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03):突出工业主导 强化工业支撑

时间:2019-05-13 00:5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考察报告(03):突出工业主导 强化工业支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考察报告(03):突出工业主导 强化工业支撑》。

第一篇:考察报告(03):突出工业主导 强化工业支撑

突出工业主导 强化工业支撑

——柳州工业发展对绵阳工业发展的启示

(2008年4月21日)

市委党校2008年春季学期中青班第3小组

根据市委“学成都、赶柳州、超德阳”的战略部署,2008年4月12日至4月18日,绵阳市委党校组织春季学期中青班全体学员赴柳州市委党校异地教学。通过集中学习和实地参观,我们第三学习小组感受最深的是:工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柳州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4.55万人,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001年,柳州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5.6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3.35亿元,而当年绵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6.62亿元,从这两项主要指标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绵阳经济发展程度远远超过柳州。但在2005年柳州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80.18亿元,而绵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2.5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40亿元,在短短的四年时间柳州的经济发展反超绵阳,特别是财政收入已从2001年绵阳的1/2成为绵阳的两倍。2007年柳州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38.79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16.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389.1亿元,进一步拉大了与绵阳的差距。纵观两地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第三学习小组认为:柳州后来居上的历程,淋漓尽致地印证了那句老话——“无工不富”。也正如经济界强人赵耀东在其《平凡的勇者》一书所指出的,“没有工业就没有前途”。工业是各地发展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柳州工业发展的实践来看,对实现绵阳工业发展大跨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启示之一,要实现工业发展大跨越,必须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柳州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55%,而绵阳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柳州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1%,而绵阳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22%。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柳州工业“三五四”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即: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的74.4%,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等五大优势产业部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的10.9%,新材料、生物及制药、机电仪一体化与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环保四个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8.6%。而绵阳工业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经济增长理论和柳州工业发展实践都证明,产业结构决定发展水平。从绵阳的市情和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看,可行的选择就是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工业主导的发展之路。我们认为,对绵阳来讲,在现阶段应实现“三大战略”。一是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以政策为引导,鼓励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具备快速增长条件的核心层迅速聚集,培植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实现经济增长极点和轴线突破。通过经济增长点或经济增长轴带动紧密层和辐射层的发展。二是实施工业主导战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一化三加强”的战略决策,依托优势、突出优势、扩大优势、创造优势,把工业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工业大发展支持农业大跨越,以大工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服务业乃至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大变革。三是实施外向发展战略。坚持把对外开放置于经济工作的首位,一切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对外开放和工业发展大局。筑牢对外开放为工业发展服务的理念,通过对外开放引进新的工业增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工业资源,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对外开放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高效的企业经营机制;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储备;通过对外开放引进新的工业发展理念,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提升。

启示之二,要实现工业发展大跨越,必须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以柳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为例,柳州以上汽通用五菱、东方柳汽、一汽柳州等大型企业为龙头,延伸产业链,带动一大批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形成完整汽车产业链,具有产微型汽车50万辆、中重型货车7.5万辆、轻型客车4万辆、发动机50万台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全系列整车制造企业的地级市。2007年,汽车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8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目前,柳州拥有汽车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化工、制糖等优势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651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05家,全国大型工业企业9家,全国500强工业企业4家,已经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配套企业铺天盖地”的蓬勃发展态势,其良好的产业集群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柳州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的经验很值得借鉴。我们认为,在绵阳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方面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应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目前,绵阳已经形成了以长虹、攀长钢、九洲等大型骨干企业为中心的工业集群,但还未形成强劲的集聚力和配套能力。应结合绵阳的优势资源、总体发展战略和城市群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考虑,积极推动工业向具备集聚和配套条件的重点区域及开发园区集中。二是优先扶持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目前,绵阳拥有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六大支柱产业。但是,支柱产业的发展不可能齐头并进,而是有先有后,并有很大的发展差异性。所以,应认真分析现有支柱产业的发展态势、发展基础和市场前景,对支柱产业排出梯队,分清轻重缓急,选择其中在短期内最容易实现突破和做大做强的产业,集中各方面的资源,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予以重点扶持,形成支撑经济发展的“参天大树”。并围绕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和发展上下游产业集群,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壮大配套中小企业集群。三是积极引进一批大企业集团。把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引进一批具有重要产业带动作用的大企业集团上。采取“点对点”、以商招商、网络招商、大项目大企业配合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大企业大集团,做到“引进一头牛,带动一群羊”。四是大力培育拳头产品。拳头产品既是优势产业结出的硕果,又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依托。一个地区靠一个拳头产品富起来、强起来、响起来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推进经济发展中,应把培育和做强拳头产品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拳头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带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

启示之三,要实现工业发展大跨越,必须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多年来,柳州锐意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推动“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的转变,着力提升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拥有两面针、柳工、五菱、柳汽、柳钢、金嗓子、花红、欧维姆等国内外著名品牌和知名产品,拥有一批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企业。同时,“柳州创造”的新产品持续投入批量生产,成为新的增长支撑点。仅2007年柳州新产品产值率就达到27.31%。柳州的实践证明,工业要跨越,企业是主体,技术是灵魂,品牌是生命。我们认为,就绵阳推进自主创新,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目前,绵阳技术自主创新还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政府应采取外部激励措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变政府推着企业干为企业主动积极地面向市场,加强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和核心技术。二是促进优势技术和科研成果向产业转移。政府应直接参与或组织实施具有规模竞争性的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市场化。应积极搭建平台,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合,促进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扶持和鼓励企业对内部实验室和科研中心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形成产品和生产力。三是鼓励企业创造国家标准和培育名牌产品。应重点抓好技术标准试点企业、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强力推动企业申请专利,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同时,应积极支持企业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的制定,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对首次获得国家、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应制定政策、形成制度,给予特别奖励。

启示之四,要实现工业发展大跨越,必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柳州市本着“扶、让、给、奖”的原则,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工业化进程,建设全区率先实现工业化示范城市的决定》、《关于鼓励企业进行搬迁改造的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柳州的实践告诉我们,企业是发展经济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工业实现大跨越的关键。我们认为,营造绵阳工业发展的环境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出考察学习,我们深感绵阳的工业发展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许多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应重点应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区域和重要产业布局,科学论证,适当超前,集中建设。特别应加快成绵峨城际客运专线、绵遂高速、成绵高速公路复线、武引二期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整合扶持政策。目前,中央、省、市、县各级出台的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很多,但执行和落实的情况并不理想。应对各级扶持工业发展的政策进行清理,及时调整和修订。对各级财政扶持工业发展的资金进行集中打捆使用,集中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应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以贷款贴息、以奖带补等方式,调动企业、银行和社会各界加大工业投入的积极性。三是实行政策激励。对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50亿元、80亿元、100亿元的工业企业,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每年应公开表彰一批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企业家,让其事业上有舞台、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荣誉。对引进重大项目和向上争取重要资金、政策支持的个人,也应给予重奖和激励。四是搞好生产要素供给。发挥政府的服务与协调作用,重点解决好制约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土地问题,以及电力、运输等问题。在融资方面,应积极建立各级政府主导担保机构,引进风险投资公司,重点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问题。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对于成功上市的企业,政府应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鼓励。五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当前,应重点解决服务效率、行政执法、服务收费等问题。加强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行“一章对外”办理等行之有效的审批方式,落实行政许可“权力清单公开”制度。落实执法部门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的工作责任,积极探索综合执法改革。

学然后知不足,思然后明方向。通过这次异地教学和参观考察,我们看到了差距,受到了震撼,提高了认识,更新了理念,进一步增强了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坚定了通过工业发展大跨越促进绵阳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绵阳一定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实现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在短时期内超过德阳,赶上柳州,逼近成都,阔步走在全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新征程的前列。

第二篇:突出工业强县 支撑区域经济率先崛起

突出工业强县 支撑区域经济率先崛起

高县人民政府古正举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县,近年来,紧紧依托区位、资源、能源等相对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打造蓄能生态工业,工业经济加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3年、2004年、2005年工业经济综合考核均居全市第一。工业已成为高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成效显著,强势支撑区域经济率先崛起

