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班级策略

时间:2019-05-13 01:5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作文教学的班级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作文教学的班级策略》。

第一篇:小学作文教学的班级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的班级策略

【内容摘要】:作文当然也成了师生的头痛病,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写,老师不知道该如何批改,每次习作大部分学生都是提起笔来不知道如何下笔,或者是有话写不出来,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晰,或者是表达不明确,牛头不对马嘴。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关键词】:阅读积累

口头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

丰富生活

全面提高

作文教学策略

正文:我是一位农村教师,农村小学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状况:“教师怕教、学生怕写”。我个人认为,这是由于农村小学生生活在偏僻的地区,生活贫困,接触社会少,可阅读的书籍少,个性内向,表达能力差,写作的素材少得可怜;同时,由于生活在农村,教改信息闭塞,作文指导缺乏好办法,孤立指导、空洞指导或放任自流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造成的。我在农村从教已近6年,我发现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

1内容空洞、欠真实,语言贫乏、平淡。农村学生自己很少阅读课外书,加上安全等因素,学校很少开展校内校外活动。生活的单一,见识面的狭窄,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做到读写结合,因而,学生写出的作文语言贫乏、平淡,内容空洞无物。

2.作文题材雷同,千篇一律。农村学生大多生活单一,见识较少,加上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学生的思维被限定得过死,因而写出的文章雷同,甚至千篇一律。

3缺乏想象。许多学生的作文,记事纯粹记事,平铺直叙,对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一律没写,像记流水账。语病较多,错别字连篇。农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本地方言交流。当地老师为了省事,有时也用方言教学。因受方言的影响,学生在习作中常用本地方言的句子结构形式来写作文,因而语病较多。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才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们班的写作一直是个弱项,我也进行了认思。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积累材料,丰富文库多阅读,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激发学生习作兴 趣

1,俗话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内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除把课堂还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越广泛越好。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

2.重视营造读书氛围。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通过班级营造读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我通过引导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如“读书是我唯一的兴趣”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书能使愚人变聪明”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言。每个星期三都让他们借课外书读,交换着看,教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遇到好词佳句,好的段落,都把它们誊写在积累本上,同时把自己的读书感悟也写出来。

3.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应当从低年级开始,把学生的生活资源变成写作的题材,让孩子按照自己想法去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把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切身感受到的统统写出来。让学生知道其实写作就是写话,就是把自己特别想说的话写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能写好。而且要不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浓浓的写作兴趣得以长久地保持。写好后,捕捉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要多表扬,少批评,那样,学生的脸上肯定露出了自信的欣喜,自然引起写作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他们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写话,老师表扬,家长夸奖,自己更得意,必定越写越想写,越写内容越丰富。而不断的成功,会不断地培植自信,会不断期待自己有下一次的成功。于是,学生有感而发就写,难忘的事就写。这样作文在学生眼里只不过是种读书、游戏、吃饭,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自己需要、生活学习需要的自然的事,就会对习作有浓厚的兴趣,对习作充满自信。二,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指导学生作文如何从内容入手。

总之,尽自己的所能鼓动学生读书,鼓动家长买书,为学生借书创造机会,让书籍成为孩子们的精神食粮,成为课外最受欢迎的消遣方式。同时,还要结合课堂教学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百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阔学生眼界。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三、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 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我就叫学生写日记。那个时候学生识字量还不是很丰富,我允许他们用拼音代替,也可请教别人。起先,我也允许他们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逐渐地培养他们写一件事,再是写一件有意义一点的事,然后叫他们写做这件事时,会想到些什么,逐渐培养他们把这件事写具体一些。到现在,学生已经三年级了,还坚持写周周记。从二年级开始,我把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提高到看图写话,在说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看到的图画,通过自己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三年级除了完成每单元大纲的写作要求外,常常补充仿写课文段落,如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按先总结后分述,按并列段式等,及补充想象作文,给学生以想象空间,充分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平时,每学完一篇思想深邃,饱含激情的文章后,我总是让学生谈谈感受体会,让学生从中挖掘出写作素材,写读后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每当写大作文前,先指导学生说,然后再习作,使学生有话好写,以提高写作兴趣,每次是在自然而然地写作,没有给学生压力,学生就快乐作文。

