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额教学研究方案
《新课标下大班额教学的研究》课 题 研 究 方 案
潢川县仁和中学
向坤勇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大班额现象的不断增加,已经引起国内有关人士的重视。大多数认为,班级规模最终将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班级规模过大对教师和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及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产生作用,从而对师生的心理产生影响。班级人数过多易于导致教师的课堂霸权和控制,影响到教师的“教育关照度”,影响到课堂教学管理,也影响到教学效果。
我校现有学生1983人,有21个教学班,班额均在70人以上,多则100余人,均为大班额。我校班额过大的现象长久以来一直存在,是一个短期内很难改变的现实,也将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新课程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与大班额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如何在大班额的背景下,关注所有学生,如何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在大班额条件下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困扰着教师,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因此,基于学校的现状,我们提出了“新课标下大班额教学的研究”的研究课题,立足于对现有课堂的观察与反思,旨在引导教师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技艺与对策,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学校的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打下基础。
2.以“校本研究”的形式,摸索、实践出适合大班额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理论基础:
新课程标准倡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这些都是以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的,没有学生的参与与合作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互动式理论
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能在教学中实现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达到不同的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创造性,构建发展学生才能的平台”的教学方式,已经普遍被我校教师采用,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师生互动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
2.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之后,被欧美等发达国家于70年代将该理论用于课堂,发现了合作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在全球进行推广,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为2—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3.构建主义理论
现实的构建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活动,以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实际的教学,以学生主动构建过程为核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并与学生原有经验紧密结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目标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的探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主义还强调教学目标的多维度,多层次性,重视学生的能力构建和情感体验,班额过大,学生人数过多,学生的差异性更大,在此同时,教师就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均衡搭配,让每一个学生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和受教育机会。
4.质的研究理论
质的研究理论,重视口头描述,强调在自然情境中作自然式的探究,相对于量的研究,质的研究比较关注过程,其研究过程本身就决定了研究结果,因此需要对过程进行细致的反思,从研究思路来看,质的研究可以采用许多种方法,例如: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也就是自下而上收集资料,从收集资料中提出理论假设,在通过相关的检验和不断的比较中逐步得到充实和系统化。质的研究还有案例法、调查法、观察法等,质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认同的方式加以推广,教师在大班额的环境下进行教学,亲身体验,通过信息反馈,从多方面的实践活动中获取较为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并以书面的形式真实有效地反映出来,让所有教师一起讨论探究。
实践基础:我校的大班额情况已持续多年,在大班额教学的组织管理上老师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我校曾开展了“关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教师观念得以转变,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并努力营造着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大班额情况下的教学也有了一些思考,“高效课堂”的研究在我校已实施一年,并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拨优练”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实践经验,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所以我们仍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总结以前的经验,从课堂教学的细节入手,继续做好高效课堂的研究。
四、研究内容:
1.探索大班额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技艺与对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
2.大班额情况下,如何实现高效课堂,进行大班额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关于大班额教学方面的理论的检索、学习、研究,从中寻求对本课题研究有指导的理论支撑,吸取有价值的营养。
2.调查分析法:调查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查找不足,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3.行为研究法:通过听同组教师或其它学科组老师的课,对教师及学生参与研究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观察、跟踪与分析,并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
