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简谈
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简谈
深阅读是与浅阅读相对而言的一种阅读方法。当今社会中的年青一代,接受的是流行的快餐文化,看名著只看缩写版,学技术只进速成班,快速见效成为了年轻人普遍的阅读选择。这对那些即将走进大学、走进社会的高中生,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浮光掠影的阅读正危害着整个民族的文化深度。于是针对浅阅读,有人提出了“厚重阅读”的观点,所谓“厚重阅读”,也称“深阅读”,是一种需要思考,让阅读者增长智慧、净化心灵的阅读方式。在高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爱上深阅读,养成深阅读习惯,笔者觉得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深度挖掘主题意蕴
深度探究文本的主题和意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文章挖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小说,需要从核心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以及外围的作者经历、创作动机、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等多方面综合梳理,深入把握文本的主旨;如果是短篇小说,通常不必作时代背景的联系,但要在拓展延伸上深入勘探,层层递进地触碰到小说的最深处;如果是散文,还能从更多的角度和层面上进行发掘,如文中形象、散文的特点、是非观念、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等等。总之,主旨的深度挖掘首先要求教师能够走在前面,以此为根据,为学生做好在浅阅读基础上的引导和护航。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老画家贝尔曼,为激发生病的琼珊的生命意识,半夜冒着风雨在琼珊窗外的常春藤上,画上了一片永不掉落的叶子。在浅层次的阅读下,高一学生都能够读懂小说中贝尔曼舍己为人的精神,但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较少,加之快餐式阅读方式的影响,通常不能也不会总结出更深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在讲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从“浩瀚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众多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入手,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过的作品中令人难忘的形象,借指本文也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做好深度阅读的心理准备;然后让他们理清小说脉络,找出文章线索,在大部分学生完成后,再简单概括。
以上两个步骤都是为深度挖掘文本主题打基础的,真正的教学重点在第三步――文本研习。这一部分,可以在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之后,提出几个关键的问题作引导:1.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2.从直接描写之处分析贝尔曼的形象。3.小说的高潮在什么地方?4.为什么说这最后一片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至此,学生便能够深化自己对小说的最初阅读,明白贝尔曼更全面的品质:富有同情心、善良、关心他人,挖掘出了穷人之间相濡以沫的情分和小人物的心灵之美。至此,教师再趁胜追击,提出质疑:有人认为贝尔曼牺牲自己的生命成全他人并不是最佳的方法,那么当一个人的生命处于绝境中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对待?举一个顽强与疾病作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的例子,分析主人公成功的正面和负面因素。然后请学生回顾自己曾经遭遇的挫折甚至不幸,列举其中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得出最后结论:我们应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一旦遭遇逆境要勇于自救。
二、全心投入情感体验
情感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的情感较之常人更为丰富,因此在他们作品的字里行间,常孕育着厚重的情感。与此相似的是,高中生的情感也十分丰富,在这一年龄段因情感喷涌而写诗闻名的人不少,如纳兰性德、舒婷、顾城、海子等,所以有人说:“每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都是诗人。”然而两者之间的情感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都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因此,如何利用文本带领年轻的情感走向深沉和醇厚,让学子们尽早理解和体验他们成长之后也会亲历的感情,这需要语文教师作适时的点拨和推动。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太多可以借助的课文,必修一第一专题中的“吟诵青春”,第三专题中的“漂泊的旅人”,必修二第四专题中的“一花一世界”等都有这样的作品。