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考题1[共5篇]

时间:2019-05-13 01:0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淮南市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考题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淮南市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考题1》。

第一篇:安徽省淮南市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考题1

淮南二中2018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测试卷(理

科)

命题人:陈尽染 审题人:张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100分)2016年7月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23.8万人次受灾,5人死亡,9人受伤,近8 000人次紧急转移安置。自然灾害是天灾亦是人祸,频发的自然灾害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追问。据此完成1-2题。1.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矛盾,人们进行思考不可避免触及具有哲学性质问题。这说明()A.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B.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更好的一门艺术

D.哲学就是爱智慧,追求真理

2.频发的自然灾害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这主要说明()

A.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B.真正的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

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人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积极、主动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与上述要求符合的哲理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

D.人们研究哲学的目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流派繁多的哲学,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④意识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16世纪后半叶,研究永动机风靡一时,但没有一例成功。探讨永动机失败原因过程中,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规律被发现,这也坚定了人们对自然规律客观性理解。由此可见()A.哲学能够正确反映时代精神 B.具体科学的发展决定哲学的高度

C.哲学能够指导具体科学研究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6.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①是否信仰宗教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对物质和精神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④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7.2016年8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迈出量子通信网络建设的第一步。这说明()A.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8.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理与气、知与行、心与物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

A.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9.2016年7月,某足球俱乐部为了给自己转转运气,摆脱成绩低迷状态,在赛前请大师作法。下列与这一俱乐部行为反映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A.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出自《孟子·滕文公上》)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

C.从政有经,令行为上(出自《史记·赵世家》)

D.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出自《论语·颜渊》)

10.“结庐在人境,”在生活中,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1.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重大主题,提出许多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对国家发展重大问题做出全面阐述。这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

①正确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时代脉搏

②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步骤

④正确在总结和概括了所有时代的实践经验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2.随着社会转型与发展,中国哲学已开始从对动力的关怀转变为对秩序的关怀。通过哲学参与当下社会秩序建设,吸收各种思想资源并加以提炼,从而为转型期社会秩序建设提供价值基础。这说明()

①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决定社会面貌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③哲学的作用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

④正确总结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校训短短一句话里包含两个哲学家的名字,之所以高擎哲学点亮的精神火炬,是因为真正的哲学()①正确地决定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③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具体变化

④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可知性 B.主观性 C.规律性 D.物质性

16.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哲理是()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7.《中庸》指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北宋周敦颐《通书·礼约章》指出:“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中:中庸。和:和谐。理:事物的规定性、合理性。)这启示我们()①和谐是自然之美,也是为人之道

②尊重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消除差异,世界才能和谐

④走中间道路是万物和谐的根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下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记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水是万物的始基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19.我国各地的山水地貌不同,城镇建设必须因山就势,建筑和谐于自然,与山水、花木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建筑美与自然美协调和谐。其哲学依据是()①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

②实践决定认识,要坚持理论第一

③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④认识和改造自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1.1865年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在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曾预言火箭发射、失重、变轨飞行、海上回收等航天活动基本情况,同后来航天发展实际情况有惊人相似。人能将幻想付诸实现说明了()①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超前性

②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2.孔子关于“民无信不立”“和而不同”等思想精华,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论述()①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③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④体现了意识的决定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随着现代天文学家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一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准确预报日月食。这说明()①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②认识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4.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肯定了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25.2016年3月15日,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以总比分4比l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但有科学家认为,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如要感‘知花开花谢的美丽、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人工智能还不如3岁的小孩。这说明人工智能()

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某些功能上可以替代人类的②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③虽然也有意识,但却不如人类的情感丰富细腻

④不具有独立意识,是对人的智能的物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下图体现的哲理是()

乐观的人在每种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

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忧患

A.意识具有主动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D.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27.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对“意境”理解正确的是()①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现代化城市,要立足国情,尊重、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留住城市特有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这是基于()

①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对自然的征服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9.对历史人物评价,要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不能按照今天标准要求,这是因为实践具有()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30.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失独”家庭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央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二胎”。这表明()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31.目前,望远镜并没有覆盖全球,而且分辨有限,类似小行星这样的天体人们还很难观测到。这说明()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B.世界上有些事物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的

C.主观与客观不能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2.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3.“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①医学家和患者对真理的认识是不同的②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范围

④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相互转化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4.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的发展面临重大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应该树立“现代化”创新型战略的思想,改变粗放型的“卖血经济”结构,打破靠“低价”吃饭的被动局面。这里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实践具有能动性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5.下列说法与“百闻不如一见”所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A.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语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 36.都知道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理?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抓痒”奥秘。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7.早期人类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遭到河流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关系,追求人与河流和谐。由此可见()①实践是物质性活动,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其最终目的是形成真理性认识

③实践有社会历史性,决定认识历史和时代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吸烟有害健康”人们普遍认为香烟中的尼古丁是“害”人祸首。近来科学家发现尼古丁只是引起吸烟者对香烟造成依赖的化学物质,因吸烟致死人群大部分死于亚硝胺、苯荓芘引发的肺癌。这说明()A.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 B.人的认识是有限的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 39.如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 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

