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课堂生成 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有效性

时间:2019-05-13 00:4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促进课堂生成 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有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促进课堂生成 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有效性》。

第一篇:促进课堂生成 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有效性

促进课堂生成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有效性

邱祥成

(南京市浦口区桥林中学 南京 211800)

摘要:生成性是我们新课程课堂的基本特性、基本的价值追求,它要从原来的“特例”,走向现在的常态.生成性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创造性,从而营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本文主要结合新课程要求和笔者教学经验阐述如何促进课堂生成,构建真正意义的有效课堂.

关键词:契机;错误;思考空间;有效追问

生成性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

【1】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捕捉有价值“错误”、抓住意外的“契机”、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以及有效追问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促进课堂生成,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有效性。捕捉有价值的“错误”以促进课堂生成

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2】和保护。只有出了错,课堂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有魅力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错误”。

案例1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中,有这么一道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2kx22kx10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教师出示这道题后,好多同学都流露出欲欲跃试的表情,最后老师请了生解题的过程: ∴b4ac0

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2k

21到黑板演示2412k10

4k48k0 4k4 ∴k1

教师待生1演示完后,并没有立刻评价生1的答案,而是转向全班同学说:同意生1的答案的同学请举手,结果有一些同学举起手来.教师没有责怪学生做得不对,相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纠错机会,这时下面已经有学生叫起来说黑板的答案不对,教师因势请生2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12k0,生2:由题意可知,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要求二次项系数不等于零,即k11,所以正确的答案是k1且k 22 这时有好些学生都给生2投以赞许的目光,教师也适时给以肯定,但就在这时候生3 把手举得极高,说生2的还是不对,这时很多学生都流露出极其疑惑的表情,教师又趁机请生3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3:我觉得二次根号被开方数要大于等于零,一次项系数2k中的k要满足k0,所以正确的答案是:0k1且k1 2这时教室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教师也立刻给肯定,表扬了生3考虑问题考虑得很全面。经过这“一波三折”,全班学生都认识到出错的原因,成功纠错.

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学生出现的错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因此教师要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学生错误中的生成资源,并且充分地利用这种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通过对错误地修正、探究,使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使课堂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抓住意外的“契机”以促进课堂生成

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着不同生活经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的个体,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差异,课堂才是充满变化的,有着各种“意外”的出现,有时这些“意外”可以激发学生热情和挑战的情绪,只要抓住这个意外的“契机”,促进课堂新的生成,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更加精彩、更加有效。

案例2 在学习梯形的性质的时候,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道题: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D,若AD=32cm,BC=52cm,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AD

O1B2C教师设计这道题的本意是让学生熟悉梯形的面积公式:S梯形=1上底+下底高,2出示这道题五分钟后,教师对全班同学说:“这道题做完的同学请举手”,令教师吃惊的是,居然没有人举手.这时教师心里充满疑惑,但是他并没有立刻责怪学生,而是看了一下自己出示的题目,发现原来是自己出示这道题的时候漏掉了“ABCD34”这个条件.此刻教师心里暗喜,但并没有给学生补上这一条件,而是故意说:“其实这道题我也还没解出来”,这时班上已经有学生叫起来了:“老师都不会做”。然后教师说:“你们要不要试下”,学生大声说“要”,教师知道这时已经激起他们的挑战心理,有些学生肯定在想“老师不会做的题目,我如果能做出来,多牛啊”.全班都很认真在思考,寻找解题的方法,大概又过了十分钟,有个学生举手说他解出来了,这时全班一阵雀跃。教师趁机说:“那么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讲解他的解题思路”.以下是这位学生的解题思路:

第一步:证△ABD≌△DCA 得∠1=∠2;第二步:证△AOB≌△DOC得OA=OD OB=OC 第三步:在Rt△AOD和Rt△BO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OA=OD=3 OB=OC=5,因而AC=BD=8

1111S梯形第四步: =SACDSABCACODACOBACODOBACBD2222

待这位学生讲解完后,全班学生都惊呼:太厉害了!此时班里响起更热烈的掌声,教师觉得这个意外的效果收到了(此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写一遍解题过程),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总结:

师:这个同学有没有使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啊? 生:没有

师:那他是用了什么样方法来求梯形的面积?

生:把梯形ABCD分成两个三角形△ACD和△ABC来求

师:那从这道题看来,我们在求梯形的面积可以有哪些方法? 生: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或是把梯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

师:由此看来,求图形面积时,如果不能直接用公式求的话,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求解?

生:可以把图形进行合理的分割

师:我给大家做这道题时,不小心写少了ABCD34

生:啊?太简单了,只要把高求出来,就可以直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了 师:我今天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

可见,教师抓住有价值的“意外”,适时调整课堂的教学行为,教师放下“面子”,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挑战心理,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挖掘自己的潜能,终于挑战成功,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因此由学生发挥主体的能力,促成了新的生成点,造就精彩的课堂.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以促进课堂生成

在传统教学中,经常出现满堂灌的情况,教师经常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基本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往往教师把问题抛出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求学生回答,更有甚者就是自问自答。这样子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顺利完成他自己的预设,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不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实际上只有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给以学生思考的空间,才会有因学生认知水平而产生有价值的生成,这样的课堂才更加有效。

案例3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已经知道用“边角边”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当这里的角不是两边的夹角,而是其中一边的对角时,两个三角形还全等吗?

(学生开始在练习本上画图、尝试、并和同桌交流.很快大家纷纷表示这种方法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突然,生1大声道:“是全等的!” 师:请你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是用直角三角板来画的(如图1),先画出∠C=∠F,然后截取AC=DF,AB=DE,这样画了几次都是全等的.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也用直角三角板来画一画,看看是否全等.(学生纷纷用直角三角板画三角形进行验证,结果所画的两个三角形确实是全等的,从而与前面得出的结论产生了矛盾,学生开始思考、讨论.)

生2:我觉得这样画不是很好,画出来的都是直角三角形,这只能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是成立的.

