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出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突出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经验材料
2004年,我县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意识,大力发展工业经济,通过工业的发展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全年实现GDP10.48亿元,比增23.4,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36亿元、5.72亿元、2.4亿元,分别比增3.5、45.6和
1.5;财税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全年总收入1.607亿元,比增70.92;实现工业总产值20.12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7.4亿元,比增65.9,实现增加值5.2亿元,比增87.8,实现销售产值17.2亿元,比增62.8。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达54.5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0.14。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强化工业主导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快工业发展。一是推行工业经济一把手工程,明确党政一把手是抓好工业经济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和5个副县级领导为副组长,22个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业经济协调领导小组。明确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工业制度和县级领导挂点联系骨干企业制度,34个副县级以上领导分别挂点联系县内34家重点骨干企业,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全方位支持和保护,及时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年共召开6次常委会、10次县政府常务会、18次现场办公会议研究工业工作,40多个各类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加快工业发展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奖惩办法,鼓励各种形式的经济组织投身到加快工业发展的行列中来,全县上下形成了大抓工业的合力。
二、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工业发展。**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要促使企业家及老板安心生产经营,关键在于县委、县政府要不断提高为他们服务的水平、加大对他们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了城南工业园区“三通一平”工程,连接*乐镇、*潭镇、**镇三个重点工业重镇的花民公路一期改造工程、三条矿山公路改造工程和虎渡口至洞溪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二是切实加强协调服务。积极为工业企业排忧解难,成立了县企业投诉中心,年内共妥善处理各类污染事故纠纷12起,解决各类投诉案件21件次;积极为企业协调解决用电问题,争取优惠电价,在全省取消目录电价和超基数电价优待的情况下,年内仍为工业企业争取到优惠电价近3400万元;积极为企业协调解决运输困难,先后向铁路部门争取增加运输车皮200个以上,并有5户工业企业纳入全州铁路运输重点保障企业行列,占全州重点保障企业总数的55.56;积极为企业协调核销银行债务,先后为**、铁合金、纸厂、印刷厂、水泥厂等企业核减债务1.9亿元。通过以上措施,切实解决了困扰企业生产的一系列实质性问题,促进了企业达产。全年生产硫酸13.29万吨、电解锰7.23万吨、电解锌6.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9.5、27.5和40。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全县独立核算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达1.42亿元,比增80.16,对全县财税收入的贡献率达65.99。
三、强化竞争意识,培育规模优势加快工业发展。2004年,与我县相邻的**省**县、**市**县凭借其低电价、低税费、低地价甚至零地价等优势,加快工业开发,对我县工业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一些企业老板纷纷到**、**去兴业发财。为应对竞争,我们一是营造总量优势。通过优化配置矿产资源,鼓励矿产品就地加工增值,使我县矿业经济形成了采、选、冶一条龙的生产格局。目前,全县共有大小矿业企业100余家,其中电解锰企业11家、电解锌企业3家、铁合金企业3家、硫酸企业4家、铅锌浮选企业45家,具有年产电解锰11万吨、电解锌18万吨、硫酸26万吨、硅锰合金3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国较大的电解锰生产县、全省较大的铅锌冶炼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出口创汇县。二是着力营造企业优势。一年来,县财政共投入350万元支持工业发展,鼓励企业积极内引外联,加大融资力度,扩充总量,提升质量,效果十分明显。目前,全县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4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8家,产值过5千万元、税利过5百万元的企业6家,产值过千万元、利税过百万元的企业10家,一批锰锌下游产品项目正在抓紧开发和实施。三是大力营造外向优势。积极为矿业企业搭建对外贸易平台,鼓励矿业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目前,全县共有自营出口企业6家,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4.83亿元,比增24.5;完成出口创汇4095万元美元,同比增长7.76。
四、强化持续发展意识,调整优化结构加快工业发展。针对县内工业经济结构单
一、科技含量低等实际,我们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着力优化工业结构。一是以科技创
新为手段,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鼓励企业改造传统工艺,提升产业层次,全年共完成工业技改投入1.12亿元,比增6.9。鼓励企业开发锰锌下游产品和农副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着力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年内纳入省规划产业项目笼子的5个工业产业项目有3个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累计完成投资1.96亿元。其中东锰集团公司年产2万吨无硒高纯电解锰项目完