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 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 40.钱学森先生曾在其撰写的一篇文章的封面上先写上“Final”(最后定稿),后又在其旁边添加了“Nothingisfinal”。这是因为()①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和根本动力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淮南二中2018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测试卷

【答案】

1.B

2.B

3.D

4.B

5.D

6.A

7.B

8.C

9.D

10.B

11.A

12.C

13.B

14.D

15.D

16.C

17.A

18.B 19.A

20.C

21.B

22.B

23.A

24.D 25.C

26.D

27.C

28.A

29.B

30.B 31.A

32.D

33.C

34.B

35.A

36.A 37.B

38.A

39.A

40.D

第二篇:高二政治(期中)

高二政治期中测试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50分,第II卷50分,共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50分)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39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宣布:“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王子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仅相差1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至此,中国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据此回答1—5题。

1.我国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攻克了载人航天工程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使神舟

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并准确收回。这表明

()

A.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紧密结合的B.量变引起质量

C.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D.整体决定部分关键部分影响整体

2.从1992年9月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之后,全国许多地区、部门,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

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突破了一系列

关键技术,使我国科研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促进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从哲学

上看,其中蕴含的哲理有

()

①坚持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指导

②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③量变引起质变

④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A.②③④

B.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3.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表明

()

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

B.物质对意识起决定作用

C.充分发挥人的认识能力而无所不能

D.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

4.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异常庞大复杂并带有很大探险性的系统性科技工程。我们虽然取得

了一定的成就,但前面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这体现的哲理是

()

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D.事物总是要向前发展的

5.我国航天人的拼搏精神,也带给人们深刻的人生感悟,下列观点中包涵这一人生感悟的是

()

A.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竞放春满园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注:曲一—局部表现;理一—规律)表明()

A.认识了事物的规律就不会犯错误

B.要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14.组织这项活动

()

A.强调了理想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B.重视了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C.说明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D.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5.这项活动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

()

A.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

C.规律的制约作用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 16.漫画“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万有引力呢?”表明

()

A.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 D.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理想追求与办学特色,对于促进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17—18题。

17.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蕴涵的哲

理是

()

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要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8.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在中国历史进步的洪流中发挥先锋作用。这说明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B.政治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人的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先进文化的建设 19.“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是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B.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D.矛盾特殊性原理 20.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体现了

()

①感性认识不重要,认识“人”应首先从认识“心”开始

②认识事物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③获得了感性认识不等于获得了理性认识,不能用感性认识取代理性认识 ④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有区别的,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叶福彩——为顺利完成三峡移民任务做出了显著贡献的村支部书记,他生前献身三峡移民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诵。据此回答21-22题。

21.叶福彩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自私并不是所有人的本性

②坚持集体主义,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④要在实际生活中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A.①④

B.④

C.①③

D.①②④

22.重庆市委要求把叶福彩书记的感人事迹广泛宣传。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B.价值观对人们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2)这一价值取向在郭老汉身上是如何体现的?(6分)

28.(24分)背景: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我国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总结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中央在对载人航天工程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科学决策,为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提供了根本保证;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是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重要前提;与时俱进、自主创新,是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重要途径;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重要基础;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重要保障。

市”的品牌,正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而提出的。(8分)(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诚信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黄金规则,也是其他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树立“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风气,打造“信用诚市”的品牌不仅对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的运行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该城市各项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8分)(注:理论和材料分析各占4分)27.(10分)答:(1)、郭老汉在行为选择上坚持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4分)(2)①15年如一日植树绿化沙漠,毅然决定种植防护型树木,改变生态环境,为后代造福,都体现了郭老汉把国家和人民利益首位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3分)②选择防护林而不选择经济林,儿子结婚盖房不让砍一棵树,对国家只有造林权和管理权,其他什么权也不要,体现了在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关系上,坚持了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3分)(如果考生还答出有关“科学生态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可加分2—3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总分。)28.(24分)(1)①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能利用规律,改变和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的有利作用,限制其破坏的作用,甚至变有害为有利。从这一角度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人类梦想的实现。(6分)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否则,片面夸大的主观能动性,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盲目蛮干必然会劳而无功。(4分)③可见,题目中观点是片面性的。(2分)(2)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央制定了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决策。正确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央科学决策、“航天精神”这些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4分)②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航天工程实施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4分)③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重视内因的作用.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创新。(4分)(如考生从其它哲学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第三篇:高二政治期中补救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补救试卷

1.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他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由此发现不同的重量级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这一发现对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产生了明显效果。这启示我们

①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意外和失误是产生智慧、取得成功的起点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促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经济体制改革走到今天,碰到的问题千头万绪,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可能事倍功半,但如果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不仅可能事半功倍,甚至可能是十倍、二十倍。其中蕴含的方法论是

