。○这是最有价值的联系方式。它利用儿童已有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对音形义进行有意联系,所建立的统一联系比较迅速、识字效果比较好。如我们进行认识“人、手、足、口、耳、目”6个生字的教学。可运用丰富多彩的游戏进行:(1)伸出你的小小手,拍“X X XX X”—认识“手”。(2)跺跺你的小小脚,击“X X XX X”—认识“足”。(3)。咧开你的小小口,笑一笑“嘻嘻嘻”—认识“口”。(4)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一听音乐—认识“耳”。(5)睁大你的小眼睛,专心看一看“大屏幕”—认识“目”。(投影:“手、足、口、耳、目”图。)这是一节识字教学的设计。认识“手、足、口、耳、目”的游戏设计,韵文与活动配合,识字与图片自身人体配合,起到辨识巩固的效果。识字教学应注重实效性,而教师充分利用识字教学资源,把眼光由教材向外延伸,为学生创造生动场景。不断变化教学策略,使学生寓学于乐,这样就能够使识字课变得妙趣横生。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儿童的识字特点,采用四字格练习书写,以逐步提高知觉的准确性。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循序渐进地安排训练。教师作为必要的讲解示范,及时纠正书写中的错误,避免形成错误定势,还应注意训练的时间分配和负担,重视写字质量,有条不紊建构和谐轻松的识字教学氛围。
二、阅读教学中实践和谐教育理念
阅读是一个人处理信息、认识生活、了解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体之间的对话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阅读可以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博览群书,才能使认识世界,了解世事。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敏捷,语言更加幽默,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和谐教育理念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整体感知,读中感悟,启导自主,重视朗读,培养语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每一个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生命体,对世事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在阅读课堂上,我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创新融为一体,展示孩子们丰富多彩的个性,引领学生走进阅读天地。
(一)激活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展现学生个性。
笔者认为,要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感受,让学生畅谈读后感。阅读过程是学生书海探宝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决定了所选用的阅读方法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读同一篇文章,每个学生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一篇文章,没有自己的感受,那就没有读过这篇文章一个样。毛泽东主席读尽天下之文章,读每一篇文章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他读书有一个良好习惯,爱在书上勾画、批注。书页的天头、地脚、边缝、中空都有圈点,批注得密密麻麻。正是由于读尽天下之文章,感受世事之丰富,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社会实践才造就了充满非凡智慧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要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读后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才不会成为书呆子,而是知识的运用者。
课堂上,有的学生喜欢带着课后思考题来阅读课文;有的学生喜欢边读边标出文章的重点词句,并注上自己的理解;有的学生喜欢发现问题,并深入地研究这些问题。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教师要密切地与学生合作,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呼声,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发表见解,张扬个性。比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奇而壮观的景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景象。我们允许不同的交流方式,愿意口述的可以口述,想通过感情朗读也可以。教师根据桂林山水的录像,设置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旅游情景,让学生当导游,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写一首稚嫩的小诗,画一幅桂林山水图。个性化的交流方式则激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让个 性尽情展现,潜能从容释放,达到和谐统一。
(二)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讲开放性的问题。
阅读教学应重视文章的熏陶作用,注重文章的价值取向。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教学不仅是使学生学会几个新词,提出几个问题,读懂课文内容,还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深层次发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不能把教师个人的理解和体验强加给学生,要引导学生尊重阅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交流。课堂交流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双基训练”的重要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由经验领域向非经验领域的转化是靠不断的分析,不断的综合和不断的概括而实现的。课堂交流有助于学生的口语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的教学中,在教学中师生共同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引导学生依诗句展开想象,入情入景,领会诗意。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创设愉快学习的空间,取得良好效果。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所以,在课文问题的设计上,应摒弃强调“答案是唯一性的限定问题”,多设置一些能激发学生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放飞学生思维提供广阔的天地。如教学《落花生》,教师问:“从落花生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个富有弹性的问题,有的学生说应该像落花生那样做个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人;有的则认为一个人要善于推销自己,如果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肯怕连一份合适的工作也不能找到。因此,该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时候,就要像落花生一样;该展示才华的时候,就得有苹果、桃子、石榴那样的勇气。
(三)重视阅读过程,从而获取新知。
学生的语文阅读过程包括“课前、课堂、课外”三个阶段。提高语文阅读1课前精心准备,钻研大纲和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2课堂灵效率应该做到:○活实施,做到“四落实”,即知识技能落实,精讲精练落实,质疑问题落实,主导主体落实。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议思练,理解内容,反馈校正,加强理解,熟读识记,巩固吸收的整体学习过程”。必须不断加强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如《跳水》一文的教学:课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弄清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关系。课前要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明确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是怎样引起的。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弄清楚: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孩子遇险—孩子跳水脱险“的文章的条理,从而懂得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人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所学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向同学巧妙地自然而然地灌输和谐教育理念。
(四)运用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运用有效方法,它包括朗读、默读、精读、细读、浏览等这几种方法,都 要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我们必须引导同学们知道这几种阅读方法的联系。并
1先听后读。在教学语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笔者认为,采用阅读方法可以是:○文时,我们可以采用录音带来导读,使学生在听录音时正确地把握字音和语调,2互听互学,要同时反复听音学习朗读。“观千剑而识器,操千琴而晓声”嘛!○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同类之间互相倾听对方的朗读,找出令人满意的地方,3培养学生语以及不如意的地方。纠正错误,发扬好的,互听互学,共同进步。○感。新大纲规定:“小学生应逐步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课程,为小学生提供许多能愉悦情感,促进自我实现的机会,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作文教学中实践和谐教育理念
我常对学生说:“检查语文学得好不好,其根本是作文写得棒不棒”。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我除认真讲解相关知识外,还结合学生实际,介绍一些与作文相关的材料。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的写作热情和灵感。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悉心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并要求把看到的,想到的组成一段通顺的话写出来。我要求学生写作文,一般与学生一道写下水作文。到目前为止,我的文章包括下水作文、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共计数十万字。我写下水作文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写作基本功,以便搞好作文教学。我虚心地与学生一起学习、一道进步。学生作文中每一个错别字,我帮助指出;要求他们改正不通顺的语句,使他们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乐于写作。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赖于兴趣。”有些学生能说会道,写起作文来一气呵成,完全缘于他们把写作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平时注意多看多思。看多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思多了,下笔如有神,一挥而就。作文差的学生,心理羡慕作文好的学生,但苦于不
