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感悟
批注式阅读教学——透读与理解
说到批注阅读教学,对我来说确实是种新鲜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XX老师讲解的“批注式教学理论与实践初探”,我大致谈一下我的理解与看法。
要将书读透彻,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批注式阅读,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高质量的批注,能够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批注可分为:
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批注。
在课前预习中进行简单批注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为课堂学习和讨论作了充分的准备,在老师正式讲课时更能够快速理解体会文章中心。课堂中老师引导进行渗透式批注。
在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课前预习批注,同时老师引导出其它“细枝末节”的重难点批注,既是检验展示自学成果、分享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产生新思想的过程。让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读。
总的来说,批注式阅读还是应该以课文的核心目标为中心。如果脱离了一定的核心目标,就会造成学生阅读目标的偏颇,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荒废,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因此,开展批注式阅读必须以一定的问题为中心,以保证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的效果。
批注可以是符号(“~~~” “○○○○” “——” “?” “‖”“/”等),可以是文字性的(自己的初步解读、课堂上教师讲述的要点、简单的心得体会等),符号文字结合,文字性批注效果更佳。
总之,批注式阅读教学应该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进步的方式。
第二篇:批注式阅读教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教学论文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实验概况
我旗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前些年自治区组织的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中有了很大提高。但高耗低效的老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近几年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的“批注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语文学习有着明显成效,遂通过现场阅读能力测试的方式在旗教研活动上进行展示,学生在没有教师所谓的讲解、分析、提问下进行“批注式”阅读,然后交流,对课外文章理解透彻、深刻,其听说读写能力水准令人震惊。旗教研室随即以研讨会的形式组织教师对“批注式”阅读教学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精读课文的第一、二课时的具体操作进行反复深入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基本程序,把这种教学方式作为常态教学方式融入日常教学。
“批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符号和文字的方式、在文中及空白处进行标记和书写、用来帮助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式。“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圈点批注,自学字词,潜心默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进行内容理解、情感体悟、表达鉴赏和质疑问难;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交流,开展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将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融于其中,达成各项学习目标的阅读教学过程。“批注式阅读教学”将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向了以学为主,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追求“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文本“批注”学会学习、奠定今后的学习、发展基础。在日常教研的听课、评课、检查、测试中、我们将学生的批注阅读能力放在了评价首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使“批注式阅读教学”逐步走向深入,力图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要求。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操作程序
1、常用方法。
(1)符号批注:默读思考,对文本内容中有所感、有所惑、有所疑处,进行圈点勾画。(2)文字批注:边读边想,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能够围绕重点、难点、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惑和所疑。
2、年段要求。
六年级以文字批注为主、逐步由内容理解到表达方法,进行理解、质疑、批判和赏析。
3、基本操作程序。为落实“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念,真正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最终掌握自能读书的基本方法、确定如下程序:
自读自悟,做好批注→交流批注,点拨深化→二次批注,积累运用。在这个程序中,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师生均能做到目标清晰。在备课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细化目标,并保证落实。
第一步:自读自悟,做好批注。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直面文本,经历自学一篇文章的过程。重点是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明确读书任务,并对自读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扎实地进行自读、学有所获。具体包括以下环节。