四、改革作文评改方式,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古人说:“三分貌,七分扮”。用于作文中就是“三分文章七分改”。俗话说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因此,评改作文成了促进作文能力提高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在新课标下,评改作文应以学生为主体,实行自改自评、小组评改、集体评改相结合。自评自改是在指导学生明确作文目标,牢牢掌握评改方式的前提下,进行成功评价与自我调整。先对自己的作文可取之处进行自我成功评价,并推荐自己作文中自认为写得成功的地方,供同学学习、欣赏,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子也可以。这样,无论作文能力如何的学生,他们都会毫无顾忌地推出,自认为可取之处。即得到同学肯定和赏识,又学到了别人许多长处,受到启迪的同时,便不知不觉地走出了“不会”作文的低谷,满怀信心地向成功迈进。因为成功是人人所企盼的,渴望成功,获得成功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最佳途径之一。小学生大多对自己充满信心,具有好表现的心理特征,时刻渴望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以人为本,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经常性的正面评价,是学生感受愉悦的根本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环节。在自评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推出公认的写得好的作文,在多媒体展示台上展示,供人欣赏,全体学生用总目标、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对这些作文进行成功评价,大家都来赏识好作文成功之处在哪里?领悟好的表达效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作文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会更加各显风采;对作文不太突出的学生,也会增加作文灵感。小组评改时将学生按其写作基础,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都配有优秀生、良好生、一般生甚至后进生,突出以好带差,以优秀生为组长,人人参与评改,教师只是巡视,解决各组碰到的困难,必要时参与能力稍弱点组的评改。再由各组长上台在多媒体展示台上展示该组的习作,并进行解说优点与不足,最后由教师挑选优、良、一般的习作进行点评。五,教给方法,指导写作 农村小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有限,积累的素材也不太丰富,所以教师要试图用可利用资源让学生获取写作材料。一是用眼睛去观察生活。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人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观察不能忽略方法的指导,要努力让学生把观察生活当成一种习惯多读多写,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读是积累,写是提高,只有读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达到多写的目的,首先培养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具体做法是:优等生可以写出读过的文章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抄录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后进生则不同,他们只要能抄录几个好词佳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

六、师生赏识习作,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对于学生的作文,我们应该允许有差异,允许失败,充分信任,热情激励。不要要求优生的习作都写得像优秀作文一样,也不要把后进生的作文和优生对比。教师应充分以赏识的心态和赏识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热情鼓励,促使学生找到“作文我能行”的感觉。

结束语:

总之,作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每天的百字日记,组织集体阅读课外书,激发学生习作兴趣,重视课前3——5分钟的演讲等等。当然作文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有成效的,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努力,点点滴滴地引导,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可谓任重而道远。只要教师做作文教学中的有心人,耐心不断的摸索,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作文教学的质量定能再上新台阶。但是,语文教师只要转变观念,善于挖掘农村的可利用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体验性活动,扎扎实实地去实践探究,就一定能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2.3.主编:黄亢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著:于永正。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1 著:仇艳。

第二篇:2016.3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一、引言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集体内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年龄尚小,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学习观形成的初始阶段,班集体的健康向上与否将对他们的一生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然而,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小学班级管理就是教室管理,也就是管理学生的常规与秩序。所以,教室墙上都贴着《班级守则》与《班级公约》等。要求学生们能遵守秩序,重礼貌,好好学习,按时做完功课,不作弊,不迟到早退,遵守校规,尊敬师长等。有些学生的行为触犯了班规、校规时,教师还用一些带有体罚的办法来纠正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并督促学生努力学习。这种片面的认识和简单的做法致使班级管理死气沉沉,班集体缺少应有的朝气。还有人认为小学班级管理就是教学管理,于是忙着填鸭式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品德教育,学生成了应试教育的奴隶。凡此种种,长期以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后果堪忧。小学生年龄尚小,班级管理应具有自身规律和特色,因此,探析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迫在眉睫。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针对影响班级管理的因素,通过多种途径、方法进行研究,寻找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导教师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以教育的艺术打动学生,班级以健全向上的集体氛围和力量影响学生,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与同伴和谐共处,互相关爱,营造团结、勤奋、守纪、创新的班级氛围,为学生创设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笔者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十多年,对小学班级工作管理工作有颇多认识和感受,也对此项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研究,发现情况不容乐观。现例举如下: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主要危害

(一)、“威权式”管理

常常听到中小学同行说他们认为育理论所介绍的原理、原则、教法均不切实际,必须代之以严厉管教与体罚,因为这些老师从小学、中学都是这样被打大的,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于是也就依照以前老师的方式行事。一些老师深受“不打不成器”、“教不严,师之惰”观念之影响,加上绝对服从与齐一标准,要求学生乖顺,这种现状一直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甚至一般家长的质疑。

其实,威权式的老师对学生会产生下列影响: 1.对学生要求高度一致。2.要求绝对服从,采用严格管教方式,学生动辄得咎(学生无法独立自主,且在人格上不易成熟)。

3.学生心生畏惧、怨愤,师生沟通有困难。4.学全害怕老师体罚,因而对人们存有敌意,在行为上表现自保、退缩,在认知上缺乏主动性,更缺乏勇气,不敢反抗权威。

(二)“保姆式”管理

长期以来,保姆式教育充斥着小学的管理,日常生活和管理事物都由教师包办,老师天天守在教室,亲自处理纪律、卫生、出勤等日常事物,教师的这种包办管理,害了学生,也害了老师自己,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新精神,也抑制了广大教师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废除保姆式教育,提倡并实行学生自治已成了当务之急。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一定要养成学生共同自治的能力,否则不应算为共和国的学校。”因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

(三)、“重智育,轻德育”式管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一直以学生的学科成绩及高升学率作为教学成效的指标,小学也不例外,一切以学科成绩为主,整个教学重心放在学科知识教学上,忽略情意、技能、认知三个目标的同时达成。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信任、尊重、协助与鼓励,无法给学生一个安全、温暖、和谐、无恐惧的班级气氛,更无法让学生在自我努力中获得成就,培养出评价、欣赏的观念:当然也谈不上让学生在选择、珍视、行动中去进行各种学习活动了。

纵观以上几种班级管理,其成因是极其明显的:

1、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

2、误解教育的爱。

3、偏重知识学科的教学,缺乏人文素养。其危害也是巨大的:

1、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2、班级缺少凝聚力。

3、重知识轻德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近年来,笔者学习了一些国内外班级管理理论及众多优秀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经验,并在自身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地实践积累,整理和探索了以下几种不成熟的班级管理策略,与大家一起探讨。

三、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讨

(一)“平等式”管理策略

实施新课程的同时,对班级管理的理念也应该随之转变,摒弃教师的领导权,进行平等地师生交流,纯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树立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发展的管理思想,建构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

1、让学生自觉关心班集体

“班集体”的概念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是陌生的、抽象的,只能形象地引导他们:你们有两个家,每天从第一个家里背上书包来到第二个“家”里上学,第二个“家”的名字叫“班集体”,这激起了孩子们对“班集体”的亲切感,从而学生头脑中有了“班集体”的朦胧意识。

怎样才能发挥学生自觉关心班集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呢?首先学会关心班集体的成员,改变以往学生喜欢打“小报告”的方式,因为打“小报告”只会使小伙伴之间产生矛盾。当小伙伴开小差时,用手轻轻拍拍他,然后摆摆手,指指黑板,示意他专心听讲;当小伙伴在课间没有准备好上课前的准备时,过来告诉他,把书翻好,反放在课桌上,学生渐渐学会了关心小伙伴,这不仅提高了上课效率,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增进了他们的友谊。

其次学会关心班集体,利用班会展开讨论:你准备为班集体做什么,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要把班集体打扮得非常漂亮;有的准备把教室打扫干净。如:在国庆节前一天,为了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孩子们在教室里挂上了五颜六色的气球,摆放了各种鲜艳的花朵,窗户上贴上了各种形状的窗花,黑板上用拼音端正地写着“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整个教室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也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一片真挚感情。平时,教室地面上再也不会发现一片纸屑,纸篓里的垃圾也不知哪个孩子给悄悄倒了。课间只要发现有些课桌歪了,立即会有学生把它排整齐。从此,孩子们的头脑中深深印上了“班集体”,因为孩子们认为这儿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2、让学生自主参与班集体

每一位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班主任只是班集体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组织学生比赛、竞争、参观、游览,因此,班主任应充分抓住每次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在竞争中施展自己,在参观、游览中相互配合、大胆探索。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机会。

如“小新星儿童团在向你招手”这一活动的开展,利用音乐课教孩子们学唱小新星儿童团歌,在晨会上讲解小新星儿童团的知识,这激发了学生强烈加入的愿望,有了这种愿望,学生必然投入到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个个决心爱新星、爱学习、爱师长、爱同学、爱劳动、争取早一点佩戴上鲜艳的绿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小新星儿童团员。对班干的选举,也改变往常民主评选方法,而是人人申请:你想当选什么;以你的条件符合当什么;当选后又准备怎么当好呢。班集体中设立不同类型的职位:班长、小小读书站站长、护花队队长、管理图书的管长、课间活动监督长、能教广播操的小教练、早读课上的领读员、有责任心的语数组长,给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展露,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从而形成一个有特色的班集体。

每一位学生都是班集体不可缺少的成员,学生和班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班主任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二)“开放式”管理策略

在班级管理中,一开始我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一大堆班务工作上,把着力点落在“管”字上。我认为,只要我肯努力,肯花时间,就能工作到位。因此我忙于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把大量经理耗费在处理各种问题上。可是,一段时间以后,我感到身心疲惫。原来,靠“管”已经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了。

1、开拓创新,树立科学的新观念。

很多教育者总是在考虑“怎么让这些孩子听话?”而不是“我们怎么来支持那些由我们负责的人,让他们学会通过引导自己的积极性来实现自己的和社会的目标?”

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必须要用科学的人才素质观、人才成长观、教育规律观、教育方法观作指导。记得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提倡以10个“开”字来投身新时期的工作:“开拓的精神,开通的思想,开明的态度,开阔的眼界,开放的路子,开朗的性格,开发的干劲,开导的方法,开诚的交谊,开心的情绪。”我想,其实这10个“开”字,同样适用于指导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

2、情感教育,建设温暖的班集体

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首先,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长辈的依赖性比较强,从我现在所教的一年级的学生身上就能看出来,在课间活动的时候,有些孩子就常把老师叫成妈妈。如果老师能以父母般的温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去看,去说,去学,同时在这种父母般的情感中渗透说理教育,做到情理交融,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学生在获得道德认识的同时,充分享受参与学习、活动后的愉快和满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其次,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教师的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真诚地爱护学生。所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用全身心的爱关心学生,学生就能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班级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建设好的班风。

3、管理有的放矢,促进班集体共同进步

第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受不同的环境影响,其体力、智力、兴趣、爱好、性格等存在不同的特点。从学生家庭成员的构成,家长的教育方法、要求入手,可了解学生个性、性格形成的原因,了解学生的学习、劳动的态度;从学生在集体中的表现方面入手,可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活动技能,以及对同学、对集体的态度;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入手,可了解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学生特点了解清楚了,就为进行个别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在充分了解学生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的基础上,教师要因势利导,进行教育。有的需要严厉批评,有的需要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有的需要给予体贴、关怀式的温情,有的需要给予信心,充分创造其学习生活的有利条件。

