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

时间:2019-05-13 01:0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

第一篇:让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

让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

摘要:在新形势下,小学思品课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将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作为主要目标,小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是衡量是否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课堂源于生活”的观念在新形势下已被植入人心,现阶段的小学思品教学对回归生活本位应得到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学思品;回归;生活本位;策略

思想品德教育即德育,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当前,在学生的童年时期指导其正确地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是每个思品教师的责任与义务,然而,部分小学的思品课堂存在脱离实际的教学行为。因此,如何求真务实,实现小学思品课堂活动的本位回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时下值得探讨的热门话题。笔者通过研究众多的实践教学可以发现,小学思品教学实行生活本位化的理念,对学校的德育教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认清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的重要内涵

小学思品教学的实践离不开对其回归生活本位的正确认知。对此,教师必须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德育是为满足生活所需,它源自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从现阶段的小学思品课堂来看,其理论知识的教学主要以灌输的方式进行,再加上刻板的训练和规范内容,难免会让学生对正常思品教?W的实施产生一定的轻视和排斥心理。因此,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例如,在思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拟定一个常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教师可拟定“扶不扶”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有一天早上,在上学路上,你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位摔倒的老奶奶,可马上就要迟到了,那么这时的你是置之不理,还是跑上前去搀扶?大家不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发散思维,对事件展开自我认知,找准需求,发现阻碍需求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交流意见,最后解决问题。

二、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的策略

(一)发挥教师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在小学阶段,存在优势和劣势并存的现象。一方面,受年龄层次的约束,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且稳定性较差。另一方面,在学生成长发育初期,其始终保持着对未知事物探索的浓厚兴趣,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也很强。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应尤其要注意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模范带头的榜样。在小学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第一引导人。在实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环节,应特别注意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常常使用“打扰了”“谢谢”等礼貌用语,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这种行为,并在之后的生活中加以模仿。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习惯养成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大量的实践案例和科学研究显示,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和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得益于良好习惯的培养。在生活中,一个人的习惯养成并不困难,他只需要把一件事情重复地进行下去,仅三个月不间断地努力,就足以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教师模范化的榜样形象,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实施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中,应当注意把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及时发现问题,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引导,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在成长初期就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明确道德底线,为其日后发展奠定有利的基础。

(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在时间中逐渐沉淀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思品教学过程中,应当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了如指掌的基础上,探究并结合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对其思想品德进行合乎时宜的启迪和引导。思想品德教育应以生活为基础,整个教学过程要紧扣“生活”。所以,当教师对书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纵向发挥时,不仅要立足抽象的内容,还要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进行针对性的实例诱导。这样既完善了课堂内容的丰富度,又促进学生将抽象内容进行自我的形象消化,使他们在轻松愉悦而生动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引发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现代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但终究脱离不了人性的道德根本。学校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顺应时代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现实教学中,将思品教学回归到生活本质,是小学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教师应主动发挥其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思想道德教育深化落实,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项鑫伟.浅谈小学低段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J].新课程(上旬),2015(6):154-155.[2]高荣秋.新课改下怎样上好小学品德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45-46.[3]李玲.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方法及策略[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6(1):67-68.

第二篇:让诗歌教学回归本位

让诗歌教学回归本位

参加网上远程教育培训,听了各位老师的精彩讲座,我感受颇深。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加清楚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特点,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上获得了不少启示。下面就诗歌教学方面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诵读古代诗歌,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在此新形势下,教师要从审美层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真正把诗歌当做诗歌来教,让诗歌教学回归诗歌本位。

