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课改后音乐课堂的时效性
如何提高课改后音乐课堂的时效性
教师进修校:刘丽
在新课程不断进行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随之课堂教学也不断地发生改变,学生不再是单一的听了,而是参与到老师的活动中来,讨论多了,创作也多了。表演展示更多了,所以音乐课堂常是一派热闹的场面。可是当我们听完这节课后却经常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一堂课中学生究竟收获了多少?也就是我所要说的,我们的教学时效性到底如何?甚至有的课堂还硬是被套上了情境,课上过多的强调生活来源所以浪费了很多的宝贵时间,还有的课一味的追求生成而影响到了预设的目标,从而导致了课堂随意性和低效化,所以这些问题使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这一理念受到越来越多音乐教师的关注,怎样针对自己的音乐课堂实施有效的课改,也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近年来一直在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综以上的问题结合了自己这些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给我的感悟就是:音乐教学的确需要课改,但必须把握好它的“度”!就如何提高课改后音乐课堂时效性提几点粗浅建议和反思吧,仅供同仁参考。
一、提高音乐课堂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音乐课堂导入
让每位学生都融进这情感交融的氛围中,从而才会有个音乐课的“精彩”开场片段,有句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新授课前五分钟,是学生兴致高昂,注意力最佳时期,所以我们要善于抓住这种有利的时机,精心设计,上好每堂音乐课的“精彩”开场片段,我认为它能为我们的音乐课堂增辉添色和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关于课前开场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关键在于看看您的开场设计是否能引发学生的对本节课的兴趣和注意力!比如,针对我校每间教室都有多媒体的优越条件,我们就常常可以利用多媒体音像画面来开场,因为这种华丽的投影画面和逼真的视觉效果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的耳目焕然一新,能在片刻之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感知力。在这样的魅力影响下,我们的音乐课堂实效性必然得到提高。
(二)完善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实效
音乐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及审美能力。所以音乐教师应具备:
1、歌唱的知识与技能。
2、基本乐理知识与识谱记谱能力,做到能独立视唱、视奏新作品。
3、演奏能力,主要是键盘乐器,做到演奏熟练、正规、准确,给学生以美感。
4、中外音乐史常识。
5、组织和辅导课外活动的能力。
6、具有少儿歌舞的编导能力,还应掌握和声、曲式、乐队编配的初步知识。
7、分析作品的能力。
8、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熟悉教材体系,编写合理、生动、切合实际的教案。
9、有关教学设备的使用,并能自编音响资料、自做课件总而言之,广大的音乐教师任重道远。与新课改同行,不断完善自己,这样,你的课堂实效性就必然比别人多了几分筹码。
二、提高音乐课堂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努力改革课程教学,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优化教学方法,明确教学方向,从而提高音乐课堂实效,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降低音乐的门槛,接纳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和谐的发展。我们的音乐教师实在不情愿主动地改变自己,在教学中放下专业的架子,面向全体学生,为大众教育服务。因为我们当年就是学校为数不多的音乐精英,经过老师的甄选、辅导才有今天的殊荣。工作后,为实现专业梦想、为培养接班人而教就成了教学的主要动机,从小学到高中,音乐课的“专业味”愈来愈浓。老师们把音乐当作一门科学和技能来教,在课堂上不经意地制造、扩大着差异,大多数学生慢慢被剥夺了学习和享受音乐的权利。“重活动,轻教学”、“重特长,轻教研”现象的普遍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转变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教师要真正地、积极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多接受美的熏陶,要站在完善基础教育、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构新的教学生活
(二)创设有效地教学途径,提高教学实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音乐课程改革的推广实施,要求音乐教师彻底转变旧的教学观念,逐步树立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努力改革课程教学,力求取得最佳效果。所以在情境教学对于任何学科来说都是很重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音乐与图画结合创设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强烈的,它是一种情感的传递;而图画却给人以更鲜明的直观的形象。儿童往往都具有形象思维能力而缺乏抽象的思维能力。直观教学时最好的传授知识的途径。因此,讲两者结合起来创设的情境,将把儿童带入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世界。在教学或欣赏一些想象比较鲜明、优美的歌曲乐曲时,就特别适合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或范画,配上与之相应的音乐,接着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描述歌曲或乐曲意境,一个生动的情就这样产生了。
二、童话创设情境
儿童喜欢新奇、幻想。童话便以它独特的功能把儿童带入超时空的境界,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儿童具有很大的魅力。看,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仿佛就在他们身边、他们扮演乌龟爬行来体会四分音符节奏,扮演小兔蹦跳体会八分音符节奏。码放小鸟飞体会附点二分音符节奏。在进行二部和声音程练习时,便让一部分小朋友扮演大青蛙,一部分小朋友扮演小青蛙。小青蛙唱的高,大青蛙唱的低,大青蛙叫一声,小青蛙应一声,然后大小青蛙一齐唱。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二部合唱,音也唱得准。当他们听到大青蛙和小青蛙一起叫的声音是这样的丰富,好听,一种求知的欲望便在他们心里萌发出来。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本身就是一个童话。如《小青蛙》《大鹿》《小红帽》。在教授这些内容时,教师和儿童一齐沉浸在歌曲的童话世界里,与童话里的角色一起忧一起喜。
三、律动创设情境
在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原理启发下,我想如若把创设情境与体态律动联系起来,用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来创设情境,那将会把儿童带入一个微妙的世界。就“走”这一简单的动作,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创设出许多不同角色的情境,如挺直姿势的走,配上进行曲的音乐便是士兵、解放军;慢慢摇来摆去的走,配上三拍子便是海员。用一些带有草原风味的音乐让儿童听音乐做骑马的动作,创设草原牧民的情境。可以听音乐联想鸟的飞翔,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在蓝天中翱翔的小鸟。可以让他们按特定的姿势坐下握着同伴的双手并来回左右的摇晃或者他们可以背靠背地反勾着手臀坐着模仿一只摇椅,他们可以轻轻唱想象着好似摇一只摇篮,使他们的洋娃娃睡觉。总之运用律动可创作情境。