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②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④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3.李克强不完全赞成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的说法,并强调“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下一步的改革更多方面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下列对改革理解正确的是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④改革就是培养人们面向现世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4.根据统计,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 ①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②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5.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奇葩。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在谈到学习书法的过程时说:“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是一个量变不断积累的过程

④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堪称“中国第一桥”的港珠澳大桥,将从更深层次上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链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半小时经济圈”将使珠三角地区成为一体,南北文化、港澳文化将在这片土地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这体现了

A.要根据实际需要去建立和创造联系

B.事物间的联系推动世界的永恒发展

C.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D.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7.基层是民情民意的窗口。针对当前的农村社会矛盾,政府部门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隐患消除在萌芽。“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体现了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B.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C.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方法D.量变与质变关系

8.有人凝目一朵浪花,想象大海的浩淼;有人凝望一钩弯月,想象夜空的宁静;有人凝视一颗露珠,想象黎明的清新。这表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着科学的方法论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9.庄子在《吕氏春秋·必己》中说:“成则毁,大则衰,廉则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下列选项与题中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②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③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④人勇若怯,人智若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②④

10.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围绕扩大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切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的哲学依据是:

A.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B.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

11.有人说“衣食足而知荣辱”,也有人说“饱暖思淫欲”。这两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有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②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既要着眼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②推进民生工作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

③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④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 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A.价值量降低B.价值量提高C.价格下跌D.价格上涨

14.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程度为,原来标价15元的M商品,现在价格是

A28%,22元B25%,20元C22%,18元D25%,18.75元

15.2011年5月27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认为,中国并未操纵人民币汇率以牟取贸易优势。但认为人民币实际汇率仍然被“大大低估”。针对部分美国国会议员要挟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做法,中国政府表示强烈反对。这是因为

①这会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②这会增加资源进口的成本

③这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④这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6.近年来,低碳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一些商家抓住商机,加大研发相关产品的力度,生产出了一大批冠之以“低碳”概念的商品。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对象B.消费决定生产方式

C.消费引导生产方向D.生产决定消费质量

17.2011年初,“用工难”与“就业难”的矛盾在一些地方依然突出。据有关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日益旺盛,因此,从劳动者角度看,要缓解这一现象必须

A.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B.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C.适当提高工资标准,降低劳动者就业门槛

D.加强立法,公正执法,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18.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就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下列选项中,你认为合理的顺序是

①获得工资收入②刺激居民消费③促进经济发展④增加就业岗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①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

19.OEM(原始设备制造商),指一个公司根据自己的规格设计和生产一个产品,然后将其出售给另一家公司来冠注商标和分销)贴牌产品的利润,外国人拿走了92%,中国人最多拿到8%。为此,我国应该 ①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③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④提高出口商品价格,争取更多的企业利润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居者有其屋”,房价关乎民生。下列政府采取的措施中,可能有效抑制房价增长过快的经济手段有 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保障性住房→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②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领域货币量减少→投机性购房减少→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③查处囤地炒地→增加住房用地有效供给→扩大住房供应量→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④调整房产税收政策→减少房产保有和交易成本→投机性购房减少→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21.某企业第一年把全部商品出售的价格总额为100万元。第二年,该企业扩大经营规模10%,同时这一年社会出现通货紧缩。若其它条件不变,则该企业第二年出售全部商品的价格总额必然:

A.低于90万元B.低于110万元C.高于90万元D.高于110万元

22.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高科技、高成长等创业企业的“助推器”和“孵化器”功能,我国推出创业板市场。首批28家公司当天即遭爆炒,以比发行价高的整体涨幅收盘,然而第二天即有20 支股票跌停。下列有关股票说法正确的是

① 发展股票市场,有利于筹集资金,促进企业的发展

② 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国家应限制股票市场的发展

③ 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于股价上升带来的差价

④ 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出资,但可以转售或在证券市场流通买卖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23.2014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

A.增加现期消费B.提前归还债务C.持有债券D.增加储蓄

24.为应对世界经济竞争的挑战,某地政府提出要为企业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下列做法与对应的“加减乘除”要求一致的是

A.“加法”:增加税收,尽量增加财政支出

B.“减法”:科技创新,努力形成品牌效应

C.“乘法”:强化计划,规定生产要素分配

D.“除法”:节能降耗,淘汰技术落后产能 2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就是把中国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工程目的是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总投资额5000亿元人民币,它将建成“南北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这一工程将

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②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③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④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6.2013年5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在山东潍坊地区,有人置国家法律与人民健康于不顾,明目张胆滥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植生姜。当地农民自己根本不吃使用过这种剧毒农药的姜。有人认为,“神农丹姜”生长于“人人相害”的伦理土壤中。国内现代农业种植“市场”中,离了“农药”就长不了庄稼,不能解决病虫害,农业面临要么就是继续让农药泛滥,要么就是农户“破产”的两难选择。作为农业生产者不得不违心违法生产,这是目前科技水平制约农业生产没有办法的选择,情有可原。

