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著作、论文和教材

时间:2019-05-13 00:2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出版著作、论文和教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出版著作、论文和教材》。

第一篇:出版著作、论文和教材

出版著作、论文和教材: 著作:

1.杨连瑞 李丽 王慧莉 《二语习得多学科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0.8。

2.刘文宇 王慧莉 《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英语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1。

3.王慧莉 刘文宇 《双语者语言加工机制研究》,大连市人民政府学术专著出版资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论文:

1.侯艳 王慧莉 中国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网络的建构机制研究 全国语言教育研讨会暨国际汉语教育专题研讨会,2011年4月15-17日。2.王慧莉 张慧美 王元英,多语者语码转换消耗非对称性的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CSSCI), 2011, 112(2):64-68.3.Wang Huili, Hou Yan, Research into the Mental Lexicon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Based on 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2011, 2(1):68-80.4.Wang Huili,Wang Yucui,Xu Xiaoqi, The Correlation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th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全国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学术研讨会, 2010年10月15日-17日。

5.Huili Wang, Yan Hou, Yucui Wang,Research into the L2 Mental Lexicon Based on C-test, Asian EFL Journal-Providenc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EFL Conference: April 23-25, 2010.6.Huili Wang,Wenduo Bing,Yan Hou, A comparison study on word association between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and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Canadian Social Science, 2010,6(6):45-60.7.Wang Huili, Zhang Yuting, The application of CIN(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model to the analysis of the novel metaphors in the Joy Luck Club.History and canon in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2010年5月21日-22日.8.王慧莉 刘文宇,英语语言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应用语言学新视野》 主编:刘相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5:62-73.9.刘文宇 王慧莉,当代美国外语教育现状及政策的演变,现代教育管理,中文核心期刊(CSSCI),2010,244(7):111-113.10.陈宏俊 哈斯 王慧莉等,隐喻加工复合模式的ERP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146-150.11.Wenyu Liu, Huili Wang, Jian li, Electrocortic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uring language selection in bilinguals, Proceedings of 2010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Vol 4, August 2010,1948-1952.12.Huili Wang,Yan Hou, Research into the Markov property in mental lexicon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based on 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 Proceedings of 2010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2145-2149.13.王慧莉 栾兰 杨春雪,中英双语者家族词汇的加工机制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9,101(6):47-52.14.王慧莉 陈宏俊, 汉英双语者奇偶数语码转换的ERP研究, 外语研究(CSSCI),2009,116(4):12-18.15.王慧莉 刘文宇 隋丹妮 于庆宝,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码转换消耗的非对称性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2009,30(1):81-85.16.Luan Lan, Wang Huili, Impact of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Gender on Chinese ESL Learners’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Asian Social Science.2009,5(1):37-42.17.Hongjun Chen, Yiyuan Tang, Huili Wang, et al.2009 ISECS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CCCM),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etaphoric idioms and literal expressions in Chinese comprehension: an ERP proof supporting left-hemisphere activation gradients and spatial involvement, 2009,(EI),541-545.18.Wenyu Liu, Huili Wang, Hongbo Feng, Danni Sui, Yiyuan Tang, Arabic Numerals and Chinese Numerals in Non-precision Numerical Processing,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Symposium on Edu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ECS2009),(EI),325-328.19.Wang Huili, Chen Hongjun, Liu Wenyu et al.Neural Bases of Asymmetric Language Switch in Second-Language Learners: An ERP Study,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WRI Congress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SA, Los Angeles.239-242.(EI), USA, Los Angeles.20.刘文宇 王慧莉 冯洪波等,汉语数词和数字脑加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3):533-535.21.刘文宇;王慧莉等,(2009).语言与数字关系研究进展.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32(2): 52-55.22.Yu Q, Tang Y, Li J, Lu Q, Wang H, Sui D, Zhou L, Wang Y, Heil M.Sex differences of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ffects during three-dimensional mental rotation.Neuroreport.2009.20(1):43-7.23.王慧莉 刘坤,从二语习得研究层面探究外语教学规律--《二语习得研究 与中国外语教学》评介,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CSSCI),2008.124(4):94-96.24.Wang Huili, Liu Wenyu, Chen Hongjun et al.