(1)快速标出自然段后轻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圈画生字词,练习读好含有生字词的语句。同桌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互相帮助,当小“老师”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自学生字:给二类字注音。给一类字写出音序、部首,并组词、归类。找出本课出现的多音字、四字词语-并按一定格式汇总于生字栏附近。同桌问或小组内互批,对有矛盾有争议的地方查找工具书解决。
(4)老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以较弱学生轮读自然段的方式,来发现并及时纠正字词掌握中的问题,对难读的句子,要做好示范指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将字词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落实到这一环节,特别需要关注的易错字、易混字,难写难记字、要提出来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学生的记忆,留下鲜明深刻的第一印象。
以上环节的目标是夯实语文基础。具体包括巩固拼音、查字典,牢固掌握生字词。教师在备课时要提前梳理出生字、多音字、四字词语,并进一步结合学生实际和本地方言来确定难读难记难写的字,思考读记写的重点与方法。同时、课课如此整理,便于学生的单元复习。这也是“课文不读流利不进行阅读教学”的保证。
(5)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默读思考,与文本进行对话、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做好批注。
批什么:凡有所感处均可批注,具体包括词语、句子、段落、标点、插图;课文题目、课文结尾、主要内容、文章结构、表达顺序、写作特点、作者情感;单元导学、阅读提示、课后习题等。
怎样批:符号批注与文字批注相结合。要求规范批注符号,对批注的语言要求既简短精练、又完整通顺。注意保持书面的整洁美观。
批得怎样:深刻性不流于形式,一目了然,文中有答案的不写批注。努力读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写出自己的理解;创造性通过示范、激励等有效措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充满个性地理解文本。
(6)小组或同桌交换课本,对书写质量和批注质量进行简单互评。(7)展示传阅在同学互评中获得较好评价同学的课本,并清他们介绍自己批注中的思考过程与好的经验。一些教师与学生将以上环节进行归纳整理,以易于理解、上口的儿歌形式,让学生抄写于课本,对照操作。如“四步读书法”:标出段落轻声渎,圈画生词反复读;穿靴戴帽互相读,批注感悟默默读。
中高年级批注要求
(寻找疑点,关于质疑)a文章题目处 b重点难点处 c关键词语处 亮眼睛巧嘴巴(认真思考,多方对话)a与作者对活
b与书中人物对话
c重点语句与篇章
d表达自己感受
(善于感悟,多方批注)玲珑心a好词收藏
b.瞬间感受
c.精彩仿写
d心灵对话
第二步:交流批注,点拔深化。
(1)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心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批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加强主导,引领学生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深化学生的批注理解,促进有感情朗读,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2)教师在交流中要担当“平等中的首席”,一要避免被学生牵着走,导致对课文理解的零乱无序和支离破碎;二要避免学生间的平行交流,对重难点的理解各抒己见,没有交叉深化;三要避免众说纷纭,没有时问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将阅读教学课上成说话讨论课;四是避免批注、交流形成定势,使学生丧失阅读兴趣。
为使学生真正形成阅读能力,掌握批注方法,除进行阅读教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在批注中采用的方法,并进行推广。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不同的文体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批注,也能使学生选用更适合于自己的方法。经过探索后、高段学生大致掌握了这几种批注方法:质疑法——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地方用相关符号画出,包括课题、文本内容和插图;联想法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积累进行批注;解释法——对文中重点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进行解释;联系法联系课文题目或前后文、文中人物等写出所感;补白法——顺着行文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抓住文本中“空白处”、插图展开联想、进行补写、续写或扩写等;对话法设身处地与作者、文中人物进行对话;欣赏法——对字的准确生动、词的灵动形象、句的修辞运用、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等进行欣赏。
第三步:二次批注,积累运用。
(1)二次批注,同归整体,突出重点。在阅读教学结束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与自读自悟时相比,有了质的提升。老师要引导学生就全文的内容和情感作出批注(与随文练笔相结合),或就本文重点句段,要求学生重写批注。低年级一般设计为随堂练说。
(2)进行读写积累。要以多种形式加大语言文字训练力度、如进行朗读、抄写、背诵等形式的语言积累:写读书笔记、随文练笔等的读写结合。
第三篇:小学作文批注式教学(精选)
“批注式教学”让我爱上语文
六年二班陈玺潞
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而“批注式教学”则可以使学生爱上语文。
“批注式教学”最大的优点我个人认为,就是它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同学们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表意见,摆脱教师的束缚,更没有了老规矩的限制,可以这么说,课堂掌控在学生手中。这样的课堂带给学生的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无穷无尽的乐趣,试问谁不会喜欢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呢?