成投资96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50个,年新增产值2.6亿元;振兴公司年产4千吨微细球型铝粉项目完成投资6500万元,湘源公司天然药用有效成份提取项目完成投资3500万元。二是以国有企业改制为重点,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围绕盘活国有资产、拓宽就业渠道、增加财税收入目标,坚持依法依规、因企施策,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年内启动改制企业19户,目前已全面完成2户,其余17户2005年度可全面完成。年内共置换职工身份785人,安置职工174人,企业资产变现后上缴县级财政3370万元。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同时,我们还鼓励外资、民资以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目前,全县共注册民营工业企业17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多户,从业人员1.28万人,全县民营企业实现产值12.1亿元,增长19,实现增加值3.22亿元,增长45,上缴税金7130万元,比增26,民营企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68以上。三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调整工业布局结构。以县城高新工业园区为中心,以工业基础好、区位条件好的**、**、**等工业产值亿元镇为轴点进行重点开发,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向县城集中、向园区集中,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通过努力,目前县城高新工业园区已基本完成“三通一平”,拥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2座,已有**公司、**公司2个高科技项目入园建设,2005年意向入园的高科技项目5个,园区建设初具雏形。
《突出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突出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经验材料。
第二篇:突出工业主导地位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2005年1月12日)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意识,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2004年,全县实现GDP1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55亿元、6.35亿元、2.35亿元,分别增长3.2%、41.4%和7.2%;财税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6070万元,增长70.92%;实现工业总产值20.16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4亿元,增长66.4%,实现增加值5.44亿元,增长52.5%,实现销售产值17.2亿元,增长 64.3%。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达53.4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
一、强化工业主导意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快工业发展
一是推行工业经济“一把手”工程。明确党政“一把手”是抓好工业经济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和5个副县级领导为副组长,22个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业经济协调领导小组。明确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工业制度和县级领导挂点联系骨干企业制度,34个副县级以上领导分别挂点联系县内34家重点骨干企业,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全方位支持和保护,及时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年共召开6次县委常委会、10次县政府常务会、18次现场办公会议研究工业发展,40多个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出台支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加快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奖惩办法,鼓励各种形式的经济组织投身到加快工业发展中来,全县上下形成了大抓工业的合力。
二、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工业发展
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要促使企业家安心生产经营,关键在于县委、县政府要不断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水平,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了城南工业园区“三通一平”工程,连接民乐镇、龙潭镇、xx镇三个重点工业重镇的花民公路一期改造工程、三条矿山公路改造工程和虎渡口至洞溪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二是切实加强协调服务。积极为工业企业排忧解难,成立了县企业投诉中心,年内共妥善处理各类污染事故纠纷12起,解决各类投诉案件21件次;积极为企业协调解决用电问题,争取优惠电价,在全省取消目录电价和超基数电价优惠的情况下,年内仍为工业企业争取到优惠电价近3400万元;积极为企业协调解决运输困难,先后向铁路部门争取增加运输车皮200个以上,并有5户工业企业纳入全州铁路运输重点保障企业行列,占全州重点保障企业总数的55.56%;积极为企业协调核销银行债务,先后为东锰、铁合金、纸厂、印刷厂、水泥厂等企业核减债务1.9亿元。通过以上措施,切实解决了困扰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系列实质性问题,促进了企业的达产增效。去年,全县独立核算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达1.22亿元,同比增长91.5%,对全县财税收入的贡献率达78.1%。
三、强化竞争意识,培育规模优势加快工业发展
去年,与我县相邻的贵州省松桃县、重庆市秀山县凭借其低电价、低税费、低地价甚至零地价等优势,加快工业开发,对我县工业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一些企业老板纷纷到秀山、松桃去兴业发财。为应对竞争,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营造总量优势。通过优化配置矿产资源,加强矿产资源税费管理,鼓励矿产品就地加工增值,我县矿业经济形成了采、选、冶一条龙的生产格局。目前,全县共有大小矿业企业100余家,具有年产电解锰11万吨、电解锌18万吨、硫酸26万吨、硅锰合金3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国较大的电解锰生产县、全省较大的铅锌冶炼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出口创汇县。二是着力营造企业优势。一年来,县财政共投入350万元支持工业发展,鼓励企业积极内引外联,加大融资力度,扩充总量,提升质量,效果十分明显。目前,全县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4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8家,产值过5千万元、税利过5百万元的企业6家,产值过千万元、利税过百万元的企业10家,一批锰锌下游产品项目正在抓紧开发和实施。三是大力营造外向优势。积极为矿业企业搭建对外贸易平台,鼓励矿业企业开发对外贸易。目前,全县共有自营出口企业6家,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4.97亿元,同比增长32.2%;完成出口创汇4095万美元,同比增长7.76%。