其中必修一中的《我心归去》,属于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的“漂泊的旅人”,这个版块表达的都是人与故乡的关系,而本文作为韩少功《访法散记》之一,正体现了旅人对故乡的特殊情感。而高一学生大多没有离别家乡,即使有,他们也没有如此深厚的人文内涵,因此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其中的深情,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讲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基于情感体验的品读赏析和讨论上。首先以费翔的一曲《故乡的云》作情境导入,然后让学生带着歌曲的情感余韵,自主朗读课文,表达自己获得的直接感受,提出基本见解,经过整体感知后,再要求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两个要点上:一是作者对异乡和故乡的不同情状描写和因此产生的不同感受;二是找出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并表达出自己所感受到的作者心目中“故乡”一词的人文内涵。或许这样的跨度有点大,学生感受到了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在其间加进一个环节,让学生标识出自认为最能触动心灵的四句话,用自己最能融入情感的方式,借助知识的积累和亲身经历感受这几句话,并将这种感受在小组内交流。这样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有了一个很大跨度的提高。最后再以“家”作话题作文,让学生将自己获得的新体验结合实际进行反馈,达到巩固和提升。
三、纵深审视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是一切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再深刻的思想,再丰富的情感,没有恰当得体的介质表达出来,人们就永远无法准确得知作者的内心世界;反之,人们想要了解作者的完整内心世界,也必须深度审视作品的形式。
在高中课本中,美的表达比比皆是:《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中的意象美,《劝学》中的形象设喻,《江南的冬景》中避实就虚的写法,《景泰蓝的制作》中有条不紊的说明方法和详略得当的材料安排等等。如果说这些还只是表面的写作形式,那么紧扣主题的精确表达,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表里如一的贴切。如果教师在讲《逍遥游》时,能引导学生品味到庄子为塑造一个“逍遥”的理想境界,而使用了奇特的想象与华丽的夸张等手法,为说明“有所待”而编写寓言故事等等,这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会令学生心中产生震撼之感。
总之,为了帮助学生走出只保有兴趣的浅层次阅读,也为了让他们在高考中能够获得理想的阅读成绩,教师需要在阅读课上进行不懈的引导。浅阅读对高中生是十分有吸引力的,深阅读则存在一定的困难,克服这种困难,高中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简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农村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长顺县代化中学:刘星刚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古代学者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体现,这些知识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古人的精神面貌、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更是我们进行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教育和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古诗词教学都被放在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本文笔者就数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表达自己的一些教育教学见解。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
教学
经验
一、重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当前的阅读、写作教研相比较,古诗词教研则显得相对比较滞后。在我看来,当前的古涛同语教学基本存在三种不良倾向:
首先就是“语言化”倾向,大多数教师都把古涛同观赏课当做文言串授课来上,甚至和文言文课一起来上,这是因为他们只看重诗文的句义和诗文的静态解释,却轻忽了学生本身对古诗文所表达的意境有着不同的理解。
其次就是“看法化”倾向,许多人还会把古诗间简单地赏析为“诗物”与“诗情”的简略比,告诉学生说本文就是“寓情于景”,“景中抒情”,但却轻忽了此阶段学生审美观、世界观以及心理素质的教育。
还有就是“支解化”倾向,许多人把一首诗词的整体赏析分成了单调的诗词文句的局部解释,忽略了诗词鉴赏的有机性和整体效果。
这些问题也仅仅是我个人认识到的一部分,可见当前古诗词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做好它呢?
