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马静)

时间:2019-05-13 02:5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加强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马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加强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马静)》。

第一篇:浅谈如何加强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马静)

浅谈如何加强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

学科分类:音乐教育

论文作者:马静

作者单位:沭阳县东小店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240679759@qq.com

郑重承诺:本论文是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并没有在期刊杂志上发表;同意主办单位将本论文作非营利性展示、上网或发表。

承诺人(签名):马静

单位推荐意见(盖章): 浅谈如何加强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

摘 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音感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合唱,是指一群歌唱者分成高低两个以上声部演唱同一首乐曲的歌唱表演形式。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采用合唱教学,能够加强音乐训练、提升音乐技巧、增加音乐认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合唱教学的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演唱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表演潜力。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加强合唱教学。

关键词:音乐课堂 合唱教学 对比教学

我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发现,二声部合唱教学是小学唱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久前参加的音乐课程研讨会中重点提出了,合唱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运行。准备实行在一年级就加入双声部或者多声部的合唱课程,而且已经开始在个别学校试行,这是小学合唱教学的重大改革,也意味着合唱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我自己在大学时就参加合唱团,对合唱比较喜欢,在音乐课堂上对学生也经常进行合唱教学。我任教的是乡村学校,孩子们接触音乐较晚二声部对于他们来说难度比较大,如何利用课堂的40分钟更好的进行合唱教学?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我对合唱教学有自己的感悟和方法。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合唱教学不熟悉,刚刚接触,我们要用方法来吸引孩子,让他们对合唱产生兴趣,从而更好的学习合唱。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要有了兴趣,形成爱好,虽苦亦乐,学生自会产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现今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合唱歌曲,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其中有不少流传 久远的优秀的儿童合唱歌曲,深受学生的喜爱。在音乐课上给学生播放这些优秀合唱作品,培养学生对多声部合唱的兴趣;还可以播放优秀、经典的合唱团的作品(最好是浅显、旋律动听、有特色的作品)的光盘给学生观看。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对合唱产生全新的认识,培养兴趣,从而产生合唱的欲望。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选一些充满意趣的作品,如阿塞拜疆民歌《我的小鸡》、《卖报歌》,活泼轻快的《铃儿响叮当》、《放风筝》,而中高年级则相应难度增加,选择表现力更强的《春天来到田野上》、《太阳出来了》;而初中的孩子则应该增加一定的难度,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曲《赶牲灵》、《青春舞曲》、《阿拉木汗》等等。总之,选曲一定要扬长避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可以实现合唱教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欣赏中尽情感受多声部效果,建立和声概念,了解合唱歌曲比齐唱歌曲增添一些和声要素,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合唱的作用和情韵。

在合唱教学中,我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合唱与独唱的方式了解合唱的感染力,比如同一首歌曲,先用独唱或齐唱的方式,在用合唱的演唱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去聆听和感受合唱形式的不同。刚接触二声部视唱的学生还难以体会到和声产生的美感,加之二声部视唱花的时间较长,如果学唱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兴趣难以持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练习。除了分部齐唱外,还可采取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没唱的学生也就有机会聆听演唱效果,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把学生的演唱录制下来,教师指导他们自己听听,找出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改正,不断提高。要想进行合唱教学,首先要培养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合唱的感染力,并且感受到合唱音乐中的意境与美感,通过立体感的渲染作用,让学生了解到合唱的美丽。

