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TASK板块教学初探
【摘要】本文从牛津英语task板块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李老师“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精髓“学材再重建,学法三结合,学程重深成”的原则,归纳了英语写作课的教学基本流程:依据听读领先,说写跟上的原则重新整合教材;设计循序渐进的活动,将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融为一体;关注学生课堂写作进程,在学生习作评价中引导学生生成新知。并以牛津英语7年级下册第2单元neighbors task课例给予阐述说明。
【关键词】task教学 教学实例
一、引言
牛津英语教材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路编排,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主导。task教学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中所学的语言知识,技能完成单元话题的写作任务。它是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得到全面训练基础上的写作课型。细看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
1.将写作课上成阅读课。不少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范文内容的解读上。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讲解语言点和语法知识,让学生诵读经典句,然后根据范文内容进行模仿写作。这种填鸭灌输式的教学虽然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往往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学会的是一些零散的短语和句型。
2.缺乏对写作策略的指导。牛津英语新教材在task教学编写设计中,不仅突出了围绕单元话题而且介绍了诸多应用文体的写作。例如邀请信,推荐信,倡议信,投诉信,根据调查结果写调查报告等。而我们平时在教学中经常忽视写作方法和写作策略的指导。不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注意文体的写作格式,写作不规范。另外很多学生受中文提示的影响,将翻译的重点放在动词短语的选择上,忽视了人称,时态的选择,忽视句法的选择和运用,忽视文章整体布局和细节的修饰。
3.缺少充裕的写作时间。task板块教学虽然定位为写作课型,但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是以讲为主,学生写作缺乏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二、对task板块教学的理解
结合李老师的“学材再重建,学法三结合,学程重生成”的理论精髓,我谈谈自己对写作课流程的理解:
1.依据听读领先,说写跟上的原则重新整合教材。听,说,读,写中,听和读为语言输入,说和写为语言输出。胡春洞教授说:在人类学习或习得语言的实践中,吸收总是领先于表达,输入总是领先于输出。task是进行听说读写技能全面训练的综合性板块,但要实现学生成功写作的教学目的,必须按照语言输入先于输出的原则科学整合教材。
task板块中听力和阅读具体训练包括结合特定语境的听的训练,针对课文的有声阅读训练(即边听课文录音,边看文字,边理解词句意义)和单纯文本阅读训练。另外,编者结合单元话题要求,设计了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通知(notice),书信(letter),计划(plan)等多样化的文本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单元话题知识和学生学力水平,由浅入深的科学整合教材,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或听或读或听读结合的训练,为说和写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设计循序渐进的活动,将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融为一体。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task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循序渐进的活动,从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到细节信息的把握,到难点的处理,并训练学生相关的写作策略。而在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上,教师应注意多样化,将个人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小组间的学习或全班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课堂的“真实言语体验”。
三、教学实例
2.教学步骤。step1 lead-in(导入单元话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do you think it’s helpful in your daily life?
(设计说明):通过设问引出社区服务的话题,再用图片激发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鼓励学生依据图片创设的生活情景讲出曾经获得的生活帮助,同时为后期的写作积累文字素材。)
step2 listening(语言输入,整体了解通知写作要素)
2)通过呈现幻灯片
(设计说明):在学生了解时间和地点的写作要素后,让学生连词成句,帮助学生复习关于时间介词的表达方法,为后期的写作做好相关知识的铺垫。
step3 reading(语言输入,了解通知中细节内容,并处理难点)
(设计说明):考虑这部分有三则通知,内容较多,如果采用听的方式进行语言的输入,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对教材进行适当整合,将原来听力训练内容改为阅读训练,让学生通过精读细读的方式逐步的了解通知的细节内容,化解写作的难点。
(设计说明):让学生朗读后讲出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写作结构。帮助学生建立写作谋篇布局意识,理清写作思路。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体会范文写作的妙处,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准确使用动词短语,并选择一些形容词和副词进行文本修饰,会运用一些从句。
step 5 evaluation(语言输出,根据习作标准,让学生当堂写作)
(设计说明):学生习作的选题,一定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感而发。因此给出reading club,diy club,fix-it club and health club 四个同学们较为熟悉的俱乐部作为文章的选材。同时考虑班级学生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自主选择习作内容,可单选一组活动,也可多选几组活动进行介绍。习作独立完成后先在组内展示评选出最佳习作。然后推荐后全班展示。组内由学生评价,班级由学生和教师双方评价,坚持评价的多元化。)
本文是我学习李老师“自学?议论?引导 ”教学法后,在初中英语task板块写作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点滴心得体会。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新课改中,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打造“高效课堂”,才能启学生之智慧,聚学生之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第二篇: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研修与推广工作实施方案
为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对推进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国家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学会,组织开展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初中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成果的研修与推广工作。根据中国教育学会“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推广建议书”第932008号的建议,现提出2016~2019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南,加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学习,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认识水平;加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加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合作研究,发挥优秀教学成果在推进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惠及更多师生,为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目标任务
通过3-4年的首轮推广,形成“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推广的有效范式,使“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理念得到有效传播,使“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得到全面深化,使“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价值得到更大彰显。在全国建成800所“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学校,30个实验区,培育一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优秀实验群体(特别是初中数学学科,其他学科也可以借鉴),产生一批优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成果。通过专业引领、校本实践、理论提升,发挥“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丰富区域教育内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主体在探索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发展学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重点工作
(一)健全工作平台
