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总结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总结
我系英语本科专业是省教育厅批准于2003年开始招生的,到现在已有七年。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养,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以及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文秘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英语人才。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认真实施了教学计划,现总结如下:
1.严格落实课堂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抓紧、抓实、抓好。我们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和老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2003年以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评奖活动,如:我系刘志辉(2007年)、张薇(2009年),分别获得湘南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周艳芳、龙湘明等获二等奖及优胜奖。其次,我们安排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和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担任英语本科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另外,根据学院的相关规定,外语系实行了青年教师导师制,我们安排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新进和青年教师的授课导师,知道青年老师备课及上课,迅速提高青年老师的授课水平及教学效果。由于我们狠抓了课堂教学质量,我系自2003级学生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以来,每年的通过率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0%以上。特别是2009年我系2007级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高达83%,2010年我系2008级学生专业四级通过率高达79%,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0%多,比其它同类院校更是高出近30个百分点,2011年我系2007级共有41同学考上研究生,其中有两位被英国和美国知名大学录取,有十多位同学被211工程大学录取,位这一点对升本不久学校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2.精心挑选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质量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教材应该溶传统性、时代性、先进性、前瞻性于一体。带着这种理念,我们英语本科专业全部课程都采用了“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全国优秀的统编教材。
3.切实抓好教学实习和实习基地建设 教育实习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实习基地建设是抓好教育实习的重要保证。因此,我系对英语本科专业的教育实习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安排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指导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效果深受实习单位好评。我系与嘉禾一中、永兴一中、永兴二中、桂阳一中、资兴市立中学、宜章一种、临武一中、临武二中等学校签订了教育实习协议,并把这些学校作为我系重点建设的教育实习基地。教育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我系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
4.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
为了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需要,我系曾多次修改修改专业培养方案,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扩大了选修课程范围;为了更新知识,我系采用了全国最新编写、出版的优秀教材,绝大多数教材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提提高教学效果,我系配备了多个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以及一个同声传译室。我系绝大多数教师能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能用电脑收集教学资料、进行课堂教学和从事科研教改活动。
5.重视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
课程设计最能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课程改革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反复论证以及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系不断完善英语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时,把夯实学生专业基本功作为第一要物,把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最大程度的融合,把培养学生的技能贯穿于始终。其一,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国家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其二,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训练有机的结合,提高了课程的效益。其三,积极开设新课和改造现有课程,重点摸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在课时限制的前提下,开设专业自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确保专业技能训练课的前提下,加大选修课开设力度,还要求学生选修部分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教育。目前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几大模块在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学时学分的分配上合理,符合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可行性强。英语专业基础课开得比较扎实,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方向课能反映出不同方向的主要核心课程,任选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抓好毕业论文的指导与设计 根据《湘南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我系成立了毕业论文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毕业论文指导、质量监控等工作。以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1)由系主任张建佳教授和主管教学的副主任李气纠副教授教授负责毕业论文指导的组织与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实施方案、论文写作规范与要求,对毕业论文工作做了具体布置,对选题、资料调研、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都作了严格、具体、规范的要求;
2)挑选科研能力较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或者硕士学位的教师指导毕业论文。
3)对学生论文写作及教师指导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论文分一、二、三稿和最后定稿,每一稿都要求学生认真写作和修改,老师要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4)认真严格组织论文答辩工作。根据每个论文小组不超过8人,每个答辩小组不超过16位学生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论文答辩。每个答辩组至少有三个答辩老师,对答辩不合格的学生需要重新组织答辩,重新答辩不合格的学生扣发学位证。
7.加强英语听力、口语环节的教学
英语听力、口语教学一直是我系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英语听说机会,我系更新了英语调频台,每天分多个时段向学生播放英语节目。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说英语机会,我系非常重视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建立了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为了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系组织专人负责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以及 “英语角”活动。为了激发外语系学生乃至全院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们创办了一年一度的英语节,开展了外语文艺晚会、英语演讲赛、英语辩论赛、学术讲座、外国优秀电影展播和外语戏剧演出等活动。另外外语系每年多聘请多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外籍教师来我系任教,我系所有的口语课程以及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学等课程都由外籍教师担任教学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和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语言实践环境和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8.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
