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优化之探究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优化之探究
摘 要: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中学生体验和感知多声部的有效方式,也是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与协调能力的良好途径,但现阶段,合唱教学并未引起一些学校及音乐教师的重视,成为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普通的薄弱环节。阐述了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作用,也探讨了优化合唱教学的诸多有效方法,期待在提升合唱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促进本地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教学优化
在人音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合唱的歌曲,如《红河谷》《故乡的小路》《小小少年》《美丽的黄昏》等,可谓是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深受学生的喜爱。但应该看到,在现实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对这些宝贵教学资源的应用,有些教师只教一个声部,甚至是干脆跳过不教,致使合唱教学形同虚设,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缺少对合唱教学的正确认识,缺少行之有效的合唱教学方法,长此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影响到整个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效果。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儿童音乐教育依赖于指导者,因此,这些指导者必须是最好的教育家和音乐家。”从柯达依的言语中,我们不难理解,音乐教师在儿童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充分认识合唱教学的作用,积极探索,广为借鉴,形成行之有效的合唱教学方法,从而肩负起自身使命,不辜负自己光荣人民教师的称号,引导学生感悟音乐的魅力,徜徉于音乐海洋中。
一、审视合唱教学的有效途径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在音乐基础教育中,合唱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也是学生开展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能够彰显新一代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与精神面貌。以下是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优化例谈。
1.途径之一:提升学生身心素质
中国自古就有孔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动听的音乐不但能够带给人美感,也能使人精神愉悦、身心放松,给人心灵慰藉。合唱教学具有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1)“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歌唱呼吸训练是合唱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科学的歌唱方法讲究“腹式呼吸”,用鼻子慢慢吸气,鼓起肚皮,每口气坚持10至15秒的时间,然后再徐徐呼出,长期进行此类呼吸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肺活量,提高学生控制膈膜、腹肌和腰肌的能力。(2)合唱教学重视咬字吐字训练,不同风格的歌曲对演唱者吐字咬字的要求有所不同,演唱缓慢抒情的歌曲要求演唱者咬字吐字柔和圆滑,字头音符占据较长的时值;演唱热情欢快的歌曲要求演唱者咬字轻快敏捷;演唱激昂有力的歌曲要求演唱者演唱韵母时要保持不变,但演唱声母时要喷薄有力。在上述原则的约束下,学生经过长期的演唱练习后,咬字吐字能够变得更为灵活,学生变得口齿更为伶俐。(3)视唱是合唱的基础,练耳是合唱的保障,合唱教学不能缺少视谱即唱与听觉训练,其中,视唱训练能够提高学生按乐谱要求准确唱出曲调的能力,听觉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辨别音乐节奏、记忆音乐以及感知音乐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向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视唱练耳训练,使学生能够同时运用脑、眼、耳、口这四个器官,达到协调一致,使学生变得思维敏捷,从而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2.途径之二:提升学生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认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却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世界前进,想象力较知识更为重要。合唱教学活动将歌曲旋律与音乐形象紧密结合起来,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如,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黄昏》,这是一首短小而优美的欧美歌曲,歌曲的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三度模进,所以当二部轮唱时,两个声部非常和谐协调,通过简练的三句歌词,在学生的脑海里描绘了一幅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再如,该册书中《让我们荡起双桨》,在饱满的情绪和亲切的和声中,学生能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蓝天、白云、碧波、少年……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仿佛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综上所述,在聆听和感悟优美音乐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音乐的神奇,感悟音乐文化的魅力。
