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完美”与“有缺”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完美”与“有缺”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为了体现素质教育中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实现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大量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这些课堂教学环节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经验,对于教师传统思想的转变能给予参考和经验的获得。在进行这些课堂教学环节设置时,教师详细、认真地设置了各个环节,流畅的教学语言、合理的时间分配、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都能体现出这些课是一些比较成功的教学活动。为了追求在“公开课”中的完美,使课堂教学活动能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而结束,越来越多的教师套用了优秀课堂教学的模式。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为了追求“完美”,更多地考虑了观摩“公开课”教师的感受,而忽略了学生的体验和情感。致使“公开课”成为了教师表演自己教学技能的舞台,为了能按时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师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很有限,学生没有充分地思考的时间。一堂看似“完美”的“公开课”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成了陪衬教师表演的配角,这种“完美”的做法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相反还有可能扼杀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对教学细节与“公开课”相比,没有这么多的要求,多了一些对学生的关注,少了一些功利性的表演成分。在平常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接触到的是真正能学到知识的过程,这种课堂虽然不是“完美”的课堂,但是却是真实的课堂,虽然“有缺”,但能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缺未必不是堂好课
新课程的高中语文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在内容选择上有了更强的灵活性,进行练习的内容也对学生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对于一般水平的学生来说,首要任务还是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往往会想把字词和阅读进行完美结合,这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表现在公开课上,授课教师会希望能成功地把师生有效互动和教学任务的完美实现展现到观摩教师的面前。对一堂公开课成功与否大多数也是从这两方面进行考虑和评价时,而对课堂的主体学生来说却被忽略了,他们在这种完美的课堂上获得的知识量是多少?他们是否深刻地理解了文中的主旨都没有考虑到其中。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少了很多外在表现的花样,多出的是真正对学生使用的指导。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我预设目标是认识生字,会写五、六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对秋天有所感受。当我实施教学时,发现学生大多数已完成了识字任务,课文也读得很流利。于是当我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段时,我边运用道具(树叶)边做动作边示范读,学生兴趣大增,完全投入了秋天的情境当中,读了还想读,演了还想演,有好几次我试图将学生的思维从朗读中牵回到写字上来,都很难成功,索性我就将写字这一内容从本堂课中删除掉了。结果学生整整朗读了一节课,学生自己似乎成了那银杏叶、枫叶、田野、果子、菊花,兴致勃勃地表演着,自我陶醉在“秋天”里,下课了还在意犹未尽地表演。
和公开课的内容丰富相比,这堂课的内容单一,不能评价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但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通过进行阅读,提高了对文章深意的体会,感受到了作者的真实情感,把文章中描写的情景再现到了脑海中,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从阅读中获得了感悟,这未尝不是一堂好课。
二、课堂教学时间的延误也情由可原
在公开课中,教师能按时、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就是一堂完美语文课的要求之一。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时间限制。如果这堂课能按照教师的设定圆满结束,使学生能获得真正的收获,那就是真正完美的好课。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思维不断运转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时会不断产生各种问题。在公开课上教师为了在时间上追求完美,避免浪费时间,有时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带而过。教学是动态的,常常一个环节设定的时间到了,而教学任务尚未完成,于是为了整堂课结构的臻美,教师不惜漠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草草结束一个环节,又匆匆开始另一个环节,牵着学生走,而颠覆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在这种公开课上完全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而是要随着教师设定的环节进行,由于时间的限制对问题的思考不深入。那我们何必要求公开课上的“准时到达”呢,我们平时设定的课时要拖延,但不是一样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吗?