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哲学道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9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贫困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材料2001—2010年,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把扶贫投入作为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开发的资金达到2043.8亿元,年均增长11.9%。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和惠农政策措施,促进了贫困地区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政府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有力促进了我国减贫事业发展。到2010年底,贫困地区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我国扶贫减贫政策和措施加以阐释。(16分)

高二政治补救试卷答案

1—5CDAAC6—10BDDAA11—15DBDBB16—20CBCCD21—25BDADC

26.(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农业生产面临科技水平制约的客观现实,但

不是其生产有毒食品“情有可原”的理由。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生态和安全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3分)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要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少数生产者为了自己一时的眼前利益而置他人身体健康于不顾,这是个人主义的表现,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应教育生产者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3分)

(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生产者必须把消费者的生命放到第一位,才能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材料中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是错误的。(3分)

27.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2分)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长,扶贫开发的财政投入力度随之逐年提高,有力地发挥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4分)(不联系材料,只回答财政的作用,最多得2分)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分,泛泛回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得1分)政府出台区域发展政策和惠农政策措施,在扶贫工作中做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2分)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3分,只答出其中一句话得2分)各级政府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实行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3分)(只回答国家宏观调控,最多得2分)

【解析】本小问难度较大,从材料的关键词我们能想到财政的巨大作用,财政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有重要作用,从“扶贫减贫”的说法我们看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也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所以本题需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水平才能答好本题。

高二政治补救试卷答案

1—5CDAAC6—10BDDAA11—15DBDBB16—20CBCCD21—25BDADC

26.(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农业生产面临科技水平制约的客观现实,但

不是其生产有毒食品“情有可原”的理由。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生态和安全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3分)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要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少数生产者为了自己一时的眼前利益而置他人身体健康于不顾,这是个人主义的表现,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应教育生产者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3分)

(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生产者必须把消费者的生命放到第一位,才能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材料中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是错误的。(3分)

27.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2分)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长,扶贫开发的财政投入力度随之逐年提高,有力地发挥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4分)(不联系材料,只回答财政的作用,最多得2分)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分,泛泛回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得1分)政府出台区域发展政策和惠农政策措施,在扶贫工作中做到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2分)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3分,只答出其中一句话得2分)各级政府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实行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3分)(只回答国家宏观调控,最多得2分)

【解析】本小问难度较大,从材料的关键词我们能想到财政的巨大作用,财政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有重要作用,从“扶贫减贫”的说法我们看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也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所以本题需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水平才能答好本题。

第四篇:高二政治11月周考题

高二政治11月周考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51分)

1.“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即将从轻度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将会坚持统一规定同自愿选择相结合,小幅逐步调整,以减少社会震动,争取更多支持。由此可见()

①把握共性与个性的联结能更好的认识事物的本质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③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改造规律造福人民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1年2月10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按计划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精准进入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成功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3月4日,3幅由“天问一号”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发布,这颗承载人类最多想象的红色星球的神秘面纱正慢慢揭开。这表明()

①火星探测的最终目的是主体形成对客体的真理性认识

②科学实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③对火星认识的深化是一个不断推翻既定真理的过程

④火星探测器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促进了对火星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为了从社区治理层面破解城市化过程中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支持不足、社区保护不够的问题,《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指导村(居)民委员会落实专人专岗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法定要求,每个村(社区)至少设立一名儿童主任。设立村(社区)儿童主任()

①扩大了基层群众性民主自治的范围和权限

②提升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救助和保护水平

③提高了基层政权管理服务社会的行政效率

④加强了城乡未成年人成长保护机制的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灵感思维是指人们在科学研究、科学创造、产品开发或问题解决过程中突然涌现、瞬息即逝,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过程。它产生于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再加工,储存在大脑中沉睡的潜意识被激发,即凭直觉领悟事物的本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灵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灵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大脑中的潜意识是灵感产生之源 ④灵感思维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我国传统考试采用人工手批阅卷方式,耗费时间长,效率低。1985年,光标阅读机的问世使得客观题阅卷实现自动化。1999年,专用扫描设备加网上阅卷软件基本实现阅卷过程的信息化。近年来,“专用扫描设备”的系统推出校园版,为用户体验提供了质的飞跃。我国考试阅卷技术发展的历程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②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上升的③事物发展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④事物发展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漫画《腾不出手》主要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办事情()

①思想僵化,不能因时、因地制宜

②瞻前顾后,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

③死搬教条,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

④主次不分,看问题没有抓住主流

漫画《腾不出手》主要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办事情()

①思想僵化,不能因时、因地制宜

②瞻前顾后,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

③死搬教条,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

④主次不分,看问题没有抓住主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式,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同时,我国人口总量庞大,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202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此可知()

①我国居民的生育观念始终落后于社会存在 ②人口政策调整取决于社会存在变化的需要

③改善人口结构是人口政策的最高价值追求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当前,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同时,司法活动中也存在一些类案不同判、冤假错案以及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下列说法有利于推进司法公正的措施是()

