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论文Microsoft Word 文档
学 校:华亭县上关乡寺底小学作者姓名:张彦荣文章题目: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练习题的设计策略学 科:数学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练习题的设计策略
摘要: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改的气息,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练习设计
新课改
基础性
编排结构
开放课堂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练习设计中。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优化练习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改的气息,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 练习的设计要立足课本,注意基础性。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和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可设计如下练习: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何关系?正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这些面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些简单的练习,使学生不但清楚地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而且形成了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形体知识构建了基础。
二 练习设计要注意习题的编排结构。
数学课的教学活动是通过习题的编排展现教学思路的,习题的编排必须符合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之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学生则沿着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取得成功的体验。所以,我们在编排一堂课的习题时,总是做到前部分设计好复习题、铺垫题,把学生从轻松的氛围中引入新课。后部分设计好巩固练习题,通过模仿、再造想象、比较等手段加深对新知识的认识理解。
三 设计练习题时要考虑在某单位时间内安排多少习题的量才是优化的量。一堂数学课出现的练习题量太少,得到练习的人数就少,大多数学生没有
练习的的机会,学习劲头自然会受到影响。如果习题的量安排不均,通常会出现前松后紧,开头部分做了很多口算题、练习题,传授过程又费时过多,结果后面的时间过紧,没做两道题就下课了。所以,我们在设计一节课时一定要根据授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状况精心设计,安排科学的练习量,使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情绪。
四 开放课堂,倡导练习的“百花齐放”
新课改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
(一)运用隐藏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镇密性。
隐藏型开放题,是解题需要的某些条件隐藏在题目的背后,如不注意容易遗漏。在解题时既要考虑问题及明确的条件,又要考虑与问题有关的隐藏着的条件。
如:做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面袋,至少需要白布多少平方分米?解答此题时,学生往往忽视了面袋有“两层”这个隐藏条件,错误的列式为8×5,正确的列式为8×5×2。解此类题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隐藏条件,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二)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如: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20天完成,完工时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乙队每天修35米,甲队每天修多少米?
这道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解法;
1、先求乙队20天修的,再根据全长和乙队20天修的可以求出甲队20修的,然后求出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1500-35×20)÷20。
2、先求乙队20天修的,根据乙队20天修的和甲队比乙队多修100米可以求出甲队20天修的,然后求甲队每天修的。算式是:(35×20+100)÷20。
3、可以先求两队平均每天共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是:1500÷20-35。
4、可以先求出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多少米,再求甲队每天修多少米。算式是:100÷20+35。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单、哪种思路最简捷。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
中找出最简单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运用多余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多余型开放题,将题目中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在一起,这就需要在解题时认真分析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充分利用有用条件,舍弃无用条件,学会排除干扰因素,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如:一根绳子长25米,第一次用去8米,第二次用去12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由于受封闭式解题习惯的影响,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凡是题中出现的条件都要用上的思维定势,不对题目进行认真分析,错误地列式为25―8―12或25-(8+12)。做题时可引导学生画图分析,使学生明白;要求这根绳子比原本来短了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两次一共用去了多少米,这里的25米是与解决问题无关的条件,正确的列式为8+12。通过引导分析这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鉴别能力。
正如布鲁纳所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习题的设计更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充分体现在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要开放、课堂要开放、学生的思维要开放。开放题的设计是开放教学的切入点,我们应充分利用开放题为开放式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合理设计并进行开放式教学,能更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问题,把握知识点。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动”起来。
参考文献:《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
立足岗位勤学习,推进课改强能力------效能风暴活动心得体会 寺底小学:张彦荣 半年来我校按上级要求开展了以“治庸、治懒、治散”为主要内容的“效能风暴”活动,按照“效能风暴”活动的要求,大力营造“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和谐创新”的工作氛围。此次活动使我强化了责任意识,也使我认识到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是加强我们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学习过程上,我充分认识了“庸、懒、散”行为及其危害性。现就学习谈一点我自己的认识及心得体会。在教学中要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教师要有紧迫感、责任感,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应怎样改变教育观,做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不然,推进新课程改革将是一句空话。
一、要有永远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 过去,人们常常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等,无私照亮别人、毫无怨言。是什么力量支持教师这样做呢?是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和精神。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鲁迅说过“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奉献精神的写照。只有在高尚的师德鼓励下,教师才能努力进取,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储备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和能手。永远热爱教育事业,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因为一个
第二篇:课改论文
现代教学的特征之一是开放性,教师要具有开放的理念和开放的心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追求个性与开放,使教学活动能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
一、教学目标的开放
传统的教学强调以知识为本,教学目标锁定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教学过程只关注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现代教学要求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把学习过程和方法也作为教学目标,关注学生是通过什么方法、采取什么手段进行学习,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结果,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乐观、进取、向上的人生态度。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
传统教学强调“以本为本”,教科书是权威、是圣经,教学就等于“教教材”。教学内容最终透过教材向内缩小,集中(封闭)在考试范围上。今天的教学再不能只守着一本教材,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教材再先进,印刷出来的日期也是昨天。作为直接与学生对话的一线教师,有权利也有必要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教学内容要透过教材向外扩张(开放),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教材是具有一定权威的,教师应该尊重教材,但教材不是法典,更不是圣经。要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选文的建议:只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只要“体现时代发展的需要„„”只要“符合语文文质兼美的特点„„”都可以选用当教材。要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向儿童经验的回归,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而且也是“体验课程”,师生自身的知识、经验、方法等都是课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也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的开放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学双边活动变成了“灌输---接受”、“告诉---记忆”的单向活动。现代教学突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将不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机械相加,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与对话、合作与沟通。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整个过程是开放而灵活的。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学会生存》一书对未来教师的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更多地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四、学习方式的开放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接受式、记忆式为特征的自我封闭的方法,现代教学提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在学习方式上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开放思想,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学习方式要充分体现出个性化。