笔者以为,古诗词教学过程应当是教会学生艺术审美的过程。要教会学生发现其中的美,体验其中的美,并运用其中的美。
二、重视学生审美心理的教育
我们都知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教会学生一种认知态度、一种审美态度、一种学习态度,让学生了解一种规律、一种方法,就会让教学变得顺畅的多。学生以适当的情感状态进入诗词意境赏析,他们的能动性必然会很强,教学效果必然会有所提升;以不妥的感情状态进入诗词意境赏析则很难达到这种效果。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平常人是很难理解其中的意境的,如果我们对作者的身世、观念、志向进行解释,再告诉作者当时所处的大背景,同时对学生进行见解、视 野方面的扩充认识,相信教学就会容易的多。
审美心理的教育是个庞大的生理工程。一般说来,好的教学导人是其中的第一步工序。导语的情绪色彩应该和诗词的情绪色彩息息相通。我们用可 以适合的导语去涤荡学生的心灵,以求获得先声夺人之妙。其次,要特别注意吟诵对培养审美心理的特别效果。古诗词毕竟是一种语言艺术,古诗词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因而又具有极强的音乐性。我们吟诵就要吟出诗词的情绪味、音乐味,让学生在听吟或自吟中孕发特定的审美心境。再次,要注意教 学辅助手段的适当运用。如在教学历程中随机使用挂图教学、乐曲欣赏或幻灯片等教学于段,去扩展表达诗境诗情。
三、重视教学步骤的实施
其一为“传播阶段”,即老师精讲。老师在认真研讨课本,归类好本文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的条件下,对将要温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剖解,拟成具有开导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大概和全部内容的阶梯,发挥“导”的作用这一步,要求老师必须把知识进行重复讲解,抓住要害,理出规律,让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只有这样老师才气发挥启示和引导作用。
其二为“反刍阶段”,即让学生读书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老师的启示、引导,是为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服务的。那么这里的读书,就不是一般平常意义上的读书,而是要求学生带着疑问、带着问题,在老师引导下读书,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自身的理解。把知识重复品味。知识梳理、唤起影象的这个开端目的就到达了。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要领举行具体引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做到真正的念书。
其三为“消化阶段”,即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自主理解,当然这远远不够,还必须牢固消化,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牢同踏实,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要真正到达目的,就必须举行一定量的学习练习。但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笔者以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
其四为“反馈阶段”。学生学习后,不能一了百了,老师一定要进行一定的考试、调研,实时进行查缺补漏,或单个批改,或全班批改,或老师抽样批改等,批改后的试卷,要迅速总结,对实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题目必须实时“回炉”,举行个体指导或是全班补习。
四、重视全面教育的实施
一般说来,艺术审美具有相互关联、循序渐进、逐渐深化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光要学生读出“诗言”的表义,而且还要门生读出“诗言”的韵律、节奏、色彩美等。如《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章,在“行”“游”两个动词前面,作者故意用了“施施”“慢慢”两个重叠的形容词。“施施” “慢慢”,是漫步走着的样子,漫不经心的外在动作。通过外在动作的描写,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在游览的时候,一种寂寞、愁闷的、无可无不可的精神状态。两个“而”字是连同,用在状语和动词谓语之间,表示前后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间的“地”。“日与其徒上高山,人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日”,天天,每天。“其徒”,泛指同游的人,不一定专指他的仆从。“人”,走过,穿过。“穷”,本义终极、尽头,这里用作动词,是寻根追源的意思。“回”,弯曲。“穷回溪”.意思是沿着曲折的溪流往前走,一直走到源头。“幽泉怪石”,这就是作者所要寻访的自然山水。为了表示他追求的心之切,游兴之浓。这里连用了三个短句,“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每个句子里边都用一个动词,与“高山”“深林”“回溪”相搭配。读起来有一种运动节奏感。这三个短句又简洁地概述了游览过程。本文构思精巧,结构非常严谨。本文全文寄情于景,托物寓志。本文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例如,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正是他孤寂性格的表现:写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写照。实际上,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一带,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他不过是借景抒怀,在山水之间浇灌自己的情感,赋予山水以个人的情志。山川壮丽却无人赏识.如同士人之怀才不遇。如在教学《行路难》的时候,先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在开元盛世的大社会背景下,诗人李白空有满腹才华、满腔抱负,却只是皇帝的弄臣。诗人恃才傲物之际,得罪权贵,被赐金还山。然后教师让学生来扮演诗人的角色,根据诗的内容设计符合人物性格和具体环境的对话,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那“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的苦闷,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呐喊,那“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在学生的表演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一刻,学生即诗人,李白强烈的感情变化被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诗词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有很多,语文教师可在不断的实验和总结中寻找适当的方法,既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调动自身经验感受,体会诗词的内蕴美,同时要能体现教师的独特个性,那就一定能开创古诗词教学的心天地。参考文献:
[1]谢福成,中学语文的创新教育,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02期 [2]刘秀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年第03期
第三篇:趣味识字教学简谈
