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奥尔夫音乐活动小乌龟1
小乌龟
目标:
1、乐意欣赏歌曲,尝试听辨乐句。
2、感受小乌龟远足的快乐。
准备:音乐《小乌龟》、挂图、头饰、呼拉圈、图片 过程:
一、出示小乌龟
1、我是谁呀?我身上背的是什么呢?猜猜看我背着面包和糖果干什么去?
2、你们听,小乌龟到底干什么去?(完整唱一遍歌)
二、出示挂图
1、小乌龟要爬到山顶上去远足,山顶上是什么地方?
2、小乌龟要去远足喽(老师边唱歌边介绍每个地方)小小乌龟上山坡(小乌龟到哪儿了呢?)
嘿嘿哟,嘿嘿哟(我们一起帮它用力爬,小乌龟到哪儿了?)
带着面包和糖果(这次小乌龟到哪里了呀?它看到糖果店心里怎么样呀?乐悠悠)
远足乐悠悠(哇,终于到游乐园了,小乌龟开心吗?)
3、小乌龟爬累了,要休息一会儿,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歌吧。(每个乐句换一个动作:拍手、拍腿、拍肩、笑眯眯)
4、休息好了,小乌龟又要去远足啦。
小小乌龟上山坡(你们觉得小乌龟是怎么爬的呀?)
嘿嘿哟,嘿嘿哟(小乌龟爬的好用力呀,它是怎么使劲爬的?)带着面包和糖果(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怎么拿面包和糖果?)远足乐悠悠(小乌龟那么开心,这次它会怎么爬呢?)
三、游戏“小乌龟去远足”
1、哇,小乌龟去远足好开心啊,我也要去!(用椅子搭建地图,这是***,这是***)
2、老师扮演小乌龟,每唱一句到达一个圈。
3、请个别幼儿扮演小乌龟。
4、请全体幼儿扮演小乌龟。
① 这里有好多小圈圈,我们来围着小圈圈散步吧,小心不要碰到小圈圈哦。
我们来试试吧,走走走„„
当听到手鼓发出“咚”的声音就要站到小圈圈里去哦(反复几次)② 这次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散步吧(每唱完一句敲一下手鼓)
四、结束
小乌龟走了那么久好累呀,我们把它送回家,下次再和它去远足吧。
第二篇:奥尔夫音乐教案 小乌龟
奥尔夫音乐教案:小乌龟(歌曲)
教学目标:
1、让宝宝再次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在音乐中掌握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
2、手鼓的低沉声可以形象的表现出小乌龟的行走,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让宝宝可以感受强弱次强弱的节拍。
3、让宝宝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在娱乐中来感受一拍一动的稳定节奏.教学准备:手鼓、音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宝宝猜一猜),这个新朋友呀背着硬硬的 壳,走起路来慢吞吞,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宝宝:小乌龟。教师:这只小乌龟每天都在自己的家门口玩,爬爬这爬爬那,可是它觉得特别没有意思。有一天,它接到了好朋友小金鱼的电话,原来小金鱼搬新家了,它邀请小乌龟去做客。(教师要演绎小金鱼和小乌龟打电话的对话内容)可是小金鱼的家太远了,小乌龟走路又那么慢,于是乌龟妈妈帮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妈妈说:“小乌龟,你可以带上吃的,这样你就不会饿了,”于是小乌龟就背上面包和糖果,开始远足了。(什么叫“远足”呀?就是不行去很远的地方玩)在路上,小乌龟要是饿了,它就把妈妈给带的面包和糖果拿出来吃了,可是路太远了,小乌龟可真累呀,于是它想了一个好办法,它要一边说儿歌一边鼓励自己:“小小乌龟上山坡,嘿嘿呦,嘿嘿呦,带着面包和糖果,远足乐悠悠。”一边说儿歌一边走,小乌龟很快就到了小金鱼家,两个朋友见了面可真高兴呀。