三、课堂常规的偶尔有缺也无妨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做法长期坚持下来就形成了一种模式、一种习惯,会让教师和学生认为这就是教学常规,是必须遵守的。例如,在课堂互动环节,如果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必须保持安静,在和别人合作时要发挥友好的合作精神等等。这些常规实施起来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如果语文教学中一直按照这种常规的方式进行,学生就会对这种教学模式产生抵触心理,课堂学习没有新鲜感,不能使注意力很好地集中。所以,教师可以偶尔打破这种常规,使学生在新奇的课堂氛围中接受新知识,他们的积极性和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会更高。所以,不完美的课堂教学常规不是影响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才是让学生进行高效率学习的重要因素。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在追求高品质、高素质的教学时,不能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因为真正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是能激发学生潜能的课堂,是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创新性培养的课堂。通过“真实而有缺”的语文课堂,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拉近了,课堂氛围也很轻松活跃,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学习,才能使他们把自己对知识的见解和疑问大胆地表述出来。所以,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来使语文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展现课堂真实的一面,做到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责编 田彩霞)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完美”与“有缺”
语文教学中的“完美”与“有缺”
摘要:多年来的各种公开课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完美。站在课改的层面上来对比“公开课”和“非公开课”,语文教学应该追求“完美”?还是“真实却有缺”?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活动,语文课应该是最具教学个性的学科。我们应允许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真实有缺,这种“真实有缺”从另一个角度与“形式化的完美”相比,称得上是另一种“完美”。课堂中上会流淌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关键词:完美 真实
有缺随着新课程的推广,新理念的普及,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地变革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之而涌现出的许多体现改革成果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就从这些课呈现的方式来看,无论从教材的钻研、教案的设计、教法的选择还是教学氛围的营造等都深入细致,孜孜以求,力争为学生、更多地为听课者奉献一顿美味的教学大餐。而伴随着下课的铃声,教师恰到好处地说着“谢谢大家”,成为令人称道的演出,成了首选的“完美”风景。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变成了“无懈可击”的表演;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讲究“精雕细刻”的形式;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成了各种“模式”或生搬硬套或惟妙惟肖的翻版。
拿这些公开的语文课来和我们平时上的语文课作对比,前者是否多了许多“演练和功利”,而后者则更多了许多“真实和有缺”呢,站在课改的层面上,来比对语文教学中的“公开课”和“非公开课”,就会凸现出这样一个矛盾:语文教学中该追求“完美”,还是允许“真实却有缺”。
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现象只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把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和谐地实施运用,以达到有效的、创新的教学局面。
而“完美”只是相对来说的。教学是一种有别于机械运动的“动态运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的传递是速时生成的,教材的内容有难易,学生有差异,教师的素质也有高下,课堂即时产生问题、生成知识、出现“意外”。一堂课,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知识“运动轨道”,但不可能是直线行进的,能“基本完成”已然不错,达到“完美”的境地更是难。因此,我们不一定要追求难以寻觅的“完美”,而应允许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真实有缺。这种“真实、有缺”从另一个角度与“形式化的完美”相比,难道不能算是另一种“完美”吗?那些在教学中师生建构的真实、自然、和谐、天然和精彩的瞬间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缺未必不是堂好课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选择上的灵活性,练习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弹性,但对于低中段孩子来说,识字和个性化阅读始终是重点。每上一课,我总是奢望能将识字和阅读及其他的一些教学任务完美结合,顺利完成。这种思维定势实现于公开课上,执教者总希望通过一堂课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师生的多元交流等等,似乎这成了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而过少地去考虑这堂课是否收到了实效,这种课型是否易于操作、推广。然而让听课者看到的往往是前者多于后者。运用于平时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时,我们常常遇到问题:公开课中的许多方法和策略我们无法贯彻。那我们何必要寻求公开课上内容的完美呢,我们平时的课有许多内容上的有缺,但不是上得很精彩吗?
例如《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我预设目标是认识生字,会写五??六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对秋天有所感受。当我实施教学时,发现孩子大多数已完成了识字任务,课文也读得很流利。于是当我引导孩子阅读第二段时,我边运用道具(树叶)边做动作边示范读,孩子们兴趣大增,完全投入了秋天的情境当中,读了还想读,演了还想演,有好几次我试图将孩子的思维从朗读中牵回到写字上来,都很难成功,索性我就将写字这一内容从本堂课中删除掉了。结果孩子整整朗读了一节课,孩子们自己似乎成了那银杏叶、枫叶、田野、果子、菊花,兴致勃勃地表演着,自我陶醉在“秋天”里,下课了还在意犹未尽地表演。
如果说这堂课有缺,那就是教学内容单一,没有综合考虑目标的整合教学,如果这是堂公开课,未必是堂好课,但站在孩子的层面上,这未必不是一堂让他们学习兴趣大增,乐于参与的好课。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固然是一堂课的精彩,但如果在内容的选择安排上不遵从孩子的意愿,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那么再多的精彩也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如果为了内容、结构与预设的丝丝入扣而不去关注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孩子的情感体验,那么这种精彩怎么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彩呢,又怎么称得上是“完美”呢?还不如让内容的有缺来成就孩子的精彩。因此,我想语文课堂未必需要负载面面俱到的任务,允许“有缺”,但不是说不要任务、不要目标,因此,遇到这一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的角度安排课时内容,真正让这些内容能对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新课程提供的语文教材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广泛的用教材的理念。因此,在使用教材时,对提供的内容可以进行合理的裁减和重组,较好地为实现课时目标服务。
二、课堂教学时间的延误也情由可原
现行的评课标准有许多,而这些标准中,有一条几乎达成了一种“共识”,即:能否在“法定”的时间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成则“完美”,“不成则要打折扣。
于是我们在公开课时掐着时间进行,将每个环节设定好所用的时间,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学环节刚好能结束则大功告成,对于这种“完美”的划定,我们下意识里已默认了、习惯了。如果说能在规定的时间真正达成了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这种真正的完美的确是成功的。但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当我们在完成教学环节时,总要去面临孩子不断新生成的课堂问题。教学是动态的,常常一个环节设定的时间到了,而教学任务尚未完成,于是为了整堂课结构的臻美,我们不惜漠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草草结束一个环节,又匆匆开始另一个环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节,牵着孩子走,而颠覆了“以孩子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那我们何必要求公开课上的“准时到达”呢,我们平时设定的课时要拖延,但不是一样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吗?