一、教师要从审美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进入诗歌

教师只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诗意的美”,产生全身心的感知和共鸣,才能唤起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学生对诗歌的爱实际上是和他们发自内心的爱和迷恋联系在一起的。我初中时第一次读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诗中的“断肠人”是如此的令我悲怜与同情,以至于这种情感在我内心深处不断激荡与振颤。这说明,诗之永恒就如爱之永恒,可以在顷刻间被感知,根本无须时间检验。真正的好诗是我们看一眼就知道永远也不可能把它忘掉的那种。因此,教师教诗,就是要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和审美感受力。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语言本身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诗的美和意义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和诗歌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教师教学生学习诗歌时,与其要求学生回答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还不如问学生究竟喜欢哪些诗句和意象。学生都是有一定审美敏感的人。因此,教师教学生学习诗歌,就是要唤起他们的审美敏感,并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诗歌语言上。

古人有“炼字”“炼句”“炼意”之说。古人在读诗和品诗时对“诗眼”的关注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对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深刻领悟。例如,“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就是“诗眼”——“涨”有一种不息上涨的动态感,不仅暗示了夜雨之倾盆,而且和诗人动荡不宁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具体显现了诗人情感的深度和内在性。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朗读诗歌,从审美的层面进入诗歌,感受诗歌

学生要感受诗歌的美离不开朗读。因为,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和意义与声音不可分割,更与诗歌的节奏、韵律和内在的音乐性紧密结合在一起。诗歌教学与“语感”“语调”和“语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只有通过引导学生朗诵诗歌,才能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诗歌那种直入人心的力量。其实,学习诗歌,学生一时不太懂也没有关系,教师只要多引导他们读,他们就自然会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因此,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诵读让学生热爱诗歌。

语文教师还要尽可能地扩大阅读范围和艺术视野,多读一些现代诗人的作品,如戴望舒、卞之琳、穆旦等诗人的诗。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诗歌鉴赏理念进行更新,掌握更多的诗歌鉴赏新知识,才能教好诗歌。

总之,时下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耕耘,不断探索,让诗歌教学之树永远常青,并结出累累硕果。

第三篇:让思政课堂回归德育本位

让思政课堂回归德育本位

——优秀德育课教师申报材料

***,1999年6月毕业于***大学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年任教于***一中,2003年9月调任***。任职以来,她一直奋斗于思想政治教学一线并承担班主任工作5年,初、高中毕业班教学9年。该同志在工作中求真务实,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课堂教学方面,在紧扣课标和考纲的同时,能立足学情处理教学;班主任工作中,在不违背学校制度的同时,能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引领学生发展;日常生活中,在不放松学习要求的前提下,能始终作为“知心人”理解关怀学生。13年来的踏实勤奋,她受到了领导持续的赞誉;13年来的朴实无华,她获得了同事普遍的敬重;13年来的无私奉献,她收藏了学生一生的记忆。

一、“想听课,找***”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规范行为、培养习惯、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是任何一个课堂教学都必须注重的德育内容。多年来,她不断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实践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个性特征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她在课堂上尤其重视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在新课学习过程中重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常采用合作学习、集体讨论等教学方式,在学生作业和巩固阶段,她坚决不闲着,走到学生中间注意学习细节,纠正学习状态。“想听课,找***”,这是同事和领导们对她艰苦努力的赞赏,也是对她教学个性的肯定。听评课、观议课活动是不断改进学校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之一。“想听课,找***”,不仅是因为她的课堂严谨而高效,也不仅因为是她的课堂活跃而有序,更是因为她的课堂充分展示了思想政治学科特有的魅力。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在于思维激辩的乐趣;在她的课堂上,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影响其一生的观念和方法。这正是思想政治的学科主旨所在、魅力所现!