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attentional network: Evidence from the Multi-Source Interference Task(MSIT),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ICNC'08)(Sponsored IEEE Computer Society)(EI),Jinan, Shandong, China, 18-20 October 2008.109-115.25.Wang Huili, Zhang Shuo.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emperament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and cultural frame switching(CFS), 第三届语言、文化与思维国际研讨会, 会议发言,会议地点:丹麦欧登塞。2008.7 26.刘文宇,隋丹妮,陈铮,王慧莉.双语认知控制的神经基础及语言冲突解决 能力,辽宁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08,31(5):40-43.27.Li Qiang(学生),Wang Huili.Self-concept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English study,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7, 30(6):3-13.28.Li Jing(学生),Wang Huili Cultural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nceptual Metaphor of Love,Journal of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Languages,2007, 6(4):41-42.29.邱进 韩连玉 王慧莉,中美两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比较,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37-39.30.王颖(学生),王慧莉,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作文中介词in使用的语料库调查,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62-165.31.王慧莉 陈宏俊 唐一源,西方语义数字研究进展,辽宁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07,30(5):53-56.32.王慧莉 刘文宇 陈宏俊等,中国校外教育理论,数量感在学龄儿童的发展规律,2007, 163(7):146,154.33.Wang Huili, Luan Lan, The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Text Learnabiltiy,Asian Social Science,2007,3(4):43-45.34.Wang Huili, Wang Yucui, The addition of affect test and self-assessment into ESL writing assessment: process and effect--A case study in a non-English-major postgraduate ESL writing class, Asian EFL Journal, 2007, 20(5):1-15.35.Wang Huili,Sui Danni Measuring Coherence in Chinese EFL Majors' Writing through LSA(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Asian EFL Journal, 2006.(5):136-153.36.刘文宇 王慧莉,研究生英语自主学习系统评估,《理工高教研究》,2006,25(4):43-45.37.王慧莉,刘文宇,基于网络的研究生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6,33(2):178-180.38.王慧莉,隋丹妮,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文本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5,11(5):94-96.39.王慧莉,刘文宇,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新阐释,现代外语,(CSSCI),2006,29(1):100-103.40.王慧莉,隋丹妮,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长时工作记忆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 2005,18(4):66-69,77.41.Wang Huili, Liu Wenyu.A Probe into the Model of English Self-access Learning and Web-based Teaching for Non-English Major Gradua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ngineering,2004,(8):798-801.42.Zhong Mingjun, Tang Huanwen, Wang Huili, Tang Yiyuan, An EM Algorithm for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n the Presence of Gaussian Noise,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 and Reviews,2004.2(1): 11-17: 11-17.43.王德伦,王慧莉,刘文宇,浅谈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从英语语言教学向英语国家文化教育转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04,(4):6-9.44.仝一旻,王慧莉,信息量的调控与会话含义的再现,中国翻译(CSSCI),2004,25(2):78-80.45.王慧莉,刘文宇,潜在语义分析:原理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4,18(4): 91-94.46.王慧莉,刘文宇,王德伦,研究生英语自主型学习与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探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04,(1):33-36.47.刘文宇,王慧莉,浅谈英语词汇教学原则,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38-41.48.Wang Huili, Gao Guizhen, The Role of English Learners’Motivation in English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200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2002,678-686.49.Gao Guizhen, Wang Huili,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employed to open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Proceedings of the 2001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2002, 112-115.50.王慧莉,刘文宇,构建自主型的英语学习环境,全球教育展望(CSSCI),2002,31(8):48-50.51.王慧莉,高桂珍,国外专家谈电子邮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CSSCI),2001,(5):44-45.52.Wang Huili, A Research into the Teaching of Oral English into Adult Learner, Proceedings of the 1999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2000,343-348.53.王慧莉,一份关于外国学生对英语的教与学的态度的问卷调查报告, 国外外语教学(CSSCI),2000,(4):12-14.54.Wang Huili, An Original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Films in the Classroom, Proceedings of the 199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1998, 219-221.55.Wang Huili, Research into the Teaching of Mixed-Achievement Class.Proceedings of the 1995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1997, 112-117.教材与教辅:

1.《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第二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 主编。

2.《工程硕士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主编。3.《MBA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新世纪实用研究生英语系列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 主编。4.《商务英语口语》(新手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0, 总主编。5.《商务英语口语》(达人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0, 总主编。6.《商务英语信函》,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0, 总主编。7.《商务英语写作经典案例详解》,中国宇航出版社,2009.6, 总主编。8.《商务英语口语经典案例详解》,中国宇航出版社,2009.6, 总主编。9.《工程机械英汉汉英双向词典》,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5,编撰委员会副主任

10.《英美名著赏析》(任务驱动型研究生公共英语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主编。11.《口语交际任务》(任务驱动型研究生公共英语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主编。12.《任务型学术写作》(任务驱动型研究生公共英语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主编。13.《英美文化体验》(任务驱动型研究生公共英语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主编。

14.《商务英语口语大全》,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9,主编。

15.《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学学 练练 考考、教师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8,参编。16.《校园英语实用写作范例》,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3,主编。17.《工程硕士英语综合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主编。

18.《学术交流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 2006.9,主编。

19.《文化交流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2006.9, 参编。

20.新世纪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阅读》A修订版(学生用书,教师用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9,主编。

21.《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主编。22.《实用英语写作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9,主编。23.《商务互动英语口语》,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8,主编。24.《英语三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主编。

25.《新世纪公务员实用英语》,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0,主编。26.《研究生公共英语教程》(学生用书、教师用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主编。

27.《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学学 练练 考考、教师用书),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 参编。28.《化工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主编。29.《成人英语》(第六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参编。30.《成人英语》(第二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参编。31.东三省研究生英语系列教程《听说》(分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8,获全国畅销教材优秀奖和哈工大优秀教材一等奖, 参编。

主要译著与改编:

1.《人脑功能》科学出版社,2006.1,导读编译。

2.《技术史》(第VII卷),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授权出版,2004.12,译校。

3.《建筑标准图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译著。4.《城市标志》,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0, 译著。

5.《新世纪英语语法训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改编。

6.《高效英语阅读》(第二、三分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1,改编。

学术报告:

1.王慧莉 Cognitive Factors in ESL Learning,美国加州州立大学,2009年4月30日。

2.王慧莉 Language in Cognition,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语言文学系,2011年4月29日。

第二篇: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现代汉语部分:

著作类:

理论语言学: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1933/1980,商务印书馆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Ullman,S ,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62.Principles of semantics, Ullman,S.,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Words and their Use, Ullman,S., N.Y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A·梅耶(法),岑麒祥译,科学出版社,1957。《语言学概论》,L.R.帕尔默,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Language and Mind, Chomsky,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 Chomsky,N., London Fontana ,1977.Rules and Representation, Chomsky,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Halliday,M.A.K ,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Lakoff,G.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R.L.Trask, 周流溪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2000。《历史语言学》,徐通锵,商务印书馆 北京,1990。《语言论》,徐通锵,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不对称和标记论》,沈家煊,江西教育出版社 南昌,1999。《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80。《语言哲学》,陈嘉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认知语言学概论》,赵艳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上海,2001。《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周祖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音学: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王洪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王福堂,语文出版社,1999。

修辞学: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大江书铺,1932。

《中国修辞学》,杨树达,世界书局,1933。《辞格汇编》,黄民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社会、文化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教程》,戴庆厦,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语文出版社 北京,1989年。

词汇语义学:

Semantics, 《语义学》,Leech,G.N, 李瑞华等译,London:Penguin Books Ltd,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董秀芳,四川民族出版社 四川,2002。《词汇语义学》,张志毅、张庆云,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6 《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商务印书馆 北京,1990。