3.途径之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现阶段,学校的培育对象多为独生子女,备受家庭成员的娇宠溺爱,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特立独行,缺少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合唱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矫正性格上的不良习惯,合唱教学强调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从而使自己与他人的声部融合起来。但也应该看到,有些初学合唱的学生易于受到他人演唱的干扰,往往试图通过提高嗓音来掩盖他人的声部,却往往使整个合唱变得刺耳难听,声部变得极为不协调。其实,合唱中各个声部是相辅相成的,合唱是一门群体合作艺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长时间的排练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心灵上的默契,树立起责任意识,扮演起应有的角色,学会尊重他人,增强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4.途径之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一首好歌曲,往往具有生动的音乐形象和深刻的作品意境,而合唱艺术是一项带有综合美感的艺术,凝聚着节奏美、旋律美、和声美与复调美,能够带给人们一种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传达的美感,在将歌曲的优秀元素展现出来的同时,也陶冶学生的情操,将学生带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如,四年级下册的《红蜻蜓》,这首歌曲旋律抒情、节奏舒缓、音色柔美,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和声色彩非常浓厚,聆听和合唱这首歌曲,都能激荡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再如,六年级下册的《飞来的花瓣》,歌曲有优美的旋律、细腻的语言和力度的对比,学生用心演唱这首歌曲时,能够体悟到学生对教师的质朴真实情感。面对高难度的音乐作品,很多学生明显存在技术缺陷,但通过欣赏合唱视频和聆听合唱录音,能够令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作品的节奏、和声、曲调、力度等,提升自身音乐审美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适当引导学生感悟合唱作品中节奏、和声、曲调等元素对作品情节及情感变化的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语言的作用和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5.途径之五:完善学生品格修养
除以上论述的诸多作用外,合唱教学还能净化学生心灵,实现升华,完善学生品格修养。这是因为,我国优秀合唱曲目众多,如三年级下册的《嘹亮歌声》、四年级下册的《东方明珠》和六年级上册的《同一首歌》等,都寄托了一些美好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中国俗语有云:“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美好的合唱也是通过不懈的努力换来的,合唱往往一训练就要几个小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合唱教学易于学生形成刻苦好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也利于学生在训练和演出过程中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在坚定了学习态度之余,也强化了学生挑战困难的决心,提高了学生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品格修养的形成,对于合唱教学的开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优化合唱教学的有益尝试
众所周知,虽然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途径很多,但合唱教学是颇为重要的一个途径。在领悟到合唱教学诸多作用的基础上,很多音乐教师认真开展合唱教学,但却往往遇到共同的难题,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歌曲,歌曲分外动听,令很多学生陶醉其中,但当教师兴致勃勃地要教学生演唱这首歌曲时,很多学生显出畏难情绪,甚至有些学生发出嘘声,最终合唱教学艰难地进行,教学效果自然难以令人满意。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出有益尝试,来优化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在进行合唱教学中进行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是合唱教学的基本功,但基础训练却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柯达伊手势教学法,通过这种游戏教学的引入,让学生养成看教师指挥的好习惯,并且通过手势教学还能够让学生训练自己的音准。
2.由易到难,在进步中不断提升自己
在进行歌曲教学的时候,合唱相对齐唱要难一些,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用手势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比较容易掌握,因此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内容的安排,适当地提高教学的难度。比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荡秋千》这一课的时候,在能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在歌曲的后半段让学生采用轮唱的方式进行演唱,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和表达荡秋千时的欢乐心情。这种由易到难的教学过程,能够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
3.从细节做起,注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
良好的节奏感是提升合唱教学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节奏练习,诸如平稳的节奏、变化的节奏等,这样还能让学生养成对节奏变化良好的反应能力和感悟能力,为今后的合唱打下良好的基础。
4.均衡发展,训练学生的反应灵敏度
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灵敏度是衡量一个人合唱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识谱的灵敏度,要眼快于口,统一的灵敏度、校音的灵敏度等等,在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的音准和节奏以及各声部的音量等都要达到一个均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灵敏的辨音能力。
5.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于情境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多么有趣的教学内容,只要被引入刻板的课堂教学,学生就会感觉枯燥无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优秀的合唱作品,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进行合唱练习,这些优秀的作品能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选择各种合唱视频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感受到合唱的魅力。并且在引导学生观看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合唱节目。比如,在让学生感受合唱氛围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形成立体的感受,眼观、耳闻、身感同时进行,这种引导中就能养成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比如,在多声部合唱歌曲面前,学生的耳朵就远远优于自己的嘴巴,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辨。另外,在合唱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比如可以教给学生一种合唱操。
