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探索(共5则)

时间:2019-05-12 12:2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探索》。

第一篇:音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探索

★音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探索★

小学部音乐王 丽

2011-6-16 内容提要:“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今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我们不难看见在各级各类的比赛课、研讨课中教师们都喜欢采用这样的组织形式,但在一些教学中只成为一种时尚摆设,一种“目的不明确、训练无实效、学生无所得”的时尚摆设而已。怎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呢?是当今时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后天习得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培养优秀质量的主要管道,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因此本人有理由认为,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这是课改必须考虑解决的问题。

多年的课堂改革实践,我们深感以学生为中心,伴随着多样活动的课堂教学其实并没取得很好的效果,新模式的变化遮蔽了我们的眼睛。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讨论热烈、思维活跃,教师采用多种现代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等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大家为此感到新奇,因为这些都是传统课堂中从来不会出现的场景,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方式。然而,如果我们认真观察课堂教学,冷静下来仔细研究分析:我们的教学模式是否有效?教学手段学生可否接受?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在自己活动的20~30分钟内学到了什么?又培养了什么能力?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

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成为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既不能成为课堂主体,又要掌握全局,而且整个课堂呈现出动态的多层次的复杂局面,教师在课堂组 织、教学的流程设计、动态生成等方面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和较强的驾御能力,不重视合理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辅助工具,不重视活动中各环节的紧密性,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在不知不觉中大打折扣,甚至会低于传统的课堂模式。这就使得新的课堂模式不能真正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更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课改也就失去了意义。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了新课改的一个亮点,甚至每节课教师都在搞合作学习,人们很关注这个时髦的举措。然而在现实中合作学习却没有实效性,很多时候都只是在走过场、搞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很滥,情况不容乐观。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如果有探究欲望,他才会在组内积极发言;反之,如果没有动力,他就只会坐在那里默不作声。所以,激发其探究欲望是关键。如何才能激发其探究欲望呢?我认为,必须得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情境。

例如,我在上四年级音乐教材《多年以前》这节音乐课时,这节音乐课所教唱的歌曲是要告诉大家:很多年前,森林里有很多的动物,很多鸟叫声,可是森林被砍伐以后,动物们无处为家,再也不见鸟儿的叫声,森林里失去了原有的欢乐,从歌曲声中教大家要注意环保。上课之前,我将事先做好的动物头饰发给各个小组,小组里同学带上头饰并且讨论如何用身体语言去模仿这些动物和这些动物的叫声,有了这些漂亮的动物头饰,学生立马被吸引了注意力,也会很自觉的在感性认识上主动去摸索动物的叫声,而对于那些胆小怕事的学生,我就多留了个心,注意下去多在他(她)身边走动,小声问问他(她)是哪里不会,为什么不主动参与?他(她)喜欢什么动物?最熟悉什么动物?能否学学她喜欢的动物的样子或叫声?试图用聊天的方式打开她的心扉,最后再肯定他(她)做的很好,并鼓励他(她)用同样的方法参与到同学中一起思考模仿其它动物的样子和叫声。

二、个别谈心,教师巡视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每个小组均由胆大好强、能说会道的个别好学生独自“包办”,其它组员任听其说、沉默寡言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会课前先把这些好胜逞强的“霸王龙”单独找来谈心,使他们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由他们一人说了算,要集合众人的智能,才能得出一条最佳的解决方案,并让他们带领其它组员一道进行讨论质疑,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下台进行巡视。如果还发现类似“霸王龙”的学生,要走到他身边,轻声提醒他:要多听听别人的发言;让别的同学先讲,你最后再讲等等。教师在巡视时倘若发现那些坐在底下一言不发,省得“没事找事”的学生,也应该走到他身边,轻声鼓励他:你也来讲几句好不好?大家也来听听他的意见好吗?教师切不可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只站在讲台上看,一定要下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参与讨论,发现上述两种情况要及时制止,只有这样,小组讨论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三、树立威信,组长模范带头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教师很容易发现哪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围桌而坐,难免有那么几个学生不自觉,混在里面似在讨论,其实是在讲闲话、开小差,而分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小组。这时候,每个小组长就成了一名名“小老师”,针对上述现象,组长就应该履行起自己的职责,制止“开小差”,使小组合作学习正常开展。俗话说:

“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况且小学生自制力有限,贪玩好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并且要正确树立小组长的威信;其次,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第一,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二,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三,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第四,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小组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四、鼓励为主,教师评价有方

在每次小组合作学习完了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评价应强调小组整体的表现,主要围绕这么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是否能够有序地主动地参与合作讨论;发言是否勇跃;探索的问题是否有所发现等等。教师可以说几句激励的话,例如:XX小组今天发言最勇跃;XX小组今天起了变化,其它小组要向XX小组学习;XX小组今天只有一个人在说,其它组员都没有表态,等等。当然,教师的话还是应该以鼓励为主,适当的批评也还是应该有的。对于那些表现较好的小组,教师应该多表扬,或给五角星,或发小红旗,或让全班为他们鼓掌。经过多次评价之后,就无形当中促进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久而久之,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有了新的面貌。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识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度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第二篇: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时效性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时效性

每个孩子天生都对音乐很敏感,之后家长和老师如何引导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也是要因人、因地、因时、因条件而异的,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是对教师水平的一种全面、综合性的考察。那么,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地参加课堂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既享受到音乐盛宴,又学到音乐知识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时效。

一、从学生的游戏中来。

我们的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这个双基落实在大多数小学的音乐课上,特别是低年级音乐课上要求齐、准,教师比较满足于唱歌教学标准化、模式化,教师教、学生学,要求整齐划一,音调准,节奏稳,动作齐,老师一遍遍教,学生一次次练,忽视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形象思维的个性化特点,阻碍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扩大。正因为许多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偏重艺术音乐教育的使命,致使教师们往往看不到孩子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的潜在本能。那么,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能不能把孩子们从座位上放出来呢?作为一名有心的教师,我常常仔细观察学生们做游戏,让他们听着音乐做感受到的情感动作,一旦发现违纪的行为立马关掉音乐,让他们用心的体会、聆听音乐,效果不错。

二、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教学内容的延伸也需要教师平时对音乐素材的大量积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巩固知识。流行音乐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还在课堂上大胆引进流行音乐,拉近了学生和音乐课之间的距离。除了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延伸,课外的网络学习、民间采风等也能让学生真正地去感受理解音乐文化多元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从而引导到课本教学中,让他们从中理解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与人类生活同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每次上课,我都习惯分七组,比赛纪律。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始终认为纪律好才能学的好。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玩,虽然他们的知识面和联想力还不够丰富,但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特别是自我表现欲望非常强。当聆听一段欢快的音乐时,高年级学生面呈喜悦,低年级学生则是手舞足蹈地动起来。动是低年级学生的突出特点,是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把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让其发挥主观积极性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审美的愉悦性。

四、因材施教、化难为易。

在唱歌教学中,我打破那种节奏练习读谱、唱词的教学顺序,用先学唱歌曲,后学歌谱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了歌曲的旋律记忆,再学歌谱就比较顺利。我在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唱《洗手绢》一歌时发现,学生们很爱唱这首歌。但因为他们识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视唱歌词。他们爱画画,也爱认画,我就以画代词。《洗手绢》的第一段歌词是: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也来。我就在黑板上先画一个红太阳,再画一朵白云彩,然后画一个笑容可掬的妈妈的头像,最后画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的头像代表我。一年级的小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着,一会儿就把这首歌背唱出来了。

总之,我认为音乐课的时效性要先从纪律着手,想多种方法让他们先守纪律,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注意力,从而达到课堂时效性!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研究 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研究 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它改变了陈旧落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改变了受旧观念支配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如在语文课中积极倡导“发现问题——形成猜想——制定计划——收集材料进行探究——交流结果等基本环节”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挑战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这一教学方式的大力推广,应当说有其社会的根源和时代络印: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既竞争又合作是这一时代的重要特点,加上现代人类的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已不再是个人孤军奋战的结果,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为制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提供依据和帮助。

