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班班通辅助语文教学

时间:2019-05-13 01:4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巧用班班通辅助语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巧用班班通辅助语文教学》。

第一篇:巧用班班通辅助语文教学

巧用班班通辅助语文教学

作者:杨晓 日期:2010-10-23 [摘要]

“班班通”是通过多媒体使学校每个班级具备了与外界进行交流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语文教学方式和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从师生双赢的角度探讨巧用班班通辅助语文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 班班通 语文教学 语文学习师生双赢

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其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有效教学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深入课堂,现代教育技术班班通的巧妙运用,更是打破了“一个黑板+一只粉笔”的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的课堂模式充满了生机,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课堂上出现师生双赢的局面。

1、班班通促进教师语文教学方式变革

班班通使每个班级配备适量的信息化设备和网络设施。不同的硬件、网络和软件配置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班班通”。“班班通”类型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核心设备,配以各种信息展示与交互设备的多媒体,使最基本数字资源以及展示设备进入每一个教室,即多媒体教室类型。为老师提供了新型教育的平台,即利用信息化资源和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切实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

1.1班班通利用多媒体将课堂教学方式多元化,提高教学有效性

班班通让每一个班级、每一位教师、每一们学科的每一堂课,尽量做到日常化应用信息化设备与资,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常态化和有效地整合,即在合适的时间运用恰当的技术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使其多元化,比如,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集体研究、协作电子备课、数字化学习型学校建设、家校互联等。

利用班班通教学手段可以将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在学习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本课以欣赏和朗读为主,有了班班通以后,通过直观的课件,让学生在观看录像和图片的同时,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对西沙群岛有个深刻的印象。教学中,充分利用班

班通多媒体手段,给同学们展现美的形象,努力做到语文美育具体化。还根据教学直观性原则,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据、以美的熏陶感染为目的,倡导学生进行集体研究,通过多媒体中的的制作软件制作“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见都没有见过想都想不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鱼”,“颜色艳丽,形状奇特的珊瑚”把“千奇百怪的贝壳”,“成百上千的海鸟”以及“庞大的海龟”“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等景观,创作其心目中的美丽而富饶的西沙群岛,使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其美好。

同时,在语文文本中,有不少课文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非常困难。我们为让学生理解,常采用让学生反复朗读,再加上教师的讲解,然而效果却往往不如人意。但若利用班班通电子备课,用上一幅展现情景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或是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再配以课文的重点内容或字词,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如上《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必须通过朗读传达出来。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迷人的动画,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让课堂语文教学方式多元化,是学生开拓视野,加强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1.2 班班通使教学资源共享,方便教师取长补短。

教师是教学的第一资源,好的教师更是闪光的金子。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有不同的教学方式,而利用班班通备课可以使教师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而教师们建立班班通共享资源,建立适应学校教学的资源网络,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好的服务环境。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当今社会,多人的智慧必定比一人当关要重要,这就打破了以往语文教学各人顾各家的狭隘局面。古哲人苏格拉底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所以,班班通的使用为广大教师创造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变革了教师教学方式得单一性与绝对性。

举例来说,当语文老师讲解到古诗《草》时,有的老师就会从个别字讲到句,从而循序渐进讲到文章的难点,如“离”、“枯”、“荣”等几处,还有“野火烧不尽”。,教师由局部讲到整体,使学生明白了小草所具有的顽强不屈精神,并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内涵,至此突破了重点难点。而有的老师会从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设置四幅场景。第一幅是像大海一样美丽宽广的草原,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象。学生通过逼真的画面,理解“离离”之草就是茂盛的草,同

时,通过这幅画面,也知道了“荣”就是“茂盛”的意思。第二幅是秋季草原图,依旧是宽广博大的草原,小草在深秋的季节变黄了、枯萎了。第三幅场景:熊熊的烈火在无情地燃烧,露出大片光秃秃的土地。第四幅场景:春暖花开,小草慢慢地从泥土里钻出来,舒展着修长的身体,在春风中摇曳。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知道了大火无情地烧掉小草的叶,但它的根深深地埋在地底下,并没有被野火烧死,仍旧在聚集着力量,等待春天的消息,所以说“野火烧不尽”。学生由此了解了“春风吹又生”。两种方法都各有所长,但也有不足,比如第一种固然学生理解了难点但记忆不深刻,而第二种学生虽然记忆深刻但对难点重点的掌握有待加强。但是一旦实现班班通资源共享,这些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先辈有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资源共享,互补互足,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率,方便学生的语文学习。