趣味识字教学简谈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和核心就是读写能力,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目前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识字方面有所加强,体现出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在这种识字量大、识字难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在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中学得更有趣、主动,记得更牢固、扎实,我认为营造氛围、培养兴趣、教给方法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呢?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1.1识记同学姓名
一年级开学的前两个月,以全班学生的姓名作为识字的主要对象。学到每个学生的姓名“名片”,带领全班认读,比一比谁拼得准,学得快。一边学拼音,一边做名片,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学完拼音之后,每个人都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名片,孩子们互换写有拼音和字的“名片”,互相加深了认识。这样在短时间内,大部分孩子不仅学好了拼音,而且基本熟悉了全班同学的姓名,激发了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1.2认识周围物品 在学校,可以在教室的门、窗、讲台、黑板、上贴字卡,对于这些抬头可见的物体名称,不到一星期,孩子们就把这些汉字铭记于心了。我鼓励学生把这一方法带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生活用品贴名称。这样学生不但认识了许多字,使他们有了成就感,而且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识字兴趣。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课本中的汉字,还学会了与学习环境有关的汉字。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连结在一起。” 1.3培养生活识字
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展示生活识字的机会,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进行在生活中识字的实践。大街上到处是广告牌、店铺、海报、超市等,让孩子把识字与认识物体有机地结合,促使孩子养成在生活识字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孩子的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教师要利用他们的无意注意,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识记生字。2.1编故事识字法
学习生字时,讲讲故事,小朋友的情绪很高涨,如: “游”字,有个大人,带着一个孩子,到一个方方的池塘里去游泳;“吃”写成“口气”多出的这一横好像是大家吃鱼的时候不小心吃进了一根鱼刺;“两”就像下雨了,两个小人躲在房子下面;“滚”下雨了,一个老公公躲进雨衣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了字,长了见识,取得了良好效果。2.2猜谜语识字法
有意识地把一些生字编成谜语,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如“两只小耳朵----际”“两个小人土上坐----坐”“日月同辉----明”“二人同行----从”“裹---衣服把果子包起来了”。“雪”字,小朋友编成:大雪落在横山上;“回”: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等。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2.3编儿歌识字法
编识字儿歌和顺口溜是帮助学生形象识字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比如:学“激”可提醒学生想一想石子扔进水里激起浪花的情景,然后编儿歌“动手扔石子,落进方池里,激起白浪花,跳动在水里。”学生说着有趣,记得牢固;学“爱”字念:“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小小铅笔尖尖头,上小下大要记牢(尖)“器”:犬有四张口,汪汪汪叫不够。学生读顺口溜后,不但读准了字音,还能联想到字的意义。2.4辨形声识字法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学习“青”加偏旁的字: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学习“包”加偏旁的字: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学生基本做到过目不忘。2.5换部首识字法
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换掉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记“芬”字。孩子们先可以利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草字头”加“分”读“芬”。“芬”减“草字头” 读“分”。再利用换一换的方法,让孩子们利用“芬”字换偏旁来回顾学过的带“分”字的字,比如有“份”“粉”“纷”“忿”“吩”。
通过以上的识字教学多样性,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还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进行有趣的识字活动。学生会因为自己的学法、做法或想法和别人不同,但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坚定自己的学习自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实现识字教学的情趣化,让学生轻松进入“识字乐园”。
逄晓
第四篇:教学反思:简谈语文教学的设问技巧(xiexiebang推荐)
教学反思:简谈语文教学的设问技巧
文科教研室
徐根玉
高超的设问技巧,是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参数。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尤其是初涉教坛的青年教师,在设问技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或表述含糊其辞,学生不知所云;或偏离重点难点,成为无效设问;或过于抽象概括,学生无法作答;或衔接生硬琐碎,使课堂成为问题的简单堆砌,学生疲于应对„„。这些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来说,是无助于教学效果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的。
那么,教学设问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下面结合语文教学,简要谈谈设问的技巧。
一、提摄全文
直击主旨
诗有诗眼,文有文旨。每一首(篇)诗文,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感情驱动下创作的。如《荷塘月色》源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故都的秋》源于对“清、静、悲凉”的追求;《再别康桥》源于对康桥深深的眷恋,而这种眷恋,则源于作者将康桥视作“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源泉”和“精神依恋之乡”„„教学时,第一个设问非常关键。如果能结合诗眼文旨进行,将会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诗文主旨,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以上三篇(首)诗文,可如此设问:
1.《荷塘月色》:清华园的荷塘,作者“日日走过”,对作者来说,可算是平常景了,可为什么独在这个“满月”的深夜,突然产生夜游的强烈冲动呢?