例如,学完了《古诗两首》后,孩子们有些提议:一学生说我读过许多描写乡愁的古诗和文章;一学生说我还知道好几首王维和叶绍翁写的古诗,我说:“你们能去搜集一下吗?”孩子们一致同意,于是在下节课里,孩子们汇报背诵、朗读了许多有关“秋景”“乡愁”的古诗,还呈例了许多王维和叶绍翁的诗。
在上述课例中,如果我上到搜集古诗这一层次,也已经按教学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堂课还会让他们难忘吗?是十分“完美”的吗?不!
课堂知识包括课本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在课文课堂教学中,丰富的课外知识很容易灌输进课堂,这就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后续性学习。这后续性学习得借助于延长课时来满足孩子的探求欲望。这样的课才有了生长性,课堂中的语文文化生活才得以丰厚起来。
这样的课例我们常常碰到,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事物,当然语文课堂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课时内应该完成的内容,如果有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地延迟一个或几个课时,但并不等于每堂课可以拖延。
第二,教学时间的延误出发点都是学生去自信地、快乐地学。这就需要教师各课时充分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与教材的关系。努力去寻找教材、教师、学生的契合点,真正把教学结合起来,使课堂真正成为生产知识的地方。
三、课堂常规的偶尔有缺也无妨
一种具体的做法在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在同一价值观的认同下则会形成一种规范。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多规范:别人朗读、回答问题时必须做到静听;与人合作交流时要有较好的合作意识等等。不错,良好的课堂常规会引领着师生向文本、向生活迈进。而我们语文知识、情感、价值观的多元实现也只有在这些严格的、科学的教学常规中才得以落实。
但是孩子是活的生命个体,不同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情感基础,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总有一些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持否定态度,不自信,想表现自己,又找不到合适的表现方式,往往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和谐的音符,影响了课堂常规,我们不应该漠视他们,他们的反差行为有损课堂常规,但只要做好引导,也无妨。
例如:教学《奇怪的大石头》时,临近结束,我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学了课文后的感想,这下成了班里××学生自由放松的时间了(他上任何课注意力都不能集中,还要捣乱),他一会儿望望窗外,一会儿请同桌看他带来的那盆金鱼(劳动课带的),还用手把金鱼捞了出来,放在桌子上玩起来。同桌则兴师动众地叫呀、笑呀。课堂顿时有些乱了。我于是停下来,笑眯眯地请他来谈谈刚才玩金鱼时的发现。小家伙还真说出了许多有关于金鱼的颜色、外形、动作,我请其他孩子来评价他,大多数孩子认为他观察仔细,但同时也指出他不守课堂纪律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不足。我就问他:请××自己选择做一个让同学喜欢的人。××听了马上放好金鱼,认真、快乐地与同桌参与讨论活动,不再随意活动。
上述课例的课堂常规“有缺”,但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乎常常碰到,可公开课上却比较少见。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孩子长期处在外界对他的低评价中,缺乏自信,反而希望通过自己越轨的行为来引起它存在。公开课上完美的课堂常规有很多情况下都是课前“演练”、“彩排”的结果,有许多不和谐的课堂音符已在诫告、嘘头中藏匿起来,但其不安分性还是在心里涌动着的。我们应善于去引导,捕捉类似上述课例中的契机,发现其“善”,巧妙地“诱”,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体验成功、被肯定的喜悦,而不仅仅是漠视、批评。只有这样有心地关注每个孩子,欣赏每个孩子,才能营造出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才会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放飞个性的天堂。