二、听音乐、学歌曲
两个好朋友见了面之后啊,小乌龟说我要交我的好朋友一首歌曲,让他跟我一起唱歌,小朋友们,你也来学一学吧。孩子们,我们也来学一学吧。请小朋友们先听一遍小乌龟是这样练的。第一遍:闭眼睛听;
第二遍:小乌龟练完了,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说一遍。第三遍:请你的小手和你的小嘴巴一起来练儿歌吧。(强调间奏的时候幼儿不要发出声音。)
三、乐器伴奏
先跟下朋友们回顾一下之前学的乐器(响棒、三角铁、木鱼、双向筒、单响筒)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乐器:手鼓。我们现在先来给小乌龟伴奏。(1)听一遍音乐,使用手鼓时,请宝宝拍打一拍一动的匀速节拍。再来一遍哦,(2)听第二遍音乐使用手鼓时,请宝宝自己单独使用。
四、律动(边放音乐边进行)
现在啊,小乌龟要来跟我们小朋友们做朋友了,你准备好了嘛?(1)教宝宝学小乌龟爬的动作;(2)宝宝趴在地上和教师一起学小乌龟行走;(3)手脚要跟随音乐打出重拍。
四、结束。
第三篇:小班音乐活动《小乌龟》教案
小班音乐活动《小乌龟》 活动目标:
1、用饱满的情绪和有力的语气学唱歌曲。
2、尝试替换食物部分的歌词并进行演唱。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进场音乐。
2、山坡图片、小乌龟图片、面包、糖果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小司机进场。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着小汽车玩一会吧!”
“呀!我们来到小山坡下,这儿多漂亮啊,让我们一起休息一下 吧!”
(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来。)
二、复习律动《拍手点头》。
(出示小乌龟)“小朋友们看,它是谁呀?我们和小乌龟打打招呼吧!”(齐说:小乌龟你好!)
三、熟悉歌曲。
1)故事导入。
“小乌龟住在山坡的下面,它的奶奶住在山坡的上面。今天,小乌龟要去看它的奶奶。”(教师边讲述边演示小乌龟爬山坡的样子。)“它是怎么去的呢?”(幼儿回答后,教师范唱歌曲第一句:小小乌龟爬山坡,并带领孩子说一说)
(2)理解歌曲,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
1、小乌龟是怎样爬山坡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小乌龟爬山坡的动作)小乌龟爬山坡时感觉怎么样?(很累)累的时候它会发出怎样的加油声呢?(教师范唱“嗨嗨哟”,)(我们一起学学小乌龟的加油声 “嗨嗨哟”)
2、小乌龟终于爬到了奶奶家,那它给奶奶带了些什么好吃的东西?(出示图片,幼儿回答,教师范唱后,带领幼儿说说这句歌词)
四、学唱新歌。
1、完整学唱歌曲。“奶奶看到小乌龟多开心啊!我们把小乌龟去看奶奶的事情一起来唱一唱吧!”(告诉幼儿歌曲的名字。)“这首歌曲有个可爱的名字,叫《小乌龟》。” “让我们来学学吧!”
2、教师边弹琴,边带领幼儿唱歌曲。
3、“小乌龟爬山坡很用力,不怕苦、不怕累,很快就到了奶奶家,我们也用力地来唱一唱,好吗?”
五、替换歌词。
小朋友们,小乌龟这次去看奶奶带了面包和糖果,下次还会带什么呢?
根据孩子的回答,替换歌曲中的食物名称,并进行演唱。
六、结束语。
“小乌龟对奶奶真好,带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给奶奶,我们也去准备一些好吃的东西给奶奶送去吧!”