“工业强县”战略的深入推进,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工业核心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总量扩大,规模经济逐步显现。2000年至2005年高县工业经济迅猛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增多,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5亿元,同比增长28.9%;实现销售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38.4%;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60.5%;实现税金1.4亿元,同比增长38.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0年的10个增加到30个,产值上亿元、税利上千万元的企业4个;产值上5千万元,税利上5百万元的企业有7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2005年,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建材等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99%。工业经济地位的日益巩固,奠定了全县稳固的财税基础,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第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优化结构,产业支柱逐步形成。工业经济存量的扩张、增量的培育,形成了以电、煤为主体的能源工业,以电石、甲醇、化肥、造纸为主体的化工工业,以白酒、茶叶、粉丝、花生、精米、肉类等为主体的食品工业,以茧、丝、绸为主体的轻纺工业,以水泥、新型建材为主体的建材工业,及以精密铸造、机械制造为主体的制造工业等工业体系。尤其是能源、化工、食品三大产业发展迅速,优势明显,在工业行业中居主导地位。2005年,三大行业的生产值分别为3.7亿元、4.5亿元、3.8亿元,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22.6%、27.4%和23.2%。

(三)聚集发展,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工业功能区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升级换代,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为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平台,高县按照“三区三轴三带”的战略布局,全力打造福溪能源工业功能区和庆符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促进园区企业规模发展、互补发展,增强产业集聚效应。目前,福溪火电厂、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胶合板厂、金叶茶业公司、宜宾福华机械厂、宜宾巨能变压器厂、宜宾黑酒坊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已进驻功能区,其中,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即将投产。福溪能源工业功能区建设初具规模,已成为商家竞相投资的首选宝地。

(四)贡献加大,支撑能力日益增强。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3.1亿元,其中第二产业9.4亿元,比1998年增长360%;一、二、三产业的产业比例由1998年的47:35:18演变为2005年的33:41:26,二产业总量和增幅均高于一、三产业。2005年工业的税收达1.5亿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71%。全县工业从业人员1.8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5.6%,占城镇从业人员的55%,工业通过税费由财政直发工资补贴和企业直接向员工发放工资全年达3亿元,工业对城镇居民收入的贡献率达70%以上。工业反哺农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每年受益2亿元,对农民人均收入贡献率达20%。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统筹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而且缓解了社

会矛盾,激发了全县人民的创业激情,为高县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了基础,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支撑作用。

二、创新举措,强力推动工业经济加速增长

高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创新机制为基础,以强化服务为保障,以招商引资为核心,以破解瓶颈为关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一)改革创新,激发工业发展活力。一是深化企业改革。积极推进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引导企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扎实推进国有公司改革。二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采用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加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信息化建设,抓好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快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扩大对外技术合作与交流,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二)创新机制,健全工业发展管理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工业年”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工业发展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工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思想和行动上带头抓工业,带头抓项目,带头抓环境,带头抓招商,带头为企业排忧解难,并制定出台了《高县“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深入开展“工业年”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蓄能生态产业基地支撑高县率先崛起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形成了全党抓经济,全力抓工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银企合作。建立了银政企协调会议制度,不定期组织召开银政企洽谈会议,积极为银行和企业牵线搭桥,加快银行信贷资金和企业优质项目的对接。三是建立健全机制。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县级领导联系规

模企业制度,县工业经济考核办公室综合协调制度,工业经济运行综合分析制度,规模企业目标管理制度,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镇乡、规模企业的考核激励机制,环保监督机制等,使工业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符合科学规律、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

(三)强化服务,营造工业发展良好环境。一是牢固树立“服务是生产力”的新观念,强化为投资者服务的意识,做好现有企业的服务工作,加强项目的跟踪、协调和落实。二是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政策、规章的科学性和透明性,始终做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无缝衔接和大力合作。三是坚决制止乱检查、乱收费和乱罚款的现象,切实为企业减负。四是强化法制环境建设,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五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电力、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力度,使其适度超前于经济的发展。

(四)打造园区,促进工业集群发展。一是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功能区、园区发展,促进优势资源和资金向功能区和园区集中,使之成为全县承接外来地区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二是积极引导大企业(集团)向功能区和园区聚集,促进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进入功能区和园区,实现产业、企业集群发展。三是大力推进专业化协作,培育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构建以特色产品为龙头、专业化分工为纽带的生产管理体系,加快中小企业的集群式、规模化发展,把功能区和园区打造成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

(五)借力发展,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一是加大招商引资攻坚力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制,实行局长(主任)招商、乡镇长招商、银行行长招商的招商引资责任制度,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大力营造“人人都是招商人、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有招商引资项目、人人都为招商引资服务”的浓厚氛围。二是搭

建招商引资良好平台。积极为企业招商引资牵线搭桥,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洽谈会、交流会、展示会,为企业向外拓展提供服务。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协调服务工作。对落户高县的外来投资企业,积极开展“回头看”工作,实行定人跟踪服务企业制,开展经常性的回访制度,积极帮助投资者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件件落实。四是严格兑现出台的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做到取信于企。

(六)打破瓶颈,扫清工业发展障碍。土地、资金、能源瓶颈是制约高县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让工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高县全力破解瓶颈制约。一是始终坚持优化配置、盘活存量、集约用地的方针,做好“有地快用,有地优用”的文章,坚决杜绝“圈地运动”,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二是坚持内外并举,一方面激活民间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向金融部门融资,定期向金融机构推荐投资项目,积极推进银企合作。三是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完善有序、有效用电方案,实施节电工程,推进蓄能生态产业基地建设。

三、启示和体会

回顾近几年来高县发展工业的实践,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启示和体会:

(一)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只有牢固树立“无工不富、无工不强”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党抓经济,全力抓工业,才能推动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建材和制造六大产业快速发展,实现高县区域经济跨越发展。

(二)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招商引资是经济大发展的命根子。只有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坚持诚信招商、项目招商、政策招商和优惠招商的招商思路,才能做到年年都有竣工项目、年年都有开

工项目,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三)始终坚持园区打造不动摇。功能区和园区是工业集群发展的主要阵地,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希望和潜力。只有按照超前规划、壮大规模、创新体制、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高标准抓好福溪能源工业功能区和庆符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才能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增强功能区辐射带动功能,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平台。

(四)始终坚持环境改善不动摇。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工业发展的速度。只有进一步改善软、硬环境,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促进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第三篇:工业考察报告4篇

工业考察报告4篇

一、工业园区考察情况:

山西**工业园区是1992年经山西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开发区,20xx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开发区,20xx年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更名为山西**工业园区。园区位于**市城区南端,现有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扩区平方公里已得到省发改委批复。园区坚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冶金及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今年已被列为省“1525”工程百亿重点扶持园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园区已开发利用土地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利用面积达67%。累计签约项目424个,建成项目305个,累计完成各类投资亿元,辖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3亿元,累计上交税收亿元。园区已逐步形成了以冶金、机械、新材料、食品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园区内主要基础设施按照高标准规划建设,已建成“九通一平”标准,形成了完备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邮政、国际互联网以及闭路电视系统,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二、机械产业园考察情况

机械产业园是促进**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核心区。为做大做强冶金、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减少投资者的前期投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及进一步强化园区的投资环境与引资功能,于20xx年7月启动了机械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产业园位于**工业园区XX区占地1500余亩,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经建成,并所有厂房已经完成企业入驻。机械产业园为进区企业提供厂房资源、办公场所、员工宿舍以及水、电、气、电话、通讯、互联网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园区考察的几点感受

通过此次考察,让大家感受到,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其发展速度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的总体实力,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工业园区的基本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产业链短,集聚效应不强。

根据此次考察,结合市情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坚持发展先于一切,发展重于一切,发展高于一切,以宽广的视野、超前的意识、超常的措施,加快发展步伐。在具体工作中,应坚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从文山会海和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抓大事,谋大局,不唯书,不唯上,做到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看准了就要坚决地干,大胆地干,真正做到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中去解放思想,用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去谋划更大的发展。

