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学”模式好,教学更有效——谈小学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因此,课程改革势必引起一场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了 “三学”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突出了数学课题研究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学生观和教师观,突出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让课堂“导学”更精彩,教师会“导”,学生才会“学”。
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导学?
(一)、导学要以趣诱思,设疑激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我十分注意在新 课前几分钟采取各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圆锥体积》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一筒米,设疑:将这筒米倒在桌上会变成什么形状?学生猜想,老师演示.老师接着又演示刨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觉得这个圆锥的体积与相应的圆柱的体积之间有联系吗?你认为有什么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的学生认为圆柱削尖后可以得到圆锥,圆锥应该和圆柱有关系.那么,圆锥的体积究竟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通过什么办法能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呢?他们的关系对于圆锥体积计算有什么帮助呢?“刨铅笔”教学片断,选择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猜想找到支点,通过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保证了下一步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二)、导学要以旧引新,迁移知识。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或延伸。因此,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 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就要靠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 共同点上去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提问:“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又问:“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组织学生探究、交流、发现,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导学要注重学法,提高能力。
通过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长知识,还要长智慧。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从中年级开始,我用程序思考题引路,提示阅读方法和重点。拟定阅读思考题时,我十分注意:①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②符合教材的知识结构;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即 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学生按照思考题提出的问题、要求、方法、步骤去看课本(插图)、理思路、找难 点、抓重点、想疑点。
二、让课堂“练学”更实效,教师会“选”,学生才会“练”。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数学教师只有会选“精而有效”的练习题,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掌握得更精,更牢。
(一)、练学要告别呆板枯燥,体现人文关怀。
应试教育下的数学练习严肃有余,而活跃不足,练习缺乏人文性,是孩子们一看就产生沉重感、紧张感,这样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设计中就应该体现现代文明。练习中呆板枯燥的题目名称可改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如:选择题可改为“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应用题可改为“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增加问题要求表述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让学生在这些导语中充满自信。
(二)、练学要回归生活,展现应用价值。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多考虑从实际问题出发,使明确学以致用,并在应用中加深理解。例如,在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我班计划星期六粉刷课室的四周墙壁和天花板,现知道每平方米大约需要石灰200克,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大约需要买多少千克石灰?我拿出卷尺,让学生亲自测量、计算。
(三)、练学要有坡度,体验学习成功。
认识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同时,学生的素质不可能是一致的,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有坡度,有阶梯性。例如,可先设计一些模仿性的练习,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设计一些富有变化和发展的练习,这样就可面向全体,学生各有所得,让优生能永不满足地探索研究,让差生也能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让“评学”更有意义,教师会“评”,学生才会“乐”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所以我在每节课的最后5分钟安排了评学环节,以做题的方式对学生整节课的学习与表现做一个踪合的评价,从而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思与提高。
(一)、制定评学标准,注重多元评价。原来我们只注重结果,对学习过程似乎并不怎么关心,造成了一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赢得最后一次冲刺,夜以继日,在题海中艰难地遨游,累得筋疲力尽。针对这些现象,我采取以平时考核为主,多方参与评价的评价方法。探索了以学生自评、同桌互评、教师总评,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学生自评,主要是增强自我纠错的能力;同桌互评是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教师总评主要是在大家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和激励学生发展。评价标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为了落到实处,不但设计了学习过程评价表,还采用了以下几方面的跟踪记录:
1、作业完成等级表;
2、口算等级表;学生动手操作等级表等。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考核、再加上适量的笔试,最后评价学生的成绩。
(二)、关注学生差异,分层分类考查。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生学习有价值、必要的知识,以及不同的人在获得知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做到自始自终应高瞻远瞩,审时度时,善于固势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评价,特别注重学生良好的创新品质的形成,使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得到发展。所以我的评学试题根据大纲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分三大类:(1)基本题,占85%,面向全体学生;(2)提高题,占5%,中等生和尖子生必做;(3)深化题,占5%,供中等生选做,尖子生必做。
总之,是“三学”模式的教学伴随我体验了课堂带给我的快乐与收获,同时也促进了我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让我感觉到什么才是一节富有意义的好的课堂教学。
