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组教学
关于《小学语文整组教学》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语界又冒出一个新名词——单元整组教学。随着课改进行的这些年里,教师们对教材的编排意图越来越重视。同时,大语文教学观意识也越来越强。教学要从大局着手,通盘考虑,整体设计。进行“单元整组教学”成了一项为大家所研究的热点话题。诸多中小学也纷纷开始了关于“整组教学”的尝试,开始着手研究“单元整组教学”。“单元整组教学”也将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开展“单元整组教学”就是探寻小学语文教学新路子的一种尝试。
一、整体感知─用好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中的文字从低年级的一两句成为中年级的一段话,文字优美,语言涵盖力强。它虽然处在单元的首席位置,却常常受到不屑一顾的冷遇。原因就在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单元导语的内涵价值,以及对一个中高段孩子能起到的指引作用。整体感知就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的文字”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具体模式:初步感知单元主题——了解单元课文的大意——明确单元课文的主要学习方法——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单元目标)——相机指导资料的搜集 在单元导读课中,“导”要达到四个要求:
一导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使学生在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此环节至关重要。重点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在了解本单元所有课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单元主题。
第二篇:单元整组教学
单元整组教学
一、整体感知─用好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中的文字从低年级的一两句成为中年级的一段话,文字优美,语言涵盖力强。它虽然处在单元的首席位置,却常常受到不屑一顾的冷遇。原因就在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单元导语的内涵价值,以及对一个中高段孩子能起到的指引作用。整体感知就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的文字”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具体模式:初步感知单元主题——了解单元课文的大意——明确单元课文的主要学习方法——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单元目标)——相机指导资料的搜集
在单元导读课中,“导”要达到四个要求:
一导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使学生在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此环节至关重要。重点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在了解本单元所有课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单元主题。
二导学,渗透目标。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尝试之初,可以用教师引读来理清句序,提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读懂意思。逐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划出要点。要点中往往既有“人文感受”,又有“学习方法”,还有行为实践的目标。
三导读,让学生浏览整个单元的全部内容,从总体上接触,感知教学内容。如:教师让学生选一段你喜欢的练习读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每篇课文虽然内容不同,但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同一个主题可以通过不同的题材来表达。”引导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形成整个单元的主旋律。这里要注意把握好导读的度,让课文更好地保持原汁原味,加深对整组课文的感受,避免把好滋味都先尝了,后面的十几个课时岂不是味同嚼蜡吗?
四导行,全面铺垫。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搜集相关资料(应进行指导,可分组进行,增强针对性),为后面的学习铺垫一种共同的学习情绪,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做阅读铺垫,习作铺垫。
“整体感知”主要起到了这样一种整体导航的作用。可以说,进入单元教学的第一个课时,就是单元整体感知,时间一般设置在20到30分钟。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
二、部分感悟──上好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部分感悟”指分课或分块学习,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阅读课文教学。“单元整体感知”已经让学生对整个单元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把握,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或疏或密,有张有弛。
对于精读课文,我们就要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凸显语言文字的学习,把重点放在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与表达上。虽然学生已经对整单元的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但在课堂上还是要留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另外,还可以抓住学生在感知时候的兴趣点与疑惑点,以这个点为切入口,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略读课文疏要疏在略读浏览处,在单元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无须面面俱到,篇篇细嚼。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领会编者的意图,惟恐学生不会读,陪读到底,讲问到底,剥夺孩子应有的学习自主权,致使略读不“略”。
需要注意的是,在单元整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阅读教学,不要把各课又各自孤立开来,“你有你的目标,我有我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要从单元整体把握,一切都围绕单元人文内涵目标及知识能力目标展开。教材每一单元都有鲜明的人文主题,我们在关照单元整体目标的同时,提出单元核心话题,继而寻找各篇的研读话题,进行深入研读,最后统整到单元目标上来。也就是要注重整体目标对各篇的辐射,注重各篇课文对整体目标的回应。
三、整体回顾──上好“语文园地”
一个单元的学习犹如攀登山峰,到了尾声,就等于接近了山顶,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如果教师不去着力引导学生综观全局,发现新规律,那就错过了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在单元整体回顾中增强思维训练的力度,实现一些置身山上或登山过程中所无法企及的学习目标。
“整体回顾”,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它为学生展示学习整单元后的成果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环节主要是以语文园地为依托,探求学习规律,提升表达水平,丰厚学生积累,综合展现学习成果,同时也要对整单元进行查漏补缺,调整教学。它是一个小结、提炼、上升的过程。
单元总结课教学模式:回顾单元学习内容——梳理掌握的知识和本领——汇报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体会。
如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读读背背这个栏目,就系统的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农谚等。其实我们不必在学完了整单元的课文后,再去读背这些语文园地中的诗句等。我们可以边学习课文,边引导学生搜集此类资料。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我们不能直到教学完一单元的课文,才去涉及语文园地里的“口语训练”和“习作”,那是一种为交际而交际,为习作而习作的应命行为。”单元整组教学,旨在打通生活、阅读、习作的通道。事实上,“单元整体感知”的第一个环节,当师生开始围绕单元主题聊谈的时候,口语交际就已经开始了,习作训练也悄然酝酿了。单元整体回顾阶段,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表达的情趣,提升表达的质量。有“综合性学习的单元”,更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可以结合语文园地中“展示台”或“宽带网”的栏目,运用不同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通过单元整体回顾,就能使学生融会贯通,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并带着成功的学习体验,浓厚的求知乐趣,积极投身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中去。
第三篇:单元整组教学范文
重视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
常山县实验小学 陈正
说明:本文是我的一个资料整理,不是个人创造,重点参考了怀慈小学徐玉华老师的《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水牛bb的日志《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策略研究》,和liuxuejun的blog中《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探索》,同时参考了其他教师和专家的论述。一并表示感谢。
2009年12月16日到17日上午在富阳市永兴学校小学部参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新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讨活动,第一次接触到“单元整组教学”这个概念,细听了主办方展示的“初识鲁迅”单元整组教学展示课和“父母之爱” 单元整组教学展示课共六节课,聆听了两位专家的主题报告,对“单元整组教学”教学有了一定的感受。回学校以后,通过学习本次培训会提供的材料和整理网络资料,自己感觉对“单元整组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于是有了下面的学习心得。
1、“单元整组教学”的理论依据
实施“单元整组教学”的可行性,主要从教材的编排特点来分析。“新课标”人教版的教材都是以专题组织教材,这些专题是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以文化性或人文性为线索。每册八个单元,每组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单元专题,阅读课、语文园地都围绕本组专题合理安排,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整组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单元整组教学”按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再到“整体感悟”的模式进行设计,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单元整组教学由此应运而生。
2、“单元整组教学”的概念界定。
那什么是单元整组教学呢?单元整组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可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
3、“单元整组教学”的一般操作流程: 整体感知(整体观照,确定目标)→ 部分感悟(关照整体目标,发挥整体效应)→ 整体回顾(把握规律,整体提升)有关各个课型的基本要求是: 整体感知—————— 依单元提示,上好单元导读课
部分感悟—————— 依单元课文,上好精讲课、略读课(单元课文教学)整体回顾—————— 回顾单元内容,上好单元总结课
4、各个课型的主要操作策略 A、整体感知─用好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中的文字从低年级的一两句成为中年级的一段话,文字优美,语言涵盖力强。它虽然处在单元的首席位置,却常常受到不屑一顾的冷遇。原因就在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单元导语的内涵价值,以及对一个中高段孩子能起到的指引作用。整体感知就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的文字”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具体模式:初步感知单元主题——了解单元课文的大意——明确单元课文的主要学习方法——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单元目标)——相机指导资料的搜集
在单元导读课中,“导”要达到四个要求:
一导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使学生在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此环节至关重要。重点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在了解本单元所有课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单元主题。
二导学,渗透目标。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尝试之初,可以用教师引读来理清句序,提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读懂意思。逐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划出要点。要点中往往既有“人文感受”,又有“学习方法”,还有行为实践的目标。
三导读,让学生浏览整个单元的全部内容,从总体上接触,感知教学内容。如:教师让学生选一段你喜欢的练习读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每篇课文虽然内容不同,但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同一个主题可以通过不同的题材来表达。”引导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形成整个单元的主旋律。这里要注意把握好导读的度,让课文更好地保持原汁原味,加深对整组课文的感受,避免把好滋味都先尝了,后面的十几个课时岂不是味同嚼蜡吗?