成立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负责“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规划、指导等工作。
(二)组建专家指导团队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成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学术指导委员会,聘请部分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担任导师,并组建专家指导研修团队,深入各地和学校传播“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每年负责培训各省、市“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区的教研员及实验学校骨干教师代表,基本做到绝大多数实验学校的老师接受培训,使之成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推广的生力军。
(三)建设“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学校、实验区和示范区
在江苏省率先成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示范区。力争三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建成800所左右“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学校,建立20个以上县或市(区)级实验区,建立2个省级示范区。鼓励各地结成“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校际联盟、区域联盟,合作开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与推广工作。探索“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理论和经验专著的学习、专家宣讲“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课堂教学观摩、信息技术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深入融合等研修推广途径。
(四)开发“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课程
在自学为基础,议论为枢纽,引导为关键三个方面,设计初中数学的专题培训课程,阐释成果的核心价值、主要内容。先期开发一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理论体系课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践操作课程、教学案例课程。教材可提供李庾南老师主编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以及一批数字化研修资源,供“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单位研修与推广使用。
(五)组织开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课题研究
组织开展有关“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主题的课题申报工作,鼓励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究,在学习“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研究与发展推向深入。推广应用申报课题《“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某某初中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立项在理论上拓展,在实践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借鉴、落实和发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四、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启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2016年4月—6月)
1.就领导小组成立事宜与南通市教育局协商筹备工作。2.成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学术指导委员会,建立专家库。
(二)第二阶段:推进“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2016年6-12月)
1.4-6月,制定“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课程规划,完成首批研修课程开发工作。2.8月份,启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区、实验学校、示范区申报工作,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各省市会员单位组织在全国范围内申报第一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区、实验学校(每个会员单位至少组织2~3所学校);确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示范区。3.7-8月,培训首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人员,组织培训推广人员研读学习“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相关资料。组织实验学校负责人会议,确定实验方案,对实验学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4.9-12月,依托李庾南实验学校和江苏省李庾南数学教学研究所,搭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平台,不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学期结束前召开实验学校经验交流会。5.6-12月,结合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课题,设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选题,组织开展专项课题申报工作。
6.2016年秋季开学后,择机召开“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学校联盟工作会议。
(三)第三阶段:深入开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2017-2018年)
1.培训第二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人员。2.阶段性总结首批实验区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第二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区、实验学校,增设示范区。3.深入实验区、校进行指导。4.举办“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活动。
5.召开全国“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会议。
(四)第四阶段:提升、总结“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2019年)
1.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开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成果展示、论文评比、研讨交流等活动,对开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活动。
2.培育“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新成果,开展新成果实验区、校推广工作。
五、相关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
1.建立工作会商制度:明确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教研室、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南通市教育局、南通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李庾南数学教学研究所、李庾南实验学校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方面的相应职能;定期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和推广工作进行研讨、部署、总结和交流。
2.建立专家联系制度: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对实验区、校给予实时指导、答疑,使各地实验区、每所实验校都能及时、便捷地获得专家支持。
3.建立研修与推广激励机制: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取得成效的地区、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二)提供经费保障
力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的经费支持;动员吸纳社会力量给予“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中心一定的资金支持;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将拨付专款作为启动经费;希望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研室、南通市教育局等单位能分别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
(三)争取政策支持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提请有关部门,就“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出台工作意见;建议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纳入省培计划;建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内容纳入职前培养和国培计划。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2016年7月
附件三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学校 申报表
学校
安庆市潜山县黄铺镇中心学校通讯地址
安庆市潜山县黄铺镇中心学校
邮编
246300校长
姓名
孙继武
手机
***
568490359联系人
姓名
王美华
手机
***
1329200204学校概况