本问题,既可以较容易地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主旨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又可以引出创作背景介绍,加深学生对文章第三段的理解。
2.《故都的秋》:作者为什么专程从杭州辗转青岛,又从青岛赶往北平?(待学生回答后再提出下一个问题)→和南国之秋相比,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讨论这两个紧密衔接的问题,学生就能快速捕捉本文的文旨:清、静、悲凉,也可以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对比烘托。
3.《再别康桥》: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反复用“轻轻”和“悄悄”来告 别康桥,这些轻微跳跃的动作,抒发了作者对康桥怎样的感情?讨论此问题,能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本诗的诗情来源和流向。
优秀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文本的主旨和内在逻辑关系,寻找到最佳的设问点,并从此切入,一举突破重难点。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年轻教师往往习惯越俎代庖,把诗文主旨的答案直接灌输给学生,缺少了个体探究或合作探究,学生很难获得真正的启示。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备课活动中,只了解教材,不了解学生,没有给学生搭好“过河”的桥。
从主旨上设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一般情况下,可以从题目、中心句、重点语句、主题中心等方面来设计问题。
二、指向具体
表述清晰
课堂设问既要指向具体,又要表述清晰。针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思想什么感情,提出什么问题,都应该交代清楚。否则,学生就会感到茫然,无从回答。学生无法作答的问题,终将成为无效设问或无价值设问。
某青年教师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时,曾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1.“(秦伯、晋侯、郑伯)作为国君,他们合格吗?作为平常人,他们又合格吗?” 这个问题,看似具体清晰,实则含糊其辞:合格国君和合格百姓的标准是什么?有权威而统一的标准么?单从一件事就能判定一个国君或一名百姓合格与否吗?这些问题不解决,学生是无法讨论清楚的。
2.“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本设问的前半句,已经说明“事件一件接一件”,那么情节自然就不是平稳发展的。所以,本设问的后半句也就成了无效设问或无价值设问。
三、循序渐进
衔接自然
从本质上讲,课堂是由一连串的设疑和答疑构成的。所有的重难点都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逐步解决。这一连串的设疑必须遵循一般思维规律,必须依据所学文本的文理,并符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做到“循序渐进,衔接自然”。
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依据情节发展顺序,依次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概括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特征(不仅仅是性格特征)。
1.关于林黛玉
①林黛玉母亲生前曾向林黛玉介绍过她外祖母家,说是“与别家不同”。因此,林黛玉进贾府前就曾暗暗提醒自己,她是怎样提醒自己的?
②进贾府以后,林黛玉又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抓细节。
——当贾母让林黛玉把王熙凤称“凤辣子”时,林黛玉喊了没有?为什么? ——拜见大舅时,邢夫人挽留林黛玉吃晚饭,林黛玉是怎样婉拒的?其理由合乎情理吗?
——拜见二舅时,王夫人让座,林黛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晚上进羹时,王熙凤拉林黛玉坐贾母左边第一位,林黛玉为什么推让? ——贾宝玉询问“妹妹可曾上过学”时,林黛玉是怎样回答的?这种回答符合事实吗?