第三,是要因人而异,扬长补短,寓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在为集体服务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有的喜文,可让其常为班级吹、拉、弹、唱;有的喜动,可让其负责班级对外联系,广泛交流。总之,让每一位学生都为班级增添光彩。

4、争取家长配合,运用家校联系的新途径

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主要方式有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开展一日对外开放活动,电话联络,聘请班级校外辅导员等等。在这方面,教师的积极主动,更能赢得家长的陪护、支持,达到事半功倍。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人、教育人。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产生1+1>2的教育效果。

5、注意心理相容,注意情感沟通

所谓心理相容,即要使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效应,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教师和学生要有共同的目的要求,要有融洽的情感,要互相信任和理解。师生心理相容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就有了情感的沟通,就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接受教育就有了情感的基础。

(三)“激励式”管理策略

何谓激励?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认为,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动力,给以活力,唤起愿望。它似催化剂,使优秀者更为完善,使自卑者自强,使盲目者清醒,使整个班集体进取向上,团结进步。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级管理的效能体现为人的发展。因而,班级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而引导人的行为活动的过程。在人的行为活动过程中,是否给予激励,其行为活动的表现及效果大为不同。因而,现代的班级管理需要构建一套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积极的行为活动。以下谈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常用的五种激励策略。

1、全员参与——责任激励

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团体成员以不同的形式参与集体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成员的士气、改善心理氛围、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根据管理心理学的这一原理,我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班干部轮值制”,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有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班干部轮值制”即班主任根据学生档案,均衡学生的优劣之势后,把班级分成苦干行政小组,并让学生自设“官职”分管班级的事情。这便有了台长(整理讲台的)、馆长(管理图书的)、门长(关开门的)、窗长(管窗户的)、帘长(管窗帘的)、排长(排桌椅的)、探长(调查班级事件的)、地主(管地板卫生的)、安全部长(管活动安全的)、水利部长(管脸盆的)……在班主任直接领导下,由各行政小组轮流管理班级的各项工作。每个小组管理一周,往复循环三次结束。每一个循环结束,以民主评议的方式,选出本轮最佳管理小组。三个循环结束后,投票方式选出八名最佳管理学生。

“班干部轮值制”把全班同学置于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班级管理,竞争具有公平性,避免了由班主任指定干部造成的主观、片面以及由此使学生产生的不公平感和逆反心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会对管理者多一份理解和支持。进而产生上下左右较为融洽的心理氛围和群策群力、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价值的迫切感和为班级、小组争荣誉的责任感与义务感,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这种自我管理中,每一位学生的参与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班级管理与素质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数据说话——公平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认为,公平感是一种影响人积极性的普遍观象。从心理发展过程看,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自律时期,他们一方面用审视的目光观察别人,同时,也很注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如果遇到不公平的评价,就会产生巨大的受挫感,影响积极性的发挥。因此,作为管理者,一方面在自己的行为、态度上要做到一视同仁,避免主观、片面性评价,另一方面,设计出科学的衡量学生行为的指标,实行量化管理,用数学学说话,把公平落到实处。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为了让班级管理有章可循,我让班委会列出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具体条款,全体同学共同讨论,制定出全体同学必须遵守的详细的班规,实施班级管理量化考核制度。把学生在校的所有行为予以量化记分,定期公布,累计积分,并把积分作为评优的依据,这样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具体操作是:从每组选出一位纪律小组长,负责登记日常德育加减分情况,每周末在班里汇报一次,学期结束后,把各周的分数累加得出总分。或者也可以实行逐周累加,每周公布公布的分数就是该学期的总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难免会出一些问题,因此,应该允许学生犯一些非原则上的错误,若能真正、切实改过,在量化考核的时候,应给这些学生适当地加回被扣的分数,以鼓励他们不断进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知错能改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应该鼓励。班级的量化管理只要运用得法,必然能因为管理规范,有效地避免主观、片面性,增强客观、公平性以及透明度。这样,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激发了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达到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目的,也达到了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最终目的。

3、先进闪光——荣誉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都希望自己能置身于优秀组织里,并且成为这个组织中的优秀分子。在班级管理中,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时,班主任要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必要时可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自信心。(班级管理 www.xiexiebang.com)因为荣誉是一个人在学习或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重要的标志。获得荣誉的学生,往往有一种被认可的兴奋感和继续进取的心理状态,在奖励时,要一改过去单纯奖励成绩一贯优异或表现一向好的优等生的做法,特别注意奖励那些经过努力而有显著进步的中下等生。班主任更要时刻注意寻找班中这些同学的闪光点,对他们取得的哪怕是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因为青少年学生缺乏韧劲儿,有了进步若不及时鼓励,会很难坚持下来。

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设立奖章:

(1)集体荣誉奖章

参评对象为管理小组、各小队,评比时间为每一个循环结束,评比依据是量化表,荣誉名称有“最佳管理小组”、“先进小队”,奖励凭证为将状。奖励仪式设在班务会上,由班长主持,班主任颁发,并把奖状贴在教室墙上,以示宣传。

(2)个人荣誉奖章

参评对对象是全班学生;评比时间为每月评一次;评比依据是量化统计表;荣誉名称为优秀学生;奖励凭证为优秀学生卡。卡内分设为以下优秀项目:功臣奖、勤奋奖、最佳管理奖、好人好事奖、卫生模范奖、快速进步奖等。卡由书签精制而成,每卡下方有班委会的落款和班主任的印章。奖励仪式设在月末班会上,班长主持,班主任颁发优秀学生卡。