第四篇:奥尔夫音乐活动教案(小班)
奥尔夫音乐活动:三个好朋友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不同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并模仿各种动物。2.引导幼儿通过打招呼游戏,创编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3.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动物一起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挂图、动物图卡:猫、马、鸟、鸭、狗、猪、铃鼓 各式道具:纱巾、水袖、各类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老师今天把音乐书里的宝宝请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带来了那些朋友呢?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画。
师:嗯,宝宝在草坪上正在和小动物们玩游戏呢,宝宝说啊,叫到谁的名字,谁就要大声的说“到”,可是,小动物们都不会说“到”,该怎么办呢?于是,小动物们都想了个办法,宝宝叫到它们的名字,他们就用美妙的声音来回答。
二、肢体游戏
1、点名游戏
师:我们也一起来玩点名的游戏吧!老师点到谁的名字,谁就大声的说“到”,老师要是说“小朋友”,小朋友就一起说“到”,明白了吗? 教师引导幼儿以肢体不同部位回答“到”。
师:我们可以用小嘴巴来回答,还可以用什么回答呢?还可以怎么说?(肩、手、臀、头、舌头)
2、肢体意识游戏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可以回答的部位,那他们都会怎样动,来回答老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肩膀可以怎样动。肩:耸肩、揉肩、摆肩······ 手:挥手、波浪手、推手······ 脚:跳、跺脚、点地······
3、打招呼游戏
师:小动物们和宝宝玩的非常的开心,大家都觉得打招呼游戏真好玩,于是,他们把铃鼓宝宝也请来了,小动物们听到拍铃鼓的声音就会到处走一走,听到摇铃鼓的声音就会和好朋友打招呼,说“你好、哈罗、嗨·····”还会扭动他们的身体哦!我们也一起来玩吧!教师拍奏铃鼓,幼儿到处走,教师摇奏铃鼓,幼儿和同伴打招呼。
三、动物扮演
1、介绍动物
逐段播放CD,教师出示图卡,幼儿模仿叫声。
师:我们来听听小动物是怎么和宝宝打招呼点的吧!仔细听,看看谁会先出来呢?
2、角色扮演
依次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帮助幼儿回忆不同动物的动作及声音。发放道具,请幼儿自己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动物,听音乐做律动。
奥尔夫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唷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游戏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
2、模唱唱名问答句,并体验游戏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
挂图、呼啦圈、彩色飘带、唱名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画。
师:瞧,小动物们都在等着宝宝叫他们的名字呢,小猫、小马、小鸟、小鸭、小狗、小猪,宝宝点完了名一看,哈哈,大家都到齐了,于是宝宝带着所有的小动物一起去农场,在农场他们都非常的开心,高兴地唱起了好听的歌。
二、感应特定节奏
1、肢体律动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动物们唱歌的声音吧!播放CD,教师带领幼儿做肢体律动。
动物叫声部分感应拍子,咿呀咿呀唷部分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
第一遍幼儿听音乐观察老师的肢体律动,第二遍请幼儿自己创造不同的肢体动作,第三遍站起来围圆圈活动。
2、道具游戏(1)呼啦圈
师:宝宝带着小动物们唱歌,还带着他们玩锯木头的游戏。看看宝宝给小动物们准备了这么多的呼啦圈房子,该怎么玩呢?原来,宝宝已经告诉了小动物们,他给每只小动物准备一间房子,听到“咿呀咿呀唷”的音乐就要跳到房子里锯木头。
教师尝试让幼儿根据“短短短短长”的节奏创编各种锯木头的动作。播放音乐,分组游戏。
师:小动物们和呼啦圈一起玩真开心,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请他们的好朋友一起,两个人玩一个呼啦圈,听到动物叫声就和好朋友一起抬着呼啦圈散散步,听到“咿呀咿呀唷”的音乐就两人一起用呼啦圈锯木头。
播放音乐,若干名幼儿示范,再请全体幼儿一起做。(2)彩色飘带
师:小动物们用呼啦圈锯了好多短短短短长的木头,可还是不够,宝宝给小动物们又送来了另外一种道具,瞧!这是什么?嗯,飘带也会听着“咿呀咿呀唷”的音乐锯短短短短长的木头哦!让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们吧!