①检察院法院共同行使审判权,守住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

②深入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以公开促公正

③政府杜绝执法不公、随意执法、不断提升公信力

④健全法律统一适用机制,积极运用大数据推送类似案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形势将发生重大转折。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会议研究决定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意味着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调整为“三孩生育”。材料表明()

①人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 ④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1年7月21日,在西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实地察看雅鲁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习近平指出,雅鲁藏布江水系是难得的一块绿地、绿肺,它的生态还很脆弱。要以保护为主,保护住这一块“净土”,一起把这件事情做好。这说明()

①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③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④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避免主观随意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1年8月1日上午,在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里,巩立姣在女子铅球决赛中赢下了她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展现了“中国力量”。在赛后采访中,巩立姣激动地说道:“我练习铅球练了21年,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人一定要有梦想的哲学依据是()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实现梦想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2021年2月20日,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百年党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要以昂扬的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利于()

①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其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保持团结统一,是党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③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党员的科学文化素养 ④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近年来,敦煌人针对莫高窟壁画和彩塑逐渐退化的问题,采用数字化技术精心保护和修复珍贵文物。他们深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利用“互联网+”成功上线“数字敦煌”资源库中英文版,实现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象全球共享;推出数字文化品牌,开发文化产品,深受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喜爱。敦煌文化合理开发保护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辩证法对每个事物都是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②离开创新意识我们的事业就不能取得进步和成功

③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一切,而要既肯定又否定

④不断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基础上的实践创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一纲要的制定经过数次修改,其出台应有的程序为()

①国家发改委起草《“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建议》

③中央文件起草组充分调研,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形成“建议草案”

④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纲要》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5.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我们在“六稳”工作基础上,明确提出“六保”任务,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立足国情实际,既及时果断又保持定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科学把握规模性政策的平衡点。应对经济形势的做法体现了()

①坚持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②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坚持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人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离别诗运用虚景与实景相结合的手法,使欢聚时的乐景与想象中离别后的孤寂形成对比,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和愁绪,也映照了诗人被贬为龙标尉的怀才不遇的心境。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从“橘柚香”着手描写欢聚时的乐景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②“人舟凉”是诗人借当时当地的凄凉景观表达内心怀才不遇的心境

③“忆”虚构的旅夜孤寂的场景来源于诗人独特的思维和想象力

④诗人通过想象力创造了当下和未来的联系,使诗更具朦胧美和表现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在湖南省长沙市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②要树立全局观念,寻求实现整体最优目标的合理方案

③统筹湖南规划编制全局可以实现国家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9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问题始终是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紧密关联的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一路下滑,从1990年的21.06%降至2015年的12.07%,到2019年仅为10.48%。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 13.5%。按国际标准,我国已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

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都会深刻改变人口结构、经济资源配置关系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公共设施与福利制度等方方面面。具体来说,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至少有三∶其一,适龄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口红利" 衰减;其二,领养老金的人教和公共服务需求增加,加大财政压力;其三,专业技能升级较慢,延缓产业发晨步伐。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指由,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知识,说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9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日,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清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闻“汛”而动、听令而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关地区党委和政府紧急应对,党员干部冲在一线,人民子弟兵勇挑重担,消防救援人员迅速行动,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凝聚起防汛抢险救灾的强大力量。习近平强调,防汛救灾的危急关头,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极大的政治担当和勇气,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要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落实在防汛救灾的行动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不畏艰险、知重负重,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英雄本色。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在防汛救灾中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12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要巩固脱贫成果,用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要发扬孺子牛精神,正确处理“远与近”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各种利益冲突和难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既要维护农民的眼前利益,还要发展长远利益。乡村振兴要发扬拓荒牛精神,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创新发展与因循守旧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创新发展的过程,这种创新离不开一往无前的拓荒牛精神。乡村振兴要发扬老黄牛精神,正确处理“快与慢”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隐功”与显绩”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历史进程,必须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克服一切消极等待和急躁冒进情绪,用老黄牛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角度分析如何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12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为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决定开展“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活动”。展播作品有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剧目《功勋》《跨过鸭绿江》《公民》等;反映改革开放的剧目有《大江大河2》《生命树》等;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实题材剧目《山海情》《大国担当》《在一起》等。它们将陆续在全国城市主要电影院线及广大农村地区、中央电视台及省级卫视展映展播。

(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绝非偶然。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12分)

(2)某校计划在建党百年之际,组织开展一次全校师生学党史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主题。(4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解析】①②正确,材料中,延迟退休将会坚持统一规定同自愿选择相结合,小幅逐步调整,以减少社会震动,争取更多支持,这说明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把握共性与个性的联结能更好的认识事物的本质;

③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改造规律”的表述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2.【答案】C【解析】①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而不能说火星探测的最终目的是主体形成对客体的真理性认识;

②④正确,材料中“3幅由‘天问一号’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发布,这颗承载人类最多想象的红色星球的神秘面纱正慢慢揭开”,这表明科学实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火星探测器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促进了对火星的认识;