四导行,全面铺垫。引导、鼓励学生去主动搜集相关资料(应进行指导,可分组进行,增强针对性),为后面的学习铺垫一种共同的学习情绪,营造一种共同的学习氛围,扩大语文学习的平台。做阅读铺垫,习作铺垫。
从本次观摩课来看,“整体感知”主要起到了这样一种整体导航的作用。可以说,进入单元教学的第一个课时,就是单元整体感知,时间一般设置在20到30分钟。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
B、部分感悟──上好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部分感悟”指分课或分块学习,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阅读课文教学。“单元整体感知”已经让学生对整个单元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把握,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或疏或密,有张有弛。
对于精读课文,我们就要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凸显语言文字的学习,把重点放在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与表达上。虽然学生已经对整单元的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但在课堂上还是要留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另外,还可以抓住学生在感知时候的兴趣点与疑惑点,以这个点为切入口,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略读课文疏要疏在略读浏览处,在单元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无须面面俱到,篇篇细嚼。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领会编者的意图,惟恐学生不会读,陪读到底,讲问到底,剥夺孩子应有的学习自主权,致使略读不“略”。
需要注意的是,在单元整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阅读教学,不要把各课又各自孤立开来,“你有你的目标,我有我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要从单元整体把握,一切都围绕单元人文内涵目标及知识能力目标展开。教材每一单元都有鲜明的人文主题,我们在关照单元整体目标的同时,提出单元核心话题,继而寻找各篇的研读话题,进行深入研读,最后统整到单元目标上来。也就是要注重整体目标对各篇的辐射,注重各篇课文对整体目标的回应。
C、整体回顾──上好“语文园地” 一个单元的学习犹如攀登山峰,到了尾声,就等于接近了山顶,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如果教师不去着力引导学生综观全局,发现新规律,那就错过了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在单元整体回顾中增强思维训练的力度,实现一些置身山上或登山过程中所无法企及的学习目标。“整体回顾”,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它为学生展示学习整单元后的成果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环节主要是以语文园地为依托,探求学习规律,提升表达水平,丰厚学生积累,综合展现学习成果,同时也要对整单元进行查漏补缺,调整教学。它是一个小结、提炼、上升的过程。
单元总结课教学模式:回顾单元学习内容——梳理掌握的知识和本领——汇报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体会。
如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读读背背这个栏目,就系统的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农谚等。其实我们不必在学完了整单元的课文后,再去读背这些语文园地中的诗句等。我们可以边学习课文,边引导学生搜集此类资料。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我们不能直到教学完一单元的课文,才去涉及语文园地里的“口语训练”和“习作”,那是一种为交际而交际,为习作而习作的应命行为。”单元整组教学,旨在打通生活、阅读、习作的通道。事实上,“单元整体感知”的第一个环节,当师生开始围绕单元主题聊谈的时候,口语交际就已经开始了,习作训练也悄然酝酿了。单元整体回顾阶段,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表达的情趣,提升表达的质量。
有“综合性学习的单元”,更要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可以结合语文园地中“展示台”或“宽带网”的栏目,运用不同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通过单元整体回顾,就能使学生融会贯通,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并带着成功的学习体验,浓厚的求知乐趣,积极投身到下一单元的学习中去。
5、“单元整组教学”的优势
“单元整组教学”与依课次逐一平力教学活动相比,有如下优势: A、有利于培养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单元整组教学”便于从整体入手,借助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初级求知欲望(这个单元内容怎么都讲这个呀?一定还有很多类似的文章吧?),促其初步感知单元学习内容;在“部分体验”学习活动之后,再回到“整体”上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把握。长期如此循环渐进,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能力会不断提高,良好的语感也将随....之逐渐形成。
B、有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单元整组教学”,可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和获知范围,将课堂和其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依单元专题采取较为集中的方法途径,学习收集有助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料。让孩子通过与大量的语文材料(如图片、文字、他人语言、环境等)直接接触,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C、有利于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培养恒久的学习兴趣。
“单元整组教学”可有效调剂孩子的学习“胃口”,有效“刺激”孩子的求知欲望。如“部分体验”课,可尊重孩子意愿,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内容学起,若在选择上有分歧,可乘机开展学习竞赛;“整体回顾”课,为他们搭起“成果展示台”,进行擂台赛,让孩子们不断播种“兴趣”,不断收获“喜悦”,不断滋长“自信”。
总之,“单元整组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更多的余地和空间,为他们从模仿着学到创造性地学、从单一认知到多元思维创造了更多更有利的条件。
6、“单元整组教学”的困惑
单元整组教学,当然有其先进性,更具欣赏魅力,凸现人文性。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高扬人文性是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传统的单元教学大多是以写作方法组块的,层层渗透。而新课程的单元整组教学写作方法的指导是掩含于教学之中,教师能适应吗?有几个人能够挖掘出人文性背后的工具性?特别偏远地区和农村小学的教师,本身的教学任务就很重了,培训机会又少,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意识到了,是否有能力适应?有能力适应,又是否有时间去克服?