(三)优化音乐课堂评价语言,提高教学实效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和赏识教育的不断提倡,音乐课改理念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那么,对于我们每周才和学生接触一节课的音乐教师来说,要全面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们的成长、进步,如果只是单凭期末的一次测评,来简单衡量学生的音乐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平时点滴表现和学习过程,我认为是不合适的!那么,如果我们能对学生在平时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及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有做一定的了解和评估的话,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平时音乐课堂的兴趣和关注;让我们更好、更快地了解学生在音乐艺术各方面能力的成长与进步;让我们能更好、更及时地关注许多学生的喜好、体会他们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让我们能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们的思维动向,并把他们的闪光思维、能力和独特的见解及时地引发、催生和助长。课堂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越来越多,俗话说的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奖励的手段形式也多样了,从口头表扬到给学生加分奖励等等。
(四)强调音乐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以前我们的音乐课堂往往较重视一节音乐课必须要教会学生能会唱一首歌、并了解一些有关的乐理知识、学会识谱、视唱、节奏等一些基础的知识与技能。这种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和方法。从而导致许多学生会错误地认为音乐课是必须有音乐天赋的人上的课,很多学生也因此对失去了对音乐课的兴趣和正确对待它的态度,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现在我们都清楚,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教育是一种协调人全面发展手段,既发展能力又陶冶情操,当然还要传授音乐知识、提高技能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现在的新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观摩了许多所谓的“优质课”,感觉到虽然一节课涉及的内容和知识面很广,课堂内容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可是我觉得很多老师为了一味地追求激发学生们的兴致却把一些本应该要了解的基础知识给无情的摒弃了。那么,是不是因为课改了,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就可以忽视了呢?比如说:基础的发声练习就可以不练了?识谱、视唱、节奏也无所谓练习了?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也可以不要了解和认识了?......试问:如果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了解,那么我们的音乐课堂还怎样为学生的终生学习音乐打下基础呢?还怎样为学生的持续可发展提供可能呢?要课改,陈旧的、枯燥的音乐课堂的确是要改革的。而且我们不仅要敢“改革”还要会“创新”!不过,并不是说“要创新”、“要改革”就可以把以前的所有传统的基础教育全部推翻。这好比我们校长曾说过的一个比喻:“传统”好比体操表演中的“规定动作”,“创新”则好比体操表演中的“自选动作”,两者缺一不可。再说,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实行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没有“传承”何以“创新”?如果让一个既不识拍子也认不准乐谱的学生创作一段短小的旋律,他能做到吗?所以,问题在于我们要注意对那些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要枯燥地强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到一些让学生怎样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把这些枯糙的基础知识能力换个方式来学习,最好是能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融于兴趣之中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中感悟和陶冶。
总之,音乐课堂的实效,需要我们每位执教者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探究摸索,不断尝试失败与成功,这样我们的音乐课堂才能渐入佳境,达到你满意,我满意,学生更满意的课堂效果
第二篇: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时效性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时效性
每个孩子天生都对音乐很敏感,之后家长和老师如何引导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也是要因人、因地、因时、因条件而异的,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是对教师水平的一种全面、综合性的考察。那么,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地参加课堂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既享受到音乐盛宴,又学到音乐知识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时效。
一、从学生的游戏中来。
我们的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这个双基落实在大多数小学的音乐课上,特别是低年级音乐课上要求齐、准,教师比较满足于唱歌教学标准化、模式化,教师教、学生学,要求整齐划一,音调准,节奏稳,动作齐,老师一遍遍教,学生一次次练,忽视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形象思维的个性化特点,阻碍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扩大。正因为许多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偏重艺术音乐教育的使命,致使教师们往往看不到孩子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的潜在本能。那么,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能不能把孩子们从座位上放出来呢?作为一名有心的教师,我常常仔细观察学生们做游戏,让他们听着音乐做感受到的情感动作,一旦发现违纪的行为立马关掉音乐,让他们用心的体会、聆听音乐,效果不错。二、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教学内容的延伸也需要教师平时对音乐素材的大量积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巩固知识。流行音乐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还在课堂上大胆引进流行音乐,拉近了学生和音乐课之间的距离。除了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延伸,课外的网络学习、民间采风等也能让学生真正地去感受理解音乐文化多元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从而引导到课本教学中,让他们从中理解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与人类生活同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三、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每次上课,我都习惯分七组,比赛纪律。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始终认为纪律好才能学的好。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玩,虽然他们的知识面和联想力还不够丰富,但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特别是自我表现欲望非常强。当聆听一段欢快的音乐时,高年级学生面呈喜悦,低年级学生则是手舞足蹈地动起来。动是低年级学生的突出特点,是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把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让其发挥主观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审美的愉悦性。
