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研究课题
《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研究报告
摘要:本研究报告分析了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实施步骤、措施、初步成果以及基本经验,并指出下一步研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初步成效
一、课题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从而改变长期以来学生接受学习方式的单一化、片面化。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实际中,教师普遍忽略了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机械传授知识仍是高中英语教师主要的教学方式。但如何主张教师以多样化的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交流与合作的实现正在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背景与现状分析
1.传统教育模式的低效率
目前,在农村高中,很多英语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填鸭式”的照本宣科满堂灌,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这种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不符合新大纲要求,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尤其是难以使学生的个体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2.大班化教学的低质量
目前,农村许多高中班级学生数比较多,一般都在六十人以上,这样的大班授课不仅制约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影响学生的积极参与,影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单一的大班授课也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极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至使不少学生最终失去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3.课改的要求
现在,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推进实施,在英语教学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途径的背景下,组织有效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课题的界定
“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指针对现在的农村高中的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在课堂上“一言谈”的现状,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是课堂的主人。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1.在新时期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一次有效的探索,以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2.逐步缩小班上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之间信息交流成为多向、及时的。在学生互教、讨论的过程中,差生获得了“第二次学习”的机会,错误(缺漏)能得到及时的矫正(补救),以前不会的会了,不知的知了,不能的能了;过去那种被忽视、被冷落的孤独感和焦虑感会逐渐消失,潜在的能量能得以发挥。好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也能有机会用所学习的知识去帮助他人,不仅巩固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使自己的学到的知识条理化,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培养。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4.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协作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学习以及教学理论来开展研究,并以实际案例试图把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来存在的“权威—服从”关系变成为“指导—参与”的关系。让教师根据具体的班情、学情,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有利于班级分层次教学的小组模式,以使小组之间便于合作,便于交流,体现合作与竞争,从而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2.农村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方法及其操作策略
3.农村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典型案例研究
4.如何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5.“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及奖励机制的研究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1.文献法:查阅文献资料,进一步研究有关理论问题。
2.实验法: 对于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可先在某些班级进行实验性操作,比较结果是否优于原有 的教学方法。
3.调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调查,得到大量数据,使研究的结论更加可靠,材料更加丰富。
4.观察法:观察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获取相关信息,促进和改进教学。
5.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形成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撰写论文。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农村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内涵、特征与教学的内涵、特征与教学策略、方法途径,本课题研究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11.9-2011.10)
通过文献研究,搜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调查了解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2011.10-2011.12)通过调查、问卷、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收集第一手材料,研究农村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内涵、特征和方法及其操作策略。
(3)总结、结题阶段(2011.12-2012.2)进行总结、反思,理论联系实际,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结题报告,上报课题研究成果。
七、研究措施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为了帮助研究教师有效、有序地搞好这项研究,学校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的方法,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提高。大家自觉学习,自觉研究,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自身的业务素质也得到了提高,为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优化和加速了研究进程。
2.自身业务强化训练: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达到教育科学化,扩大知识面,做到教学多样化。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力求教学高效化。
3.学生实验循序渐进,具体措施如下:
(1)学生分组:可以尝试多种分组标准,例如,按学习成绩、性格特点、性别等情况,恰当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即6—8人组合)选定各组小组长来完成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同时组长可经常更换。组长根据本组成员的意愿和学生的能力情况推荐产生。