③错误,已确定的真理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发展。故选:C。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其根源来看,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促进人们认识的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创造了越来越先进的认识工具,这些认识工具也会延伸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进步。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一切认识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改造世界,为了服务于实践。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3.【答案】D【解析】①错误,设立村(社区)儿童主任并没有扩大基层群众性民主自治的范围和权限;

②④正确,设立村(社区)儿童主任提升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救助和保护水平,加强了城乡未成年人成长保护机制的建设;

③错误,村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组织。故选:D。

本题考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是国家政府以立法的程序保障因年老、疾病、生育、工伤、失业等生活陷入困境的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一种保障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城乡差距比较大,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的作用。

(2)内容主要包括:①社会救助;②社会保险;③社会福利;④社会优抚。

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由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

(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①主要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

②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4.【答案】A【解析】①符合题意,灵感思维属于意识的范畴,是实践活动的产物,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符合题意,灵感思维产生于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再加工,储存在大脑中沉睡的潜意识被激发,即凭直觉领悟事物的本质,表明了灵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故选:A。

5.【答案】C【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②③正确,从人工阅卷到客观题阅卷实现自动化,再从网上阅卷信息化到专用扫描设备校园版,表明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④错误,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否定。故选:C。

本题考查: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

6.【答案】B【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漫画《腾不出手》主要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办事情思想僵化,不能因时、因地制宜,死搬教条,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

②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瞻前顾后,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

④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主次不分,看问题没有抓住主流。故选:B。

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前提--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论基础和前提。

②关键--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

③重要条件--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在分析每一个具体矛盾时,一定要“事事”“时时”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时间、地点和条件,就无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3)如何全面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生活与哲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具体办法。其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二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第一层是认识问题,第二层是解决问题。认识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第二层是第一层的目的和落脚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哲学原理,而是方法论要求,其原理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

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背过相关的理论,结合材料进行选择即可。

7.【答案】D【解析】①错误,“我国居民的生育观念始终落后于社会存在”的说法过于绝对;

②④正确,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202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此可知人口政策调整取决于社会存在变化的需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

③错误,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故选:D。

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①内涵:各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②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首先,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其相适应。其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也会发生或早或迟、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错误和不合题意的选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

8.【答案】C【解析】①错误,在我国,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而不是检察院法院共同行使审判权;

②④正确,我国的司法机关是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推进司法公正,应推进法院审判公开、检察院检务公开,以公开促进司法公正;同时健全法律统一适用机制,积极运用大数据推送类似案例,有效降低司法活动中类似案例不同判决的比例,进而促进司法公正;

③错误,政府是依法行政的主体。政府不是司法机关,因此政府的举措无法直接推进司法公正。故选:C。

本题考查:推进公正司法

(1)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2)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4)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行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9.【答案】B【解析】①④正确,材料中,会议研究决定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表明人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②错误,正确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错误,思维依赖于存在,存在不依赖于思维。故选:B。

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0.【答案】D【解析】①错误,认识规律有利于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错误,认识自然规律是利用自然规律的前提;

③④正确,雅鲁藏布江水系是难得的一块绿地、绿肺,它的生态还很脆弱。要以保护为主,保护住这一块“净土”,一起把这件事情做好。这体现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避免主观随意性。故选:D。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背过相应的理论知识,结合材料进行选择即可。

11.【答案】A【解析】①②正确,巩立姣激动地说道:“我练习铅球练了21年,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人一定要有梦想是因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错误,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④不合题意,材料并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是实现梦想的基础。故选:A。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和无关的选项。

12.【答案】D【解析】①④正确,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错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 的思想基础;

③不合题意,材料不强调科学文化素养,而是强调思想道德修养。故选:D。

本题考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

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条件;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4)要加强党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这是关系到人心向背的重大问题。

2.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

(1)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理想信念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进,历尽困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着,因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13.【答案】C【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敦煌人针对莫高窟壁画和彩塑逐渐退化的问题,采用数字化技术精心保护和修复珍贵文物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即肯定又否定,说明辩证法对每个事物都是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

②说法错误,该选项夸大了创新意识的作用;

④说法错误,应该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故选:C。

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原理;创新的社会作用

1、辩证否定观原理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3)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

2、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

14.【答案】B【解析】③排第一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因此第一步是,中央文件起草组充分调研,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形成“建议草案”;

②排第二位,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提出规划建议,体现政治领导,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建议》;

①排第三位,中国政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履行经济职能,即国家发改委起草《“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④排第四位,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决定和监督权,即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纲要》。

因此正确的程序为③→②→①→④。故选:B。

本题考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传导式选择题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题型。解答传导式选择题,必须把握“甲→乙→丙→丁”的原则。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原因不能引起下一个结果的产生或者上一个因素不是下一个结果产生的原因,则该选项为错误选项。另外,需要注意:题干所给条件必须为最初的原因。