2、班班通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没有多媒体以及班班通等高科技设备时,作为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尽人意的。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许多东西远离学生实际,一个远离学生实际的东西,不管教师如何描述,仅仅靠学生狭隘的想象是无法完成学习过程的,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出了读诵写背几乎没有别的方式,单调且效率一

般。而班班通的出现,不仅使教师语文教学方式变革,也使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变革,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前面提到,班班通使得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师间资源共享,其实在网络环境下也使得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学生也可以与老师资源共享。家校互联使得学生在家也可以与老师交流,同时与老师资源共享,对其课后预习、复习以及课文理解都有促进作用,而学生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及时与老师交流,能及时做到有惑便解。同时,班班通使学生获取资料的途径丰富化,学生能通过音频、视频、ppt、电子板报、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学习语文,不再枯燥、乏味,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率;而且,当今社会学生知识面的广泛性也很重要,班班通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总而言之,这种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无疑是有积极作用。

总之,“班班通”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班班通”把现代教育充分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使之成为常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寻求有效应用机制与模型,实现教育教学将彻底打破教室、教师、校园的界限,实现局域、城域无界限,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班班通”校校互通、班班互联、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激发教师的实践激情和学习需

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创造了师生双赢的局面,最终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长海一中 孙婵;巧用“班班通”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长海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2009-6-9

第二篇:运用班班通-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运用班班通 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大路槽乡大路槽小学:冯华权

摘 要:“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最直接的训练方式之一,“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的地位与作用连接着认知与运用,贯穿了语文学习的全过程。由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创设良好的朗读环境,激发学生以“读”促“悟”,为学生的阅读指明了方向,为学生的思维拓展了空间。

关键词:多媒体 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习方式,创设良好的朗读环境,激发学生以“读”促“悟”,为学生的阅读指明了方向,为学生的思维拓展了空间。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个体力求达到认识某种事物时,就乐于参与某种活动,这种积极的意识倾向来自于他对所要认识的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远程教育资源集形、声、光、色于一体,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情景,内容也贴近儿童的生活。“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最直接的训练方式之一,“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的地位与作用连接着认知与运用,贯穿了语文学习的全过程。由此,如何充分发挥读的作用,使语文课堂在琅琅的书声中充溢智慧之味,便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追求。而信息技术以其动态、直观、立体化的呈现方式,为语文教学中读的训练和发展开拓了一片新天地,促使语文教学中的“读味”更浓。

一、巧用多媒体的提示功能,提升读的品悟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借助媒体效果呈现的提示功能等,就能使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读指向更明,使边读边思更有深度,使阅读与理解更加相得益彰。如《詹天佑》这篇课文以“詹天佑是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为中心来叙述他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其中“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课文的难点。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味”,既要“朗朗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又要“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还要“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因此,在教学《詹天佑》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就分三个层次来组织教学。第一层次:运用媒体呈现课文内容,在难度的词句上运用点击变色的效果引导学生关注并指导学生读仔细让学生读得“言从字顺”,即读通、读懂、读得流利;第二层次: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时,边读边动笔,对关键词句进行圈点批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交流,通过媒体课件出示内容,运用划线、加深颜色、变色、闪烁等提示功能,显出重点,通过动画图示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开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后者采用中部凿井法。引导学生初步领会词句的书面意思,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第三层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动手,做一做“小小工程师”,设计图纸。很快,一张张设计图纸通过实物展示台在大家的眼前。这样一来,为学生创设了体验过程,仿佛身临其境,使原来觉得乏味、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乐趣横生。继而激烈的讨论,迸发出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氛围,展示了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课堂成了他们体验、交流、合作、享受成功的乐园,学生真正做到了在读中体验,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展露无遗。在愉快的教学中,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语言顺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丰富知识,发展语言,开发智力。

二、巧用媒体的直观优势,彰显读的感悟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语文学科的本色就是学习语言,让学生从文章中通过朗读,体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文字语言,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媒体的直观优势则可以在文字与感悟间架起形象、生动的桥梁。如在教学《赵州桥》这一篇课文时,我就以朗读为抓手,充分利用媒体的直观优势,引导学生边读边悟。教学中,我采用了自读、默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在课堂上,先以课件出示学生交流中获得的“疑”,引导学生循着心中的“疑”去充分地读书,思考,探求。我指导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自读感悟: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赵州桥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赵州桥有哪些特点?画出文中的具体语句读一读。3.赵州桥有什么价值?显然,这三个问题不难,但一定要仔细读书才能完成。这样,学生就能分两个层面进行读书了。第一层面:了解课文字面上的内容,认识赵州桥的特点,了解了这一层面的内容,媒体课件就可以用图示进行阅读总结,使学生一目了然;第二层面:深入文字,透过文字感受赵州桥的价值。最后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体会思想感情:读了以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在创设这样的语言情境后,再出示与之匹配的画面,使语言与画面充分对接,由此,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学生就能真正感悟到其价值: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它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后人的骄傲!