(2)将激励机制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3)教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尽量启发学生人人争当组长,组长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4)合作学习实验范畴不仅在课堂教学体现,亦可在课外加以研究,各项评比均以小组为单位。
八、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
1.提高了教学质量
实验一个学期多来,实验班学生英语成绩已有明显提高,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逐步上升。2011年10月份,梁老师所上的高三(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而高三(14)班采用传统教学法,一年多来后,我们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期末、期中成绩进行了对比,英语老师都是梁老师,所以不存在基础和教师个人差异),结果如下:
表1:实验班和对照班2010年1月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实验班 2.60% 88.03% 5.12% 对照班 109.13% 73.61% 1.18%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2011年11月期中考试成绩比较: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实验班 118.56% 92.06% 9.02% 对照班 112.13% 72.61% 2.08%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比对照班的英语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这说明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下面是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学习态度的的对比数据:
题目 非常喜欢 一般 不喜欢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1.你喜欢学英语吗? 25% 62% 45% 32% 30% 6% 2.你喜欢上英语课吗? 33% 84% 42% 13% 25% 3% 3.你喜欢背英语单
词? 34% 74% 44% 22% 22% 4% 4.你喜欢大声读英语吗? 27% 77% 43% 15% 30% 8% 5.你喜欢参与英语课堂吗? 22% 78% 41% 18% 37% 4% 这些数据表明: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加感兴趣,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方面有了明显提高。
3.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必须经过课前预习自学,完成教师发给的导学案。各小组长每天根据课程表安排及科任教师的要求,提前一天(或课前)组织小组各成员做好预习,检查各成员完成预习任务情况,把各成员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收集起来,并组织组员讨论解决预习中碰到的问题,最后,得出本组对预习题各道题的“答案”,等待下一节课展示成果。这种教学法使学生经独立思考探索或互相讨论启发而获得知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现出自身价值的存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更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了学生反思总结的习惯
梁老师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了引导学生养成反思总结的好习惯,让学生参与自评总结的能力与自我完善和自我认识的能力。
例如,梁老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学生注到以下三点:
(1)要求准备双色笔,用黑笔自主完成导学案学生,组内讨论或老师点评后用红笔修正,并写下自己的得失。
(2)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一节课的体会。
(3)每一节课都要求一位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要点。
5.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缩小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实验班和对照班后进生(15人)2011年11月期中考试平均分比较
平均分
实验班 89.12 对照班 85.42 从表中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后进生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这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设计的内容由易到难,尽量做到了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另外,在分组时也兼顾优等生和后进生的互补作用,后进生得到了更多地更及时地帮助,组内“学生教学生”效果甚佳。展示课上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尝到甜头,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
6.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口语课教学时,梁老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编对话,然后采取抢答和上台表演比赛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小组合作与竞争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既可增强学生的集体竞争意识,又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合作参与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组织调配、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
造等,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激发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产生了不仅为个人荣誉,更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感受。
7.教师的科研能力有所提高
通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积极投入课改,实践和理论水平都有所提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认真的思考,积极撰写研究反思以及科研论文,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九、研究结论及基本经验
1.达到了研究预期目标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不断探索与研究,达到了研究的预期目标。通过先在几个实验班实行小组合作教学尝试获得成功,将合作学习扩展到其他的学科,全校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现在课改正在火热进行中。
2.取得了一些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经验
十、下一步研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教师重视“引”的同时,如何才能大胆地“放”。教师抓住合作契机及时引导,这当然好,但有的不够信任学生,在合作课堂上老师力求面面俱到,尤其是语言点的讲解花太多时间,导致进度跟不上。所以教师既应不失时机地点拨,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完善,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自强、合作探究的学风和习惯。
2.如何合作才能既要热闹,又讲究实效。
3.分组方式还可以进一步探究,例如可以尝试根据多元智能、学习风格等进行分组。
4.对于个别学生,例如个性太强的学生或者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继续跟踪,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研究。
5.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设置的问题是否应该分层次。
6.合作展示课上如何才能让学生多关注其它小组负责的问题,而不是只思考自己小组负责的问题。
2.色彩在英语学习的背后故事
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开题/结题报告
开题报告:
背景:五彩斑斓的颜色是构成缤纷世界的重要元素,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各种颜色在不同民族人们中产生的视觉印象和相关联想也是不同的。目的与意义:就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几种基本颜色词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明确不同民族及国家