师:不错!这样画出的三角形确实都是直角三角形,这至少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那么对于任意三角形,能不能用“边边角”来判定全等?

(学生又开始讨论探究,结论是“边边角”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如图2,∠B=∠E,AB=CD,AC=DE).)

师:如果不指明是哪类三角形,“边边角”能判定全等吗? 生:不能!

在此案例中,教师原本只想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边边角”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但是学生的一次特殊操作(利用直角三角板来画)得到了全等三角形,改变了教师的预设,教师抓住这个宝贵的生成,及时调整预设,自然地让学生探索“边边角”在什么情况下是成立的,在什么情况是不成立的,使学生的探索有了深度,从而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此案例也发现只要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就可以让你的预设得到很好的生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能力,让你的课堂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整个课堂充斥着学生思维的光芒。有效追问促进课堂生成

【3】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课堂教学 活动是师生生命活动的展现。教师在有效追问的观念指导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反应保持敏感,及时进行有效的“追问”。

案例4 在复习《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出示题目:

如图1,直角梯形ABCD,AD∥BC,∠A=∠B=90°,∠DEC=90°,试说明AD、AE、BE、BC之间的关系.

因为对图形很熟悉,学生很快就说出这四条线段的关系:由△ADE∽△BEC得

ADAE BEBC追问1:如果把这个图中的三个90度改成60度(如图2),这四条线段有什么关系?(学生试着用解原题时找相等角的方法,证得△ADE∽△BEC,从而得到四条线段成比例的关系:ADAE)BEBC

追问2:如果再把60度改成110度(如图3),是否有相同的结论呢?(学生经过片刻思考,马上得到肯定的回答:四条线段有相同的关系)

C

D

EBA

图3

追问3:现在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经过思考,最后得到当∠DEC=∠A=∠B时,都能证得△ADE∽△BEC,从而得到ADAE)BEBC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有效的变式追问使学生掌握了方法,熟悉了图形特征,拓宽了思考问题的方向.正因为教师的有效追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不断促进课堂新的生成,体现了课堂中师生有生命力的互动,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要凸显教学的生成性,因而教师应在关注学情的前提下精心预设,在互动对话中善于去捕捉、发现和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涌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且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然后要把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转化为教学问题,纳入教学内容,成为教学的闪光点,并把它转化为学生智慧发展的“火种”.努力追求富有活力的课堂生成,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5页 [2]陈新芸:《实施有效追问,构建生命课堂》《初中数学教与学》2010年第9期,第23页 [3]朱生权:《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初中数学教与学》2010年第12期,第12-13页

作者简介:

邱祥成(1973——),男,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

第二篇: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有效课堂教学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让课堂教学有效是最关键的。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教学有效?我认为应做好如下几点:

一、备好课。

课前,认真读教材和教师用书,找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遇到疑难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解决,或者同伴相互研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理清教路。此外,还要把课本的习题都做一遍,以防措手不及。为了提高备课水平,很有必要进行集体备课,至少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并写好备课记录,以备下次研究和上级检查。

二、写好实用教案。

要上好一节课,定好目标,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非常重要,这就必须写好实用教案。为了在课堂上能自如的掌握学生和使用教材,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写好详细的教案。有必要时,在教本上加以圈点、圈注。在教案上把设计好的教学过程、练习题、作业题都安排好。教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要注意突出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三、向40分钟要质量。

有效课堂体现在:“三动”、“三实”。“三动”即:主动、互动、生动。“三实”即:真实、扎实、朴实。要做到这两个“三”教师并不是照着教案走就可以了,教师要根据实际积极的引导组织教学,并学会随机应变。教学过程的主要过程一般是这样的:情境引入或复习引入或问题引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反馈练习~总结评价。情境引入或复习引入或问题引入:可以是故事引入或具体情境或设立悬念引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在这里,老师只能做学生的指路人或引路人,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要注重学生的主动、互动,师生的互动,把课上生动。展示评价:评价要真实准确,给予恰当的表扬和中肯的指错,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扎实。反馈练习:练习题要讲究具体、典型、有代表性具有阶梯型,既要有保底练习又要有拓展练习,这样才能照顾全面,让好、中、差生都能吃饱,才有学习的劲头。总结评价:做一个全课的总结评价,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产生改进的冲动,从而更喜欢学习。

四、科学布置作业。

适当的给学生布置点作业,并不与“减负”相抵触。作业有两种,一种是老师要批改的作业,另一种是家庭作业,老师要有布置有检查。两种作业都要适量,而且每天都不能少,这样给予学生科学的压力,才能使学生不断进取。老师批改作业一定要认真仔细,通过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解决,有利于学生的进步,还有利于下一节课的开展。

五、不断地反思。

要提高教学工作能力,必须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才能吸取经验教训。要做到每课都有反思,反思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教法、学法是否得当;作业、练习题的布置是否合理;学生学得怎么样,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需要怎样进行改进,为什么?还要把反思记录清楚,方便对比再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能力,使课堂增效。

六、进行校本研究。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胜任一名教师的工作。听课、评课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最直接的途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主动的参加听课、评课,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改正自己的不足。要求自己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还要争取走出去,到外地去听课学习,获取更新的东西,吸取更好的营养。参加业务学习、专业研究和课题研究等校本研究也很重要。教师要认认真真学习,仔仔细细地记录,以便自己积累知识和经验。校际交流又是取长补短的好机会。还有就是自学,博览群书,上网学习,要注意做好个人笔记,把有用的东西都摘录下来,以备后用。

总之,教师练就一身本领,让朴实而又生动的课堂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发展,就是有效的课堂。

第三篇:提高课堂有效性

摘要:

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提高课堂实效性,一、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二、课前准备要做到位;

三、教师授课一定要做到精讲多练;