实践意义: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要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更应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主体性发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学习的提高成正相关。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科学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美国教育学者嘎斯基对合作学习进行了概括,他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二至六名学生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嘎斯基的这段话,描述了合作学习的外在特征,“但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

2、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3、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当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渴望得到归属与爱。儿童渴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与父母的喜爱。当前三种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个性心理(诸如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信念等)随着学习过程中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展开,不断发生碰撞与相融。小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与交往中,学会树立信心,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怎样完成任务,取得成就,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同时也渴望获得别人的承认,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欣赏。合作学习关系的建立,为小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时空,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及人员分工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分析目前在小学语文有关合作学习方面存在的误区,寻找相应的对策,探索出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改进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多层评价体系,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内容为

1、探索不同课型的“自主——合作”课堂学习模式。

2、探索“自主——合作”学习氛围的创设。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如何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2)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增强凝聚力?

(3)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4)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如何有效调控?

(5)课外如何有机渗透“自主——合作”学习?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 长:XX 组 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

1、认真学习泰安市下发的《课堂教学观察使用手册》,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教研组听评课活动为载体,进行课题研究。

2、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学习新课改的经验、案例,关注国内外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动态,收集积累相关的文献资料,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问题研究的理性思考能力。

3、根据行动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问题研究。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行动前后或行动过程中用各种渠道和方法及时收集来自学生和教师的反馈信息,结合自身体验,恰当地肯定成功之处,找出行动中继续解决的问题,调整行动方案,明确再次行动的方向和策略,在此基础上再行动。

4、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六、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收集学习国内外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启动实施,开展研究,不断总结,形成阶段性小结。

(三)总结鉴定阶段:对实验结果进行测试,对实验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对实验过程中的教育现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形成最终成果。

七、研究成果展示

1、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实施报告、调查报告等;

2、优秀教学案例;

3、优秀课堂教学展示;

4、优秀论文集;

5、实验小结及课题实验报告;

八、保证措施

1、学术保证:主持人、参与者都具有专科以上学历,都具有专业技术职务。几位青年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及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他们教学改革热情高,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较深的研究潜力。因此,这支研究队伍是专业知识、研究经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队伍,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定成果奠定了基础

2、组织及时间保证:主持人和专业人员把握研究方向,进行理论指导,参与实验过程及解决疑难问题,总结成果,组织推广。学校领导全力支持,全天开放阅览室、图书室、微机室,为开展研究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九、课题研究计划

2013年9月:制定实施方案 2013年10月——2014.1月:

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写出经验交流材料。

围绕课题研究开展课堂教学观摩,落实合作学习。学生写出各自的合作学习体会及收获。2014年1月:课题总结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音乐

小组合作快乐学习

新课程改革下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利于学生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有了成就感,他们就会越学越爱学,对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觉能动性,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地位,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有信心,学得快乐。

合作学习,不仅对学生有利,也解放了老师,从前填鸭式的教学,整堂课是教师的讲演,一节课下来教师很累,小组合作,教师从台前转到了幕后,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导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真正的把教师解放出来。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小组合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多读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形式,适应时代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尝试

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音乐实践中重要的组织形式。但是,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若只是泛泛而不重实质地将其运用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那么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我就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认识。

一、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目前,课堂上的小组基本是按次序就近搭配,随意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员之间的不公平参与,因此我们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小组。“组内异质”就是让不同层次的几位学生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小组,如把全班学生按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演唱能力、表演能力、创作能力等分成几个层次,再从每一层次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由于个性不同、能力不同,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组间同质”就是将全班各个小组的水平保持平衡,组与组之间不允许能力的过于悬殊,让各小组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实现公平竞争。

1、确定小组人员的数目:

2、根据学生的等级水平进行分配:

在将学生分到各小组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各小组间保持平衡。首先,每个小组都应具有素质高、中、低的学生;其次要使全班各小组的平均水平大致相同,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员,防止出现组内同质的现象;再次,注意小组成员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配置。每个小组设一名组长,组员均有轮流担当组长的机会,以发挥小组内每位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3、及时写好小组概况记录:

将小组成员的姓名填在各组的登记表格上,以便评价交流。例如:在执教的二年级班级

中,我要求各小组拟好组名或队名,如糖果队、彩虹队、胜利队„„及一句可以鼓励全组团结一致、勇争第一的口号;让各组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意设计一幅宣传评比画,并标上队名、口号和小组成员姓名,我将各组的宣传画贴于教室中最醒目的位置,以便每位成员及时知晓评比结果、获取竞争信息。

二、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活动,因此,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它是合作学习成功的有效保证。

1、收集资料

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应向学生明确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为使学生产生积极

参与小组学习的内心需要,做好参与交流讨论的准备,在小组学习之前,可让学生自学有关内容或查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集思广益,扩大信息和思维的容量。

例如:我在教学《卖报歌》这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抗日歌曲的资料,并通过课前预习,学唱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抗日儿歌。我还向学生提供收集资料的方法:回家向家长请教,或到图书馆、音像资料店、网上寻找等,还可以小组合作寻找、共享资源。课堂上,同学们为了参与小组间的竞争,都充分利用自己和小组获得的资料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合作表演。课前资料的收集,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学生在相互竞争交流中取长补短,既增加了知识量,又增强了自信心和合作意识,使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2、学会倾听:

倾听时,要注意力集中,不打断对方发言,明白认真听别人的发言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3、学会表达:

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先想后说,想好再说,4、学会讨论: 讨论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还要学会置疑,但不能讲伤害对方的话;要乐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还要勇于暴露自己的问题。同时,组内讨论时音量要小,不能影响其他小组。

5、学会组织:

小组讨论时要组织分工,每位成员都有机会当小组长,能及时概括组内意见,代表小组发言。

三、营造宽裕的合作环境:

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都能进行最佳效果的合作。但是和谐、民主、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不同课堂的“共性”。

1、和谐的室内环境:

课堂教学的环境,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环境,音乐教室的布置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墙上可贴一些中外音乐家的画像,或挂几幅小朋友在演奏乐器、表演舞蹈的图画;钢琴上还可以摆放一瓶美丽的鲜花;后墙可以设计音乐黑板报,既有音乐小故事,又有音乐知识,融知识性与艺术性为一体。这样的环境能让学生倍感新奇亲切,自然地喜欢音乐,产生学习的动力。座位的安排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半圆形、马蹄形、田字形等排列形式,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拉近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和集体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第一册《静静的夜》一课时,我剪了许多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的星星贴于墙壁、黑板上,学生听着静谧的乐曲走进教室,深深地被这种氛围所同化,很快融入到角色中。座位成星星点点状分散在教室里,学生与小组合作伙伴坐在一起,顿时兴趣高涨,积极性十足。背景与主题的吻合,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座位的安排,更有助于发挥合作精神。

2、平等的民主环境:

教师要在心理上承认学生潜藏着极大的智慧和才干,要赋予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励,把他们当作朋友,多一些理解、宽容。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对象,让他们能主动思考、大胆想象、积极合作;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要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展现自我个性;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机会,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索与创新的合作学习中。

3、充裕的时空环境: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功”,担心合作过程花去过多时间、拖延教学、影响效果的做法会使学生在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的同时,因为时间的不充裕被直接制约其深入展开。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充分地听、看、讲、想、做,在表现与创造中体验音乐合作学习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四、选择恰当的合作内容

小组合作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难点,有选择性、针对性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1、合作学习的内容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模仿力强、好表现,对形象的语言和童话故事情节充满了浓厚的好奇心。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执教二年级欣赏课《龟兔赛跑》时,让学生充分理解乐曲内容及音乐表现形象后,分组讨论音乐剧的再度创作。“经过这次比赛后,音乐中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个问题显然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地思索,大胆地想象,一番激烈地讨论过后,都表演了各自富有创意的音乐情景剧:小组中有朗读故事内容的、有扮演美丽大森林景物的、有扮演乌龟和兔子的、还有选择打击乐器表现龟兔二次比赛情景音乐的。整堂课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充分体验到集体合作的愉悦感。