三、巧用多媒体的综合性能,发展读的思辨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如果学生不经过思考而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因此,我们就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及时点拨。激在关键处,促在思考点。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综合性能,如果能适时、适当地运用,教学效果便会更加凸显。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课文时,在交流中我重点抓住了一些话反复品读: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同志们!用石头砸!”、“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些话是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走向死亡的真实举动,也是他们不怕牺牲,坚决完成任务的动力。这些话更充分表现了表现了五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教学时我把这句话作为多媒体课件的主界面,始终展示在学生眼前,并抓住这句话四次品读,通过层层深入地学习,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五壮士崇高和伟大。第一次品读:让学生找描写五壮士掩护任务的句子细节描写,这是初步感知;第二次品读:在初步感知后让学生找文中哪些语句和词语感受到五壮士的决定?出示课文中的相关词语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画面后,再次借助多媒体的直观优势出示画面,并紧扣学生的思维点,启发学生思考、交流后再读。第三次品读:利用课件,出示链接的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同学们感受五壮士面临的绝境,谈体会之后再读。这三次读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五壮士不怕牺牲的精神。第四次读:在学习了解了当时所处的环境后,让学生观看五壮士砸敌人,最后跳崖的课件动画,学生就能充分理解五壮士的坚贞不屈和不畏牺牲的精神。由此,学生也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积累,在读中深化了思辨,获得了体验和感悟。

四、巧用信息技术,强化朗读训练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没有唯一的答案”,所以人们都说“有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运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听力非常方便,也非常有效。一是充分发挥语音室的作用,用现成的语文教学光盘或课文朗读磁带强化学生的模仿朗读。这类教学软件声音纯正,能够唤起学生练习朗读的兴趣。对学生理解这类课文,体悟作者的感情是很有帮助的。二是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调节,引发和调动自己的情绪,让学生融入在课文里,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与作者产生共鸣。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场景,再加上教师饱含深情的讲解,让学生仿佛看到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看到了她手里一根根给她带来快乐和希望的火柴,跟着她快乐和失望,在他们心灵深处燃起了对小孩子的同情之情。这样的教学,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又给学生的朗读起到了示范作用。

总之,信息技术之于以读为中心,注重在读中体验、读中悟道、读中深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来讲,善用之,即能为语文课堂之读增味、提味,为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与方法》李克东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谢幼如: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班班通”教学平台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同时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内在因素,发挥了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了听、说、读、写、做的能力。

“班班通”教学平台的迅猛发展和所体现的先进性,得以广泛应用于小学教学的各个学科之中,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突出了它的优势。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班班通”,充分发挥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产生相应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少年闰土》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闰土所做的四件事的动画图片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缤纷的色彩,优美的音乐,独特的动作,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唤起了学生一次次的高呼,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各种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的状态,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去。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多得多。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巧妙解疑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然而,当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班班通”教学平台,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若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其他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如,在执教《詹天佑》一文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其中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和用不同的方法开凿隧道这部分,集中地体现了詹天佑的杰出、创新精神。用以往的教学手段,往往很难讲清这一难点。为此,如果制作一个课件,运用动画技术,巧妙地将詹天佑设计的两个火车头在“人”字形线路上运动:(因为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火车头在前面拉,一个火车头在后面推,过了青龙桥,原先拉的火车头推,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学生看到这样绝妙的设计,不但理解了课文,还为詹天佑的杰出、创新所深深折服。