6.认真总结,在教学中不断探寻规律
俗语有云:“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合唱基本功的养成不是等到学生升至中高年级才开始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学生开始其人生中的第一节音乐课,这种累积已经开始。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自身特点,活泼、好动、有好奇心,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为此,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探寻合唱教学规律,使这项教学活动能够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与音乐实践活动实现互补,悄然提升学生深入研究和学习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兴趣。具体介绍如下:(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凡事贵在坚持,合唱教学同样如此,在正确、科学、合理地开展合唱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学到丰富的音乐知识,而教师也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增强训练的趣味性和愉悦性。(2)合唱教学与音乐实践交织互补,既是指在音乐教学领域,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交织进行的,也是指鼓励学生多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多种音乐能力均应在音乐实践中得到提升,学生在合唱实践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自信心更加坚定。(3)注重趣味性,悄然提升音乐魅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最好的教学方式是使他们“在动中学,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为此,合唱教学应尽力避免那种成人化、机械化、专业化的枯燥技能训练,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多开展游戏活动,使学生充分体悟到合唱的美,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若想将合唱教学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除具备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外,也要掌握和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做出积极努力和尝试。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我们的教学中来。最后,用柯达伊的话与大家共勉:“用好的方法在学校教授音乐和唱歌,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将渴望得到更好音乐的热诚倾注于孩子的心灵,这种热诚将会延续他们的一生。”有幸,我们成为音乐教师,有幸,我们能成为将渴望更好音乐的热诚倾注于孩子心灵的人,但愿我们能不辱使命。
参考文献:
[1]杨玮娜.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J].艺海,2011(11):149-150.[2]孙丽超.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3(05):108.[3]黄秀丽.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J].北方音乐,2013(07):124.[4]孙艳侠.浅谈怎样教好小学音乐[J].学周刊:C,2012(05):188.[5]李伟.谈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考试周刊,2012(09):175.[6]蔡萱红.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海峡科学,2009(04):96-97.编辑 韩 晓
第二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范文模版]
浅析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禄丰县恐龙山镇小学
何春萍
论文摘要: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而班级合唱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累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其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字:合唱
班级合唱
二声部
支声 正文:
本人从事音乐教学已有四年时间,一开始没有教过一至六年级的所有教材,所以,意识中没有形成系统整体的慨念,课堂上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音乐兴趣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合唱教学方面的针对性指导,直到今年回到云南禄丰工作,使用的“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音乐教材,进行一至六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我才意识到班级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合唱:即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的声部演唱同一首歌曲。而班级合唱:是基于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进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活动。
童声是人声中最美好的声音之一,优美动听的合唱,可以引导小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还能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喜爱音乐的兴趣。在湘版音乐教材中,一、二年级都是以单声部的歌曲为主,三年级的听赏曲目中出现了合唱曲、但是不多,四年级到六年级则出现了大量的合唱曲,特别是六年级,几乎所有演唱的歌曲都有合唱部分,而且难度偏大。我在开始一段时间的教学试验中发现,课堂效果总是不尽如意,原因在于:一方面学生在幼儿期接触的大多都是单声部音乐,听觉上缺乏多声部的概念;另一方面,教师对低年级进行多声部教学的重视不够,学生的演唱表演能力较弱。我本着“激发学生合唱兴趣”的理念,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不断总结教学方法,课后认真反思,有效的提升班级合唱教学。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场主旋律声部时学生学得都很快,学唱和声声部的同学不仅学得慢、忘的快,而且还很容易跟着主旋律声部跑,我再反复练习各个声部,让他们都单独学得很好了,再合起来,但效果还是不佳。我总结了一下:还是学生们对和声感的问题,每一种艺术方法的获得都是经过磨练才得来的,合唱也不例外,对于没有受过分声部训练的学生来说,就很容易随大流,跟住旋律跑,根据各年级的学生特点,我采取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法进行科学、规范地指导和训练。以下是我在班级合唱教学中的实例:
在新版一年级第一册的音乐教材中,一首四川童谣《太阳》,歌曲中加入支声,四个乐句中的声部都有主要曲调分离出两个变体音调,丰富歌曲形式。让一年级的学生初次体验二声部,歌曲中的支声都在每个乐句结尾的两个小节,而且都是相同的两个音,学生很容易做到,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习也很主动。
二年级第一册的音乐教材中,歌曲《大钟和小钟》是一首四二拍子、短小精炼的儿童合唱启蒙歌曲,作者用简单的音符塑造了大钟、小钟生动的音乐形象,教唱前我以节奏游戏导入课题,把学生分成大钟、小钟两组,先是大钟、小钟分别歌唱,再有大钟、小钟一起合唱,由于首次接触合唱,所以教学中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学习起来很容易,使二年级刚接触的合唱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音乐课程标准在关于教学内容的提示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于他人合作的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这一标准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配合起来比较难,歌曲《清晨》,第二乐段采用二部合唱方式:第一声部节奏舒展、旋律平稳;第二声部严格重复了第一乐段的旋律,在四年级一班试教时,效果不是很好,课后我进行分析:学生在学唱整首歌曲的单旋律时,学得较慢,几遍下来还是唱的不熟,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感觉有些难,因此合唱感觉也不是很好。我总结经验后在四年级二班教学时,我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进行,即学生演唱二声部,我弹琴演唱第一声部,让学生去听、去感受,第二遍我让第一组学生和我一起演唱第一声部,第二、三组学生演唱第二声部,却取到了效果,学生们很高兴,接着师生相互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再演唱时合唱效果也很好,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合作演唱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与快乐,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合唱时相互倾听的良好习惯和群体意识,协调合作能力。
六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歌曲《老鸟、小鸟》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二部合唱歌曲,曲调和谐优美,多以三度、四度的和弦出现,词曲想绕口令是这首歌曲的又一特点,在教学时,我一音高魔防小鸟叫声来引入合唱教学,即把学生分成两组,以接龙的形式,发出歌曲中不同音高的声音,在进行合唱教学,这首歌的重点是情感体验贯串每一个教学环节,但整体演唱会出的效果不是很好,二声部的部分不是第一声部跟着第二声部跑,就是第二声部跟着第一声部跑,课后分析总结:一是六年级是一个大班,人数较多,在教唱时有点学得快,有的学得慢,对歌曲不太熟悉;二是教师急功近利,六年级的学生音乐基础不是很好,更没有进行过合唱教学,对他们来说要达到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难的,因此,在第二课时时,我换了教学方式,让他们以多种演唱形式把歌曲唱熟,再让他们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并练习,最后整体的演唱效果较好,学生能较好的掌握二声部的旋律,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基本都掌握了,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从以上课堂教学的实验中,我发现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是每位教师的追求,现在所使用的教材中,一部分歌曲对于学生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远不仅仅只是运用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我认为,针对班级,学生情况,与其这样辛苦地学会一首难度偏高的歌曲,还不如适当降低难度,突出音乐的学科特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看到了希望,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每一次上音乐课总是早早在教室里,这令我高兴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一些反思:
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课堂中,我深感自身的键盘水平不够,二声部的弹奏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今后在教学中,我还要花功夫进行练习,提高合唱的伴奏能力。
二、注意因材施教,同一教案在不同班级上课时,如果不管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不同而简单重复,容易陷入单纯模仿或受习惯势力左右的境地。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现有的音乐素养和实际情况而定。
三、防止急功近利,班级合唱不可能一步到位,应注重过程性和平时的点滴积累,刚开始,学生肯定做不到老师的要求,所以,教师要能理解、体谅,同时要相信学生会给老师带来惊喜,让学生体验成功,在潜移默化中愉快地获得良好的合唱感觉与能力。
作者:何春萍
出生年月:1985年9月
性别:女
籍贯:云南禄丰
民族:汉 工作单位: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恐龙山镇小学 学历:音乐学本科 职称:未评
通讯地址: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恐龙山镇川街小学 邮编:651212 电话:*** 邮箱:1719537740@qq.com
第三篇: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身是一个悲剧。”因此,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有许多的合唱歌曲,这些歌曲的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其中还有很多深受学生喜欢的儿童合唱歌曲。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宝贵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有的只教唱一个声部,把合唱改成了齐唱,有的干脆不教了。我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有很多原因:教师对合唱教学缺乏认识,教学环境的限制„„但主要的还是教师对合唱教学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形成了恶性循环,使教师和学生对合唱产生了畏惧感,最终导致放弃。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合唱教学,坚守“音乐课”这块空地,普及合唱艺术,从而让学生在合唱教学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对此我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开展了合唱教学的研究。