15.【答案】B【解析】①③符合题意,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在“六稳”工作基础上提出“六保”任务,这一做法坚持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②④不合题意,材料强调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而没有涉及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故选:B。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6、【答案】A【解析】①正确,从“橘柚香”着手描写欢聚时的乐景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②正确,“人舟凉”是诗人借当时当地的凄凉景观表达内心怀才不遇的心境;

③错误,“忆”虚构的旅夜孤寂的场景来源于诗人的实践;

④错误,诗人通的想象力不能创造当下和未来的联系。故选:A。

本题考查: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预见到在哪些情况和条件下,应该出现哪些现象,人类就可以预先提出计划和方案,采取措施,防范不良情况,利用有利情况,造福自身。这些都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的选择性是指:我们所认识的反映的世界,其实只是反映出我们所愿意承认的那一部分,而绝非全部。认识外境的意识活动是种自我主观的行为,我们的一切认知行为其实都是自我意识的选择性反映,谈不上真和伪,一切见解都不是真实的对外界的反映,只是在反映我们自己对外界的认识程度而已。

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7、【答案】C【解析】①说法错误,无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②④符合题意,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顶层设计主要强调统揽全局、重视整体,用系统优化、综合的思维方式看问题,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统筹考虑。③说法错误,对于国家整体来说,湖南规划编制只是局部而不是全局。故选:C。

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

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②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本题考查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

18.【答案】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4分)

②现阶段人口政策的调整作为上层建筑变革,(1分)适应了我国人口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新特点、新态势和新格局;(1分)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1分)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1分)、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保持人口红利(1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分)

19.【答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防汛救灾中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利于筑牢党的群众基础,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③我国政府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政府,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利于政府在防汛救灾中有效履行职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公众,维护受灾群众的切身利益。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在防汛救灾中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材料“习近平强调,防汛救灾的危急关头,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极大的政治担当和勇气,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要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落实在防汛救灾的行动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不畏艰险、知重负重,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英雄本色。”可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防汛救灾中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的角度作答;材料“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关地区党委和政府紧急应对,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可从我国政府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政府,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角度作答。

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该题首先要弄清设问指向,然后运用理论知识逐层分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概括提炼观点,描述阐释事理的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20【答案】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既要把握直接的眼前联系,也要重视间接的长远联系。发扬孺子牛精神,正确处理“远与近”的关系,就是关注农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促进乡村振兴。(3分)

②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用开拓创新来破解发展难题。(3分)

③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正确处理“快与慢”的关系,需要脚踏实地,克服冒进,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振兴。(3分)

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整体,解决乡村振兴的矛盾和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发挥“三牛”精神的合力,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动乡村振兴。(3分)

21.【答案】(1)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国情和社会历史条件,领导各族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4分)

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遵循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分)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最高价值追求,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4分)

(2)①同心向党,共绣党旗。(2分)②重温峥嵘岁月,共创时代新篇章。(2分)

第五篇:湖北省政治高二期中模拟考试)

仙桃一中2014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高二政治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1.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核心变化就是对经济发展的提法,由过去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转向“持续健康”,由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转向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为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材料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与客观性②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④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②③C. ②④D. ③④

2.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两会的新亮点:会场不摆鲜花,会议用过的稿纸要回收利用。节俭新风正在改变中国。这一改变体现了

①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说

A.“空谈”与“实干”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B.“谈”不重要,“干”才重要,因为“干”是

“谈’’的根本目的C.“谈”要“实”,“谈”要对客观事物作如实反映D.“谈”要与“干’’相结合4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提出了 “绿色生活”理念,现阶段有很多 人开始逐步接

受了该理念,并加人到“绿色餐饮” “绿色出行” “绿色住宅”等行列。这反 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

升华

5.读漫画《“酷”评》。导致如图人们评价不同的原因是

①意识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③意识内容的客观性④意识形式的主观性

A.①③

B.②④

D.③④ C.①②“酷”评

6.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发表了题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下列观点与材料所蕴涵的主要哲理一致的是

①凡益之道,与时偕行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③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④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科学家米勒于1939年制出DDT杀虫剂,并因此获得1948年诺贝尔奖。后来因为DDT影响人体健康,到20世纪70年代,DDT被世界各国明令禁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重新启用DDT用于杀虫,预防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关于DDT的争议可能还会延续。人类对DDT 的争议佐证了的认识与实践检验密不可分、相伴而行 ②真理在实践中反复接受检验,并不断地被推翻 ③对真理的追求是

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④实践的历史局限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8.空气对物体有阻碍作用,但这种阻力也可变为推力。人类发射火箭就是利用空气反作用形成的推力,把

火箭推向太空。这说明了

A.人们可以发挥主动能动性让规律为人服务

B.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人们可以改造自然物的属性来为人类服务

D.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9.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201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

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材料中政策的实施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10.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可谓众所周知。该理论认为: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没有任何物质可以超越

光速。但是,最近欧洲研究人员发现了难以解释的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属实,那么爱因斯坦的经典理论将被改写,或者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能错了。这说明

A.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B.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C.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性认识包含着谬误