“批注式教学”的主要方法是让学生抓重点语句、重点段落,批词语、批句子、批标点、以及文章的语言特点、作者的写作手法。不光是这些,教师还注重了学生的情感培养。“批注式教学”的又一重要步骤就是重视学生交流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变换着各种方式让学生自由交流,互补不足。其实,这种教学方法最受学生青睐的地方,就是能让学生在“玩中学”。说到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一次语文课上,我们学《我的启蒙老师》一课。老师不直接讲课了,而是乐呵呵地对我们说:“今天,让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交流什么呢?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大家要实话实说,不要怕得罪老师。谁说的言不由衷,老师就会从你的眼睛里看到欺骗。”接着老师又说:“我们大家来做评委,比一比评一评,看谁讲的内容情感最真实,语言最流畅!”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都很高兴,用心地构思,认真得在心里梳理自己要交流的语言。
在这节课上我们畅所欲言,就像被解开锁链的雄鹰一飞
冲天。雄鹰是蓝天的主人,在蓝天上,它可以自由飞翔。我们是课堂的主人,是“批注式教学”让我们畅所欲言。
“批注式教学”好!它改变了传统而又古老的教学方式。在这样惬意的教学环境下学习,不爱上语文才怪呢!我们有幸赶上新课改的大潮,我坚信我们这一代少年,一定会乘风破浪,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美丽、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贡献力量。
指导教师:郑树强
第四篇:小学作文批注式教学
“批注式教学”给我的感受
六年二班崔玉美
试问,学生喜欢什么?学生又向往什么呢?我们喜欢快乐,我们向往自由。不论是玩耍还是学习,我们都想拥有一个自由的空间。
不过,以前的教学方式太古板了!总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无聊地记,这样,记住的知识不知其意,又怎能灵活运用呢?何况,老师一直讲,一点激情也没有,仿佛是催眠曲,难怪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甚至在课堂上睡觉。如果一直这样的话,“天才”早晚都会变成“白痴”的。
所以,出现了今天的“批注式教学”。何为“批注式教学呢?”那就是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批注,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自己的智慧,理解课文的内涵,然后交流,让同学们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既增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又能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
“批注式教学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汲取知识的营养,让学生灵活的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让大脑更加勤劳。
多好的教学方式呀,“批注式教学 ”让我们爱上语文,爱上学习。我坚信“批注式教学”一定能带领我们走向成功,让我们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指导教师: 郑树强
第五篇: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汇总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程序设计
学是核心,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伴随下,自主感悟、主动探究、飞扬思想、获取智慧;导是关键,它强化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促使学生进行高质量、高效益的独立学习,并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让“教”服务于“学”。此外,批注式阅读教学还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敞开彼此的精神世界,在相互信任、启迪、借鉴、悦纳中,不断追求,力图创新,以换来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批注式阅读教学程序结构如下图所示:
1.引题导趣——自主批注
引题导趣指课堂导入环节,虽然这一环节所用的时间不长,多则几分钟,少则几秒钟,但它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有着重大的影响。对此,于漪老师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每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教师应该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经济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以愉悦学生的耳目,触发学生的情思,开启学生的心智,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创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孔子游春》一文时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首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中“春”字,点引学生由“春”字想开去,交流有关描写“春”词语、诗句、片断等;接着,呈现出文中第二段描绘春景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吟诵;然后,板书“孔子”,通过交流形成对孔子的初步认识和了解;最后,板书“游”字,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针对课题质疑问难。由“春”而“孔子”再至“游”,这个引题导趣环节的设计,不仅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愫,激起了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而且诱发了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强烈欲望,萌生了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期待,产生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艺术效果。