一、兴趣培养
学生所处的音乐环境会制约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各种影视、广播等音乐媒体,流行音乐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生听到的都是通俗歌曲,少儿歌曲是少之又少,更别说是优秀的合唱歌曲,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喜欢合唱呢?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合唱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地唱好每一个音符,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常以兴趣入手,对同一首歌进行合唱与独唱的对比欣赏,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到合唱带来的巨大感染力。还向学生介绍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如《黄河大合唱》《蓝色多瑙河》等等。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感受合唱的魅力。
我还经常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进行简单的合唱训练,例如,拿到一首可听性、可唱性较强的歌曲,我通常从节奏入手,过渡到分声部视唱旋律,从简单的轮唱再到两个声部的演唱,循序渐进,达到较好的合唱效果。我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对一些简单的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改编成合唱歌曲让学生来唱。
二、注重方法
前年参加了宁波国际童声合唱节,观看了他们的现场排练,使我对合唱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在以往的合唱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抬头、挺胸、收腹,造成了学生紧张的状态,而他们的教学中老师特别强调的就是学会放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本没有强调他们抬头、挺胸、收腹,反而让他们跟随来势做各种姿态有趣的动作,如“挎部扭一扭”“脖子扭一扭”调动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放松中激起了对合唱的兴趣。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我也经常使用这一招,使学生学习得以放松,为唱歌做准备。
在合唱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呼吸习惯的培养,我会把孩子们带到特定的想象意境中:“一天,爸爸、妈妈带着同学们去逛公园,看公园多美呀,那花,那草,那树,同学们的眼睛都来不及看,突然,同学们看到了一位小时候最要好的,但是有二三年时间没见面了且天天想念的好朋友,那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同学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指导学生用惊讶、惊喜的表情(无声的“ha”,自然、放松、张开,以口腔吸气为主,口鼻同时进行的快吸动作)进行表现,每次从意境引入着手进行惊喜、惊讶表情训练,把它熟练成一种无意识的习以为常的吸气动作,指导孩子们在歌唱时运用这种惊讶、惊喜的歌唱激情,而不是纯粹的吸气动作。
培养孩子们合唱听觉习惯,也是提高合唱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听音、听节奏、听旋律等步骤加强听觉训练,建立合唱听觉习惯。训练开始,我指导学生从要求自己怎么唱的关注点转移到集中听自己歌唱的声音上来。接着进行二个声部的和声音程训练,唱前先明确两个声音合在一起的音响效果,再找到自己的音高,通过琴声给予的和声音响效果,一边唱、一边听,一边调整合唱音响效果。
在教学中,合唱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像孩子们走过的成长道路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音乐老师耐心地进行训练。
三、辅助形式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最基本的艺术功能就是表现情感,表现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但是音乐又是比较抽象的,具有想象空间,能够表现最复杂、最深刻、最细微的内心世界,这些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现的。
传统的合唱形式以唱为主,不能充分表现出音乐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中加入恰当的舞蹈、打击乐。在日常的班级合唱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加入打击乐或者简单的律动,对合唱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在教唱二声部歌曲《小白船》时,先让学生分声部用竖笛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地得到解决。
四、教学细节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课堂上如果单项进行合唱学习终究会将学生引入一个死胡同,我们的合唱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生活出发进行教学。
1.根据合唱歌曲,设计教学环节
好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步步渗透,把双声部的教学设计成不同的情境。二年级《同坐小竹排》中,可以在歌曲前加入两个声部的训练,设计成学生模仿壮族的对唱“小――妹――”“小――弟――”。
2.根据学生实际的演唱能力适当进行“合唱教学的加减法”
3.合唱教学时,发挥音准好的小老师的特长
一个教学班里,总有音准特别好的学生,同样,也有特别不好的,而大多数是居中的,要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我是这样做的。例如,在教唱五年级某一课时,第二部分的合唱虽只有一个乐句,但集体唱还是出不来效果,这时学生们自发地选出6个小老师,请他们为大家表演合唱,同学们终于能够听到纯净的和声,教室里可安静了,接下来大家就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分成两个声部认真练唱。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准!但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听觉的积极的训练。
五、自身修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只有自己的修养高了,处理歌曲才会得心应手。反之,教师自身修养不高,对合唱不感兴趣,则会影响合唱教学的展开。关于这一点,我们音乐老师应多向专家请教,可以多听音乐会,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合唱修养。