但如果这种不和谐的课堂插曲经常发生,还置之不理,那么良好的课堂常规将无法建立,会引发孩子情绪的混乱,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在允许课堂常规有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走进学生,研究学生,让他们知道守纪的重要性,而不是让他们来敷衍上课。
第二,巧用语文课堂教学中丰富的人文精神、理念来优化课堂秩序。教学中,及时与学生进行言语的沟通、情感交流、适时评价,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肯定。教学设计要富有活力,让孩子乐于参与,产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完美”是很难实现的,是理想,是境界,我们可以追求“完美”,但要以“科学”作路标,以“真实”为前提,我们更不能回避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缺”,这种“有缺”,当我们用智慧去解读、处理时,也会成就另一种“完美”,一如那断臂的维纳斯。我们不要让“有缺”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缺陷,而是应以“有缺”为原型,去塑造语文课堂教学中另一种残缺的唯美,追求一种原汁原味的本真的语文课堂,流淌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三篇:高中语文作文 塑造完美自我
塑造完美自我高三(2)班潘金丹
脑海中想起了刘大白的一首诗:少年的艺术/一件一件地创造/壮年的艺术/一座一座地建筑/老年的艺术/一页一页地翻阅。的确,我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我们的艺术由我们自己创造,如同雕塑家雕塑一座雕像一样,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
获得完美的自我需要我们学会选择。
作家托尔斯泰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少年的他看到善良忙碌的家仆穷困痛苦时,他幼小的心灵就萌生出羞愧和自责。这使他提醒自己时刻进行自我剖析,求得道德的完善。长大后他成了上层社会的一员,他看到了这个阶级的贪婪与空虚,但他未曾忽视下层贫民的困苦,思想使他与阶级越走越远,他的心灵仿佛被文学拉的更近了,最终,他作出了惊人的选择,抛弃伯爵的地位和出任法庭陪审团的机会,而毅然选择了属于自己的艺术:文学!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为理想而做出的选择,看到了什么是视金钱如粪土。
获得完美的自我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不被其他外在条件而影响自己。
“我们的存在只是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向天空无限的伸展,至始至终,无论何时何地!”这是树的告白。树木只为向天空伸展而存在正如我们应以信念而生活一样,追求自己的梦想,矢志不渝。即使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紧抓自己的生命绳索。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他人生的最后20年里惊人地完成了90多部作品,这与他的为文学而活的信念是分不开的,在他51岁时,知道自己的心脏病即将发作,但他未曾被病痛所左右,相反他坚定着信念,完成了19世纪法国的文学巨著《人间喜剧》。
对于巴尔扎克而言51岁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在某个角度,他的生命却比那些白发苍苍的老者的寿命长的多。
获得完美的自我需要我们时刻检查自己,去掉多余的“沙砾”。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位旅人,正在倾倒出他鞋中的沙石,旁白是“使你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中的一粒沙石”。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学会自我检查,将不足之处改正,哪怕是极小的缺点,我们都应该重视,让自己成为一面凸透镜吧,把缺点放大,让它纤毫毕现,这样我们就可以去掉这多余的边边角角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古人其实早已为我们铺好了一条道路,只要我们能学会他们一样的思想,我想,自我的塑造会更胜一筹。
在麦穗田里,那些干瘪的麦穗抬着头却不知所谓,然而那些饱满的麦穗却低下了头,样子谦逊而可爱,是在检查自己么?还是在欣赏完美的自己?
那么,你愿意是哪一种麦穗呢?