《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马西尼,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汉语词义演变发展类型研究》,董为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词义的分析与描写》,符淮青,语文出版社 北京,1996。《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符淮青,商务印书馆,2004。《词典和词典编纂的学问》,符淮青,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孙玉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朱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近代汉语词汇研究》,蒋冀骋,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近代汉语研究概况》,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1994年,2001年第3次印刷。《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蒋绍愚,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1。《蒋绍愚自选集》,蒋绍愚,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李宗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汉语词汇史概要》,潘允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汉语词汇史纲要》,史存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1》,汪维辉,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2000年5月第1版。《汉语词汇史》,王力,商务印书馆,1993。《词汇训诂论稿》,王云路,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北京,2002年7月。《上古汉语词汇史》,徐朝华,商务印书馆,2003。《语义学》,烈炯,语文出版社,900

《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时仪,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2000。《<吕氏春秋>词汇研究》,张双棣,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朱庆之,台湾文津出版社 台湾,1992。

《汉语词汇研究史纲》,周荐,语文出版社,1995。

方言学:

《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桥本万太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

《方言与中国文化》,周振鹤、游汝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汉语概说》(张惠英译),罗杰瑞,语文出版社,1995。

《山西方言调查报告》,侯精

一、温端政等,山西高教出版社,1993。《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中华书局,1999。

《汉语方言学》,李如龙,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001年4月。《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李如龙,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0。《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40卷)》,李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现代晋语的研究》,侯精一,商务印书馆,1999。

语法学:

《语法答问》,朱德熙,北京大学出版社。《黎锦熙选集(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黎锦熙,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春,2001。

《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马庆株,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马庆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79。《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冯春田,山东教育出版社 济南,1991。《马氏文通》,马建忠,商务印书馆,1998。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语文出版社,1992。《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2。《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80。《近代汉语介词》,马贝加,中华书局,2002。《汉语史通考》,太田辰夫(日)著,江蓝生 白维国译,重庆出版社 重庆,1991。《中国语历史文法》,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1987。《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 北京,1980年6月第1版。《中国语言学史》,王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吴福祥,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沈家煊,商务印书馆,2005。《汉语的词库与词法》,董秀芳,北京大学出版社,2204。《汉语语法论文集》,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99。《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郭锐,商务印书馆,2002。《汉语语法化的历程》,石毓智、李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何自然、冉永平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论文类: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1982 From propositional to textual and expressive meaning: some semantical-pragmatic aspects of grammaticalization.In Winfred P.Lehmann and Yakov Malkiel(eds.)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4-71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1989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 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Language 65:31-55 Li,C.N&S.Thompson 1974 Historical change of word order:A case study 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s.In Anderson,John M.&C.Jones eds,Historical Linguistics Amsterdam:North-Holland,199-217 Frazier L, Carlson K, Clifton C.Prosodic phrasing is central to language comprehension.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2006, 10(6): 244~249 lyons,J 1987 语言学的新天地,第二集,企鹅图书出版社 汪榕培等译第一、五、七、八、九、十三章,见《八十年代国外语言学的新天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近代文献与方言研究》,曹正文,文史哲,1984(3)。《词义和词的分布》,符淮青,汉语学习,1999(1)。《动词虚化与对外汉语教学》,高顺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从<史记>看上古几组同义词的发展演变》,管锡华,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巴蜀书社,1998 《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语法化构拟》,韩玉国,外国语言文学,2003(4)。《词义发展研究的一些问题-兼及<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义项处理2》,洪成玉

《古汉语同义词及其辨析方法》,洪成玉,中国语文,1983(8)。《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吕叔湘,语言教学与研究,1977年第2期。《关于方言研究的几点意见》,李荣,《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李荣,方言,1985年第2期。《官话方言的分区》,李荣,方言,1985年第1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胡壮麟,现代外语,2003(1)。《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蒋绍愚,中国语文,1989年第 期。《近代汉语研究概述》,蒋绍愚,《蒋绍愚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词》,蒋绍愚,语言研究,1993(2)。《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蒋绍愚,中国语文,1999(5)。《“大辞典编纂处之成立”》,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卷3,上海商务印书馆 上海,1935。《中国近代语言研究提议》,黎锦熙,连载于1928年10月《新晨报副刊》,又载于1929年出版的《国语旬刊》一卷二期。