四、强化持续发展意识,调整优化结构加快工业发展
针对县内工业经济结构单
一、科技含量低等实际,我们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着力优化工业结构。一是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鼓励企业改造传统工艺,提升产业层次,全年共完成工业技改投入9925万元,同比增长6.9%。鼓励企业开发锰锌下游产品和农副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着力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年内纳入省规划产业项目笼子的5个工业项目有3个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累计完成投资1.96亿元。其中东锰集团年产2万吨无硒高纯电解锰项目完成投资9600万元,振兴公司年产4千吨微细球型铝粉项目完成投资6500万元,湘源公司天然药用有效成份提取项目完成投资3500万元。二是以国有企业改制为重点,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围绕盘活国有资产、拓宽就业渠道、增加财税收入的目标,坚持依法依规、因企施策,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年内启动改制企业19户,目前已全面完成2户,其余17户正在加紧进行改制工作。年内共置换职工身份785人,安置职工174人,企业资产变现后上缴县级财政3370万元。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同时,我们还鼓励外资、民资以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目前,全县共注册民营工业企业17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多户,从业人员1.28万人,全县民营企业实现产值12.1亿元,增长19%,实现增加值3.22亿元,增长45%,上缴税金7130万元,增长26%,民营企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68%以上。三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调整工业布局。以县城高新工业园区为中心,以工业基础好、区位条件好的民乐、龙潭、团结等工业产值亿元镇为轴点进行重点开发,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向县城集中、向园区集中,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通过努力,目前县城高新工业园区已基本完成“三通一平”,拥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2座,已有振兴公司、湘源公司2个高科技项目入园建设,2005年意向入园的高科技项目5个,园区建设初具雏形。
我县围绕加快工业发展、提高工业化水平、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县工业还处在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粗加工阶段,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还很低,企业效益还不十分明显,受电力、资金、原材料的瓶颈制约短期内还难以打破。2005年,我们将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协调服务为手段,着力扩充数量、提高质量、培育优势,抓好锰锌下游产品开发,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抓好达产增效,努力打破电力、资金、原材料的瓶颈制药,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实现增加值6亿元以上,实现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以上;通过工业发展的带动,确保GDP实现1.26亿元,增长12%;完成财税收入1.75亿元,增长12.2%,为xx县及湘西自治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是欠发达县尽快改变面貌的根本性举措。汶上县作为全省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我们紧紧抓住省市扶持的有利机遇,从实际出发,以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为抓手,以资源开发为契机,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优质高效服务为动力,大力培植支柱产业,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一、发挥优势,集中力量培植支柱产业。培植壮大优势产业是提升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我们针对汶上县有一定的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基础,又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花岗岩等资源和农副产品的优势,在依靠科技进步对纺织服装、机制制造、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培植壮大煤电化工、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煤电化工业,针对当前全国性电力紧张、能源短缺的实际,充分发挥汶上煤炭资源优势,加快煤炭开发步伐。在组织唐阳煤矿、义桥煤矿搞好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加快阳城煤矿、义能煤矿建设进度,尽快开工建设苑庄煤矿,力争到年建成煤矿处,在建煤矿处。同时,加快富全铁矿和张保庄铁矿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围绕拉长产业链条,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筹备新上圣能热电、阳城万千瓦电厂和万吨蓝资新型建材、万吨甲醇等项目,形成煤炭—电力—煤化工、煤炭—铁矿—冶金等产业链条,力争到年实现年产原煤万吨、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铁矿石万吨、新型水泥万吨。机械制造业,以金成机械、北大机械、精良集团为依托,密切与重汽集团、北内集团、小松山推等大企业的协作关系,重点抓好精良铸造加工扩产,柴油机生产线建设、金成公司推土机、挖掘机配件自营出口,北大机械公司自动装载机生产线扩建。同时,抓住山东半岛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引导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搞好上下游配套联合,拉长产业链条,膨胀壮大产业体系。纺织服装业,以天容纺织公司、爱丝制衣、凯信服饰、佳洁服装等企业为依托,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搞好后续产品延伸,突出抓好万纱锭紧密纺、台织机、高档西服、系列牛仔服装、职业装,大力研究开发绿色生态环保服装,配套做好天丝、大豆纤维、麻类、彩棉、甲壳质等新型绝色纤维系列面料的开发,力争到年全县纺纱能力达到万纱锭,服装总产量达到万件。