第二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构建有效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小学数学课堂的一般模式:目标导学——自主探究——点拨升华——变式训练——应用创新。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认为构建有效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载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副产品,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的一般模式:目标导学——自主探究——点拨升华——变式训练——应用创新。
一、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的目的就是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做好目标导学也并非易事。首先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去全伪存真。有的教师的目标导学设计得华丽,情景创设很生动,但过于追求形式的完美,反而使真正的问题不突出,学生被导向了其他的方向,不明白这节课是要做什么。其次是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有的教师导入新课就用去了10分钟,显然这节课的效率不会高。最重要的是目标导学的问题要设计得精妙,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矛盾和冲突,急于解决这一问题,又正好是这节课探究的问题。比如在教小数的认识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下图是王叔叔车上的汽油表,通过观察你知道王叔叔车上的油箱里还有多少升汽油吗?学生可能会说4升多,比5升少,用什么数能较准确地表达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天性是好奇的,他们一定会想很多办法,他们说不定有奇思妙想。总之目标导学既要简洁,又要切合主题。
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习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使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地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
1、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这种学习方式在人和一生中占的比例太大,它更多的用于语文等学科,但学习数学不可或缺。我们要结合所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加以运用。比如在学习乘法的认识时,可以先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迁移尝试:这种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类似的新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比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教师让学生来解决用10元钱买了如4.25元的白菜,又买了2.6元的萝卜,找回多少钱?先让学习尝试做,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将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迁移到小数的加减法上来。
3、操作感知:在小学阶段,尤其在低年级,这种学习方式被广泛采用。如数的拆分,通过摆小棒,进行学习。在学习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时,要大量采用具体操作去感知,形成空间观念。这种学法要注意不能停留在纯操作的层面,动手操作之后一定要上升到语言描述和归纳概括,使学生的思维经历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过程。
4、比较归纳:通过对大量具体实例的观察,分析,比较,找出规律,进行归纳和概括。比如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先让学习计算一组题,观察它们的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尝试用语言来描述。再比如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出示10道计算题,当然他们的商都是一样的,让学生算,可能学生算到第三题就可能会停下来,进行思考和判断,后面的题不用一一去计算。从具体的实例中去抽取事物的精华,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途径。
5、整理链接:整理链接主要应用在复习阶段,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一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树,加深对知识间的联系与比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题,既强调算法的多样化,还要对算法进行优选优化,比如设计一道应用题,可以用一般应用题的方法解,可以用分数应用题解,可以用工程问题解,可以用比例问题解,最终进行算法的比较,可能是用比例问题求解是最优化的算法。自主学习完全依赖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但教师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安排,学生的学习也会是困难的。教师要给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设计合理的学习的步骤,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习自主学习,认真组织好小组内的讨论与合作。
三、点拨升华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习进一步地讨论,形成共识,形成结论。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尤其要注意纠正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偏差,找到更优化的方法。比如在教学进位加法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可能会得到6种以上的方法,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筛选出最合理的方法,避免学生今后走弯路。再比如说学生通过自我尝试掌握了小数的加减计算,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概括计算的方法,并与整数计算的方法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变式训练
如果说“点拨升华”是抓住了概念的内涵,那么变式训练可以通过概念的外延,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变式练习可以体现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由简及难,设置一定的坡度,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去设计变式练习:
第一,把握概念内涵,扩展外延,进行概念变式。主要是指保持概念的定义本质而对其实例变化,使学生能更清晰概念的含义,进行有效辨别。比如认识图形时,学习材料可能提供的是位置摆放比较正,便于观察的图形,在练习时就要适当安排一些旋转,移动过和图形。
第二,把握规则的产生式,适当改变情境性变量,进行规则变式。就是保持规则的本质特征,变化它的叙述部分或题型,是规则应用于新情境。如应用题的变式练习。
第三,设置多样化情景,进行认知策略变式。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我们可以在。我们可以在练习中给一些多余的条件,让学生去判断,去取舍。总之,不同的知识需要不同的变式方法训练,但要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质不变,变化非本质特征,使知识在不同情景下应用,以促进迁移。宗旨也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形成技能。
五、应用创新
应用创新的特征是开放性,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创新思维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小小设计师,当二年级同学学习找规律时教师设计了一个练习,让学习来设计一个手帕的图案;比如看谁的方法最独特;怎样做最简便;谁的方法多。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待我们教师用心去设计。
以上是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的一些探讨,并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验,在一次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试验中,我们按照这一模式进行了教学,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测试,优秀率达到了89%,全体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增强了我们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潜力的,学生不依靠教师的讲授是完全可以学会的。