③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是怎样的?初见林黛玉,贾宝玉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说出来了吗?
通过以上细节的分析,就可以逐步展示林黛玉性格的某些侧面,如:“观察细致,谨慎行事,言行有礼,貌美体弱,善感多愁”。
2.关于贾宝玉
①王夫人是如何向林黛玉介绍贾宝玉的? ②二首《西江月》词是如何评价贾宝玉的?
③初见林黛玉,贾宝玉的一系列言行,表现了他什么特点?
④林黛玉眼中的贾宝玉是怎样的?初见贾宝玉,林黛玉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说出来了吗?
通过分析,贾宝玉的某些性格侧面,如“叛逆乖张,英俊多情”,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3.宝、黛初识,彼此的感觉惊人相似。这种描写,在整部《红楼梦》中起 什么作用?
设问,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对教学主体认知程度和对教学内容把握水准的直接表现。巧妙的设问及其组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更能调动学生踊跃参与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提高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的终极目的。
2012年1月4日
第五篇:语文教学倡简
语文教学如何倡“简”提“效”
什字中心小学于改玲
我认为这里的“倡简”不是提倡肤浅、简单化,而是说在教学中要用最实用实效的方法,求的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语文教学要突出“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思想。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可过多过滥。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少些单纯些,少些单纯些,才能抓得比较实在,使学生学必有得。因为时间是个常数,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这就是哲人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一般情况下,应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学习现状每节课确定两三个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中应力争使目标充分落实,使学生轻松的学、学的有效。
二、抓住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在语文课程中什么才是“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呢?经过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有如下七个字: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作(习作)、说(口语交际)、习(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为这七个字,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终身的学习与发展的。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人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打好这几个方面的语文基本功。小学语文是给未来打基础的,凡是基础的东西都不是那么复杂的。盖大楼,打地基,就是钢筋、沙子、石子、水泥,搅拌好了,灌进去。关键是要做到坚固、牢靠。给未来打基础的知识技能是果树的“果枝“,应该加强管理,多施肥料,下大力气;不如此,怎么能够把基础打得坚固、牢靠呢?我现在就有很多字写时颠倒笔顺,原因是小时候没有打好基础。试想,如果低年级小学生能下力气把常用的一千多个字的笔顺写正确,先入为主,形成习
惯,长大了还会颠倒笔顺吗?
三、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四得。
“四得”即“听得懂、说得清、读得透、写得好”。“听得懂”即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应该清楚明白,让学生易于接受,如果发现有学生听不懂,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变换教学方式,尽量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获取知识,课堂不留死角、不吃夹生饭。“说得清”即对于课文中的关键性问题,拓展性问题,师应该让学生多说说,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课上完后,引导学生说说本节课所得,重温重点,积累巩固。“读得透”即体现语文课以读为主的理念,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经过老师的指点使学生把书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写得好”即在课堂上应该有写的训练,写生字、词语,尽量将字写正确、写工整。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提倡用笔来思考,也就是要求学生边读边用书面文字及时记录自己的阅读理解、阅读感受,还可让学生写中心思想,写读后感,写随文习作。
四、不要让“感悟”代替“讲解”。
为了一个问题,绕着圈子让学生“感悟来感悟去”费了很长时间,学生还是弄不明白。其实有的时候,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既省时又有效,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教师要讲解;当文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是懂非懂时,教师要讲解;当教材的难点超过学生的认识水平时,教师要讲解。讲解省时高效,事半功倍。
五、遵从语文的自然之道,教学中突出精讲、多读、多写。课堂中不可讲的过多、过细、过深,应放手让学生多读书(包括读课外书),老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因为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从老师这个角度上说,要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教学生多读书;从学生这个角度上说,自己要多读书。同时在读中重视朗读,讲解使人明理,而朗读能使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景、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说:“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语文能力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与精讲、多读相结合,还需多写,写日记、写即事、即景、随文习作,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大量读写、读写结合。
真的,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