2、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活动的意义。

低年级音乐课中自制小乐器的活动特别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第二册第七课《乐器制作》中,我课前让孩子们收集生活中的可乐瓶、沙子、食品盒盖、啤酒瓶盖、铅丝等废旧材料,课堂上让他们讨论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制作简易乐器。在讨论制作的过程中,有的小组用铅丝把啤酒瓶盖串成一串,制成打击乐器当中的串铃;有的小组把饼干盒盖四周钻上四个洞,用铁丝装上啤酒瓶盖制成了打击乐铃鼓;还有的小组把沙子装进易拉罐,做成了沙锤„„最后,孩子们分组展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为已学乐曲进行了即兴器乐合奏表演。通过运用简单的生活材料,亲手制作打击乐器,学生不仅懂得了废弃材料的再利用,增强了环保意识,还培养了思维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极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3、合作学习的内容应当难易适中。

如果学习的内容太难,学生被激发的兴趣就可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会感觉学得很累,会觉得无助,迷失了方向,摸不着边际,或许还会产生沮丧、悲观的心理。反之,太易,大多数学生不需要什么时间思考就可以得出结论或答案,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就会缺乏讨论和交流,成为一种毫无实质意义的表面形式。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应当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让音乐课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音乐课中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作者:黄佩贤 文章来源:艺术科 点击数:

1614 更新时间:2011-10-11 18:27:54

音乐课中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黄佩贤

在唱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听赏录音或老师的范唱——学唱歌谱——学唱歌词——艺术处理,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非常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心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敢于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将是受益无穷,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我将小组合作学习法运用于歌曲教学中,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还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最近,我校举办了各学科的高校课堂展示,发现无论语文课,数学课,心理课、美术课,几乎都出现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堂组织形式,下面谈谈这学期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几点做法:

一、提供有利合作的环境

课堂教学的环境,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环境。传统的音乐课堂座位一般成“秧田形”或“火车形”排列,这样不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如果教室较为宽敞,可以采用“马蹄形”、“口字型”、“半圆型”等座位的排列形式。因为只有互相面对面的形式,才能激起有利讨论,对话交流的气氛,而且这样缩短了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形成。

二、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是学生进行学习歌曲的首要条件,它关系到学生合作学习歌曲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要根据班内学生的音乐原有基础,心理素质,性别等将班级均分成若干个小组,也就是说每个学习小组中都含有各种层次的学生,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均等机会,合作学习小组要在实践中不调整,不断优化,教师要依据每一首歌曲学习和竞争中学生的成绩安排作调整,使之趋向公平。开始,我先是将学生按原有的座位分组,这样几次竞赛下来,音乐素质好一些的小组,每次他们都拿第一,其它小组将失去信心,每次在学习歌曲或表演歌曲时产生抵触情绪,严重打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这种现象我在我们学校三年级两个小班中实施过,深有体会,后来我又放手由学生自由编组,结果又出现了有些组水平超常,有的组则一般,调皮的学生没有组愿意接纳。结合实践所以我采取以上这种,根据学生的音乐素质、性别等,再分组合作,效果很不错。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各个环节中的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既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发挥个性才能的机会,又培养团结合作互帮互学的精神。学生们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氛围十分浓厚。同时,扩大了学生们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和训练量,且淡化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有效途径。

(1)合作学唱歌曲 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就向学生明确地提出小组活动的目标,比如:学生初步熟悉歌曲的情况下,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召集下一起拍拍歌曲的节奏,找找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哼唱旋律等多种学习方式来学唱歌曲,如果学习中有困难,小组成员都无法解决才可请求老师的帮助。每个小组成员都学会歌曲才算完成学习任务。