一种教学模式的提出,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复杂多变,教学模式又不能机械套搬。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教育观: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完善,以此作为我们构建有效课堂的行动准则。
第三篇:"三学两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学两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概述
(1)研究背景
2000年,孙校长上任贾得一中校长后,适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开始推行。面对“什么样的课堂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全体教师面临了一个困惑和难题。但是大势所驱,我们必须贯彻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于是在全校掀起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之风,课题组制定“教师角色转变”“学生自主学习”两个主要课题,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基本功,打造具有贾得一中特色的教学模式。一线教师组织听课,评课,讨论,交流,分析,思考。一边加强学习,努力理解和掌握新课改理念,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一边从教学实践中学习,总经。同时先后派专人前往临汾八中,西安新立中学,太原万柏林三中,灵石四中等学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我校实际特点,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创设出“三学两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理论依据。
新课程理念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出发点是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求学生具备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合作学习的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而这一切如果只是在教师的布置下完成,变得意义不大,效果不明显,因些我们提倡学生自学,教师导学,学生互学,然后完成自学检测课堂检测,从而完成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训练,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目的。
(3)问题调研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对策和依据、通过实验研究形成的结论等。
从设立课题到今天,我们加强了教师的集体备课的力度,加强教研的有效度。在远程教育界普及的今天,我们还加强了网络教研的力度,力求提高我们教师的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认真研究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发现这些先进的教学法模式始终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打破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自己喜欢的有效知识成为我们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们查资料,上实验课,开展教研活动,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听课评课更具针对性。每一次听课,我们同组教师认真备课,积极发言,全体数学教师参与,听完之后马上评课,并开诚不公地对作课的教师的课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同组的教师采用评课教师的意见加工改造,再上一次看效果。其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对自己的课堂出现的问题不重视,理解不深刻,对同行提出的建议不同意,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认识不到位,等等,我们都进行了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得到很好的解决。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立足学生成长的必要,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三学两测”有效教学模式。
三、基本特征及基本操作程序
(1)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和基本特点与特征。
基本结构:教学流程:学案引领—主体参与—课堂检测—归纳升华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问题带路—组织交流—点拔归纳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合作互学—积极归纳。
基本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全员参与。
(2)学生自学,互学,老师导学三结合。
(3)以学讲稿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以检测为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2)有效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实施操作注意事项。
优势:
利用这种模式教学有以下几个优势:
1、提高学生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2、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3、两个检测提高了学生知识的巩固率,提高了课堂效率。
3、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注意事项:
1、在应用模式时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模式。然后在训练中让学生慢慢适应这种模式;
2、在利用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处理好自学与互学的关系,倾听与交流的关系,探索与展示的关系;
3、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参与学习的学生的面。还要注意时间的分配。
4、要注意选用恰当的鼓励性语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参与的热情。
5、学生评价的问题。
6、在学讲稿上下功夫,加强集体教研的力度,提升学讲稿的质量与有效性。
(3)实现的条件与适用的范围。
四、反思
反思:
1、每节课提出的问题也可以用填空的形式来代替,2、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3、不要忽视这种教学中老师的作用。
4、不是每节课都适用学讲稿。要针对不同的课题具体来认真研究学讲稿。
5、代数方面,或者几何方面学的较多时,适于用学讲稿。
6、开始预习回答最基础的定义,最基础的原理,题目不要过大,也要脱离学生的认知规律,检测预习效果时,要引导,要标准化,基础检测要求全部学生完成,拓展训练。淡化概念,只要会判断,要学会降低难度,不要把知识刻意地深化。
五、案例
菱形的性质学讲稿
一、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菱形的概念和它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2、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运算;
3、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并能熟练书写规范的推理格式。
二、学习重点:菱形性质的灵活应用
三、学习过程:
(一)活动探究:
1、观察宽度相同的纸条重叠部分是一个什么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么?是矩形么?它有什么特殊之处?量量它的一组邻边你有什么发现?
2、四人小组合作,用我们探究矩形性质的方法来探究一下菱形有什么性质,把你探索到的性质写在下面,看哪个组探究到的性质多。
(1)边
(2)角
(3)对角线
(4)对称性
(二)基础知识自测:
1、菱形的一边长是5厘米,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
2菱形的周长是20厘米,它的边长是_______
3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图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较长中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
你还有什么发现?
如果AC=8,BD=6,你能不能算出AB的长
你能不能算出菱形ABCD的面积?
你发现菱形的面积与它的对角线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小结:菱形的定义,性质你掌握了没有?