在继续原有的院级精品课程《英语翻译》的基础上,我们正在申报省级重点课程。《英语听力》、《综合英语》课程正在积极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已得到完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定位准确,全系教师密切配合,专业学科建设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9.加强教研室建设,开展教改、教研活动
教研室是教学的基层单位,根据我系的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我系现有精读、泛读、听说、语言学、翻译、商务英语六个教研室。每年各教研室都制定了教研室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一系列的教改教研活动(不得少于10次)。我系的常规教学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检查教学计划执行的情况,组织公开课、示范课教学和教案检查,开展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外活动,等等。
10.加强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我系开展了一系列的、有英语特色的课外活动,如:外语文艺晚会、英语演讲赛、英语辩论赛、学术讲座、外国优秀电影展播和外语戏剧演出等活动,系还成立了学生戏剧社,每年组织外语戏剧演出,这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把我系素质教育推向前进。同时,我系不断修改教学计划,增开很多选修课程,调整课时分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在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
总之,在过去几年的教学中,我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严格执行了英语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全面完成了授课计划,加强了薄弱环节的教学,提高了英语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英语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达到了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了劳务市场对英语本科生的需求。
第二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及参考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八、课程结构
(一)依据“一干五支五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
(二)学习领域主要课程介绍 课程
商务英语翻译
学期
基准学时
职业能力要求:
能够正确解读常见英文标识,并对中文标识进行准确英译; 能够运用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等方法将商标进行英汉对译; 能够初步进行商业单证固定套语的英汉对译; 能够将简单公司介绍进行英汉对译;
5、能够将常见产品说明进行英汉对译。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在商务情境下的英语笔译能力。熟悉在涉外企业中处理一般对外商务推广及商务交往中所涉及到的基本翻译类型、翻译方法、翻译规范和翻译技巧,以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商务专业知识及商务英语真实语料为背景,在大量实例训练中锻练学生在商务语境下运用常用的技巧翻译商务文本的能力。
学习内容:
学习共分为4个模块 商务文体的翻译; 广告文体的翻译; 政务文体的翻译; 科技文体的翻译。
课程
商务现场口译
学期 基准学时
职业能力要求:
掌握基本的口译方法及原则; 熟悉商务接待的基本工作流程;
掌握基本的交通信息,掌握举办展览会的基本流程;
熟悉商务谈判的流程,熟练使用各种商务场合的词汇和基本句型;
5、掌握各国文化背景知识,饮食文化。
学习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既通晓商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善于跨文化交际,又掌握口译技巧的能力。同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社会活动能力与应对各种商务场合的方法。
学习内容:
学习共分为5个模块 商务接待; 商务交流; 商务宣传; 商务策略; 交通物流。
课程
大学英语
学期 2
基准学时
128
职业能力要求:
逐渐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 能够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演讲、讨论、辩论和报告的主要内容;
5、能够自主开拓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巩固并增加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读写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涉外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要能读、译在涉外业务活动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应用文;在写的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使之能套写在涉外业务各种常见应用文体;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更加顺利地学习专业英语奠定一个最佳基础。
学习内容:
学习共分为2个模块
1、词类、句子成分、句子种类、句子类型、时态和语态等;
2、语气、非谓语动词、从句、强调句型、省略和倒装句。
第三篇:刑事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刑事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学习期限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学习期限:三年(全日制)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严明的组织纪律,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掌握监狱刑事执行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能够胜任监狱刑罚执行和劳动教养一线工作岗位以及适应公安机关看守所、拘留所、社区矫正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应熟悉规范和标准
1、《监狱法》的规定;
2、《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刑事执行的相关规定;
3、有关刑事执行的相关政策、法规。
(二)应掌握技能
1、具备从事狱政管理工作所需的日常管理能力;
2、具备从事罪犯教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矫治能力;
3、具备从事罪犯劳动改造工作所需的劳动组织管理能力;
4、具备维护监狱安全所需的突发事件预防与现场处置能力;
5、掌握队列指挥、擒拿格斗、防身自卫、警用枪械、防爆制暴及机动车驾驶等警体技能;
6、具备日常工作管理中集体讲评、个别谈话、心理咨询和文书制作等应用能力;
7、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必要的写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8、英语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
9、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操作技能以及计算机信息搜集和处理技能;
10、良好的沟通、应变、协作和公共关系协调能力。
(三)应胜任岗位
监狱刑罚执行、劳动教养等工作岗位以及公安机关看守所、拘留所、社区矫正等相关岗位。
(四)未来经过培训能转岗到的岗位
行政执法机关各相应岗位;司法警察及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保卫等。
三、培养规格
(一)素质结构
1、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具有忠诚奉献、爱岗敬业、公正文明的职业精神;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2)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与本专业工作相适应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及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3)心理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具有一定公共关系协调能力。
(4)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体能素质,熟练掌握队列指挥、擒拿格斗等警体技能。
2、职业素质
(1)具有较强的法律素养,具备从事监狱刑罚执行活动所必需的刑事法律等法律知识和掌握监狱现场管理、罪犯教育矫治、罪犯劳动改造等工作所必需的业务知识。
(2)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职业操守意识,服从命令,忠于党和人民,忠于法律,忠于职守,勇于献身;
(3)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4)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预防和应对监狱各种突发事件;(5)具备不断学习,提高自我的能力。
(二)知识结构
1、基础知识
(1)具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文化知识。支撑课目主要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艺术鉴赏。
(2)掌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理论。支撑课目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掌握本专业较强的职业技能,能了解本专业领域中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生产、技术、管理与服务知识;较系统地掌握从事监狱刑罚执行活动所必需的刑事法律等法律知识;掌握监狱现场管理、罪犯教育矫治、罪犯劳动改造等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4)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操作技能,支撑课目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