A、它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单元整组教学”的主要思想注重整组教材内容的纵、横向联系,教师随时要根据学生学习活动需要将学习内容有机整合,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时空、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的全方位开放,来自学生方面的许多知识信息、方式方法,随时会涌进课堂。教师必须做到对整组教材心中一盘棋,对孩子的意见要能虚心采纳,而且要灵巧地选用。教师的关注点就必须从以前的单篇课文教学转移到单元、整册甚至整个小学阶段。
B、它更需要重视家庭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我们一直认为农村孩子的家庭条件较差,但是城镇孩子的家庭条件也参差不齐,学生不会主动的去搜集资料。但语文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若能积极....开发、充分利用,学生的语文学习将获益匪浅。教师应高度重视这块资源地,共同帮助孩子走上自主获取知识的坦途。
C、它更需要潜心“因材施教”的研究。
“单元整组教学”注重整体感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巩固知识,注重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对天资有差距、家庭条件在短时间难以得到改善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挑战。如果把握不好,良莠距..离会越来越大。其次如果每个单元甚至整个小学阶段都进行这样的教学,学生是否会感到厌烦。这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爱心一致,要求不一,方法有别。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将本组教材当作一个整体,深入研读,从而对本组教材的在整体上和细节上都有深入了解后,进行创造地处理教材,盘活语文资源,设计整合的教学活动,从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时间,最终达到优化教学效率。
D、它更要求处理好扎实基础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单元整组教学”,注重语言形象的整体把握,易使词句理解过于淡化;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易在学习时间分配上本末倒置„„时间一长,有可能使部分学生或养成惰性,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或只追求思维猎奇,对语文基础知识、语言基本功则不屑一顾。这需要教师始终不忘“语文教育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的,注意在打好语言基本功的起始年段,力避“揠苗助长”和“南辕北辙”现象的发生。
第四篇:单元整组教学
单元整组教学,我们实践着
武安市南关小学 郝东平
经过几年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单元整组教学”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部分语文教师正在积极地尝试这种整合,简约高效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可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单元整组教学”仍然是老师们不敢轻易尝试的教学模式,因为它的确需要教师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审视教材,整合教材、甚至重组教材,这对于教师无异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学校也是首次掀起了“单元整组教学”的盖头,亲历了这样一个充满挑战、极富研究价值的实践过程。在实践研讨的过程中,有喜有忧,有得有惑,但同时也更进一步激发了我们要继续深入开展“单元整组教学”研究的信心与决心。
1、有效预习,夯实交流基础
到了小学高年级,预习应当已经成为学生自觉的一种语文学习习惯。但对于单元整组教学,教师所提的预习要求应当有别与平时的预习。平时的预习,学生都是单篇课文进行,而现在则要求学生进行整组课文的充分预习。这里的充分预习是指指导学生不仅要用“审题、读文、写批注、质疑解难、查阅、摘抄相关知识”的方法来预习课文,还要弄明白整组课文的主题是什么,编者从那几个方面来选编教材,自己能从中感悟到些什么。还要通过预习初步思考整组课文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在导读课之前,让学生充分地预习整组课文,除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增强,从而大大缩减课堂读文时间,为导读课各板块紧凑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
2、寻求方法,把握文章主干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能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也是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的一项语文基本能力。可是如果初读课文后就让学生自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在每组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课题入手,说说自己的发现,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阅读提示语,采用“我从《 》中了解到了()。”的句式来尝试概括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比较轻松而充满兴趣地去完成对整组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
3、点击精彩,推动学习情绪
单元整体感知中,教师还应当强调学生学习中的“经验穿透”。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就可以采取点击文章中最为精彩的片段,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来积极推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和田的维吾尔》一文精彩点击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和田及维吾尔的感受,随之引入维吾尔人的具体特点,作者是如何介绍清楚的,并体会作者的情感。随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了解描述性语言对介绍起到的作用,激起对民俗风情的了解的兴趣。又如在引导学生感悟《藏戏》一文的特点时,截取关于介绍藏戏的记录片的片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探求藏戏历史的欲望。这些精彩点击,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不知不觉间给学生拓宽了更多的学习途径,为深入品读语言文字做了良好的情绪铺垫和方法铺垫。
4、确立目标,拓展学习途径
有了积极的情绪铺垫,接下来就要进入学习方法的指导,单元导语中的文字优美,语言涵盖力强。学生通过读好单元导语,多了一份理性思考,也多了一份阅读期盼。学习目标确立起来的同时,学习主人翁的意识也随之大大增强。如每组课文,学生通过单元导语明确了本单元的的学习目标是具体到某一篇文章的学习方法时,教师又引导学生归纳出了“解读(写什么)——细读(如何表达)——品读(品评,感悟到了什么?)——赏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欣赏的读)”的学习方法。
通过在这一次“单元整组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单元整组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学习内容,让学生整体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减少重复劳动时间,充分利用节省下的时间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内,课内引导课外,相得益彰。
但进行“单元整组教学”,构建有效的课堂,任重而道远,这片芳草地等待更多的老师来开辟!
第五篇:整组教学相关资料
语文单元总结课诌议 马关小学 周燕红
单元总结课,是单元学习回归整合的过程,是本单元三维目标的实施与师生互动成效的归总,是一个归纳、总结、巩固与深化的过程。是“单元整组教学”的一般操作流程之一。“单元整组教学”中各个课型的基本要求是:整体感知——依单元提示,上好单元导读课;部分感悟———依单元课文,上好精讲课、略读课(单元课文教学);整体回顾———回顾单元内容,上好单元总结课。
本次的语文大组活动我们关注的是单元总结课,在这里重点说说单元总结课。上单元总结课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1、单元总结课要总结什么?A在思想、情感、品德层次上对本单元的总结;B章法层面,包括布局、设段、谋篇、置序等的总结;C文法层面,包括遣词、造句、用字、辨音等的总结;D学法层面,包括自主、探究、合作及搜集、运用等的总结。
2、怎样总结?单元总结课应大体遵循“回顾与交流—联系与归总—延展与深化”的过程。回顾是对本单元重点的必要重现,交流是同化肯定、异化矫正、差异补救。联系要注意课课联系(横向),字词句段篇章的联系(纵向)。归总是对联系环节所得的质性整理,要扎实。延展与深化,要求教师注意不要为了总结而总结,要为知识巩固而总结,为能力成长而总结,3、单元总结应与相应的练习和检测相结合。
4、单元总结课教师要注重“引领与激励”,学生要注重“展示与诉说”,教学方法要多样.5、上单元总结课是学生自然成长的过程,通过师生有效的积极互动,学生的语言与非语言智力因素在总结中得以提升。
6、单元总结课教师确定的总结内容要准确,切忌偏颇,否则,失去了上单元总结课的意义。
根据以上几个点看娄老师的这堂课,个人认为课型设计符合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有其严密的科学性。学生把讲读课学到的知识和初步培养起来的能力加以运用和实践,并能获取新的知识。从知识点上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走进古诗到走进现代诗,把所有的知识汇集起来,进行整理,归纳和概括,由感性上升为理性,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教法上看,因为选取的是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所以有些难以取舍。单元总结课最基本、最有效的教法是比异求同。每个教学单元读由几篇课文组成,或体裁相同,或内容相近,这就是共性,然而共性中又包含着个性,各篇课文以其鲜明的特点(主题、选材、写法、风格)对立成篇。比异侧重于辨析各篇课文的特点和个性,求同旨在发现共性和规律。学生通过比较异同,进行思维训练,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