(五)拓展延伸:
例 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2∠B,试求出∠B的度数,并说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第四篇: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热身/复习活动(Warm-up/Revision)(约5分钟)热身阶段主要是启动和复习阶段,活动目的主要有两点:(1)激活学生的大脑和行动,让学生兴奋起来,全部精力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中,即激发兴趣,烘托学习氛围。
(2)激活已学知识。让已学的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活起来,即复习、巩固和灵活运用已学知识。
热身阶段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问候、歌曲、歌谣、小诗、游戏、故事、表演、角色扮演、日常交流、问答活动、复述课文、专题汇报、小记者采访等等。教师在选择活动形式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适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活动,以求实效。
二、新知呈现(Presentation)(约11分钟)
1、情景引入
这是传授新课的序幕,它为培养学生兴趣,抓住学生心弦,优化学生心境及新知识的探求、运用作了准备。成功而智慧的情景导入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并实现向新内容的自然过渡,减轻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快乐、美妙的英语学习天地,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建议教师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要巧妙自然,尽量创设真实生活化的情景、形象直观.如在进行服装种类的教学时,可设计一个去购物的情景;在进行动物对话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去动物园看动物的的情景;在进行食物对话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去饭店就餐的情景。
2、指导学生自学,或检查布置的自学作业效果,可独立自学、分组自学、分组检查,分组展示。这一步骤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指导自学,培养自学能力。采用方式可听录音跟读、根据上下文、插图猜测词义、句意。
3、检查自学效果。
4、新授课。
在自学效果反馈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肢体动作等直观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使语言教学直观化、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在讲解新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目标,组织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每一步时都要考虑目标,服务目标,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直达目标。学生已会的不教,不会的重点教。
(2)、利用实物,充实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尽可能多地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当教到My Family 时,教师和学生都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当作教具,教师还特意把自家的全家福放大贴到黑板上进行教学,这就很真实、很生活化。
(3)、运用简笔画,美化教学。简笔画的特征是简单、快捷,以最低的教学代价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图片固然好,但费时费力,而运用简笔画即生动、直观,又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大力提倡这种方法。比如说在教学potato,tomato,cabbage,这几个单词的时候,可以采用画简笔画的方法,老师一边与学生谈话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一边自然的画出所学的单词,然后进行新单词的教学。
(4)、肢体语言,优化教学。在词汇、会话或字母教学中都可运用肢体语言,教师和学生同做,手动、口念、脑想,真正达到口、手、脑并用,调动各种感官,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三、语言操练(Practices)(约11分钟)
学生通过新项目呈现阶段的学习,已基本知道本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语言操练,以真正达到语言的输入,并且为语言的输出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的语言操练应做到以下4点:
1.语言目标要明确
首先要确定这一堂课重点操练什么语言,是哪些词汇、句型、交际功能和结构语法项目等知识。
2.操练方法要多样有效
操练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替换练习、问答交流、游戏、歌谣、歌曲、表演、对话角色扮演、故事表演、短剧表演、绘画与交流、制作与交流等等。操练方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操练效果,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语言操练方法。
3.操练的形式要多样。如在师生之间、同桌之间、男女生之间、前后排之间、左右排之间操练、小组等各种形式交互使用,丰富操练形式;游戏操练形式也可异彩纷呈。教师在活动形式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丰富多样,同时要注意有实效。
4.操练时间要合理有效
语言操练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时间至少需要10-15分钟。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安排时间,还可以将新项目呈现和语言操练这两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并整体计划时间。
5.操练的范围要广。不要一两个人做,让全员动起来。为激励全班学生参与可将头饰或名片卡贴在黑板上采取学生集体表演的形式进行;如只有两个人物,可采取全班对半或男女生集体表演的形式,三个以上角色的,可以师生共同参与。
6.操练中的课堂评价要跟上。其实评价是贯穿于一节课始终的,只不过在这个环节体现得更充分一些。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地点头、骄傲地竖起大拇指、一句简短的话语都会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快。(注:
1、本环节可在听、说、读的基础上加入写的训练。2.、根据教学内容的多少,第三步和第四步可交替反复进行,边呈现边操练。)
四、巩固和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tion)(约6分钟)语言操练阶段已为语言输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是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时机,是学生兴奋的环节,学生在这个环节里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本环节关注以下几点:
1、倡导任务型教学思想,培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创设恰当的情景或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或具体的任务活动中运用语言,掌握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本环节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拓展语言,即根据情景的需要充分利用所学语言,包括过去所学的知识以及新学的知识,进行大量的交际运用,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与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形式有:表演课文、更换人物自编对话表演、调查采访、情境表演、话题讨论等。
2、学科融合,体验交流。提倡教师能融合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在学习完家庭之后,动手画画家人的自画像并作介绍;学完了家居后,也可设计自己未来的家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英语课与手工制作课、美术等课的融合,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在做中学的理念。(适用于低年级)
3、合作交流,汇报表演。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竞争的学习意识,学生在与他人合作表演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操练,发扬了团队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英语学习的乐趣与效率。
五、小结测试(Summary and test)(6分钟)
1.学习小结。一堂课即将结束时,师生共同做简短的学习小结。主要内容包括:1)总结归纳所学的语言知识;2)强调用所学的语言完成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和任务;3)评价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实际效果。同时,肯定成绩,提出不足和改进的建议。(总结环节要起到一个归纳梳理短的作用,不能流于形式。)2.当堂测试。独立完成测试题、听写等方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检测方式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灵活设计。教师根据反馈结果进行重点回授。(口头测试有时可和三四部结合进行。)
六、布置作业(Homework)(1分钟)
作业在当今新的课程理念下已不是“单一的抄写或默写(单词、句型、对话等)”任务了,它不能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抽象记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口头与笔头的结合;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的结合;机械作业与开放作业的结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除复习作业外,可布置预习自学作业,如听录音跟读,根据上下文和插图猜测新词、新句含义等。
以上是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步骤。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只有“变”才会显示出灵活性,只有“变”才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变”才会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正如魏书生所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情况如此,情况有变则变。如果自己眼界比去年开阔了,学生基础比去年坚实了,学习积极性比去年高了,那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必须随之改变。”这应该是我们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所持的科学态度。