建筑建材业,以瑞琪木业、中都木业为依托,辅以郭楼、寅寺板材加工户,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板业加工基地;以蓝资新型建材、白石石材开发园为依托,进一步扩大产能,提高质量,力争到年年产石材万立方米,建成鲁西南最大的市政和公路建设的石材加工基地。食品加工业,以金苑食品、恒发油脂、云仙面粉、鲁鑫蔬菜为依托,开发利用我县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扩大面粉、植物油、蔬菜、饮料、畜产品等农副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生产能力,形成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拉长增值链,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二、上下联动,招商引资上项目。大项目是实现汶上跨越发展的根本所在、希望所在。作为经济欠发达县,汶上没有能力依靠自身新上大型项目,只能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求发展。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外经外贸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扭在一起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实施全民抓外经外贸招商引资战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到县乡村上下联动,部门企业民间合力齐抓。牢固树立“满天星斗不如一轮明月”的思想,依托我县自然资源、工业基础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有针对性地搞好招商引资,吸引大项目、大企业、大财团落户我县。明确规定县委常委、副县长、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每人每年都要引进一个投资过万元的项目和招商引资万元、引进无偿资金万元,其他副县级领导干部引进一个投资过万元的项目和招商引资万元,引进无偿资金万元;对乡镇实施“”工程,即每个乡镇新上个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过万元的项目、个过万元的项目、个过万元的项目,确保××年规模以上企业突破户,比上年增加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增长;利税亿元,增长。目前已有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在建和待建,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个。
三、搭建平台,发挥园区聚集效应。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我们集中力量在全县建设“二区三园四带”,构筑汶上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二区”,就是县经济开发区和宝相寺景区。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我们对县工业园区内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完善,搞好开发区规划,力争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效益最高”的创业样板区。目前园区已实现了“五通一平”,形成了“四纵五横”的工业城框架,建成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个,总投资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家,过千万元的项目达到家。宝相寺景区开发建设,充分利用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坚持高标准、高起
点规划设计,积极争取利用外资做好开发文章,年内完成投资万元的大雄宝殿建设工程,十年内完成投资亿元、规划占地余亩的开发任务。“三园”,即天容纺织工业园、白石石材开发园和济矿集团工业园。按照一流的规划、一流的建设、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进一步完善提高,形成汶上新的块状经济群。目前,白石石材工业园已有家企业入驻,年加工花岗石板材万立方
米,年创利税余万元。天容纺织工业园已动工兴建,投资亿元新上万锭紧密纺和台喷气织机的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内建成投产。阳城工业园阳城煤矿和一期投资亿元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的阳城电厂项目正在积极建设。“四带”,就是沿国道、兖梁公路、汶嘉线和李军线经济隆起带。进一步加快沿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配套功能,以沿路村镇建设为载体,形成以民营经济、林牧棉菜药高效农业为主的经济隆起带。这些项目的投入,也带来地方财力的大幅度增加,在去年可用财力亿元基础上,今年力争达到亿元,明年过亿元,后年力争地方财力亿元。
四、优质服务,着力营造良好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品牌、就是资源。我们把环境作为一条生命线、作为一条高压线,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大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进一步转变职能,精简审批事项,充分发挥县行政审批中心的作用,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次性办结的“四个一”制度。继续开展“行风万人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议机关”活动,把机关部门和机关干部作风的好坏评判权交给群众、交给企业、交给服务对象。用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治理整顿经济环境。充分发挥行政效率投诉中心的职能作用,有举必查,严肃处理,公开曝光,确保政令畅通。党政机关执纪执法部门争做优化发展环境的表率,增强全局观念和发展意识,积极主动地为企业、为基层搞好服务,自觉为经济发展清除各种障碍。二是大力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加大诚信宣传,树立诚信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大力开展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户活动,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建立良好的银企共建机制,打造汶上的诚信品牌。三是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欺外排外、强装强卸、扒门堵路,严重败坏汶上形象、侵害外商权益、扰乱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在全社会树立尊商、敬商、亲商、爱商的良好风气。
第四篇: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提升乡村经济实力
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
镇域经济是区(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区(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没有镇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区(县)域经