(2)合作表演歌曲

歌曲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学会的基础,那是浅层次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创造性地深层地艺术加工,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歌曲进行自编,自导,自演,自制道具等,音乐实践活动。组长根据每位组员的特长爱好,分配表演角色,分工明确,人人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胜于一个诸葛亮”。学生在小组表演中容易克服羞怯感,从而变得主动和活泼。

四、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是不是放任自流的呢?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想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帮助者,在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和指导。有的小组成员对自己的想法表示怀疑,不断向老师暗示,需要老师的肯定,这时教师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些小组的学生活动开展的较好,研究出了很多方法,有些方法很独特,这时作为教师,给他们再提出问题,设置困难帮助孩子拓宽思路,从而让学习活动开展的更好,使不同水平的孩子和学习小组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实现差异性发展,帮助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五、合作学习活动的评价

能否激发起学生对教学的兴趣是评价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恰当的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评价权始终掌握在教师手中,这样会限制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对学习作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组间评价,整体评价,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我在教三年级中有一首表演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学生合作评价,组员各司其职,歌声优美,演唱形式多样且感情投入,但队形缺少变化,可以三五成群地走动或站或坐,打击乐器,运用不当,因为这首歌曲是后半拍起拍,学生伴奏起来有困难、有点乱,教师表扬该小组,能在表演中加入诗朗诵,富有创意,还有两位学生吹着肥皂泡为舞台营造气氛。这样师生共同评价,使该组学生明确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努力的方向,唤起了他们再次参与表演的强烈愿望。

评价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还应该进行必要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如评价出最佳编导奖,最佳表演奖,最佳伴奏奖等等。给学生颁发荣誉证书,赠送小礼品等。奖励形式不拘一格,它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在合作中竞争,从而树立学习歌曲的自信心和不断创新的进取心。

总之,在歌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它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团体意识,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组织,尤其提倡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淡化教师的权威,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使音乐课堂体现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从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参考文献: 《儿童音乐》

《中小学音乐教育》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株洲市一中 周利双

内容摘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新课程也把合作学习作为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为了音乐新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下文笔者从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的表现形式、优势及存在的误区三个不同角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 键 词:小组合作 音乐教学 表现形式

优势

误区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教学理论和策略。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我国《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因此,为了能更好的实施新课程,发挥教学效益,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实践与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1、小组合作表演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合作是音乐表现的特殊需要。因此,合作表演是音乐合作教学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音乐小组合作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合作教学的最大特征,它可以采用合作演唱、合作演奏、合作律动等形式来表演音乐内容。例如:在一篇关于创作课的案例中,老师要求全班同学按照4-5人一组分组,然后根据老师发放的图画标识、线条、音符、单词等利用用身边的乐器和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即兴创作音乐片段。以上这篇案例就很好的采用了合作演奏的形式来为教学服务。它不仅丰富了音乐学习内容,增加了音乐学习的新鲜度,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思维。

2、小组合作游戏

合作游戏法是提高学生精神集中度、保证音乐学习热情参与的一种愉悦性教学方法。其实施方法是为特定的教学内容设计合作性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享受音乐,表现音乐、获取知识。例如在一堂面向研究生开设的音乐教育法理论课的案例中,主题是“幼儿歌唱的发展”。教授并没有采用一言堂的讲授式教学,而是现场邀来了四个年龄大小不一的幼儿及亲子家庭进课堂参加老师预设的音乐游戏,让学生现场观察孩子们的音乐模仿能力和节奏感,然后让学生谈观后感。接着再让学生轮流表演几句自己熟悉的、感觉有趣的儿歌或音乐节奏。最后将学生分成五人一组,将每个人刚才表演的东西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节目来表演。看完这篇案例我非常惊讶,原来纯理论课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研究生也可以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我想这种合作游戏法当然更加适合我们的中学生的音乐学习。让我明白了无论什么样的教法,什么样的学法,只要运用适度,都是有价值的。