中不同的内涵及象征意义,有帮助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克服语言文化方面的障碍,从而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预期目标:就红、白、黑、绿、蓝、等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应用中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题报告:
在人类生活的这个神奇的彩色世界里,颜色渗透着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用来表示这些颜色的颜色词数不胜数,基本颜色词(black 和黑,white 和白, red 和红, yellow 和黄, green 和绿, blue 和蓝)是本篇论文探讨的重点。虽然不同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的数量不同,但他们几乎是所有语言的词汇组成部分。作为具有文化伴随意义的词汇,基本颜色词反映着社会心理、风俗习惯、颜色取向等文化因素方面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同为源远流长的语言,都有丰富的基本颜色词。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地理等原因,英语和汉语的许多基本颜色词都反映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特点。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基本颜色词不可避免地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障碍。因此研究英语和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色彩在英语中的故事
1.红色(red)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纪念日、喜庆的日子),在西方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节日,因为这些日子在日历上是用红色标明的,所以red-letter的转义就是可“纪念的”、“喜庆的”,汉语中的“红”还常与女人有关,译成英语时,也只能取其语用意义。如“红闺”或“红楼”指闺房,翻译后应为 a lady’s room.英语中“红色”有时和战争、流血、恐怖联系在一起,常常表示犯罪和愤怒,如 red handed“正在犯罪的”, 红色被认为是一种生动及温暖的颜色是因为它使人联想到太阳及火。虽然人们不一定认为火的颜色为红色,但他们确实把红色与火相联系。
2.白色(white)在汉语和英语的联想意义中都有纯洁和清白的意思,“White”(白)在西方文化里则有美好、希望、幸福、快乐的涵义。圣经故事 里,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 着银白色的光环;圣诞节是西方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相当 于中国的农历春 节。“A white X'mas ”(意指“银装素裹的圣诞节”);但也有一些含义上的不同。例如,汉民族文化中,6
白色与死亡、丧事相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丧事(funeral),表示哀悼。
3.黑色(black)汉语与英语里,黑色black皆为负面词, 与“不好的”、“坏的”、“邪恶的”特征相联系。如black market “黑市”;black-hearted “黑心肠”;汉语里黑色有“正义”的象征之义,最典型的是张飞和包公的形象———黑脸,代表肃穆、正直和秉公执法。在英语里black的隐含意义是庄重和严肃,所以在正式场合,男性都穿黑西服;交响乐团的演员更是穿着黑礼服以示庄重。在汉语里,“黑”还指“非法的”或“肮脏的”,如“black villian”(大坏蛋,恶棍); “blackflag”(海盗旗,死刑旗);“black words”(不吉 利的话);“Black mail”(讹诈,勒索); “black money ”(黑 钱,没有报税的钱)。
4.绿色(green)汉英两种语言中,绿色都可以表示“和平”、“生命”、“青春”、“幼小”、“希望”、“永久”等意义,相同点颇多。汉语中的绿色代表大自然和希望,近来成为“环保”的代名词,也象征“健康”等。在英语里,在英语中除了指颜色青的绿的如“青葱”、“绿草”等绿色植物之外,多用于贬义。例如1)指人表示年轻缺乏经验的,未成熟的,易受骗的,知识浅薄的等。如:You are expecting too much of him.He is still green, you know.(你对他要求太高,他还没有经验嘛。)2)指(脸色等)发青的,苍白的,[喻]妒忌的。如:be scared green吓得脸色发青。
5.蓝色(blue)蓝色是博大的颜色,也是永恒的象征,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文静、理智、安详与纯洁。但在英语中却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颜色词,可以用社会地位高、出身名门的含义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颜色词的使用广泛,除了本身具有的色彩意义之外,还有许多抽象的象征意义。同时可以看出,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颜色词语的表达形式及词义,这类词语所体现的不同内涵都与本国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对我们了解外来文化很有帮助。
第二篇:英语研究课题(范文模版)
中心小学陆晓荣
小学英语课题《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于2009年6月成功申报为市级课题后,于2009年12月成功开题。开题后之后,在惠农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的各位教师按计划,有步骤地围绕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一、课题实验背景:
1.选题的原因
21世纪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相互依赖的世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一个基本要求。从2001年起,我国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开设了英语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外语学习中,信息获得的45%在于听,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明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应尽量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录音机,VCD机、广播,电视,网络等设备和技术,创设良好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争科学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测试应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力测试在学期、学年考试和结业考试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20%。听力测试应着重检测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应把脱离语境的单纯辨音题作为考试内容。这也是激发我们选此课题的重要原因。
此外,“听力”是听、说、读、写“四会”能力之首,其排列体现了学习语言的先后顺序,也反映了学习语言时的先易后难。正常人学母语,都是先会听,后会说,再会读,最后才会写。对学习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听可带来许多好处:一是加深印象,促进记忆;二是能快速反应,增强口语交际能力;三是用英语思维,直接理解原文。总之,听是语言能力之一,它对其它几种能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也是我们选此课题的原因之一。
2.我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燕子墩乡中心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水平有一定差距,虽然在教学中渗透英语听力教学,但由于教者不得法,教师教学行为、教学策略不足,忽视对学生进行听的技能的培养,一味盲目地让学生听,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忽视学生听力训练的有目的性,从而直接导致学生英语水平能力低。因此,我们尽力在这一薄弱环节进行研究,以便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在我们学校这样的氛围下,结合我们农村英语教学实际,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进行研究探索,我校英语教学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综上所述,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方面的教学研究还比较滞后,我区农村小学生迫切需要使自己的英语听力得到提高,需要一种较为可行的适合农村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模式应用于农村英语教学实践中,所以我们选准“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培养”这一课题,为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的教和学的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是新形势下课改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主题