D.真理没有不被怀疑的特权,因为其根源在于认识是不断发展的11.嫦娥三号实现软着陆必须突破五大难关。据此,部分西方媒体认为成功的概率只有三成;相反,基于我国航天技术的辉煌成就,国内媒体对此普遍充满信心。这告诉我们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②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体内平衡法则是指生物体能够调控自身内部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大自然赋予人类躯体自动保持体内各种稳态的能力。然而,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易引发人体内能量、营养素、激素、微生态等方面的生化失衡,破坏原有稳态。这表明

② 为事物联系比自在事物联系更具有破坏性

②外部因素能引起事物内部联系的改变,影响事物性质或状态③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是维系人体原有稳态的必要条件④人类在调控体内平衡方面并不比其他生物体具有更多主动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

13.近一段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多个省(市、区)深入推进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总结提炼、生动践行本地的核心价值表述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精神。下图为部分省市的“精神”表述语。

省级的新“区域精神”确立后,下级区域也将随之确立和调整自己的“区域精神”。为了确保这些地区的征集活动能够征集到一定数量的投稿,各地一般都提出了硬性指标。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至今,全国至少有33个县(市、区)公开征集过区域精神,2010年后尤其集中。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说明各地竞相提炼和征集区域精神的原因及应注意的问题。(12分)

1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绘制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

蓝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制定“十二五” 规划,国家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

方面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

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15.建国以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发生了很多变化:

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自由迁徙期。1954年宪法规定了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

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1958年和1959年的户口制度对

人口流动作了严格限制。1975年宪法取消了关于迁徙自由的条款。

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为半开放期。1984年制定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是对户籍政策的重大调整,人们对户口问题的认识有了新变化。

2010年5月,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2010年以来,公安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在历时一年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各地经验、反复进行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201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认识过程的哪些特点?(12分)

1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治理

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等。某校高二(1)班的5名同学组成探究小组,对PM 2.5的成因、治理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并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一同参与。

同学甲了解到,一台PM2.5监测仪器大约要花费二三十万元,一年的运营维护成本近5万元,一个监测站常年运行下来成本很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PM2.5的监测还有一定难度。但是,在全国推广PM2.5的监测,也意味着大量监测仪器的上马,相关生产企业也将迎来一个较大的市场机会。同学乙认为应当尽快在全国推广PM2.5的监测工作。

(1)请你站在同学甲或乙的立场上,运用唯物论有关

知识论证该观点。(6分)

同学们了解到,pm2.5主要来源就是汽车尾气,他们

认为应该倡导绿色出行方式。为了解市民的想法,探究小

组对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他们依次对公共交通工具、私家车、出租车、电动车、自行车和其他出行方式进行了

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分析市民在出行

方式的选择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26.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分)区域精神是对当地政治经济的反映,(2分)各地通过凝练词语形象概括出的区域精神,将起到一定号召作用。(2分)②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2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提炼和征集区域精神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本地实际,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否则,所概括出的区域精神将会起到负面影响。(2分)

27.①系统进行理论学习,并深入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分)②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分)③立足国情,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做到了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4分)

28.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我国对户籍管理制度反复进行评估论证,说明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4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我国对户口管理问题的认识、对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化的。(4分)③认识具有上升性。我国对

户口问题的认识、对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不断发展、不断完善。(4分)

29.(1)站在同学甲的立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分)在全

国范围内开展PM2.5的监测要经过调查研究,充分考虑投入、成本等客观因素,反对唯意志主义。(3分)

站在同学乙的立场: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分)尽快在全国推广PM2.5的监测有很多有利条件,必须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3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它要求人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家庭条件和客观外界条件不同决定了人们的选择出行方式不同。(2分)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选择性。(2分)人们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都是在一定的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2分)

下载安徽省淮南市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考题1[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淮南市高二政治上册期中考题1[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政治期中印刷试卷

    A.意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上 B.人们想得到的东西都能在实践中制造出来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C.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1.下列关于哲学......

    高二文科政治期中测试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井都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高二政治 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11年8月8日,第九套广播......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 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 A. 一支新铅笔长约17.5 B. 课桌高度约为7.8 C. 1元硬币厚......

    高二上册政治教学计划(共五篇)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使命担当,听党话跟党走,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

    2014高二年级期中政治考试卷5则范文

    乌审旗职业中学2014春季高二年级政治期中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3分X20=60分)1、下面对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重要区别论述不正确的事A中等职业学校都设置了面向各个专业的......

    高二期中政治试卷(五篇范例)

    2012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Ⅰ卷(单选......

    银川一中高二期中政治(5篇)

    银川一中2007/2008学年度(上)高二期中检测(必修3)③科技创新发展,才有经济的发展,才能在政治上占据有利地位④科技发展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

    高二年级期中政治试卷分析

    高二年级期中政治试卷分析 第41题: 第一问,得分率较高,丢分原因,不能将三种消费心理与材料结合分析,同时还存在一些知识点不清晰的情况,如将从众心理描述为盲目心理等。 第二问,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