四、善用激励性的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实效性

实施新课标以后,对广大数学教师来说,课时紧,任务重,如何在课堂40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益,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这对我们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考验。就拿我们四年级来说吧,一周就四节数学课,每天不光要对课堂上新授知识及时练习巩固,完成课堂作业,还要完成一些教学辅导资料上的习题,这些练习仅靠教师在四节课内完成是不够的,要么占用其它的时间,要么上完课后抽空辅导,再加上纠正错题,每天忙的不亦乐乎。如果是带双班的数学教师,再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一定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向40分钟要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很多,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具体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对待每一节

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我校开展的每师一课活动中,教材把得准,吃得透的教师,因为课前进行了精心设计,教学层次分明,重点内容教师巧妙点拨,易于理解的内容一带而过,时间分配合理,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堂既有容量又有质量。课下我们对学生作业进行了统计,正确率达到了80%——85%,这在新授课中达到这样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纵观整个活动过程,凡是平时认真备课、踏实上课的教师,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训练有素,课堂组织活而不乱,学生精神饱满,学习热情高,教学效果好。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平时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二、课前准备要做到位。

课前准备包括:教师教的准备和学生的学的准备。教师教的准备过程,除了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外,还要分析学情。学生掌握每节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一堂课分几个大的步骤,每个步骤又分哪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哪些环节属低效无效环节,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在哪个环节学生容易出现问题,出现什么问题也应该心中有数。只有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你才能调控有余,这样你的课堂才不会低效费时。

另外,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上课用的课件、挂图、尺子、粉笔等。学生的课前准备,如钢笔水足不足、作业本课下发了没有,上课用的相关学具等。请不要忽视这些细小的环节,时间往往就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光在课堂上发作业本就会耽误大家1—2分钟的时间,想想我们的课堂有这样的几个2分钟!

三、教师授课一定要做到精讲多练。

教师授课要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扶一把,在学生容易出错处点一点。不要整节课絮絮叨叨,耽误了学生在课堂内完成作业的时间。俗话说的好: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讲的多不如练的多,在课堂内完成作业也便于发现共性问题,及时补救,提高课堂实效性。

有很多教师课堂上讲了很多内容,把写的时间挤没了,只好把课堂作业留到课下或回家完成,这样不光养成了一部分学生拖拉作业的习惯,作业准确率不高,还加重了学生负担,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作为教师不要怕学生听不懂,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探索的时间,教学观念要转变,不能整节课自己讲的是滔滔不绝,学生听的是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于课堂上口、手不合拍的学生,教师要留一些写的时间,让学生能说上,也能写上。学生写作业的速度和正确率要在课堂上培养,向40分钟要质量。

四、善用激励性的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他们学会认真倾听,教师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回答问题。对一些缺乏口才,往往词不达意,说了许多却又不切话题和因为个性心理特点,过于腼腆、怯场而久久说不出一句话的学生,教师不仅要首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主动传递出自己的关心之情,而且要专心致志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借助微笑的表情,传递出师爱的微妙信息,打消他们的紧张情绪,使学生久旱的心田接受甘露的沐浴,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自觉打开心灵之窗,大胆表达自己的心声。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在做练习时,教师也要采用一些如抢答、限时计算、夺小旗等一些方法训练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另外,教师一定要守时,铃声响必须进课堂,保证40分钟的教学时间,这样对学生来说,也才能渐渐养成铃声响进课堂的好习惯,准备到位,进入角色快,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第四篇:如何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

文章摘要: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的途径: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合作学习最省时,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关键词:体验 认同 鼓励 动力 感受

推荐轻负高质,提高课堂有效性一直是学校所倡导,我们为之而努力的目标。美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术课又有别于其他课程,他有自身的特点所在。如何做到省时高效呢?目前小学的美术课本中包括了各种类型的绘画,雕塑、工艺及生活中的美学观念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合自身教学的尝试,我认为: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合作学习最省时,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1、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

美术没有语数外非常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也没有他们紧密的上课密度,我们美术老师很容易把握不好知识点在整个小学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上课中把握不好度,于是,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相匹配,结果事倍功半。如学习人像描绘,小学教材中就涉及第一册中的《大家成为好朋友》,第三册的《我的老师》,第九册的《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这几课都要求能把握好人的脸型、发型、五官等的特点,显然不同年段肯定应有不同的度的把握。我送给学生的一句名言就是:你不必追求优秀,只要做到良好就行。

2、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

我们准备了吗?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准备什么?仔细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遗憾,无不与我们的准备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科学务实的教学设计,松张有度的教学节奏,是教学有效的主要因素。当然与教师的自身素质,个人的教学风格也有直接关系。课前的教案设计、教具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备的范畴和内容。公开教学为什么给人的效果好,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准备充分罢了。所以我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准备充分的学习用具,有的是必须购买的,如记号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素描纸、胶水、剪刀等,有的是课余时间收集的,如牙膏盒、废弃的瓶子、瓶盖、开心果果皮、果冻盒子、衬衣盒里的白板纸、彩色画报纸、彩色小珠子等,需要用时提前通知学生就可以了。准备的充分,课堂效果自然就好。

3、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

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渲泄个别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美术课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忙于不一样的个别辅导,这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重要特点,是美术老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

4、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

美术本来就以美感人,但在实际学习中,作为我们美术老师的自己往往忽视学生作业的体现,其实,只要你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能让我们的学生欢呼雀跃,一个小小装点,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传统的纸质又薄,页数又少的美术本已经跟不上课堂需求了,我要求学生的作业全部用素描纸完成。这样做有许多好处:(1)每袋素描纸3元钱、20几张,老师统一保管发放,可以用一年,经济又节约;(2)素描纸纸制较厚,方便学生直接用记号笔作画,用水粉着色,既培养了学生的一次性造型能力,也提高了绘画水平;(3)方便了学生的作业展示,只须两块小磁铁就可以贴在黑板上自我认同,让大家欣赏了;(4)优秀作业可以直接张贴在墙上,激发学生的自豪感;(5)参加比赛时直接上交作品 ;(5)作业纸还可以用于学生办美术小报,粘贴各种图片,剪纸、撕纸、吹画、折纸、做手工等等。如果每一次的学生作业都能让我们的学生享受成功,带来愉悦,那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自然高涨,而效率与此就成正比。