香港的著名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先生曾经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合唱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合唱的基本学习和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才能够使下一代的音乐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继而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思考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思考
新课标中指出,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由此可见,合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已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以及小学教师的认同。合唱教学可以很快地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质,是提高学生们音乐素质的有效手段,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和声感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本文就合唱教学的指导、教师教育与教学科研对于合唱教学的关注以及对于合唱教学的意义三个方面来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一、合唱教学的科学指导
课改以来,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对学音乐生们进行合唱教学指导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音乐观摩课以及教研活动等方式来让大家重视合唱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在课堂中为学生们展示一些名家的经典作品以及公开课视频等等,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很好地体会合唱的真谛。课改以来,各类音乐观摩课以及展示活动对于音乐课程改革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对于音乐教学有着重大影响,但是在平时的公开课程中,很少有合唱教学的公开课,即使有了这样的公开课,也是很少听到理想的和声效果,缺少合唱教程。在合唱教学指导中,合唱教学不适合“异地借班”上课,“单一课时”难以展示合唱教学的过程,主观上近年“课改”热点重在创造、兴趣、综合等,减少了对于传统歌唱教学尤其是合唱教学的关注。其次,在合唱教学的指导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给学生们具体、直接的指导,但从合唱的教学角度来看合唱的教学案例偏少,多为“单一课时”而没有单元设计,缺少对合唱教学的过程展示。在日常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交错与渐离”方式安排课时,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多首歌曲的学习并行,交错进行,一首歌曲的学习和复习可以分课时进行。这种课程安排方式相对于逐课学歌的方式,更能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心理以及音乐学习规律,在一首合唱曲需要很多课时才能学会,并且需要不断的复习和提高。理想的合唱案例应该在单元设计的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课时方案”,这样可以很好地反应日常课堂中课堂教学的过程,在设计单元安排和课时教案的过程中,单元教学可以为学生们安排一到两个课时方案,单元安排的过程中可以稍微简单一些,但是课时安排应该尽可能详细一些。在进行合唱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合理地安排教学的课时,设计单元课时与设计课时方案的过程时候要尽可能地安排得科学合理,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音乐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们合唱教学的素养。
二、合唱教学的教研探索
在改进小学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育和教学科研要不断地提高对于合唱教学的关注度,在进行小学合唱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教育,培训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合唱指挥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寄希望于教师教育以及培训的学校,尤其是音乐教育学或者教学法以及合唱与指挥的课程,高水平的音乐教师可以很好地提升学校的音乐合唱教学水平,教法和合唱会直接关系到学校合唱的教学水平,承担教师教育的学校要重视小学合唱教学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要着力培养未来教师指导课内外合唱的能力。在职音乐教师大多数会缺乏高水平的合唱体验以及指导合唱的能力,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培训学校要把合唱教学法渗透到对教师的培训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合唱教学法紧密地联系到课堂教育实践中,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教学技巧,提高音乐合唱的水平。其次,教师要加强关于合唱教学相关课题的研究,在近期,关于音乐教育的论文以及著作等大量的涌现,这很好地显示了音乐教育研究的进步,然而与此并存的就是一些学校中音乐教学的薄弱,对于这些学校而言,学校中存在着很多与合唱教学教法有关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比如教学教法问题,儿童和声感的发展培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阻碍当前音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以及学校要更加关注这些问题,不断对于这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合唱教学的几点建议
对于合唱教学下面本文有几点建议:首先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根据教学需要尝试着把一些困难的音乐尝试编配成简单的合唱曲,这样可以适应音乐教学中低入、渐进、多练的需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将现有的歌曲加以简化,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很好地展现自己。其次,教师在平时课堂中要重视小学音乐合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为学生们分成小组,让学生们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好胜心理鼓励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总之,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们设计更多的合唱活动,让学生们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能够保持高涨的情绪,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中有意地简化课堂中合唱教学的难度,使得学生们能够很好地接受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的难度,这样可以很快地提高课堂效率,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摘 要: 音乐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心灵,丰富情感,唤起人们的真善美。每个人都是一只会唱歌的鸟儿。在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合唱中,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合作共处精神,提高音乐素养和综合音乐素质。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 合唱教学 教学有效性