播放CD,幼儿听音乐锯木头。
奥尔夫音乐活动:五只猴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创编出各种猴子爬树的律动。2.通过乐器与肢体感知数量的递增与递减。3.体验与同伴挂香蕉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挂图、五只猴子图卡、手摇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宝宝和小动物们锯完木头,一起去洗澡。每个人都把自己洗的香喷喷的,洗完澡大家有又一起开心的玩起了游戏。小动物们都和自己的好朋友开心的玩着,可是,宝宝一个人在旁边伤心的哭了起来,因为他找不到他自己的朋友。这时候小猴子开始爬树逗宝宝开心。
二、歌曲律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怎么爬树的吗? 引导幼儿创编多种爬树动作。
三、感知数目递增与递减
1.播放CD大调部分,听音乐配合数量出示猴子图卡。师:你们知道小猴最喜欢吃什么吗? 引导幼儿说出香蕉,教师出示香蕉提问。师:香蕉是长在什么地方的? 出示香蕉树,把香蕉贴好。
师:哇!好多的香蕉啊!我们一起听听看,有多少只猴子想过来吃香蕉呢? 2.听音乐引导幼儿手指比出数量 3.肢体感应数目
大调部分用手拍,小调部分用脚踏。
四、手摇铃
1. 手摇铃感知数目
唱歌部分请幼儿摇奏手摇铃,数字部分请幼儿用手摇铃敲出数目。2.挂手摇铃香蕉
唱歌部分摇奏手摇铃,听到数字时挂手摇铃。
第一遍清唱,一名老师配合当树,另外一名示范挂手摇铃。第二遍请五名幼儿上台挂手摇铃,教师当树。
第三遍按照班级孩子的数量分组,分成六人一组,一人当树,五人挂手摇铃。
奥尔夫音乐活动:春晓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图卡的认识熟悉诗句,并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感知乐曲ABCA的曲式。
3、在活动中体验扮演诗人的乐趣。活动准备:
挂图P1、诗词图卡、水袖、琴槌、黑板、三色粉笔、磁铁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有一天早晨醒来,宝宝把小手从暖暖的被窝里伸了出来,他想知道今天到底有多冷。嗯?怎么一点都不冷?原来是春天到了,所以天也变暖和了。宝宝伸了个大懒腰,开心的念起诗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情境拼图
师:宝宝刚才念了一首好听的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名字吗?是谁写的这首诗呢? 帮助幼儿回忆刚学过的《春晓》的题目及诗人名。出示图卡
师:孟浩然写了这首非常美的诗,宝宝非常聪明,把这首诗画成了漂亮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边念诗词依次出示图卡)
师:让我们和宝宝一起来年这首好听的诗!教师引导幼儿依诗词意思用手舞出动作。
三、吟诗扮演
师:小朋友们,《春晓》这首诗里有几句话呢?让我们变成古代的人,穿上长水袖衣服,来吟诗吧!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古人吟诗,并在黑板上依乐句画出四条线。
师:在古代,诗人们写诗的时候都是用毛笔,你们见过毛笔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水袖毛笔,现在大家都是小小诗人,都是会写诗的哦!
播放音乐,幼儿模仿诗人写诗,歌曲部分随乐句舞蹈,念白部分用水袖在地上写诗。
四、旋律曲式
师:小朋友们的诗写得太棒了,瞧!唱名泡泡也来了。出示已经画好的唱名泡泡,让幼儿有顺序的念出唱名。师:唱名泡泡会怎样唱这首好听的歌呢? 教师逐句带唱,并贴上磁铁。
师:唱名泡泡会唱歌,还会跳舞呢!黑板上有三不同颜色的路,唱名泡泡先在哪条路上跳舞呢? 教师画出三种颜色的旋律线条,带领幼儿再次认识不同唱名。幼儿随老师一起唱出每个乐句的唱名。
奥尔夫音乐活动:赏花
活动目标:
1.了解杜鹃花与玫瑰花的颜色及形状。2.通过肢体游戏感应歌曲中的快板、慢板。3.在创编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活动准备:
挂图P3、各色杜鹃与玫瑰幻灯片、塑料花、风车花、呼啦圈、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小草在阳光仙子和凤姑娘的帮助下,慢慢的长大了。这时候,春姑娘带着她漂亮的彩带来了,她把彩带一扬,啊!不仅小草长大了,看,还有很多漂亮的花都开了。花的颜色可真多都有些什么花呢?