自主批注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文本的活动,是学生“练习阅读最主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的自主批注提供充裕的读书时间,让学生依靠个体的全部心智和情感去直面文本,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思考与想象,在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捕捉阅读感受,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重点语句等,用线条、符号或简明的文字加以标示和评点,以体会文章之精妙、含义之深刻、形象之生动。为了避免注释、批语的苍白无力,教师要把常见的一些批注形式教给学生,以求得批注的实效。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信手记录在旁。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③比对式:可抓住文中情感变化的线索进行对比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可用词语替换或变化句式对比分析原作遣词造句的效果;可琢磨上下段表达技巧的异同对比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也可用在题材上、体裁上、观点上相同或不相同的课内外文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清晰呈现文章特质、规律及观点,进而加深理解,提高认识。④补白式:即顺着行文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抓住文本中的“未定点”和“空白处”联想和填充,进行补写、续写、扩写等。
刚开始指导学生批注时,教师可以示范,利用实物投影仪呈现自己的批注,直观地引导学生学习批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自主批注,然后以小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批注的情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批注质量。学生熟练掌握了批注的方法,那么“自主批注”这一环节就可以放到课前预习中去完成了。
2.诱情导述——展示批注
这一环节是学生在“初读感知”基础上的由表及里、进一步感知文本的阶段,它是精读的前奏,其主要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感知的信息加以具体化、明确化。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交流的“场”,让他们积极展示自己的阅读批注成果,促使学生由个体封闭式的自学感悟向群体合作式的交流沟通迈进,克服从众心理,大胆地表达自己阅读的感受,倾听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观点,以获取更佳的阅读效益。展示批注可以有如下两种形式:一是小组展示,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发言,各抒己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都能表达自己读书的收获,组长随时记录下组员精彩的发言,准备到大组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可有重点地参与“薄弱小组”的活动,并相机点拨,同时要捕捉普遍性的疑点,挖掘较高价值的问题,为导评作好准备。二是个体展示,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的发言作自然、灵活地补充,精而简的疏导与点评,以激励学生的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3.点拨导思——深入批注
点拨导思是指教师在整合前一阶段学生感知的信息和质疑问难的基础上,通过引导与学生共同确定需要探究的话题,然后以话题为凭借指导学生进行定向批注,进而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导思应该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要能够促进学生乐此不疲地去诵读、思考、讨论、评价,从而使学生在读、思、议、评的多边对话、答辩、争论的活动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独特的感悟。教师的点拨导思还要适度、适当,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即可,切不可搞成师生之间简单的线形方式的一问一答,从而致使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值得提醒的是,教师在课前必须得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惟有如此,才能产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课堂调控信心,才能在脑中拥有多条教学“路径”,具备灵活调整教学方案的能力,才能敢于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精彩预设与突然生成的挑战。
深入批注是指学生在话题引领下开展专项批注的阅读实践活动。在此环节中,教师要保证学生足够的思考批注时间,以使他们能够潜游于文本的深处去细琢细磨,以求得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获取更深刻的体验、更准确或更多元的结论。只有这样,到了交流讨论的时候,学生才有可能言之凿凿,并且出现不可多得的课堂争辩场面。深入批注可采用个体批注或合作批注的形式进行。合作批注可以是生生合作批注、小组合作批注等,即围绕话题,探讨研究,相互启发,相互研讨,最后达成共识,形成结论。无论是个体批注还是合作批注,教师都要注意巡视,参与其间,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导和帮助。
如,在执教《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来组织教学的:首先,借助学生的发言,引出话题:李时珍师徒俩的这段察访经历究竟是苦还是不苦;接着,要求学生静心默读全文,边读边想,于课文中找寻依据,并用笔圈点勾画、批注有关语句;最后,进行集体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由于保证了学生思考批注的时间,话题精当而具挑战性,所以集体交流时的气氛异常热烈:持“苦”意见的学生,有的说李时珍师徒俩晓行夜宿,饥餐渴饮,吃不好,睡不好,此行察访的时间长、路途远,很苦;有的说李时珍师徒不仅要翻山越岭采集药材,还深入民间向各种人请教,从而知道了有关药物的药效,在无法辨别药物药性的时候,还以身试药,可见其苦;有的说他们师徒俩白天这么累了,到了晚上还不早点休息,忙于记录寻访所得,一直工作到深夜,足见其苦;还有的说从师徒俩的对话中也能看出他们的辛苦。持“不苦”意见的同学也不甘示弱,据理力争……学生思维碰撞激烈,火花四溅,智慧灵感不时闪现。最终,在交流讨论中,学生达成了共识:李时珍师徒俩的这段察访经历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因为李时珍心中装着全天下的百姓,为了使万民得福,他挺得住所有的苦,同时不觉得辛苦,并且苦中有乐,乐此不疲。
4.拓展导练——扩展批注