二、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同步的音准和节奏训练是开展合唱教学的基础,对合唱水平的高 低起着决定性作用,缺乏这两种训练将会无法进行较为复杂的合唱作品的教学。演唱是《音乐课程标准》中“表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中对演唱的要求是: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在我从教的这几年发现,在合唱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音准,要唱好合唱,让学生把音唱准是基本的条件。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听录音,多听范唱,上课之前让学生跟随钢琴演唱音阶,多唱歌谱,正确演唱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在音乐课堂中推广合唱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段,教师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合唱意识,加强音准的训练,加强识谱唱谱的能力。但过分地让学生练习唱音阶会比较枯燥,所以要结合歌唱、游戏、律动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音高、音准、节奏感等的培养,让学生从最简单的训练开始,从“低起点”开始,逐步达到“高落点”。例如:苏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就已经有了柯达伊的手势学习,这个手势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合唱教学。学生从一开始学习歌谱,就可以进行二声部的单音训练,利用手势引导学生,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让学生从小就感受这种合作的学习,感受二声部单音的演唱效果,可以使低年级段的学生对歌唱的兴趣非常浓厚,也可以在低年段就多多进行部分歌谱的演唱,为以后的歌谱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除了音准,节奏训练是开展合唱教学的基础,有了统一的节奏,才能让各个声部融入到一起。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准确、独立的节奏感和节拍感,是合唱训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具体训练时,可加强简单节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灵敏反应,为合唱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音乐的耳朵”,让歌声融入集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 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从音乐技术的角度来说,至少要做到规范化的合作。合唱讲究的是一个整体的合作,只有相互地倾听,求得准确和谐,才能保证合唱的成功。在教学中,对音准务求准确,这样才能在大家的努力下,共同创造出优美动听的和声,所以每个人对自己所发出的声音,要做到“心”里有数,而这种感觉的建立,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音乐的耳朵”,要唱得好,首先要听得好。在课堂上,我通过让学生听录音、听教师范唱、听琴弹奏、听同学唱歌等等方法,在不断地聆听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在合唱教学中,我们总是强调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声音,使自己的声音与别人的声部相融合。

有些学生在初学时往往会被熟悉的主旋律“带跑,也有的同学为了不让别人打扰到自己,会大声演唱自己的声部,最后达不到合唱教学的要求。在教学中遇到这种问题,”我会颠倒教唱顺序,先学习旋律不熟悉的第二声部,等大家都熟悉后再教唱第一声部的主旋律。让学生先学习二声部的旋律,先难后易,孩子的这样学习合唱的时候就会轻松得多,还可以师生合作。在课堂上进行二部视唱,一定要避免集中练好一个声部再去练唱另一声部,这样在听觉上没有和声效果,在时间上又形成另一声部的空隙,既调动不了学生的主动性,还会造成课堂的混乱,影响教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教师可以先助两个声部各练唱一次,然后再帮助第一声部练唱,要求学生轻唱,教师弹奏第一声部的主旋律演唱第二声部曲调,第二声部的学生随教师默唱;当帮助第二声部练唱时,由于第二声部一般都低于第一声部,教师仍可帮助他们演唱,而伴奏却要突出两个声部,以便第一声部也继续得到帮助而轻声练唱。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难点,突出训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身是一个悲剧。”因此,我们小学音乐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们从小建立合作的观念。要让学生明确合唱中的各个声部是相辅相承的,在唱准自己 声部的同时要注意聆听其他声部,学会把自己的声音融入到集体中去,这样才能发挥合唱教学的作用。

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特别活泼好动,课堂上如果单项进行合唱学习孩子们肯定会厌烦,所以,我们的合唱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循序渐进,低年级的合唱教学以游戏训练为主,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步步渗透,把双声部的教学设计成不同的情境。比如二年级《同坐小竹排》中,可以在歌曲前加入两个声部的训练,设计成学生模仿壮族的对唱“小――妹――”“小――弟――”。孩子们模仿的同时感受到双声部,在模仿的同时也解决掉了双声部。中高年级的孩子有了些音乐知识的积累,不仅要对音准节奏进行训练,更重要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自主的学习。高年级的孩子很有自己的想法,很多孩子不愿意开口唱,我在教学时想到了一个办法。·每个教学班里,总有音准特别好的学生,同样,也有特别不好的,而大多数是居中的,要使每个层面的学生能够完成合唱教学,我是这样做的。例如,在教唱五年级唱《美丽的星座》这一课,第二部分的合唱虽只有一个乐句,但集体唱还是出不来效果,我选出10名平时音准较好的同学,让他们合作,同学们听到清楚和谐的合唱时,都很激动,从合唱中其他同学感受到了合唱的魅力,大家都变得积极起来。我再让唱的好的同学分声教唱,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每次有合唱的地方我都会让唱的好的学生起来示范和教唱,被选中的学生很开心,觉得自己很厉害,没有选中的学生也会暗暗较劲,表现很积极,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进行合唱教学同时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在合唱教学时要注意,每个班上都有一些学生音乐素质较差,不敢开口,不敢动手,对这样的学生要给予热情鼓励,个别辅导,从而让每个同学都成为“我们声 音”中的一个音符。合唱教学讲究的就是一个整体,要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让每个孩子受益。