1说真话诉真情。目前,学生作文知如何提高。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乐于写作的:○存在写进作文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如看图作文《假文盲》,讽刺那些唯利是图,对社会漠不关心的自私自利的人。在写作《假文盲》时,多数学生不能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一位学生别出心裁,这位学生写自己在家里发现家长用滴水法“节约”用水,可又不敢批评父母,他认为,这种节约用水法不但不卫生,而且造成国家经济的损失。同时批评了类似假2加强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文盲的现象。○如何强化思维训练是当今作文教学领域备受人的谈论的问题。斯大林认为:“完全没有语言材料的„„赤裸裸的思维是不存在的”。由此可见,完全离开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思维的结果也必然要依靠这种语言形式来圈定,来储存。笔者认为训练学生思维,应结合学生实际,在班上培养一些小老师,鼓励模仿自己一些良好教法给学生上课。这样即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写好3勤于观察,乐于积累。学生害怕写作,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作文打下基础。○可写,原因大都是缺乏观察。不乐于积累。大文学家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鲁迅先生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的非常有限。”有的同学提笔作文,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于积累,还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生活,走入社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使他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写作的爱好者,乐于写作,这样才能写出富有童真童趣的“生活作文”。
(二)教师指导适度,培养写作创新能力。写作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样,作文教学也应该创新。正如教育家陶行之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使学生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要大力营造激劲创新,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努力做到:
①打破陈旧的观念,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小学生天真活泼,对事物充满好奇,爱说爱闹,可是一到作文就言不由衷,毫无真情实感,甚至胡言乱语。究其原因,就是长期被陈旧的观念禁锢着。他们的悟性,他们的创新能力都被“分数”所冻结,学生的作文“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使学生思想僵化,而学生需要的却是一种求异的思维,以独特的角度来研究问题。如古时曹冲称象,司马光智救小孩的故事,就是采用求异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典范。笔者认为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我们可见用新颖的作文题目吸引、训练学生,比如《猪八戒的优点》、《南郭先生的自白》。我们鼓励学生作文时要有独特的创新见解,不要为作文而作文,这中只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对和谐的写作时空投为不利。
②用闲聊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写作成为心灵释放的武器。几个有共同语言的人凑在一起,可以就一个话题或几个话题聊上一个通宵。这种现象大人小孩都会出现,一回到课堂,为什么闭口不语?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找原因。要知道儿童习作的过程,是经过一番调查构思后,把学生经历转化为书面或口头语言的能动的积极的创造活动。克林伯格认为: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教师应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在互动中引导学生实现多种视角的和谐沟通。让我们暂且将自己准备充分的目标慢点抛出,放一放,先跟学生聊上一刻钟、半小时,会怎么样呢?是否能点燃学生内心的火花,能启动学生思考的钥匙。用这种方法,是同样能达到教学的目的,甚至远远超过原有的目标。我深刻地感觉到每一次“聊天”都是弥足珍贵的,不必追求每一次聊天有一篇好的文章出现,一日日的积累,总有成功的时候。
3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组织课堂作文讨论。在作文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有些同学发言离题太远,自然会有同学予以指责,这就需要重申讨论作文的中心主题,提醒同学们:围绕作文主题大胆讨论。当然,尽管教师在讨论开始前对作文写作范围作一些规定和说明,但学生的理解和把握总会有千差万别。在此我们要求学生要努力做到:一方面要让学生增强尊重听众的意识,学习电视台主持人尊重听众的良好习惯,注意自己的发言效果;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耐心听 取别人的发言,丰富自己的作文素材,学习主持人善于倾听的美好品质,造就畅所欲言的热烈氛围。
教师应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及时帮助他们准确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说作文的观点要求概念正确。讨论应在和谐、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在良好的气氛中讨论作文,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要让全体学生明白:讨论问题不是“为了应付差事,而是生活的需要,口语交际的需要”。要让学生知道,这不仅现在要用,将来也必然要用。作文讨论中经常会出现两种不利的情况:一是冷场现象,无人或很少有人发言。二是出现垄断现象。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克服冷场、制止垄断。对于不适当的发言,不应指责批评,更不能嘲笑。而是应多多鼓励学生积极热烈地进行作文讨论。若学生能够用清晰、通顺、简明的语言表达作文主题,要给予表扬。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密切注意问题的内涵,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获得这一课题范围内较全面的知识,为创造和谐宽松的课堂作文讨论奠定基础。
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始终从以上三大板块入手进行教育教学,这充分体现着和谐教育教学理念。同时,我在语文教学中紧紧围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大力提倡:“讲安全、讲学习、讲道德、讲健康”。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和谐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实践。
通过学习实践,既增长了知识和才干,又对小学语文教育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内容,都比较地进高了高一级程度。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广大同仁的帮助下,在我自己的努力下,这一定成产生合力凝聚成巨大力量,把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实践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2002年11月第一次印刷。
(2)《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云南省教育委员会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1998年7月2次印刷。
(3)《新世纪教师素养》张行涛、郭东峻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4)《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周卫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2005年4月第1次印刷。
(5)《新问题与对策》主编,鞠文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2006年第4次印刷。
(6)《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主编靳玉东、宋乃庆、徐仲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2005年4月第1次印刷。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实践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已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很难让学生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会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学生争辩、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氛围,允许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活动,并能对其微小的创造性表示赞赏。即使偶尔失误,教师也应宽宏大度,热情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群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融洽感情,沟通心理,让每个孩子都有一种美好的心情。如教《孔子游春》一文时,我问道:“结尾处孔子问颜回:‘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老师听听?’颜回的‘志向歌’里会唱些什么呢?老师真想知道,请你来扮一次颜回,将歌词补写出来告诉大家,谁先写好就站起来说,好吗?”学生听后顿时来了兴致,他们饶有趣味地写着说着,场面令我惊喜不已。黄晓丹第一个站起来说道:“生命是一首激昂的歌,志向是歌曲的主旋律,我为他人献爱心,助人为乐是首要„„”周晶也迫不及待地说:“我不求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只求平淡而有意义;人最幸福的事是乐于助人„„”就连平时不大敢举手发言的高丽娅也说:“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花朵、树木都显示出了它们应有的本色,我也愿和大自然一样无私奉献我的一切。”最怕写作文的葛金龙朗声道:“泗水河畔风景好,请让我来唱一唱,我愿助人为乐,不为自己表功。”„„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他们对孔子的话体会深了,对颜回的为人也更了解了,对什么是“志向”也有了更具体的感受,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被唤醒了。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提高他们对文字的感悟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教《我的油布伞》一文时,我们和文中的小作者一起享受着妈妈的关心、妈妈的爱。妈妈熬夜织布,不辞辛劳,终于有一天带回了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又举起,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但当我“偶一回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多么慈爱,多么勤劳的娘啊!此时,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老师的这一问题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有的学生说:“娘啊,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娘,我为您骄傲!”有的说:“娘,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地学习,让您将来能过上好日子!”还有的说:“妈妈,我爱你!我会永远收藏好这把伞!”„„这种语言催化使学生早已蓄积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在教学情境中驰骋想象、丰富语感。
