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课题小结
“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课题小结
这一学期是我校的“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这一县级课题研究的初步探索阶段,作为课题成员,我积极参加了课题研究,现将本学期我所做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通过初步探索,逐步了解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⑴整合新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小练笔训练。
⑵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提高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使之适应终身学习与生活的需要。
⑶能为一线教师课堂小练笔的设计提供策略和方法。⑷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⑸课题研究案例集 ⑹个人读书随笔集 ⑺学生作品集
2.在这一过程中尝试着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并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品味语言魅力、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发展语文能力。
二、加强了理论学习,深入了解课题内涵。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学习《“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开题报告》、《小学新课程标准》、《福建教育》、《小学语文教师》《三明日报》等书刊,并借助网络资源,学习了解本课题的相关知识和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入了解这一课题的内涵。认真完成本学期的学习笔记。
三、深入了解了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完成某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任务后,选择一处着笔点,并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或想象,或想象结果、改编故事,或添加内容、补充情节,或联想其他抒发感想。具体内容有:
1.尝试运用——仿写。(1)典型句式的迁移练笔。(2)典型构段方式的迁移练笔。(3)典型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2)用课文特殊标点开展“小练笔”。(3)抓文本关键词开展“小练笔”。
(4)读文本“佳句”后开展“小练笔”。3.立足原作、删繁就简——缩写。
4.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5.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
四、积极参加开题汇报研讨课
积极参加了集体备课、听课以及评课研讨,在研讨中发现问题,教学中深入研究,解决问题。
五,身体力行,多读书,多创作。热爱读书,利用业余时间写点文字。这学期有《故乡的小河》《读书之乐》《人在旅途》等多篇文章发表在《三明日报》|、《三明侨报》上。
六、认真做好课题期末工作。
学期末,我认真做好课题的心得体会、案例与反思和小结工作。
盖洋中心小学 罗美如
2013年1月
第二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课题计划
“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课题计划
我校的“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很荣幸被审批为县级课题。这一学期是这一县级课题研究的初步探索阶段,作为课题负责人,我将积极参加并组织课题研究,现将本学期我所要做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入了解课题内涵。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学习《语文课题“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开题报告》、《小学新课程标准》、《福建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等书刊,并借助网络资源,学习了解本课题的相关知识和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入了解这一课题的内涵。认真完成本学期的学习笔记。
二、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通过课题研究逐步达到以下目标:
⑴整合新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小练笔训练。
⑵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提高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使之适应终身学习与生活的需要。
⑶能为一线教师课堂小练笔的设计提供策略和方法。⑷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⑸课题研究案例集 ⑹个人读书随笔集 ⑺学生作品集
2.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并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品味语言魅力、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发展语文能力。
三、深入了解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完成某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任务后,选择一处着笔点,并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或想象,或想象结果、改编故事,或添加内容、补充情节,或联想其他抒发感想。具体内容有:
1.尝试运用——仿写。(1)典型句式的迁移练笔。(2)典型构段方式的迁移练笔。(3)典型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2)用课文特殊标点开展“小练笔”。
(3)抓文本关键词开展“小练笔”。(4)读文本“佳句”后开展“小练笔”。3.立足原作、删繁就简——缩写。
4.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5.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
四、认真准备开题汇报研讨课。
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集体备课、听课以及评课研讨,在研讨中发现问题,教学中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形成成果。12月份组织准备一节课题汇报课,与大家共同研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五、认真做好课题期末工作。
学期末,我将认真做好课题的小结、心得体会和案例反思工作。
盖洋中心小学:晏德旺
2012年9月
第三篇:浅谈随堂小练笔
浅谈随堂小练笔
四会市仓岗小学黄静学
随堂小练笔是时下许多语文老师语喜欢使用的教学形式,的确,读写结合,加强课堂练笔,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练笔呢?下面结合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模仿练笔
语文教科书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这些文章不但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魅力感染读者,而且语言优美,布局谋篇独具匠心。如《桂林山水》一文,第二、三段都是用总分方式构 段,分别写出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比喻运用恰当,学习完这两段后,我引导学生写一写四会贞山的景物,尝试用总分手法并抓住景物特点去写。
二、“空白”处练笔
文章的“空白”处一般存在于课文的句子、段落以及标点符号中,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我充分利用这些“空白”,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写道:“她想给自已温暖一下„„”人们说。新年的早上,这么多行人走过,究竟人们还会怎样说呢?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这个省略号展开想象,并写下来。
三、续写练笔