二、认识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去花园赏花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 杜鹃花 放映幻灯
幼儿观察,教师介绍杜鹃花的别名、颜色,并告诉幼儿杜鹃花在每年的春天才会开。2. 玫瑰花
师:花园里的杜鹃花真美,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花呢?谁会认识这种花? 观看幻灯,教师介绍玫瑰花的叶子、枝干,并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颜色。
三、花的游戏 1.手腕花
师: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花,你们喜欢花吗?我们一起来和花玩游戏吧!教师扮演春姑娘给幼儿送花。
教师清唱,快板部分幼儿依乐句在自己不同肢体部位开花,慢板部分变成花仙子依乐句左右摇摆。2.风车花
师:小花朵和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瞧!这是什么啊?哦,风车花也想和大家一起游戏,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和风车花玩游戏的,风车花会听音乐哦!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再次播放音乐,幼儿与风车花游戏。3.花朵与蝴蝶
师:风车花好玩吗?蝴蝶仙子闻到了花香,也飞了过来,原来蝴蝶和花朵是好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请两名幼儿示范,一名幼儿扮演花朵,快板部分变不同花的造型。另外一名扮演蝴蝶,快板部分花朵蹲下,蝴蝶围着花朵绕飞。全体幼儿表演。
奥尔夫音乐活动:小毛巾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歌词,感应休止符的特点并引导幼儿学唱歌曲。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小毛巾、CD 活动过程:
一、出示毛巾,引出课题。
小朋友,有一个好朋友每天在早上和晚上都跟我们小朋友见面呢,你们知道是哪个朋友吗?
出示毛巾:你们看是谁呀?小毛巾是不是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跟小朋友见面呀?做了什么呢?它都洗了你哪些地方呀?(洗了眼睛、洗了鼻子、洗了嘴巴……)小毛巾洗到的这些地方叫什么呀?(五官)小毛巾帮你洗了这么多地方啊!小毛巾的本领真大!今天,小毛巾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你们想听吗?
二、教师出示图谱,按音乐的节奏念唱歌曲后提问。
1.教师念二遍歌曲后提问:刚才老师念的《小毛巾》这首儿歌里都说到了什么呀?
2.你们看看图谱,为什么有的地方是空白的呢?(这里没有音乐空两下的地方叫休止符,我们可以用亲亲的动作来表示。)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到休止符的地方小朋友用亲亲的动作表示。
三、幼儿人手一块纱巾,学唱歌曲《小毛巾》
1.小毛巾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跟小朋友哪些地方亲亲了呢?这首儿歌不但可以念,而且还可以唱了,我们一起来学习唱《小毛巾》的歌吧!
2.幼儿与教师一起唱歌曲《小毛巾》,唱到休止符的地方,用毛巾碰一碰五官。(提醒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
3.小朋友,你们洗干净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洗干净了没有。哎哟!小毛巾真能干,把小朋友的五官都洗的干干净净。可是还有几位小朋友没有洗干净,我们一起再来帮他们洗一洗吧!(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毛巾》)
四、音乐游戏:《小毛巾》
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边唱儿歌,边做游戏。休止处用毛巾轻碰别人的五官!注意提醒幼儿帮助别人清洁的时候更加要轻轻的!