2、专业知识
(1)专业基础知识。支撑的课目主要包括宪法、法理学、犯罪学、监狱学基础等
(2)专业核心知识。本专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支撑课目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
① 刑法原理与实务:本课程主要学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正当防卫、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执行制度等内容,并进行刑法条文分析和案例分析等刑法实务能力的训练。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刑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法律规定的内容,并具有在实践中分析和处理具体刑事法律问题的能力。
② 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本课程主要学习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管辖、回避、辩护与代理、刑事证据、强制措施以及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五大普通诉讼程序及死刑复核程序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法律规定的内容,并能够应用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刑事诉讼中的实际问题。③ 罪犯心理矫治实务:本课程主要学习罪犯心理与矫治概述、罪犯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变化、罪犯的改造动机与服刑态度、罪犯违规心理与又犯罪心理、罪犯类型心理与群体心理、特殊类型罪犯心理以及罪犯心理危机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罪犯心理与矫治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罪犯心理问题的识别方法和现代心理矫治技术等基本能力。
④ 狱政管理:本课程主要学习监狱行刑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在刑罚执行中对罪犯的日常生活卫生、奖惩考核、行刑变更等进行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⑤ 罪犯教育:本课程主要学习掌握有关对罪犯开展教育矫正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该课程是对罪犯进行思想、文化、技术等教育矫正活动的一门专业应用理论课程。
⑥狱内侦查实务:本课程主要学习狱内侦查工作的任务、方针和原则,狱内侦查管理与队伍建设,狱内犯罪情报资料建设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狱内侦查的基本知识和侦查技能。
⑦ 罪犯劳动管理:本课程主要学习有关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学习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劳动组织管理,对罪犯进行劳动矫正。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罪犯劳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侦查技能。
⑧监狱安防实务:本课程主要学习有关监狱犯罪与事故的防范及有效处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预防和应对监狱犯罪及各类意外或突发事件,从而有效保障监狱内部秩序安全。
⑨违法行为矫正:本课程主要学习强制戒毒制度、劳动教养制度、收容教育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等相关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识别违法行为和制定相应矫正措施的能力。
(三)能力结构
1、职业方法能力
(1)职场规划能力: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设定职业理想,充分掌握本专业职场动态,了解真实职业环境,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所要求的技能、任职资格等,在进行科学的职业分析和定位的基础上,结合所学专业及自身实际进行职业选择和人生职业方向设计,提高自己与理想职业相匹配的能力,为自己将来就业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
(2)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具有自我认知、准确定位能力,拓宽知识范围,从专业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等方面,加强对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的基础上,最终达到职业生涯及个人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空间的能力。
(3)学习创新能力:养成学习的习惯,培养学习能力,构建以创新能力为主的、具有个性化、多样化、反思性的学习方式,学会专业思维,并具有创新精神,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4)自我推介能力: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具有自信、自强、自尊、自立的良好人格,掌握自我推介技巧,通过求职信、自荐书、应聘书等能够得体的将自己推荐给他人,具有顺利适应社会角色和社会岗位的能力。
(5)决策能力:对专业问题和工作任务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面对问题能够快速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全面评估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效预知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并制定相应对策,从而使学生具备灵活应变的决策能力。
2、职业社会能力
(1)人际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具有从事监狱、劳教工作需要的与人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具有较强的公关应变能力。
(2)团队合作能力:具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具有监狱、劳教刑事执行人员必备的纪律观念和服从意识,能够与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进行合作共事,包括遇到分歧时相互协调的能力,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的能力等。
(3)劳动生产能力:养成劳动习惯,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有一定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4)英语应用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阅读能力以及一定的听、说、写、译等英语应用能力。
(5)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具有岗位必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忠于党和人民,忠于法律,忠于祖国,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心。
第四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
艺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艺术学院积极开展2017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修订的情况总结如下:
1、指导思想:全面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全面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体现我校的办学定位。
2、指导原则
①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需要。②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有机结合。③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④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角度出发,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3、前期调研
根据学院的安排,各专业负责人组织本专业专家组,前往相关高校、企业进行调研,共走访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传媒学院等院校考察调研,充分听取各高校专家意见,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参考意见,并且各专业还组织专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如河北演艺集团、河北画报社等企业了解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情况,另外各专业对已有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工作之后觉得哪些地方欠缺等,作为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
4、完成初稿
各专业在学校统一要求以及指导原则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完成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初稿,并在专业内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调整。
5、专家论证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调整完成后,学院组织校内为专家进行新版培养方案论证,通过专家论证进一步完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专家包括,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本专业相关行业人员、校内教务管理人员、以及学生代表等,最后