黄铺镇中心学校是黄铺镇学校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管辖着黄铺镇3所初中和3所中心小学,这里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是花园式农村初中。在我们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下,我校先后荣获“安庆市标准化校园”“潜山县平安校园”“黄铺镇文明单位”等荣誉,是黄铺莘莘学子理想的读书场所。
我校拥有一支“善教力行”的教师队伍。学校在教师队伍的培养方面,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中心“边培训,边实践,边研究,边提高”坚持校本培训与课改实验同行;同时还采取措施鼓励教师通过业务进修来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等。目前,我校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多人在市县各种优质课评选与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校摒弃“重智轻体”“重分轻能”的片面培育人才观,正在实现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总之,近些年来,我校已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实际而又有鲜明特点的新路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学校也因此在不断发展壮大!开展教科研情况
黄铺镇中心学校教科研工作本着一个“实”字,抓住“课题研究”不放松,坚持走“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实现了学校教科研水平的全面提升。
我校开展教科研情况如下:
一·机制健全 让教科研成为学校的文化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科研主任为副组长,其他领导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激励机制,奖励机制,优惠机制等三大机制充分调动了老师的主动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
二·课题带动,让教育科研落到实处 我校申报的市级课题AJKT2015-173正在实施研究阶段,我校实施科研内化,从而构建了团队合作意识。主要活动如:开展“共备同讲互评一节课”;邀请名师专家到我校传经送宝;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交流等活动。
总之,我校积极开展教科研的成果已经成为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实施方案
兰州市第十九中教育集团木塔巷校区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实施方案
为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对推进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对我校区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根据上级领导部门和学校要求,我校区制定了2018-2021年研修推广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南,加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学习,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认识水平;加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加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合作研究,发挥优秀教学成果在推进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惠及更多师生,为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一学年的首轮推广,形成“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推广的有效开展,使“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理念得到有效传播,使“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得到有效应用,使“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价值得到更大发挥。在我校区产生优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成果。通过理论学习、专业引领、实践教学、理论提升,发挥“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提升我校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丰富我校教师教育内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主体在探索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发展学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重点工作
(一)组建专家指导团队
聘请我市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担任导师,对我校区的数学教师进行培训,做到绝我校区的所有数学老师接受培训,使之成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推广的生力军。
(二)加强理论学习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合理搭配→相机引导三个教学环节,开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其团队协作意识,帮助他们开展自主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最终能够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李庾南老师历经数十年的丰富教学实践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科学的教学方法,理论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所以,我校区数学老师要通过“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理论和经验专著的学习、专家宣讲“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课堂教学观摩、信息技术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深入融合等研修推广途径。
(三)开发“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课程
在自学为基础,议论为枢纽,引导为关键三个方面,设计初中数学的专题培训课程,阐释成果的核心价值、主要内容。先期开发一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理论体系课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践操作课程、教学案例课程。教材可使用李庾南老师主编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以及一批数字化研修资源。
(四)组织开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组织开展有关“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类型的教学实践,以校内公开课为主要平台,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扎实开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日常教学,通过提前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环节进一步感受和理解“自学议论引导”法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实施方法,总结得失,不断改进。
(五)发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教学实践的应用论文
鼓励本校区的数学老师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以及外出听课学习之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写出并发表数篇高质量的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研究和应用论文,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研究与发展推向深入。
四、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启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工作(2018年8月-12月)
(二)第二阶段:理论学习阶段。(2019年2月-2020年1月)
(三)第三阶段:开发“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研修与推广课程(2020年2月-2020年7月)
(四)第四阶段:组织开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教学实践(2020年9月-2021年1月)
(五)第五阶段:提升阶段。发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教学实践的应用论文(2021年3月-2021年7月)
兰州市十九中教育集团木塔巷校区教科室
2018年8月25日
第四篇:初中英语“Task”板块教学新思考
2011年的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突出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牛津初中英语Task版块是要引导学生围绕整个单元的话题整理思路、组织语言,最终落笔成文。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为主,加强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关于Task版块教学,我经常会听到同事有这样的讨论:
“在整个单元里,我觉得Reading和Grammar的教学最重要,里面的语言点最多,只要把这两部分掌握好了,考试问题就不大。Task部分,只要学生懂得中文意思,把短语默一默,最多把范文背熟再让学生听写下来对照。”
“在Task版块的教学课堂上,我们应尽可能地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当堂写作,但大多时候,时间都来不及,我们会花很多精力去批改学生的作文,而学生几乎不会主动去二次修改作文,即便改了也等于没改。”
以上说法引起了我的思考:Task版块教学如何做才能达到既不忽视其中出现的语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达到“双基”的基本实现呢?