三、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创新型学生
德国心理学家海纳特指出:“创新型学生在集体中是不太受欢迎的,他们的行为不合群,也不友好,而且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也很小。”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做教师的往往迷信于自己的“绝对权威”,喜欢学生规规矩矩,百依百顺。课堂上,教师欣赏鸦雀无声,讨厌质疑问难,对于学生上课“插嘴”和提一些“古里古怪”的问题,动辄训斥,轻易否定。倘若学生问到一个恰恰是教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教师便会置之不理,甚至讽刺挖苦。这些都是残害学生创造力的错误行为。其实当这些学生“反对”老师的时候,正是他积极思考,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想的时候,如果我们简单地采取置之不理或冷嘲热讽的态度,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就会受影响,创新意识也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提问,始于想象。课堂上,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不拘泥于自己的见解,甚至不拘泥于教材,勇于肯定学生哪怕点滴的创新意识。我们应该看到,在那些顽皮、淘气甚至越轨的行为中,很可能包含儿童创造力的幼芽,教师应该剖璞见玉、善意引导、扬其长而避其短。教师要不怕被学生问倒。陶行知说过:“好的学生在学问与修养上,每每喜欢和老师赛跑,学生有一天能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后辈应有之希望。”今天学生的一个新想法,一条“怪”思路,也许就是燃起明天一个发明的“火星”。我们教师有责任为这些创新型学生走向创新之路铺设“地毯”,为他们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练就的,需要我们平时多创设各种教学条件、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展。
第三篇: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对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之管见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如何让一年级学生真正地走入课堂,走入文本,美美地学语文呢?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是语文阅读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在情境交融中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
【关键词】 情境教学 一年级
语文 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其色彩明丽的图画、文质兼美的诗歌以及浅显易懂、富有童趣的故事吸引了每一位初入学的儿童,既有利于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又增强了儿童学习语文的情感。
对于我们一年级语文实验教学的教师来讲,只有深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特点,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才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课标在第一学段落实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1]我在课堂中努力创设生动、适宜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水平,提高阅读能力,实现阅读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
一、新课导入时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绮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通过实践我感觉到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更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吸引学生阅读好奇心的关键所在。采用情境导入,创设好的课堂开头,在上课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走进文本、走进对话,主动经历阅读实践的过程。
1、自制图片,呈现情境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利用图片呈现教学情景,以此导入新课,会令学生受到色彩的刺激,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进而引发阅读兴趣。例如:教学《太阳》一文(下册5单元),我这样利用自制图导入新课,“孩子们,你们喜欢画画吗?”许多孩子都争着抢着说:“喜欢”,我接着说:“老师也喜欢画画,昨天老师画了一幅画,你们想看吗?”学生兴奋不已,回答“想”!于是我出示了与本课教学内容一致的自制挂图,学生的赞叹啧啧有声,有的孩子说:“哇,多美丽的画呀!”有 的说:“呀,教师成了大画家了!”“唉呀,太阳真美呀......”我顺势引导,“谁能把你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学生纷纷举手,“我看到公鸡在对着太阳唱歌。”“我看到了绿茵茵的草地,碧绿的树木。”“我还看到了太阳把海水照红了。”我引导学生:“谁能比较完整的把大家看到的景物描述一下呢?”学生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描述了图画内容,我就势出示课题说:“课文中把你们看到的画面写得更美,你们想读吗?”“想!”孩子异口同声喊道。正是这幅美妙的插图让孩子们小眼放光,小脸通红,小嘴忙碌,阅读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语言训练得到了落实。
2、巧用多媒体,展现情境 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中的情境展示在学生眼前,会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的美妙感受,由此导入新课,使学生有趣味横生之感,如:一年级下册《水乡歌》一课,由于我们地处北方,学生对江南水乡的环境非常陌生,一年级小学生仅仅凭想象和对文字的理解去感受江南水乡迷人的景色非常困难的。于是我制作课件导课,江南水乡美丽的景色加上悠扬的音乐,让学生真正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结合情景从文字中来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激发了学生对水乡的热爱之情。我随即抓住学生此时的激情进行综合实践训练:说说自己的家乡什么多,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并仿照课文编儿歌。学生借着兴趣开始创作,一副副栩栩如生的作品从学生的笔下流淌出来:
“家乡什么多?” 楼房多,东一座,西一座,东西南北千万座,客人请到屋里坐。
“家乡什么多?” 汽车多,千辆车,万辆车,大车小车装满货,来来往往忙奔波。“家乡什么多” 水果多,红长枣、紫葡萄,大大小小挂满枝,大家快快来品尝。“家乡什么多”
公路多,千条路,万条路,大路小路通灵武,请到灵武来做客。
„„„
学生在多媒体画面的诱惑下,兴味盎然的走进了文本。
3、善用音乐,创造情境 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 一切智慧、一切哲学都具有更高的启示。”音乐是艺术,语文教学亦是艺术,而将两种艺术融为一体时,产生的艺术效果将是无限的。善于选用恰当的音乐作为导入新课的手段,不仅能为学生创造美妙的阅读情境,更会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在教学《雨铃铛》时,上课伊始,我神秘地说:“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一个美好的世界里,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看看你会在那个世界里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你的心里会想到什么?”于是学生按老师的要求闭上了眼睛,我以适当的音量为学生播放歌曲《小雨沙沙》,在轻快、活泼的歌声中,孩子们的表情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时而微笑,时而深思,一副陶醉的神情。歌声结束,同学们慢慢的睁开眼睛,有些学生还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神奇的想像中,我这样引导:孩子们,把你刚才的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吧!”学生争先恐后,纷纷举起小手,有的说:“我听到了一阵阵沙沙沙的声音,原来是春雨落到了地上,种子在说悄悄话,我还看到种子在张大嘴巴喝着甜甜的雨水......”,“我听到了小雨沙沙的声音,春天来了,种子在发芽,小河里的小鱼跳出水面唱着歌......”,“我听到小雨在沙沙沙沙地唱歌,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了,大地绿了......”听到这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我不禁为他们丰富的想像力而惊讶,更为这美妙的音乐所创造出的如身临其境的情境氛围而震憾。这时我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刚才看到这么美妙的画面,谁听见了雨铃铛的声音了?”孩子们摇摇小脑袋,有的发问:“老师,雨铃铛是什么呀?”在这样的情境下,我板书了课题并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我想听听雨铃铛的声音。”,“我听过春雨的声音是沙沙响的,可课文为什么要写春雨是铃铛哪?”我说:“孩子们答案就在课文里,赶快去课文中找一找,听一听雨铃铛声音吧!”有了音乐所带给学生的丰富而饱满的情感,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如。潜移默化地绽放了音乐所创造的情境魅力,提高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培养了审美想像能力,陶冶了艺术情操。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得到实现。
二、阅读理解时创造情境,深化阅读感悟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教师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将这种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体现于阅读实践呢,那就是引导。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创设情境将会使引导更具实效性,使学生的感悟更深刻。具体做法如:
1、用动感的语言、肢体动作创设情境 课堂中教师以自身的激情引导学生,运用教 师富有骟情性的语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夸张而又恰如其分的动作都会将学生带入阅读情境,为他们进一步感悟理解课文搭建有效平台。在教学《一只小鸟》一课时,指导学生读悟第二自然段,体会小主人对受伤的小鸟关爱的情感时,教师马上扮成一只可怜的小鸟,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学生时,一名学生将手指放在小嘴上,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还轻声地说:“悄悄的,别再惊动小鸟了,它多可怜啊!”这时,教师再次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孩子们的表情、语气是那么投入,他们读懂了课文!再如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教师扮演成一棵老树说:“亲爱的小鸟,狂风来吹不倒我,就请你来在我的枝叶间筑温暖的巢吧!”学生马上明白了老师的意图,扇动着翅膀,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谢谢你老树,你真有爱心”、“老树,我也要像你一样做好事,帮助别人”、“老树,你真伟大”„„学生的这些肺腑之言在教师深情的话语、简单的动作中得到了释放。小结语或者声情并茂的范读都会为学生的阅读感悟创设出良好的情境。