班级实施荣誉激励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巩固、发展自我之长,对比、寻找、克服自我之短的成长机会,学生在优秀学员的激励下,加速了完善自我的过程。班级奖励恰好起到了及时鼓励、不断鼓励的作用,有利于促使学生把一时的进步变为永恒的品质。

4、导有目标——榜样激励

榜样是根据人们关于模仿的心理特点而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它比说服教育更具有服力和号召力更容易引起学生生的感情上的共鸣,给学生以鼓舞、教育、鞭策,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正可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班主任在进行情感激励的同时,必须施以榜样的激励,才会真正扬起班级奋进之帆。

先进人物的言行具有导向性。以先进人物为榜样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榜样可以是社会上的,比如具有“钉子精神”的雷锋,一心为民的焦裕录,公而忘私的孔繁森,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张海迪……学生容易对那些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从内心深处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榜样”也可以是身边的“英雄”,我重视优秀学生对其他学生的激励作用,比如热情为全班同学服务的优秀干部,刻苦学习乐于助人的学习标兵,勇于拼搏敢的优秀运动员……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中的先进人物更具现实性、可信性,也因此更具可比性,更易为学生接受,更能起到立竽见影的作用。学生会用他们的事迹对照自已的言行,检查自已的不足之处,引起自愧和内疚,从而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因,克服缺点以矫正自已的不良行为。因此,在学校设有荣誉专栏,展示评上市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或参加省市有关竞赛获奖者的荣誉证书或个人彩照的基础上,班级相应地利用班会,结合本班的先进人物进行表彰,并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激励和约束学生,更能发挥群体效应,形成有特色的班集体。

责任激励,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公平激励,实行量化管理,用数字说话,把公平落到实处,敦促学生施赶超之行;荣誉激励,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促使学生把一时的进步变为永恒的品质;情感激励,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的情感零距离接触,引导学生走向健康、向上的生活轨道;榜样激励,利用榜样无穷的的感召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当然激励的方式还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都要适时、适当、适度,这样才能使之为班级管理服务,使班级能按着所期望的目标发展,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集体。

四、结束语

从以上方法的实验效果看,我发现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想让班级管理落到实处,改变观念是宗旨,“放手”是前提,“引导”是必须,“活动”是主线,“评价”是促进,让每个学生充分融入班集体,每天都有进步是目的。

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自我约束、控制、管理、教育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管中学,学中管,管中悟,不断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管理班级的能力,提高班级管理的品味,总结经验与教训,才能促进学生更加茁壮、健康、快乐地成长。

表扬,促使学生把一时的进步变为永恒的品质;情感激励,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的情感零距离接触,引导学生走向健康、向上的生活轨道;榜样激励,利用榜样无穷的的感召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当然激励的方式还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都要适时、适当、适度,这样才能使之为班级管理服务,使班级能按着所期望的目标发展,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集体。

第三篇: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策略

(一)学习指导

学习重点

1.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2.不同类型作文的教学模式之区别

3.广泛阅读与提高协作能力的关系

学习难点

1.学科融合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2.作文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训练

学习方法指导

在分析作文教学设计案例的基础上,修改自己以往的作文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一、写作的教学策略

(一)从引导学生观察入手,帮助学生丰富习作的素材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积累作文素材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四学段的写作目标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有人曾提出:10岁儿童所经历的生活足可应付小学时代所接触的作文题目,不必再引导学生去专门观察、认识事物。只要教师善于启发就行了,不应把观察事物列入作文教学的范畴。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学生作文时,有些题目所需的素材虽然是学生已经经历过的事物,但这种经历大都是无意注意。这些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的记忆淡薄,感受不深,更谈不上对事物深刻的认识。因此,对这些事物,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再观察,再认识。对于有些题目所需的材料,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的,更需要引导他们去体察积累了。事实上,有创意的表达要源于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没有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的积累,就不可能实现有创意的表达这个根本目的。诚然,观察生活的主要功夫在于对日常生活的日积月累上。作文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但观察生活不仅仅是为了作文,作文仅仅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部分。

训练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固然是各学科的共性问题,但是,观察对于作文教学来说,显得更为重要。首先,观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接受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个感觉器官实现的。按其

比例,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观察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看”,它往往需要多种器官的共同参与,如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等等。多种器官参与观察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征。其次,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是随意的,不能做到细致地观察,这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并教给他们有关观察的方法。

我们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

小学生写作时,一个常见的心态,就是盼望有“大好人”、“大好事”、“天下奇观”,等待着“舍己救人”、“勇斗歹徒”等感人场面的到来,当然,这些内容如果有的话应该写。但是,在小学生的生活中,他们经历的大都是平凡而渺小的小题材,例如一棵小草、一只虫、一处小景、一件小事、一点感想、心中的一点小秘密等。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幼稚的发展初期,认识生活的能力还比较薄弱,知识的阅历较肤浅。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时,不能脱离学生的认识和生活实际,去要求学生写反映社会生活、具有社会价值的大题材,不能企盼学生写出什么惊人之作。