4.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不断验证、修改、提高,形成规律,提高策略的效度。
六、研究步骤:
1.理论学习阶段:(2008年3月——2008年6月)了解目前国内有关大班额教学的研究动态,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学习新课改与《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增强教师开展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调查分析阶段:(2008年6月——2008年9月)收集资料,开展调研和论证,提出实施方案。
(1)通过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大班额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举行座谈会,与课题组教师交流征询意见,探讨解决大班额教学问题的对策。
(3)邀请专家组,进行开题论证,确定实验方案。3.实践研究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2月)
根据前期的调查分析,采取集中研讨、反复观摩、评析等方式开展教学实践和研讨,验证有关对策的实际效果,撰写阶段总结,评价并分析实践结果,修正方案,进一步深化、完善对策。
(1)(2008.9—2008.12)探索大班额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技艺与对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通过常规听课,分析交流,提出相应对策,并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
(2)(2008.12—2009.8)探索“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拨优练”的教学模式。深入大班额班级的课堂教学,进行跟踪听课,并组织组内教师互听,反复观摩,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
(3)(2009.8—2009.12)对大班额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研究,形成学科教学模式。
组织大班额教学公开课,验证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
4.总结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5月)
基于对上述调查、实践等活动及相关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归纳,撰写一批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论文及研究报告,并提出结题申请。
七、预期研究成果:
1.高效课堂的教学录像资料及文本资料 2.教师教育叙事及论文 3.课题研究报告
八、保障措施:
1.为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落实好相关措施,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2.研究人员主要由主抓教学的管理人员和学科一线教师参加,并且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同志,都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经历过其他课题的研究,针对研究的课题,他们大多数人有相关的研究经验,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3.条件保证:我校拥有近百人的师资队伍,现有近二千名学生,是县级实验教学的龙头校、示范校,为教科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实验场地。学校每年均为教师订阅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为搜集资料提供了条件。
4.经费保证:学校校长为资金担保人,保证资金及时到位,保障本课题中使用的所有费用。5.建立专题研究档案,及时收集、整理本课题相关资料。
第二篇:浅谈大班额教学
浅谈大班额教学
岔河中学吕汝林
由于我县近年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原本学生为数较多学校,变成了“人头攒动”的局面。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摆在我们课堂面前的一个较棘手的问题。
经过几个学期的摸索与尝试,我将几点做法和心得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以“大”化“小”,增强凝聚力。
把班级化成“组中组”,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会把班级分为几个组,并起上经过他们研究决定的好听的名字,如“阳光”、“火箭”小队等,每堂课的每一环节都加以积分,我会看哪一队表现最好,表现好的我会奖励,表现不好的队我会把“权利”分给每个队员,让他们自己“揪出”表现不好的队员!这个时侯,班上的优等生就会是老师的“好帮手”。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担当着“组长”、“顾问”的角色,还是老师的“眼睛”和“耳朵”,及时发现其他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纠正。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形成了合作互助,争先恐后的学习风气。这样不但能够减轻老师的负担,增强学生的凝聚力,还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
二、严谨组织,加快节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师即使讲得再好学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也等于零。我意识到上课良好的班风和倾听习惯,比讲好课更重要。于是我从上课的坐姿,课上回答问题的要求,课后作业的要求……都做了详细要求,违犯了的同学,要被请到讲台上,充当小老师或背出已学过的说知识等。对于课上违纪者,教师要巧妙地想方设法,因势利导,既不浪费教学时间,又能使学生有所约束。事实证明,“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学习知识的保证”。现在我讲起课来,得心应手,课上很少因学生违纪而浪费宝贵的时间,课堂效率自然就高了。
不仅如此,在大班中授课,要求老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做好每个环节之间的导入和过渡,不讲废话,把有限的时间都能得到实际利用。备课时设计的环节,都要环环相扣,一个环节为另一个环节铺垫,一个环节为另一个环节服务,做到有的放矢,不放空炮,不摆花架子。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成绩势必出现差距,出现了“后进生”。如果教师视若无睹,这部分学生学习就越来越吃力,课堂如听天书,由此开始两极分化,产生对课堂的抵触心理。在很多学科课上,两极分化都会出现,如果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长期的处于“陪太子读书”的状态,强烈的自卑感和由此产生的被人抛弃的感觉。这也正是大班
