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里畈中学“班班通”培训方案
三里畈中学“班班通”培训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校“班班通”工作,更好地发挥工程的应用效益,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1、研究探索能最大程度发挥“班班通”效益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和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2、研究探索我校师资培训的有效途径,提高我校教师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新型教学环境的能力。
3、总结推广“班班通”教学应用、优质资源共享、课堂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提高等方面的经验和效果,推进我校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
二、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建设
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三里畈中学“班班通”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余格林
副组长: 蔡文明
陈艳平
晏绍安
何小平
朱雪松 成员: 张
胜
何先中
雷洪涛
雷韧刚
何群科
何
颖
方
勇
陈先锋
熊小东
史海兵
闫耀兵
江亚东
盛燕芹
刘兴旺
徐文峰
洪贵鹏
刘丽平
李
均
各备课组长
由雷洪涛任学校电教主任,组织管理“班班通”应用与维护。各班级要指派一名电教委员对“班班通”设备进行监管。把“班班通”的管理应用与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应用有机整合,并纳入学校常规教
学管理过程中去,统筹规划,明确目标,科学管理,切实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2、加大资金投入。在公用经费中,按比例足额预算信息技术教育费专项支出,确保“班班通”设备运行正常。
3、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班班通”绩效考评制度、“班班通”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日常应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激励机制等,并落实责任人。做到有章可循,切实保证“班班通”设备管理和应用有序化和常态化。
三、突出重点,规范常规管理
1、规范设施设备和技术资料的管理。“班班通”设备是学校的固定资产,要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之列。任何个人不得占有或变相占有。将“班班通”工程建设的技术材料、维护维修记录、培训记载、教研工作日志等资料整理归档,统一管理。
2、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班班通”设备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设备必须放置在班级教室供教学使用,班主任、科任教师、班级干部要对本班的设备负直接责任。
3、做好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班班通”设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既要切实加强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防静电等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又要切实加强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做好防毒、防黄、防黑、防系统漏洞、防各种有害信息入侵等常规工作。
4、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技术支持体系。配备专兼职技术人员,负责本学校“班班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技术支持;对于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及时排除和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5、加强学校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按照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培养和配备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专兼职技术人员,并要支持、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技术操练,要把技术人员的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保证技术人员与一线教师同等的待遇。
四、强化培训,提高应用水平
1、加强教师培训。利用各种渠道培训学科骨干教师,提高学科骨干教师的应用水平,尤其要提高教师利用新技术、新媒介进行教学实践的能力,要增强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及时解决使用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在制定全员教师培训计划时,注重把“班班通”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培训重点,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的能力。
2、开展教学研讨。以教育教学研究为先导,推进“班班通”应用,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各学科教师利用“班班通”开展教学观摩课、示范课等竞赛活动,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
3、加强资源库建设。积极开发、收集、储备教学资源,定期组织教师对所需资源进行遴选,并以年级、学科、章节或知识点为单位进行归类和整理,形成学校资源库,为“班班通”的教学应用服务。
4、强化普及应用。将“班班通”设备的普及应用纳入到常规教学管理范畴,根据不同模式,分学科提出课时安排和教学质量评估要求。教师要合理利用“班班通”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班、团队会或课外兴趣小组等活动,“班班通”应用覆盖率要达到100%。让学生感受、体验、享用现代教育资源。
5、树立先进典型。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特点,定期召开“班班通”管理和应用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对“班班通”管理和应用成绩突出的教师要进行表彰。
五、实施步骤与活动安排 ㈠组织培训:
1、培训目的:掌握“班班通”配置设备性能、用途、使用和维护方法,熟悉远程教育资源并科学地整合运用于各学科教学,推动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更新。
2、培训的主要内容:“班班通”项目相关设备的管理维护;“班班通”多媒体操作技能;资源的获取、保存、整理及其应用。
3、培训方法:先集中培训骨干教师,再分散进行教师全员培训。要求热爱远教工作,有一定计算机基础和教学经验,有一定表达能力。培训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介绍项目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其安全使用,讲解多媒体操作技能,示范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㈡课例展示:
学科收集一篇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至少安排一节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㈢集体备课与应用:
组织教师共同收集整教学资源、素材与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每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好一堂公开课,并做到坚持使用。
㈣培训小结:
对实施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对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逐个进行排查、清理和解决,并结合实践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每位教师撰写一篇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论文,并收集整理个人心得体会。
第二篇:三里畈中学县级骨干教师评选方案
三里畈中学县级骨干教师评选方案
根据罗田县教育局[罗教2010]047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实施教师培养工程,建立教师快速、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激励教师立足岗位,钻研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促进我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特制定本评选方案。
一、骨干教师评选领导小组 组 长:秦新潮 副组员:蔡文明
成 员:陈艳平李国中 晏绍安 何石木 何小平
邱益航 何先中 何 颖 舒建民 何玉兵 曹卫娟
二、评审程序
1、成立学校评选县级骨干教师领导小组并制定评选方案。