1.探索学生学习英语,培养英语听力的规律,全面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2.探索提高小学生英语听力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3.促进英语教学与社会接轨,培养学生初步的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能力。
三、研究内容。
(1)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培养教学模式研究
(2)农村小学个性心理研究
(3)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的听力培养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彼此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要研究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培养的策略,必须先要调查分析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现状,了解农村小学生在现行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活动方式,并找出影响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的各种因素。而学校教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听力效果是否有效,与教师、家长的育人观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英语听力的策略研究,重视对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重视对学生参与活动方式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的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参与者在社会(包括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一种自我反省性的调查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改进他们自身的社会或教育实践工作,增强他们对这些实践工作的理解,并使他们了解开展实践工作所需的情境。
2.调查研究法:研究前期、中期、后期的问卷调查,搜集材料,听取各
方意见,获得真实情况。
3.文献研究法:教师要广泛查阅文献,收集材料,学习理论,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获取理论,指导实践。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它需要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做一番总结、验证、提炼加工工作。
5.观察法:通过观察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可以获得学生多方面的真实情况。在本课题中主要是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认真听讲,是否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这五种方法将贯穿研究的始终,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五、研究过程
本课题计划从2008年12月——2011年12月三年时间完成,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9年3月—2010年1月)主要任务是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信息及成果,确立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预期效益,组织研究队伍进行研究前的培训工作。设计调查问卷,对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作调查,形成点差分析报告。
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1.申报立项,填写课题申报表。
2.组建课题组。
3.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相关理论。
4.拟定开题报告
5.进行开题论证
6.修改开题报告,使之成为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1年6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各实验教师按计划进行研究。
课题前期:对家长、教师、学生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调查,了解其对学生英语方面存在的一些意见及建议,以便有针对性的辅导。课题中期: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先尝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一些常用的英语听力方法,探索运用不同听力方法的利、弊,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兴趣。首先,对教学中活动进行讨论和反思,吸取活动中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第二,进行集体备课。教同一年级的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都要对教材、教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一致。第三,相互听课。第四,集体反思。听完课后,集体进行反思,找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改进措施,并做好总结。课题后期:对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总结出多种有效的英语听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总结出课堂听力高效率的基本规律,整理典型本校平行班与其他农村小学同课异构案例,探索最优化教学方式。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7月—2012年12月)主要任务是运用抽样测试法、经验总结法,进一步归纳和提升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将总结提炼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行反复验证和完善,整理好课题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准备。
六、预期研究成果
最终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论文集、反思集等形式出现。
(一)预期初步成果:《影响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因素的调查分析报告》
(二)预期中期成果:《提升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的实践探索》经验集
(三)预期总结成果:
1.《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的论文集。
2.《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的案例、反思集。
3.《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
七、文献资料
1.教育部编《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2.薛中梁.《名师谈英语课堂教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李庭芗主编.《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年版
4.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5.《英语周报》.2005-2006.第20、46期
6.毛明东.《英语听力教学初探》.《考试周刊》2008年第25期
7.肖正琴.《浅谈英语听力教学的技巧》.《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S2期
8.何文琴.《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学与管理,2006,(3)67-69.9.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1.