单元总结既非讲读,又非自读,但既有讲读因素,又有自读因素,它是讲读和自读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单元教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为使单元总结课进一步完善起来,应在教学实践中加强理论和教法的探索,把语文单元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
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有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台湾日月潭;有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的新疆吐鲁番;有繁华而热闹的首都北京;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傣族泼水节。每一篇课文都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民族风情的淳朴。这是一组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但一定不要通过教师的传授去实现,而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自己感悟,内化为自己的独特的爱国情结。
【学生分析】
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这一组课文中的《北京亮起来了》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上学期已经学过《北京》一课,有的小朋友去北京旅游过,对北京已经有一些了解。而《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课文学生学起来会有一些难度,但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多,台湾的日月潭、新疆的吐鲁番、云南的傣寨学生大都没去过,但他们可能在课外书上读过,听别人介绍过或在电视上见到过那里的美丽风光。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多数家庭在孩子寒暑假时都会带孩子去旅游,这会引起孩子对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的好奇心,因此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学生是会感兴趣的。
【教学设想】
1.与生活链接。通过在中国地图上画出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的位置,给学生直观感受,以老师带领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旅游为主线,贯穿四篇课文的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景,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领略祖国山河的美好。
3.通过师生共同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这四个地方的特色。
【学习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课前准备】
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中国地图。让学生们课余时间在地图上找出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台湾、吐鲁番、云南、北京。让学生们结合《语文园地三》中“宽带网” 的知识,了解我国56个民族,了解我国的28个省,在地图上找一找这些地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这四篇课文的位置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激发他们马上想学这四篇课文的欲望。
二、基本策略
1.这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取指名读、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读中悟、读中思。
2.随文识字,在游戏中识字,根据旅游情景,设置一些与旅游有关的词语、句子进行识字。自主探究识字方法。
3.用有趣的小故事复现生字,巩固要认识的字。
4.要写的字,采取学生自学、师指导写、小组合作学等形式进行。
三、各有侧重
(一)《日月潭》
1.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日月潭清晨、中午的美丽景色,看谁读得美。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日月潭的图片,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课后延伸收集台湾其它的风景图片。
(二)《葡萄沟》
1.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吃葡萄啊?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我们国家盛产葡萄的吐鲁番葡萄沟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2.刚才有那么多小朋友说喜欢吃葡萄,我们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莆萄架上的一串串葡萄多么惹人喜爱,那我们怎么能把这种喜爱的心情读出来呢!
3.了解葡萄沟的位置,了解新疆是维吾尔族的集居地,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会跳新疆舞的同学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舞姿。
4.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我们家乡的特产。
(三)《难忘的泼水节》
1.以知识抢答的游戏导入新课。
我是大家的导游,欢迎大家登上我们的旅游车,利用没到旅游景点前的几分钟我们做一个知识抢答的游戏,看谁得分最多: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们是哪一个民族?你知道傣族生活在哪吗?傣族最有名的民族节日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要去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板书课题)。今天来这里旅游的不仅有我们小朋友,还有一位尊贵的客人,你知道他是谁吗?关于周恩来总理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己说,然后教师适当补充。)
2.了解其它民族的传统节日。
(四)《北京亮起来了》
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文: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北京》一课,回忆一下那一课为我们介绍了什么?今天我们再到北京去看一看北京的夜景。
2.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美丽的夜景,进一步理解课文。
3.小组内交流收集的北京夜景的图片。
四、交流展示
1.学习完这四篇课文,组织学生召开一个旅游归来交流会,谈一下你游览这四个地方后的感受?你还想去哪里?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2.把学生收集到的这四课的风景图片搞一个祖国山河图片展,看一看谁收集的风景最美,可以给学生发一些小小纪念品。
(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四小学 胡志英)
第三单元
一、复习课文:
1、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为什么傣族人民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个泼水节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渡过的,所以他们觉得这个日子非常难忘。)
3、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因为那里不仅有最好的葡萄,还有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背诵:
1、北京的公园可多啦,有(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北海)、(景山)、(香山)……北京有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长城)、(故宫),还有著名的现代建筑(人民大会堂)、(国家图书馆)、(中华世纪坛)、(首都国际机场)……
2、优美句子(背写):
(1)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2)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好像童话中的仙境。(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复习54页“我的发现”:
照相-照相机 洒水-洒水车 集邮-集邮册 图书-图书馆 电视-电视台 飞机-飞机场 游泳-游泳池 足球-足球场
三、比较组词:
岛(海岛)建(建议)沙(泥沙)绕(环绕)雀(孔雀)胜(胜利)隐(隐约)鸟(小鸟)健(健壮)纱(纱布)挠(挠头)省(节省)性(性格)稳(稳定)药(中药)盛(盛开)吾(吾国)季(四季)留(留心)杏(杏树)蜜(蜜蜂)约(约定)盏(灯盏)悟(觉悟)秀(优秀)溜(溜冰)呆(发呆)密(秘密)波(波浪)搭(搭桥)滴(滴水)订(订购)钩(鱼钩)龙(龙王)恩(恩人)坡(山坡)塔(灯塔)摘(摘抄)钉(钉子)沟(水沟)笼(灯笼)思(思念)
四、多音字:
chénɡ(盛饭)dǎo(倒闭)
shěnɡ(节省)
báo(薄雾)盛
倒
省
薄
shènɡ(盛开)
dào(倒车)
xǐnɡ(反省)
bó(单薄)
五、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
(出产)水果(搭起)凉棚(摘下)葡萄(驶过)江面(勾画)轮廓(敲)鼓
七、反义词
粗—(细)加—(减)直—(弯)冷—(热)真—(假)甜—(苦)升—(降)哭—(笑)善—(恶)穷—(富)贵—(贱)内—(外)宽—(窄)强-(弱)胜-(败)
六、造句:
1、犹如――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2、就像――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个绿色的大圆盘。
3、有的……有的……还有的:
(1)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2)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悠闲!