2、活用课文插图,再造情境 课文是利用语言描写情境,而课文插图则是运用更直观的手法再现生活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读中生悟,而要指导学生将插图与课文内容对应起来,图文并茂,边看边读,启发想象,再造情境,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教师在让学生感悟小画家们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时,引导学生先看图仔细观察,体会不用“颜料不用笔的心情,几步就成一幅画”的意境,然后再去朗读课文,学生的情感很快就融入课文,与作者、文本在心灵上产生了共鸣。
3、配乐朗读,渲染情境 当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达到共鸣时,学生朗读欲望更强,教师适时地选择与课文相似或一致的音乐,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时,学生的朗读情绪会在音乐的渲染下更加高涨。如教学《秋天到》一课时,学生扮着优美的钢琴曲《秋日私语》朗读课文,秋天那色彩丰富,秋高气爽的意境陡然而生,不仅是学生读的投入,就连听课的老师也被这种美妙的意境所吸引、所陶醉。
三、阅读理解后,再创情境,拓宽阅读空间
阅读理解和感悟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时实践语言。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生发言语的动机,提供言语的材料,从而促进言语的发展。”[2]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结合学生的阅读理解,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再创情境,拓宽阅读空间,开阔阅读思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乐土,还要成为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放飞孩子,把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引进生活。
1、创设问题情境,拓展思维空间
在北师版语文教材课后,都有许多拓展性的问题 可以为学生创设开阔的问题情境,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的运用实践。如《乌鸦喝水》一课,教师可提出:“学完课文,如果你是这只聪明的乌鸦,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呢?””再如《冬天是个魔术师》一课,教师课后这样拓展问题:“春天、秋天这个魔术师还能变什么魔术?这些问题都成为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将学习和实践、语文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2、以演助读,拓展教材空间 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喜玩好动。而课文内容大多又是生动、形象贴近儿童生活的作品。因此在阅读感悟中,采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将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再现出来。如教学《小母鸡种稻子》一文时,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后,我鼓励学生将课文内容小组分解,编排成小课本剧,孩子们积极性高涨,在几分钟后,学生踊跃举手,几名学生在讲台上专注、投入的表演和创造性地台词得到台下同学阵阵掌声,将教学推向高涨,孩子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课亦然如此。一堂课波澜起伏,时见高潮,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吸引力。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绽放情境魅力,就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催生阅读意识,进而加强阅读实践,最终实现阅读的三维目标。
参考书目:
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② 《语文教学情景论》
第四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扩大学生词汇量的方法很多。教学中,让学生识记生字、词语,多读课文,读熟课文,背诵课文。教会学生查字典、词典,培养学生遇到生字、新词会使用工具书帮助理解,积累好词佳句。课外让学生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书,并积累好词佳句。
工作和学习同样重要,工作中要注意调节,努力工作的同时要挤出时间加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期简报设计太巧妙,让我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第五篇: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创新能力从哪里来?要靠教育,尤其是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其意义就显得尤为深远。但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少、慢、差、费”的现象依然存在,“炮打”语文教学的文章屡见报端,甚至有人喊出了“误尽天下苍生”的罪魁祸首是“语文”的口号。语文教学再次陷入了困境,走向了低谷。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和效益,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此外别无他途。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1939年勒温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等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主张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任何正常的学生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揭开北大状元的心理秘密棗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王极盛》一文中谈到,高考状元们认为“自己老师的最大优点是和学生做朋友,以宽松的方式管理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讲求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讽刺挖苦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要给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语文课上要坚决反对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坚决反对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以期达到共同提高。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余地,“再想想”,“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先坐下思考一下”。即使回答错了,教师也不应立即予以否定。可先让回答错误的学生坐下,请别的学生来回答或请大家来讨论。通过正误比较,孰是孰非,不言自明。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到了保护。当后进生出现这种情况时,尤其要注意顾及其面子,保护其自尊心。教师在课堂上千万不能说“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怎么学的”“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还不如某某某”等等有伤学生自尊心的话;更不能体罚学生,不让学生坐着听课或站在教室外面。在课堂上,语文教师还要教育全体学生,使他们真正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教育优秀学生要谦虚,不自傲,不歧视后进生;教育后进生要自强不息,不自卑,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增强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身心才会得到解放,思维才会变得十分活跃,也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否则,独断专行,家长制的作风,只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压抑,只会使学生不断产生较高水平的挫折,最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二,要注重因材施教。语文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新的感受,从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满堂灌,一支粉笔、两块黑板),教学思路的程式化(导语、解题、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字词句、语修逻、段落大意、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思考练习等等)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语文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谈话法,或练习法,或实验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如幻灯、录音、广播、电影、电视、录像、语音室、实物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等;要不断变换教学思路,寻找最佳切入口。设计教学思路,有时可从学生感受最深的一点切入。如学生在读了《祝福》之后,对文中有关祥林嫂肖像描写尤其是眼睛描写的片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教学中可首先让学生找出全文十多处有关眼睛的描写语句或段落,然后对其细加分析,从作者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中,让学生深入体会祥林嫂一生的悲剧命运及其成因,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主题。有时可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如在教《林黛玉进贾府》时,可让学生扮演林黛玉,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介绍进府路线,所见到的贾府的环境和人物,在介绍中体会贾府环境的特点及其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人物出场的描写方法。有时可从思考练习契入。如在教《一个好树种棗泡桐》时,可直接让学生完成思考练习一的表格,这样既理解了内容,又解决了说明的方法和说明的语言问题。因材施教,其实质是教师以自己之创新之火点燃学生之创新之火,最终形成燎原之势。
第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与教师与权威的不同见解。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但有时也难免有疏漏甚至是错误的地方,小到字词的形、音、义,大到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在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之后,教师应给予表扬,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到的见解,寻找正确的答案。如我在教《琐忆》一文,介绍鲁迅《自嘲》这首诗时,故意把“华盖运”解释成为“好运气”。有位同学认为我的解释不符合上下文意,尤其不符合鲁迅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并且援引《辞海》中的条目来加以证明,后来写成了《“华盖运”是好运吗》一文,发表于1999年《语文报》第176期上。《项链》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其主人公玛蒂尔德一般被认为是追求虚荣、贪慕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但抛开历史的成见,重新审视这一形象,便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有的同学在反复研读了课文、查阅了许多资料后,写了一篇《读〈项链〉谈得失》的习作,提出了玛蒂尔德在“失去十年青春”的同时,也“得到了善良与诚实”棗她不变的本质,并且得出“得是失之由,失是得之始”的得失观。习作观点新颖,持之有据,说理辩证,最后发表于1999年《语文教学周报》第9期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大胆鼓励,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和求索精神。