五、教学时空的开放
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学习的空间囿于校园和教室,视野仅限于几本课本。现代教学要把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拓宽到校内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校内的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以及校外博物馆、展览馆、实践基地、工厂、农村、部队等都是教学资源,都可成为课堂。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六、教学评价的开放
传统教学的评价目的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因此评价内容浓缩为考试成绩。现代教学评价不再单纯关注学业成绩,要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式评价体系,包括各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如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评价不只是为了选拔与甄别,而是要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学生获得的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应被老师所关注、所发现、所赞赏。
七、教学过程的开放
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课前的教学准备(备课)只是一种假设与预想,真正的教学只有在课堂上才发生。教案是死的,课堂是活的,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课堂上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变化、产生矛盾与冲突,这是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要时刻准备接纳始料未及的各种变化,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八、教学结果的开放
传统教学关注的是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如果学生把老师提出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课也就结束了。现代教学更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不必片面追求课堂的完整,要适当留出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寻找结论。一个问题,学生们可以有几十种不同的解答思路和观点;一个实验,学生们可以设计出十几种不同的方案;一份调查作业,可以有几十种形式和内容。
语文课应和信息技术亲密接触
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工作,更与我们的教育事业粘连为一体,面对五彩纷呈的信息技术,有些老师感到迷茫了,不知道现在的语文课怎么上了。在网络教室里上一堂语文课,怎么去上?算信息技术课,还是算语文课?有的语文老师更是大叹“信息技术猛于虎”,不知道今后的语文教学将走向何方,好像面临生死攸关的挑战。确实如此,我们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老师张嘴说半天,一本教材读半年”的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必须积极地面对,躲不开他就要利用它,让信息技术为语文课服务,我们不能再敬而远之了,要走近它,抱住它,和它亲密接触。不仅要允许信息技术进入语文学科,而且语文学课要主动地广泛地采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不是附带的,强加的,可有可无的,而是和语文学科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信息技术,赋予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的涵义。可有助于我们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为物质基础的教学试验,目前,各种软件所提供的文字资源、视频资料乃至与之相配套的音乐设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容量、速度、效果等达到了最佳状态,因而使语文教育有可能成为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系统工程。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体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使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并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方式。信息资源的丰富多彩,有利于拓宽儿童的知识视野,将语文学习延伸到到了课堂之外。美国一个9岁的小学生就可以写一篇关于中国诗歌的学习论文,主要是平时的到了信息采集和整理的锻炼,我们语文课就应率先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类的学习。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带领学生查阅资料老师也会知道许多先前所不知道的东西,和学生一样也是拓展学习的受益者。丰富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让学生的学变得更主动。真正让语文教学实现“小课本,大课堂”。因为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文字、声像、读物所提供的知识和内容上,学生认识和理解语言文字,常常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生活中的人和事,只有“读万卷书”,没有“行万里路”,对生活,对反映生活的文字、声像、读物的理解就是十分有限的。所谓“行万里路”,就是在实践生活中去加强生理体验的过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读物的理解,建立自身的认知结构,就需要学习者和外部世界建立必要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渠道,也是最重要的渠道,就是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确实觉察到了信息技术革命对我们教学改革带来的更多的是机遇和便利,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到了更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
一、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亲密接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感性素材接受要容易得多感兴趣的多。多媒体等电教设备便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亲密接触,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这对于北方孩子来说,对海的认识是肤浅的,甚至只是听说而已,从未见过,很难想象,如果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带着大家去看大海,看一看美丽的南国风光,看一看迷人的海底世界,富饶的还到物产尽收眼底,不用文字说明,有的学生也能如数家珍似的把西沙群岛的“富饶”二字描绘得淋漓尽致。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好像真的走进了海底天堂,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二、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亲密接触,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现代社会对阅读、写作、识字能力提出了新的目标,单就阅读而言,要求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吸收量,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总量剧增,背诵课文增多,阅读速度加快,最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人文素养呢?网络资源极大丰富,为语文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条件。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三、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亲密接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包括:(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可见,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第一,课前组织学生收集信息。课前布置好预习,提出问题,要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从课外搜集相关的材料。《桂林山水》一课,同学们可以搜尽有关风景区的画面,桂林的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民风民俗等等。
第二,帮助学生整理信息。学生选择的信息涉及文章的各个方面,就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将收集的信息资料分类整理。通过收集、整理工作,既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丰富了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储备。
第三,课上指导学生运用信息。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往往想在课上一股脑地发布给同学们,但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课文的重点、难点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需要将信息资料适时地展示出来。
第四,针对疑点,筛选信息。信息的选择一定要唯我所用,应教会学生针对问题去筛选信息。
四、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亲密接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课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重新的确认。同时,他们之中又不明白的问题,首先想到不是向老师请教,而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合作解决。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信息技术的广泛介入,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如教学《长征》一课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了教学,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1)上网搜索查寻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相关资料;(2)运用所查寻的资料,自学《长征》一诗;(3)针对疑难问题进行交互解答;(4)自制幻灯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一教学的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学具,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任务,不仅理解了《长征》一诗的含义,而且了解了长征途中红军的故事,长征中几次大的战斗,长征的路线,长征过程中的各项统计数字,更重要的是明确了长征的意义,朗读起《长征》一诗来,更有气势了。这进一步证实,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学生由无奈的听授,以记忆为主的个体行为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个性化的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充分表现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亲密接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
当然,我们注意到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亲密接触中的有机联系、一体化的同时,也不可忘记,语文课仍然姓“语”,语文这门学科不管是读、还是写,学生认知的是一篇篇鲜活的文章。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管他用何种课型、何种媒体,他都必须以文章的内容为基础,去揭示文章的本质,也就是一篇篇课文的魂,使学生从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通过情感的熏陶,使自己的学生从心灵上得到净化,得到洗礼。