济的崛起,构建和谐万州也变得不可能。什么是镇域经济呢?按区域经济理论解释,镇域经济属于地域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是具有全国意义的经济特征明显的地域性生产综合体,处于我国国民经济五级(中央、省、市、县或区、镇或乡)构架中的最基层,是国家方针政策最主要最直接的操作平台。在我区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进程中,必须大抓特抓镇域经济,盘强镇域经济总体实力,这对于我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万州,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认清我区镇域经济发展现状,深刻理解和认识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我区镇域经济发展现状堪忧。据区统计局提供资料显示,2006年万州镇域(包括镇乡、街道)地区生产总值44、5亿元、镇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4000余元,同比增长8、3,远远低于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000余元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全区镇域经济总量还不如九龙坡区九龙镇的经济总量,仅为九龙镇的41,少65亿元。更不如位居全国千强镇之首的东莞市虎门镇,仅为虎门镇的32,少90亿元。全区除街道办事处外,还没有一个镇乡经济总量上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上500万元。因此,我区镇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增速缓慢,差距十分明显。
(二)、镇域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忽视。镇域经济与区域经济是融为一体的,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一体性。近年来,浙江的经济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镇域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浙江镇域工业企业占到了全省工业企业总量的80,浙江人自豪的称为“五分天下有其四”,可见,镇域经济对浙江经济总量的拉动作用非常强。与此相比,我区镇域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提升作用还远远不够,镇域经济是万州区域经济的短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万州经济实力的提升。
从我区镇乡实际情况看,由于镇域经济发展滞后,导致镇乡可供财力严重不足,加之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的镇乡债务沉重,使镇乡财政运转更趋艰难,客观上又严重制约了镇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站在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和理解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和主城发达区县狠抓镇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尽快出台我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为支持镇域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增强镇域经济活力,不断壮大区域经济总量,为构建和谐万州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根据镇域经济发展特点,突出选准加快我区镇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从我区镇域经济的实践来看,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必须从镇域客观实际和镇域经济的基本特点出发,积极选准加快我市镇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走城镇一体化、产业带状化、投入经常化、人才保障化的发展道路。
一是以城镇空间布局为突破口,扎实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
推进小城镇建设既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又是镇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更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关键性的一步。由于我区镇乡区划主要按行政区域设置,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城镇功能不健全,规模偏小,辐射能力弱。应当采用“确保重点、优先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拆并带动作用不明显的一般建制镇(乡),以辐射能力较强的小城市、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为基础,重新规划布局城镇空间,继续缩减镇乡规模。要支持小城镇全方位、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新建和培育各类专业市场,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使小城镇成为当地农副产品的一级集散中心,推动当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集,形成连接城乡的循环通道,冲破城乡二元结构局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加快城镇一体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形成农村小康和城市小康的对接,最终达到社会和谐,这是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基础性的一步。
二是以布局带状产业为突破口,扎实抓好特色经济,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近年来,一些镇乡按照“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和“多拿几个单项冠军”的思路,提出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之路。我认为不够客观,我区农村地区绵延几千平方公里,气候和地理特征相似,各镇乡都抓“特色产业”,势必造成产业雷同。因此,为了有效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避免要素浪费,避免恶性竞争,根据地域
第五篇:突出工业强镇不动摇 加大镇域经济发展步伐专题
突出抓工业经济不动摇加大镇域经济发展步伐
今年以来我们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的思路不动摇,以工业经济为主要抓手,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载体,意向项目紧盯不放,签约项目狠抓落实,在建项目加快进度,投产项目强化服务,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XX万元,占全年任务XX%,比去年同期增加XX%,其中工业项目投资额XX万元,工业企业扩规XX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X家,完成总产值XX万元,占全年任务X %,比去年同期增加X%;工商税收完成X万元,占全年任务X%,比去年同期增长X %。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尽力打造平台