第四,在写作教学中加强必要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训练其实是贯穿、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但在写作教学中,可进行相对集中的训练。具有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结构成份之一。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而变通是关键。只有一条思路,只会从一个方面看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流而不畅,独而不特。培养发散思维要抓住变通性这个关键,着重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换向。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经常进行“一题多做”的多角度思维训练。如1999年《扬子晚报·学习导刊》第67期“作文园地”提供的一则材料大意是:一位法国老人退休后坚持学习绘画百岁后轰动巴黎,自成一家。就这则材料我们可运用关系分析法从以下角度立论:(1)成功与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2)成功与恒心(恒心架起成功桥);(3)成功与志向(有志者事竟成);(4)成功与求知欲(求知欲棗成功的源泉);(5)成功与学习态度(学无止境);(6)成功与学习方法(提倡“不耻下问”);(7)炫目的成功与平凡的劳作(伟大寓于平凡);(8)成功与年龄(有志不在年高;只要“起步”,永远不晚;永葆一颗年轻的心);(9)成功与兴趣(走快乐成才之路)。真可谓“一树梅花万首诗”。在进行多角度思维训练的基础上,要避免人云亦云,力求观点的新颖独到。在教学中,我们还可经常进行“反弹琵琶”的逆向思维训练。逆向思维即“唱反调”,是从反面、对立面对一些常说乃至真理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则正是在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变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后提出的一种新的观点。又如“弄斧必到班门”“酒香也怕巷子深” “„东施效颦’好”“祖传的未必就好”等均是进行逆向思维得出的结论,观点新颖,蹊径独辟,令人耳目一新。
第五,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说,“成为一个杰出科学家最重要的,第一是要对科学有兴趣”,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第一名并不代表什么,最主要的是要有兴趣”。同样,学生也只有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才有可能有所创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不仅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在于进一步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活化课堂所学知识,并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近年来,我们在抓紧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征文、影评、演讲、辩论、读书活动、诗歌朗诵、学术报告、人物专访、社会实践等等,并且创办了文学社刊物,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了一方乐土。事实表明,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征文、影评、演讲、辩论、读书活动、诗歌朗诵等比赛中频频获奖。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中,学生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习作达109篇之多。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发挥!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因此我们要变小课堂为大课堂,要让学生在大课堂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创新才能。
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稠江中学 吴功元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江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还说:“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性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创造性思维训练在创造教育的诸多形式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它是多种思维的要素、品质、思维的方式、方法和类型的综合。简单地说,就是在前人(或个人)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又有创新的思维活动和过程。它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积极探索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独特性、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结果表述的新颖性等特点。而发散式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
在众多科目中,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结合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首先要正视现状,充分认识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曾这样评价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学生的桎梏,语文的扭曲,文学的悲哀。它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这样的评价绝非危言耸听,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客观事实。在教学中,课文教学唯教参是从,作文教学大搞新八股,考试答案坚持唯一标准。这样的教学,不仅搞得学生语文能力低下,而且造就了一大批“唯书、唯上、唯标准”的考试机器,使学生丧失了自己的个性,根本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有人担心,语文教学的误区,最终可能使学生所受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变得苍白无力甚至误入歧途。如果真是这样,那语文教学真是误尽天下苍生,语文教学工作者也就成了千古罪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面对这种山穷水尽的情形,只有正视现实,力求改革,语文教学才能柳暗花明。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仁人志士举起了改革的大旗,上下求索,他们通过潜心研究和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分析他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就会发现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培养是他们教改的核心。如上海钱梦龙先生的“自读椊潭翖讨论椬饕怠钡慕萄J剑菏樯?“四遍八步”教学法,江苏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等等。这些教改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二、了解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根本因素
俗话说,治病须治本。只有真正了解致病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妙手回春。因此,我们必须全面了解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根本因素。
据研究分析,阻碍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从客观上讲,这种阻碍是来自家庭、社会和教育的。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读读背背、抄抄写写根本不需要创新;再者,现行的考试制度也束缚了老师的手脚,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从主观上看,主要有动力性障碍和认知障碍两大类。前者表现为学生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缺乏好奇心、求知欲,缺乏坚毅、韧性。后者表现为功能固定性(人的心理具有把某种东西常见的功能固定下来而排斥其他功能的倾向)和思维固定性(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内含着一条思路,它沉淀于脑中,固定下来,在遇到类似问题,便按原思路思考而排斥堵塞其他思路)。客观的障碍需要全社会长久的共同的努力,但主观性障碍则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完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的。只要我们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打破影响他们创造思维发展的心智枷锁,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就能得到提高。
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格森曾说过“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每一瞬间都是一种创造。”每个人都是具有创造力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教育可以用粗暴的方式扼杀天才,也可以用合理的方式培养“大家”。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条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科学地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探索求异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打破教学上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刺激的内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他们对一些现成的理论和传统的观点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进行大胆的质疑,探索求异,这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任何科学理论的创新,首先都是建立在求异思维上的,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为师之道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能是承传社会道德,传授文化知识,从而达到解除疑惑的目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以无问题为终极目的的。但谁都知道,语文作为一门具有浓厚人文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由于知识积累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识差异,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把教参的理解强硬地灌输给学生,在考试中,用既定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回答,这些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就可能枯竭。