专业负责人根据专家论证意见,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形成最终版本上交学校。
6总结
艺术学院2017版培养方案修订,从学院任务的下达以及安排到各专业调研工作、论证工作等都是合理有效的,经过长达一年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最终形成的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是适合未来5年艺术学院各专业教学的使用,同时各专业教师在教学工程中积极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
第五篇:近三年人才培养方案总结
近三年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总结
我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省教育厅批准于2002年开始招生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安全标准和规范,掌握机电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组装、调试、维护、检修、技术改造和销售等岗位工作,具有从事本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认真实施了教学计划,现总结如下:
1.严格落实课堂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抓紧、抓实、抓好。我们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和老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2002年以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评奖活动,如:我系朱建平(2005年)、孙红霞(2008年),分别获得东营科技职业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其次,我们安排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和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本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另外,根据学院的相关规定,我们安排老教师担任新进和青年教师的授课导师,指导青年老师备课及上课,迅速提高青年老师的授课水平及教学效果。
2.精心挑选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质量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教材应该溶传统性、时代性、先进性、前瞻性于一体。带着这种理念,我们专业全部课程都采用了“十二五”或“十一五”家级规划教材和教育部规划教材。
3.切实抓好教学实习和实习基地建设
教育实习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实习基地建设是抓好教育实习的重要保证。因此,我系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育实习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安排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指导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效果深受实习单位好评。我系与东营泰星模具有限公司、东营万通模具有限公司、山东
博瑞制动有限公司、山东东营汇丰集团、山东恒丰橡胶有限公司、山东鸿亦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华帘集团、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并把这些学校作为我系重点建设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我系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
4.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
为了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需要,我系曾多次下企业进行企业调研,修改专业培养方案,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为了更新知识,我系采用了全国最新编写、出版的优秀教材,绝大多数教材是“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提提高教学效果,我系配备了12个专业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我系绝大多数教师能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能用电脑收集教学资料、进行课堂教学和从事科研教改活动。
5.重视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
课程设计最能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课程改革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反复论证以及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系不断完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时,把夯实学生专业基本功作为第一要物,把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最大程度的融合,把培养学生的技能贯穿于始终。其一,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国家专业课程标准。其二,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有机的结合,提高了课程的效益。其三,积极开设新课和改造现有课程,重点摸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确保专业技能训练课的前提下,加大选修课开设力度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教育。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几大模块在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学时学分的分配上合理,符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可行性强。机电专业基础课开得比较扎实,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方向课能反映出不同方向的主要核心课程,选修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抓好毕业论文的指导与设计
我系成立了毕业论文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毕业论文指导、质量监控等工作。以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1)由系主任张震和主管教学的副主任陈为全负责毕业论文指导的组织与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实施方案、论文写作规范与要求,对毕业论文工作做了具体布置,对选题、资料调研、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都作了严格、具体、规范的要求;
2)挑选科研能力较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或者硕士学位的教师指导毕业论文。
3)对学生论文写作及教师指导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论文分一、二、三稿和最后定稿,每一稿都要求学生认真写作和修改,老师要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4)认真严格组织论文答辩工作。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论文答辩。每个答辩组至少有三个答辩老师,对答辩不合格的学生需要重新组织答辩,重新答辩不合格的学生扣发毕业证。
7.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
在继续原有的院级精品课程《电气控制与PLC》的基础上,《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正在积极申报院级精品课程。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已得到完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定位准确,全系教师密切配合,专业学科建设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8.加强教研室建设,开展教改、教研活动
教研室是教学的基层单位,根据我系的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我系现有机械和电气自动化两个教研室。每年各教研室都制定了教研室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一系列的教改教研活动(不得少于10次)。我系的常规教学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检查教学计划执行的情况,组织公开课、示范课教学和教案检查,开展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外活动等等。
9.加强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我系开展了一系列的、有特色的课外活动,如:校内专业技能比赛、学术讲座等活动,系还成立了创业社团,每年组织外语戏剧演出,这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把我系素质教育推向前进。同时,我系不断修改教学计划,增开很多选修课程,调整课时分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
总之,在过去几年的教学中,我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严格执行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全面完成了授课计划,加强了薄弱环节的教学,提高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毕业生,达到了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了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毕业生的需求。
机电工程系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