她总是在别人不经意间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德育灵魂。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人民,依靠群众、亲身实践、自我奋斗,这是贯穿思想政治课始终的德育主题。但因其抽象而高深,教学中很多人总觉得无从入手。而在她看来,只要把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深化在自己的意识中,则可时时为之。如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她就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出经济发展要为社会发展服务,结构调整要为社会和诣服务、生产要为消费服务,金钱要为人生幸福服务等。她总是能在别人看似神圣的时候轻松地实现了德育渗透。如在《政治生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教学中,她既能高屋建瓴地引领学生学习理解“中国特色”,又能通过例子轻松幽默地使学生相信其合理性。她总是能在别人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中成功指导了德育转化。在《生活与哲学》“人生价值”的教学中,使学生信而行之是教学难点。多数老师是从知识教育的角度出发,以应度为目的进行教学的。但她看重的是德育转化,如何使学生的思想升华并转化为行动才是她思考并努力的方向。为此她设计并指导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成功地实现了课堂德育的实践嫁接。

因为她的孜孜探索,***的思想政治课堂科学而高效地回归到其德育本位上来,因为她的不懈努力,她获得了市级思想政治课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廉政教育进校园”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市高考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

二、“有心事,找***”

学生发展是教师永远的追求,也是教师职业的终极价值所在。因此她始终坚持学校工作“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她广泛阅读了思想政治专业以外的心理、教育理论书籍,同时保持着对时代、时事发展的高度敏感和关注。“厚积”才能“薄发”。几乎所有她遇到的学生心理、情绪的困惑和倾诉,在这里都能得到圆满的慰藉和解决。“有心事,找***”,只是一位班主任对学生的戏语。但这却流露出了同事的信任,也体现了学生对她的心理依赖。

在班主任工作中,她深刻理解学生“敏感多变、激情而易冲动、渴望成功却难以接受挫折”的青春期性格、心理特征,以平等、尊重、赏识的心态看待每一位同学,用理解和包容的行动期待他们失误后的成长。而学生也在感动、感激的心态中理解和接受着学校和社会。因此,她接手的班级总是行为转化最快的,也是学习动力最持久的,她带过的学生总是最“懂事”的。因此,从初中到高中,她5年的班主任经历中,连续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

“有心事,找***”这句话出现在她不做班班主任工作三年多以后,这是因为她还保持着班主任工作的习惯。她永远关注着学生的发展,总是在他们心里最需要的时候送上心灵的温暖。这是她的本色——作为一名教师的本色。而正因为如此,她获得了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学生评选她为“最喜欢的老师”“最受欢迎的老师”,而学生从她那里则收获了受益一生的“感激、理解、尊重、包容”等优秀品质。

她像一粒草种,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却深深植根于教育事业;她像一朵鲜花,永远绽放在学生心中却又任由风吹雨淋;她就是一个普通教师,一个把思想政治课堂带回其德育本位的教师,一个时时以育人为已任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高一年级汪文国

寒假期间阅读了《释放教育正能量》,《让教育教学回归“人的本位”》以及《无边大爱铸师魂》等文章。文章内容和我们的教育实践贴得太近,很多观点都是出自于对教育实践和教育原理的思考,让人读后反思良久。

1、教育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期待得到教师关注的内容:①关心学生的情绪,教师要敏感地发现学生的情绪。②关注学生的生活,只有关注学生生活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气和灵气。③关注学生的交往,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直接沟通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不是一件需要占用额外时间的事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能自然完成。

2、由于教育教学没有真正和现场的人联系起来,也就不能真正揭示其中的意义和道理,知识和道理只是空洞的壳;由于教育教学忽视了现场的人,现场的人对教育教学也自然难有感觉。(辩证的理解)

3、教育要将人性的丰富性和本质特性也作为根本目标。以前提出的“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指对人品性的教育在知识传授中“附带的”、“渗透的”、“零散的”,是针对学生群体的,而在知识教学中关注人性的丰富性和尊重人性的本质,是“系统的”考虑人的发展,是针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

4、今后研究课堂需要从两个视角进行分析:一个是知识的理解,另一个是人的其他丰富性内涵的发展。

5、如果缺乏整体的思考,大家对学生的关注就会显得细碎而导致教师们难以把握,如果缺乏具体的维度和内涵,关注就会由于抽象而导致教师们难以落实。

6、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教师与所教学生的“特殊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自己所教学生独特的认识);二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7、普通教师决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往往是考试评价和教材,而一位专业自主的老师会根据学科知识在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决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