5、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

美术课的作业讲评一般都是老师拿了几张作业,讲讲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样做本来没错。可重复多了,发现表扬批评的总是原来几位同学,讲的也总是原来的话。对此,因搞教学研究就自然会提出一些疑问: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是否符合每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常有老师出于鼓励学生积极性的愿望,搞作业评比竞赛,其结果往往是表面的热热闹闹掩盖了有悖于美术教学规律的弊端。小孩子会因为评比的导向而改弦易辙,使自己的作品迎合得奖需要,丢弃那不一样的个体创造,却不会意识到这是一次自我意识的丢失和创造意识的封闭;小孩子会兴致盎然地为第一名拍掌称贺,却不会去为第一名打个问号——认为那是老师定的,肯定无疑。比赛的效果往往会引起这样的思考:还是不要比赛为妥,换个角度换种说法不是更好吗如前所述,儿童美术作品应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评价很难用一根尺子量出长短来,作业讲评的确成了伤脑筋的事。但静心分析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有一种取得成果的满足和喜悦,同时也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面对全班不一样的作业和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何设计讲评一环呢?我认为讲评的话题首先应注意紧扣课堂教学要求,因每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以讲评也有不同的话可讲;其次要注意鼓励全体学生的自信心,据素质教育的需要,除了考虑作业的可视效果的质量外,对于那些认真参与学习、大胆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的同学都应给予肯定,给予鼓励,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比批评更能增加他们的上进信心。讲评的方式除了语言讲解外,应注意美术的形象特点,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使学生观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展示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设计,如窗花展示于窗上,挂件就悬挂起来,这样做不仅创设了接触其他同学作品的机会,也使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适当展示才是最后完成。每节课上我提倡学生的每张作业首先要有勇气贴在黑板上自己认同、琢磨、欣赏这世界上独一无

二、与众不同的作品,然后再接受大家的赞赏与翘起大拇指的鼓励。在众多的讲评方式中,全体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不失为一种讲评的上策。展示全部作品,有利于全体同学平等地建立自信心自不待言,更有价值的是全体同学能获得一个开放交流的环境和机会,能在这么一个难得的环境和机会里感受、议论、切磋、沟通、理解、触发,其内含远远超出教师选几份作业讲评一番。实践证明这是特别值得提倡的。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作业质量,建议低段可以当堂作业当堂上交,养成准时、有效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老师也可以及时反馈,中高段可以让一部分有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带回家完成,既保证一般学生的作业质量,又能让好学生有可以发展的空间,每种学力的学生都有自己更好的发展。

6、合作学习最省时

合作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基础上,是独立学习的有益补充。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小团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可取长补短。为此,我有意识地将爱动的和爱静的,反应快的和反应慢的,兴趣浓厚和兴趣淡漠的,各自特长不同的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例如:本人在教学二年级的《头饰》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每个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特长,有负责设计绘画的,负责剪贴的,负责编写小故事的,负责表演的,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从而达到了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学习目的,整个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破学科界限,结合实际进行学科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能更好的实施学科整合教学。如在四年级《家乡的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工合作收集家乡的桥的结构特征、建筑特色、历史背景、图片资料等信息,采用上网查询、图书查询、访问查询、实地考查等各种手段获取信息,然后回到课堂,合作学习,共享信息,以记忆画的形式画出家乡的桥。同时各组成员分工合作,设计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小报。这次教学活动,不但有效地完成了美术技能练习,而且还使学生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如对桥梁知识,乡土历史,电脑的运用,图片的赏析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机地融入语文、历史、电脑等学科知识,使学生得到了一次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

7、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感觉是人发展认识的前提,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依靠形象思维获得,美术活动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进行。因此美术教师应尽可能运用丰富的、直观的、多角度的感知材料。而网络犹如一个巨大无比的资源库,它具有全方位的开放性:首先,它的资料是动态的,处于即时更新的状态,它能推出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其次,它的资料丰富多彩,含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师生双方都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第三,它的资料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电脑的网络化,为我们提供了随身资源库,将美术教室扩大到了有信息海洋之称的互联网上,为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美术欣赏课为例:以往的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挂图、搜罗有关幻灯片,录像带等,在讲课时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转换多种的教学辅助设备,教师上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采取网络多媒体美术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备课时可根据主题内容进行搜索,选择合适的欣赏文字、图片、声、音、像等资料,也可查找素材库,然后通过 Powerpoint、Authorwai 等软件,制作成声、像、字齐全的教学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及学生的实际随机点击,伴随着图像、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主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思绪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

美术是视觉形象。许多美术语言只能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只能由美术作品去说话。美术教学必须提供直接的视觉观察,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审美体验。所以,制备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演示学生才能清楚辨认材料性能、操作方法、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是听讲解所得不到的。网络世界为课堂提供了大量的 文字、图形、图像、声音、音乐、动画、色彩、视频图像等相关的信息集合于一体,为教学提供迫真的表现效果,使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比如,我们要帮助学生体会劳动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艺术作品是劳动的结晶。教学仅靠现有教材当中这方面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在课堂上通过网络带领学生参观中外的历史博物馆,使他们知道美术在人类发展史以及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如大量的洞窟壁画、岩画是我们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它们都是以描写劳动为主题的作品。其中原始人是如何猎杀动物充饥的、如何生活和交往的,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浏览这些岩画让学生明白了绘画与劳动的关系,即劳动中产生了绘画,绘画记载了人类的劳动。更多的美术(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作品都反映出劳动与人类的文明息息相关。

总之,美术课上教师把由线条、形状、色彩等构成的画面与学生的情趣,心境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使学生的心理结构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来感化学生的良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上好美术课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五篇:如何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

文章摘要: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有效性的途径: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合作学习最省时,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关键词:体验 认同 鼓励 动力 感受

推荐轻负高质,提高课堂有效性一直是学校所倡导,我们为之而努力的目标。美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术课又有别于其他课程,他有自身的特点所在。如何做到省时高效呢?目前小学的美术课本中包括了各种类型的绘画,雕塑、工艺及生活中的美学观念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合自身教学的尝试,我认为: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合作学习最省时,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1、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