2、千方百计地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建设工业园区可以优化城区周边区域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迅速膨胀主导产业规模,促进工业经济迅速聚集。在注重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还应把握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业园区建设应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相结合,把工业园区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特别是按照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区的标准和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一步规划到位,分步组织实施,把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型城区;二是园区建设应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相结合。工业园区是我市工业强市的重要载体,是经济腾飞的战略高地。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应牢固树立工业兴区的思想,明确工业园区的职能就是抓工业、抓招商引资。坚定走“依靠工业办园,引进企业扩园,发展实业兴园”的路子,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框架、支柱企业为支撑、拳头产品为重心的工业体系,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的园区建设之路。三是园区建设应与加快主导产业规模化进程相结合。产业是工业园区的生命,也是园区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园区应结合已经初步形成冶金、机械加工的产业优势,要把培育强有力的冶金、机械产业作为支撑,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立起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作为园区建设的主题。真正做到以主导产业兴园区,以产业膨胀增实力,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档次和品位。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下,园区要深入了解产业转移的特点,认真遵循产业转移的规律,切实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彻底消除阻碍产业转移的瓶颈性制约因素。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建设产业转移承接高地,促进园区经济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一是转变领导方式,集中精力抓招商。各级领导干部应拿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带头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全体动员、全民动手,把招商引资工作推向全民化轨道。二是加大奖励政策。除对引进项目的有功人员由政府给予奖励外,还应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评价党员、考核干部的一条重要

依据,并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三是研究市场,始终抢抓招商机遇,紧紧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四是讲究方法,科学招商。园区要紧跟形势 发展的客观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特别要学会和利用现代网络、中介机构进行招商,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会招商、组团招商。加强对现代招商手段的研究,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制定严格的招商项目运作程序,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4、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经济建设的根本保障。“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软”,是**工业园区与其他先进工业园区最大的差距。园区在继续加大硬环境建设力度,以高档次的基础设施、优美的城市环境,使我们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变成环境优势、开发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服务档次和管理水平,真正把工业园区构建成“服务高地”、“政策洼地”,为入驻企业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为深入实施工业XX县战略,加快外经贸企业转型步伐,做大进出口加工业,县委副书记 ## 带领经济计划局和 ## 公司负责人先后赴辽宁省XX市、XX市、XX市,吉林省XX市,河北省XX县就有色金属冶炼业、松籽加工业、木材加工业进行招商考察,时间虽短,但取得了较好的招商效果,并对更好地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招商考察情况及启示此次招商考察,虽是以招商为主,但在与企业接触过程中,也从他们的成功实践中,对如何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得到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启示。启示一:必须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培育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是经济发展的综合载体,牵动力强、辐射面广、关联度高。所考察各地都是以骨干加工企业为龙头,上联原材料基地,中联各类吃配项目,下联终端产品市场,整体做大做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加工体系,推动了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沈阳 ## 公司从去年以来先后投资近

亿元,在XX市完成了浸渍纸厂、复合地板厂扩建,在我县 ## 镇完成了人造板厂建设,实现了从采购原材料加工中高密度板-加工生产浸渍纸-合成加工复合地板-终端产品销售的完整链合,生产能力和潜力不断提高,今年准备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和能力,争取几年内年加工能力达到 20 - 30 万立方米。XX市以 82 户松籽加工企业为核心,上下连接着 200 多户松籽收购和出口销售企业,原材料收购遍布全国各松籽主产区,并通过我县和珲春等口岸收购俄罗斯、朝鲜等国松籽,年加工松籽 12 万吨,松籽仁、美人松饮料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果仁加工销售集散地。启示二:必须以加工业为支撑,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次考察所接触的企业发展速度都非常快,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无一不是从贸易起家,完成一定积累后迅速转型,依靠创办实体兴办加工业实现快速发展的。XX市建昌铜业有限公司最初只是收购销售杂铜,1992 年正式创办加工企业,利用废铜加工电解铜、铜杆等产品,短短 12 年时间,由创业初期的 100 万元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 5000 多万元、总资产

亿元的河北省最大的炼铜企业,年产值

亿元,利税 4000 多万元,而且企业没有一分钱贷款。目前,XX县整个有色金属行业正在由以原材料生产为主向加工终端产品发展,发展潜力和效益不继提高,有色金属冶炼所创造的税收占XX县的半壁江山以上。XX市个体屠宰户王小黑,以 26 万元入道开始从事松籽经销加工,几年内迅速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 500 多万元、年加工松籽 5000 多吨的企业,产品全部出口日本。本溪冶炼一厂、二厂、通用金属公司以 ## 进口铝锭为主原料,生产加工硅铝钡锶钙锰铁合金、铝锰钛铁合金、铝钛铁合金、硅钡锶钙铁合金、硅钡镁铁合金、铝锰铁合金、铝镁钛锰铁合金线等炼钢用新型复合合金脱氧剂、脱硫剂、变形剂,产品供应东北地区 12 家大型炼钢企业,成为XX市最大的财源。启示三:必须立足自身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将自身优势与历史机遇有机地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发展强势产业,构筑区域特色,是三省五地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XX市虽不是我国的松籽主产区,但其充分发挥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历史上已形成的吉林省重要的松籽集散地优势,立足东三省和俄罗斯的松籽资源,全力发展以红松籽为主的干果类食品业,成为XX市区域经济的特色和支柱产业。河北省XX县充分发挥地处京、津、石金三角地带、有色金属冶炼历史悠久、技术成熟的优势,历经 30 余年的发展,培育有色金属冶炼、销售企业 213 家,各类有色金属产品年成交额达 30 多亿元,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材料购销、加工集散地。XX市充分发挥菱镁石矿富集的优势,大力发展以镁砂、镁碳砖为主 的镁制品冶金行业,年产镁砂 30 万吨,被誉为中国镁都。启示四: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社会和环境全面发展。这次所考察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所从事的是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但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充分考虑了环境污染问题,严格按照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建设管理,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许可和扶持,同时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得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的税源和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厂址选择上,这些企业均以效区或附近山区为主,尽量远离居住区和农业主产区;在厂房建设上坚持高标准,以砖瓦结构或钢架结构为主,储料场、仓库、蓄水池、办公楼等配套设施齐全;在设备安装上采取污染较严重的矿热炉和污染较轻的公频炉同时使用,有条件的企业安装了除尘设备,既尽可能地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又保证了企业生产规模;在厂区管理上,强化环保意识,严格管理,多数企业进行了美化、绿化,院内干净利落,整洁美观,如同花园,彻底改变了同类企业脏、乱、差的形象。

二、我县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不足及优势、商机与考察各地相比,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企业单体或群体规模小。所考察的五市县,集中力量培育优势企业、主导产业,有的是以几个大型企业构筑了区域之最,有的是以小群体大规模形成了中国之最、世界之最。而我县,无论是独立的加工企业,还是整个产业,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主导产业不突出,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足三分之一。二是原号产品多。我县进口的有色金属、木材、松籽、矽钢片、废旧机床等大宗骨干品种多数以原号销往全国各地,产品附加值低,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很小。而所考察的这些地区,却恰恰是利用我县丰富的进口原材料加工销售半成品、终端产品,壮大了支柱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XX市经营加工的松籽 60 - 70 %是从 ## 购进的,本溪冶炼业所需的重要原材料铝定基本上由 ## 供应。三是贸易流通企业转型慢。这次所考察的企业多数是从购销原材料起步,迅速转型创办加工业,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财源企业。近年来我县依托口岸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外经贸为主的贸易流通企业,但由于宏观上引导扶持不够、微观上企业缺乏工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企业在创办实体发展加工业上严重滞后,企业发展速度明显低于所考察地区的企业。四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我县除 ## 两家公司在 木材加工上从进口原材料、部分加工初级产品、极少部分加工终端产品上市,初步实现了产业的完整链接组合以外,大部分企业仅仅是经销原材料或加工初级产品,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完整的产业链,我县在外界的影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五是工业项目前期工作严重滞后。缺少专业人才队伍,前期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对煤炭、硅石、风力等亟需开发的资源勘探不到位,一些好项目、大项目缺乏科学的可研论证和决策依据,不能得到及时开发建设,影响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六是企业建设管理低标准低档次。通过考察对比,我们既看到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同时也进一步认清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和面临的潜在商机。一是富集的原材料资源优势。我县拥有国内、国外两种丰富的自然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进口有色金属、木材、松籽、废旧机床等原材料供应地,县内拥有丰富的煤炭、矿石、山产品等自然资源,如果尽快将这些资源加工转化,会加速建成冶炼、食品加工、木制品加工和能源等工业基地。二是独特的口岸区位资源优势。## 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沿边开放带中拥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对外吸引力明显增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可以吸引大批的外地客商到 ## 投资办企业,发展对俄进出口加工贸易,尽快形成对俄出口商品加工集散地。三是较为雄厚的资本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精心培育,我县已发展起一批完成原始积累的外经贸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均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正在积极扩张转型,正确加以引导扶持,将迅速形成一批新的立县工业企业。四是良好的基础条件优势。正在建设的 ## 加工园区,为我县加快发展以前店后厂为主要模式的加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建设平台和物流通道。我县的木材加工历史悠久,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餐具系列、板材系列都具有一定水平和规模,但没有自己的品牌,深加工不够,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非常大。五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正式启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别是在能源项目开发上,加大投资开放力度,国内大型能源开发企业纷纷抢占可利用资源和市场,对我县良好的煤炭、风力等资源表现出了强烈的开发愿望,并已经采取实际措施正在做前期项目准备。国家正在全国范围内清理整顿冶炼行业,xx 年全部取缔 3000kva 以下矿热炉,xx 年取缔 5000kva 以下矿热炉,国内大部分冶炼业设备为低生产能力设备,经过治理整