三、拓展课堂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班班通”教学平台,教师可以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能够将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信息为课堂所用。利用“班班通”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适时地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文资料,随时展现在课堂。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空间,加大了课堂教学容量,40分钟的上课时间便被充分利用起来。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鲸》、《松鼠》等课文时,我利用网络超文本的特性,结合教学目标,编辑整合了“资料库”,这给学生提了开拓视野的广阔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拓展知识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内容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网上阅读“资料库”中的相关信息,小组之间交流,拓展知识面,探索课程以外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加强创新思维训练。资料库将与鲸、松鼠有关的知识分类归纳整理为:生物、文学、摄影、军事、考古、航天、仿生、农业、集邮、科技、奇闻、数学十二个科目,每一科目,都提供了大量有关鲸和松鼠的信息和丰富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新了解到的知识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在这些科目中,所有的知识都与鲸和松鼠有关,但介绍的角度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科目,角度也有区别。所以当我们通过网络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时,便可多角度、多方位和多途径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拓展课堂空间,增强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法。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阅读、写作时会感到一些困难。我们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通过“班班通”教学平台的教与学的过程,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强化。如,学习《将相和》《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历史题材的课文,由于这些课文的内容距今天的时空比较远,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教学时,我将收集到的有关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放给学生看,弥补学生因时间和生活阅历的因素造成的理解课文内容而出现的“断层”现象,增强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

五、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赏析能力即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班班通”的应用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评改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引导学生进行“实战训练”,领悟评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在指导学生“缩写文章内容”这一作文时,我先将准备好的范文《景阳冈》缩写通过“班班通”的展示台展示,并在范文的旁边附上本次习作的要求。(用不同的文体、颜色显示)首先让学生欣赏佳作,在这一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照原文,对缩写后的文章进行判断、讨论、评价、衡量是否达到习作要求,并讲出称其为佳作的理由。其次让学生评改“病文”,选择个别同学的作文进行当场点评,如“主次是否分明,语句是否通顺„„”,对“病文”逐篇剖析、诊断,从大处加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并把修改的地方用红色显示,提醒学生稍加对比。再让学生动手对选取的任何一篇文章进行缩写,再自改、互改,大大提高了写作能力。总之,“班班通”教学平台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走进了学校的课堂,深入到了课改的前沿。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 “班班通”教学平台,能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形象、有趣,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班班通”的运用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发挥其特长,利用“班班通”教学平台优化阅读教学,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主动性、实效性,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第三篇:巧用班班通 激活语文课(推荐)

巧用班班通 优化语文课

【内容提要】现代信息的飞速发展,让教育也一定与时俱进。“班班通”便是这种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是借助现代信息教育手段,整合教学信息,服务教学。其优越性越来越为教师们所青睐。尤其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更为明显。它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扩大课堂容量;拓展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陶冶情感;能更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总之,只要恰当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班班通” 语文教学

激趣 高效

【正文】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班班通以其先进的教学资源迅速占领课堂阵地。“ 班班通”是借助现代信息教育手段,整合教学信息,服务教学。其优越性越来越为教师们所青睐。尤其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更为明显。它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扩大课堂容量;拓展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陶冶情感;能更好地训练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里就谈谈本人这两年使用班班通的心得。

一、节约时间,扩大课堂容量。

因为我们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每节课只用四十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是备课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而 “班班通”可以有效节约课堂时间,增加课堂容量。比如在学习课文生字词时,幻灯片呈现生字词音、形、义;在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时,以幻灯片呈现教师所提的要求或问题;需要学生摘抄什么内容,也可以幻灯片呈现出来,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教师就可以抽出这部分时间,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加大课堂密度,扩充课堂容量。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陶冶情感。

“班班通”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以触摸电视机为终端显示的设备,可以在教室进行上网、课件演示、现场直播、远程资源共享和视频节目的播放,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可以创设图、文、声、像、情并茂的语文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内在情感,从而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达到与文本情感共鸣的效果,使学生的情感受到陶冶,思想获得启迪。例如教学《背影》时,先放刘和刚的《父亲》MTV情景导入,然后带学生默读勾画课文,再通过电视散文现场播放,看到朱自清和父亲离别到别后思念的全过程,入其境,更知其情。学生再谈理解感想时,就入情入理、水到渠成了。在教学《石壕吏》时,播放改编剧本,再现两个吏的凶狠和老太婆的无奈,从而把握杜甫复杂的感情。进而产生共鸣。在教学《海底两万里》时,可以模拟海底世界的神奇,可以让学生看到船下的鱼、草、怪兽,从而了解那些灾难,理解在灾难面前船长的坚毅果敢,继而受到启发。