第四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教学中阅读与鉴赏教学
谈《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作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以话题知识来编制单元,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外国小说欣赏》的选文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的优势。所以,我认为,《外国小说欣赏》教学还是应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研读文本,感悟人文内涵
阅读,包括小说阅读,是通过触摸文本语言,享受语言之美,来获得语言承载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人文素养。人文意识的培养,不是抽象的,不是架空于文本之上,它要求教师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深入研读教材,让学生通过品味文本语言,鉴赏内容,感受作品情感思想,让学生在语言的积累和感悟中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以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为例,小说写的是特殊时期下的母爱,这份母爱相当的含蓄、节制、不张扬。要让学生准确深刻感受这份与众不同的母爱,就要抓住文章中描写母亲语言、神态和动作的语句,如①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皮包,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② “拖鞋穿上!” “梳梳头!”“你要有什么事,现在赶快做好!往后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③“我是他母亲。”“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打死的那个小偷。”等。从中去感受一位刚失去儿子的母亲,一位小偷的母亲悲伤却又强忍内心悲痛的情感,去感受母爱的伟大与尊严。要让学生感受作品宣扬的人道主义情怀,就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小偷儿子的小偷行为,如“花条的法兰绒上衣”、“普通的裤子”、“腰间系一根麻绳,光着脚”、“他没有办法,拔牙全都拔掉了”、“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品读刻画小偷儿子的语句才能理解这是一个因贫困而盗窃成为小偷的好人。有了这些认识与理解,学生才能深入体会“爱”“宽容”“尊严”“同情”等伟大情感。
二、鼓励多元解读,丰富人文内涵
王夫之论诗时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话也适用于小说教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歌德也说:“优秀的文艺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都是探测不到底的。”这也说明小说可作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和感悟。教师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应当为学生多元理解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提供一个空间,应该预设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能产生的各种人文感悟,以便更好地加以引导。如《清兵卫与葫芦》一文,学生在小说的阅读中读出了对粗暴扼杀孩子天性和天赋的批评,读出了对个性自由发展的渴望,也有读出“天才的孤独”。除了呼唤个性解放外,还渴望宽容与理解。学生个体由于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存在差异,因而在小说解读中就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答案。对此,教师一方面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另一方面,要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倾听学生的“众多声音”:听出“杂音”,分辨对错;听出“高音”,分清认知水平的高低;听出“奇音”,觉察出见解的独特与新颖。教师要善于捕捉多元解读中出现的有价值的见解,从而丰富学生的人文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插上想象的翅膀,提升人文内涵
小说是想象的文学。小说是作家凭借想象虚构的一个世界。学小说这类想象文学时,要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是指人的大脑对曾经知觉过的某种事物形象进行推理依据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创作文学作品的基础,也是文学欣赏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先决条件。我们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时,应激发学生无拘无束地放飞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在每一次的想象释放中,让学生好像就在小说世界里,活在那个世界,成为其中的生命体,在小说的文化圈子里面,拓展他们的生命体验,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及早在他们的心田播下人文主义精神的种子。比如,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安东诺夫卡苹果》描写的乡村生活,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生活场景,你是否喜欢那样的生活?《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为学生大胆想象、尽情品茗,提供了巨大的精神空间和丰富人文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开发这些空间和资源,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想象,将想象力的开发、人文情怀的培养与语言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外国小说欣赏》教学应利用本课程优势,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人文精神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维生素;引领他们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最终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健康的人。
第五篇: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入手,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重要意义 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日前,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各学科课标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内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让学生在加深民族文化理解、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
1.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我??所学的语文是语言和文字,最大的作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中国的文化传统保存在什么地方?实际上就保存在那些母语里、那些方块的汉字里。因为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精神纽带,而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特征。汉字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音、形、义相结合的每一个汉字,都有其起源和演变史,不仅具有表言达意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和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至关重要。[2]
高中语文教材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文化经典,这些文化经典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如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明清时期的小说等,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加重视语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高中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崇尚伦理、自强不息,强调真理的追求和辩证的思考,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始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中,挖掘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土壤,对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
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中学生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如社会责任感淡化、理想信念缺失、文化认知淡薄等,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没有把中华民族精神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逐渐忽略甚至漠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民族精神、身心素质、文化教养、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语文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
1.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经典的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非常明显。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的研读,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文化传统等进行升华,让传统文化精神滋养学生。
高中课文中的很多文言文,就是非常鲜活的例子,如教学《陈情表》时,让学生接受“孝”的教育。教学《苏武传》时,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归去来兮辞》一文时,教师可以从题目中的“辞”,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入手,也叫赋,比较注重行文的韵律与句式,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文中一词多义,了解汉字在古诗词蕴含的多重含义,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
2.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感知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高中语文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讲究语言艺术、直奔重点设置悬念等方式,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既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又能使语文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播放《红楼梦》这一节的电视剧片段,还原故事情节,让学生欣赏剧中人物的服饰、语言以及古典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中,让学生深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3.做好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渠道
单凭教材中的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是很难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的。教师要将目光转向课外,通过课外拓展延伸,将传统文化教育拓展到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如,教学《鸿门宴》中“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一段时,由鸿门宴上的座次细节,对学生进行座次文化教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即“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东向”即“坐西面东”。《鸿门宴》座次,就属于古代“室中以东向为尊”礼节活动的形式。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课外探究现代社会座次文化内涵,可提示学生留心电视新闻里领导座次安排、宴会时宾主座次安排等。教师在课堂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学生在理解刘邦、项羽等人的性格特点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激发了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结语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其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师要肩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和改革教学模式等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30).[2]李伟.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高考(综合),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