顿,全国冶炼业生产能力将下降近一半。我县如能抓住机遇,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标准,通过引进和扩建,迅速发展一批 6300kva 以上设备的冶炼企业,将迅速填补国家治理整顿所清理出的市场空间,形成新的立县支柱产业。所考察地区的冶炼、松籽、木材加工企业已经成长壮大,为降低生产成本,扩张企业发展规模,都急于向外发展,特别是在原材料基地寻求合作。这些都为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几点建议通过考察对比,借鉴外地经验,综合分析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对今后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明析工业战略定位,奠定 ## 经济腾飞基础。自 ## 口岸开通以来,我县的经济发展战略由最初的“贸打头、工当家、农为基础”逐步发展确定为“坚持口岸经济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工业XX县、外向带动、招商引资战略”,## 的工业体系由以国有企业为主体逐步转变为国有改制的股份制或民营企业、完成原始积累的外经贸公司创办的企业、壮大起来的个体工商业户和小工业创办的企业、外来投资者创办的企业各占一定比例的多层次工业群体,外贸、内贸、农业等各经济领域与工业的关系日益紧密,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要实现跨跃式发展,必须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将工业做为发展经济的战略之举,走内涵式、集约式发展道路,以大气魄、大手笔、大动作,扶强做大骨干加工企业,带动工贸农结合,形成功能完善的支柱型主导产业链条,推进我县工业由手工作坊向现代化工业发展,由家族式管理向集团化发展,由原材料基地向加工集散基地转变,努力构造具有 ## 特色的口岸型生产加工体系,实现由“工业XX县”向“工业立县”战略的转变,从根本上为 ## 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2、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产业优势决定经济发展的优势。## 必须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区位资源、市场资源和资本资源等比较优势,选定一批优势产业,下大力气优先开发培育,取得规模经济聚集效应,推动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今后应重点抓好木材加工、能源、食品、医药保健品、轻工产品、有色金属冶炼六大主导产业。一是利用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以 ## 为龙头,加快生产刨光材、指接板、餐具、木质装饰材料、高档地板和高档家具等产品,促进木材加工基地的形成。以 #### 公司为龙头,加快坑口电站、风力发电、水利发电、煤炼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能源工业。依托俄罗斯丰富的海产品、山产品资源和我县丰富的自然资源,以 ## 加工厂为龙头,积极开展海产品、果仁、农副产品、山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食品加工业生产水平和出口规模。以 ## 加工厂为龙头,大发展医药保健口加工业。二是立足区位优势构筑区域特色。引导外经贸企业加强与浙江宁波、温州等地服装、鞋帽、皮革制品、灯具等轻工产品生产企业合作,开展出口加工,形成轻工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强势经济。以 ## 公司为龙头,加强与辽宁本稀、河北安新等冶炼企业合作,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基地。3、强化政府扶持引导,加快培育立县骨干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核心企业,使其成为旺盛的经济增长点XX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带动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一是加强对民营经济转型的政策引导和扶持。迅速成长起来的以外经贸企业和个体私营业户为主体的民营经济队伍,是我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要把引导扶持民营经济加快转型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政策、管理、融资等服务体系,鼓励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和自由经济人到国内同行业领先的地

区开眼界、找不足、寻商机、求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其上、下游客户的联系,找准结合点,围绕六大主导产业放手、放胆、放量创办实体,发展加工业,大力开发终端产品,尽快形成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迅速扩张。二是培育壮大已完成改制的原国有企业。目前,我县的国有工业企业已基本改制成股份制或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拥有成熟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进一步帮助这些企业尽快找准发展定位,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建设力度,促其不断提档次、上水平、增效益,尽快发展壮大。三是加大招商引资上项目力度。围绕园区、产业扩张和资源开发,主攻浙、闽、港等发达地区和国内大型企业,全方位推进定向、定位、定点、定人招商,特别是加强县内企业与外来投资者的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尽快建起一批龙头骨干加工企业。四是加强对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有计划地开展对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培训,提升其决策和管理水平,尽快走出“家族式”的封闭管理,做到科学决策、现代管理、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加强工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吸纳创业人才,集聚发展能量,为民

营经济加快转型创造条件。4、打造载体服务平台,借助外力加快工业发展。一是加快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簇群经济。辟建工业园区是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加快 ##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集聚力;进一步扶持 ## 工业园区建设,发挥企业招商、投资的主体作用,争取引进建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速兴建跨国连锁工业城,做大 ## 境外鞋业及木材加工,推进内外互动兴产业、上项目。二是举全县之力推进商品中心建设,确保 xx 年全部建成投入运营。争取尽快启动以服装鞋帽、建筑装修、电子软件、日用小商品工艺品、五金家电五个功能区为主体的投资区建设;鼓励外经贸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发展对俄出口商品跨国加工贸易,全力承接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争取建成中国出口俄罗斯轻工商品最大的加工基地和物流输出通道。三是创建优良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独资或与 ## 企业合作建厂。企业发展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为鼓励发展进出口加工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必须在土地、税费等政策上制定出台比外地和其它行业更加优惠、具体、有效的扶持政策,营造宽松、优惠、快捷、高效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落户 ## 发展加工业。四是成立各类专业协会,实行行业管理。尽快组建木材、冶炼、松籽、黑木耳、煤炭等优势产业专业协会,共同研究从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的系列开发,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开发,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完整产业链条,有效避免恶性竞争,提高整体规模效益,做强做大产业。[1]

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贯彻州委五届五次全委会和全州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7月23日至26日,以县委书记茶忠旺为团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郭宏为副团长,部分县处领导以及全县11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XX县级经济综合部门主要负责人共45人组成的##县党政考察团,赴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四县和XX市就工业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进行考察学习。

出发前考察团深入到漾洱电站工地、大理大钢有限责任公司##轧钢厂、跃进化工厂进行考察,了解了全县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在历时4天的学习考察过程中,考察团实地考察了XX县财富工业园区、XX县

“新华村”、XX县上兰工业小区、XX县新希望云南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XX市嘉士伯集团(大理)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等18个考察点,并分别与考察县市的主要领导、县市级综合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了经验,探讨了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和方法措施。

通过考察交流学习,与考察县市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实现了工业项目对接、产业项目对接、优势互补意向,达成了合作意识,铺就了工业经济发展互助快车道。

通过考察学习大家受到了鞭策、拓宽了思路,使大家得以在对比中深刻反思、增强了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决心;使大家得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强化了立足地方优势,创新求发展的意识。

考察结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学习考察活动,触动很大,收获不小,体会深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和压力,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信心、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学先进、找差距、转观念、树雄心、争突破,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一、祥云等四县一市的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

在考察学习活动中,大家充分感受到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都能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表现出了空前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大举措。

一是工业园区起点高。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都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企业集约发展,实施一县一品、一乡(镇)一品战略,在辖区范围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

二是培植支柱抓龙头。这些县市都紧紧依托地方优势,培植壮大矿冶、建材、煤炭、农产品加工、橡塑等五大产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好效果。

三是投资环境引力强。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进行改造路面、改造城市公园、改造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

四是文化底蕴显实力。凸现文化底蕴是加速发展和提升综合实力的基础,进入鹤庆等县市的城区见到的都是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别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使参观者切身感受到处处是文化、乡乡有商机、人人在促经济发展。

五是信念胆略闯出路。这些县市都紧紧抓住土地广阔利于招商引资、矿藏丰富利于矿业冶炼开发、传统产业利于促地方经济发展、民俗文化利于旅游业开发等优势,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抓住招商引资和非公有经济发展两个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了经济总量、农民收入、财政

