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式论文: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1大全
承诺本论文引用部分不超过35%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姓名:陈雪姣
工作单位:天津市燕山中学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姓名:陈雪姣 单位: 天津燕山中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深化思想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历史课堂中只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要求我们把两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并在教学中自觉克服多媒体教学的消极方面,最大限度的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历史课堂 有效运用
21世纪的人类社会将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就是把这些媒体按一定的要求和原则有机地整合起来,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它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历史课的学科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上很多重大的事件或活动都无法重现在人们眼前,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利用多媒体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以其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提高历史课堂教与学的效率,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一、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巧设情景,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美国著名心理学
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应讲解式的,而是假设的,要让学生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自己去体验,去把问题整理清楚。教师如能在讲授中有针对性的创设情景,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而且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往往忽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渐渐形成了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加之历史具有过去性,只靠文字和语言往往不易理解,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多媒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
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将“平面”的文字表达转化成“立体”的直观的教学对象,便于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丰富的影视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的界限,为学生再创历史画卷,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讲授,《难忘九一八》这节课时,我首先播放九一八事变录像片断,使学生思绪回到20世纪30年代,“亲眼目睹”日军侵华阴谋以及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带来的严重后果,学生身临其境,在观看录象中牢固掌握历史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信息获得的过程。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唯一的信息源,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辐射模式。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传输教学信息,形成信息“教师-媒体-学生”立体传递,优化传递信息的渠道,学生获得信息量增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常规的历
史教学中,教师备课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理清历史线索,包括事件的背景、经过、历史影响,把历史知识的特征做重点讲述,一节课就差不多了,很难拓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一个突出的优势,那就是它可以包含丰富的资料和信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大大节省授课时间,而且学生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深入地分析、综合、比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有效地调控教学,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节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我利用POWER-POINT的幻灯片演示功能,将中国近现代史《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必要的板书制成幻灯片,随着教学的进程而展示。另外把传统教学中不易展示的文件如《1852年密切尔报告书》、图表如《沙俄侵华见表》等也以幻灯片形式既省时又清晰的展示给学生,从而不仅增加了课堂的内容,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活用多媒体,透过现象揭示事物本质,提高学生能力
课堂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现象,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思维的过程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处在“引”和“导”的位置上,这个引导的平台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颜色、图表、图像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能系统、动态地反映历史的过程,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述引导学生进行认真而细致的观察,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去分析、理解、注意事务的本质特征从而
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深化。有利于学生整体认识历史发展,从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此外,中学生的特点是参与性比较强。让学生参与电化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例如:让学生力所能及的参与投影片的制作,利用电教手段举行知识竞赛等等这样营造出竞争氛围,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培养了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四)用多媒体强化情感教育,深化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学生正处于过渡时期,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历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大纲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历史教学的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要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来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为历史课的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增强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技术手段。它能够“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器官,使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到历史的情景,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由于电影剪辑、电视录像、历史革命歌曲等生动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的解说,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使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熏陶。如《林则徐》、《孙中山》、《西安事变》等许多影片都可以通过剪辑,联系教材内容,把历史上许多光辉、高尚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受到极大
震撼,能引起感情上的广泛共鸣,不仅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而且总结出的向英雄人物学习的内容、要点,培养了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确实具有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多媒体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其信息容量大、密度高,也有利于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提倡。但是如果一堂课都设计成了计算机程序,那么将失去它原有的生动活泼的气氛,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也使教师失去了他应有的主导作用,这违背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初衷。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手段。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出整体的功效。
2、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信息时代得到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广大教师应努力掌握和应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给历史教师带来新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表现为要勇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框架和模式,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其次在个人素质方面,教师不再局限于以前的练好“三字一话”的标准了,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具有教育软件的研制开发能力。对此类教育工作者应组织专门的培训学习,组织方要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只有因材施教才会使教师很快掌握多媒体技术在本学科的应用。同时地方政府或国家要加大投入。
总之,多媒体应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它只是起到辅助教学作用。同等教学需求下, 媒体素材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 要尽量以少而精的素材, 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课件,以追求课堂的最佳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要正视传统历史教学手段中的实用价值,二者相互结合,使它们互为所用、相辅相成,并在教学中自觉克服多媒体教学的消极方面,才能高效合理的使用它,最大限度的为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服务,从而真正进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教学。【参考文献】
[1] 张桂利, 娄宏毅.谈现代教育中的多媒体教学[ J].中国成人教育, 2004,(1).[2]胡启梅.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C].2008,(4).