十二、拓展:
七、读文填空: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这段话主要写的是葡萄沟的葡萄 结得多、颜色多,其中描写葡萄颜色的词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2)
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绿、红、白、紫、暗红、淡绿。
《中外童话》总结课说课稿 文安县德归镇西柴沟小学 王西元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德归镇西柴沟小学的教师王西元,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外童话总结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我讲的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总结教学,该单元以“童话”为主题展开。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巩固本单元的新词,积累描写表情和景物的词语。
2、深入了解童话特点,评价人物,精彩片段赏析。
3、拓展延伸,鼓励编译童话故事。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与整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通过交流表达,自主展示与合作学习,呈现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3、通过编故事,进行主题单元学习的拓展延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收到真、善、美的教育。
2、加深对童话的认识,使学生更加喜爱童话。教学重点:
1、通过交流,增强学生的总结整理能力。
2、深入了解童话特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以自己的姓名联系廊坊市第十四小学,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我利用回顾课文内容并简要叙述的方法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避免了一节课学习多课文的枯燥感和疲劳感。
环节3我设计的是让学生依据所学内容总结出童话的特点。提示学生可以依据《语文园地》中的相关知识作答,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与提高对童话的理解。
环节4出示单元总结卡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环节是我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亮点,在此环节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而且要学会总结的方法。为今后的单元总结打下基础。
环节5小结,我出示了《综合实践导航卡》。让学生在学习中外童话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训练,更深层次的了解童话、认识童话,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真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课后探讨:
汲取营养 收获硕果
--参加“廊坊市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有感
文安县德归镇西柴沟中心校 王西元
2010年10月30、31两日,在张占国主任的精心策划与筹备之下,廊坊市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廊坊市第十四小学胜利召开。本次活动共有参赛选手16名,均由各县区层层筛选后前赴,其中女教师14名,男教师2名,自己也非常荣幸的成为两片绿叶之一。这次活动共有300多名由各县、镇派去观摩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且在呱呱视频专区做了全程直播。可以说,这是一场我市最高水平的小学语文盛会,这是一场实力与心理的较量,这更是一次能力与智慧的交锋!从未见过如此较真的教师素养比赛,从未感受过如此激烈的教师素质大比武,从未经历过如此残酷的教师个人能力的全面比拼……
我们16位参赛选手是在29日早晨云集廊坊市华康宾馆的,因为要提前抽签,选定自己要讲的教学内容。我是自己乘公共汽车前往的,说句实话,坐在汽车上,心中总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独行的寂寞、赛前的紧张,反正是不太对劲。下车来到华康宾馆的大厅,迎面走来的是非常熟悉的李志刚老弟,他的出现也使自己舒服了很多。寒暄了两句,他告诉我人到的差不多了,准备抽签吧。接下来,张主任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此次比赛的注意事项和要求,选手们就开始抽签了。值得庆幸的是自己抽了个七号,值得不太庆幸的是自己抽得是一节总结课,因为总结课的教学思路自己一直是不太清晰,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总结。随后,16位选手入住宾馆,两人一间,互相监督,要求自己设计思路、制作课件。带着几分“郁闷”的心情,我走进了305房间。在床上小憩了一会儿,回了回神儿,就开始备课。在同舍永清高勇会兄弟的监督与陪伴之下,在周围朋友的支持与关注之下,自己算是顺利的完成了备课这个环节,期待着30号的课堂展示环节,预祝自己有一个好的表现!
就像张主任所说的:“本次语文素养大赛与以前的各类教学比武有很大区别,它是一名语文教师各方面能力的大比拼。”比赛共分五大部分进行:
一是课堂展示。这一环节是最能体现选手综合实力,由于不能提前见学生,学生不知道学习内容,老师不知道学生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展示,是真刀真枪真功夫的比拼。整体来看教学设计大同小异:都是导课课或总结课。相同的结构,却有不一样的精彩。课堂的出彩点在于生成,有的老师非常善于抓住学生语言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引导,给予恰到好处的教学评价。有的老师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有的老师语言功底厚实,字字珠玑,但又运用得那么自然,毫无卖弄之感,也有的课堂比较一般。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们在台30分钟,展示的可是她平时教学经验的积淀,是长时间实践与思考的全部,是所有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我讲的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课《中外童话》。可以这样说,自认为自己的设计是比较完美的,但是最后的生成却难尽人意,带着几分遗憾与失落,完成了自己的课堂展示环节。走下讲台,我直奔宾馆,内心的感受难以形容。本以为这一环节是自己的强项,但是结果却是这样。躺在床上,反思自己的课堂,主要失误在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也许是对学生的不了解,也许是自己课堂上对学生的误导,总而言之,这一环节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因此打乱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在第一个同学回答之后,我不应该盲目的去表扬,而是应该及时的去引导,表扬的结果致使后面的几位同学都跟着复述了课文的内容,耗时过长,这也充分的表现出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是朗读展示。朗读内容选自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比赛前5分钟抽签选定篇目。占总成绩的10%。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学生以榜样和示范,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参赛的每一位老师对课文精妙之处的准确理解,对发声、朗读技巧的掌握,充分展示了深厚的朗读功底。尤其是来自广阳区的那位老师,在朗诵《白杨》一文时那极富磁性的声音和恰到好处的情感处理犹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感受;无论是发声、还是技巧,包括对文章感情的投入与理解,堪称完美。使自己略显渺小,自愧不如!再有就是来自管道的一位老师,她为自己的朗诵配上了背景音乐,充分说明了她对本次参赛的充分准备与重视,也是学习的楷模。自己抽到是篇目是《赵州桥》,本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读的过程更应该注重解说。可能是参赛的紧张,使自己参杂了更多的感情在其内,事与愿违吧!我们搞教研活动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课堂上老师会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去读课文,可是又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从内心出发,从情感出发。”既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又何谈读中感悟呢?因此,我认为,教师深情并茂的范读,指导读对学生达到读中感悟的水平是有帮助的,也就是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范读水平和朗读指导的水平,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受益。
第三个环节则是粉笔字展示。我个人觉得,书写展示的水平相对来说,不如诵读精彩。书写内容分为两个,一个是规定的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另一个是自定的五言诗一首,唯一的一点紧张感就是限时5分钟。大部分选手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像张主任所说的:“有些老师的字略显功底,可也有些老师的字还略显稚嫩!”自己就是后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要以这次大赛为契机,更要勤学苦练,争取早日写出一手漂亮字!
最令人难忘的要数第四个环节—才艺展示。在我看来,本环节与其说是教师的才艺展示,不如说是教师的个人生活情趣。
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读书中、生活中要培养一些生活情趣,要把生活当成一种具有审美意味的享受。有的老师爱唱歌,有的老师爱跳舞,有的老师爱演奏乐器,还有的老师爱画画、摄影什么的,总之一个人有一两个爱好,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16位选手分别在限时5分钟的“才艺表演”比赛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唱歌、书法、京剧、绘画、舞蹈、乐器演奏、朗诵……为大家展示了新时期语文教师的别样风采。选手的精彩表现,赢得评委和现场观众阵阵喝彩。这也是自己本次参赛观看的最为完整的一个环节。永清的高勇会老师大展歌喉;还有一位老师跳起了优美的新疆舞蹈;更有一位老师唱起了我们的国粹—京剧,还有展示朗诵、书法、歌唱等多项才艺的融合表演。与会老师为选手们的才艺展示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最为“残酷”的要数最后一个环节—知识素养现场答题了。赛前张主任就对我们讲,这次答题的内容包括的范围很广,是对你们的一次真正考验。张主任真是言出必行啊,客观题内容非常广泛:课程标准,文学常识,修辞手法等。如果平时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渊博、深厚,那么就不会轻松过这一关了。主观题是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评价,应该说每位选手都相差无几,这类题出的很实际,贴近教师的教学工作,但是难度也很大。选手分析案例时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实际教学经验,才能答的有说服力。主观题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我们教师不能停留在备课、写反思、写案例的水准上,而是要有更高的评析水平,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向专家型教师靠近。语文教学是一座莽莽的高山,是一片无边的海洋,无论是教育学生还是发展自身,语文教师都要树立这样一个信念:就是读书,读书,终身读书。“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只有大量地阅读才能解决源头活水的问才能弥补自己的种种不足,才能成就自己广博的知识和才能!