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四大突破,充分体现了

“处处都有宝,行行出状元”,密切联系实际,善于识宝、能于掘宝,敢想敢干。

六是转变职能促发展。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兑现相应承诺,努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服务环境,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意识,加速区域的发展。

二、祥云等四县一市在发展工业中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经验可贵,考察团成员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

(一)这些地区的干部群众都牢固树立了“工业强县”“无工不富”的思想意识。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都把加速工业经济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和培植工业支柱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新型工业化强县、农业产业化富民、城镇特色化活商”深入人心,为发展工业经济奠定了基础。

(二)这些地区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县、乡主要领导带头抓工业形成了制度。在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中,这些地区都建立完善领导负责项目制度,落实好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建立领导干部抓工业经济激励机制,创新领导干部抓工业的方法和措施,把领导干部抓企业、招商引资等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主要内容,致使在当地形成了想工业、议工业、抓工业,大办工业、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立足优势抓特色,立足创新抓效益”成为这些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理念。积极创新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营造新优势的同时,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优势变资源,资源变资本,实现招大商引巨资的突破成了他们发展工业经济的特色。如祥云等县,他们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利用区位优势招大商、发挥城建优势招大商、打造信用招大商、强强联手招大商等方式实现了“你投资我发展”的双赢目的;又如鹤庆、大理等县市,他们在加快发展中始终紧紧围绕农业产业来发展工业、提升传统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旅游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市场商机来发展工业,达到了依托资源优势招大引强的突破。

(四)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环境抓优化成为典型。这些地区在快速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以及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者,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等职能上来,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全面兑现相应的承诺,真正为企业妥善解决好用地、信贷、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成立了企业合法权益委员会,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比如努力建设法制政府,规范市场秩序,放手放胆让自然人发展为个体私户,继而发展成企业、又让企业自由发展成股份制企业集团;在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建设活动中,强力落实引进最优惠政策、营造最宽松环境、提供最优良服务,努力做到服务零障碍、感情零距离、管理零投诉,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五)这些地区都高度注重培植支柱抓龙头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龙头兴则产业兴,在培植支柱产业的过程中,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科技和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达到工业经济大发展的目的;联系实际,用工业化手段抓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的目标。

三、这次考察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比自己,我们虽然有的方面存在差距,可大家明显感到,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中##有着诸多的发展优势、有潜在的加快发展动力。

(一)符合县情的发展思路是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仔细分析其他县的发展思路,回首我们几年的发展实践,县委政府所制定的以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水电推动式的工业化、以城镇和交通为突破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三篇文章”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符合##的实际、科学、切实可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目前,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在不断推进、以水电推动式工业化进程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漾江工业经济走廊”已见雏形,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思想高度统一,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形成了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广阔的地域和优良的区位成为加快发展的便利条件。我们有1957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为以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先机,为建设工业经济园区、工业经济走廊提供了空间。##地处博南古道的要冲,大保高速公路和320国道穿境而过,与大理、巍山、洱源、云龙、永平、保山等县市连接的公路四通八达,县城距大理州府仅有29公里,与大理火车站相距仅30公里,与大理飞机场仅距35公里,是州内离州府最近的“卫星城”,是

大理的后花园,是滇西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的区位优越都利于招商引资和加快发展。

(三)丰富的水能等资源成为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最优势资源。##境内千峰竞秀,百溪激荡,具有山高水高等特点,水能资源得天独厚,仅##江等8条主要河流能蕴藏量就达万kw,为开发水电产业、加速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目前,全县已建成电站总装机达万kw,电能资源成为我县加速工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尤其是在能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今天,电能对##发展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也是其他县不可比的。我县矿藏资源丰富,有大理石、金、锑、锌、铜、硅等30余种。此外,全县的森林植被覆盖率达%,被誉为是“绿色宝地”,生态环境优越,有利于招商引资。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比自己,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足和困难。

一是创业先天性不足。我县虽然地广辽阔,但山多平地少,创建大规模的工业园区难度相对比较大,背靠大山,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利于大都市的直接辐射,工业经济发展的外界推力不足。

二是服务环境质量不高。近年,虽然我们加大了机关效能建设力度,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宣传教育活动,但机关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个别干部服务至上的意识不强,顾全大局的观念淡薄,梗阻现象时有发生,软环境建设任重道远,政府转变职能力度需加大,这些与有的县市自觉强烈的亲商观念和服务意识相距颇远。我们有些干部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开拓精神、发展魄力等与先进县市比,差距明显。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重要启示:

(一)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理、祥云、鹤庆、剑川等地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他们每抓住一次机遇,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中解放思想。联系##的实际,要认真做好中央精神与县情密切结合的文章,坚定“三篇文章”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在加快发展中不断完善和丰富“三篇文章”的内容,细化发展目标,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在更高层次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破解难题,化压力为动力,变考验为机遇,强力推进彝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要以结合实际为着力点,通过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二)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开放型经济的差距,大理、祥云、鹤庆、剑川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就是得益于开放型经济抓得早、抓得快、抓得实。联系##的实际,扩大对外开放就要全力做好公共协调服务,真正为企业妥善解决好用地、信贷、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要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成立企业合法权益委员会,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要强力落实引进最优惠政策、营造最宽松环境、提供最优质服务,努力做到服务零障碍、感情零距离、管理零投诉,做好“筑好金丝巢,引来金凤凰”,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三)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理、祥云、鹤

庆、剑川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关键是他们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联系##的实际,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要在服务中体现和实现管理。该市场调节的就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该中介组织办的让中介组织去办,该下级办、办得好的让下级去办。切实管精、管少、管好、管大,把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抓好、协调好。二是推进依法行政进程。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实行“一个窗口”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公布行政许可项目,公示行政许可办事人员。三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四是要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管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间接管理,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变行政手段为市场调节手段,着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狠抓作风建设。要重点整治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大兴勤俭节约和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提高行政效率,破除自满情绪,确立忧患意识;破除平稳思想,确立快速意识;破除封闭思维,确立开放意识;破除自卑心理,确立进取意识;破除拖沓作风,确立效率意识;破除议论风气,确立务实意识。

(五)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必须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要进一步解决好不同程度存在的“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越位”的要“退位”,“错位”的要“正位”,“缺

位”的要“补位”。要建立各级各部门首问首办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要在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方面下功夫,对产生严重后果、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从严处理。要进一步创新落实机制,在继续坚持项目责任制的同时,进一步实施领导挂钩项目责任制XX县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挂钩联系乡镇等制度,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定数量、定质量、定进度、定费用、定效果、严格奖惩的“五定一奖惩”制度,不断整合领导力量,优化行政行为,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效率。对已部署的重要工作,要定期开展问职责、问进度、问质量、问困难工作,实行全过程协调督查制,使各级领导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充满朝气和活力,集中精力抓落实,团结干事促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政协二届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就“如何振兴我市传统轻纺工业”等相关议题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提案的形式提交有关部门。对此,市政协提案委、财农委组织部分委员在乔万荣副主席的带领下先后到二毛纺厂、皮革厂等企业进行了带案视察,并和有关部门、部分企业代表进行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轻纺工业基本状况

轻纺工业是我市历史悠久的传统支柱产业,曾是全市利税贡献最大、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轻纺工业一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非凡贡献的产业,占工业总产值65%,利税70%左右,财政收入33%以上,就业人数达12万多,在我市经济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篇章。上世纪末,由于受政策、体制、管理、设备、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轻纺工业全面滑坡,国有、集体企业逐步停产、破产。

到本世纪初,衰落到谷底,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左右。近年来,稍有所回长,xx年,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xx年1—6月份完成总产值7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我市轻纺工业的基本特点是产业分布较广,各县区都有,有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皮革、皮毛、医药及工艺美术等十多个种类;有食盐、食品、饮料、白酒、啤酒、西服、防寒服、地毯、毛毯、花炮等几百种产品。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将对我市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我市毗邻的内蒙古XX市、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与我市基本相同。近年来,XX市紧紧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科技创新,在重点发展能化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带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990年全市轻纺工业总总产值亿元,占全市工业总值的%。xx年全市轻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XX市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将优势轻纺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激活了企业经营机制。

同时,政府对鄂尔多斯集团等强势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采取拨款支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协调金融机构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鼓励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协调金融机构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鼓励企业打造名优品牌、建立轻纺工业园区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出鄂尔多斯集团等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也创造了鄂尔多斯品牌形象。xx年,全市轻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是我市的倍以上。轻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工业经济多元发展,也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鄂尔多斯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主要问题有:

一是我市轻纺工业总体上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市场份额少、竞争力弱,处于自由发展、自我生存状况;

二是国有集体企业纷纷破产关闭,民营企业各自为战,影响做大做强;

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在轻纺工业上没有存续的知名品牌,毛纺、地毯、制革及制鞋等传统优势产业已退出市场;

四是在农产品加工上,处于小、零、散状态,加工简单,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五是以工业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如进行日用化工等终极产品生产、拉长能源化工产业链的项目几乎是空白;

六是当地城乡居民就业率底,就业结构不合理。

影响我市轻纺工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受能源化工产业“挤出”效应影响,能源化工大项目与地方产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带动不了轻纺工业的发展。

二是能源化工产业巨大投资回报,影响了投资者的创业心态,也扭曲了一些地方、部门领导者的政绩观,影响了持续发展理念。

三是对轻纺工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宏观政策措施不强。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扶持轻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是行业管理缺失,政策引导困难,协调服务滞后。过去轻工业由政府一个职能部门管理,现在,轻工业主管部门撤销,其职能分解,造成行政资源分散,难以发挥应有的引导调控作用。

五是扶持资金分散、总量少,企业自筹资金困难,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无法实现。目前,市上还没有扶持轻工业专项资金,对轻工业的发展不能从整体上宏观调控、形成合力。

六是观念落后,政策滞后,错失了国有向民营和股份整体转制,利用原国有企业的技术、市场优势,趁势做大做强的时机,在改革上往往是关门走人,流失了大量的生产要素。

七是民营企业的一些经营者眼界不宽,存有抱残守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思想,不思进取、不想联合重组、影响做大做强,致使目前产业仍是小、散、低、弱的局面,形不成产业龙头,发挥不了规模优势。

三、振兴和发展轻工业的对策建议程、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城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认识到重工业是强国工业,轻工业是富民工业。要吸取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验教训,未雨绸缪,要学习毗邻地区如鄂尔多斯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要认识到我们有充裕的土地资源、原料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优势。

第四篇:美国饲料工业考察报告

美国饲料工业考察报告

林海丹

(广东省兽药与饲料监察总所,广州 510213)

2007年12月5日至23日,由农业部组织的农业部赴美国畜牧业、饲料工业质量安全技术法规及标准体系培训团对美国畜牧业、饲料工业进行了为期3个周的考察和学习。

考察团一行23人,由农业部畜牧司、全国畜牧总站、各省畜牧兽医局、饲料办、饲料检测单位的负责人组成。在农业部和美国FCC公司的周密组织和安排下,参加了在加州大学圣伯纳缔诺校区举行的关于美国畜牧业和食品工业概况、现行畜牧业存在问题、动物疫病与畜产品安全、相关管理体系、高新技术在管理上的应用等内容的培训;在洛杉矶、纽约、华盛顿和旧金山分别考察了1家奶牛养殖场、养鸡场、制药厂、饲料厂,访问了美国农业部、美国饲料工业协会、美国谷物协会、美国谷物与饲料协会、美国肉类研究所等,与美国畜牧、饲料方面的官员、专家和同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深入的讨论。考察内容涉及饲料管理、生产、销售与使用,养殖模式、疾病控制、肉类屠宰加工、行业协会运作等。美国饲料工业概况、监管法规及体系

1.1美国饲料工业概况

美国饲料工业发展已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饲料年总产量列全球首位,2006年总产量为1.2亿吨,其中牛饲料占25%,火鸡料占25%,猪料占21%,奶牛饲料占17%,蛋鸡料占6%,马饲料占2%,其它(宠物饲料等)占4%。2007年全美共有6 288家饲料厂,其中生产加药饲料的有1 077家,非加药饲料企业5 211家,排名前十位的饲料企业实际产量以及生产能力几乎到了垄断的程度,2006年前十位企业的生产量达3 76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1/3,排名第一位的Land o’Lakes-purina LLc公司,2006年生产1 250万吨,占美国全年总产量的10%还要多,约相当于广东省全省2006年的饲料总产量。1.2美国饲料监管法规及监管体系

美国饲料监管法规主要由法律、规则、指导文件或指南三部分组成,与饲料监管最直接、最相关的法律为《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DCA),另外还有《饮食补充剂保健与教育法》、《营养标签和教育法》等,由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可以在联邦法典框架下根据本州饲料生产情况制定适用于本州的饲料法。法律和规则是饲料生产和经营者必须遵从的强制性法规,而指导性文件或指南属于建议和指导性质,不具法律约束性,但农业部(USDA)和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官员是根据指南的规则进行检查和执法,因此,除非企业有充分的理由和科学数据质疑指南,否则还是要严格遵从这些指导性文件和指南。

美国的饲料监管体系主要由农业部(USDA)和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组成:USDA负责非加药饲料的监管,FDA负责加药饲料的监管。USDA下设的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残留检测计划,肉类及家禽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及管理,并被授权监督执行联邦食用动物食品安全法规;USDA下设的另一部门动物植物健康安全局(APHIS)则负责骨粉、血粉等动物副产品的进口安全管理和审批;联邦各州的农业部门则负责本州的非加药饲料质量安全监管。FDA负责所有加药饲料的管理,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加药饲料和添加剂的管理规则,监管所有加药饲料的生产执照申请、生产和使用安全。美国在饲料监管方面的主要内容 2.1对饲料生产企业实行注册制度

美国国内和在美国销售的所有外国饲料生产企业均需向FDA提供详细的信息,进行注册,以获得注册码,当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所有者变更时,同样需重新注册。获得注册码的企业如果仅生产非加药饲料,则须遵照生产企业所在州制定的商品饲料法要求,向各州农业部门申请注册,每一个产品须向州农业部门备案。如果是生产加药饲料,则需遵照FDCA法及FDA制定的相关规则,如加药饲料生产执照管理规则、GMP规范、饲料中新型兽药管理规则等向FDA的兽药中心申请加药饲料生产执照,获得批准方可生产。FDA每两年会到企业检查审核一次。

2.2饲料原料及新原料申请及安全评价 美国饲料原料实行清单制管理,清单分为饲用原料和药物原料两大类,目前有约400多种原料可供选择,使用清单内的原料均为合法的。1958年以前已广泛使用的原料(如牧草)则不需要列入清单。清单以外的原料或添加剂要想列入清单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申请者要向FDA提交能证实新成份安全和有效特性等的数据信息,描述并证明其本身或在生产过程是否产生毒素,提出适用对象、畜禽食用后对其身体以及对人有什么后果等,FDA有大量专家将定期检查和核实这些信息,全美有3个地区性实验室做验证,约需两年时间才有可能获得批准,对新兽药的评审则需花费约10年时间,花费约在500万美元以上。2.3饲料标签的管理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美国的饲料企业生产的饲料并没有我国常见的“企业标准”,而是实行标签明示标准,即标签中明示的内容就是生产者对客户的承诺,承诺的则必须是可兑现的、可信任的和经得起检查检验的,因此美国对饲料标签也有明确规定。美国官方饲料管理委员会(AAFCO)制定了《饲料标签指南》,明确饲料标签应包括饲料产品特性和安全使用信息,包括产品名称、用途、营养水平、注意事项、药物名称的用量、使用和预防声明、个人或公司责任等等。联邦和州农业部门或FDA每一至两个月会到饲料生产企业检查和抽样化验,判定的主要标准即是看产品是否符合标签明示的承诺。2.4对加药饲料重点管理

加药饲料的管理是美国饲料监管中的重要内容,FDA对加药饲料实施分级管理,将兽药分为I型和II型:I型药物是指在动物上市前不需要停药期的即没有停药期的药物,II型是指有严格停药期的药物。对加药饲料又细分为A型、B型和C型三种类型:A型为药物原料,用于生产A型原料或生产B、C型药物添加剂;B型为用于生产其它B或C型药物添加剂并且其中含营养成分不少于25%的加药饲料;C型为用于生产全价饲料的药物添加剂。在使用加药饲料方面,FDA规定:仅使用I型药物或II型药物中的B、C型加药饲料用于生产其它饲料的企业不需通过FDA注册,不需获得加药饲料生产执照。使用一种或多种II型药物中的A类药用于生产加药饲料的企业均需每年向FDA登记注册,获得加药饲料生产执照。FDA对加药饲料实行分级管理,既可有效降低加药饲料的安全风险,又有利于明确监管重点。2.5发现饲料质量有问题时的处理方式