在课堂教学中,科学有序地组织讨论是“发现问题棗解决问题棗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讨论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创造性思维细胞被激活,他们就会积极地思索,敏锐地发现课本或讨论中的不足,从而会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注意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考和发言,允许不同意见甚至错误意见的存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学生的一些不同看法要予以鼓励,因为学生的积极性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丧失的,而学习的内驱力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高涨的。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只有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生培养自信心,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饱满的学习情绪和热烈的讨论中,发现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问题,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灵魂。想象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性思维自始至终伴随着想象。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指出:“鸟儿要飞翔,必须借助空气与翅膀;科学家要有所创造,则必须占有事实和展开想象。”而我国中学生的想象力现状如何呢?据报道,在一次国际发明比赛中,中国派出了许多重点中学的尖子选手,结果仅获得了一个纪念奖。《中国青年报》为此大声疾呼: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哪去了?是啊,曾经拥有四大发明的中国,为什么会在我国综合国力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科技发明方面输给了外国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因此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充分运用现有的教材,拓展学生的想象
现存的教材虽然在编排、选材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教材的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若要等到新教材出来以后再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在众多的国际比赛中,我们不知又要输掉多少回了。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运用现有教材,挖掘现有教材的价值,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写、续写、插叙、补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以拓展想象,这些训练,都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项链》时,我在赏析完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想象,即当路瓦栽夫人在得知事情真相后,她的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自学高中第一册单元训练中的《人,又少了一个》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叙那个中年妇女由一个自食其力的大学生沦为乞丐的悲惨经历。
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该词所抒发的游子羁旅天涯的惆怅情绪之后,要求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深层理解,而且可以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使他们“心游万刃,思接千载”。
2)借助一些抽象图形,驱遣学生的想象
1995年高考的小作文,曾要求考生对一个司空见惯的“圆”展开想象。这道题目设计新颖,很能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考查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许多学生的思维呈现出陈旧、单
一、雷同的特点。
因此,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就经常利用一些简单抽象的图形,如关于“圆”、关于“0”等,要求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几秒钟后,就产生了十几种很有意思的想法,后来居然有人说,这是一个和尚在看报纸,把不问红尘俗事的和尚和传达时事信息的报纸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新时代和尚的特点,这样的想象不可谓不新颖,不可谓不独特。
在训练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从正面观察、侧面观察,有的甚至对图形进行立体观察。在紧张的想象训练中,学生的思维领域拓宽,不同知识点之间的产生了新的连接,一个个新的意念就会产生。历史上的许多大发明、大创造往往都是从不合常理、不合情理开始的。
3)利用优美的音乐,引发学生的想象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想象的一门艺术。在教学中能恰到好处的利用优美的音乐,往往能找到开起学生想象之门的触发点,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思。例如,在执教《孔雀东南飞》时,在学生初步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仔细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发挥充分的想象,通过音乐,在梁祝和焦刘之间构建起了对封建礼教进行斗争的联盟。我们还可以进行音乐作文,让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的古筝音乐,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想象一幅夜景,并据此想象作文。
在教学中,利用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很多,关键是要找到“触发点”、“着火点”。丰富多彩的想象,可以打破学生思维的常规与定势,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语文教学不止于学校,更不囿于小小的课堂。课外语文教学活动是一块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可以开展如“文艺沙龙”、“格言赠送、”“化装朗诵”、“专题辩论”、“知识竞赛”’“调查采访”|等多种活动。在课外自由的时间与空间中,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与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就能培养出一大批敢想、敢说、敢做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新世纪的接班人。
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稠江中学 吴功元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江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还说:“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一、改革课堂问答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不希望学生提问,害怕学生所提的问题自己事先没有准备到,回答不出来,脸面上过不去;或者担心学生的提问影响自己的教学计划,往往不让学生多提问。要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从头讲到尾;要么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稍稍发生偏差,教师就立即给学生以直接或间接的暗示。在这样的课上,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按老师的提问学习,自主地思考问题的范围和空间很小,就更不用说创新了。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首先要改变这种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教师要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提出五个以上有价值的问题,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筛选,删除简单的、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并按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标准进行分类,而后围绕有价值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讨论时积极性就比较高,思维能充分的展开,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而且讨论时还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二、推行“小先生制”
所谓“小先生制”,就是“用小孩教小孩”,“用小孩教大人”,是陶行知先生早年为普及市民教育而提出的。然而这种信任学生,激发学生不断获取新知的做法对改变当前陷入误区的语文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具体做法是:把内容或手法相似的课文或时文放在一起,先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其中的一篇,教师主要在学法上进行指导,尽可能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然后把其它课文交给学生自学。教师事先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分配一篇文章。各组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选派小先生到其它小组辅导同学学习,并组织讨论。教师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讨论,及时解决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讨论结束后,教师召集全班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总结。这种由典型引路,学生独立钻研课文,然后集思广益的做法,对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于漪老师指出:“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如果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就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果总是采取同一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还要积极地开展各项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地、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一)进行五分钟演讲,即在每堂课的开始安排一名学生上台演讲,演讲的题目可以学生自由选择,也可以老师临时指定,演讲完了以后,教师立即组织学生对演讲的内容,仪态进行评论。这样旷日持久地训练,会使学生的讲话能力、评判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二)开展辨论。问题会在辨论中越辨越明,而且通过辨论还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和看法。如教学《孔雀东南飞》,学生对焦仲卿这个人物的认识不统一,有说焦仲卿是一个软弱的、不值得同情的人,有态度截然相反,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一样性格极其坚强,他的遭遇同样令人同情的。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不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将双方组织起来,展开辨论,让他们各自陈说理由。通过辩论,学生们认识到各自的认识都有偏差,不能简单地把焦仲卿看成是性格坚强或软弱的人,他的身上既有坚强的一面,也有软弱的一面。