2、个人自愿申报并向学校上交有关申报材料。(综合材料一览表和相关证明原件)
3、学校成立考核小组对申报人的基本条件进行审核,将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名单予以公示。
4、群众民主推荐。各学校组织教师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对象进行民主投票,得票率达到50%以上的方可进入评审组。
5、学校考核小组对符合上述要求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公示考核结果,无异议后按分配名额择优等额上报。
三、评选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良好的师德,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近三年师德考核合格且有一次以上优秀。
2、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和中学一级教师以上职务。
3、学科基础理论扎实,教学技能过硬,熟悉并掌握学科新课程标准,教学效果好,近三年教学成绩在学校排名居前三分之一区间。
4、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和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近五年承担或参与过科研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善于总结,有专业论文获奖。且近年承担过所在单位公开课或研究课,得到同行的公认。
5、能积极参加学校公益活动,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出满勤,出全勤。
6、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继续教育培训学分、计算机和普通话均达到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
7、对不具备上述第二、六条的教师,但近五年教育教学成绩特别突出,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破格推荐:
(1)获得县级及以上模范教师、班主任、师德模范称号;
(2)在市级以上公开课、论文及其他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两次以上;(3)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知识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累计达3人次以上。
四、申报材料要求
1、《罗田县2010年县级骨干教师评选综合材料一览表》(见附件4)一式五份。(有关表册从《罗田教育信息网》下载)
2、反映个人资历条件、工作业绩及教科研成果的相关证件材料原件。每人一袋,分类存放。
3、附件材料:各种证书、论文、专著及其它教科研代表作的复印件按目录(见附件5)顺序装订成册,首页附详细目录。学校对申报教师所有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核实无误的在复印件上加盖单位公章,有关考评推荐结果由审核小组成员签名后在学校公示三天以上,教师无异议后才能推荐上报。
4、近三年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一份(不少于1500字)。
5、以上所有申报材料需在6月8日前完成。
五、骨干教师职责
1、思想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具有大局意识、集体意识,服从学校安排,积极主动地完成学校交付的各项工作和临时性任务。
3、教学成绩突出,在学校大型考试中居前列;积极指导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相关学科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
4、任期内达到“四个一”:
(1)每学期一次公开课(校级及以上);
(2)每学年组织一次教育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或开设一次专题讲座;(3)每学年有一篇论文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4)任期内负责一项专题研究课题,或积极参与县级及以上课题的研究工作。
教科室 2012年3月31日
第三篇:班班通培训方案
吕亭中心小学“班班通”校本培训方案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班班通”工程实施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师生应用为本,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备,优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强化应用培训,提升管理水平。为构建优质资源共享的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促进形成日常信息化课堂教学方式,整体提高我校教师利用“班班通”设备及资源的教学应用能力,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标
为学校“班班通”设备责任人提供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与维护方面专项培训;为学校的全体教师提供不同层面的技术、理论和应用培训,使其了解“班班通”工程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能够利用工程所提供的软硬件资源为学校教学服务(重点掌握电子白板功能和畅言智能语音教学系统在学科教学方面的应用)。
三、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本次培训由学校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统一安排,教务处负责具体落实,吴德梅、王健教师为辅导教师。按照学校制定的校本培训工作方案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培训。同时做好档案建设工作,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健全培训档案,使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四、校本培训安排
培训对象:各学科教师
培训形式:
1、自学
2、结对交流与研讨
3、集中培训
培训时间:自2012年9月开始。
集中培训地点:教学楼301教室
集中培训时间:2012年9月13日下午
培训内容:
1、班班通工程知识培训,设备安全使用、管理与维护专项培训;
2、班班通工程设备使用现场培训。重点是培训老师结合学科特点如何利用畅言系统备课平台、教学平台和电子白板进行备课的教学,真正做到合理、高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努力提高使用效率和教学质量。
五、培训要求
1、集中培训时全体教师按时参训,不迟到,不早退,并做好签到。
2、培训期间注重自学、研讨与交流。
3、每个教师都要参加操作、考核,并且成绩合格。
六、保障措施
1、强化管理,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能够胜任“班班通”工程设备应用的骨干教师队伍,以点带面,逐步带动学校教师具备利用班班通工程设备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及信息素养,从整体上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强设备的管理
与维护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2、考核要求
按有关要求,培训结束后由学校考核组根据上级制定的考核标准对各位参训教师进行现场考核,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将继续参加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吕亭中心小学 2012年9月4日
第四篇:班班通培训方案(模版)
阚疃镇红旗小学学校“班班通”工程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确保“班班通”工程的顺利实施与有效运用,以期达到“人人用、堂堂通”;确保资源有效利用与学科整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训形式
(1)分层次培训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培训对象,以点带面,全面提高。
(2)全员培训。
三、培训内容
1、电脑的简单操作与维护.2、“班班通”资源库的分类学习与运用.3、常用办公软件与工具软件的操作.四、培训纪律
1、不得随意请假
2、按时签到,不迟到早退
3、认真学习,随时受检
五、培训时间
放学后
红旗小学
2012年9月
第五篇:班班通培训方案
“班班通”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根据“班班通”工程的顺利实施与有效运用,以期达到“人人用、堂堂通”;确保资源有效利用与学科整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训形式
学校主要采用集中培训的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在微机室进行统一培训。
三、培训内容:
1.“班班通”设备的管理、维修、维护及安全使用规范。2.学科素材库的使用
3.常用办公软件与工具软件的操作 4.课件综合应用
四、培训纪律 1.不得随意请假 2.不迟到,不早退 3.认真学习,随时受检。
五、培训时间
九月和十月利用下午第三节课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具体时间由开学时领导们讨论确定)
教务处
201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