一、灵活使用教材,为“Task”版块奠定基础
英语写作一直是平时考试乃至中考时失分最多的地方,很多学生面对英语写作都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目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不能把平时记忆的单词和短语恰当地运用到文章中来;词不成句、句不成段、段不成章,所写句子单调枯燥,并存在大量的“Chinese English”;文章结构欠完整,缺少衔接词,鲜有亮点或复合句,其表述也不连贯,语法错误频出。
对于学生而言,汉语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牵制,平时英语听得少,见得少,他们最直接的学习资源就是英语教材,教材中的语言材料是学生英语写作的宝贵资源,它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难易适中,可以说,英语教材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1.结合教材的Comic Strip 和Welcome to the unit版块,说中导写
Comic Strip和Welcome to the unit是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最前端也最有趣味性的两个版块。主要通过Eddie和Hobo的情景对话、看图讨论、趣味调查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的话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上简洁的对话和风趣的漫画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这样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在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的同时,又可以为学生的“写”埋下伏笔。学生在课堂上说得越多、越充分,课后写的内容就越多。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们不必要求太高,要允许他们出错,尽量不要破坏他们的语言情境。比如,牛津英语7B Unit 2 Neighbours的第一课,主要讨论了邻居的职业和社区的情况。这一话题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他们有话可说。所以,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小对话,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邻居和社区,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为后来的Task奠定基础。
2.结合教材的Reading版块,读中学写
Reading版块是一个单元语言含量最多也最丰富的版块。在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三个层次进行活动,即跟读―朗读―赏析。学生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要知晓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找出能反映文章主旨及作者心理活动的句子。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点,还要教会学生篇章结构、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接触单词和句子(自下而上)的信息时,会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自上而下的信息),这样就有效促使了两者的一体化,学习者已有的知识被不断激活,他们的语言输出也会源源不断。
3.结合教材的Grammar版块,用中促写
在传统英语语法教学中,我们大都就事论事,集中讲解某一个知识点,归纳其用法,先讲后练。课堂也往往以教师的满堂灌为主,课后再让学生多做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在现在的课堂中并不少见。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境的熏陶,语法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然而,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语法错误,句意表达不清。我认为,对语法结构的讲解和操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语法的讲解离不开语言的环境,也就是要在操练的基础上加深对语法的理解,把语法知识融入恰当的语境中,用语言输出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改进教学评价,实现Task教学目标
在Task版块教学过程中,如果一直按照传统的教学思想来组织活动,那么学生会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潜力难以发挥,学习兴趣难以提升,学习效果低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评价功能: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坚信自己能写好文章,找到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
在实施自评、小组互评前,教师应为全班学生投影展示两篇作文,一篇为优秀作文,另一篇为稍欠缺的作文,依照作文写作要求及中考评分标准对这两篇作文进行点评、批改。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作文中的得分点和失分点,以便在互评中做到规范、严谨。总之,教师示范点评的目的是指出亮点并及时鼓励,指出弱点以利于改进,使学生了解如何依据评价标准进行写作,为修改打下基础,提高互评的有效性。互评具体流程为:
1.合理分组。按英语水平的高低搭配,5~6人一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名组长和副组长组织工作。
2.确定标准。教师按照中考要求确定具体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卷面是否整洁;要点是否齐全;有无语法和拼写错误;句法结构是否有错误;关联词的使用是否合理;字数、标点符号是否适当;有无好词好句等亮点。
3.进行互评。学生在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指导下,采取两两互评或集体互评的方式,以客观、公正、认真负责的态度,分别对小组成员的作文进行批改,总结其中的不足和亮点,再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取长补短。我相信,这样的方法一定比教师单独一个个批改,学生课后蜻蜓点水式修改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经常布置写作任务,提出相关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在完成每一个单元的内容学习后,熟练背诵Reading和Task,通过统一默写的方式来落实,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语感和积累词汇。二是每堂课前进行“每日一句”的训练,写作内容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或能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三是以读促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经典的英语小说,看一些适合他们的英语电影。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源泉。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阅读即为写作的输入,写作是阅读的输出。长期的有选择性的阅读可为英语写作做好各方面的铺垫,如语言、语法、情感、思维等方面,以此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Task版块教学是牛津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真正做到“多反思”“多形式”,破除功利思想,回归语言学习的本真,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水平和能力。
In 2011 the overall goal of the new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anguage using ability, highlight the instrumental and humanism language.Oxford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ask section is to guide students around the topic of the whole unit train of thought, organization, language, finally put pen to paper written.In this part, the teacher wants to give priority to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English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ability,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About the Task section in teaching, I often hear colleagues have this discussion: “In the entire unit, I think Reading and Grammar teach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 in the most, as long as the two parts to master well, exam questions are less.Task, as long as the students know the meaning in Chinese, the phrase is a hammer, and up to memorize again let students play dictation down.” “In the Task section in teaching class, we should set aside some time for the student to carry on the classroom writing as much as possible, but most of the time, time is too late, we will spend a lot of energy to revis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tudents, and students almost does not take the initiative to modify the composition, even changed is not changed.” Above that started me thinking of: Task section in teaching how to do to achieve neither