一旦发现饲料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政府从州一级将立即停止其销售,停止批发,从货架上或用户处召回产品。企业如果发现自已生产的饲料有问题则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自愿召回,主动向FDA汇报并取得帮助;另一种方式是企业与FDA主动向公众公布,以消除潜在的危险。目前政府正在制订无条件召回的方案,对不合格企业的处罚通常是经济和信用方面的处罚,较少用刑事处罚。美国饲料工业的特点

3.1管理法制化 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从饲料、兽药(疫苗)生产,到饲养、加工、运输、屠宰等各个环节,都有法规可循。除上述的饲料方面的法律法规外,在涉及畜产品安全卫生方面,还有《联邦肉类产品检查法》、《联邦畜类产品检查法》、《联邦鸡蛋产品检查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为了有效执法,联邦政府有8 000多名监督员,分布在各州6 000 多个单位,负责食品安全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由于执法力度大,畜产品安全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回收的不安全食品数量逐年递减。畜禽产品召回批次从2002年的113起减少到2006 年的34起。3.2管理上抓重点,特别重视对涉及安全方面环节的监管 基于安全、合格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理念,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饲料监管部门,以及其它与饲料工业相关的执法部门组成了美国官方饲料控制协会,负责建立和实施统一、公正的法规标准及实施政策机制,规范各州饲料的生产和销售,最终达到安全、有效的目标。政府主要对涉及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环节进行重点监管,如制定沙门氏菌控制计划,重点抓肉骨粉的沙门氏菌控制,杜绝BSE(疯牛病)病原进入食物链,确保反刍动物的肉骨粉及副产品不能用于作反刍动物饲料,加强对饲料特别是饲用油脂中二?英毒素的检测,强化加药饲料的管理以及实行药物残留监控等关键点。

3.3养殖的高度集约化决定了饲料生产以合同制、订单式生产为主要模式 美国的集约化养殖程度非常高,大多数公司都是一体化模式,饲料加工只是畜牧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商品饲料很少。截至2007年7月份,美国前十名的肉鸡公司生产的饲料已经占全国鸡饲料产量77%,如美国排名第一的肉鸡公司pilgrim’s Pride公司,拥有34个联合体,每一个联合体都有其独立的饲料厂,根据现在官方数据显示,其派生食品居于全国第二,每周肉鸡屠宰量4 500万只。可以想象,像这样的大型肉鸡企业,不可能在外购买商品饲料。美国原来的商品饲料厂现在已逐步过渡到了合同生产,特别是美国原来的那些合作社的饲料厂,已经成为局域性合同生产的一个环节。虽然饲料厂还是独立性的商品饲料厂,但是饲料厂周围的养殖户将其租下进行合同制的生产饲料,服务于有限的区域性的养殖生产。因此,合同生产、订单生产已成为当前美国饲料生产的一个主要的模式。3.4饲料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企业运作成本低

在美国,由于劳动力的成本十分昂贵,每一个企业都会尽量实现生产、管理的自动化而不会多请一个员工。在我们参观的旧金山市的一个年产50万吨的饲料厂,全部员工仅有70多人。洛杉矶附近的一个存栏量共3 000头的奶牛养殖厂只有35名员工,该养殖厂饲料为自配料,我们在现场恰好目睹了其自配料的全过程:从用铲车根据用量向搅拌车投放各种原料,到用自动计量装置投放液体原料,在搅拌车上直接混合、卸料,再用铲车装到投料车,最后运到现场投料,整个过程约1个小时,生产自配料约有3吨,整个过程只有一名操作工人,既不需要生产车间,也不需要仓库贮存,其生产成本之低由此可见一斑。在美国的饲料企业几乎没有营销人员,也没有经销商这个环节,他们主要是通过电子商务、网络或电话销售,企业间竞争靠的是信誉、产品质量、产品种类的竞争。几乎没有营销员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我们的饲料企业通常有60%~80%的人员在做销售工作。在饲料产品方面,美国大多数是散装饲料或液体饲料,由于是订单式生产,基本无库存,生产出来直接装车发运,这样既减少了生产设备的投入,节约了包装费用、运输费用和仓贮管理费用,节约了劳动力,又使生产的饲料产品能很快投入养殖环节,减少了污染和变质的机率。3.5信用和诚信贯穿于饲料业乃至整个社会各个方面

美国有较完善的信用评估机制,企业乃至个人的信用都会被记录、评估,如果一个企业或个人有信用方面的污点被记录,那么这个污点记录会保留7年,在这7年中这个企业或个人在从事商业活动、贷款、买保险、升学、找工作等等方面都将会有很大的障碍,因此不守信用,制假销假的代价是高昂的,得不偿失的。长期的、完善的信用体制,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守信,守法意识渗透到每个公民的血液中并贯穿于社会的每个环节。在洛杉矶与鸡场老板的座谈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他们在接收饲料厂送来的饲料时只是用目测方法验货,OK即收货,感觉有问题时才送州检验室化验。在旧金山的饲料厂我们甚至发现该年产50万吨的饲料厂竟然没有配备检验室和检测设备,各种原料进货时由送货人(通常是卡车司机)将几包样品送到收样室,收样人员目测验收合格即可接收,按送货人提供的营养成分单进行投料,生产出来的饲料产品厂方也不检验(会定期委托送检一次)而是直接装车运到养殖场。如果养殖场饲喂后发现饲料有问题时,首先养殖场会向饲料厂索赔,由该饲料厂的承保保险公司核查并赔偿;其次要考虑是否还与该饲料厂做生意并可能向州主管部门报告。州主管部门除每1~2月例行抽查外,还会经常上门检查,督促整改到位,同时该饲料厂的信用可能会受损,会损失已有的或潜在的商业客户,银行和保险公司也会对该企业形成一定压力,因此对饲料厂来说各方面的潜在损失会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的可见损失。由此可见,信用制度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使政府的管理效率高、企业的运作简单化。在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以信任为基础、信用评价机制完善的社会,将会大大减少商业运作成本,也使有意制假贩假,不诚信之人付出高昂的、长期的代价。

4.关于协会建设方面

本次考察,我们先后访问了美国谷物与饲料协会、美国饲料工业协会和美国谷物协会等三个相关协会。美国谷物与饲料协会代表种植与运输谷物,美国谷物协会主要代表谷物市场销售,美国饲料工业协会则代表饲料行业,三个协会的会员是交叉的。美国的行业协会均为自发组成的民间组织,非赢利机构。协会的宗旨基本相同,就是为行业和会员争取权益;为行业构建对话和讨论的平台;向消费者和客户展示行业信息;为行业提供教育机会;向政府、国会表达行业意愿并帮助政府传达法规和饲料安全信息等。以美国饲料工业协会为例,该协会由饲料企业、自配料企业、宠物饲料企业、药物饲料企业、机械设备企业以及上游行业,相关实验室,软件支持企业等组成。全国6 000多家饲料企业中有4 000多家是其会员,会长由协会董事会选举产生,任期一年,在华盛顿设有常设机构,有专职办公人员。协会每年在同一地点举办两次全国性的加工设备展示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紧密相联,合作协调,宣传和指导会员如何执行贯彻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制订和发布饲料标准,组织编制培训教材,设计各种职业试题,在国会立法中反映会员呼声,谋求行业利益。与国内的协会相比,美国的协会更具代表性和独立性,承担的职能更多,在标准化建设和立法中发挥的作用较大。

5.启示和建议

通过3周的培训考察,我们对美国畜牧业、饲料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了美国饲料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从中吸取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5.1必须加快饲料法规建设的步伐

美国畜牧业和饲料业的法律法规健全又详实,可操作性很强,执法手段先进有效,加上国民的守法意识较强,所以执行起来容易到位。目前我国饲料法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饲料法尚未出台,这既不利于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者依法从事相应活动及维护自身权益,也不利于有关部门依法监管。另外在法规的大框架下,还应学习美国的经验,制定通俗易懂的指导性文件和指南,帮助不同层次的从业者更好地理解法规内容和程序,增加法规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5.2政府监管抓重点

美国的政府主管部门对涉及国计民生、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的环节抓得非常紧、非常细。如对加药饲料的管理,对畜禽的屠宰和运输过程的监管都抓得非常细,仅美国农业部派到各州的检查员就有 8 000多人,但对非加药饲料等则基本采取市场化运作,优胜劣汰。目前我国的各级饲料主管部门人员已十分精简,相当多的市、县管理人员还一人身兼数职,因此更应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监管好影响饲料安全、畜产品安全的环节。5.3在饲料界构建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