2.交换游戏伙伴,边唱儿歌,边做动作。在休止符处可以帮同伴轻轻碰碰,也可以碰碰自己的五官。
奥尔夫音乐活动:过端午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和教师的讲述,让幼儿感受民风民俗,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2、在律动中感应拍子与节奏。活动准备:
挂图、铃鼓、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端午节快要到了,龙舟爷爷好高兴!原来,又要举办划龙舟比赛了。今年刚出生了一只小老鼠,却不知道什么是端午节。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
1、请幼儿说一说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家里人都会做什么。
2、教师出示挂图补充,介绍传统的民俗活动:包粽子、做香包、划龙舟、挂菖蒲、挂艾草、喝黄雄酒等。
二、语词律动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划龙舟比赛的时候,要做什么呢? 1.教师念儿谣语词,通过肢体拍打出拍子。
2.播放CD,幼儿模仿老师念语词做拍子练习,间奏部分划船。
3.教师以过端午节的儿歌节奏,在黑板上画短短长,幼儿念语词,教师画。4.幼儿拍手练习短短长,并念出短短长的节奏。5.边念儿歌,边拍出黑板上的节奏线。
三、乐器演奏
师:我们的划龙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有两种不同的龙舟,一种是圆舞板龙舟,一种是铃鼓龙舟哦!1.圆舞板龙舟
师:我们先来划划我们的圆舞板龙舟吧!请幼儿敲奏圆舞板并念儿歌。语词部分敲节奏,间奏部分划船。2.铃鼓龙舟
师:圆舞板龙舟比赛完,该到铃鼓龙舟啦!
请幼儿拿好铃鼓后站在蓝色线上,排成一条长长的龙舟。播放音乐,踏步前进,念儿谣敲出节奏,间奏时划船动作。
奥尔夫音乐活动:金色太阳
活动目标:
1.通过语词律动及乐器演奏,感应歌曲的问答句。2.鼓励幼儿通过寻找不同颜色太阳,认知不同颜色。活动准备:
挂图、各式物品卡、各色太阳卡、圆舞板、铃鼓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划龙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正在这时候,一朵乌云飘过来。小老鼠担心一旦下雨,比赛就无法举行了。于是,小老鼠不停的问太阳在哪里?那小老鼠有没有找到太阳呢?我们一起听听看。
二、肢体律动
1.播放音乐,教师做语词律动。问句一拍腿唱,答句一拍手摇头唱。问句二拍腿唱,答句二拍手点头唱。2.教师带领幼儿清唱,并做语词律动。3.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做语词律动。4.教师以教室里的物品与幼儿做问答唱。5.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问答。
三、寻找太阳
师:我们都知道小老鼠怎么找太阳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老鼠吧!先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太阳呢?
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太阳图卡,让幼儿认知后,把图卡放在教室的四处。师:我们要开始找太阳咯!找什么颜色的呢? 2.教师出示任意太阳图卡,幼儿替换颜色语词歌唱。
问句一替换颜色唱,答句一将图卡藏于身后,问句二再出示刚才的图卡,答句二手指太阳唱。3.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寻找教室各个地方的太阳。
问句一遥望散步唱,答句一摊开双手摇头唱,问句二遥望散步唱,答句二拍手走到指定的太阳位置。
四、乐器感应
师:小老鼠把太阳都找到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可乐器宝宝说,他也会找太阳,你们信吗? 让幼儿尝试在问句时用圆舞板敲奏拍子,答句时用铃鼓敲奏节奏。播放CD,进行乐器演奏。
师:乐器宝宝们真能干,小朋友们也很棒,小朋友们和乐器宝宝们辛苦啦!快把乐器宝宝送回来休息吧!收乐器。
小班奥尔夫音乐活动:铃铛不见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律动让幼儿做出各种情绪表情。2.听辨音色,寻找出乐器。活动准备:
挂图 圣诞帽一个 手摇铃 沙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圣诞节快到了,大家都很高兴,只有圣诞老公公愁眉苦脸,原来…
二、歌曲律动
情感表达:练习各种表情的变化。伤心、生气、快乐、担心……
听语词律动:慢板:听到慢的语词时,幼儿坐着左右摇摆,做出伤心、伤心、无奈的表情。快板:听到快的歌曲节奏时,幼儿站立欢喜的拍手、转圈
三、乐器听辨,替换语词 道具:手摇铃
(1)手摇铃:教师将手摇铃藏于衣服里,让学生听辨 猜一猜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慢板:老师将手摇铃藏在口袋里,让幼儿寻找音源
快板:老师拿出手摇铃跟着音乐摇动,幼儿跟着拍手替换语词唱歌(2)沙球
沙球:教师将沙球藏于袋中,让幼儿听辨 猜猜是什么声音?