ignore the language knowledge, and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language output, to achieve the “double-base” basic implementation? One, the flexible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s,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Task” section English writing has been the usual test and examination is the weakest point, many students in the face of English writing are at a loss, do not know how to start.Through casual observation, I found that the current of several shortcomings existing commonly in students' composition the following points: can't use at ordinary times the memory of words and phrases correctly to articles;Words don't do this, do not sentences, paragraphs are not correctly, written sentence drab and boring, and there are a lot of “Chinese English”.Structure is incomplete and lack of cohesion, few bright spots or complex sentence, its expression also inconsistent, grammatical mistakes mount.On their English learning for students, Chinese has a lot to contain, listen to English at ordinary times is little, seldom seen, they are the most direct learning resources is the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the language material in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is a valuable resource, its theme is extensive, style diversity, moderate difficulty,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1.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 section, said guided missiles 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 is the most front-end Oxford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are the most interesting of the two plates.Mainly by Eddie and Hobo look at the picture of situational dialogues, discussions, a variety of forms such as interest survey,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opic of this unit, students seeking knowledge desire.Teachers can use concise dialogue on textbooks and funny cartoons to activate students' existing knowledge reserves.This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ac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 still can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tell right from wrong.Teachers in stimulate students desire to “speak”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write” setting the stage for the students.Students in the class said, the more the more fully, the more you will write the content of the after class.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say, we don't have to be asked too much, to allow them to make a mistake, try not to destroy their language situation.Oxford English 7 b, for example, the first lesson of Unit 2 Neighbours, mainly discuss the neighbor's professional and community.This topic closely student's real life, they have something to say.So, in this section, I designed two small talk, lets the student practice to talk about their neighbors and community, encourage their imagination, bold expression,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Task.2.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section of the textbooks, secondary school Most abundant Reading section is a unit of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section.In reading,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namely to readenjoyment.On the basi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perusal, want to know the author's writing intention, to find out can reflect the gist and the psych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authors of the sentence.We should not only guid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 but also teach students, conjunctions and chapter structure, connected a sentence into a paragraph, even the passage into method, and applied it to the writing.In this process, students in the contact information of words and sentences(bottom-up), will be based on one's own life experience(top-down information), thus effectively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learners of the existing knowledge is constantly activated, their language output will also continuously.3.According to the Grammar section of the textbooks, written in the money In traditional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most of us, focus on a certain point and its usage, after the first practice.Also often to the teacher's classroom cramming education is given priority to, let the students to do more practice after class, the teaching mode is not uncommon in the classroom now.Language learning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context, the purpose of grammar teaching is to better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However, we often found that students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position and expression.Reading and writing complement each other, promote each other.Read the input for writing, writing is the output of reading.Long-term selective reading every aspect of a good groundwork for English writing, such as language, grammar, feeling, thinking, etc.,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scension of the students' writing level.Three, endnotes To sum up, the Task section in teach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Oxford English teaching.We should be clear teaching goal, choose the appropriate teaching strategy, organization targeted learning activities, truly “reflection” more “form”, break the utilitarian thought, return to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language learning,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level and ability.