美术没有语数外非常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也没有他们紧密的上课密度,我们美术老师很容易把握不好知识点在整个小学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上课中把握不好度,于是,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相匹配,结果事倍功半。如学习人像描绘,小学教材中就涉及第一册中的《大家成为好朋友》,第三册的《我的老师》,第九册的《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这几课都要求能把握好人的脸型、发型、五官等的特点,显然不同年段肯定应有不同的度的把握。我送给学生的一句名言就是:你不必追求优秀,只要做到良好就行。

2、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

我们准备了吗?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准备什么?仔细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遗憾,无不与我们的准备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科学务实的教学设计,松张有度的教学节奏,是教学有效的主要因素。当然与教师的自身素质,个人的教学风格也有直接关系。课前的教案设计、教具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备的范畴和内容。公开教学为什么给人的效果好,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准备充分罢了。所以我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准备充分的学习用具,有的是必须购买的,如记号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素描纸、胶水、剪刀等,有的是课余时间收集的,如牙膏盒、废弃的瓶子、瓶盖、开心果果皮、果冻盒子、衬衣盒里的白板纸、彩色画报纸、彩色小珠子等,需要用时提前通知学生就可以了。准备的充分,课堂效果自然就好。

3、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

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渲泄个别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美术课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忙于不一样的个别辅导,这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重要特点,是美术老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

4、新颖的作业形式是动力。

美术本来就以美感人,但在实际学习中,作为我们美术老师的自己往往忽视学生作业的体现,其实,只要你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能让我们的学生欢呼雀跃,一个小小装点,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传统的纸质又薄,页数又少的美术本已经跟不上课堂需求了,我要求学生的作业全部用素描纸完成。这样做有许多好处:(1)每袋素描纸3元钱、20几张,老师统一保管发放,可以用一年,经济又节约;(2)素描纸纸制较厚,方便学生直接用记号笔作画,用水粉着色,既培养了学生的一次性造型能力,也提高了绘画水平;(3)方便了学生的作业展示,只须两块小磁铁就可以贴在黑板上自我认同,让大家欣赏了;(4)优秀作业可以直接张贴在墙上,激发学生的自豪感;(5)参加比赛时直接上交作品 ;(5)作业纸还可以用于学生办美术小报,粘贴各种图片,剪纸、撕纸、吹画、折纸、做手工等等。如果每一次的学生作业都能让我们的学生享受成功,带来愉悦,那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自然高涨,而效率与此就成正比。

5、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

美术课的作业讲评一般都是老师拿了几张作业,讲讲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样做本来没错。可重复多了,发现表扬批评的总是原来几位同学,讲的也总是原来的话。对此,因搞教学研究就自然会提出一些疑问: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是否符合每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常有老师出于鼓励学生积极性的愿望,搞作业评比竞赛,其结果往往是表面的热热闹闹掩盖了有悖于美术教学规律的弊端。小孩子会因为评比的导向而改弦易辙,使自己的作品迎合得奖需要,丢弃那不一样的个体创造,却不会意识到这是一次自我意识的丢失和创造意识的封闭;小孩子会兴致盎然地为第一名拍掌称贺,却不会去为第一名打个问号——认为那是老师定的,肯定无疑。比赛的效果往往会引起这样的思考:还是不要比赛为妥,换个角度换种说法不是更好吗如前所述,儿童美术作品应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评价很难用一根尺子量出长短来,作业讲评的确成了伤脑筋的事。但静心分析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有一种取得成果的满足和喜悦,同时也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面对全班不一样的作业和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何设计讲评一环呢?我认为讲评的话题首先应注意紧扣课堂教学要求,因每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以讲评也有不同的话可讲;其次要注意鼓励全体学生的自信心,据素质教育的需要,除了考虑作业的可视效果的质量外,对于那些认真参与学习、大胆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的同学都应给予肯定,给予鼓励,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比批评更能增加他们的上进信心。讲评的方式除了语言讲解外,应注意美术的形象特点,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使学生观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展示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设计,如窗花展示于窗上,挂件就悬挂起来,这样做不仅创设了接触其他同学作品的机会,也使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适当展示才是最后完成。每节课上我提倡学生的每张作业首先要有勇气贴在黑板上自己认同、琢磨、欣赏这世界上独一无

二、与众不同的作品,然后再接受大家的赞赏与翘起大拇指的鼓励。在众多的讲评方式中,全体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不失为一种讲评的上策。展示全部作品,有利于全体同学平等地建立自信心自不待言,更有价值的是全体同学能获得一个开放交流的环境和机会,能在这么一个难得的环境和机会里感受、议论、切磋、沟通、理解、触发,其内含远远超出教师选几份作业讲评一番。实践证明这是特别值得提倡的。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作业质量,建议低段可以当堂作业当堂上交,养成准时、有效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老师也可以及时反馈,中高段可以让一部分有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带回家完成,既保证一般学生的作业质量,又能让好学生有可以发展的空间,每种学力的学生都有自己更好的发展。

6、合作学习最省时

合作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基础上,是独立学习的有益补充。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小团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可取长补短。为此,我有意识地将爱动的和爱静的,反应快的和反应慢的,兴趣浓厚和兴趣淡漠的,各自特长不同的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例如:本人在教学二年级的《头饰》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每个小组成员发挥各自特长,有负责设计绘画的,负责剪贴的,负责编写小故事的,负责表演的,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从而达到了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学习目的,整个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破学科界限,结合实际进行学科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能更好的实施学科整合教学。如在四年级《家乡的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分工合作收集家乡的桥的结构特征、建筑特色、历史背景、图片资料等信息,采用上网查询、图书查询、访问查询、实地考查等各种手段获取信息,然后回到课堂,合作学习,共享信息,以记忆画的形式画出家乡的桥。同时各组成员分工合作,设计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小报。这次教学活动,不但有效地完成了美术技能练习,而且还使学生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如对桥梁知识,乡土历史,电脑的运用,图片的赏析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机地融入语文、历史、电脑等学科知识,使学生得到了一次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