3、小组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法是一种新兴的热门教学方法,它以探究相关的音乐课题为载体,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分析、上网查询等互动活动获取音乐知识。在《歌曲的演唱方法》一课中进行如何区分不同演唱方法这一环节教学时,我将全班学生分成6-7人为一小组,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及平时的生活经验,分别从作品内容、发声方法、音色等方面去探究区分,将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主动探究,这样不仅化解了难点知识的学习还培养了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

二、音乐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凸显的优势

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音乐实践中重要的组织形式,利于全班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人人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它既能发掘学生个人的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的团队合作精神。具体表现如下:

1、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摒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音乐表演、音乐探究等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用心去体验合作的无穷魅力,用心去感悟集体的伟大力量,使他们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

2、小组合作学习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有利于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素质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例如:学生在异质学习小组中就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开展活动,进行互帮互学,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个别差异,缩小了生生之间的两极分化,还有利于开发课堂中的人际交往资源,并将生生互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学会了沟通,学会了互助,学会了分享,实现了创设合作式学习小组的初衷。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在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推动下,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潜力也会得到更大发挥,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在我国小组合作活动实行虽然已有多年,但如果实事求是地作一下冷静的思考:我们的有些小组合作有点流于形式之嫌,学生的一番热热闹闹成了课堂的摆设,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标识。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深入探讨。具体表现在:

1、误认为分组即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强调分组学习,因此提起合作学习,很多老师就想到把学生“分小组”。由于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理念,因此在实施合作学习的时候只是很粗浅,甚至是很生硬地套用了这种形式。有的在教学中不看时机、不分难易,不分内容,不分学生实际情况,滥用合作,个个环节只要有问题,都想让学生“合作”一番,例如:表演用合作表演,欣赏用合作欣赏,甚至音乐背景、作曲家的生平以及常用的音乐概念也要合作讨论。这样的小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2、误认为参与即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只要稍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在小组活动中,真正发挥作用并获益的是那些好学生,好学生基本上主宰了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讨论中好学生唱主角,汇报中又往往是好学生一言堂,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获得发言,甚至在开小差,实际上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于重形式轻内容,课堂表面热闹,实质收效甚微的小组合作是失败的。

3、误认为结论即合作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小组合作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培养与提高,可惜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追求合作的结果,而忽略了合作过程。对于学生在过程中是如何合作的以及情感、态度如何,教师却不予关心。因此合作探讨时间经常得不到保障、教师指导调控也不够。笔者曾听了一堂市级音乐研讨课,老师在简单陈述了教学目标后,出示了三个思考题,但是研讨了三分钟后,老师让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成果。笔者顿时就生了疑:即使是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三分钟的交流学生能干什么?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比比皆是,草草收兵的合作仅仅只是完成了一种形式,哪来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讨? 总之,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正在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我们只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的理念,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有的放矢的运用小组合作才能获得应有的教学效益,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书目:

郭声健著:《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韩恬恬著:《看小学音乐合作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

巨瑛梅、刘旭东著:《当代国外教学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蒋四林著:《音乐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讨》,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

周成平著:《高中新课程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音体美论文

收藏本页

一、问题的提出

奥尔夫曾经说过:“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音乐实践中重要的组织形式。但是,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部分音乐教师对小组原则、实质了解甚少,导致小组合作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有效运用小组合作才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和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否则,只会使小组合作的成效适得其反。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指出:“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形式常常都是以集体的方式进行的,他需要学生牢牢树立群体的和谐意识。虽然音乐教育中常常能发展个人技能,然而大量的音乐活动在小组内产生,成就依靠集体的力量获得。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所以,小组合作符合音乐教学的特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它有效的运用与音乐教学中,达到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过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遵循的原则

以《音乐课程标准》为准则,以新课改的要求为依据,在实际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既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同时还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愉快性原则

2、互动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

4、创新性原则

5、协调性原则

6、渗透性原则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小学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可创造性的将多中方法有机的结合,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中去。