在这一环节中,自己只得了6.5分,很是惭愧!这一环节也是给我启示最多的一个环节,“厚积而薄发”,我做到了吗?语文教师就是一位“杂家”,我做到了吗?没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想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专业修养。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积累。比如,就像张主任所说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最基本的文化积累。平时要多读一些大家的散文、小说,丰富自己知识,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我感受最深的是我回答的第一道题,正确读出人物名称:蒯良、李粲、韩矍、嵇康。当时的我真的蒙了!说实话,这些人物的名字我都见过,可是由于自己读书的疏忽,却没能及时解决问题,真是后悔!“读书不叫一疑存”、“书到用时方恨少”,当时都在我身上体现出来了,自己真是一个地道的反面教材。本次大赛的现场答题部分,考了许多修辞方面的知识,绝大部分的选手都能对答如流,但有少部分选手感到很是吃力,看来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我想,小学语文教师要多读一些儿童文学名著,这样才能保持一颗童心,对我们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一定有着很大的作用。
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要求具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从而为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奠定基础。首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这是评价其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这些知识要能够真正内化和善于运用。比如,本次大赛的答题部分,考了许多作家的作品,很多教师都不能对答如流,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过硬。其次,各学科知识的快速增长和交叉、贯通与融合,各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张和相互之间界限的模糊化,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对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与技巧。这些学科可以是与语文学科相近、相关的,也可以是与语文学科不直接相关的,主要由教师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而定。这既可以使语文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同时也是语文教师自身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的必要条件。
本次大赛虽然结束了,但是自己的思考仍在继续。这次活动,对自己来说是一次历练,更是一次触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参加本次活动,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虽然我的成绩不是太好,但我却是收获颇丰!她们的诸多闪光点是我今后努力攀登的更高阶梯,她们的些许不足是我面前一面警示的明镜;她们的优秀是以智慧和勤奋奠基的,今天的荣耀正是她们昨日付出的回报。我要向她们学习,努力做一名小学语文好教师!
仰望高处,原来自己真的很渺小,很微不足道。成长,需要磨练,需要付出。渴望——自己能成为广阔的小语教学天空中那颗闪亮的星……
谨此与各位同仁共勉!廊坊海洋:
课前五分钟风趣的导入,王老师的幽默与睿智,让我自叹不如。佩服!
俗话说的好:要想抓住老公的心,先抓住他的胃。王老师很好的诠释了“要想抓住学生的兴趣,先抓住他们的心。”一个好的开始,孩子们与老师的关系马上拉近了,为更好的课上交流打下了基础。
王老师的课以“单元总结卡”和拓展部分的“综合实践导航卡”是亮点,彰显了老师的功底。知识的综合、方法的总结、情感的升华。
提一点个人建议,大奖赛可能有时间上的限制,再有为了考验教师的能力,提前是不让接触学生的。“单元总结卡”这一环节设计的很好,三分钟的时间紧了些。要是平时上课,我们把它放在课下完成,课上展示、交流,对学生的发现方法的总结,我想火花的碰撞会更激烈。摩配刘冬梅:
说实话,有时候我经常这样想:如果我上学时,遇到这样一个老师,将会是什么样呢?简单一句话:就是真正用心去读懂学生的老师。我想我现在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也许会考上清华呢?开玩笑!这节课,承载着一个德育教育内容:展示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王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刻意的去说教,而是通过学生的对话,活动等。这样的语文活动,融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活动中,思想教育水到渠成,正所谓是“润物细无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王老师关注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让儿童成为儿童,而不是成为“小大人”。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王老师很有耐心,从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儿童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以“我读懂了什么”“我知道了什么”这样的形式来发现知识,将课堂向生活拓展。总之,这节课中,需要我借鉴的东西很多。我儿时多么渴望有一位能懂我的老师。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都希望有一个能点一下我的老师,这个点就是指引,并且是一点就透,所有我特别羡慕现在的孩子们,因为不管是社会还是学校本身,都特别重视教育,研究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点我就觉得特别好。我经常惋惜自己的上学时代,所以我现在身为一名老师。一定会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自己。清如玉壶冰:
王西元老师的单元总结课的层次非常清楚,这5个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这5个环节当中,非常有新意的、并且很有深度和高度的两个环节就是总结卡的运用和实践活动的引导。我觉得总结卡的运用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完一个单元之后,能够懂得我从哪些方面去对这一个单元进行总结,应该如何去总结。试想,如果学生知道了总结什么和怎样总结的话,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时间长了,孩子们就能够形成一种自己总结一个单元的能力,到了五六年级,也许学生就能够独立完成这种总结课,这是他的总结卡的价值。另外,最后一个环节是实践活动的引导,我想,这个环节印证了这样一种说法:一个单元的结束正是新的学习的起点,我觉得他这个设计也是非常好的,以上是对于他的总结课的一些感受。
下面对王老师的个人反思谈一点儿想法,我觉得他反思得非常深刻,非常到位,非常有针对性,是非常令我们每一个人感动的,我在这用了四个“非常”表达我的感受。王老师在反思的时候,我觉得正像他自己所说,上完了课回到宾馆里,他所描述的自己回到宾馆的那种形象,那种心境,我真的是感同身受,我以前也经常上公开课,有时候上完课以后真有他那样的感觉,我想这种感觉可以使他更深刻的去思考自己的课,也可以使他认认真真得地去听别人的课,所以他才能够在反思当中把自己和自己进行比较,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在这种比较分析和思考当中,他会有更多的收获,会有更大的提升,所以我觉得他的反思是非常让我感动的。
另外,他对于才艺展示的理解也给人很深的印象。他说“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能够到人世间来这一辈子,都应该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这样不仅我们自己生活的很丰富,同时也可以让别人因为有我们感觉到生活很有乐趣,我觉得他这种对才艺展示的理解很深刻、很到位,我刚才也把我的想法打到了公屏上。
再有,我觉得他在反思过程中提到了一个问题:在导入以后,让学生回顾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内容。他说,第一个同学在回顾完了以后,可能实际上他已经感觉到这个孩子的回答占的时间比较多了,并且也可能并不是他课前设计时所希望的孩子说的那么多内容,但是他还是给了孩子表扬,其实这真的是在课堂上的一种暗示,小孩呢,他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和接受暗示的这么一种心理,因此后面同学再回答问题的时候,他都会顺着第一个同学的路走下去,这个时候老师如何处理,我想这就是当场应变的能力。其实,我觉得我们在给孩子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提得再明确一些,你是让孩子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还是让孩子复述课文?概括能力和复述能力是两方面的能力,有两方面的要求,所以我们平常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对孩子概括能力的训练和复述能力的训练,我想王老师他在课堂上想要的可能是让孩子概括课文,但是这几个孩子呢,应该说基本上是复述了课文。所以我们平常教学要把这两个问题弄清楚,去锻炼孩子不同的能力。这是我的一点建议。