7、多媒体应用是锦上添花

感觉是人发展认识的前提,儿童的认知能力大多依靠形象思维获得,美术活动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进行。因此美术教师应尽可能运用丰富的、直观的、多角度的感知材料。而网络犹如一个巨大无比的资源库,它具有全方位的开放性:首先,它的资料是动态的,处于即时更新的状态,它能推出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其次,它的资料丰富多彩,含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师生双方都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第三,它的资料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电脑的网络化,为我们提供了随身资源库,将美术教室扩大到了有信息海洋之称的互联网上,为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美术欣赏课为例:以往的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挂图、搜罗有关幻灯片,录像带等,在讲课时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转换多种的教学辅助设备,教师上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采取网络多媒体美术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备课时可根据主题内容进行搜索,选择合适的欣赏文字、图片、声、音、像等资料,也可查找素材库,然后通过 Powerpoint、Authorwai 等软件,制作成声、像、字齐全的教学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及学生的实际随机点击,伴随着图像、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主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思绪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

美术是视觉形象。许多美术语言只能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受,只能由美术作品去说话。美术教学必须提供直接的视觉观察,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审美体验。所以,制备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演示学生才能清楚辨认材料性能、操作方法、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是听讲解所得不到的。网络世界为课堂提供了大量的 文字、图形、图像、声音、音乐、动画、色彩、视频图像等相关的信息集合于一体,为教学提供迫真的表现效果,使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比如,我们要帮助学生体会劳动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艺术作品是劳动的结晶。教学仅靠现有教材当中这方面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在课堂上通过网络带领学生参观中外的历史博物馆,使他们知道美术在人类发展史以及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如大量的洞窟壁画、岩画是我们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它们都是以描写劳动为主题的作品。其中原始人是如何猎杀动物充饥的、如何生活和交往的,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浏览这些岩画让学生明白了绘画与劳动的关系,即劳动中产生了绘画,绘画记载了人类的劳动。更多的美术(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作品都反映出劳动与人类的文明息息相关。

总之,美术课上教师把由线条、形状、色彩等构成的画面与学生的情趣,心境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使学生的心理结构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来感化学生的良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上好美术课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的,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教科书为主要蓝本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它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运用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受众,了解学生应该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学科基础、内在需要等方面展开。比如,在美术的学习上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美术知识和技能基础如何、哪些内容很陌生、希望通过怎样的方式学习美术、学生希望如何评价等等问题,都是教师在课前应该掌握的。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应该具备三个“力”:即亲和力、学力和驾驭力。“亲和力”主要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理解与包容等;“学力”主要指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水平,一个美术教师的“学力”应反映在美术专业知识、人文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及实践习得知识等方面。“驾驭力”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则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包括教材的定位与编写思路、知识体系与逻辑线索、学习要点与提示、学习材料与方法、学习过程与评价、范例等等。因此,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充实自己、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教学流程、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

(二)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

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所应达成的学习任务。它区别于美术课程总目标,也区别于各学龄段的阶段目标,它更强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而准确,并且具有可检测性。

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应考虑三个层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但并非是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教学目标确定下来,把握“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四个因素,例如在教学湘版义教教材《傲雪梅花》一课时,其能力目标可确定为“学生能在15分钟内用中国画工具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写意梅花图”。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考虑主目标、亚目标才生成性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还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充分考虑不同学习领域,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不同学习领域,有其不同的目标取向,如“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目标侧重于对工具、材料、方法、步骤、语言、原理等方面的认识、理解与运用,以及通过造型表达思想与情感等。②充分考虑不同学习内容。在同一学习领域下的不同学习单元、学习内容其目标也是不一样的,如湘版义教课标教材7-9年级中关于中国画的教学内容有三个课目:分别为《傲雪梅花》、《寄情山水》、《以形写神》,其教学核心目标分别对应为了解中国画的笔墨、程式、形神兼备。③充分考虑学科特点,不要“荒了自己的田去种人家的地”。④充分考虑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例如同是剪纸的教学内容,其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

(三)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这里所说的“形式”是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以及学习方式、活动设置等等。“内容”是指教学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应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就教学方法而言就有“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等。就学习方式而言,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形式”很多,一堂课不能都用到,也不能说哪种形式就一定最好,就某一堂具体的课来说,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形式”,“形式”应为“内容”服务。例如:在学习一些基本的作画技法和步骤时,老师的讲解与演示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再如让小学低年级学生了解一些学科性较强的知识时,采取游戏、接力赛等形式进行知识的柔化处理就比较合适。同时,“形式”的选择应考虑其利益最大化,即采取哪种“形式”对于解决“内容”更直接有效,所谓“该看的要多看,该说的要多说,该画的要多画,该演示的一定要演示”。

(四)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一堂课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一位教学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学流程设计的优化、教学时量和内容的合理安排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过程的优化应做到“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所谓“好钢”是指课堂上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所谓“刀刃”是指一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应选择最佳时机,把较多时间和主要精力投入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上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有效注意是有限的,很难保持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的持久注意力,一般来说,一堂课开头的几分钟课堂还未安全安静,学生精力还未完全集中,不宜于马上进入重点难点的学习,而应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由于“引人入胜的开头”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开始集中了,此时应花费较多时间用若干小环节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有一个“坚实的中部”。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是如何把握好“刀刃”,即正确把握好重点和难点,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重点,比如设计课教学中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和设计思维的训练就是重点,至于制作步骤、绘制方法等显得不那么要紧了。再如制作课中,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制作的流程和工艺就显得很重要。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此,笔者建议教师用关键词呈现教学流程,并对表示重点和难点的关键词进行标记,这样在教学中才会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