第二,要坚持把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

所谓定向观察,就是要根据某次写作的要求,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调查、访问等活动,或把观察的事物带入课堂进行定向观察,通过定向观察让学生获取写作的素材。所谓随机观察,就是要求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要求他们凡遇到新鲜的感受,要及时地记在专门的观察本上,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我认为,当学生进入中年级,应把观察的重点放在随机观察上。因为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发现和捕捉生活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就会“文思泉涌”。而且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他们的精神生活也会越来越丰富,真正使作文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要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进行集中归类整理,将“源”建“库”,使零碎的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

通过集中归类整理,使这些素材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认知结构,以便学生在写作时能及时提取。

第四,要引导学生定期进行交流,相互补充,以强化对生活原型的再认识。

学生各自的观察,是按照各人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进行的。这样获得的观察素材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但不乏粗疏或片面。为此,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广泛收集生活素材的基础上,注意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素材汇报交流会”,达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的目的,交流汇报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生活原型再认识的过程。

(二)从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入手,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的思路

学生掌握书面表达的能力需要经历一个长效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我们为什么很难说清自己的作文能力是何时提高的,道理就在这里。

学生写作需要有语言的积累。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但无法表达出来,或者表达得不够确切,甚至思路紊乱。这是因为缺乏足够的阅读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强调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其目的不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成千上万成功的写作模式,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呢?

第一,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丰富的源泉。

在抓语言积累上,除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引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外,还要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阅读室、画廊、板报和班级图书箱、图书角、班级剪报等阵地的作用,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

第二,运用统一的“阅读卡”。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上简要阅读批注或感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定向的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定向专题阅读,就是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作文的语体相协调,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即时效率。自由阅读就是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选定材料。

第四篇:小学重组班级班主任工作策略初探

学科教学管理

小学重组班级班主任工作策略初探

陈军港

浦江县金融希望小学 邮编:322227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期中途或学年中途,班级重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重组班级的学生心理和接班教师心态的变化以及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开展好小学重组班级的班级管理工作,极为困难。本文通过分析重组班级所存在的问题,揭示其中原因,并就小学重组班级班主任工作策略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以供参考,力求帮助重组班级班主任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重组班级 存在问题 班主任工作心理变化 工作策略

不可否认,班主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班级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实施日常思想道德教育更为有利,也更有利于引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一些山区小学,由于各方面原因,在学期或学年中途重组班级的现象较为普遍的存在,而中途重组班级对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实为一种挑战。

一、重组班级问题多多

当班主任不易,当小学班主任更难,而当小学重组班级的班主任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在学年中途重组的班级,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班内各类矛盾尖锐且极易激化。重组班级内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新的老师之间在重组后初期往往存在或大或小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就被激化。

第二,由于各类矛盾的存在导致班级的凝聚力不强。重组班级学生来自于两个以上班级,这就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分门别派”,不利于班级团结。

第三,重组班级学生抵触情绪浓厚。一部分学生一时之间无法接受班级重组这一事实,小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又很有限,所以,到了新的班级后会通过违反班级纪律等行为来渲泻他们的抵触心理。

第四,接班班主任心态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不利影响。一方面,个别并非出于本意

而接班的教师容易带着情绪投入到工作中去;另一方面,每一个班主任在接班后又都会想方设法地努力带好班级。这种前后变化甚至是矛盾的心态如果调节不好,也会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

这些问题给新接手的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而想从根本上

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通过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和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二、对重组班级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心理的变化

首先,“问题学生”的心理变化。班级重组使“问题学生”从不同班级组合在了

一起,其心理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都让他们非常活跃。他们利用自己独特的交流方式可以很快地在班内组成一个个小“帮派”,与班主任分庭抗礼,给班主任的管理带来难度。

第二,班级重组使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发生变化继而引起其心理的变化。由于

班级的重组使学生原本熟悉的环境忽然变得陌生,这不可避免地会打破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后自行建立起来的团体,从而引起学生内心非常微妙的变化。他们也因此更易产生躁动、不安乃至愤怒的情绪,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甚至可能还会有被遗弃的感觉。这些情绪一旦爆发,势必影响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进而给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带来麻烦。

第三,由于新老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不可能相同,也会令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变化。原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式方法,可能他们原来并不喜欢,但是在经过磨合后,他们已经熟悉并且习惯。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定势一旦形成,即使他们并不喜欢原班主任的管理,也很难让他们能轻易接受新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有时甚至还会因为逆反心理而与新班主任发生冲突。

(二)、教师心态的变化

班主任的心态对班级管理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班级重组往往具有临时

性、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再加上重组班级的教育和管理相对来说更加困难,所以,对于接班班主任来说接班往往属于无奈之举。由此,教师心态容易失衡,这对管理重组班级便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具体来说,教师心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轻人者自轻。不同教师有不同的班级管理方式,但并不能简单地以谁对谁

错来评判。你可以不认同他人的管理理念,却不能无视前班主任身上的优点,继而有意无意地破坏他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要知道,小学生的内心世界纯粹而简单,他们的喜欢或者崇拜甚至可以不要理由。如果以对学生原班主任老师的的轻视、批评甚至

刻意地贬低来肯定自己,这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同时也会有损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威信,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欲速则不达。每一位教师都想让自己带的班级在班风、成绩上得到一定程