1、科学明确的分工。分工是小组合作的首要任务,明确的分工是为了有序、快捷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2、营造良好的氛围。只有愿意合作,才能合作得好。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兴趣,形成音乐合作欲望,这是小组合作有效运用的情感条件。首先要建立师生平等的人际关系;其次建立生生融洽的合作关系;再次,采用灵活多变的座位方式。

3、提高合作的能力。合作能力越强越便于组员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要教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互助,让他们善于表达,学会倾听。比如唱、跳、弹、说等等方式都可以表达。

总之,鼓励合作学习,不仅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而且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这也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只是该如何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待于我们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共同探究和摸索。

第五篇:小学英语高年级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研究方案

《小学英语高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题,是二十一世纪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重要教学手段。本课题旨在针对当前我校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只开花不结果”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一)、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合作学习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兴起了现代的合作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被人们看作是着眼于不同背景学生关系的一种措施,更被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措施。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心里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实效显著。

(二)、我校英语学科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现状分析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由2-6名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学生组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校英语学科的小组教学还处在一个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模式的转折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必须思考如何提高小组教学的时效性。目前我校的小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虽然课堂氛围活跃,但是学习效果不明显。

2、组员之间不懂得分享学习成果,不照顾差生。

3、出现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现象。

4、讨论过程中,有的在激烈讨论,有的在一边休息,合作意识差。

5、分工不明确,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各组成员的职责要求。

6、多媒体等硬件欠缺,设施设备简陋,学生素质有待提高。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高年级”是指小学4——6年级的全体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依据一定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所获得的“有效学习收获”。

“小学高年级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效性研究”是旨在针对小学四、五、六年级小组合作学习时,课堂秩序凌乱、学生无所事事、学习成效低的现象探讨出实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单向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英语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

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

《英语新课程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安排小组合作,从小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通过学生间互帮互助,分工工作,交流、分享成果,团体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民主、合作、互助的教学关系和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助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和内容

(一)、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整套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实践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具体目标:

1、分析目前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从而寻找对策,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

2、以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为重点,合理利用45分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改变以前单一的以“教”为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

1.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情况的调查研究。

2.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成因的分析研究。

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查阅文献资料,进一步研究有关理论问题

2、行动研究法:采取抽样调查、师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学习动态、学习能力等。

3、案例研究法:通过老师相互听课、评课,学生相互交流、探讨等方法,研究出有效、可操作性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4、经验总结法:将以上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现的各种现象加以分析,归纳总结,改进方法、制度,提高小组教学时效性。

六、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两年。(2014年4月——2016年4月)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3、搜集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的相关文献资料;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

5、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6年3月)

1、对不同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观察,走访学生,了解

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2、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加以分类和总结。

3、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研究,从智力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基础、学习方法以及教师因素等各个角度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状况及成因,提出对策。

4、写出“小学高年级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现状及成因”研究报告。

5、提出“提高高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的具体策略。

6、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策略的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年3月——2016年4月)

1、整理研究资料,并加以分析、总结

2、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3、交流、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们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提高兴趣,互帮互助,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从而提升自己的探讨、合作、交流能力。老师能在研究中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从而形成一整套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实践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八、课题组织管理

1、课题组成员:xx2、制度管理

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观看教学光碟等

3、课题组织机构

学校教导处任牵头,校长领导

Xx乡小学2014年3月28日

下载音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探索(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探索(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组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2

    小组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新课标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上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全面调动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

    美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美术课小组合作的一点反思 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 李束艳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按照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达成学习目标。合作......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一、学习小组的建立制度1、异质原则依据学生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科目差异、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的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

    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问题解答

    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问题解答 18、如何选聘小组长? 选聘组长的标准主要有三点:一是人缘好,二是组织管理能力强,三是责任心强。每组可设正副组长各1人。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学习,......

    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转载来自网络、资源共享) 改变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我们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之“五导”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第二初级中学 王建业 数学课堂中,怎样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笔者认为在合作学习......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经验(范文)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经验 高效课堂的抓手是小组学习和管理,高效课堂的小组是一个学习的管理的小集体。 一、 合理划分班级小组 主要做好以下三各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全面了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