三、能更好地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的能力,巧用“班班通”资源,能更好地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学习语文,首先就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语言比较隐晦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有些语言则写得很精彩,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凸现出来。运用课件演示,能直观地展示出课文的重点语句段,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更能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例如《云南的歌会》这一课,重点与难点是理解三个歌会场面及场面描写的方法。在学生概括以后,通过班班通呈现“山野对歌”、“山路慢歌”、“山寨传歌”三个画面,这样学生一目了然。在品味“山野对歌”时,“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通过红色字体强调副词,用蓝色强调动词,通过粉红色强调叠词。引导学生理解沈从文这位语言大师的高超描写技巧。

四.拓展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知识。

“班班通”的网络性为课文内容的拓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使课文内容延伸、拓展,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例如在教学《桥之美》这一课,我们可以为学生拓展与桥有关的很多知识,比如伦敦大桥、悉尼大桥、胶州湾大桥、杭州湾大桥等世界著名大桥。不仅让学生领略了桥之美,而且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展示,加深了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从而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在教学《泥人张》时,链接《人民日报》对冯骥才——这位“民间文化的守望者”的介绍,以及优酷网2014年《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答中国文化报记者提问 谈: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使学生深入了解了作者写《泥人张》的深层原因,印象深刻,进而产生共鸣。既拓展课文内容,又丰富学生知识。

五.锻炼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教师的示范,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学生自然很想自己也能灵活运用班班通。特别是在大力开展课堂改革的今天,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新课堂的一大思想。所以交给学生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是一大课题。先是电教管理员和课代表学着使用,让他们带着同学去学习语文,带着学生去学习使用班班通。放手给学生,学生就能给老师一片阳光。现在的孩子,没有几个不会用电脑的。时间证明,很多孩子运用电脑比老师还要熟练。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既学到了语文的知识,又掌握了获取知识的途径。

当然,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对语言的品味涵咏。班班通是工具,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辅助工具。用的好,事半功倍。过分依赖班班通,只会渲宾夺主,舍本逐末,那是教学的大忌。

总之,充分合理的运用班班通辅助语文教学,不仅能极大的丰富语言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还能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打造高效优质语文课堂,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志鸿优化系列丛书·初中优秀教案:语文》(8年级下册)(配人教版)

3、《让语文教学有趣简单高效》龚如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巧用“班班通”,上好语文课

巧用“班班通”,上好语文课

中心小学

语文教学不仅具有其它科目的功能性,同时具有鉴赏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是一门美的艺术,愉悦身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班班通”的教学充分的发挥了它的声、色、形的特点,对语文教学起到了合理补充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选用“班班通”来辅助教学,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巧用“班班通”,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导入如果设计得好,学生能较快进入角色,也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班班通”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如在教学三年级课文《秋天的雨》一课中,通过“班班通”,把秋天的美景逼真地在屏幕上展现出来。让学生大胆地说,充分激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巧用“班班通”,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人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不同年龄的学生持续集中注意的时间不一样。7—10岁的儿童一般是20分钟,10—12岁的儿童一般是25分钟。而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时间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影响注意力的集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变换形式,适时地调节学生的注意力,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以提高注意的稳定性和集中程度。教师在教学时,应恰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时,学生仅从“雄伟”、“坚固”、“美观”几个词中去感受到赵州桥的设计独特。整篇文章学起来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利用“班班通”教学以后,“赵州桥”等景物的图片在动听的背景音乐声中,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身临其景,游览于赵州桥之中。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调动了起来,思维状态也变得更为活跃、灵动。可见,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可以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成有声有色的图象,化静为动,变虚为实,让学生以兴奋的状态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学生自始至终情绪饱满,兴致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三、巧用“班班通”,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语文,首先就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语言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反复理解、体会。同时,重难点的学习,更是少不了“班班通”的帮助。如在上《田忌赛马》这一课时,重点与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就能战胜齐威王?课文中虽然也用文字说明了,但是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挺费劲。我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将“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的出场顺序演示出来,这样,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四、巧用“班班通”,能够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鉴于语文的这一教育特点,合理有效的运用“班班通”,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在学习《槐乡的孩子》这一课时,由于课文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有点远远,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播放了山村里

孩子的生活状况,让他们从画面与声音中去感受他们的勤劳,学习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整节课,学生是“安静”的,是在感动中学习的。

五、运用“班班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的现象。通过“班班通”的引导,会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海底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虽然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它的很多秘密,但是仍然有很多东西是陌生而又神秘的,特别是对这些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更是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海底世界》这一课通过为学生展示海底世界的环境、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及他们的运动方式,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更加丰富的想象,感受海底世界的神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更加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六、运用“班班通”可以节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