四、因材施教、化难为易。
在唱歌教学中,我打破那种节奏练习读谱、唱词的教学顺序,用先学唱歌曲,后学歌谱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了歌曲的旋律记忆,再学歌谱就比较顺利。我在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唱《洗手绢》一歌时发现,学生们很爱唱这首歌。但因为他们识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视唱歌词。他们爱画画,也爱认画,我就以画代词。《洗手绢》的第一段歌词是: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也来。我就在黑板上先画一个红太阳,再画一朵白云彩,然后画一个笑容可掬的妈妈的头像,最后画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的头像代表我。一年级的小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着,一会儿就把这首歌背唱出来了。总之,我认为音乐课的时效性要先从纪律着手,想多种方法让他们先守纪律,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注意力,从而达到课堂时效性!
第三篇:提高课堂时效性的心得体会
提高课堂时效性的心得体会
今天暑假我通过学习杨葛莉老师主讲的《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的几个问题》的讲座,深有感触。明白了课堂观察的几个维度,弄清了教师教学的几个重要的环节,了解了课堂的性质。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收获。
一、因材施教的教会学生。课前首先观察学生的课前的准备,包括几个步骤:
(一)、准备。
1、课前准备什么?有多少学生准备?
2、怎样准备的,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样?
3、任务完成的怎样。从数量、深度、正确率检查。
(二)、倾听。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
(三)、互动。参与提问,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的学生的数量。等一系列的指导,让我明白了教学不但要备课,还要备学生。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了解了学生的课前准备,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所以教师一定要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做。
二、对课程性质有了新的理解。
(一)、首先要确定视角目标。包括目标的依据,课堂有没有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怎样处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举一反三,灵活处理课堂中随时出现的问题,并妥善解决。
三、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四、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五、教师要幽默
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所以教师平时要及时给自己充电,懂的更多的知识,学生才会佩服你。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张桂艳
2010年8月
第四篇:提高地理教师课堂时效性之我见
提高教师课堂时效性之我见
在地理教学课堂中语言是联系师生的桥梁与纽带,是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最主要手段。教学语言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艺术,仅仅只有准确、科学,不一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求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方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语言上下苦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语言呆板、枯燥无味,缺乏一种吸引人的力量,学生听起来就味同嚼蜡,难以下咽,甚至成为学生的“催眠曲”,也就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了。反之,学生则兴趣大增,精神集中,感受深刻,能力不断提高。那么,如何运用教学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呢?本人就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心得,谈以下三点,与同行探讨。
一、与时俱进,激发兴趣
地理是一门与时代紧密结合的科学,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持续稳定的国家政策,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地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在地理教学中都应得到及时的反映。把这些内容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就是与时俱进精神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只有这样,才是完整的地理教学,才真正体现了地理教学的时代性特点。地理教学如果单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就会老套、单调,与现实脱节,学生听起来就枯燥乏味,就谈不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更谈不上提高地理教学效果了。这就要求地理老师要经常从网络、报刊、杂志中收集各种与地理教学有关的最新信息,在教学中择优补充,作为教材的“续集”。
每当此时,教室里顿然鸦雀无声,学生都在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权威信息发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初中上第一节地理课时,先应不急于讲授新课,而应当认认真真地上一节导入课。从我们身边的与地理有关的、学生又感兴趣的社会现象入手,让学生觉得地理离我们很近又不枯燥,学生自然就会对地理刮目相看,教学效果不好都很难。所以这一节导入课很重要。再如讲到经纬网时,及时向学生介绍神州七号飞船的发射与航天员的太空行走,这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融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巧用谐音,调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起着主导的作用,他既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导演,又是一名主演。教学是严谨、规范、有序的。但在教学中恰当使用谐音,把地理知识与同学们熟悉的词语相互联系,这样做不但不影响教学本身,往往能活跃课堂、调节气氛,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到欧洲的“爱琴海”时,特别说明“琴”是“钢琴”的“琴”,而不是“感情”的“情”,千万别写成了“爱情海”哟!学生欣然大笑,注意力马上集中,专心聆听老师的讲解。又如讲到我国居世界首位的有色金属矿产稀土钨、锑、钒、锌、钛等时,编成顺口溜“吾弟吸毒(钨、锑、稀土),心太烦(锌、钛、钒)”。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艺术享受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