(三)自编、自导课本剧。教材中有些篇目,如《荷花淀》、《阿Q正传》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个性鲜明,特别是人物的对话较多。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改为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既做演员,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又做评论家。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而且学生在实际演出中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召开班级新闻发布会。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除了组织学生认真学好课本知识外,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课外知识丰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加上学生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教师怎样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召开班级新闻发布会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读书的情况,每周或每旬安排一到两节课,让学生走上讲台评述自己所读的书。除了要介绍自己读书的内容、读后的感想,以及自己的评论外,还要回答同学的提问。因此学生读书时就比较认真,不仅读,而且能深入思考。为弄清一个问题,有的同学钻进图书馆查找资料,忘记了吃饭和休息;有的同学请老师给他开列书目,对自己所钻研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四、把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MCAL)引入课堂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运用的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使有一些电教媒体,也只是简单、孤立地运用。在这样的课堂中,语文学科形象性的特征很难得到充分地展示:一些文字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由于学生没有直观的感受,不能在心理上引起共鸣;一些人物由于生活年代和学生的距离比较远,人物的形象很难在学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起来。另外,学生学习的智能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的讲解固然能调动学生的手、口、眼、耳、脑等的功能,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所学的东西往往印象不深。如能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MCAL)引入课堂,情况就会发生根本变化。运用多媒体辅助计算机教学(MCAL),通过声音、图象、文字、颜色的综合运用,能再现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更主要的是它能全面调动学生各种感觉的功能,开辟学生多向立体思维的通道。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MCAL)使师生处于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审美心理场,学生情绪振奋,思想解放,参与主动,思维随情境向四方扩散,联想与想像自由而不受拘束,创新的火花不断引燃,思想发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加深和拓展。
审美在教学中的渗透
稠江中学 吴功元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审美看成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也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因此,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外,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作为审美情感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感受和体验,获得审美经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教材提供的散文佳作,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品析语言、配乐朗诵等方法进行审美教学。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 情境中。
有人说开讲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更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特别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教师宜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如朱自清的《绿》可以这样开讲: “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满蕴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
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在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段落时,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以动态的词描写静态的景)、“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现在学生阅读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 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样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中“塘上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教师可以找出其它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思索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只有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领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三、配乐朗读,提升审美情操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读一些经典散文作品,光靠品析语言还不够,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散文,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散文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情景交融、境与情合、人景合一的 完美境界,我预先剪辑了三段经典民乐(一为《二泉映月》、一为《春江花月夜》、一为《梁祝》)作为披文入情的触发点,在概括完文段的景物特点后,用录音机播放出来,要求学生用心去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但是,这种审美感受和体验毕竟是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学生不一定都能上升到这一审美层次,有些同学有这种审美体验,但也是瞬间的,怎么样来保持和强化这种审美活动呢?因此,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就从“配乐美读,提升情操”入手。配乐朗诵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了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调动其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我利用乐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课文朗读的背景,要求学生主动起来进行配乐朗诵的表演,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通过审美对象诱发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用艺术美的力量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向美好方面转化,进而表现和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散文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入情入境地朗读散文的能力,同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四、音乐作文,审美创新能力的再迁移训练。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大天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又最能拨动青年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散文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抓住这个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的契机,教师进行一些听音乐作想象作文的训练课,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让美的因素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和高度发达的个性。如高一册散文《荷塘月色》教学结束后,笔者以经典民乐《二泉映月》为音乐材料,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听完音乐后,当堂想象作文,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作文比一般的命题作文更适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更易于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