以上是我在平时合唱教学中的感悟,二声部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是一大难点,所以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心思去探索解决。这需要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教学中积累经验,运用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进行合唱教学。合唱作为音乐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加强合唱教学为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威廉.埃曼、富克劳.哈泽曼.合唱队的声音训练,2008;6 2.朱金花.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2001;10 3.邱婷.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界,2011;04 4.吴引芬.童声合唱训练点滴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6 5.陶行知著 方明编 《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8

第二篇:浅谈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合唱教学

韶关市2012年中小学艺术学科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合唱教学

摘要: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并且有欣赏音乐的基本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使学生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性情,才是中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合唱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表现力

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臵。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当然,只有合唱声部清晰、均衡,声音和谐,才能表现歌曲的意境。合唱既是一种集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门高雅艺术,更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和谐、平衡、完美的音响运动形式”。它讲究和谐,要求声部之间互相协调统一,音色要融合、柔美。班级合唱这种集体活动,不仅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还能培养学生在声乐、乐理、节奏、和声、情感等多方面的音乐素质,增强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 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在音乐课中积极开展班级合唱教学,将使校园处处传来和谐、优美的歌声,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与教育。

合唱歌曲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乐感,发展学生音乐方面的综合素养。然而,面对我们教材中的一些合唱歌曲,很多教师感觉很无奈。有的老师用一遍遍单调的分声部练习,再合唱的形式进行教学,可结果,学生的音准还是掌握不好,容易跟着旋律声部跑;有的老师用合唱队专业训练的方法进行训练,学生能力参次不齐,因而导致很多学生兴趣不够浓;后来面对这些情况,很多老师干脆采取碰到合唱歌曲就放弃或只教旋律声部的办法。这里我借鉴深圳中学刘梅老师的一些做法。

以真诚和爱心教学生唱歌、做人。“短短几年里就能出成绩,是因为她热爱、执着、好学以及对音乐的灵感。”一些全国知名的音乐界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刘梅。“她是一位热爱音乐的老师,因为热爱,她在音乐教育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她是一位热爱学生的老师,因为热爱,她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深中校长王铮也这样说。

深圳中学合唱团指挥刘梅凭着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音乐教育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年轻的刘梅已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身心歌唱法”。她认为,高水平的歌唱不是靠嗓子完成的,而是要让身体的每个器官、每个细胞一起歌唱。因此,在深中的音乐教室门前的空地上,总是有一群小女孩快乐地跳舞,教室里的木地板上也总有几个学生相互协助做运动。在排练时,刘梅让学生体会歌唱与身体的律动关系,有些很难唱出的音,她帮助学生寻找最佳的身体运动唱出,完成了传 2 统训练方式很难实现的效果。看过深中合唱团演出的人都发现,团员的歌唱与其身体律动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正是以独特的教学方法从基础训练抓起,刚进合唱团的同学只能模仿唱歌、只能唱两三个声部,但几年后他们拿到新歌谱便能立刻唱、且能唱18个声部的作品。刘梅老师培养出了一支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生艺术团体。