教材中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结尾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我结合班级实际,引导学生进行续写。例如《穷人》一文最后一段:“你瞧,他们在这里呢。”桑娜拉开了帐子。夫妻俩想法一致,宁可自已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德令人敬佩,那么,他们一家今后的日子怎样过呢?西蒙的两个孩子成长情况如何呢?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这个故事。
四、拓展练笔
新课标要求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为此,教师在教课文时,应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扩展阅读。并将课外阅读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写成一段话。如学习了第十二册《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后,学生认识了傣家竹楼和客家民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中国其他地方的特色民居,然后写下来。
第四篇:课题小练笔
课题小练笔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课不能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话道出了语文课要读写结合的真谛。新课程教学改革至今,我们欣喜地发现,不管是名师的精品展示课,还是普通老师的常态课,以读促写、以写促悟的课堂“小练笔”形式,已成为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给阅读教学吹来了一缕清风。课堂小练笔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课堂练习,承载着人文价值熏陶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双重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堂小练笔设计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尤为关键。然而,当我们把“写”挤进课堂后,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又成为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将就如何把握时机、就文取材,让学生将课堂练笔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抓住时机,让小练笔水到渠成
我们都知道,当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时,思维最为活跃,而此时正是当堂练笔的最佳时机。教师组织课堂练笔要善于抓住时机,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1、“情”动而练
所谓“情动方能辞发”。只有当学生对文本有着充分理解与感悟之后,写就成为表达情感、表达自我的自然需要了。在语文课本中,有许许多多充溢着炽烈感情的文章,在学生潜心阅读感悟、情感达到了至高点时设计课堂练笔,胸中喷礴的情感就会流淌笔尖。
2、思“辩”而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对某个问题产生不一样的观点,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所谓不辩不清,学生通过辩论,不仅阐述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我们可在这“辩”处设练,把辩论的理由写下来,这正是梳理学生思维、锤炼语言的好机会。
比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学到父亲要求汤姆把大鲈鱼放掉时,在课堂上展开了讨论:“假如我就是这位父亲,我该怎么做?”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异常活跃。经过辩论,大家对这位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信用面前的选择肃然起敬。“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深深地镌刻在孩子纯真的心里。随后引导学生把这辩论的过程记下来,“润物无声”地达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结合。
二、抓住“三点”,让小练笔独具魅力
许多的特级教师都十分重视读写结合。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有一双深入挖掘课文的内涵的慧眼,及时发现读写训练结合点,紧扣课文引导学生练笔,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1、找准文章精彩点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掌握写作方法。
课文《东方之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具体介绍了香港的景观。作者分别以“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等句作为每一自然段的总起句,概括介绍香港迷人的海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的特点。这种典型的先总起后分述的段落形式及打比方的描写手法是学生片段仿写最好的范例。结合本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就以这篇课文为基础,引导学生以“香港太好玩了!”为总起句,写一小段话介绍自己理解中的香港。这样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打通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宽阔通道,使两者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2、关注文章留白点
在教材中,有的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给了学生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语文教师要以敏锐的悟性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让学生思维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教《穷人》文章结尾,让学生想象作者未写出的内容,从而更深刻体会桑娜一家的善良。
三、多变形式,让小练笔精彩纷呈
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小练笔作为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方法很多。我们应因文、因人而异,主要方法有:
1、仿写文本,举一反三
仿写是引导小学生领悟作文方法的有效途径,每个学生写作的起点都是仿写。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抓住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引导学生仿写。可以写一个句子、几句话,也可以写一段文章。孩子起初的仿写,可能比较拘谨,内容呆板,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长,他们自然就会逐步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开始讲究炼字炼句,抒发真情,渐渐就脱离仿写,进行自主写作了。
2、拓展文本,自由驰骋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里飞扬起来。
在《咏柳》这首古诗中,作者看到柳叶细细的、嫩嫩的、排列整整齐齐的,就想到了春风是一把剪刀,裁出了这样美的柳叶。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作者眼里,春风是一把剪刀,剪出了柳叶。那么,在你眼里,春风又是什么呢?”这样的想象小练笔叩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放飞了纯真的童心,抒写出他们单纯却精彩的内心世界,学生自然兴致盎然,创意无限。
其他常用的练笔方式还有续写、扩写、缩写、写读后感等等,都能为学生的语言运用创造展示的平台。
总之,课堂小练笔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小桥梁,流露真情的芳草地,提高写作能力的大舞台。有效的“小练笔”,定会练出写作的“大手笔”。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中十分钟小练笔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随堂小练笔策略探究》课题研究方案
金福园学校电化校区