散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意识地把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诗歌、雕塑、戏曲、电视音乐片等)和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无疑会拓宽审美信息量的传递通道,加大审美信息容量,使审美信息的传递达到最优化,从而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收这些信息,以适应学生的审美需要。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满着神奇的美的力量。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这种力量却偏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一些过于讲究程序化、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往往在不自觉中淡化了对美的追求,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由于这种弱化,导致了教学目的上的重大偏差,导致了教学效果上的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极为不利。这里,有三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正因为这样,学生也许精于词性活用的分析而拙于优美语言的鉴赏品味,也许熟记段落层次的已有分析而对思想内容的深度难于把握,也许搬来了人物形象的现成定位而流失了自己充分的理解感动。
鉴于上述种种实际存在的情况,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足够重视和充分实践:
一、要使文言文的学习充满审美愉悦
文言文教学从其历史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白话文兴起之前,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教学形式主要是官学制、私塾制、书院制,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读法、吟诵法、讨论法、讲座法等。二是从“五四”到1949年全国解放之前,教学形式转为以班级授课为主,教学方法在较大程度上延续了前人的做法,虽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冲击,但对文言文精华佳作的教学还是处在较高水平,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和现代文学巨匠们(例如鲁迅、胡适、郭沫若、朱自清、闻一多、郁达夫、老舍、冰心等)大都有着十分扎实的文言文功底,有许多人在古代文化、古典文学方面还独有专攻成就不俗。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文言文的教学时而完全淡化,时而点缀一二,且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干预过多,文言文的教学,从篇目入选到形式的分析,到内容的定评、人物的定位,均处在一种大一统的格局之下,尤其是“文革”期间的“批孔”“反儒”“倡法”,不仅使文言文教学面目全非,而且给“文革”后的文言文教学留下了很坏的影响,遗毒至今,没有根除。
综观当今的文言文教学,那种只重灌输不重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作法还普遍存在,令人深恶痛绝。文言文教学必须充满审美的愉悦,必须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即让学生在文字上更增些品味增些风采,在思想内容上多些感悟多些升华,在形象上多些感动多些向往,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审美愉悦很神秘吗?不,它不是水中月,雾中花,因为文言名篇中多有审美的因素在,这些因素,沉积千年,历久弥笃,它们正在散发着深沉的光彩,正在期待着更多的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二、充分发掘文言文教学的美的因素
任何一种美的存在,都不会是空洞的、虚无的,形式之美和内容之美总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惟其如此,真正的美才经得起时间大河的冲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却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熠熠生辉千古不朽的美丽篇章。任何一篇美文佳作,都是因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而深入人心、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因此,我们从事教学活动,毫无疑问的是要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美的要素,让文字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采撷形式美的花朵
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生命力的语言。自诗经以来,有“风骚”并举,有百家争鸣,有汉赋铺陈,有唐宋古文,更有那璀璨夺目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步入其间,令人恍如置身至境,目其迷也。
文言文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跃动着各种各样的优美文体,语言之美,恰似那清流,那急湍,滋养过多少中华儿女,当然也应该滋养当今的华夏子孙。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在总共140篇课文中让文言文占据了40%的分量,其对文言文的重视是空前的。第一册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两汉魏晋散文,第二册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唐代散文、宋代散文、明清散文。这些入选篇目,均是真正的“古文观止”,历史人文色彩极为浓重。从语言特色来看,这些文章,或音韵谐调,或整散结合,或写实朴素,或比拟夸张,或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或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在教学中,把准文体特点,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那才是真正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个中三味。
2、进入人物美的长廊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审美与审丑的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使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这是文言文教学应有的作用,也是其魅力所在。尤其是历史散文中,多有这样的人物形象。例如:《鸿门宴》中的刘邦、项羽的形象,就很值得细细品味。通过在紧急关头这两人的语言、行为、神情的深入理解与讨论,学生才能深入准确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情感得到陶冶,审美得到提高。在这种分析中,学生的阅读活动是自主的,学生的审美活动是不受拘束的,因而也是生动的、有趣的。过去,我们很多人在教学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灌输“知识”的现象,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强行输入给学生,更有甚者,以教参为唯一的标准,变教学为搬教参,根本没有自己的见地。文言文的教学,我们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进入人物美的长廊,我们必须做的是引领者,而决不是搬运工。
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廉颇的忠勇不二知错善改,信陵君的礼贤下士顾全大局,侯生的足智多谋重义轻生,周瑜的多谋善断儒将风度,曹操的自负谋略奸诈多疑„„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就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
3、接受情感美的陶冶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民族的文化遗产需要继承。文言文的教学是继承的途径之一。在浩瀚的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情感美犹如一朵朵浪花,常开不败,留香千载,不绝如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当然,这种美依靠的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主动的阅读,即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朱光潜论古诗词的鉴赏要学会“知人论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去走进作品,去同喜同悲、共乐共怒,更进一步,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更深入地感动于情感之美,产生共鸣,产生向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羲之兰亭赋诗作序,“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魏征直谏太宗十思,只为求得为上者“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清明政治;杜牧构思《阿房宫赋》,为的是告诫后来者,不要“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归有光写成《项脊轩志》,“多可喜,亦多可悲”的人之常情;张溥写就《五人墓碑记》,五人之从容就死,“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些情感之美,闪烁着多么动人的光芒!
4、感悟思想美的光华
历史文化之所以深沉丰富,乃是因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我们的学生,处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的环境,他们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他们要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语文教学思想中,不论是持“工具说”,还是持“人文说”,其思想教育的责任是不容回避的。而且,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决不会拒绝语文教学所担负的历史重任。
三、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审美
审美从来都不是被动的,因为只有摆脱非我的束缚,审美才具有其本质的特征。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教师的引导就可以淡化、抛弃。如何引导,这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有说、读、论、评等方法。
说:即说背景、说生平、说相关材料、说自己的感受等。“说”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它因事生情,能生动导入,能激发情感,能深入内在。
读:即阅读、朗读、诵读。“读”是文言文神美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方法,它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思情并茂的朗朗诵读,可以在读中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思想美融为一体,融会贯通。
论:即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全班讨论或辩论、进行师生讨论。问题是在讨论中愈来愈分明的,认识是在讨论中得到提高的。对于培养语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是大有裨益的。
评:即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评讲评点,或学生之间互相评点。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这些方法也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但要明确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活动,必须是主动的,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活动,我们进行文言文审美教学活动,采用哪些方法,就必须在这个前提下去选择。只要这样做了,就一定能让学生动起来,就一定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