《中国近代语研究法》,黎锦熙,河北大学周刊,1929第一期。《从分类概括看词汇的发展》,李海霞,南京社会科学,2002(4)。《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下)-世纪之交谈汉语方言学》,李如龙,语文研究,2000年第3期。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刘坚、曹广顺、吴福祥,中国语文,1995(3)。

《古汉语词义研究——关于古代书面汉语词义引申的规律》,陆宗达、王宁,辞书研究,1981。《从<史记><金瓶梅>等看汉语的“观看”“语义场的历史演变”》,吕东兰,<语言学论从>第21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

《先秦“同义词区别使用”的理据》,罗积勇,武汉大学学报,1992(4)。《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马清华,语言研究,2003(2)。《词汇语法化的动因》,马清华,汉语学习,2003(2)。《名词性宾语的类别》,马庆株,汉语学习,1987(5)。《<敦煌变文集>和<祖堂集>的形容词副词词尾》,马淑仪,语文研究 太原,1994(1)。《对语言演变的形式解释与功能解释——<语言演变的动因>评介》,秦洪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起去”的语法化与相关问题》,邵敬敏,方言,2003(3)。《句法里的象似性问题》,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语言研究中的认知观》,沈家煊,国外语言学,1991(4)。《语法化研究综观》,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实词虚化的机制》,沈家煊,当代语言学,1998(3)。《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3)。《对语言演变的形式解释与功能解释——《语言演变的动因》评介》,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

《词义与认知_<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沈家瑄,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1997年3期。

《语法化机制探赜》,孙锡信,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2002。《从“吃”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陶红印,语言研究,2000(3)。《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汪维辉,中国语文,2003年第4期。《词义的虚化及虚化的类别》,王吉辉,语文研究,1997(3)。《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吴福祥,语言研究,1995(2)。《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吴福祥,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先秦汉初汉语里动词的指向》,徐丹,载《语言学论丛》29辑,商务印书馆 北京,2004。《自动和使动——汉语语义句法的两种基本句式及其历史演变》,徐通锵,世界汉语教学 北京,1998(1)。

《结构的不平衡性和语言演变的原因》,徐通锵,徐通锵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音系的结构格局和内部拟测法》,徐通锵,语文研究,1996(3-4)。《组合同化——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张博,中国语文,1999(2)。《说“给”和“乞”》,张惠英,中国语文,1989(5)。《汉语基本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能甫,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2)。《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张谊生,中国语文,2000(1)。《词义演变二例》,张永言,中国语文,1960(1)。《也谈词义的同步引申》,赵大明,语文研究,1998(1)。《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朱庆之,中国语文,1992(4)。《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文炼,《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4期。《“有界”和“无界”》,沈家煊,《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名词的比喻义与名词、非谓形容词的界限》,吴长安,汉语学报(上),2001年。《词类的划分原则和谓词“名物化”》,杨成凯,《语法研究和探索》,语文出版社,1991年。《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姚振武,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

《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张伯江,中国语文,1994年第5期。《基于语义场的科学术语理解》,张春泉,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动+名”结构中单双音节动作动词功能差异初探》,张国宪,中国语文,1989年第3期。《语言单位的有标记与无标记现象》,张国宪,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从方言和历史看状态形容词的名词化》,朱德熙,方言,1993年第2期。《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王寅,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3月。《汉语方言分区的条件》,丁邦新,清华学报,1982年新14卷1-2期。

汉语史部分

著作类

通论:

《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1958年。《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何九盈,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汉语史研究新论》,白平,书海出版社,2002年。《近代汉语研究概要》,蒋绍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近代汉语读本》,刘坚,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中古汉语读本》,方一新、王云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训诂学:

《训诂学原理》,王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训诂原理》,孙雍长,语文出版社,1997年。《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新3版。《训诂学初稿》,周大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训诂案例从编》(教学课件),白平。

文字学:

《说文解字注》,[清] 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中华书局,1984年。《甲骨文字释林》,于省吾,中华书局,1979年。《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北京出版社,1980年。《汉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1988年。《汉语俗字丛考》,张涌泉,中华书局,2000年。《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汉字学概要》,王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汉字构形学讲座》,王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音韵学:

《上古音研究》,李方桂,商务印书馆,1982年。《汉语语音史》,王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词汇学:

《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著,江蓝生补,学林出版社,1985年。《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语文出版社,1992年。《古代汉语词汇学》,赵克勤,商务印书馆,1994年。《古代汉语词义通论》,高守纲,语文出版社,1994年。《古汉语词义论》,张联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商务印书馆,2005年。

语法学:

《马氏文通》,[清]马建忠,商务印书馆,1983年。《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杨伯峻、何乐士,语文出版社,1992年。《古代汉语语法学》,李佐丰,商务印书馆,2004年。《左传虚词研究》,何乐士,商务印书馆,2004年。《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孙良明,商务印书馆,2005年。

论文类

通论:

《古代白话文献简述》,刘坚,《语文研究》1982年第1期。《从语言角度看〈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柳士镇,《中国语文》1989年第2期。

《论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的根本观念》,宋永培,《学术研究》2000年第3期。

训诂学:

《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毛传的几个互训问题》,萧璋,《黎锦熙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训诂学回顾与展望》,赵诚,《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4期。《20世纪训诂学研究的得失》,周光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声训源流暨〈说文〉声训》,孙雍长,《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单语词典释义的性质与训诂释义方式的继承》,王宁,《中国语文》2004年第4期。

文字学:

《说文解字与本字本义的探求》,陆宗达、王宁,《词典和词典编纂的学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

《40年来文字学研究的回顾》,裘锡圭,《语文建设》1989年第3期。《20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语跨世纪的汉字研究》,王宁,《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论汉字职能的变化》,李运富,《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4期。《部首的表义问题》,张儒、韩琳、常莉莉,《说文学研究》(第一辑),崇文书局,2004年。

音韵学:

《“歌戈鱼虞模”古读考》,汪荣宝,《北大国学季刊》1923年第2期。《跟见系谐声的照三系字》,梅祖麟,《中国语言学报》第一期,商务印书馆,1983年。《商代音系初探》,赵诚,《音韵学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84年。《〈卢宗迈切韵法〉述论》,鲁国尧,《中国语文》1992年第6期,1993年第1期。

词汇学:

《汉语复合词的内部形式的特点与类别》,刘叔新,《中国语文》1985年第3期。《俗语词研究概论》,郭在贻,《语文导报》1985年第9、10期。《试论古代白话词汇研究的意义与作用》,王锳,《文史》第12辑,中华书局,1986年。《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E.Z/irchcr(许理和),蒋绍愚译,《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商务印书馆,1987年。

《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蒋绍愚,《中国语文》1989年第1期。

《从词汇史看〈列子〉的撰写时代》,张永言,《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联绵字研究史述论》,白平,《语言学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词义引申中的遗传因素》,张联荣,《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朱庆之,《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郭锡良,第一届国际先秦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4年。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张永言、汪维辉,《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佛教混合汉语初论》,朱庆之,《语言学论丛》第20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变体汉文中的词义异变举要》,冯良珍,《中国语文》1999年第3期。《论本源双音合成词凝结的历史原因》,王宁,《古代文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蒋绍愚,《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上古汉语颜色词简论》,徐朝华,《语言研究论丛(第8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汉语词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王凤阳,《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8 年。

《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王宁、黄易青,《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汉语词汇语义学的重建与完善》,王宁,《宁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汉语字词本义研究的误区》,祝鸿熹、芮东莉,《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从言语到言语行为——试谈一类词义演变》,李明,《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蒋绍愚,《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蒋绍愚,《中国语文》2007年第5期。

语法学:

《〈祖堂集〉中的“底(地)”、“却(了)”、“着”》,曹广顺,《中国语文》1986年第3期。《试说“就”和“快”在宋代的使用及有关的断代问题》,曹广顺,《中国语文》1987年第4期。《“语法化”研究综观》,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古汉语“动+之+名”结构的变换分析》,唐钰明,《中国语文》1994年第3期。《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刘坚、曹广顺、吴福祥,《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内部构拟法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蒋绍愚,《中国语文》1995第3期。《思维的模糊性与古汉语语法研究》,白平,《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4期。《先秦汉语的复音副词“不过”》,刘利,《中国语文》1997年第1期。《“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蒋绍愚,《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4期。