[3]何克杭.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M].2006,(4).
[4]《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促进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人民教育》1998.4 [5] 姜艳玲.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J].中国电化教育, 2001,(4).
第二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上虞中学
杭黎方
多媒体教育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授“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内容时,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革命歌曲《南泥湾》,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南泥湾由“杂草众生、野狼成群”开辟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过程。听完后,教师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反映了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什么事情?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正面临什么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以此引入教学。又如讲《鸦片战争》一课时,先播放电影《林则徐》或《鸦片战争》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采取的措施。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虎门销烟是一项正义的行动?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这样,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
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又如讲授“西安事变” 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我播放了电影《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1)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2)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3)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4)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5)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讲“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内容时,先播放有关介绍金字塔的录像及照片,引导学生观察:金字塔外观宏伟、庄严;内部结构复杂,装饰精致;工程坚固耐久。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金字塔作什么用?在地处沙漠地区、没有机械设备的前提下,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发言,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建造方案。
又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
又如讲《抗击外来侵略》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击退沙俄侵略三段录像片,使活生生地民族英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与民族英雄同喜共悲,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在激昂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强烈感染。
第三篇: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本文介绍了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历史教学的几种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电教手段辅助历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介绍了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电教;中学历史;教学方法;优化;注意事项
目前,建立校园网络,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热浪很高,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地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有了一定的收获。
一、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曾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可以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的心理状态。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厌学情绪,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智能,提高教学效果。
要成功地上好一堂历史课,教师必须首先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巧妙新颖别致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课堂一开始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住。例如,我在教学《红军长征》一课时,播放电视连续剧《长征》的主题曲《十送红军》和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学生在音乐声和观看电视画面中感受到了长征这段历史。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历史史实的浓厚兴趣。
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使学生产生对历史的“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引导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问题探究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要素。利用电教手段,巧妙设置问题,有很快击中学生的兴奋中心,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五四运动》一课时,我首先播放电影《我的1919》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的片段,然后大屏幕打出以下问题:
1、顾维钧演说有理有据,充分说明了山东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也得到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为什么列强仍然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3、如果当时你是北京的一位大学生,听到这一消息后会有什么反应?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与老师,也可以与同学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在分组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不同观点,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最后,每个组推选一人作小组总结发言,阐述本组的主要观点。
教学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情感,营造情感化的历史课堂
情感教育也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电教手段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为了激发学生情感,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抓住时机,在最能吸引学生的“关键处”,精心设计一两框投影片或其他内容,作为激发学生情感的“激发器”。这样的情感渲染,使一个英雄形象活现在学生面前,更会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巧用电教手段,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寓理于情”,与历史共悲欢,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收到“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