总之,小学英语课堂应遵循活动性、趣味性、交际性、渐进性等原则,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学英语课堂成为快乐的课堂、实践的课堂、有效的课堂。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对现代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从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宽广,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的有用人才,但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的一面。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分析 在我国,存在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改革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共同并存,互相作用的局面。由于我国历史上封建的科举制度的长期影响,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历经了许许多多的改革与发展,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带着旧教育模式的影子。不可否认,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乃至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做了艰苦的努力,并且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但也不可否认,几千年来的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消除的。因此,在我国的不少地区,依然存在着不少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教师布置,学生完成作业(即教师教,学生学)。这一种模式曾被许多教师广泛使用,在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初期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广博知识的有用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暴露出它的局限性。例如教学的灵活性受到限制,学生的实践机会受到限制,创造性思维得不到积极的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等等。当前,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许多地区已经进行了不少教育教学的改革,进行了不少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与特色,例如活动导学模式,讨论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模式等等。但这种探索是远远不够的,远远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并且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因此,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现代教育需要的现代教学模式,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
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依据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适合我国国情和地方特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首先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课堂教学改革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寻找一条适合当地教育发展的道路,创建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次要适合现代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是盲目的改革,而是依照教育教学规律,有根据,有计划地探索出一条适合的路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还要适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条件下,还要具有实践性与创造性。使少年儿童增加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几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课堂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这需要我们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去探索,创建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是我的一些尝试。讨论式教学模式 这一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一模式的主要形式是:
(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学习的内容、目标、学习方法。
(二)初学新知识──由学生去讨论和探讨新知识及其规律,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新知识──由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教材,掌握知识。
(四)巩固知识──由学生讨论巩固知识的方法,选定练习题,并进行练习,教师帮助订正。
(五)总结学习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本课所用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作业──由学生讨论并选定本课作业,教师进行指导。例如,九义教材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二节: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讨论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的方法。2.教师归纳学生讨论的结果。学习内容是:加法的意义及加法的运算定律。学习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加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并初步学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学习方法是:自学教材,初步尝试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并初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或交给全班同学讨论解决。
(二)初学新知识。学生自学教材内容,选定练习题,进行初步练习,找出存在的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
(三)掌握新知识。1.小组讨论,初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2.对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班内讨论解决。3.教师帮助解决班内不能解决的问题。4.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有关的定义是: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注意的问题: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a+b=b+a)
(四)巩固新知识。1.学生讨论巩固的方法。2.按选定的方法选定练习。3.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和订正。
(五)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效果。
(六)作业。1.选定作业,教师进行指导。2.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这一种模式由于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是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共同的提高;由于是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效益。交互式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在讨论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改进与优化,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主要的形式可以这样归纳:
(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与学习方法;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由教师进行分析和归纳。
(二)初学新知识。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和应用。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初步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练习。
(四)巩固知识。运用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进行练习,学生提出遇到的问题,教师帮助解决。
(五)作业。师生共同讨论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以考查本课的实际效果。这一模式由于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及时地了解课堂的动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践式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针对一些实践性较强而且具备必要条件的课型进行设计的。其主要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知识,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九义教材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厘米和米的认识》,就可以采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讲座式教学模式 这一种模式主要是对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方面的潜在因素进行专门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 当然,教学艺术没有止境,课堂教学也绝不是任何一种单纯的模式就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和选择,采用最能达到目标的教学模式,同时在一种模式中结合多种模式的有利因素,优化组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广西省北流市隆盛镇中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