慢板:老师将沙球藏在袋中,让幼儿寻找音源
快板:老师拿出沙球跟随音乐摇摆,幼儿跟着拍手替换语词唱歌
四、听找游戏
道具:触摸袋 手摇铃 沙球 触摸袋游戏
(1)老师:将手摇铃与沙球放触摸袋里,老师敲奏其中一样乐器。学生:请幼儿听辨音色并着出袋子内的乐器。(2)圣诞老公公送礼物
教师戴上圣诞帽扮演圣诞老公公,请幼儿闭上眼睛,将乐器分给幼儿人手一份 慢板:背着袋子慢慢走,结尾时将其中一样乐器放在幼儿边上 快板:请幼儿真开眼拿起乐器敲奏,并跟随音乐唱歌。
奥尔夫音乐活动:好伙伴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听辩节奏快慢。2.认识时钟,知道有长针和短针。活动准备: 音乐CD、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奶奶告诉宝宝:当长针和短针都走到十二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了.宝宝盯着时钟,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教师提问:你什么时候会不高兴呀?你不高兴是怎么样呢?
二、听辩快慢
教师敲小铃铛,让幼儿分辨第一次敲得快,还是第二次敲得快?
三、听辩节奏
1.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时钟的歌曲,听一听音乐中什么是第一快?什么声音是第二快?什么声音是最慢的?
老师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各种动作表现(叮当、滴答滴答)2.教师手臂模仿长针短针做时钟造型,幼儿一起模仿。3.引导幼儿说说还可以用身体那些地方来表现? 集体学一学。提醒幼儿句尾拍手或跳三下。4.配对游戏
老师介绍生活用品或图片,并说明两种物品的关联性。5.游戏书
老师逐一出示图中的相关的物品的好伙伴 老师指定某一物品,幼儿找出好伙伴连一连。
奥尔夫音乐活动:落叶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习数数目,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2.幼儿能认识落叶,并会用乐器敲出落叶数,并对唱名旋律进行练习。活动准备:
落叶若干、CD、录音机、乐器(小铃)活动过程:
(一)认识树、落叶
1.教师故事引导:秋天到了,有好多好多的树,树上的树叶慢慢变黄了。树叶随着风儿一片一片落下来。瞧!
2.树的造型:小树、大树、老树、爱随风摇摆的树。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3.认识树叶:教师撒落叶,幼儿用手接,让幼儿观察落叶,并说出其形状、触感、质感。(二)次数
1.变大树,变小树、双手变树叶。
2.配合音乐、风儿你带什么来(侧耳倾听状),问:几声?就用几片树叶表示? 3.教师示范丢捡叶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4.幼儿练习丢捡叶子(配合音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三)乐器
1.教师出示乐器(小铃),示范敲出落叶的数目。2.配合音乐(1)歌曲:幼儿拿小铃敲出落叶数目。
(2)间奏:放下小铃做大树、小树随风飘动的造型。
(四)游戏书
1.配合音乐唱次曲,请幼儿圈选正确数量的树叶。
2.配合间奏的第二声部,指出树叶唱唱名,模仿老师以慢速指树干上的唱名唱旋律。
第五篇: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1、欣赏歌曲,能熟悉着随音乐自如快乐的表演。
2、初步能够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3、初步学习利用空间,避免与同伴相撞。
由一位教师扮小鸡,蹲在幼儿看不见的地方,“咚咚咚,快开门呀我要出来。”“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快开门呀,我要出来。”
“咚咚咚,快开门呀,我要出来。”教师出示蛋壳说:“噢,原来是……谁呀?”“是谁在蛋壳里敲门呀?是谁想出来呢?我们来看看谁在里面,原来是一只小鸡。”
教师边打开蛋壳边唱歌,提问:“小朋友看,是谁出来了?什么样的小鸡?小朋友来摸摸,有什么感觉?”
请小朋友用手做蛋壳状。“小朋友,现在你们的手里,也有一个蛋壳,咱们来学学小鸡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
说说还有哪些动物是从蛋壳里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