8、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并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有深刻理解的优秀教师归还专业自主权,给他们更多的教学探索的自由。

9、对人的理解和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更为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生的理解和敏感能够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富有人情味和丰富性,这种情感的丰富性不仅能够提升教育教学的品质,而且提升教师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是避免职业倦怠的有效办法)尤其对于学校来说,更应在教育理念和实践上面向“育人”尽快转型,所有教学内容、活动的设计运行,都应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展开。诚如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所提倡的,“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只有回归育人本位的教育,才会真正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第五篇:让作文回归生活

让作文回归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指导他们感受生活,写作时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写自己想说的话,从而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每当上作文课,都是许多同学最纠结的时候。许多学生只能对着作文题目发呆,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与其绞尽脑汁的指导学生遵循何种模式进行作文,不如教会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把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到作文写作中来呢?要引导每个学生张开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开启体味生活的心灵之窗。为此,教师首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很重要。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小学生对自然和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心,对此,我们应予以肯定并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到问题的答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记得开学初期的时候,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广播体操比赛。我觉得这是一次不错的作文契机。于是,在比赛开始之前,我就对同学们说:“这就是我们这次的作文题目”。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我坐在孩子们中间,告诉他们要仔细观察,用眼睛捕捉住最美的镜头。那一次,同学们表现得特别兴奋,比赛才刚结束,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的拿出作文本来,投入到写作中。教室里,只能听见孩子们“沙—沙—”的写字的声音。我环视教室,发现就连平时最害怕写作的几个同学都在一边写,一边微笑,好象有写不完的情趣似的。毫无疑问,那次的作文,全班大多数同学都写得很不错。我还特意把一些优秀的作文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展示。孩子们似乎也尝到了作文的甜头:作文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啊。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炎热的夏天——

那天下午,天气十分酷热。我象往常一样来到教师准备上课。可是,我发现教室里,同学们有的无精打采;有的在摇扇子;有的在抱怨天气;还有的„„正当我在犯愁的该如何让学生集中精力上课的时候,窗外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还不时有闪电划过。接着,就下起了倾盘大雨。凉爽的风夹杂着雨滴飘进了教室,也飘进了许多学生燥热的心里。他们再也按捺不住了,眼睛不由自主地望向了窗外。此刻,我也意识到,就算我把同学们困在教室里,也留不住他们的心。何不让他们与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呢?于是,我宣布:全同学10分钟,到走廊看雨!教室的走廊上,一片雀跃。随即,我让学生们回到教室写一篇作文,题目就是《雷雨》。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后,他们都写得得心应手。在孩子们的眼里,普通的雨滴成了顽皮的孩子,在空中欢快的舞蹈。甚至他们还闻到了雷雨的味道„„这些,都是孩子们走近自然,走进生活,用心体验的结果。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若想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作家,那是不可能的;但请不要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拥有发现的眼睛,而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只有这样,让作文回归生活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话。

下载让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语文回归生活

    让语文回归生活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 近年来,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弊病的抨击不绝于耳,研究工作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别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侧重点出发提出了各种各......

    让课堂回归生活

    让课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让课堂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宋金华百里洲小学电话 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呢?作一名一线教师在这一次实施新课程的......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生活教学回归生活》

    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生活教学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

    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本真

    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本真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东风小学 杜玲红 【摘要】作文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以整体的生命投入生活、关注生活,抒写自己;让学生说真话且把真话说得更准确,写真......

    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论文

    [摘要]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儿童只有在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实现认知结构的完善与发展。通过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

    让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推荐5篇]

    让美术教学回归生活 一、回忆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的一切,也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和创作激情。因此,尽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扩展他......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学会合理消费》教学案例 湖北省天门市干驿初级中学 李洪祥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生活 摘要:回归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核心理念......

    让生物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让生物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