《从语言渗透看汉语比拟式的发展》,江蓝生,《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江蓝生,《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先秦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发展》,郭锡良,《中国语文》2000年第3期。《汉语语法史研究中的地域视角》,曹广顺、李讷,《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首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重迭与归一 ——汉语语法历史发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曹广顺,《汉语史学报》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江蓝生,《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VP的好”句式的两个来源—兼谈结构的语法化》,江蓝生,《中国语文》2005年第5期。

第三篇:让权威著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让权威著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座谈会发言材料

就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师生头脑工作,汇报三个方面的做法和打算。

迅速部署,努力在提高学习宣传的覆盖面上下功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指导地位、擦亮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底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要组织师生党员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重要教材,系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教育教学过程,真正做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

精心组织,努力在提高研究阐释的质量水平上下功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先期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对党的这一理论创新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阐释,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我们将以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相关重点研究智库、研究基地等为依托,通过设立专题研究项目、举办高水平学术论坛等方式,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组织、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和聚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开展学理性、学术性研究和阐释,努力形成一批有思想高度、有学术深度、有分量、有影响力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学以致用,在提高用学习成果指导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自觉性上下功夫。我们将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国制度面对面》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等系列重要读物,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疫情常态化防控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两篇大文章。我们还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世情、国情、省情新变化,切实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确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十四五”目标、任务和举措,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X”新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著作对比论文的优势

著作对比论文的优势

(一)论文与著作的定义

我们常提及的论文就是在同时具有ISSN和CN刊号的媒介上发表的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我们常提及的专著,即专门著作,是作者通过出版机构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课题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著作,必须具有双号,即ISBN和CIP号。

(二)论文与著作的作用

论文和著作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一个单位的科研学术水平,是高校、医院、科研机构排名的重要参数,也是科技工作考核和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三)论文与著作的优势对比 1.可操作难度小,准入要求低

现在的职称晋升一般地区政策都要求至少3到5篇论文,且其中必须有一到多篇具备一定学术价值的核心期刊类论文。此类论文要求高,而核心期刊量少,审稿严谨,准入标准高,可操作难度大,花费也不菲。

而专著出版工作由我公司全权代理,不论出版社级别是国家级还是省级,需求是主编还是副主编编委,字数的多少,学术水平的高低,相对容易操作。为解决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为学者、研究人员排忧解难,我单位以快捷、科学的办法运作出版,降低出版成本,提高出版质量与效率,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个性化的、全程式的出版服务。2.学术时效长

论文一般只有一年时效,每年发表多篇幅的论文实际投入更多,但著作一般都具有3~5年的时效,且学术价值不低于论文。3.无风险压力

当前,由于论文抄袭、造假严重,论文的发表备受社会舆论的关注,因此论文审查发表制度必将更加严格,绝大多数期刊都已收录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文献检索数据库,在进行SCI等软件检索核对时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我公司代理的医学图书全部经过编辑人员呕心协作,杜绝任何雷同,因此无任何风险压力,一切流程合法合理合规。4.更省心省力

学术著作惟有出版才能彰显它的价值,作者的真知灼见才为人知晓。出版学术著作是学者、研究人员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们晋升的重要筹码。然而,学者和研究人员往往潜心进行学术研究,而无暇顾及学术著作的出版工作,更别说为自己花费了大量心血的著作找个合适的出版社了。著作的出版流程全权交付与出版商代理,从组稿到编辑校对到印刷出版整个过程实际投入时间与精力要较论文省得多。5.其他效果