更应注意的是,信息技术的引入,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顾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要讲究实际效果。一要根据课文的教学需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采取相宜的策略,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好,得益多。为形式而形式,单纯作信息技术表演,将徒劳无功,是不足取的;二要使学生感兴趣,为学生所接受。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以保证学生爱学,善学,乐学。学生对学习活动感兴趣了,学习的劲头就足了,自觉性就强了,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因此网络教学,不是输出的信息量越大越好,因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是看学生接受信息并能正确反馈的信息量,而不是看接受过多少信息量。因此,在采集、整理信息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适量、适度,效果第一。三要相机搞好调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要体现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指导,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要求。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无可厚非的作用,并做到因课制宜,才能使得语文课与信息技术的亲密接触更有意义。
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伴随第八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校本、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模式"、校本研究等成为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管理人员、基层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概念。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最贴近,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校本课程开发了。许多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确立了研究课题,设置了许多校本课程,对校本课程开发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因为客观或主观条件的制约,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与价值不明确
新课程的一个战略之一是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课程决策权正逐步加大向地方和学校两个课程主体下放的力度。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决策权的下放,从而使学校课程结构调整、变化;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平等、自由、个性、开放课程观与学生观的内在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价值问题。校本课程的实施,从宏观上来说,对于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从微观来说,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不仅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形成教师个性,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与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校本课程开发中,许多中小学校、教师,把校本课程开发看成了"例行公事"的课改或一般教研活动,摆不正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程的关系,忽略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目的不明确,造成校长、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甚至容易早策划能够学校科研的恶性循环。
二、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与程序缺乏认识与学习
校本课程开发一般可以分为分析环境、设置目标、组织课程、实施课程与评价课程五个环节。有的在设置目标之前加上指定方案,在评价课程后加上完善课程环节,差异不大。具体来说,分析环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始阶段。学校环境分为学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环境就是要求对包括社区、其他学校等外部环境与学校内教师要求与课程开发条件等的分析;制定目标是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提纲或纲要,其基本依据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组织课程和实施课程是指选择和确定课程的构成要素、内容和呈现方式,课程的原型评价、课程实验、推广和教与学过程等等,具体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课时)安排,课程资源分配与其他问题等;课程的评价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学生参与课程、教师实施课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涉及评价的内容与方式,结构处理、改进等等。
由此可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许多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中喜欢"头脑发热",课程确立没有制度,实施混乱,评价缺乏科学性等。
三、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形式与比例的错误认识
在校本课程的设置、课程计划中,许多学校开设了选修课、活动课,把选修课与活动课等同于校本课程开发。首先,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综合、广泛的概念,不能归结为一种简单的课程类型。国家根据课程选择权的大小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把所设课程的学术性、知识性还是非学术性、活动性,而把课程课程划分为学术性(或知识性课)课程和非学术性(或活动课)。校本课程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样式,可以是活动课,也可以是选修课,更加可以是必修课;其次,校本课程开发与选修课、活动棵的设置理念有很大的区别。选修课、活动课只是简单地根据课程要素与结构的需要而划分、开设,而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一个新名词,更是一种新思想,它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的是一种课程研制和改革模式,和基于这种模式的教师角色转换。
根据较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的经验,校本课程开发在开发初期占总课程的比例应较小,在10%左右,以后可以逐步加大比例。但必须注意,我国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的特殊性:开发的背景与条件,尤其是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校本课程开发比例搞"一刀切",不同地区、学校,甚至不同班级应根据实际安排比例。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与评价方式模糊不清。
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有关学者认为,主要的方式有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和课程拓展、课程的创编等(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其中,课程选择与课程整合又是运用最普遍,操作程序最简单,效果最明显的两种。课程选择即是指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决定学校付诸实施的课程计划的过程,如设置适应本校实际的选修课、活动课就是这种类型;课程的整合就是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在美国,就有把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整合成社会学科的做法,我国许多中小学也有把社会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整合的传统。
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许多学校盲目追求所谓的"校本"(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突出"校本",却忽视"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造成校本课程开发名不副实。
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就像一般课程一样,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渗透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与一般课程评价相比,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是以学校为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是一种多样性的评价,是一种评价主体广泛性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特点决定其过程是复杂的,要求评价主体素质较高,评价的标准、环境实现一定程度的标准化。许多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表现在评价的目的不明确,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手段缺乏定量分析,评价效果不明显,甚至出现评价失控。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其他问题。除了上述一些主要问题外,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如课程资源的认识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把开发校本课程等同于编教材,忽视了教师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等;出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或难题,主要有根深蒂固的大一统课程机制与校本课程开发制度冲突,学校与教师的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薄弱,课程专家欠缺等;校本课程自身固有的局限与缺陷带来的问题,主要有: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学走向兴趣性,学术性得不到保证,对教师的主业精神要求过高,教师难以适应,对课程要求亦很高;其他问题如学校硬件不足,活动场地有限,教学资源缺乏,教师数量有限,都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展。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在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开发的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具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只有深入实践,大胆探索和创新,坚持科学的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就一定能把校本课程开发推向一个新高潮。
走进新课程挑战新课程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社会在不断的变革,就必然要求教育也不断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也对教育提出了很多挑战。教师想在这场滚滚而来的课程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应与时俱进,以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心态投入课程改革的浪潮,迎接新课程所带来的全新挑战。本文就新课程进入校园,进入课堂谈点看法。
一、新课程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1、要有开放的胸襟和敢于自以为非的精神。
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间,仿佛是一片不确定性的开阔地,它让因循守旧者困惑,也给真正的改革者释放了智慧的源泉。以往,只要有现成的教材,捧一本教参就可以轻车熟路地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因为课程总是换汤不换药。如今,课程标准不那么具体那么精确了,却多了些弹性空间;而教材,也不再是经典,只是教学使用的材料了。这才让习惯于以教材为目的的教师感到困惑了。