刘梅老师在教学方法上,1、建立常规训练:时间一周4至6小时训练,前期自己摸索,后期请专家指导。

2、打好基础,强调素质训练:视唱练耳乐理融在训练中,培养声部长,培养得力助手

3、包含激情和创意多多的训练状态。4创设轻松恢谐的教学环境。

5、劳逸结合的训练方法。

6、因材施教,用不同心态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循循善诱。

7、虚心学习,学习新方法,把新方法实施于实践中。再比如:在团队管理上,1、建立良好完善的管理体系。

2、大同学带小同学。

3、在合唱队建立分工明确的班干部管理体系。

4、建立完善的团规团章。

5、建立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与奖惩机制。

6、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等等。

我通过多年摸索总结了如下几点方法:

一、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协和,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合唱训练中,应经常给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让他们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二、加强科学发声训练,激发合唱兴趣

合唱是以高位臵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在训练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要采用学生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象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臵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切忌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不但会损坏声带,而且会破坏合唱的和谐性。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

三、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训练时,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其次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辨单音,然后到和声音程,最后到听辨和模唱简单的旋律。这样由听到唱,从简到繁,培养学生的调式调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两声部合唱的训练,让学生在和声效果中,得到音准概念,从而掌握音准。在训练中,也可编一些比较简单的两声部练习曲,来帮助学生揭开合唱的神秘面纱。同时要求学生演唱时做到能监听另一声部的音高及和声效果,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学唱歌曲时还要注意加强节奏感的培养。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四、加强咬字和吐字训练,增强合唱效果

正确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熟练的咬 4 字、吐字技巧,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所以在合唱训练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咬字、吐字方面的训练,从而使合唱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

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童声,其中最动人的是童声合唱。”合唱不仅是提高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一个全面、高素质的人才的重要手段。合唱艺术在平衡、和谐的氛围中,使孩子们体会到美和快乐,培养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使孩子们学会了安静、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学会了尊重、学会了沟通。正因为合唱的诸多功能,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中小学音乐课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合唱是中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中外音乐词典》外文出版社2001年1月 《中小学音乐教育》浙江省音乐家协会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范文模版]

浅析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禄丰县恐龙山镇小学

何春萍

论文摘要: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而班级合唱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累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其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字:合唱

班级合唱

二声部

支声 正文:

本人从事音乐教学已有四年时间,一开始没有教过一至六年级的所有教材,所以,意识中没有形成系统整体的慨念,课堂上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音乐兴趣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合唱教学方面的针对性指导,直到今年回到云南禄丰工作,使用的“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音乐教材,进行一至六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我才意识到班级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合唱:即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的声部演唱同一首歌曲。而班级合唱:是基于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进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活动。

童声是人声中最美好的声音之一,优美动听的合唱,可以引导小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还能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喜爱音乐的兴趣。在湘版音乐教材中,一、二年级都是以单声部的歌曲为主,三年级的听赏曲目中出现了合唱曲、但是不多,四年级到六年级则出现了大量的合唱曲,特别是六年级,几乎所有演唱的歌曲都有合唱部分,而且难度偏大。我在开始一段时间的教学试验中发现,课堂效果总是不尽如意,原因在于:一方面学生在幼儿期接触的大多都是单声部音乐,听觉上缺乏多声部的概念;另一方面,教师对低年级进行多声部教学的重视不够,学生的演唱表演能力较弱。我本着“激发学生合唱兴趣”的理念,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不断总结教学方法,课后认真反思,有效的提升班级合唱教学。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场主旋律声部时学生学得都很快,学唱和声声部的同学不仅学得慢、忘的快,而且还很容易跟着主旋律声部跑,我再反复练习各个声部,让他们都单独学得很好了,再合起来,但效果还是不佳。我总结了一下:还是学生们对和声感的问题,每一种艺术方法的获得都是经过磨练才得来的,合唱也不例外,对于没有受过分声部训练的学生来说,就很容易随大流,跟住旋律跑,根据各年级的学生特点,我采取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法进行科学、规范地指导和训练。以下是我在班级合唱教学中的实例:

在新版一年级第一册的音乐教材中,一首四川童谣《太阳》,歌曲中加入支声,四个乐句中的声部都有主要曲调分离出两个变体音调,丰富歌曲形式。让一年级的学生初次体验二声部,歌曲中的支声都在每个乐句结尾的两个小节,而且都是相同的两个音,学生很容易做到,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习也很主动。

二年级第一册的音乐教材中,歌曲《大钟和小钟》是一首四二拍子、短小精炼的儿童合唱启蒙歌曲,作者用简单的音符塑造了大钟、小钟生动的音乐形象,教唱前我以节奏游戏导入课题,把学生分成大钟、小钟两组,先是大钟、小钟分别歌唱,再有大钟、小钟一起合唱,由于首次接触合唱,所以教学中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学习起来很容易,使二年级刚接触的合唱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音乐课程标准在关于教学内容的提示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于他人合作的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这一标准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配合起来比较难,歌曲《清晨》,第二乐段采用二部合唱方式:第一声部节奏舒展、旋律平稳;第二声部严格重复了第一乐段的旋律,在四年级一班试教时,效果不是很好,课后我进行分析:学生在学唱整首歌曲的单旋律时,学得较慢,几遍下来还是唱的不熟,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感觉有些难,因此合唱感觉也不是很好。我总结经验后在四年级二班教学时,我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进行,即学生演唱二声部,我弹琴演唱第一声部,让学生去听、去感受,第二遍我让第一组学生和我一起演唱第一声部,第二、三组学生演唱第二声部,却取到了效果,学生们很高兴,接着师生相互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再演唱时合唱效果也很好,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合作演唱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与快乐,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合唱时相互倾听的良好习惯和群体意识,协调合作能力。

六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歌曲《老鸟、小鸟》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二部合唱歌曲,曲调和谐优美,多以三度、四度的和弦出现,词曲想绕口令是这首歌曲的又一特点,在教学时,我一音高魔防小鸟叫声来引入合唱教学,即把学生分成两组,以接龙的形式,发出歌曲中不同音高的声音,在进行合唱教学,这首歌的重点是情感体验贯串每一个教学环节,但整体演唱会出的效果不是很好,二声部的部分不是第一声部跟着第二声部跑,就是第二声部跟着第一声部跑,课后分析总结:一是六年级是一个大班,人数较多,在教唱时有点学得快,有的学得慢,对歌曲不太熟悉;二是教师急功近利,六年级的学生音乐基础不是很好,更没有进行过合唱教学,对他们来说要达到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难的,因此,在第二课时时,我换了教学方式,让他们以多种演唱形式把歌曲唱熟,再让他们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并练习,最后整体的演唱效果较好,学生能较好的掌握二声部的旋律,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基本都掌握了,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从以上课堂教学的实验中,我发现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是每位教师的追求,现在所使用的教材中,一部分歌曲对于学生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远不仅仅只是运用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我认为,针对班级,学生情况,与其这样辛苦地学会一首难度偏高的歌曲,还不如适当降低难度,突出音乐的学科特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看到了希望,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每一次上音乐课总是早早在教室里,这令我高兴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一些反思:

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课堂中,我深感自身的键盘水平不够,二声部的弹奏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今后在教学中,我还要花功夫进行练习,提高合唱的伴奏能力。

二、注意因材施教,同一教案在不同班级上课时,如果不管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不同而简单重复,容易陷入单纯模仿或受习惯势力左右的境地。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现有的音乐素养和实际情况而定。

三、防止急功近利,班级合唱不可能一步到位,应注重过程性和平时的点滴积累,刚开始,学生肯定做不到老师的要求,所以,教师要能理解、体谅,同时要相信学生会给老师带来惊喜,让学生体验成功,在潜移默化中愉快地获得良好的合唱感觉与能力。

作者:何春萍

出生年月:1985年9月

性别:女

籍贯:云南禄丰

民族:汉 工作单位: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恐龙山镇小学 学历:音乐学本科 职称:未评

通讯地址: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恐龙山镇川街小学 邮编:651212 电话:*** 邮箱:1719537740@qq.com