在这次考察中今人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美国的信用体制建设不仅十分完善,而且威力巨大。美国饲料工业能有整体公平竞争的产业发展氛围以及能持续健康发展,固然得益于法规的完善和政府的监管到位,但信用体制的建设是另一个重要、甚至是基础性的因素,信用有污点的企业和个人在这个社会是难以立足的,因此企业和个人的守法意识较强,这一点我们的差距是很大的。一些不法分之子之所以能为所欲为地制假造假,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社会的监督和信用的约束,他们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即使被查处也是交点罚款,事后又是一条“好汉”,造假成本太低而利润巨大。因此,我国也应逐步建立信用体制,虽然目前在全社会推广尚有困难,但可考虑先在业内由权威部门建立起业内的信用体制,对饲料企业和主要从业人员进行信用等级评价,让不讲诚信,制假贩假之人无处可循。5.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美国的饲料协会组织,切实把政府不管的事情承担起来了。协会通过收取会费、企业赞助(赞助费用可抵税)、创办刊物、发布信息、制定标准、联合研究等运作方式,为饲料生产者解决了许多问题,通过对国会和政府的沟通游说,为行业争取了利益。我国的畜牧业各种协会组织,或多或少带有官方和半官方的色彩,为生产经营者的服务体现得不够充分。因此,政府部门应给协会组织更多的活动空间,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组织,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第五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教案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教案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

①工业的基本含义

②工业的门类划分

③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理解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工业及其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把握概念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系统思维、关系思维)。

(3)通过发展工业要着重发展支柱产业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重点论这一重要方法论。

3、德育目标

(1)让学生在正确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提高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

(2)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工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加深学生对劳动人民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展示。工业生产场面剪辑:煤炭工人井下采矿,炼钢工人炉前操作,钻井平台忙碌不停,装配作业线井然有序„„工业产品剪辑:飞机航天,汽车奔驰,输变电线,化工管道,各种家用电器„„)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产业农业,知道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工业。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

1.工业是怎样产生的?

2.工业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工业门类是如何划分的?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问题1.工业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发展起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把工业划为第二产业的重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所谈的工业并不是最初的手工业,而是现代机器大工业,那么,机器大工业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问题2.同学们注意比较一下工业与农业,看看有何区别?引导学生从劳动对象,劳动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

问题3

展示

工业

按产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划分----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

----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

按照劳动对象不同划分----采掘工业(以原始的自然物质资料为对象开采或采集)

----加工工业(以各种原材料为对象,进行加工组装)

把握一个概念,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入手,把握概念的内涵,就要弄清它的基本含义;把握概念的外延,就要弄清它的分类。同学们要学会这种逻辑思维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分类或划分时,一定要明确分类或划分的根据,不能混淆。

(教师提问)明确了什么是工业以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07页的两段,并思考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含义是什么?主要表现是什么?

2.为什么只有现代化机器大工业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3.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有哪些?

(教师小结)

问题1.关于主导作用,我们并不是第一次见到。在第二课讲我国所有制结构时,我们曾讲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所谓主导,就是指占据支配地位,控制、引导和决定其他方面乃至全局的变化发展。工业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工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其他产业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那么工业的这种主导作用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是,工业的主导作用为什么主要表现在这一方面而不是其他方面?同学们刚才阅读了课文,已经了解了工业的作用其实表现在很多方面。希望同学们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并回答这一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07页的材料,启发学生找到并运用生产力的有关知识来说明。

(教师归纳)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而生产工具主要是由工业部门特别是机械工业制造的。因此,工业通过提供生产工具和劳动资料,标志并决定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进而主导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展示

工业==(提供)==生产工具==(制约)==生产力==(决定)==国民经济==(主导)==工业

(教师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列举实例来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工业是现代化机器大工业,而不是传统的手工业。为什么强调这一点?请同学们从逻辑的角度和历史的角度分别分析。

(教师归纳)从逻辑上分析,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而先进的技术装备只有现代化机器大工业才能提供,传统的手工业是无能为力的。从历史角度看,机器大工业是一国工业现代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起点和推动力。资本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工业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机器大工业这个历史阶段时才产生的。正是因为有了现代化机器大工业,工业才能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手段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其主导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问题3第一个作用,是工业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主要是指机械工业的作用;第二个作用,主要是重工业中的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燃料动力工业的作用;第三个作用主要是轻工业部门的作用;第四个作用主要是指工业部门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财政收入;第五个作用是指工业部门生产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等。

(教师提问)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国工业现状如何呢?

(展示我国工业成就画面配合数据说明,可选用建国50周年成就作为资料)。

引导学生从规模、速度、门类、水平四个方面来看我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并启发学生从中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认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和无比巨大的创造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工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工业化任务还没有最终完成。

(展示以钢铁工业为例,说明我国工业存在着结构不合理,质量、效益差,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用画面配以图表、数据加以说明。)

(教师提问)无论是从工业的地位、作用看,还是从我国工业现状看,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工业。那么应如何发展我国工业呢?

(展示用画面配音介绍我国五大支柱产业,配音内容以课文第108页材料为主,还可以适当联系当前经济形势,谈谈汽车制造业、建筑业等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

建筑业以及工业中的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等,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们犹如国民经济的栋梁,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厦。国家能否实现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发展工业乃至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我们都要抓住重点,大力发展支柱产业。

(三)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工业,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对工业概念进行了把握,希望同学们能掌握这种逻辑思维的方法。我们还学习了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分析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希望同学们增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还了解了我国工业的现状,由此同学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既然看到成就,又正视不足。最后还谈了工业发展问题,同学们要学会抓重点的思维方法。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工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来为发展我国工业,振兴我国经济贡献力量。

(四)布置作业

单项选择

1.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

B.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

c.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

D.是国家积累资金的主要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工业主导作用的识记和理解。工业不断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因而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B、c、D项虽然也是讲工业的作用,但都不能体现“主导”二字。

辩析题

2.在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工业的主导作用体现出来的。

参考答案: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从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角度而言的。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工业在国有经济中占较大比重;但国有经济还存在于其他行业。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是就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而言的。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机械工业、特别是国有机械工业体现出来。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也是明显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解析]该题把两“主导”搅在一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迷惑性,但主要还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坚持全面地看问题,既然看到两个“主导”有明显的界限,又要看到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五)板书设计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与作用----工业的基本含义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我国工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途径----我国工业发展现状====成就

====差距

----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支柱产业:

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制造业、建筑业

(六)参考资料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中谈工业发展问题

要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要围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着重抓好四个环节。一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限制没有市场销路的产品生产。进一步关闭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厂小矿;淘汰落后的设备、技术和工艺,压缩一些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二是采取有力措施和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并向老工业基地倾斜。坚持质量第一,采用先进标准,更新和优化产品结构。努力开发有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鼓励增产适销对路产品,特别是名优产品。三是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特别是发展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等产业。同时,注重发展劳动集型产业。四是继续推进行业改组,促进重点行业提高规模效益,优化布局。努力提高重大装备工业和基础材料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规划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下载考察报告(03):突出工业主导 强化工业支撑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考察报告(03):突出工业主导 强化工业支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创建经济发达县必须强化工业全自动食用菌装袋机的主导地位。近年来,横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不时壮大,六景工业园区已被列入自治区支持......

    强化项目支撑 壮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范文大全]

    强化项目支撑 壮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2016年X月)近年来,XX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

    强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文章标题:强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近年来,**口镇始终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从优化经济发展软硬环境这一基础性工作入手,一手抓镇内现有企业的盘活......

    突出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突出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经验材料2004年,我县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意识,大力发展工业经济,通过工业的发展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全年......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2005年1月12日) 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 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意识,大力发展......

    关于加强“工业支撑”,推进“工业强县”的调研报告

    政协XX县委员会关于加强“工业支撑”,推进“工业强县”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工业支撑”,推进“工业强县”的进程,本会组织了部分委员,约请了计划、经商、国土、环保等部门的有......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支撑工业绿色发展

    宁梦良委员代表县政协科技组的发言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支撑工业绿色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

    2010年度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指南

    附件1: 2010年度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 项目指南 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部分)以推进重大技术突破、引领未来发展为宗旨,加强前沿先导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