这一环节是教师在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择取课内外文章,使原作与新文对接,引导学生进行求同、存异比较,以揭示某种联系的阅读批注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要就文本的主题内容及写作特色作简要的归纳、概括,以给学生一个清楚的认识;其次,要精心选择一两篇文章供学生进行阅读批注,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自觉地由文本迁移到文外;第三,要大胆地把阅读批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阅读批注的数量、形式、角度和深度作出选择,并找寻恰当的时机进行反馈交流。扩展批注的形式一般也可以分为个体批注和合作批注。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之后,总结道:“生活有真爱,细节含真情。文本中的爸爸与妈妈是千千万万夫妻的缩影,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那平淡无奇,却又那么自然深厚的如茉莉般的爱。老师曾看过一篇名为《拐弯处的回头》的文章,现在把它推荐给同学们,请大家用心品读,通过文中的细节去感受那平淡但又浓厚的爱,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批注下来。”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批注视点由课内引向了课外。这不仅能够巩固学生阅读批注的成果,还能有效检测他们阅读批注的效果;不仅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阅读批注的机会,还能促使他们养成阅读批注的良好习惯;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还能有效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生:自学批注——讨论释疑——朗读生情——能力迁移 师: 点
拨———点
评———点
情———点
火
该模式以批注阅读法为基础,适用于基础较好的中高年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自学批注。学生运用批注法独立地对文本进行全面批注性阅读。教师做个别指导、点拨。
② 讨论释疑。学生在详细批注阅读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批注内容,也可自由在全班内交流,以扩大信息共享的容量。然后,学生在全班汇报批注阅读中的重难点问题。教师针对学生汇报情况,适时作引导性点评和拓展性点评。同时,应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相互质疑解难,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和教材深度。
③ 朗读生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然后让学生汇报性朗读,教师组织学生相互评价,或用饱含激情的语言点评,或亲身有感情地范读,使作品之情与学生之情得以升华。
④ 能力迁移。针对文中的重点语言文字思维训练点,教师设计相应的题目,对学生进行一般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一、自主批注
自主批注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文本的活动,是学生“练习阅读最主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的自主批注提供充裕的读书时间,让学生依靠依靠个体的全部心智和情感去面对文本。为了避免注释、批注的苍白无力,教师应该把常见的批注方式教给学生,以求得批注的实效。
1、批注——于美文精彩处
在这本《晨读10分钟》书中,有很多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范围广泛,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文化含量高。有的写得生动优美,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很有好处;有的则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学生读后肯定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有的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尊重多样性文化。例如台湾著名作家《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中有就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写的是骆驼咀嚼时的样子。“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当学生阅读到此段时,我请学生停留片刻反复咀嚼此段,并要求学生从写作手法上加以体会,学生纷纷提笔:有的学生这样写道: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三个“那样“重复出现,拉长了时空距离,写出了骆驼咀嚼的安详,这大概就是大师的功力。有的学生写道:从这段描写我感受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上下牙、大鼻孔、胡须等处进行描写,读了之后让人身临其境,浮想联翩。还有的学生写道:我特别些喜欢最后一句话““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多可爱的小英子,多稚气的小英子,这简单的一“动”,“动”出了小英子有趣的童年。,读着学生这些精彩纷呈的感悟,我觉得我的学生真是太有灵气了,我不免暗暗为他们高兴。
2、批注——于美文疑惑处
善于动脑的教师都会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有了疑难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在课外阅读课上,我尝试着让学生展现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让学生多做这样的“疑问批注”,呈现他们心中的“疑惑”,成为读书的一种习惯非常必要。
例如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这篇文章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课题提出疑问,有的学生批注:这个长方形土丘,上满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逝者的名字也没有,为何成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有的学生批注::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窿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陵寝……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剧烈震撼着每一人内心深藏的感情。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感情?还有的学生批注,读罢此文,我处处感受着这座坟墓孤寂、凄凉,但作者去说“我在俄国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样写是否矛盾?