课堂时间是宝贵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是备课时考虑的问题。而引用“班班通”,可以有效地节约了课堂时间,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如在讲《太阳》一课时,主要讲了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的理解,但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为学生在课堂上拓展了与太阳有关的很多知识,比如太阳系的构成和卫星、行星的运动方式,后羿射日的故事以及太阳其他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展示,加深了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接受,增加了学生的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七、运用“班班通”可以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必然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虽然有教师应尊重、爱护、理解学生的观念和要求,但它更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的答案是权威性的,教师在教育中占绝对支配地位。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不能主动与学生交心;学生几乎都依赖于老师,这就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学校建成了“班班通”以后,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创新性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随时可以上网了解这种信息、掌握各种知识。这时,教师是知识拥有的权威者的信条正在受到冲击,“生不必不如师,师未必贤于生”的现实,促使教师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一方面,迫使自己奋起直追,不断充电;另一方面,以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之中,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碰到疑难问题时,师生共同利用网络工具寻求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更多地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将“班班通”充分地运用于各科课堂教学中,是时代的需要和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巧妙恰当地运用“班班通”进行语文教学,具有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前景。

第五篇:巧用简笔画辅助教学(本站推荐)

巧用简笔画辅助教学

韩宏蓓

简笔画,就是根据一定的内容,以简单明快的线条,寥寥数笔,勾勒出事物的大概轮廓。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恰当灵活地使用简笔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直观地展示课文内容,而且能让学 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一.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儿童的认知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学词要与认 识事物结合起来,而借助图画理解词义是最基本、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语。

如《小池》一诗,其中有这样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尖尖角”用语言表述为: “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意思尽管很明白,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多是大而圆的荷叶,对 未展开的荷叶注意不多,因此对“荷叶的尖端”理解不清,脑海中形不成鲜明印象。这时,教师随手勾勒出一 幅“尖尖角”的简画,学生一目了解,不仅理解了词义,而且加深了记忆。

二.简笔画,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有些课文介绍的知识比较生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接触不到。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可根据难点,勾勒出事物的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附图{图}

如《詹天佑》一文中,讲到詹天佑开凿隧道时,针对不同的山势,采用“从两头向中间凿井法”和“中部 凿井法”,攻克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艰巨的隧道工程。两种方法究竟怎样?有什么不同?学生弄不明白,用 简笔画勾勒出它的直观示意图,难点就会不攻自破。通过简笔画(如图),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什么居庸 关和八达岭采用不同的凿井方法,从而对詹天佑的“杰出”认识得更加深刻。

附图{图}

三.简笔画,帮助学生明白文理。

对于小学生来讲,较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所阐明的知识和道理不是件易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 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努力钻研教材,巧妙使用简笔画,使课文阐述的较为抽象的内容,自然、恰当而 又十分有效地让学生接受。

如《院子里的悄悄话》一文篇幅长、内容多而且抽象。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勾勒出简笔画(如下图),既突出了本文的重点,又让学生在头脑中迅速建立形象,调动学生知识的积累,加深了理解,强化了记忆。通过看图,学生可以明白如何通过年轮来辨别方向,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计算树木的年龄。

附图{图}

下载巧用班班通辅助语文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巧用班班通辅助语文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巧用班班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全)

    巧用班班通,构建高效快乐数学课堂 【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班班通”工程对教学的巨大促进作用,而开始着手建设自己学校的“班班通”,而在“班班通”环境下怎样优化......

    班班通促进农村语文教学

    班班通促进农村语文教学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教育,力求达到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因此,现代化教育设施逐步进入课堂,“班班通”也日益成为辅助课堂教......

    借助“班班通”优化语文教学

    借助“班班通”平台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贵州省余庆县龙溪小学:田维花 摘要: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当前推行教学改革,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克......

    班班通与小学语文教学

    “班班通”与小学语文教学 ——李春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的实施,为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视野窄,对一些新事物和新概念的认......

    “班班通”提升语文教学效益

    “班班通”提升语文教学效益 当下,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发展潮流。去年,包括我校在内的溧阳地区所有学校都实现了“班班通”,每个......

    班班通教学总结

    班班通让我的教学更精彩 随着,我班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仪器。我感受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带来的教学新境界。 本学期,在班班通的使用上,我重点做了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中充分运......

    班班通教学论文(精选合集)

    “班班通”使课堂教学活力无限 朱刘街道九级小学 李明川 无论基础教育如何改革,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依然是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班班通(范文)

    近年来,昭苏县教育局以加快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教学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融合。截止目前,“班班通”设备已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