第三篇:小学英语如何选择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英语如何进行教育课题研究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这是
因为课题的选择引导着研究方向,并制约整个研究工作的进行以及研究的价值。
在没有听王小英教授的课之前,在实际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本人对“课题研
究”的认识比较肤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题来源单一;2.研究内容较窄 ;
3.研究方式简单;4.研究成果展示单一。
今天听了王教授做的“教育研究课题”的讲座,受益匪浅。王教授从课题来
源、课题选择的一般步骤、课题选择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做具体的分析与介绍,让我对教育研究课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教育研究的基本精神和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收获最大的是理念的改变。下面我以“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研究”为例,谈谈自己对小学英语课题研究过程的理解。
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小,我们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易学,能使孩子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现在我们用的新标准英语教材就是一套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课本,话题包括:数字、颜色、身体、食品、玩具、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等。这些都莫过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们就很容易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
一、研究内容生活化
1.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胖瘦、爱好、性格等许多方面。我们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
2.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职业、家具等都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学内容。每一项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
3.学生的学校生活内容: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可以学习、生活、运动,可以结识很多好朋友,认识许多老师。
二、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生活化研究
在《新课标》指引下,教师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
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1.凭借生活创设生动、真
实的语言环境。2.组织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游戏。3.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具等巧设情景。4.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5.利用媒体技术,创造动感情境。
三、以作业为桥梁,实现生活化的再扩展的研究
《新课标》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努力做到有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改革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探索优化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2.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将英语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策略,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发现和开发学生们具有的那些在传统教育中不被承认或未被发现的智能强项,因材施教,面向全体,指向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及主要研究方法与原则
(一)研究对象
在学校三到六各年级中选取一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初步的课题研究框架,待取得成果后,再延伸到其它班级、年级。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2.行动研究法;3.调查问卷法;4.经验总结法;5.效果对比法。
(三)课题选题原则
1.价值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科学性原则。
六、实施步骤
采用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办法进行。
(一)准备筹划阶段
1.筹建课题组,制定课题,明确分工。
2.课题负责人制定本课题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并设计最终的成果展示形式。
3.方案制定后,请有关专家提出修改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作出进一步分析,最终完善方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
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内容,研究以往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从中吸取教训,积极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再现生活、并促使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最终回归生活的有效途径,以着力于学生社会化、个性化的研究和培养。
(三)课题总结阶段
1.分析总结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为结题做准备。
2.实验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3.制定课题的延伸推广计划。
4.评估验收。
七、课题实验成果表达形式
本课题实验结束时,预期产生以下一些成果: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生活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录与相关教学论文的汇编。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训练方式的有效转变。
4.有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音像资料。
5.用实绩展览、现场活动等形式。
通过此次国培教育,本人在自己今后的课题研究实践中,抓住细节,努力做好教育研究,把培训学习到的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应用到教育研究中去,不断加强理论的学习,从教学的过程中捕捉教育研究课题。
第四篇:研究课题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研究课题大全
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研究
1、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实践研究
研究内容: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研究,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研究。
2、关注数学习困难生的实践研究
研究内容: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研究,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3、小学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4、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优化研究。
二、教学资源研究
1、数学课堂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研究。
研究内容:什么是数学课堂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有哪些不同类型?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如何合理运用教材,如教材中的主题图和练习题?如何对有困惑的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并提出新的见解?如何发挥学具的作用?应用题与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
2、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三、教学设计研究
1、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的研究
研究内容: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
2、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
研究内容:练习课的设计策略,练习题的开发与运用,关于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教学的研究。
3、关于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4、关于数学欣赏课的研究
5、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口算教学的研究
四、教学过程研究
1、学生数学学习心理体验的研究
研究内容: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与价值?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
2、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研究内容: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如何提高课堂反馈的实效性?关于课堂上学生独立作业时间的研究,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导入技能?投入和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讲解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策略多样化与基本方法之间的关系,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
(有些内容也可以单独成为研究课题)
五、教学评价研究
1、小学数学命题改革的趋势与策略研究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评价内容与方式的研究
一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
3、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教师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4、学生视角中的“好”数学课标准的调查与研究
六、其他问题或课题
1、数学教师所需要哪些更高层次的知识?