看着学生这些从笔端流露出的极具价值的核心问题,我为我的学生如此具有智慧而欣喜万分。
3、批注——于美文留白处
我们在阅读时不难发现,很多作者常常运用“留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这些地方进行批注,将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充具体,或者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明白。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真可谓是两全其美呀。
例如读《盯住你手头上的石头》一文,这篇文章的末尾作者写道:“道理再简单不过了——谁的心中都可能有许多美好的憧憬,但谁都必须把目光聚到眼前,凝聚到最真切的现实中,盯紧手中的石头,用智慧和执着去精心镂刻,石刻家才能让普通的石头变成“金块”。“
这段话含义隽永,作者写得非常含蓄,我要求学生将这段话的含义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读完此段纷纷批注:石刻家用自己孜孜不倦的行为告诉我们成功的真谛那就是专注。有的学生批注: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美好的梦,但是最后走向成功的总是那些踏踏实实的人,唯有专注、唯有执着、才能成功。还有的学生批注:做任何事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过程。所以从这篇文章中我得到启发:要想取得高分,我们必须要关注每一天的作业、观注每一节课,关注每天的知识积累。此时学生的思维碰撞激烈,火花四溅,智慧灵感不断闪现,最终在交流中本文的主题得以提升。
4、批注——于美文联想处
读书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文章的内容,还应从文章的内容想开去,想到与课文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这样阅读才会有大的收获。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采用了联想式批注的方法。
例如,有的学生在读到《可爱的同学》中“李云是一个禁令、淘气的孩子。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地,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时批注道:“我们班的金真昊同学就是这样,这段话描写得真是活灵活现,我得好好学学,通过捕捉人物的关键点,写出了人物的本色。”这是接近联想。有的学生读了《海伦·凯勒》一文后,写道:“一个残疾人都能考上大学,我一个健康的人却不能搞好学习,真是惭愧啊!”这是对比联想。有的学生在读到《地震中的英雄》中“谭千秋老师的那段话时”时,批注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看似平凡,却会在莫一时刻展示出无与伦比的魅力,从而打动你,打动周围的人。”这是类似联想。学生在这种由此及彼的阅读中会觉得很有意思,很有收获。
5、批注——于美文评价处
这里的评价包括两种,一种是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例如,学习《嫦娥奔月》后,有的学生写下了对嫦娥的评价:“美丽善良,为了不让老百姓受害,忍受与心爱的丈夫分离之痛。”有的学生写下了对后羿的评价:“力大无比,一心为民。”有的学生写下了对逢蒙的评价:“奸诈之徒,无耻小人。”一种是对语言文字的评价,指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例如,有的学生在读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批注道:“一个‘绿’字,让我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江南。”学习《孔子游春》中“孔子带弟子们来到泗水河畔欣赏春景”一段时,有的学生批注道:“优美的词语,形象的比喻,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评价式批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因为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有权评价书本了。
二、深入批注
深入批注是学生在话题引领下开展的专项批注的阅读实践活动。话题的设计必须精当,具有探究的价值,一个问域宽、思维强度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自主能动地去阅读探究文本的意蕴,以实现对文本的再次创造。
在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并且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所有人都注视着玛丽、居里。你看到她了吗?是。她也在默默的注视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我姓你此时此刻定会有许多的话想对居里夫人说,你最想说什么?请试着写下来。
有的学生写道:居里夫人,您为科学奉献的精神使我感动,我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习您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您是我心中的榜样。有的学生写道:居里夫人,您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深深打动了我,我相信在这个时代也会有很多人向你学习,学习您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有的学生写道:居里夫人,你对推动全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我想您一定是十分欣慰的,因为我们这些后人都会学习您我无私奉献、淡漠名利的品质,您是我们的榜样,您的精神与世长辞。还有的学生写到:居里夫人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里的形象是美丽的,居里夫人执着追求,勇于献身是美丽的,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更是美丽的。这种精神可以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这种美是可以跨越时间,成为永恒的。所以,她的美丽跨越了百年依然熠熠生辉!……
这个话题的设计,让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条绿色通道,使教师能有效地实施和调控阅读过程。通过这个精当的话题的设计,学生们都带着高涨、激动地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此时的他们敞开心扉,释放潜能,显露着个性与才华,他们在相互的倾听和言说中,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意义和价值的分享。