潘康君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在高效课堂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市提出了半小时课堂的理念。“半小时课堂”的理念是我们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最早提出来的。“半小时课堂”就是在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精简教学环节,突出教学重点,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确保每位学生在每堂课里都有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练习的时间和机会,切实减轻师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半小时课堂除了要求我们教师有一个简约有效的教学设计外,还要重视剩余十分钟的作业设计。语文半小时课堂中,很多语文教师都在剩余的十分钟时间内设计小练笔的环节,怎样能使这十分钟的小练笔更有效率,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如有有效的十分钟小练笔的策略和方法,一定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课题界定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所谓“课堂十分钟小练笔”就是指授完新课的基础上,或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当堂课文中的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和表达,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在阅读课上,根据学习的规律,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均衡读写训练,沟通读写联系,增强作文体验。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的作文兴趣来源于“有材料可写”,一旦有了材料,有了他喜欢表达的角度,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表达兴趣浓厚。在这种情绪下,作文课堂教学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2)当代学习理论表明,要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至少要用课堂中40%的时间来表达。才是有效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能够乐于表达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小练笔提供丰富、有趣的内容。通过恰当的小练笔训练,又能得以强化和提高,这也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阅读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课文读写结合的契机,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增加习作训练量。
(3)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同志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农村教学实践中,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杂、乱、华、死”,读写严重脱节的弊病,先后进行了八轮“读写结合”教学改革试验,使农村学生从厌读怕写变为喜读爱写,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成功地探索出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途径。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教材教法改革与实验涉及到教材、教法和学法,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探究课内小练笔策略:
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完成某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任务后,选择一处着笔点,并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或想象,或想象结果、改编故事,或添加内容、补充情节,或联想其他抒发感想。
1、读写结合、尝试运用——仿写。(1)典型句式的迁移练笔。(2)典型构段方式的迁移练笔。(3)典型写作方法的迁移练笔。
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2)用课文特殊标点开展“小练笔”。(3)抓文本关键词开展“小练笔”。(4)读文本“佳句”后开展“小练笔”。
3、立足原作、删繁就简——缩写。
4、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
5、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反思小练笔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逐步探索出小学生课堂中小练笔的有效策略,稳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2、实验研究法
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实验组和控制组并进行前测和后测的控制,比较课题实施的效果。
3、文献资料法,平时自己坚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常上教育教学网站,参与教育教学论坛的讨论,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实施。
4、个案法
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4、经验交流法,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小练笔心得感受。
5、成果展示法,把学生的小练笔结集成册,向全校展示。
四、课题研究阶段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11年10月-2012年10月)
1、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10月—12月)对当前课内小练笔教学现状和学生小练笔水平调查与分析,精选购买相关书籍,学习有关“以读为本、读中悟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理论。,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2、初步探索阶段(2011年1月—2012年7月)全面展开研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收集研究的数据和各种材料。
3、创新升华阶段(2012年8—9月)总结课堂小练笔的有效策略,撰写相关论文。
4、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10月)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汇总研究成果,申请结题。
五、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及成果
1、能为一线教师课堂小练笔的设计提供策略和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提高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使之适应终身学习与生活的需要。
3、整合新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小练笔训练。
4、个人读书随笔集
5、学生作品集
6、课题研究案例集
六、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为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本人在做好本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习,向名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广泛阅读教育教学名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探求习作小练笔的有效途径。必读书目如下: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江平主编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倪文锦主编
《教育研究方法》
袁振国主编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丁有宽著
《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
于永正著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于漪主编
《案例教学指南》
郑金洲主编
《新课程教师必读经典案例》杨明全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