如在学习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时,我精心挑选了部分电影片断和图片来对学生来进行情感教育。我先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部分片断:日本兵进入南京城后不停地烧杀抢掠,见人就杀,不分男女老幼,甚至将小孩抛起来练刺刀。枪杀、水淹、活埋„„日本人用极其残忍的方法残暴杀害中国人民,人数达30万人以上。接着又用投影打出几张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图片。然后,播放《血战台儿庄》和《地雷战》电影DVD片断。这些内容形象生动表现出日本发动战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时也使学生看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消灭日寇的爱国精神。利用这些具体、形象生动的资料,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为了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和悲剧重演,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在祖国遭受外国侵略时,我们要保卫祖国。
四、直观形象,活动引导,让学生在历史课中“动”起来
历史知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它既不能演示,也不能重现。教师要尽量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解决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矛盾,教师合理利用投影仪,实物展示或者通过播放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使学生犹如穿过时光隧道,亲身感受和体验到真实的历史。等问题,这样,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便会激发出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行讨论和交流,获得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课堂气氛就会大大活跃起来。
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爱唱歌的特点,还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音乐供学生欣赏。如在教学《改革开放》一课时,播放《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曲,也可以教唱这些歌曲,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喜爱历史,亲近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五、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时间缩短,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利用多媒体可以节省授课时间。如讲《世界多极化趋势》(必修一26课)时,放记录片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直观形象展示了不结盟运动的背景、过程。那么这一部分就可不讲,从而节约了时间。还可以将课堂知识结构在大屏幕上打出来,从而节约了板书时间。这样节约的时间可以进行重点突破,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好现有电化教学手段辅助历史教学,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巧妙“再现”历史事件,增强了直观感染力。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历史知识,培养了历史学科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一件好事,应该大力提倡。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好各种关系,更好地发挥它的效能。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不可替代性”。研制一个多媒体课件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选择课件的内容上,一定要选择传统方式无法解决或很难解决,而且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的内容来做。否则,就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制作多媒体课件了。
二、注意掌握“度”。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应提倡使用。但要讲究适度,并非越多越好。没有必要什么内容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要根据内容合理安排。而有的内容本来就是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如果再用多媒体课件使它变得十分的直观就适得其反了。
三、强调它的“辅助性”。尽管多媒体课件是教学中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一种十分重要、有效的手段,但它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因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如果忽视了它的“辅助性”,那么随着网络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完全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完成学业,学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那样的教育肯定是片面的,也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总之,恰到好处地运用电教手段,不仅能激情激趣,还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第四篇: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郑玉强
多媒体教育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学技术。它的应用,能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由“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静态灌输逐步向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过渡。有利于拓阔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质素,更好地实行素质教育。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谓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过去的一切就叫历史。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并且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史实。这些历史都离我们生活的年代比较远,而且跟今天或身边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讲到的事件、人物大多难以记忆,因此,初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这些学习内容。在这个情况下,利用多媒体为他们创设历史情境,将使他们更易于学习和有兴趣学习。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内容时,先在多媒体屏幕上播出一首已制成Flash动画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学生一听到熟悉、喜欢的歌曲,精神就开始集中到屏幕上,他们还会跟着节奏一起唱。听完后,我让学生根据歌词简单地说出东汉末年中原的局势,从而引出“三国鼎立”这一课题。在讲课过程中,我利用电脑插入三国人物的图像、主要战争的形势图、历史故事小插图、相关文物等形象的材料,让学生从更感性、直接的方面认识这段历史。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历史资料讲相关的历史小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并始终让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教材中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初一学生感到陌生(特别是地理位置),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加上历史课中重点、难点较多,有时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力。如果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耳闻目睹,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容易突破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课的重难点是丝绸之路。对于初一学生,他们的地理空间概念比较差,要他们记住丝绸之