三、“话”龙点睛, 三全其美
组织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组织教学的方法因人而异,笔者认为运用教学语言即“话”来组织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消除有碍教学的因素,使教学工作有序、引人入胜地展开,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在上课时,都会碰到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讲闲话,做小动作,看其他书,“身在教室心在外”。如您对学生大声训斥,往往适得其反,既影响了教学,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激化了学生的对立情绪,还有损于老师的形象。但如果您恰到好处地借题发挥,“话”龙点睛,则三全其美。一次,我在讲“环境污染”这一知识点时,有两个同学注意力分散,窃窃私语,我用眼睛警告她们,她们没有发觉。我灵机一动,大声问学生:“同学们,请注意一下,我们教室里有没有环境污染啊?”同学们一惊,但马上领会老师的意图,异口同声回答:“有。”“什么污染?”“噪音污染。”此时,那两位同学脸红耳赤,静静地低下了头,以后上课再也没有讲闲话,成绩也进步很快。这说明这种处理方法是妥当而有效的。
还有一次,地理课的前一节是体育课,估计是体育课比较累,学生上课时显得比较疲劳,甚至有个别学生昏昏入睡,不采取措施的话,这一节课的效果肯定不好。这时,我发现教室黑板有点损坏,写起字来有点颤抖。于是我灵机一动,问:“同学们,找一下我们教室的动感地带在哪?”大家马上来劲,倦意全无,课堂气氛明显好转。
由此可见,“话”的运用是极其有效的,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第五篇:提高几何教学时效性
提高几何教学时效性
几何知识是属于小学“空间与图形”部分,它是小学数学知识四大内容之一。其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它能培养儿童的空间观念,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因此,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几何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几何在五年级的课本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最基础的、又是最抽象的。学生对其学习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对初中有关知识的理解。在学习中单凭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下面谈一谈几何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做好课前准备,为感知图形特征作准备
几何课单凭教师手中的几件教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样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我提前准备了自制的小药箱、积木等物体,在教学时,我出示了手中的小药箱,提问学生有几个面,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了解清楚了从一个方向最少能看到几个面,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并且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在观察组合体时,用积木直观地展示出来,比用任何文字说明都易于理解。
二、通过画图,建立概念
在几何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画图,建立概念,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周长意义时,多让学生体会周长就是围成图形所有边长的和,在教学面积时,自然而然就是围成的图形的大小。分析题意时,首先要求学生将文字条件翻译成图,标上已知条件,再对照图分析题意,建立空间观念。看长、宽、高在哪里,哪是侧面,哪是正面,哪是上面。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条件都有哪些,哪些面要求,就不会张冠李戴,胡子眉毛一把抓。磨刀不误砍柴工,图和已知条件对应起来思考,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
五年级学生虽属高年级学生,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差,教学时应注意循序渐进。如在观察物体的三视图教学过程中,先利用积木摆出看到的图形,帮助学生思考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再慢慢教学生摆脱教具的依赖心理,在头脑中构建出空间模型。
四、实验探索,理解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几何概念要理解它的本质,只借助看、听和说等方法是不够的,需要动手操作和实验观察相结合,让他们自己在比一比、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做一做等活动中,充分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真正感悟和理解概念。如在教学密铺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将附页剪下的各种图形拼一拼,更能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比教师被动地记忆效果要好得多。
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口说、用心体验,多种感官协调参与,提高学习活动效率。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组合图形,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分割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亲自上黑板画一画,看谁能找出更多的方法,结果学生表现非常踊跃,找出了五六种不同的方法。这种的自主探究活动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利用多媒体,形象理解概念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趣味性、艺术性、直观性的优势,在几何教学中,合理、适当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时,利用电脑演示平移的线段,或是需要割、补的图形,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平移或是割、补后是什么图形,就能较快地找到解题方法。
总之,几何知识的教学方法,需要每一位教师,努力研究探索。在几何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教学的有效性,努力营造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探究的课堂,一个建构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一个快乐的课堂,最终达到一个成功的课堂。这只是本人的一点初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