三、扩展批注、这一环节是在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基础啊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则取课内外文章,使原作和新文对接,引导学生进行求同、存异比较,以揭示某种联系的阅读批注活动。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两篇文章供学生进行阅读批注,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自觉得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大胆地把阅读批注的自主权教给学生。
如:我在教学《钻在雨衣下》这篇文章后,总结道:宽大的雨衣笼罩着骑车的母亲,雨衣的后摆里藏着一个小女孩,搂着妈妈的腰,把头紧紧贴在妈妈的身上,两条小腿垂下来,来回晃荡……多么温馨的画面。这画面是否也引起你无数美好的会议?妈妈的爱哪,在我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下面老师就推荐大家一篇文章《一颗豆粒》,请同学们潜心品读,通过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去感受那朴素而浓厚的爱,并请你写下批注。学生的批注非常感人,有的学生写道:妈妈是谁?妈妈是给我生命的天使,妈妈是给我灵魂的作家,妈妈是教我做生活得强者……妈妈,让我们深深呼唤,也让我们深深惦记,妈妈将用藏我心……有的学生写道:记得有一首歌中唱到: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读了这篇课文,我想感谢妈妈,因为妈妈是最大的恩人。还有的学生写道:人世间最可贵的感情是母爱,母爱将超越一切……
四、批注的操作流程 选取一篇文章,按以下步骤开展批注式阅读:
(1)自注: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自由对文章进行批注,每页不得少于3个批注。
(2)互注:在自注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各自批注的内容,互相学习。
(3)合注:请一个同学将本组同学所有的评注合注到一篇文章中。
(4)择注:请一个同学在各组合注的基础上选择精彩的批注记录到文章中,然后将择注的内容印发给学生。
(5)析注: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择注的情况组织学生对批注进行分析鉴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批注能力。
《长亭送别》“批注式”教学设计
王实甫《西厢记》是元杂剧的代表性作品。《长亭送别》节选自《西厢记》,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
这一折主要写张生赴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张生、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重爱情轻功名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长亭送别》由19支曲词构成,这19支曲词集中表现了王实甫《西厢记》情景交融、情境生辉及语言瑰丽、华美、委婉的艺术特色。
学习中,应重点把握这些曲词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及艺术风格。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设计思路:
《西厢记》被明末清初善品评书籍的金圣叹列为“第六才子书”,金批《西厢》也深受读者喜爱,而《长亭送别》古今已有不少评论文章。
我们知道,读书作眉批、写评论文章,这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它把阅读的瞬间感悟记录下来,从而对作品形成创造性的认识。出于这种想法,学习《长亭送别》采用“批注式”的方法来教学该文。
二、教法展示:
(一)导语设计:
“离别”是古代诗文表现的永恒话题。江淹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柳永也写出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古人饯别,“长亭”自然是饯别之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都是离别之景,这种离景别情被古人渲染得格外动人。《西厢记》被誉为写离别恨的绝唱,被认为是抒情艺术的典范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长亭,感受那份别情。(板书:长亭送别)(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朗读后,强调曲词的音韵节奏特点,要求学生应把曲词像诗一样来读。
(三)观看电影片断。
观看马兰演唱的电影《长亭送别》片断,进一步认识曲词的内容,形成感性认识。
(四)研读曲词
这一环节,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曲词,特别是学会对曲词作些批注。
1、引导学生认识“批注式”学习。
“批注式”学习主要让学生对曲词作些点评,记录自己在阅读时的感悟、思考。可质疑,可引申;可以用一句妙语批,可引用古诗文批,可用自由诗来评注,可用散体文字评价;甚至可用配音、设计画面等多种形式。2.举例引路,点拨拓展。
例(1):《端正好》一曲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晚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一个“染”字沟通景与情的联系,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例(2):《滚绣球》中“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金批本改为:“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两句金圣叹的批文。他赞这两句是真正的妙文。〈2003版《教师教学用书》第125页〉。
通过举例,让学行注意曲词中所包含的景、境、情的相互关系。(板书:景、境、情)同时,认识多种批注方法,如联系古诗词,对比分析等。
3.动脑动手,批注实践。
找出自已最喜欢的一支曲子作些批注。4.课堂交流,归纳整理。
让学生对所作的批注和配音、画面设计进行展示。
(五)课堂小结,综合提高。归纳景、境、情、意之间关系。
(六)课外练笔:
从课文中任送一支或几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要有一点文采。附一:板书
长 景:深秋、郊外、黄昏
亭 境:路上、离别、分别、目送 情景交融 送 情:别(痛----恨----怕----念)情境生辉 别 意:爱情执著 性格叛逆 曲词达意 附二:学生批注例文。莺莺泪 百年相伴,/朝夕旦暮,/怎知那离别的苦?/何晓这隔绝之痛?/但观那,/相思泪独下。/却道是,/昨日雨难求。/纵是待来状元复颜归/可否依旧样海誓山盟?/看遍了红尘旧事轻远别。/不须失臾就疑情薄易弃掷。/已是把心随他行举案齐眉。/又何自平地卷这遐思乱绪。/念此长亭一别空系情,/唯余噫吁长叹泪沾裳。/ 张生情
晓不尽个中意,/望不穿眼里波。/敬一声小姐莫把忧愁生。/道几句知心孰与最关情?/你确以我弃卿赴名利?/我却知己逐轻天地。/看那女子啼透杜鹃衣,/感这心中成灰总念情。/可叹蜗角虚名里,/损杀多少豪意?/长吁蝇头微利中,/抹掉几重爱恋?/暂今日凭杯酒行将独酌,/尽前生借此缘共结连理。/“俺去也”道一声珍重,/秋风马嘶无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