第四篇: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身是一个悲剧。”因此,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有许多的合唱歌曲,这些歌曲的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其中还有很多深受学生喜欢的儿童合唱歌曲。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宝贵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有的只教唱一个声部,把合唱改成了齐唱,有的干脆不教了。我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有很多原因:教师对合唱教学缺乏认识,教学环境的限制„„但主要的还是教师对合唱教学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形成了恶性循环,使教师和学生对合唱产生了畏惧感,最终导致放弃。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合唱教学,坚守“音乐课”这块空地,普及合唱艺术,从而让学生在合唱教学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对此我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开展了合唱教学的研究。

一、兴趣培养

学生所处的音乐环境会制约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各种影视、广播等音乐媒体,流行音乐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生听到的都是通俗歌曲,少儿歌曲是少之又少,更别说是优秀的合唱歌曲,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喜欢合唱呢?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合唱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地唱好每一个音符,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常以兴趣入手,对同一首歌进行合唱与独唱的对比欣赏,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到合唱带来的巨大感染力。还向学生介绍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如《黄河大合唱》《蓝色多瑙河》等等。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感受合唱的魅力。

我还经常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进行简单的合唱训练,例如,拿到一首可听性、可唱性较强的歌曲,我通常从节奏入手,过渡到分声部视唱旋律,从简单的轮唱再到两个声部的演唱,循序渐进,达到较好的合唱效果。我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对一些简单的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改编成合唱歌曲让学生来唱。

二、注重方法

前年参加了宁波国际童声合唱节,观看了他们的现场排练,使我对合唱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在以往的合唱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抬头、挺胸、收腹,造成了学生紧张的状态,而他们的教学中老师特别强调的就是学会放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本没有强调他们抬头、挺胸、收腹,反而让他们跟随来势做各种姿态有趣的动作,如“挎部扭一扭”“脖子扭一扭”调动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放松中激起了对合唱的兴趣。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我也经常使用这一招,使学生学习得以放松,为唱歌做准备。

在合唱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呼吸习惯的培养,我会把孩子们带到特定的想象意境中:“一天,爸爸、妈妈带着同学们去逛公园,看公园多美呀,那花,那草,那树,同学们的眼睛都来不及看,突然,同学们看到了一位小时候最要好的,但是有二三年时间没见面了且天天想念的好朋友,那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同学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指导学生用惊讶、惊喜的表情(无声的“ha”,自然、放松、张开,以口腔吸气为主,口鼻同时进行的快吸动作)进行表现,每次从意境引入着手进行惊喜、惊讶表情训练,把它熟练成一种无意识的习以为常的吸气动作,指导孩子们在歌唱时运用这种惊讶、惊喜的歌唱激情,而不是纯粹的吸气动作。

培养孩子们合唱听觉习惯,也是提高合唱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听音、听节奏、听旋律等步骤加强听觉训练,建立合唱听觉习惯。训练开始,我指导学生从要求自己怎么唱的关注点转移到集中听自己歌唱的声音上来。接着进行二个声部的和声音程训练,唱前先明确两个声音合在一起的音响效果,再找到自己的音高,通过琴声给予的和声音响效果,一边唱、一边听,一边调整合唱音响效果。

在教学中,合唱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像孩子们走过的成长道路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音乐老师耐心地进行训练。

三、辅助形式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最基本的艺术功能就是表现情感,表现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但是音乐又是比较抽象的,具有想象空间,能够表现最复杂、最深刻、最细微的内心世界,这些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现的。

传统的合唱形式以唱为主,不能充分表现出音乐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中加入恰当的舞蹈、打击乐。在日常的班级合唱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加入打击乐或者简单的律动,对合唱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在教唱二声部歌曲《小白船》时,先让学生分声部用竖笛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地得到解决。

四、教学细节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课堂上如果单项进行合唱学习终究会将学生引入一个死胡同,我们的合唱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生活出发进行教学。