一是完成了园区规划。我们把工业园区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强力引擎,按照功能定位、突出特色的原则完成了园区总规、详规编制,园区总面积X亩,工业用地净面积为X亩,道路规划为“八横七纵”。我们在园区规划中,重点规划了工业园区家俱产业园项目和服装加工产业园项目。目前由XX家俱行业协会XX牵头,一期征地X亩,兴建仓库、展示区等,建筑面积约X万平方米,并引领同行实力老板仿效投资办厂,形成产业集聚,大手笔兴建家俱工业园,力争打造成全市家俱行业“航空母舰”。
二是搭平台筑巢引凤。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XX公司实行工业地产联合开发,准备仿照XX模式在园区内建标
1准化厂房筑巢引凤,目前已签订协议正在走程序。同时我们创新园区开发理念,积极探索土地换开发、土地换资金的形式,准备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规划变为现实,为企业入驻、发展创造条件。
三是盘活存量资产引凤还巢。我们坚持园区搭台与盘活存量资产两手抓,不断挖掘潜力,拓展招商引资空间。对镇区存量资产重新进行登记,对房屋进行修缮,水电进行配套,引导企业直接入驻,既节约了成本,又缩短了工期。去年通过这一方式引进XX、XX等企业,今年又引进了XX厂、XX厂、XX厂3家X企业。
二、强力招商引资
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经济的主要抓手,始终围绕招商转,盯着项目干,不断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方法,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服务环境,做到了招商项目谈一个、成一个,来一个、留一个,建一个。
一是明晰招商引资思路。即XX产业齐抓的同时,突出工业项目不动摇;大、中、小项目齐抓的同时,突出抓好XX万元以上的大项目不动摇;企业扩规、新引进项目齐抓的同时,突出新引进项目不动摇;盘活资产和新征地齐抓的同时,突出新征地项目不动摇。
二是改进招商引资方法。我们重新摸底建立了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名录,并遴选出重点人员信息有针对性上门招商。
我们还专门制作园区宣传册XX多份广泛宣传、推介XX,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假日不忘通过电话、短信问候,春节组织召开返乡成功人士座谈会,加深了感情,增进了了解。同时采取上门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的形式主动外出招商,千方百计用真情打动客商。
三是积极争取用地计划。在土地审批越来越严、土地瓶颈越来越凸显的情况下,我们不厌其烦跑部门、找领导,积极向上争取用地计划,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客商的理解和信任。今年以来我们共新征用地X亩,其中工业项目新征地 X亩。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党委集体决策出台了XX镇对工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办理程序,建立完善了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实行招商引资一票否决制。我们还采取以会代训、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培训,请XX领导授课,组织干部外出参观,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能力。同时我们以XX活动为契机,突出干部作风建设和环境治理主线,促干部作风的转变、促干部能力的提高,创优良的发展环境,在全镇上下强化了三种理念:一是企业、项目是生命线的理念,一切围绕招商引资,一切方便招商引资,一切服务招商引资。二是投资者是上帝的理念,一切围绕老板能赚钱出发,不怕老板赚大钱,只怕老板不赚钱,做到坦诚相待,用良好的精神面貌,严谨的工作作风,优质的服务质量赢得老板的理解、信任,打造发展得税、投资赢利的双赢局面。三是干部素质是经济发展环境的理念。通过干部作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进一步促进招商安商和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我们共引进落户工业企业X家,其中投产X家,在建X家,协议X家。
三、全力服务客商
1、责任安商。我们进一步强化了招商引资责任,党委成员人人协管招商,机关干部人人都是招商主体,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党委负责,一套专班跟进并一包到底,凡因安商不力造成老板拆资的,直接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全员招商、全力安商的氛围。
2、服务留商。用优质的服务、快捷的效率感动客商,留住客商。宁可自己麻烦一百次,也不让投资者不满意一次。我们主要做到了“四个一切”,即一切矛盾我协调,一切手续我来办,一切问题我解决,一切经营我服务。如春节前为引进一项目,我们专班人员帮助平整场地,用良好的服务打动了客商,一个月不到企业设备就正式进场施工。
3、真情护商。不管是党委成员还是一般机关干部、村干部,我们都能与老板坦诚相待,真诚与客商交朋友,真诚与老板沟通,倾听他们呼声,主动当好参谋,拉近心灵距离,达到默契、信任、合作的良好局面。如XX落户我镇后,我们主动与老板沟通,协调村企用工,赢得了老板的理解与支持,确保了项目顺利开工。
四、努力促进见实效
我们把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形成现实生产力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作为关键的着力点来抓,一是突破前期开工筹备,做到早开工。项目落户至进场施工有许多环节、手续要完善,需要跑多个部门协调、联系。为了确保开工进场前环环相扣,我们专班按安商流程列出清单与老板协调分头跑,大大缩短了开工筹备工期,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督促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做到早建设。对开工项目我们一方面督促老板排出工期督导进度,另一方面加大协调服务的力度,帮助解决施工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了客商加快建设的责任感、认同感,千方百计用真情、用行动撬动老板进行项目建设。XX落户后,少数群众不理解阻挠机械进场,我们安商专班迅速介入,耐心细致做群众工作,很快平息了矛盾,保证了企业正常施工。
此外,我们把鼓励、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为己任。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积极帮助企业扩规提升产能。目前已有X家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我们还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积极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今年上半年我们协调市直有关部门与企业对接,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企业扩规进档中遇到的问题,如XX流动资金不足、XX技术改造等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