(五)范例应具典型性

举一反三性是课程的基本特性之一,要做到“反三”,“举一”就很关键,关键在于范例应具有典型性。尤其是美术课,由于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特点,所以范例的典型意义尤为重要。所谓范例的典型性,通俗地说就是范例与学习目标能够最好地最直接地挂钩,最能说明问题,即“用它”最能“说话”,并不是越经典就越好。美术课中的范例主要指美术名作、学生习作、教师范画等。不同类型的范例选择应考虑不同的典型意义,有的范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步骤;有的范例旨在学生了解形式语言和艺术原理;还有的范例则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审美特征和人文价值。

同一范例在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下,其典型意义的使用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例如有三个这样的课目:分别为《格尔尼卡赏析》、《立体主义画派》和《战争与和平》,教学中教师可能都会以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作为范例,但在这三个课目中其侧重点是应该不一样的,在《格尔尼卡赏析》一课中,范例的意义在于“就事论事”,即让学生了解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主题、构图、色彩、方法、原理、影响等方面;在《立体主义画派》一课中,以《格尔尼卡》为代表作品旨在了解立体主义画派的产生、艺术追求、造型原理、艺术风格等;而在《战争与和平》一课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战争与和平是艺术家表达的永恒主题之一,不同艺术家的表达方式、手段与方法不尽相同,其中《格尔尼卡》运用了象征、寓意的手法,用主体主义的造型原理来表达,同样具有强烈的感憾力。

四、如何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否优化,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以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测。笔者认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课堂文化建设情况以及教学的负效三个方面来进行检测。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主要指学生的参与度、作业状况和学习的生成性状况。其中参与度包括问题的参与、交流与讨论的参与、思维的参与、实践的参与、评价的参与等方面的程度,可以通过问答、眼神、注意力、气氛、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来判断。作业状况包括学生作业完成的数量、作业效果、作业过程等方面的情况,可以通过巡回观察、作业展示、互动评价等方式检测,重点是通过作业状况了解学生对教学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生成性状况主要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发散、类比与拓展的能力,教学中可以看看学生有没有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愿望,是否有新的问题提出,能否运用本课学习所得解决实践问题。

(二)课堂文化建设情况

一堂好课除了应达成教学目标之外,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课堂文化包括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学科特征的凸现和健康心理情绪等。师生关系建立应体现为平等、亲和、自觉;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体现为轻松、活跃、有节奏、有秩序;美术的学科特征应体现为感性的、感观的、感觉的、感化的;健康心理情绪表现为渴望、快乐、回味。

(三)反思教学的负效应

教师的反思意识是有效教学的理念之一,而对教学的负效应的思考是教师反思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师中的内容、课件、演示、评价、作品等有时可能会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或者副作用,如老师示范后学生可能完全模仿,课件等形式的“花哨”可能转移学生对内容的注意力,评价中的一味鼓励导致学生“好坏不分”等等都有负效应的具体体现。负效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教学有效性的程度,需要在教学中对负效应进行有效的把控,让其最小化。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觉得首先要确认什么是课堂的有效性,学科不同,判断的依据也就不同。

就我们美术而言,我认为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或者说是学习的内容,这是最起码的,其次让学生了解一些知识或解决一些问题,这是最主要的,而作业的反馈是最有力的说明。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就是在这里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课堂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或者说是学习的内容,这是最起码的。然而,仅仅这样做是有问题的。据我所知,绝大部分的学科都要按照教材来上课,曾经我也是严格按照教材来上的,但问题也就来了。新教材较之以往的教材,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更为多样化。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新教材有一些内容并不很合适农村学生,而且上课的形式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很多约束。曾经在别的学校听过几节课,给我的感觉是拘泥于教材的课堂还不如自我选择的课堂来得好。短短一节课,既要保证课堂的完整性,还要有作业的反馈,是有点难,新教材的内容较多,必须有所取舍。选择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其次让学生了解一些知识或解决一些问题,这是最主要的。看起来很简单,但理论知识在新教材上很不明确,需要教师加以充实,明确,条理化。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把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在生活中有所认识,加以应用。

最后,作业的反馈是最有力的说明。作业的设置在某种程度也对课堂的有效性有影响。合理的,吸引学生的作业,学生自然感兴趣。说到作业,让教师最为头疼的就是学生的工具准备了。如果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专门的教室,配好相应的学具,学生的作业质量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美术课堂的有效性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核心问题是怎么教才是有效的,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美术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1、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美术欣赏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虽然美术作品在艺术形象上有一定的确定性,但在涉及到一个人感受和理解时,会因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和知识的不同而对作品意蕴的认识有所差异。由于《美术鉴赏》教材中的许多美术作品距今都有一定的历史,而当代的中学生都是在迪斯尼卡通和日韩漫画中熏陶下长大的,所以《美术鉴赏》教材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在学生的眼里并不优秀,甚至很多学生还发出了不喜欢不欣赏的声音,所以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拉近学生与美术作品的距离,让他们能带着鉴赏的眼光理智的评价中外美术作品,而不是一味的否定,这个艰巨的任务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我在上高中《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五课《进入历史》这一课时,第一张出示的幻灯片不是美术作品而是网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西方艺术界认为近代中国没有自己的艺术全是抄袭》。师提问:

1、你是否同意西方艺术界对我们的评价?如不同意你能否举例说明?这一问题的设置不仅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爱国热情。这时有学生激动的站起来说:西方有中国的剪纸艺术吗?西方有中国的皮影戏吗?西方有中国的蜡染吗?西方有中国的国画吗?西方有中国的故宫吗?师:好!同学说的非常好!同学们既然知道这么多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知道中国故宫也是艺术品,那你们能说出故宫它美在何处吗?有北京故宫有何艺术价值?