1.根据合唱歌曲,设计教学环节

好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步步渗透,把双声部的教学设计成不同的情境。二年级《同坐小竹排》中,可以在歌曲前加入两个声部的训练,设计成学生模仿壮族的对唱“小――妹――”“小――弟――”。

2.根据学生实际的演唱能力适当进行“合唱教学的加减法”

3.合唱教学时,发挥音准好的小老师的特长

一个教学班里,总有音准特别好的学生,同样,也有特别不好的,而大多数是居中的,要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我是这样做的。例如,在教唱五年级某一课时,第二部分的合唱虽只有一个乐句,但集体唱还是出不来效果,这时学生们自发地选出6个小老师,请他们为大家表演合唱,同学们终于能够听到纯净的和声,教室里可安静了,接下来大家就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分成两个声部认真练唱。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准!但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听觉的积极的训练。

五、自身修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只有自己的修养高了,处理歌曲才会得心应手。反之,教师自身修养不高,对合唱不感兴趣,则会影响合唱教学的展开。关于这一点,我们音乐老师应多向专家请教,可以多听音乐会,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合唱修养。

香港的著名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先生曾经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合唱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合唱的基本学习和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才能够使下一代的音乐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继而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

近些年来,合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新课改要求下,合唱教学正以全新的脚步迈进音乐课堂。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在不同的年级段进行有效渗透合唱的意识呢? 不同年级段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合唱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等心理特点,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合唱教学,重视对学生合唱兴趣的培养和熏陶,逐步培养学生的合唱素质和能力是完全可行的。音乐老师应充分利用低年级欣赏教学这块阵地,渗透对学生合唱、和声的熏陶和感染,以帮助学生尽早建立合唱意识。

中年级段的学生已经有识谱演唱的能力了,识谱和音乐知识的教学也在进一步加强,这时段的合唱训练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从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多声听觉的训练,多声部节奏的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

高年级段是低、中年级之后综合实践的年级段了,这个时段学生有了良好的兴趣,也有相当好的识谱能力,可以较好地提高合唱的表现力,这是高年级合唱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高年级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应充分了解合唱歌曲的创作背景,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每一首合唱歌曲的处理与表现方式,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特点去教学。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把握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过师生共同的二度创作,然后再去演唱,这样就可以使作品的内在美和形式美充分表现。高年级在教学内容中应加入中外合唱作品欣赏,主要让学生通过欣赏提高自身对合唱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聆听声部的旋律性及声部间的层次感,训练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觉,提高对合唱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投入到合唱作品的情境中。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善于发现,不断地学习、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合唱素质和能力,增加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就能在音乐课堂中有效渗透合唱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尽早走进合唱世界,享受多声音响的协和、丰富之美,让孩子在合唱艺术中体验到歌唱的快乐。

下载浅谈如何加强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马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加强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马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音乐课堂中关于合唱教学的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 --课题研究方案 为了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这一学年我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展......

    小学音乐课堂中关于合唱教学的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中关于合唱教学的研究 中期汇报材料 2008年6月,经保定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我校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音乐课堂中关于合唱教学的研究》。在一学......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思考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思考 新课标中指出,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由此可见,合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已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以及小学教师......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摘 要: 音乐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心灵,丰富情感,唤起人们的真善美。每个人都是一只会唱歌的鸟儿。在音乐课堂中开展合......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音乐课堂调控技能 摘 要:提高音乐课堂的调控能力,增强每位学生的艺术素养,是素质教育给音乐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依据,结合小学音乐课堂......

    浅谈合唱教学在中学生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浅谈合唱教学在中学生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摘要 :开展好中学生合唱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在对于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审美力和高尚的情操方面有着无以替代的重要意义......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合唱教学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合唱教学 发布者:应仰望 发布时间: 2011-10-2 23:57:37 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合唱教学 ——有感于《和谐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歌唱教学策略《红蜻蜓》合唱教学案例

    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歌唱教学策略 《红蜻蜓》合唱教学案例 歌唱的有效教学,是通过研究音乐教师在歌唱教学方面的有效性来阐明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一首歌,准确地掌握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