因此我们说观念转变是课改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课改的成功,就要不断吸收新思想,树立新观念,而要吸收新思想,树立新观念,必须有开放的胸襟和敢于自以为非的精神。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总要触及过去的观念。有些多年积累的"经验"可能要被否定了,习惯的做法可能不宜再用了,甚至连自身的"威风"也要减下去几分了,又没有现成的新方法可以随手拈来。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新课程要求我们要用质疑的目光、否定的态度、发展的思路对教学现状经常进行反思,并进行不断的创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教学智慧,新的教学智慧是要改造传统的教师权威。近年来讨论的学生主体性、教师角色转换、自主建构性学习、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等问题,如今都将在改革中落实。教师在"死守"或"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上,首先要作出抉择,要适应新课程。就要与旧观念决裂,短时间内,教师的内心或许会有点心慌意乱,行动上也会无所适从,但从长远的方面来看,它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课程的实施。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教师能否尽快调整自己的思路,能否尽快在新课程占有一席之地,能否站在课程改革的制高点,考验了我们当代教师的学识与智慧。
2、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我们自己也要学会与其他老师合作。
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叫做《天堂和地狱》。
据说,有一个天真的小孩子不知天堂和地狱为何物,便去请教一位哲学家。哲学家把孩子领到一个很深很深的池子旁。小孩子看到,池子旁坐着一群瘦骨嶙峋的老人,老人们用很长很长的勺子在池中舀肉汤喝,从汤中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命。哲学家告诉孩子:这便是地狱。紧接着,孩子又跟随哲学家来到另一个地方。同样的池子,同样的肉汤,同样的勺子,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老人们个个红光满面,神采飞扬。哲学家说,这就是天堂。同样的的池子,同样的肉汤,同样是人,但天堂与地狱有天壤之别,差异何在呢?原来,地狱里的人老死不相往来,自己舀汤自己喝,费时费力,营养不足,精神疲惫。天堂则相反,你舀汤给我喝,我舀汤给你喝。省时又省力,营养充分,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天堂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际关系使人精神愉悦。
故事分明地告诉我们:地狱充满自私,天堂充满友爱。恶性的嫉妒源于极端化的自私,而极端化的自私只能通往地狱之门,要想摆脱恶性的嫉妒,走出地狱,就要拥有"合作"这张通往天堂的"绿卡"。
应当看到,当今社会不仅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单打独斗已经难于在社会上立足,强调团结协作是21世纪对每一个人的要求。有专家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我们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自己也要学会与人合作。因为"交换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
二、新课程教师角色变化。
1、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产生"我要学习,而不是老师要我学"的意识;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想法后,及时给学生具体的方法指导,如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后,紧接着是一系列的自检、互检、他检、师检的检查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起到及时督促学生成为主人的作用。
二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一个宽容、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三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时为了使学生学有所得,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订得低些,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实现。如有一次我接手了一个班级,这个班级的作文能力很差,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先请学生听念范文,然后写下来,同学们听与写的过程中,感觉符合自己的实际,愿意写。如果不这样,硬逼着连听写都有困难的学生作文,他们便失去兴趣,索性不写,效果反而更糟。等学生学会了写作文后,我们可以再一点点引导他们往高处攀登。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助平等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教学。在辅导后进生时我们应该别忘叮嘱自己:我是在帮助学生学习,我是学生的助手,我要有耐心。我们应该坚信学生脑子里有好学上进的一面,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对面,强制、逼迫学生去学习,结果往往和学生搞得很僵,使得师生心里都不愉快。我们应该坚信每位学生不仅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应耐心地到学生中去寻找助手,努力与学生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引导者,一定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个学生同等参与讨论的机会。在教学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是关心,是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学生的智力不同,家庭情况也不同,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让所有的学生都去够同一高度的桃子。一刀切,切出来的只能是失败和沮丧。要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和偏见。对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期望值不能过高。硬要他们考一百分,就等于要求小指长得和中指一样长。这是不现实的。如果十个手指头都一般长,那就不叫手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丰富多彩的个性。社会的丰富多彩也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国家需要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80%以上将要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劳动者。这样想来,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必逼着100%的学生都去按统一的模式进行高难度训练了。让学生也认识到:升学是人才;当数学家、文学家是人才;当工人、经商搞个体经营,干得踏踏实实,干得出色也是人才。
三、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
1、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书本知识为本位,即教师教学就等同于教书,学生学习就等同于读书。这种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那么,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进行以书本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即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索学习、研究学习。当前课堂教学应从实际出发,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行为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力量源泉。
2、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本位,即教师以教为中心,学生学围绕教转,严重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我个人认为,教师备课必须备学法,不要以"教会"为目的,而要以学生"会学"为目的。
一位教师教学生学习"上、下、沙"三个生字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笔顺偏旁上。"竖——横——横——上"、"横——竖——点——下"、"左边三点水,右边少——沙",这样教学,学生只能凭借机械记忆学习识字、写字,学习难免枯燥乏味。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结果当老师让学生听写的时候,就有两个学生把"上和下"给颠倒了。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我们不能不从学习方法的角度进行反思。假如老师这样教"上"和"下":上和下的长横代表地平线,一竖、一横像不像长在上面的一棵小树?一竖、一点像不像长在下面的树根?小树当然要往上长,树根当然要往下长。假如老师这样教"沙":沙,我们在海边或者河中才能看见,水少之后,才能看见沙。这样学习识字,要让学生忘掉是困难的。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先进的学习"生产力"。大家都熟悉点石成金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金子固然重要,但点石成金的方法比金子还重要。联系到教学,便会得出方法比知识还重要的结论。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传统的教学多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很欣赏这个观点。叶老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令人遗憾的是,课堂教学中真正重视学法指导的却不多见。例如,对于大段知识的掌握,有些教师充其量只能从应试的目的出发,强调某某题考试已考过多次,很重要,要记牢。至于怎么记,即是学生的事情,教师是不操这份心的。
3、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正视教材的相对性,开放教材,充实教材,超越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力凭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死"握教材不放,预设的教案也将是灵活的、有弹性的,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大胆地开发和创造,使师生达到共同创造、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它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前所未有、施展才华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教师应抓紧机遇,知难而上,为国家的基础教育贡献应有的力量。
以学生为本,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合作学习"是新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表明,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儿童的智力发展必须建立在其原有的实践经验之上,而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则是给他提供补充这些实践经验的一个途径,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出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观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缺乏理性的认识,从而导致操作上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下面围绕"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现状、原因、对策提出初浅的看法。
一、现状
目前,课堂上教师们都在积极尝试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其中有许多精彩的片段,但同时存在的还有相当部分的"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师们在操作中尚存在着许多误区,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往往是教师故设问题,宣布讨论,于是学生便匆忙分组,七嘴八舌,热闹非凡,这似乎也成了公开课必备的点缀,可仔细一看,这热闹背后存在的学生"合作学习"是只"作"不"合",学生大多"各自为政",有的搞"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故作沉思状;有的你争我抢,谁也不听谁,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更有甚者,不让别人插话,全得按我说的办,"老子天下第一"。老师示意结束时,每小组的代表发言有条不紊,汇报时说的却是:"我认为„„","我想„„",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试想,这样的轰轰烈烈,五彩斑阑,有"形"无"质"的合作,将会把学生引向何方,有多大的实效性呢?