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数学、语文和音乐。
――雨果
音乐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心灵,丰富情感,唤起人们的真善美。每一个人都是一只会唱歌的鸟儿。在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合唱中,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合作共处精神,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音乐素质。
1.做好音乐的基础训练
1.1培养学生良好的识谱能力
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将识谱教学形象化,更能增强乐谱的趣味性,更好地使学生对识谱产生兴趣。例如:教授一年级音乐单音时,可以给每一个单音赋予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3是懒洋洋的小猫咪,唱起歌来“mi~mi~mi~”,1是小木棍,敲在地上“do~do~do~”等,并通过唱名找音符等各种游戏巩固学生的认识;在二、三年级音乐课堂上,可做一些常规训练。如为了锻炼横隔膜,使腹部更有弹性,可在合唱队分为两队站好之后,后面同学依次给前面同学从头、颈、背到腰进行“按摩”,并随着老师一起做各种姿态有趣的“体操”,然后老师带领学生两腿分立,用力喊出声音,或学习小狗“汪汪”叫。又如为了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可以用“咬苹果”、半打哈欠的方法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
1.2从音乐欣赏中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从欣赏优秀合唱作品入手,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给学生播放优秀、经典的合唱作品,如《东方之珠》、《杨柳叶子青》、《送别》等。或者在学校组织合唱艺术节的时候,带领低年级学生观看、欣赏高年级学生的合唱演唱,让学生走进音乐的艺术世界,从实际合唱中感受到合唱带给人的愉悦,现场接受合唱艺术的熏陶,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让孩子在欣赏合唱作品的过程中感受、聆听、了解合唱,在听不同音乐形式作品的同时,了解合唱与其他音乐形式的区别,在合唱优美和谐的音色中感受到合唱的魅力,逐渐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为后期合唱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2.师生互动,创设合唱教学情境
在以往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是一个“指挥棒”,学生是合唱的有力“大军”。为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质量,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加入合唱队伍,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合唱。教师的激情演唱不仅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合唱中,更可以对学生的合唱要求起到带头与示范作用。
合唱教学方法有很多,创设合唱教学情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练习《两只老虎》的轮唱唱法时,由老师扮演大老虎,学生扮演小老虎,由“大老虎”先演唱,“小老虎”轻声学唱,继而放声合唱的方式。又如演唱《闪烁的小星星》时,由老师扮演星星妈妈,学生扮演小星星,利用上述《两只老虎》的演唱方法后,再由“星星妈妈”和“小星星”角色互换,通过互换达到全体完整通唱的效果。
3.注重合唱队形
大多数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并不十分重视合唱队形的设计,认为歌唱好了,队形不是问题。实际上这是对合唱艺术的一个误解。合唱时演唱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学生机体处于兴奋与紧张状态,内部肌肉与面部表情、声音与呼吸等外在表现轻松愉悦,内心情绪却极为紧张。合唱队形保持良好,可以协助学生内心情绪与身体各个部位放松,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保持呼吸平稳,达到最佳合唱效果。合唱队形在演唱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传统合唱演唱队形从开始到最后都是一成不变的,大大降低合唱的艺术感。在适当节奏与旋律下,变换不同合唱队形,如方形阵队变换为纵行阵队、纵行阵队变换为圆形阵队。既是对学生应变能力的考察,又能提高合唱的艺术感。
4.培养学生对合唱的自主探究能力
由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授合唱教学时间有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合唱艺术,根据学生对合唱的认知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围绕教学内容,让学生欣赏和学唱一些课外的合唱歌曲。
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方法中,将合唱与生活结合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平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情况教授一些与此贴近的歌曲,如夏季,总能让人联想到“荷叶田田”、荷花大片盛开的美好景象,教授学生《让我们荡起双桨》可增加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同时积累对音色、节奏、语调等的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合唱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合唱教学质量提高。
5.结语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是丰富音乐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加学生之间的情感,又能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激发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欲望,丰富学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