课堂纪律更混乱,更难控制的原因。因此,一定要让每个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于是,我采用分层教学。我的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每堂课都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和练习,尽量使各层次的同学都有收获,都有表现的机会。在课堂上,我把板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本堂课的新知识点,重点讲读,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胃口;一部分是新知识的外延,使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另外,在练习的设计和检测上也是因人而异,尤其后进生,作为班级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我在课堂上尽量给他们创造机会,一些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答对了给予大力表扬,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树立了自信心。
总之,大班额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与学校老师们一道还要加强教学反思,深入研究教学技巧,力争打造事半功倍的高效课堂。
第三篇:大班额有效教学
大班额有效教学
三甲小学 罗德琴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由大班额是教学实施的一大难题,加之新课程的推行,为课堂教学增加了许多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还得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是搞好大班额语文教学工作的基础。
面对大班额,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面对渴求知识的孩子们,作为老师要学新课程全新的理念:领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内涵;丰富自己的学识,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名师
二、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要想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并不在听讲,也不思考,他们只是坐在教室里,坐够四十分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上课几乎是浪费时间。他们既没有从事学习活动,也没得到相应的发展。为了使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小组发言前,学生先在小组内发言、交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通过这种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倾听意识——对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先要听懂别人的意思。如果能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下开展交流,长期坚持下去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样做才可以保证课堂的交流是有效的。
要很好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的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这反映在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教学的设计,不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思想,从教师独占课堂的固定思维中跳出来,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三、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营造和谐的家、校教育氛围,是搞好大班额教学工作的外部动力。
面对大班额,作为教师,一定要很好地挖掘家长的潜力,争取家长的支持。
首先,要利用好每期一次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把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设想、本册的教学重点等陈述清楚,让家长明白;同时,还应该把学生在校的种种表现,归类整理,让家长清楚自己的孩子所属类型,找准自己孩子的优势与不足,便于家长在管教自己的孩子有明显的针对性。
其次,要争取家长配合,做些必要的辅助工作。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教学管理体系,是搞好大班额语文教学工作的制度保障。
第一、根据学生情况,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即分层教学)。在推进我们的教学内容时,教师有意识地把各个层次的知识点渗透到相应的同学身上,以便掌握其内容。课堂上,将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请比较优秀的学生回答,然后再让差生复述要点,督促其掌握知识;遇到简单问题,让差生回答,让他树立起自信心,培养起学习积极性;在布置作业时,也采用分类布置的办法,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消化得了;同时,利用课外时间对差生辅导时,一定要让他们把基础的东西学懂、弄通。在确定各层次目标时,要采用“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以利学生求知欲望的保持,学习兴趣的长期存在。
第二、编排学生座位时,采用“好”与“差”相搭配的原则。这样的编排方式,便于形成“你帮我扶”的良好班风。可以设立三至五人为一小组,由组长帮助小组内差生,协助老师检查、督促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促使其不断进步。以此形成结对帮扶关系。
第三、建立“帮扶成效”考核奖励机制。这种机制,主要是用来提高帮扶双方的兴趣,让他们保持一颗强烈的好胜心和永久的责任心。对于帮扶效果好的同学,教师除了精神上的鼓励外,还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奖几个本子、一支钢笔、一本适合的读物等)。这样,既培养了帮扶者的能力,又检验了帮扶者掌握知识的情况,还为教师挤出更多时间,钻研教材、研究更具活力的班级管理办法。如此一来,形成了教师轻松“教”,学生乐意“学”的氛围。总之,在大班级里,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准确把握,对教学方法明确优化,掌握好尖子生、中间生、后进生和学困生的心理状态,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分层引导,培养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教师和自己的信心,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四篇:大班额教学之我见
大班额教学之我见
白银市平川区长征小学 王育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甘肃省小学数学说课竞赛活动”,在活动中与全省各地的数学精英们共同交流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其中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那就是,如何进行大班额的教学?的确,我省人口众多,师资不足,导致了班额过大这种常见现象,这直接限制了师生交流的频率,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表达的机会,不利于教师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学生间的两级分化。可是,作为教师,我们无法改变大班额的现状,因此,许多教师每天埋头于“备教辅改考”中,成为“改作业的机器人”根本无瑕顾及其它,更不用说提高教学质量了。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大班额的教学质量呢?谈谈几点浅见。