二、原因
(一)教师方面:
1、作为教师本身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在学生时代,合作的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与人合作的技巧未能得到充分的培养,教师的合作理念尚未能有效构建,这样势必造成合作教学技巧的贫乏,尽管许多教研活动都把合作学习作为重点进行研究,但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适度难控,很难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
2、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尚未养成,教师急于求成,操之过急,违背小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不讲清要求,不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随意地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不研究"同质"或"异质",不给学生明确的任务,没有动态地变更小组人数及成员的角色。不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能科学处理好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一味地让学生合作、讨论,结果是表面热闹,实效不强。
3、忽视了学习小组带头人的功能,没有让"领头雁"的作用发挥好。小组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勾通不能协调发展,合作就不能深入。教师本人又不能及时转变角色,溶入小组讨论中。
(二)学生方面: 小学生年龄小,独生子女多,多数在家里处在"小太阳"的地位,娇生惯养、我行我素、自私、狭隘、自我优越感强。社会、家庭又很少能为儿童提供练习合作的机会和场所,因此小学生不愿与人合作;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指责"和"埋怨",这些恰恰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经常忽视的。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品质,不会倾听,不善讨论,"合作学习"也就是无从谈起。
(三)、评价方面:
尚不能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课堂合作学习的评价模式,老师分不清"合作学习"是手段还是目标。有的老师片面地认为:某个同学的成绩好了就可代表集体成绩;或者是小组成绩一般就说明全组同学都一般。操作上体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理论指导和科学评价,缺乏创新,长期以往,势必造成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三、对策
(一)、转变观念,教师要当好"指导者"、"参与者"。"合作学习"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新课程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对其它学习方式的彻底否定,也并不意味着只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我们所希望的是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一种最佳协合状态,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实践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各种游戏、活动、方法,让学生明白:我只是社会中千千万万个人中间的小小一员,不可能孤立地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与他人交往是一件多么愉快、多么有意义的事;比我好的同学,我能得到他的帮助;比我差的同学,我能帮助他,自己也从中得到煅炼,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学习伙伴,都是我的合作者。这样,学生合作学习的主体性得到逐步的发展,为"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同时,教师要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比如,在低年级里,可让学生合抱一棵大树来感受这棵大树的粗壮,让学生合作抬动课桌让孩子们体会成功来自合作。中高年级老师则可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创设合作情境,如:动手操作、估计、讨论„„,老师本人也通过一番的认真观察,然后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交流之中。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要充分的肯定与表扬,而更重要的应突出小组合作的成功。交流时,发现学生出现错误,教师要仔细地倾听学生的想法,激发讨论,耐心启发,直至成功。这样,学生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甜头,从"尝试--合作学习"逐步走向"养成--合作学习"的模式,以后便会在课堂中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这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二)、关注主体,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直接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分组,阐明"小组"的特殊意义,把学生按"同质"、"异质"进行分组,也可根据需要先让学生自由组合,自己选择交流合作伙伴。
其次,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别差异,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特别对那些平时不善言谈、不合群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老师可有意识地把焦点引向这些弱势群体,这样一来,小组合作交流的中心就自然地转向弱势群体,从耐增强了这些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合作乐趣,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如这样一道思考题:一根长10厘米的铁丝可以弯成各边分别是几厘米长的平行四边形?我们都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这道题实际上是让学生找出有哪几对数能组成5,这样,先让学生各自思考一会,成绩一般的同学也可以想出几个答案,成绩好的同学还能发现,即使限定边长是整数,具有相同的边长的平行四边形也有无穷多个?然后让大家带着问题进入小组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每个人都要倾听别人怎么说,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讨论交流就会很涌跃、主动。进而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情况。在小组代表汇报时,教师可以设计插入这么一个问题:"××同学在交流时他是怎么说的?"这样有利于养成学生学会倾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激发人人发言的主体意识。
第三,要建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尊重,帮助别人,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但不盲从。要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要适时变换角色,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让学生树立"我与大家","我与集体"的观念。
第四,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这"领头雁"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第五,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时,要积极引导每位组员站在小组的立场上,每个人发言代表着一个小组的成就,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当遇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可即时作出妥善处理,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交流合作与探索。
(三)、以学生为本,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因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如可根据小组的表现评出"集体智慧奖"、"组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等,也可根据学生在小组里的表现主出"最佳表现奖"、"合作标兵奖"„„,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为"合作学习"步入成功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和当前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正如美国数学教育家舍弗尔德所提倡的:教学应主要由"全班性的讨论"和"分组讨论"这两个环节组成。因此,只有充分地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样"合作学习"才能体现出实效性。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且有益的阅读
阅读即写作,这是我对阅读的理解。作者是特殊的读者,而读者又是特殊的作者。作者——作品——读者——作品——作者,这是阅读中必然要经过的环节。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不仅阅读书本,也阅读人生,阅读大自然,阅读历史,阅读社会,阅读和写作是异名而同指的。
《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生要完成不少于四百万字的阅读,我以为这个要求太少了。可以说,我所带的602班已有一大半同学超过了这个标准。我主张学生在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中至少要读一千万字的作品。而这一千万字的作品并不是说每一本都要精读。鲁迅的“随便翻翻”加上培根的“论读书”再加上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应该是真正的阅读方法。
一、博览群书,不求甚解。
一个老师本身的读书、求知方法常常直接影响学生。我是无书不读,见书就翻的。因而我要求学生无论见到什么书,都要拿起来,随便翻翻的,不要看一些书的书名不感兴趣或自以为会读不懂便不去了解它。无论是谈经商的还是道伦理的都要拿来翻一翻。学生在我的这种阅读方法指导下阅读范围宽广了。以前只知道选那卡通、漫画、童话看的同学也都把阅读视界扩散开来了。
附:学生在我的要求下自己建立的个人小书屋的部分书目:
《茶点酒水知识》《笑话大全》《口才训练教程》《无敌说服术》《成名学》《学会爱自己》《人生忠告》《管人管事400条》《福州老街》《幽默诗文小品》《素质测试手册》《变形记》《金刚经、坛经》《探索未解奥秘》《昆虫记》《唐宋八大家》《点灯智慧》《三字经》《富爸爸与穷爸爸》《元曲三百首》《百年孤独》《一个男生谎话》《我为歌狂》《老人与海》„„
二、专于一家,受胎成人。
林语堂在《论读书》一文中说道:“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自己喜爱的作家,如果没有自己喜爱的作家,那么这个人永远是一颗飘荡的灵魂,永远只是一个不成胎的卵子。”因而我要求学生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要发现自己特别喜爱的作家,去读他的所有作品。周国平的《发现的时代》一文中说到要发现四个重大事件,一是书的发现,二是性的发现,三是死的发现,四是“我”的发现。其中他把书的发现放在第一位,这说明,书的发现对于学生是多么重要啊!但周国平说得不够透彻,我认为,书的发现是第一步,重要的是书海之中发现自己所喜爱的作家,而这位他所喜爱的作家就是他的精神上的导师、父母。在阅读自己喜爱的作家的作品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受胎,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因而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家至关重要,一位自己喜欢的作家等于一位伟大的灵魂导师。他会终身引导着你在人生的行程中前进。
我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培养学生学会像伟人一样思考,与伟人谈心,在人生旅程中时时有文学上的导师与自己同在。为了让每一位名家都成为我培养学生的助手,用他们最崇高的作品教导我的学生,熏陶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胸襟开阔,热爱人类、热爱高尚的美的人。
三、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个家庭书屋。
在私立学校里,很多学生的家庭是相对较富裕的。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许多学生的灵魂投向无所适从。如何让每个家庭的书香气上升呢?我跟班上的学生说:“你们家庭的书香气是靠你们培养起来的。”我规定了每个学生的书屋里的必备物品: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这是每个学生必备的物品之一;