纵观今天晚上这个课例,以及王老师的说课和反思,我认为王老师除了刚才大家所表扬他的很优秀、很多才多艺,并且很谦逊以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的一种勇气,他能够到这个房间里来接受大家不同方面的观点,我觉得这是对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锻炼和考验,经历了这样的锻炼,他的收获一定会更大,我想,我们有很多老师会跟王老师一样,我们终有一天会破茧成蝶,振翅高飞!谢谢大家!主持人:
感谢王西元老师为我们带来这样精彩的课例以及其它的个人素质展示,感谢郑主任的精彩点评,今晚的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三、总结课,归纳整理自己的理解与收获
在学完本单元课文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收获再去画单元知识树。这样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这样一个规律。总结课的知识树可以包括主干:单元总结;第一层分四个杈:四篇课文的课题;第二层分三个杈:文章的选材与中心,文章的组材与写作顺序,写作方法与表达方式;第三层是选材衍生事件或人物,组材衍生文章写作顺序及开头结尾的方式,写作方法与表达衍生优美词义和优美句子和表达手法;第四层人物或事件评价等。
如: 第三层选材与中心:《地震中的父与子》写的是了不起的一对父子,特别是执着坚定的父亲,冒着余震的危险,一直在废墟中挖掘救助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们。《慈母情深》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学会看病》记叙的是母亲在儿子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如:第三层的组材与顺序:《地震中的父与子》是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室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介绍背景开头,点名中心结尾。《慈母情深》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交代情况开头,自然性结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先讲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 再讲作者几年后认识到父亲原先的评价是对的,受到母亲鼓励的他一直在写作,并且得到了父亲有限的肯定;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最后讲作者成年后取得了成就,他深感自己有慈祥的母亲,又有非常严厉的父亲非常幸运。按时间顺序组材,交代情况开头,点明中心结尾。《学会看病》一文先写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来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接下来的对话,可以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更坚定了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按事情发展顺序组材,介绍情况开头,点明中心结尾。
如:第三层的表达与写作手法:《地震中的父与子》通过人物语言、外貌和心理活动来表现这对父子的坚强和无私的品质。特别是人物对话描写,写的很好。此外心理活动描写也很到位,文章还运用了衬托的写法通过警察、消防队员、路人对父亲的劝说和表现更能衬托出父亲的坚毅。文章用反复的写法,突出了父子之间的默契,回应了文章的主题。《慈母情深》通过对话描写和母亲外貌的描写,突出表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文中的排比句非常鲜明地表达了母亲的勤劳。《“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通过对话描写,和对比的写法把母亲和父亲的鲜明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再加上作者成年后的感悟,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学会看病》通过母子的对话描写和作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凸显了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画知识树教学还可以应用到很多方面比如:预习、复习、课外阅读、作文写作提纲等,如:课前预习知识树 根据老师制定的课前制定的学案和预习要求,依次分类表现。分别有生字,要认字,近反义词,多音字,理解感悟,作者介绍,主要内容,质疑等等。
还可以从整册书角度来整理,全册教材可分为三大项,即:知识、能力、情感。它们依次往下分又可分为知识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又可包括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口语表达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感情朗读默读质疑的能力,查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的能力。情感又包括感受熏陶,发展个性,热爱科学,陶冶审美情趣。知识下的四个点还可再往下分。识字写字分为两个:认识字,会写字。阅读还可分为:感情朗读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课外延伸。口语交际还可分为学会倾听,双向交流。习作可分为:写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修改习作。等等。
画知识树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画。在画知识树之前,先告诉他们每一层该写些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填写。孩子们想象力丰富,不止限制他们只画树,而是以树为例讲了层次该怎么去分,然后让他们发挥想象,想画什么样都可以,学生可以画成手掌、星星、水果、机器人、花朵、风车、章鱼等各种形状。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是扶着他们走路,以后随着练习的增多,他们就不用我们扶了,扶着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就是每次画完后要进行评比,展览,张贴,以此来激励他们做得更好,更有兴趣的做下去,便被动为主动,让画知识树变为用知识树。
I: 关于单元总结课,是单元导读教学中的环节之一,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拙见,请同仁们斧正:
一、单元导读教学也可以叫单元整合教学或单元板块教学,是教材编者把同一个情感主旨或同一类题材有机分解到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中去,体现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归整体的认知规律,体现联系和整合的思想和大语文人文理念。
二、单元总结课,是单元学习回归整合的过程,是本单元三维目标的实施与师生互动成效的归总,是一个归纳、总结、巩固与深化的过程。
三、上单元总结课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1、单元总结课与单元导读课,有着质的不同。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性质要从导读课的整体感知转变成完善性感知和整体归总上来,是一个寻找反馈、缩短差异、追求提高的过程。
2、单元总结课要总结什么?A在思想、情感、品德层次上对本单元的总结;B章法层面,包括布局、设段、谋篇、置序等的总结;C文法层面,包括遣词、造句、用字、辨音等的总结;D学法层面,包括自主、探究、合作及搜集、运用等的总结。
3、怎样总结?单元总结课应大体遵循“回顾与交流—联系与归总—延展与深化”的过程。回顾是对本单元重点的必要重现,交流是同化肯定、异化矫正、差异补救。联系要注意课课联系(横向),字词句段篇章的联系(纵向)。归总是对联系环节所得的质性整理,要扎实。延展与深化,要求教师注意不要为了总结而总结,要为知识巩固而总结,为能力成长而总结,通过单元总结课,学生的成长要蕴涵许多潜在的东西,远远高于“可见物”本身。
4、单元总结应与相应的练习和检测相结合。
5、单元总结课教师要注重“引领与激励”,学生要注重“展示与诉说”,教学方法要多样,避免单一和枯燥。
6、上单元总结课是学生自然成长的过程,通过师生有效的积极互动,学生的语言与非语言智力因素在总结中得以提升。
7、单元总结课教师确定的总结内容要准确,切忌偏颇,否则,失去了上单元总结课的意义。
J:三年级下册第七组单元总结课
执教:廊坊市实验小学 梁晨
一、整体回顾,品读课文
师:同学们,本组的四篇课文我们都学完了,都是哪些课文呢?
生:《太阳是我们大家》《一面五星红旗》
《卖木雕的少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师:好今天我们就上一节总结课,有没有你最喜欢的课文啊!
课文中肯定有你读的最精彩的段落,现在打开书再读一读,准备一下
(生出声朗读)师:谁能说说你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
生1:我喜欢《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这篇课文
我特别佩服救援队队员,他们技术精湛,尽力帮助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怕辛苦,不怕牺牲的精神
(生读P1156,三段“经过----困难”)
生2:我最喜欢---搜索“超强”
(生读P116,四段)师:我们因中国国际救援队、而骄傲,为这些队员喝彩,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吧!(生齐读P117,五段)师:谁喜欢其他文章?
课文讲了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漂流中发生事故,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房老板用国旗换面包要求,用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
我被课文中这位学生的精神感动了,我想读一下感动的段落。
(生读七段)形式多样,竞争。
生2:我也想读一下。
(生读九----十段)师:谁介绍你喜欢的文章?