在相对无著作具体政策要求的地方,出具同等材料的情形下、晋升职称或岗位竞聘时多拥有一部精心著作,将极大的提高您的加分效果、评审团印象分等。6.个人价值

出版著作大大提升个人知名度,系统整理个人学术价值较高的心得等,对医学传承和社会发展发挥个人热度

第五篇:青海农艺师职称评定论文著作条件

青海农艺师职称评定论文著作条件

青海农艺师职称评定是需要发表论文的,农艺师属于中级职称,需要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篇,或者省级论文1篇、著作1部等,当然还有其他选择,下面会详细介绍到。农艺师是农业系统的职称名称,从高到低分为研究员、高级农艺师(副高)、农艺师、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员。农艺师既是职称名称也是职称等级,青海农艺师职称评定也是需要发表论文的。但实际上,青海各地农艺师职称评定要求也有细微差别,具体应当去当地人社局职改办咨询,那是最权威的。以下仅为青海农艺师职称评定参考,可以提前看下大概都有哪些要求。

首先是学历资历要求。博士生毕业就可以定为农艺师,研究生毕业后需要工作本专业3年以上即可。大学本科或者大专生,毕业后需要先从助理农艺师开始评定,有了助理农艺师资格后在本专业工作4年以上就可以参与农艺师评定了。当然专业工作必须是农业相关的,比如作物、园艺、中草药、蚕桑、食用菌等的良种选育、引进、繁殖、栽培、耕作改制、生长调节剂、土壤调查、土壤肥料测试、土壤改良与利用、肥料利用及新型肥料研制与开发、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土壤环保、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防治、植物检疫、农药质量及残留量检测、农药与植保机械的开发与应用、农业环境质量检测、管理与保护、蚕茧收烘、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及相关专业的规划、设计、技术研究与推广和科技管理与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法制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都是可以的。

外语计算机等考试就不用说了,肯定是必须通过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的。一般经过高校教育的,外语计算机都能达标。继续教育是有硬性要求的,必须参加以新理论、新技能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并提交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件。

其次是论青海农艺师职称评定论文著作发表联系期刊之家杨编辑Q1966715440文著作条件。无论青海各地有什么条件变化,论文著作条件是不会少的,区别是发1篇还是2篇,但都必须发论文的。青海农艺师可以选择,必须是第一作者,也可以选择出版著作,必须是主要编着者。所以如果是参编的话,一定要参与主编位置。论文著作条件具体是:著作1部和省级论文1篇或者省级论文2篇,或者省级论文1篇全国性会议论文1篇,或者省级论文1篇省级会议论文2篇,或者省级论文1篇报告2篇,报告必须是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较高水平的专项技术分析(论证)报告。

青海农业方面人才短缺,农艺师职称评审竞争力不大,一般发表省级论文就可以了,因著作可以顶2篇论文,且学术价值和内容含量远高于论文,建议在论文著作准备时,选择发表省级论文1篇,著作1部,有能力可以多发表,都可以在同级别竞争者中争取到优秀评分的。

下载出版著作、论文和教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出版著作、论文和教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考文献著作格式

    参考文献著作格式一、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 陈绍业, 王凤翥. 图......

    当代文学著作

    阅读材料合集 十七年文学: 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 小说以四、五十年代之交的北京城市生活为背景,描写一对革命夫妻进城后由于思想意识上的差异,在生活中不断发生矛盾,由隐忍......

    法学著作

    001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002宋功德《法学的坦白》 003冯象《政法笔记》 004舒国滢《在法律的边缘》 005德国刑法典(德文版)Strafgesetzbuch 006德国民法典(德文版)Bürgerl......

    军事理论著作

    其军事巨著《战争艺术概论》共分七章四十七节,另有一个结论、一个补遗、两个续编及七幅附图。在"告读者"中,主要介绍作者本人为什么要出这本书及个性成书的过程。在"现代战争......

    著作名言

    诸子名言: 《论语》: 名不正则言不顺既来之,则安之近者悦,远者来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不知老之将至无可无不可德不孤,必有邻 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三月不知肉味四体不勤,五谷......

    教育著作)

    课改导刊》评出了20本对教师影响最深的教育著作,特此录存,希望老师们有缘时选择性地阅读。 1、《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 2、《爱的教育》[意]亚米切斯著 3、《做最好......

    教育学著作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杜威著) 爱弥儿论教育(上下卷)([法]卢梭著) 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捷克]夸美纽斯著 ) 科学与教育([英]赫胥黎) 人的教育([德]福禄培尔著) 实验教育学([......

    2011著作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