2、经典书籍,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等;
3、两个较大的书架;
除了以上的必备物,我要求学生要经常去书店逛逛,买一些书充实书屋,不要让大书架空着。这样,大部分学生都按要求回家动手建立自己有个性的书屋了,只有少部分同学父母不允许而无法完成。
四、通过建设班级图书流动站等方法营造语言语文学习环境
图书馆的书只有最方便学生使用才是真正最有效的。我班上设立了一个班级图书馆,把同学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和同学们自己的书以及我自己的书都集中在一起,作为图书交流中转站,这样图书不断更新,互相交换着阅读,效果较好。特别是我把自己的藏书带到班上来之后,学生特别爱借。他们对教师读过的书特别感兴趣,且喜欢在书中看到我读书时写的批注。许多同学想通过读老师读过的书来研究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心里秘密。
还有一个营造语文学习气氛的办法是在日常问侯语中加入一些语文方面的信息问候。我平常见到学生常说的问候语不是作业做完了没有?不要老是在贪玩,上一次课有没有认真听之类的话,而是如下的一些话语:“最近过得怎么样?”“最近在读什么好书?”“看你兴高采烈的是不是又写出了什么好作品?”“最近有没有创作灵感?”“最近你好像全身散发着书香气,是不是最近读了很多书了?”“好久没有见到你的作品了,是不是写了不让老师欣赏?”“最近是不是忙着看书,写得少了?”“这几天我很想读一些你写的文章有没有库存?”“有没有什么好书推荐给我读一读?”通过这些日常对话,证明学生感觉到阅读写作是日常生活中的部分,久而久之,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篇:课改论文
在实施新课改的同时,创新德育 工作模式,搞好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摘要:新课改的大趋势中,学校创新发展的方面很多,课程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办学思想的与时俱进等。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需要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即德育。德育工作的成功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参与全员化,必须以人为本,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树人育人”,因此,在实施新课改的同时,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搞好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祖国和社会培育出集文化知识与德育涵养为一身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创新 德育管理 新课程 以人为本 育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有新的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既要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要求,又要体现时代的要求,这就使我们教育工作者明确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需要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即德育,德育是人们是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历练道德意志及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德育是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与时俱进,在新课改的模式下,更新德育观念,在新课程中,对德育、德育课程加以创新,融入与世代相关的理念思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为祖国和社会培育出集文化知识与德育涵养为一身的优秀人才!
在一次吹响的号角的新课改“革命”中,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何开展,教师们如果在新模式下创新德育方式,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新课改的顺利、有效、快速实施,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研的课题。
一、让学校德育教育环境“不软”
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来自于学校高素质的师资和学校内部管理。学校的德育文化可以从德育环境开始影响学生身心,在教室之窗、高层楼顶、墙面、食堂、寝室等处用鲜活而醒目的阳光标语,创造阳光积极的成长环境让师生耳濡目染,使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感受人间之温暖的爱,潜移默化学生心灵。同时,学校应注重用高素质的教师以身作则,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孕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学校完善德育目标机制,健全德育评估机制,健全全员育人机制,可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观念,班主任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各科教学渗透和转化德育学生的工作计划。德育工作重在言传身教,加强师德建设,将参与德育教育工作纳入师德考核和教师年终目标管理,全员参与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及习惯形成教育。同时以校长、校委会及班子成员为主实施德育管理体制,以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为督导检查职能部门,全方位落实,上下贯通,相互支持,有序运转的德育工作的有机统一体。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实施德育参与全员化
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应使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教育功能。其实,各学科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思想品德、语文,其它学科的潜在思想教育内容也不少。如生物学科可以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掌握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至关重要,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结构时,先让学生都亲手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再通过显微镜观察那一个个长方形“格子”及内部结构,告诉学生这些就是洋葱内表皮细胞。通过这个探究活动的感性认识后,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功能有着极大的兴趣,老师讲述后也能轻松地掌握知识。再比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时,通过学生探究性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渗透品德教育,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
三、以人为本,人性回归,倡导人本德育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树人育人”。冯恩洪教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强调了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注重人文精神养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校长的价值取向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切忌“见物不见人”、“遇事不思人”。以学生为本,就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来要求和衡量个性各异的学生了,多元的、人文化的、个性化的德育评价,理应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指向与追求,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是建立在全面准确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前提上的。德育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细心观察、精心分析梳理,才能及时把握学生需求的变化轨迹,并给予区别对待有效引导。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
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是学校德育的晴雨表。”但新课改下的德育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事,也是家庭、全社会共同努力去做的事业。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化教育网络, 发挥社会和家庭对学生道德教育的作用。学校完善家访、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的作用,依靠社会相关部门,形成对学生道德培养的共同监督机制和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多举办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少年成长和学校德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传统优势,并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和要求,在社会实践大舞台中,使学生体验道德生活,服从道德规则,强化道德行为,坚定道德信念,使道德教育效果持续稳定地贯穿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之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只有把责任与艺术有机结合,将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细节中去,尊重教师的个体需求,关注学生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学校要把管理从管束转化为引导,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融入到学校管理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每天改变一点点,一年变化一大点,三年就有大变样。于细节处见精神,于细节处勤雕琢,才能更好地管理好学校。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才能把学校德育管理做得更好,营造出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行为转变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冯恩洪,学苑出版社,2009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0年颁布
第四篇:课改论文
潜心教研抓课改,高效课堂育英才
当今社会,谁拥有了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谁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我国的经济腾飞和科学进步。而人才的培养,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又必须依靠教育,教育的关键,除了要求对教师素质低提高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在于教育模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民主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
我们进行课改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创建“高效课堂”。衡量一堂课的效率高低,不但要看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还要看学生是怎样掌握的,是老师灌输给他的还是通过自学掌握的,这有本质的不同。XXX小学全体教师带着思考与感悟,品味着行走课堂的每一个印记,历经实践,汇集全体教师智慧的结晶,初步构建了“三、六、三”模式——“三环六步三自主”。
三环:即抓好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中展示,课余反馈 六步:
①课前导读;师生同预习,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主学习②展示点评;学生动起来 ③重难点突破;教师做引导 ④当堂检测;查漏补缺 ⑤反馈练习;举一反三 ⑥拓展延伸;能力培养 三自主:
自主思考;自主讨论;自主小结;师生共同成长,能力提升 本校课改的主要内容:
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在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展示课上学生的表现就会很活跃了。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学校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与我们通常的理解不同的是,其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反馈模块都是占用正式课时的,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但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模块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主要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都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正是这个自主学习模式的运行,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默契,造就了活跃而和谐课堂氛围,很好的解决了大班额条件下的合作学习问题、学生主体问题以及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问题。
实施情况及效果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前提基础,是一堂课成败、收效高低的关键,学生的学习方式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学习方式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预设好每一堂课中的每一步预习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激活思维,进而接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和生活的距离。就以我校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这一课为例,学习这课之前,老师为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预习目标: 找:查找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学:小组内自主学习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读: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结果,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议:小组内交流,了解楚王和晏子之间的几次交锋,给每一次交锋加上小标题,重点体会晏子反驳楚王的句子及其话外音。
悟:体悟晏子、楚王二人的性格特征。
演:展开想象,加上人物的动作、表情试演这个故事。出示目标之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填写老师画出的表格,如果表格的内容填写的具体完整,那么就认定为预习效果优秀。教师有意识、有层次地出示目标,不仅使三维目标有效地整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觉预习的习惯,主动查阅资料的习惯和相互学习、借鉴他人长处的习惯。三维目标的出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篇课文一个扎实有效 的导向作用,学生学习起来不在是无头苍蝇东碰西撞,就连班里的后进生都积极参与进来,说的有根有据、演的有滋有味。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难点、重点,自己动手梳理落实基础知识。学生自我梳理,组内交流、互检、巩固。预习提纲上设计课堂教学互动方案,让学生通过预习解决识记、理解部分,对应用拓展问题形成初步困惑,以便带入课堂,让学生带着欲望去预习。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远胜于掌握一些现存的结论。基于此,教师教学的着重点已不再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不待老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为研
索、自求解决的目的。以“会学”为目标,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学法指导的有机渗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渐让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二、展示交流
各小组以口头或板书等形式展示共同问题,问题的解答,互相评价,都需要学生的参与。关注每一学生,让他们以主人翁的意识,学习主人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的课堂才是激情。当然学生的参与热情还需要老师调动,用自愿或指定,自评、互评和点评相结合。老师要注意问题的设计,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验思考的乐趣。教师讲的重点应在于学习目标中要求理解和应用的内容,着力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概括要点、提炼观点、澄清疑点、分析易混易错点、落实考点。这应该成为老师的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成了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目标的展示,例题的解答,错因的所在,方法的总结,都有学生的勇敢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社会体验紧密结合,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不只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调动了各种感官,用一切方法,全身心的参与课堂。我应该怎样让我的学生动起来?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巩固反馈
不论哪门课程,练习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好的练习在内容上要有代表性,在思路上要有启发性,既能检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巩固、深化和活化所学知识。
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切实实现课堂教学中“主角”与“配角”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也就是说要缩减教师“表演”的时间,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才能跨越模仿,提高效率,发挥个性,走上创造之路。同时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好课堂中出现的意外问题,做到保护学生积极性与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相结合,让认真成为习惯。
要建构高效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老师和学生都要对这一教学模式有一个逐步适应和接受的过程。刚开始,可能一节课的时间,有一半费在学习模式上,如喊口号、自学指导,合作交流,如何展示等细节上,一个简单问题学生都举起手,吵成一团要发言,要花费将近好几次2分钟来平息。再例如一节课的内容至少有三到四个问题,如果让学生每组分析,逐一分析,会容易造成无序发言,浪费时间。一节课的内容讲不完,成了定局。为了让学生静下来,老师嗓子都要喊哑了。后来,我们根本不再考虑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知识,静下心来理了理思路,把重点放在了要求学生养成如下习惯上:①拿到导学案后,快速阅读学习目标,进入自学环节,自学时不准讨论,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自主学习中出示的问题。②在合作讨论环节,不能谈离题的废话。③在某一同学展示时,其它同学要学会聆听,尊重发言的同学,不能一副与已无关的样子或者乱插话。算是费
了九牛二虎之力,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走上了正规,中间,学校领导组织了很多次教研,课改老师相互间也频繁听课,大家在共同摸索中也初步使“展示无序”的问题有了改观。现在,学生已知道了如何组内讨论,如何进行观点收集,如何发言。但我们知道,这项工作必须堂堂落实,否则,师生很快会走回老路。如今,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已开始培养,提高课堂效率也水到渠成了。
课改工作的实施,新目标、新理念、新思想的出现,使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神圣与快乐。课堂活了,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更多的是感动,更多的是生机,更多的是活力,还有更多的是学生们的真知灼见,语惊四座,真是让人惊喜不已。老师已经不是以前的一根讲棍、一块黑板、一盒粉笔、一本教材书了!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与学生们一起探究、一起合作、一起交流、一起学习,教学过程成了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发展,生命撞击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的对话,交往更意味着极富个性的创造!老师弯下腰来和学生们说话了,成了学生们的伙伴、朋友。老师已蹲下来欣赏学生了。课堂上经常会听到:“你真了不起,你多会动脑筋呀!真不错!回答得真好呀!你可真聪明、你多会学习呀!你可真勇敢!……在学生的脸上充满了欢乐,充满了自信,更写满了成功的喜悦……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们心理上的安全,精神上的鼓舞,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了,探索的热情高涨了,学习的欲望更强烈了!这样一个个奇迹就产生了。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老师让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对子互学、群学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掌握新知识,进而到组内小展示、全班大展示,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学生通过情景剧、唱歌、辩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把自己所学到的新知识毫无保留地、大胆地展示出来,学生的表演真实生动,尽管语言组织还欠严密流畅,但知识接受得非常顺畅,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一节课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课本上的知识,而且也令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对本教学模式的反思
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表现为: 1.学生两极分化有趋向严重的趋势,我们在课堂观察中发现,一节课中毫无反应的学生有近10%,似听非学的也有近20%,只听不写的有约30%,约80%的学生脸上有积极参与的神色。原来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如鱼得水,各方面能力迅速提升,尤其是表现能力。可原来学习不自觉靠老师看管的那些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自身潜在的惰性逐渐暴露了出来,小组合作时有严重的依赖心理,展示的时候好像自己只是一个观众,极少参与。
2.学习负担加重。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以书面式说说自己近段的压力和困惑,有近70%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加大。语文、数学的导学案前一天发下去让学生预习,等于是学生除了以前的学习任务没变,每天又增加了任务。所以,学生觉得不减反增,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对于科学品德课,学生很感兴趣,但对识记任务厌倦。3.这个问题我们觉得是影响学生成绩的罪魁祸首。新课堂模式要求:为了便于学生交流,学生面对面围坐,这对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是个巨大的考验。不好的是,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闲谈的行列,例如,有学生正在听课,忽然想起了其他事,径直就跑到别处去了。试想,学习没有身心投入和时间作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好吗?这个问题亟待解决。4.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了解不够,也缺少该方面的教育能力,往往采用简单的教化去面对有着纷繁原因的心理问题,导致学生的心理抵触,当然,家庭教育辅导等方面的欠缺同样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今后发展的走向
尽管新课改困难重重,但它让学生受益终生,让老师与时俱进。课改正以崭新的教学方式,还课堂以生机勃勃,课改也使我们和孩子们臵身于温馨的课堂,以快乐为伴。课改对于昨天的教师,今天的教师,明天的教师,不失为一种挑战,我们将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和昂扬的精神,切切实实的把这项活动开展下去,使我们的教学走进更广阔的天地!