2、小学数学中若干数学背景知识的梳理。
3、提高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研究。
4、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5、数学教师校本教研中的一些不足与对策研究。
6、数学教师校本教研的形式研究。
8、数学教师数学观的调查与分析
9、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增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10、课堂教学常规研究
| 评论
③各课题组成员认真完成本学期的个人研究总结,课题组完成本学期课题阶段性总结。
二
第五篇: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湖南师范大学餐厅的餐厨垃圾回收处理情况
---------------(从身边考虑如何让资源循环)
引言:有名人曾说过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而我们在基本的生活中产生的食物垃圾在一日三餐中是无法避免的,尤其在大学的大环境中,学校食堂对学生饭后饮食垃圾的回收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并且是关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针对餐厨垃圾如何让处理回收这一问题,我们小组就本专业所学内容展开了调查研究。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关键词:餐厨、利用、垃圾、回收、调查问卷
研究方向:1.木兰路新,老食堂
2.宿舍附近街道餐馆
3.大致餐厨垃圾去向
4.国内处理餐厨垃圾的各种方法
5.调查国际范围内对于此类垃圾的处理,进行对比,研究,引进,设计出好的处理方法
6.针对此次调查,提出所面临的不足并且由此提出对环保的重视,前期设计问卷调查(人群要设计面广),中期进行分析列表,后期总结。
餐厨垃圾分类:1.用餐后残留的废纸
2.所使用的一次性碗筷
3.所食食物剩余的残汤剩水
4.奶茶杯子
5.废弃塑料袋,竹签
调查方向:针对分类不同分组不同,根据分类分别调查处理回收方向
研究后期
附上近似调查一份
妥善处理城区餐厨垃圾对保障城市正常运营、改善城市环境、保障人们生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县城管执法局高度重视餐厨垃圾处理工作,把餐厨垃圾处理问题作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有效手段来抓,采取多种措施,狠抓落实,餐厨垃圾管理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调查,我县的餐厨垃圾主要包括三部分:餐饮垃圾、厨余垃圾(个人生活产生)和集贸市场垃圾(食品交易、制作过程废弃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等)。目前,城区居民人口12万,餐饮业单位420家,日产餐厨垃圾约30余吨。过去,由于没有对餐厨垃圾实行统一规范的管理,产生的餐厨垃圾大部分被私自运往城郊农村直接用来喂养牲畜,一部分混
入其他生活垃圾被填埋处理,还有一部分被随意排入城市下水管网。同时,也不排除个别不法商贩利用回收餐厨垃圾中的油脂和从城市管网中私自清掏的“地沟油”提炼再生油脂。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按照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明确分管局长和大队长要加强对餐厨废弃物管理的组织领导,综合监察中队、建筑垃圾管理科作为具体组织实施部门,明确责任,切实把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摸底调查,建立台账。
局成立了餐厨垃圾调查工作小组,对全县餐饮服务场所进行调查摸底,分类建立了餐饮经营单位对“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的摸底调查台账。开通了3257110举报电话,同时加强对学校、超市周边店外流动摊点的查处力度,规范小经营户在用油上的安全、卫生,建立了调查表签字确认制度。下发了规范餐厨废弃物的存放、清理、收运、无害化处理通知书500余份。
(三)建章立制,规范处理。
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明确了饮食经营者、单位食堂等餐饮垃圾的产生者,应当对其餐饮垃圾承担收集、运输和处置的义务,初步建立了与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对新建居民小区要求在开发过程中,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配备不同用途的垃圾箱;对已建成的居民小区,由县环卫处根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推进工作情况,逐步配备用途各异的垃圾箱,确保分类收集需要。加快了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步伐,明确规定新开发区实行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餐厨垃圾处理认识程度不一,缺乏规范性制度约束,整体工作处于摸索实践阶段。
(二)监管责任需要进一步加大,非法收运现象还一定程度上存在。
(三)配套政策还需尽快完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尽快出台餐厨垃圾规范性制度。
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以市、县政府名义出台《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加强餐厨垃圾的制度化建设,明确责任单位,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收运单位行业管理、处置单位监督管理的管理网络,并将餐厨垃圾处理管理纳入市容环境卫生综合考评体系。
(二)推进餐厨垃圾管理政策体系建设。
加强源头监管,实行餐厨垃圾排放登记制度,由县政府统一规划和许可餐厨垃圾设施服务区域。建立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的餐厨垃圾排放、处理的信息平台,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的排放登记纳入卫生许可的监管范畴。研究制定餐厨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建立餐厨垃圾的计量收费机制。研究制定餐厨垃圾收集容器技术标准、餐厨垃圾收集运输作业规范等行业标准。
(三)加大检查力度,适时开展专项整治。
联合质监、工商、环保、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掌握城区食品加工企业对废弃物的处置情况和流向,规范食品加工企业对废弃物的处置,对违规行为予以立案查处,加大处罚力度,打击非法偷捞地沟油行为,促进餐饮单位规范处置餐厨垃圾。
(四)强化宣传发动,形成良好氛围。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将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意识落实到每个单位、家庭、市民。增强餐厨垃圾产生、收运、处理单位及从业者的遵纪守
法意识、监督意识及环境意识,建立社会公众的监督举报制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