探究的情绪激励着学生走进了故宫的艺术世界,在探究故宫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绪,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此时他们知道了故宫的对称式布局,知道了故宫的建筑色彩是红、黄、青、绿的绝顶运用,知道了故宫各种各样的屋檐造型,知道了各种令人眩目的彩画,知道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对于故宫来说又是凝固的历史。知道了艺术作品有时候就是历史,只是,这种作品不是用文字写成,而是由生动的视觉形象组成,向我们展示历史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瞬间。以网上的一篇文章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引发学生的质疑,导入学对故宫这一建筑艺术作品了解和欣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顺利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美术作品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的同时还反映历史。师引导学生不仅要热爱和保护我们的民族艺术作品,同时要尊重和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强调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师在完成本课教学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要有一颗宽大的胸怀,接受和学习世界上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此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升华。

2、引导学生阅读、归纳和总结 把课堂交给学生,师起到一个启发和引导的作用,《 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是《图象与眼睛》,在上这一课时,我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要求他们阅读并归纳本课本内容(由于高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对美术课一般不太投入,平时他们是没有时间阅读美术教材的)。在这一过程中,师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防止学生慢无目的的泛泛而读,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课程的导入方式和设疑的准确性。师:图象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美术作品的类别?与眼睛有什么关系?由于高中学生的阅读和归纳能力都很强,经过阅读学生都能准确的说出图象的构成元素也就是美术作品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色彩等基本要素,同时他们将美术作品归纳为三大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师指导学生再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他们自己去研究不同美术类型的特点,并归纳出一定的欣赏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得出:具象美术把客观事物的细微之处都描绘的非常充分,空间的表现都符合眼睛看到的情形,但又不是简单地复制客观物象,美术家画什么都要与要表达的主题和目的有关。意象美术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美术家主观认识和情感渗透所占的成分要多一些,这些作品不是用眼睛一下就能看懂,需要“行家”的解读。抽象美术作品中的图像不能对应客观物象,他的形成主要来自美术家的主观世界。这时本课的知识点学生已基本掌握。师继续引导并要求学生对课文中表现形式不同的美术作品发表评论,由于课文中每幅图片都配有一段文字介绍,对学生有参考作用,同时学生又能根据自己的感受,把书中尚未涉及到的作品内蕴理解表达出来,如夏加尔的《生日》除了书中讲的将真实与梦幻融合在色彩的构成中,充满了抒情的幻想,是“心理的写实”以外,有的学生还提出他感觉到画面有宁静祥和的气氛;有的学生说画面是神奇的外星世界,人处在失重状态;有的学生说有一种爱的甜蜜和快乐的感觉;还有同学说他闻到了蛋糕奶油的香味。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欣赏,本课的难点这时也得到解决。不同的见解和感受完全符合美的多义,体现了西方的一句俗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生日》夏加尔(俄)

通过同学们的讲解和讨论,已完成了课本的教学内容学生也掌握了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已全部完成。最后师提出思考与交流:同是再现自然物象,摄影家、中国画家、西方画家传达的图像有何异同?让学生比较后写出300字的短文。这一活动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运用,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为下节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埋下伏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走进画家、体验感悟美术作品

走进画家、体验感悟美术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家都是用心血和深情去创造艺术作品的,古人云:“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不多泪点多”(朱耷)“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坎坷的人生道路,创作的艰辛过程及时代背景的事实材料,是鲜为人知的,仅从表面去欣赏作品,远远不及在理解艺术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之后要全面深刻。脱离事实情景的概念、法则也不及通过案例事实、背景的探究后的出的结论,形成的知识深刻而有用,学习的积极性大大超越于前者,因此走进画家与画家交流,了解画家的生平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在《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时,我以《追逐太阳,走进凡高》为课题,以美国乡村音乐家胡里奥的《星月之夜》歌曲做背景,向学生介绍画家凡高悲惨的一生,学生被深深的吸引,学生一旦被带入情节,情节过程会引起他们的关注,被情节中冲突所吸引,并占有整个心灵,此时课件展示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梵高共画了12幅向日葵,请同学们欣赏并分析,凡高的一生如此的悲凉,他为什么还这么热中于画向日葵?

学生已了解了凡高不幸一生,此时已能走进凡高的画中,有学生分析凡高之所以不倦地画向日葵,那是因为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花材,而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感情的烈火写照,是他精神世界苦苦追求的生活。师再从美术性去分析作品内容,梵高认为绘画的重大使命是色彩,色彩不应是静止的,而应该是跳动的。在梵高的作品中,他用深厚的块面,弯曲的线条和具有节奏感的笔触神奇地表现所描绘的对象。梵高的作品中高贵的本色美深藏在朴实无华的形式里,如美玉在噗,其作品之美表现在热烈单纯的色彩和奔放旋动的笔触。向日葵是梵高的崇拜物,梵高用心灵和燃烧的情感来作画,梵高学习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的浮世绘艺术,在构图上摆脱了传统透视的深度,将向日葵处理成平面装饰性的,并用他那粗硬的线条勾画出叶茎和罐的轮廓,显示出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他的创作轰毁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传统绘画的桎梏。1987年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日本安田火空海上保险公司用4000万美元抢购了梵高的《向日葵》竞拍时间仅4分30秒,这一价格更令学生感到震撼。课件展示凡高的其他作品,学生再次体会感悟美术家创造性的表现世界的独特方式。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用心去设计每一节课,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美术教师每节课都应解决的问题,以各种新的手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定能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

下载促进课堂生成 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有效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促进课堂生成 因势利导提高教学有效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摘要】“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有效教学的关键是需要教师不仅考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应该如何让学生学好这些知识。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有效性 --------研修之想 一、改变教师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

    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高

    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陈古学校 牟彪 首先,我要感谢胥校长和在座的同仁能给我提供这个交流的机会。其次,我要说明的是本人从教仅有八年时间还处于摸索、学习阶段,要说教学经验还......

    怎样提高课堂有效性

    怎样提高课堂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每个老师每节课的时间相同,但为什么优秀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学习习惯好,同时又学得轻松愉快,这就涉及到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有效”是......

    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精选五篇)

    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发言稿) 占阳侨中:何雄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有效课堂教学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让课堂教学有效是最关键的。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教学有效?我认为应做......

    浅谈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浅谈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陕西省千阳县寇家河中学 朱利侠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

    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5篇材料)

    浅谈薄弱学校提高化学习题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习题课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深化,是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