XX小学 XX
第五篇:课改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礼雅小学 杨秋月
新课程改革强调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学会合作,体现社会发展需要人们进行广泛多方面合作的特点。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在合作的基础进行的。对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又是小学生健康心里的表现。“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不乏身影。这种教学模式,是孩子们交流与表达的一个平台,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是形成语感、培养合作精神的肥沃土壤。因此,培养小学生正确地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正确地合作学习呢?
一、“定向”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始.1、所谓的“定向”即确定这课的重点—因为目标明确,同学们就可以驾驶自己的思维的汽车向目标行驶。在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教学中,我们是让学生通过预习后,提出学习的目标,利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学生独自定向,势必缺乏广度、深度,思维必定缺乏广阔性,思维的汽车也定将受阻。只有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同桌、四人小组等形式合作参与定向,所定的“向”才具广阔性、深刻性,才具有学习、思维的价值。我们说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那么,定向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开端,它为学生进一步开展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合理组建成员,建立合作学习常规
2、在众多的合作形式中,学习小组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因此小组的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一般安排4---6人,最好是4人一组。分组要灵活,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综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搭配分工。组长一般先让能力强、学习较好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担任。组长按学习的要求,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朗读、争辩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学习后,轮流让每个组员当一当组长,展示展示他们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
在每次合作学习中,可由小组选出一名本组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每次要求的不同,代表的变化,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本组代表,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侧耳倾听、仔细观察,及时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在巡回中就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交流等巧妙指点,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辅导,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
二、发挥合作功能,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并非所有内容所有时间都要合作,它需要具备一定吸引力,是有价值、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根据我们语文教学的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让学生合作参与。
1、预习合作
课前预习,可以淡化教学难点,减轻课堂教学负担。小组合作学习,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如小组合作查阅相关资料,组内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布置预习《田忌赛马》时,先激发学生预习的愿望。我说:“战国时期齐国举行赛马比赛,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可是在孙膑的帮助下后来却输了。这是为什么呢?在预习的过程中,不明白的字词在小组内解决。另外,你们小组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帮助田忌取胜?”学生感觉很有趣味,很自觉地做着预习工作,小组长更是积极自读、督促组员。在检查预习效果中,每组对字词掌握都过关,并出现了思维火花。如有一组积极地探究合作,说到帮助田忌取胜时这样提出:科技发达了,可以让田忌的马腿进行转基因,变成豹子腿,那齐威王的马只能望尘莫及了。此想法令人拍案叫绝,学生不由自主为他们小组鼓掌。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小组合作完成了预习任务。
2、课堂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在课堂学习时,学生常会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思维过程。此时,教师应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在充分讨论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结合小组其它成员思路,常常会相互受到启发而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跳水》一课理清人与猴子的联系能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用示意图表示,学生异常活跃。整个教学中,学生不
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学会了在集体中相互协调、团结探索的规则和方法。
3、课外拓展合作
课外学习情况的互检互助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延伸。俗话说:“熟能生巧。”合作学习仅在课堂中培养、训练是不够的,还应该把它延伸到课外中去,让学生时时不忘合作的精神,互相 间能长久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合作的方法、技巧。这也为小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氛围,为今后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课外 我就指导学生针对平时的学习情况(如预习、复习、作业等)开展过“二关”互检互助的合作学习活动。第一关是同桌关,让同昩间相互合作,通过 口头、书面、表演等形式相互检查,指出足,并合作必进、提高。第二关是语文组长关,要求学生在过第一关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学习后,请各组语文组长进行检查,指出不足,再次合作改进、完善。对此活动学生兴趣很浓,久而久之,学生间互检互助,互助互学的合作学习就形成了一种风气。当然,小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还要注意一个重要的前提,即有无合作的价值。只有在仅当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的情况下的合作,才具有其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假如一个人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此时合作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了。
三、讨论是学生获得合作学习成功喜悦的重要方式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讨论是思维的交锋,提出问题,发动讨论激思。组织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讨论是学生相互合作
和众人之臂,从多角度,多方面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活动形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让学生相互合作,展开讨论,学生能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发表各自的看法,没有心理障碍,自然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讨论中,思维也就活跃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能找出多种答案,甚至是创新地发现解题的方法或答案,并从中获得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科利亚的木匣》时,针对“科利亚为什么开始没有挖致匣子,后来又 为什么到了?”这一难题,学生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这位老师没有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结果,在全班交流时,有个小组竟创造性地将数学中的线段图(如下图)引进语文課堂来分析、解决语难题。步子大小:这一创新发现,令在场听课的教师们始料不及,以至为他们出色的表现鼓掌。此时,学生合作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 就不言而喻了。而这一 切当归学生的合作讨论。在这方面笔者也作了不少尝试,实践告诉我:在独立思考前下,让学生针对一些重难点问题或心得体会等内容,开展同桌、四人小组等形式合作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间优势互补、互帮互助的群体合作的作用,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训练。
总之,有效的合作学习不是轻易就能达成,这需要教师对合作团体的组成精心安排;对合作团体的活动精心组织;对小组成员的合作习惯精心培养;对合作活动的时机精心把握;对合作中的多种因素精心处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实践,去反思,去提升,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