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放射科评片标准
房山区中医医院放射科评片标准
为进一步提高我放射科拍片质量我科特别成立拍片质量评审小组,每月随机抽取X线片30-50张评测,CT 20-30张,评测。参照北京市《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及《CT影像质量标准》为基础。实事求是,严格把关。力求放射科拍片质量节节高升。一.质量评审小组名单:
组长:张士鹏
投照质量监督负责人:刘红云
郭志强
组员:许士强
王彦润 王晓纯 杨强 二 具体要求内容: DR影像质量要求 一般要求
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用片统一,用片尺寸合理,分格规范,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成人胸片不小于11×14英寸。
4、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成人胸片放大比例不小于65%。
5、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除上述一般要求外,优质图像标准
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
2、层次分明:参照北京市《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中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
3、摄影体位标准: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中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
4、照射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
5、无体外伪影。
6、无运动伪影。
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
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DR影像评价内容及方法 项目 评价内容和方法 扣分 图像对比 图像层次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 5
投照野控制 投照野过大或包括不全 5
伪影
不影响诊断的伪影,如内衣扣、金属线 有可能误认为病变的伪影 50 伪影范围较大,掩盖诊断区。50 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 5~10 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 5 不完整 5 图像标识
图像重要标识 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 50 摄影体位 特殊体位 不标准 15~20 无标注,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 10 摄影部位错误 对照申请单和摄影部位是否一致 50 图像放大比例 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例是否一致 5 用片统一,尺寸合理 抽查胶片
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D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优:≥90分 良:80~89分 差:70~79分 不合格:<70分
CT、MR影像评价内容及方法 项
目 评价内容和方法 扣分 图像对比 图像层次 扫描范围 人为伪影 运动伪影 设备伪影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 5 过大或包括不全 5 如未去除金属物引起的伪影 10 不影响诊断 5~10 不影响诊断 5~10 增强扫描增强效果 欠佳,但不影响诊断 10~15 图像标识 不完整 5 图像重要标识错误 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 50 定位相 抽查胶片,应有定位相 5 照片排列顺序不规范 抽查胶片 检查部位错误 对照申请单和检查部位是否一致 50 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CT、M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 优:≥90分 良:80~89分 差:70~79分 不合格:<70分
第二篇:放射科评片标准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一.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名单: 组长:郭丰林
成员:朱晓婉 肖彦 孔令凤 张培培 二 具体要求内容: 一般要求
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
4、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除上述一般要求外,优质图像标准
1、密度合适
2、层次分明
3、摄影体位标准:
4、照射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
5、无体外伪影。
6、无运动伪影。
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
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放射科图像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 项目 评价内容和方法 扣分 图像对比 图像层次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 5 投照野控制 投照野过大或包括不全 5 伪影
不影响诊断的伪影,如内衣扣、金属线 5
有可能误认为病变的伪影 50 伪影范围较大,掩盖诊断区。50 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 5~10 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 5 不完整 5 图像标识
图像重要标识 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 50 摄影体位 特殊体位 不标准 15~20 无标注,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 10 摄影部位错误 对照申请单和摄影部位是否一致 50 图像放大比例 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例是否一致 5 用片统一,尺寸合理 抽查胶片
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D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
优:≥90分 良:80~89分 合格:70~79分 不合格:<70分
第三篇:放射科技术读片、评片制度
放射科技术读片、评片制度
1.天早上由主管技师或以上人员主持,组织技术组进行技术读片。
2.对申请单的要求与实际照片进行核对检查。3。按X线照片等级标准对照片进行质量等级评判。
4。对产生的废片进行分析讨论,找出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同时进行整改。
5.登记照片评判结果并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以便汇总上报。
第四篇:放射科阅片制度
放射科阅片制度
集体阅片是放射科多年来的好传统,通过集体阅片可以集思广益,相互交流,提高医疗水平和诊断质量,促进教学和科研,但由于种种原因,我科的阅片已仅仅流于一种形式,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因此,必须进一步强调和加强阅片制度。
一、上午大阅片:
(1)上班后5分钟开始,一般不超过40分钟;
(2)核片主任、写片者及进修、实习医生必须参加,胃肠、胸透医生无病人时亦应参加;
(3)读片以前一天遗留疑难片及典型片为主,一般3-5份;由前一天核片主任负责准备,写片者辅助;
(4)当天写片医生负责初读,介绍病情、全面分析征象、提出初步意见,中低年资医生进一步分析补充,高年资医生或核片主任综述、结论;
(5)阅片时,两写片医生及核片主任坐前排,本科医生亦应1、2排就坐。另一写片医生负责记录,阅片后认真处理病例,并做好随访;
二、下午小阅片:
以上午遗留疑难片为主,核片主任、写片、中午班医生参加,一般不超过30分钟。
第五篇: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范文模版]
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一、每日8:00由科主任或高级职称医师主持集体阅片,解决疑难、重要病例的诊断或讲授有教学意义的CR、CT、MR、DSA及X线特殊检查的分析方法。
二、放射科全科医师(包括进修、实习医师)应准时参加;若阅片较多、时间较长,当班医师要按时上岗,及时接诊。
三、由当日阅片、特检、介入医生充分准备、选定需要讨论的影像资料片。讨论时,首先报告病史及其临床资料,发表个人意见,提出讨论目的和难点。然后,参与医生充分发表意见,最后由高级医师(或责任医师)指导性讲授并做出诊断。
四、经阅片讨论后,或需进一步询问病史、或需进一步检查、或需病人来科时,必需注明时间、目的、要求和医生签名。
五、阅片后,提出阅片的医生拟出诊断报告,交主持阅片医生或审片医生审签后发出。凡经集体阅片讨论的病例,由提出讨论的医生负责记录并在“集体阅片讨论登记本”上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