第五篇:李庾南和自学议论引导法
李庾南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一)
江苏启东挂职团队 李传晖 报道
李庾南,南通市启秀中学数学教师,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获人民教师奖章。1939年出生的李庾南,自1957年从教以来,长期执教中学数学,同时一年不落地担任班主任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她担任教学工作已超过50年,担任班主任也已超过5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李庾南连续主持开展了8轮数学教改实验,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她总结、提炼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全国初中数学教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教学主张和模式来自田野,是通过蹲守课堂,通过观察、调查、测量、试验、总结得来的,来自学生学习过程的现实情境。更深地挖掘学生潜能、更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这个教学主张和模式的中心内容。
李庾南在数学讲坛上一站就是53年。她创建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曾获得“苏步青数学奖”等许多重要奖项,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教学流派。李庾南是名副其实的实践型教育专家。
一位不懈的登山者
深入研究,不断实验,突出学习主体研究与学生能力培养。李庾南老师“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出命题,通过教法改革推动学法的确立;第二阶段,明确研究方向,主题是关注学程与教程的内在关系;第三阶段,深入研究,突出学习主体研究与学生能力培养;第四阶段,创新数学教学模式,重点研究课堂教学创新和团队建设,形成鲜明的教学流派。72岁的李庾南老师至今还活跃在讲台上,她创造了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吉尼斯记录,现在还在做着班主任。李庾南老师17岁走上从教之路,用她自己的话说“好生辛苦”。这是因为她一直在走上坡路。不断向上、向前,就是李庾南最为宝贵的精神。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核心是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实践型的教学流派总是与一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法联系在一起的,李庾南教学流派就是基于她创建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核心是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第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指向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包括李庾南强调的要着力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培养学生通透的灵魂;第三,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要聚焦到学生能力的研究和培养上,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第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要调适好教与学的关系,坚持以学定教,坚持教与学的统一,坚持教为学服务。把李庾南的探索研究放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草根原创与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
操作性“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简明具体,操作性很强,比如仅仅“独立自学”、“群体议论”、“相机引导”12个字,基本上就把操作要义说明白了。以“独立自学”为例,活动形式有阅读、倾听、演绎、操作、笔记等,具体实用。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境,李庾南通过探索实验,又提出了3种水平的自学活动。第一种是“接受性”的,即自学演绎性材料,如教材、教辅资料等,习得知识;第二种是“生成性”的,即在新知识的背景中,或在凸显知识本质特点的情境中,自主建构新知识;第三种是“创造性”的,即由思维的拓展延伸、知识的迁移形成新知识。可见,“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上手快,适应面宽阔。
立体性 听李庾南的课、琢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总觉得她的教学法是立体的。“自学•议论•引导”是3个环节,“自学”是基础,“议论”是枢纽,“引导”是关键,是一个有机的组成;3个环节又可以理解为3个维度,“独立自学”、“群体讨论”、“相机引导”是围绕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可以突破时间线索的,3个方面相辅相成。这个教学法自身又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可以自我调节,可以再度生成,可以不断开放。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在李庾南老师那里是开放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