一、纪律是提高大班额教学质量的基础
一线教师最清楚纪律的重要性,纪律是上好课的基础,没有好的课堂纪律,老师很难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乱哄哄的课堂上就是想学习的学生也没法学好,何况不想学、不守纪的学生。大班额纪律影响更大,人多不好管理,六七十人的大班一人小声说一句,也是哄声一片,老师怎能上好课?为此,我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座位巧安排
大班额座位的安排不是小事,它能直接影响到课堂纪律。座位除按高矮排序外,还要注意把守纪与不守纪的搭配座位,进而考虑到同桌学习基础的差异,尽量能把学习好的与学习差的放在同桌,以便开展合作探讨与互助学习活动。2.行动听指挥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训练有素,如学生回答问题或质疑问难时一定要养成举手的习惯,大班不像小班,大班人多势众容易生乱。分组合作讨论时,开始结束都要作统一要求,教师言语或手势做到令行禁止,切不能让老师拍着桌子还停不下来。3.兴趣是关键
通过对比研究实践,再次验证:只要教师把课上得有趣,课堂纪律就好管理。好多教师只怨班额大造成课堂纪律差、乱,其实教师的课能不能吸引学生,是造成课堂纪律好与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老师课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就不会乱讲话、开小差、做小动作,东戳西捣了。因此,教师要多花精力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备课,巧妙设计每节课,让本来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很枯燥的数学也变得有趣味,这样课堂纪律就得到了保证。
二、合作是提高大班额教学质量的保证
大班额除了显性的课堂纪律不好管理外,还有一个隐性的问题不好解决。这就是一个六七十人的大班,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中,要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展示的机会,是不容易做到的,但做不到这一点是违背新课程要求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方法。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爱出风头的心理特点,将学生按优中差搭配,每6人分一组,在课堂上以各种形式的竞赛作为催化剂,让各个小组比学习、比纪律,这样既激起了他们高涨的学习兴趣,又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秩序。长期坚持,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大大增强。在每个小组中,组织学生定期竞选组长,主要负责全组学习各个方面的工作,如组织讨论、交流、记录、汇报、检查作业等。课后,组长还可充当“小老师”,帮助教师指导组员改错,为他们讲解一些简单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发言机会,使他们得以面对面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学生能对照自己的练习情况或纠正别人、或改进自己的解法,表现突出者,还能竞选上组长。而教师可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提示,或加入某个小组与学生一起讨论探究,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大大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所有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得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弥补了大班额教学的局限性。
三、质疑是提高大班额教学质量的关键
大班额的学生由于人数多,教学时如果“一刀切”或“满堂灌”,极易养成学生随大流、不动脑的坏习惯。因此,要经常教育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相信自己,做到“三大”,即大声回答问题、大胆指出别人的错误、大方说出自己的见解。长期的训练,能使得学生养成勇于质疑、大胆纠错的好习惯,他们经常能指出笔者在教学中故意出现的一些失误,发现课本与练习册中错印的篇幅,发明一些有创意的解题方法,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意见相左时还能积极地与其它小组开展辩论。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在辩论中学生学会了辨别、思考和批判,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领会别人一些独特的见解,掌握了更多的解题方法。
总而言之,我认为,要想在大班额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必须打破“一刀切”的固有思维,在认真备课、讲课生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最大限制地激发学生全员参与的学习热情,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第五篇:大班额教学中
大班额教学中,由于单个班级人数较多,学生个体差异大,经过分析发现,大班额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难以关注所有学生,注意力的覆盖面偏小;学生不能全面参与,参与深度也不够;在阅读教学中,存在阅读效果的展示不够充分等问题。我校在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大班额情况下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经过分析研究,我们确定的研究问题是: 1.大班额情况下如何设计有效教学活动,提高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效果。2.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
大班额情况下分层分组教学的探讨
黄建明
摘 要: 长期以来,农村初中大班额普遍存在,严重地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给课程改革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应当积极探讨研究大班额情况下的教学,以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人人都获得必须的知识,不同的人在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 大班额 分层 分组
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师资长期不足,办学条件有限,因而导致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这直接限制了师生的交流,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机会,更不利于教师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然而,作为教师,无法改变大班额现状。若再不研究大班额情况下的教学方法,改进策略,那么就只能每天埋头于“备、教、辅、改、考”中,成为“改作业的机器人”,根据再无力顾及其它,更不需说提高教学质量了。然而,如何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呢?