生1:我喜欢《太阳是我们大家》这首诗歌写得很美,鲜花洒满太阳的金花,小树在太阳下幸福的成长,小朋友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嬉戏,全世界都在分享太阳的温暖,我想把这诗歌背给同学们听。
(生背诗歌)生2:我喜欢三、四段,我也想背一下。
(生背三四段)师:还有一篇文章,谁最喜欢呢?
生:我喜欢《卖木雕的少年》课文讲的“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远放弃木雕为了不让我留遗憾,卖木雕的少年送给我了个方便携带的木雕。我从中感动少年的美好心灵,看到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友谊。(生读P113 10---15段)
二、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师:同学们刚才的朗读很精彩,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本组课文的主题: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体会中外友谊的美好,下面我们来看本组中的字、词、句掌握的如何!(师出示卡片,并让生组词,接龙读的形式)师:下面老师要加大难度来考你们,请四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谁有信心写得又规范又快!(找四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其他同学在下面写师点评)“窄”“摊”“漆”“摔”
谁写的最标准啊,奖励一下
是啊!平时我们在写作业的时候也要把字写的这样规范,那我们就来
展示一下,现在把老师发给你的试卷拿出来,看谁的答案准确,字体又清楚,又漂亮。
(生做题,师指导,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答案)师:第三题都填写的是
生答:四字成语
师:读一下这些四字词语
课下同学们都积累了许多四字成语,除了这些你还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找几个同学发言,多叫几个同学。)
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能用你喜欢的四字词造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四字词语说几句话。想一想
(生说话)师:同学们运用了四字词语,让我们的语言更整齐了,琅琅上口啊!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生答)
为什么留下深刻的印象啊?
是因为运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边默读边思考一下屏幕中的这几段话,来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然后小组交流讨论,(生默读,边读边思考)师:通过神态的、语言的、动作的
是啊,今后我们也可以这样描写人物内心世界了!使我们的文中的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现在就练习一下吧,老师这里有一些主题以组为单位选择你比较感兴趣的主题写几句话,小组讨论交流,组长记录.三、搜集资料,交流感受
师: 这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体裁也多种多样。
有儿童诗歌《太阳是大家的》
有一篇新闻报道《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两篇叙事性文章《一面五星红旗》
《卖木雕的少年》
师:这不同体裁的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情,课下同学也阅读了许多相关内容的书籍和小故事,搜集了许多资料,写出了自己的感受。都想来交流一下,下面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1:交流中国国际救援队
师:你真是时刻在关注着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有看报的好习惯!生2:交流白求恩
师:我们也有同感(感动)
生3:交流邱少云
师:铁一样的意志值得我们学习
生4:交流非洲
师:有机会咱们也可以去美丽神秘的非洲,肯定也能遇到象买木雕少年一样友好善良的人民
师:还有许多同学故事没有说,不用着急,咱们下节课要举办题为“让世界充满爱”的故事大赛,那就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更多的资料,为我们的大赛做好充足的准备。
下课
K:一节内容全面的单元总结课
——评小语三年级第七单元总结课
廊坊市第十小学 傅立洁
今天,观摩了师范附小梁晨老师的小语三年级第七单元的一节单元总结课,给了我强烈的震撼。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时,总要有意识地安排一节单元复习课,但往往因为无章可循,随意性很强。老师们都将重点放在理清文章脉络和课文重点内容、重点段落的理解把握上。从单元系统知识掌握的角度上讲,无论内容、形式都很单一。而纵观本节单元总结课却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展示了单元总结课的教学模式
从本节课设计的内容上看,既涉及了朗读的训练,又涉及了字、词、句、段乃至篇章的系统知识和写作的训练。如:教师在课程的开始以谈话的方式回忆了本单元课文题目以后,紧接着问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课?哪些段落你认为读得最精彩?请读给同学们听吧”(小组交流,评选出优秀的同学班上汇报朗读)此环节中,学生的情感在读中得到释放,在读中得到升华。
本课的第二个环节是:①给生字组词,认词语、说句子②指导学生板演生字③完成《趣味语文》中的加偏旁,变生字、组新词,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四字词语等字词巩固积累练习④挑选最喜欢的四字词语说句子⑤谈话交流:课文中那些角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他的动作?语言?还是神态?(段落阅读理解)通过第二环节内容的安排系统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三环节口语交际、写作训练,教师安排了模仿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方法自己说一两句话。比如:六一儿童节到了,同学们高兴得……;明明心爱的小狗死了,他……通过交流达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的目的。
本节课最后安排的课外知识拓展环节上让学生先小组后班级交流课下搜集的相关资料大大开扩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本节的内容安排是对本单元内容从“语”和“文”两方面全方位的总结、反馈、检验和提升。
二、由浅入深的梯形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教师先设计感情朗读,然后是基础知识、口语交际和小练笔,最后时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形结构设计体现了鲜明的层次性和教师严谨的教学风格。学生情绪由最初感情朗读的情感释放到最后课外知识拓展延伸的情感升华,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基础知识部分容量大、面广,教师精心设计的字——词——句——段等内容的训练,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本节课中的不足
1、本节课内容安排过多,无突出的侧重点的训练。
2、教学中安排的找出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语句内容中,其中学会区分动作、语言描写是本阶段的训练要求,但神态描写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求。
3、外知识的拓展延伸环节上,由于老师的评价引领不到位,导致学生的情感没能围绕本单元主题得到升华。
四、于单元总结课的思考
通过两节单元总结课和导读课的观摩,我认为,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单元总结课是导读课的呼应与延续,但又不同于单元导读课,导读课是对单元学习内容的引领和初探,而总结课则应既是对本单元内容、基础知识的总结和学生掌握情况的验收,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情感体验的升华。它充分体现着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情感、品质等方面生成性特点,最后还要回归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上来。
“整体感悟”,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我学到了哪些知识(识字,写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美、情、理方面的教育与感染,等等)?我掌握了哪些学习本领(识字写字的本领,背诵、积累的本领,听、说、做的本领,等等)?在此基础上相机向课外拓展:一面组织汇报课外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一面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第三部分:整体感悟(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回顾单元学习内容,巩固识字、写字、背诵、词句、积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简述学习本单元之后的收获,交流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观察、搜集、积累)的方法、途径,积极参加“展示活动”。
3.情感目标:培养自我表现的欲望、胆量,持续学习兴趣;升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
1.整体回顾交流
(1)引导学生分读全组课文: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把你读得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本领?
[回顾全组课文,再次训练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展示朗读等诸多才能的机会,并复习全单元学习内容及主要知识点,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2.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专题,分组进行课外阅读的文章或书目或搜集资料的途径等交流,并汇报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
[通过交流合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掌握课外语文学习的途径、方法。]
3.组织参观班级“热爱大自然”专题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栏(包括学生的课外识字、阅读书目、搜集的图片资料、知识画报、书画作品、写话等诸多方面的成果。)
[以精美的展示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