路的路线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这些地名现在已经不用了,而且是些艰涩难读的古代文字。同时课后练习有一道题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丝绸经商亲历记》,这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于是我把这作为一个突破口,课前先让学生回去搜集丝绸之路沿途几个重要城市的一些相关资料。在课上,我先在投影幕上打出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图,让学生自告奋勇上来表演,扮演一个从长安回阿拉伯的商人,根据路线说出他沿途的经历,而这个学生所说的就是他课前搜集的资料整合而成的。接着可以再找其他学生,但要说前一个学生没有说过的地方。学生说完后,教师要做一个总结,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并布置课后作业就是完成这一篇《丝绸经商亲历记》。这样,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堂角色扮演,课后撰写作文,让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巩固知识,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自主地记忆,从而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原始资料、历史图片、历史影片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果教师只照课本读书,学生会觉得很枯燥,印象也不深,尤其是文化科技部分,十分不好讲,偏偏文化科技历史就是进行爱国主义的最好材料。同时,爱国主义也是历史教育的主要教学任务,但如果学生对祖国历史的感性认识不足,就难以产生对祖国的感情,更难讲是爱国情感。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多使用历史图片、录像、纪录片等多媒体教材,这不仅使教师上课上得比较生动、形象,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联想、理解、情感等心理功能,体会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外交等方面的状况,同时也强化了思想教育,并且教育形式也不会流于形式和不为学生所接受。
如讲述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在这一课中讲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展过程,而四大发明是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标志,因此上好这一课就是要给学生上好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虽然这三大发明在今天依然广泛应用,但在古代是怎样发展的呢,古代的它们又是怎样的呢,它们是怎样传到欧洲而又对世界文化起重大影响的呢?这一系列问题既是本课的重难点,又是本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单纯由教师来讲似乎欠缺了形象性,学生缺乏了感性的认识,我就在课前做了一个课件,在网上搜集了许多古代关于这三大发明的珍贵图片,如发明印刷术的毕升画像、活字印刷版、罗盘针、突火枪、火箭等一系列历史图片,并且还把自己收藏的汉代司南模型拿到课堂上,让学生看看、摸摸,使他们有更直接的认识。在讲课过程中,我不仅利用历史图片重现了活字印刷的过程,同时还引导学
生思考为什么可以这样做。最后我还讲到这三大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情况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学习到祖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学生还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加深了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之情。
四. 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有三大任务,包括基础的历史知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能,思想政治教育三项任务。而其中开发和培养智能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智力结构中,思维力占了特殊的地位,它是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核心。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也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的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上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讲“埃及金字塔”时,先让学生看一系列关于金字塔的照片,再介绍和金字塔相关的一些有趣的科学数据和等式,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金字塔是怎样制造的。这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日常所得到的相关知识,提出许多有趣的方案,教师在最后可做小结,并且提出学术界的看法以供学生参考学习,同时也可以讲一些相关的物理学、地理学、天文学等相关的科学,拓阔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在特定的场景下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智力水平。
如讲述《人民解放战争》这一章的复习课时,可先播放有关解放战争前敌我双方的准备情况和后方人民群众对国共两党的态度,接着还播放四大战役的片断及人民群众支援我军的情况,进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军事力量几倍于共产党,而且有美国先进武器的援助下,国民党仍会失败呢?”由于学生先前已经学习过理论性知识,加上刚刚看了相关的纪录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所以他们会很快总结出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原因——就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失去了民心,而共产党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幸福的,因此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引导他们得出理性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通过自主的学习找到答案,并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误区。
把多媒体运用到历史课中,本来是为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激发学生德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的实行素质教育。但是目前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分讲究形式,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趋势。如一些课时根本不需要运用课件,只需要利用幻灯片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有些教师却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制作无大用处的课件;有的只需要用Powerpoint就能做到相同或更好效果的课件,但有些