1.做好学生的分组分层工作
对于学生的分层分组工作,我们可以不同的学科,进行不同的分层办法。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代着初三(8)、(9)两班数学课程,上学期以成绩进行分层。具体办法是: 150 分 ~100 分为 A 组,100 分 ~70 分为 B 组,70 分以下为 C 组。初三(9)班全班 72 人共分为三大组,第一组 24 人,第二组为 32 人,第三组 16 人。经过一个学期试验发现,第三组的人数不断在减少,因为有许多学生经过努力进入了第二组,甚至第一组。但也有些学生因自己落入 C 组,而更加不上进,这样造成了问题学生出现。当然,也让学生自己自由组合为三组或四组,然后让每组学生分别讨论各自的数学学习目标,共同督查学习任务。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每过一个月全班评选出本月的优秀组。这样也可以避免因成绩分组不同出现的心理问题。本学期,我代初三(9)班开始尝试这个办法。目前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比较高。2 做好课堂纪律工作———这是上好课的保证
一线教师都清楚,没有好的课堂纪律做保证,很难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大班额纪律影响更大,人多不好管理,六七十人的大班一人小声说一句,也是哄声一片。这样老师声音就会淹没在学生的吵闹声中。那么如何做好纪律工作呢? 首先,教师要有感召力、亲和力,让学生产生敬畏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修炼自身内功,其次要做好: ①座位安排。大班额座位安排不是小事,它直接影响课堂纪律。在本组内座位除按高矮排序外,还要注意把遵守纪律与不遵守纪律的搭配座位。进而考虚同桌学习基础的差异,尽量能把学生好的与学习稍差的放在同桌,以便开展合作探讨与互助学习。我代的初三(9)班 72 人,以讲台为正前方,A 组 在教室内的左边,占 4 个纵行;C 组在中间,占 2 个纵行;D 组在右边,占 4 个纵行。②要求学生要听从老师指挥。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训练有素,如学生回答问题或者质疑问难时要养成举手的习惯,大班额人多势众,容易产生混乱。③激发学生兴趣。好多老师只怨班额 大,学生难管理,纪律差、乱,其实教师的课不吸引学生,是造成课堂纪律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若老师课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把精力投放到学习上,那么乱讲话、开小差的学生就自然减少了。因而,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准备好每组的学习目标、任务,提前一天印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提前预习准备。这样那些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很枯燥的数学也就会慢慢地变得有兴趣,以便保证课堂纪律。本组内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由于本组内学习水平相差不大,所以提出的难点,大致处在同一水平。因而互相讨论都有相同的基础,教师进行点拨时都能认识听讲。具体做法是: 前一天每个学生先去预习准备,尽量完成学习目标,同时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写下来。第二天先在本组内共同讨论确定需要老师讲解的内容。此外,每组在周五的班会上分别讨论每个人本周的所学知识,那些需要教师来讲解,那些大家已全部掌握。这样本组内的每个学生,既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又互相督促。教师精心准备好每一节课———这是提高质量、激发兴趣的关键
首先在课前要求教师分别写好每组学生的学习任务(其中每组都包含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自己预习要求达到的学习目标,并附上二至三道练习题(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各组的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印发给每个学生。第二天,每组组长汇总,需要教师讲解的内容并写在小黑板上。教师上课时,前 10 分钟内,各组长在小黑板上分别写各自内容。各组分别继续讨论,看看问题到底能不能解决。教师在教室内巡视进行占拔。若 10 分钟内,问题还不能解决,则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先讲解 C 组学生的问题,然后讲解 B 组、A 组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个别 C 组学生,当听懂了 C 组的问题后,B 组的问题他也能解决了。这时教师应当鼓励这些学生去讲解,这往往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力。下课后,教师应当即时给各组长安排课后作业,以便各组长分别印发给各组的每个学生。其次,每周五,不上新课,专门解决本周所学知识的疑难点。仍然是先讨论确定问题,然后教师讲解。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分层多维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各自潜能的激发,又能不断地因材施教。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生机会,以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教师还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办数学手抄报(宣传本周所学知识点,疑难点,巧解习题等)、数学史话、数学家的故事等。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开阔了学生视野,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每月进行一次小测验———以便教师不断反省改进,以便学生证实自己的进步
通过小测验,教师就会发现,有些 C 组学生成绩进入了 A 组行列,有些虽然没有进入,但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在本组内名列前茅。对于个别退步学生,教师应当鼓励,让他继续努力。对于成绩进入 A 组行列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进入 A 组,或者在本组内进行表扬。总之,要想在大班额中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我们要创造性地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带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心情去耐心地教导每个学生。同时大胆突破大班额教学的时空限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各种学习参与机会,提供展示学生自己的舞台,以便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是聪明的人,有发展的人,有上进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