教师为了追求时尚,把一节课做成网页,在网页中加入许多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利用电脑来学习。这本来是好的,但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学生能看到的、自学到的东西极少,大部分时间学生仍是看着显示屏听教师讲课,这和利用课件来上课没什么区别,学生学到的可能更少(有不少学生只顾着玩电脑,甚至上网,而不听课)。但课前教师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制作网页。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利用网页来上“三国鼎立”一课,事后我自己制作了一个相关的Powerpoint课件来上课,发现两者的效果相当,而且用课件来上课,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在课上可以讲三国小故事,讨论问题,评论人物,从而得到的知识量和效率比用网页来上课大得多,并且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我觉得多媒体教学,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要使用得当,俗话说“刀要用到刃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功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第五篇: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教学多媒体是由以PC设备为主体,联通网络、投影设备等诸多辅助器材共同组成的现代教学体系。多媒体手段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得力助手。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能够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有效
一、运用多媒体让教学设计实现博采众长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异彩纷呈,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借助于语文教学刊物和专业教学网站等媒介,广大教师能够汲取到更多的教学精华,能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身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的提升。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充分注重了这一方面的经验汲取,一方面广泛阅读《中学语文》《语文天地》《教学周刊》等专业刊物;另一方面从教学网站中汲取经验精华,使自己在开展语文教学设计时思路更加开阔,措施更加得力,方式更加新颖。例如,笔者在教学网站中充分借鉴了许多教师行之有效的自主探究教学法,将这一教学模式和语文教学融合起来,要求学生在广泛阅读课文、进行课前准备的基础上,根据思考提纲研究和解决学习难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经验和笔者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了更加充足的表现展示机会,而且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包括文章的间架结构、人物的形象、表现的主题、运用的手法等方面理解更加深刻。运用多媒体在网络的世界中广泛搜集教学经验,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快速提升语文教学设计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的重要抓手。
二、运用多媒体让课堂信息容量倍增
提高教学成效离不开教学容量这一关键要素,语文课堂上一定要注重结合教材,立足教材进行拓展,使教材更加生动形象,更加丰富多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将多媒体手段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让影音展示等各种方式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也有充足资料更加深入开展学习研究。
三、运用多媒体让教学互动过程更加精彩
多媒体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辅助促进教学开展的方式多种多样。师生互动的过程能够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都有了显著拓展。多媒体手段运用到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之中,能够让互动更加精彩。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感悟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淡漠的情感和赤裸裸的金钱利用关系,笔者在教学的最后?h节设计了拓展性提问:当再一次遇到于勒叔叔时,他如果具有不同的身份会出现怎样的结局?这种拓展性思考题让学生打开了思维的宝盒,有学生提出如果于勒叔叔继续穷困潦倒,那么大家对他还是不加关心,如果于勒叔叔功成名就,那么他的亲人就会蜂拥而至。为了配合学生的发言讨论,笔者运用多媒体进行了投影,两幅图同时投影在屏幕上:一副是于勒继续穷困潦倒的场景,亲人唯恐避之不及;一副是于勒叔叔功成名就风光回乡的场景,一群人前呼后拥。这样的对比画面以漫画的形式形象直观的将作品人物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气氛更加和谐,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讨论更加热烈,有效增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让思想教育更为深刻
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能,青少年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更需要思想的引导,帮助他们筑起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防线。多媒体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参与到思想教育这一环节,能够使教育效果更加深刻,渗透力更强。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寻找出课文中四次出现的背影场景,思考这些具体描写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认真的分析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内心活动等感悟蕴含其中的浓浓父爱。接下来笔者要求学生从课文回到生活,从课文中的父亲联系到自己的父母,谈一谈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含辛茹苦创造条件让自己生活学习得更好的。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我们的父母在干什么?从教材到生活,学生的情感实现了有效的迁移,他们会想起自己的父母,有的在工厂辛勤劳动,有的在田间挥汗如雨劳作,有的干着重体力活等等,他们的心中起了波澜,情感得到了升华。笔者此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了田间劳作、工厂生产等不同的劳动场景,将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并播放《我的父亲》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和学生一起朗诵文中的精彩片段。此情此景,每一位学生在心中都会洋溢着对父爱母爱的感恩之情,多媒体手段的引导渲染使这种情境得到了有效增强,起到了说教无法完成的作用。
五、运用多媒体让教学流程安排更加紧凑
初中语文教学中,除了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之外,还有部分时间用于板书,这一部分时间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进一步压缩,腾出时间用于师生互动,用于启发引导,用于重难点突破。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有几个环节的内容都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展开。首先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本节语文课在字词方面、写作手法、情感领悟方面分别达到什么要求,这些要求通过多媒体投影的方式揭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开展学习,课堂教学中的书写时间得到了压缩。其次,除了简要的框架型板书之外,其他思考题的出示、重点难点的出示,包括问题的答案,笔者都通过多媒体投影的方式展示出来,不再以慢吞吞的板书进行逐一演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平均每节课可以节约到3至5分钟,使宝贵的课堂45分钟时间所包含的信息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教学工作更加高效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在大多数内容的教学中,笔者每节课都设置了课内练习,通过3-5分钟时间、3-5个练习题检测回顾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这也是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路径,通常也是通过多媒体手段的演示配合检测,学生直接书写答案,对照幕布投影回顾反思学习成效。这一环节多媒体的演示同样帮助课堂节约了时间缩短了流程,使教学进程更加紧凑高效。
由此可见,多媒体手段无论是对教学设计优化,还是教学活动中的补充信息、情境营造、流程优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应当强化多媒体运用方式方法的研究,使其更好的服务于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