度的提高,对新接重组班级的班主任来说,这种良好愿望会更加强烈。然而,一方面,班主任对班级情况、学生心理缺乏足够的了解;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完全适应新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倘若在这样一种未经磨合的师生关系下,冒冒然地制定并实施新的班级管理方式,其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其它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重级班级班主任工作策略初探

面对重组班级的实际变化情况和诸多问题,接班班主任又该如何采取针对性的策

略从而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呢?笔者总结了自身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并结合山区小学实际情况,就此问题对重组班级班主任工作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供给众多接手重组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参考。

(一)、化分为合,融为一体。

一个班级好比一支军队,学生是士兵,班主任则是将军。如果学生之间不团结,“帮派”丛生,这支军队就会因为缺乏凝聚力而战斗力不强,而且极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所以,针对重组班级存在的这一问题,接班班主任首先要想方设法密切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增进友谊,增强同学间的团结协作意识。把班内分散的个人、小帮派融合为一个团结的、凝聚力强的班集体,化分为合,融全班学生为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为开展班主任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首先,接班班主任在学生座位的安排和班干部的培养等工作上要充分考虑重组

班级这一因素,注意融合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另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召开主题班会,选出原属不同班级的学生代表介绍各自班级的优缺点,既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也有利于学生避免出现自视过高互相看不起或自叹不如自我否定的情况的发生。同时,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之外多组织开展班级内部如拔河比赛、大合唱等各种活动,并有意识地安排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同组,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与比赛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从而使班级凝聚力得到加强。

(二)、继承中的创新

每一名接班班主任都想尽快完成重组班级的平稳过渡,参考学生原来所在班级的各种班级管理方式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这种良好而迫切的愿望又很容易使接班班主任走入两个误区:一是全盘照抄,即照搬照抄地继承班级重组前某一班主任的管理

方式;二是全面否定,即对班级重组前学生所在班级的的所有工作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以上两种做法都不妥当。重组班级接班

班主任在参考学生原所在班级的班级管理方式时,应认真分析学生原所在班级的各种

班级管理方式对于重组班级是否适合,适合的要继承,不适合的要舍弃,并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与此同时,接班班主任也要在班级管理上融入自己的新的管理班级理念和方法,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当然,继承中创新的实质仍然是要实施新的规章制度,推行新的管理方式,而要保证其发挥最佳效果,教师还应当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要适时。实施过晚会错过最佳时机,操之过急又容易因学生一时无法适应而使工作计划落空。二是要适实。即新的规章制度、管理方式要与班级实际情况相适应。三是要适度。规章制度过严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过宽则无法保证班级纪律,既而影响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三)、做“全民偶像”

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对班级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换言之,班主任的身份不应该仅仅只是一名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班主任还要利用自身优势向学生秀一秀能令他们信服的“绝技”,做几回“全民偶像”,不露痕迹地使自己成为小学生眼中的“偶像”,有效地推动班级管理的进行。

有一次,数学老师向我反映,班里学生对列竖式计算的数学题掌握的不太好,作业中的错误率比较高。我在班里问学生是什么原因,学生说:“很多列竖式计算的数学题中的几个数字位数不同,所以经常做错。”我就随手指了一名学生,让他在黑板上随机列了一道位数不同的十个数字相加的竖式,然后让他用计算器计算,而我用口算和他比计算速度。结果我计算出来的答案完全正确而且比他的速度还要快。其实,这是因为我曾经学过珠算,而且是能手级,这样的题目压根难不住我,所以就能很快就计算出来,而这却让学生惊叹得直喊“哇!”

小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还不强,我把学生照片一张张地用Photoshop美化处理后,再利用相关软件制作成一个精美的带背景音乐的电子相册,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在投影仪上显示出来,兴奋得无以言比,觉得我好像什么都会,更对我刮目相看了。还有一次在体育课上,我看似无意地捡起滚到脚边的球信手在球场中运起球来,凭借自己近二十年的打球经历,愣是没让上来围追堵截想要抢走篮球的六七个学生得逞,这简直让学生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事后甚至还有学生想拜我为师要练习打篮球了。这之后,他们有什么事、有什么想法就都愿意对我说。于是我在班级中的一些管理工作也顺理成章地得以开展起来,班级的凝聚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对于重组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来说,不论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还是教师和同学的变化,教育的本质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要接班教师能够调节好自身的心态,及时发现班级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在不断地班主任实践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就能圆满完成重组班级的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

【2】 李会玲,《如何合理转化重组班级》,《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05期

【3】 张国宏,《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4】 朱家存,《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

【5】 张国团,《重组班级之初的班干部必须“五湖四海”》

【6】 孙钰,《加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措施》,《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第五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黄锦晶(1220330033)

摘要:班级是学生发展必要的环境之一,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优异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真实地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全新的课题,它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和途径,针对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关键,对学校的成长、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成长都有着重要和远大的意义。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惧黑。”可见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成员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特别对小学生的影响更大。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人。”

(一)班级文化的基本概念

1、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以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和生活的运营而表现出来的,是学校里面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照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是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学实际过程当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一种教育结晶。学校文化实质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规范,实现道德成长。它既是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独特存在样式,也是学校整体办学思想、育人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具体表现。

2、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分支,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近些年引起好多人的重视,比较代表性的见解主要有:

有人认为“班级文化是一种教育存在。班级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而狭义的班级文化特指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文化。”有人认为“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还有人认为“班级群体文化简称班级文化,即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的所有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质化反映。”班级文化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以班主任为主导,由班级中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具有班级特色也能体现班级生活方式,并带有本班特有的文化氛围。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1、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每一个构成要素都对学生有着耳濡目染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因素。蓬勃向上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促进作用,学生会自主地、自觉地适应着文化的陶冶。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生命体,只有在完好的班集体才能促进其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所以班级文化对其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班级文化对于班级管理具有导向作用 班级文化就是在班级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及管理内容的制定上逐渐形成的。班级文化的形成对班级管理起着指导作用,那就要求班主任制定好班级管理计划,以此约束学生。班级 1 文化会对学生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有效地指导学生判断对错。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具有时效性,学生会受到班级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班级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方面,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班级文化建设离开不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辅助,学校文化建设也少不了班级文化的衬托。当一个班级具有鲜明的特色,学生也就具备着特别的表现,这样就会成为学校的亮点,成为教师和学生心中的品牌,这个班的班级文化就会泛化为整个学校的文化。从每个班级着手,各个班级突出发展班级文化特色会带动学校文化特色的发展,所以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对学校文化起推动作用。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树立班级价值观,塑造学生的班级认同感

班级精神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共同精神状态,班级的班训、班歌、班徽和口号等班级价值观的确立需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且在征得大部分学生同意的基础之上。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启蒙阶段,教师必须循循善诱,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班级的价值观评判标准让学生自己学会反思。班级价值观的形成,不能学校价值观和其他班级的价值观为参照,必须从班级教育实际活动和班级成员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与本班特点相关联的价值观。

(二)明确班级文化,塑造优秀的班集体形象 班级形象就是班集体给别人的客观感受,它是班级文化的外显形态。良好的班级形象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合力,增进学生间的人际交往,有利于提升的班集体的形象。班主任可以带领全班同学开展班级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展示班级的班徽、班旗、班歌、班服等班级标志引起学校的广大师生的注意给他们美好而鲜明的视觉形象。此外,班级也可举办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展示班级形象,如知识竞赛、文娱晚会、运动会等等。面对的人广,影响范围就广,良好的班级形象才能得以展现。

(三)制定管理制度,构建民主和谐的班风

班级的各项工作应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力求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和文明的班级环境。各个班级应该逐渐建立起班干部监督以及奖励和惩罚公开制度。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公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只有当同学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才会真心诚意地关心和热爱这个班集体。

(四)创设团结友善的班集体,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团结的班集体需要每个学生热爱集体,以集体的事情为己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各项活动,心往一处使。遇到矛盾时互相体谅,每个人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每个人的理解和包容,只有抱有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才能建立好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也有极大影响,所以建设和谐的班集体是由为重要的。

三、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文化建设意识浅薄

好多教师本身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浅薄,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容易忽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最终导致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局限化。有些教师以考试成绩优良作为评价标准,让部分落后学生排斥融入集体,致使班级文化建设受到限制。有些教师为应付学校的评比活动,随便的装扮班级,造成班级文化建设没有连续性、没有整体性。

(二)班级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好多小学对班级文化的建设不重视,缺乏新意。由于班主任与小学生创新意识欠缺,活动方式陈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管理者没有重视小学生的兴趣特长,大多数都集中在文体活动中,内容千篇一律,形式老套。为发展学生健康人格,小学班主任应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发展学生人格,重视个性的培养。

(三)班级活动流于形式

好多小学开展活动不注重学生的实际发展,只注重表面形式。主要因为是:一是很多老师本身任务繁重,不想开展活动,怕占用到自己的休息时间,也怕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时间;二是很多小学班主任没有深入主题班会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只递交活动方案而不实施;三是有些班主任对于课余活动热情度不高,没有带头积极坦诚地参与活动,以自己的丰富情感鼓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四是有些班主任虽有好的活动方案,但因分工不合理、学生积极性不强等因素,最终导致活动效果不理想。

(四)班级管理忽视民主

班级管理民主化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有帮助,使得学生心往一处,团结互助,共同建设班集体,但好多学校疏于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原因在于教师的态度和管理体制等造成的。不合理的班干部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教师把奖惩制度与考试成绩挂钩,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决定奖惩,来决定班级干部的人选。这种做法最初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会助长学生功利性的心理,认为成绩最重要,其它一切无所谓,使部分落后的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对班级的建设也丧失兴趣。班主任教师对个别优秀学生的过分宠爱,导致班级建设中出现不公平现象。比如优秀生做错了事情不批评,在班级成员讨论问题时总是认可和肯定几个人的说法等,时间长了致使部分同学在讨论班级重大问题时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不利的。

四、解决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所存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确定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让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针对性 良好的班级文化不是朝夕形成的,是班级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意义要正确解读,只有认识明确才能实施目标,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显现出本班的亮点。因此,班主任要建设具有针对性的班级文化,首先要让班级所有成员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班主任要正确理解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小学的班主任要清楚地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班主任要知道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步入学校时都处于初级阶段,其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是从小学中培养的,而良好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班主任还要知道小学生喜欢集体活动,喜欢结交朋友,在各班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能把本班级优秀的班级文化传递给其他班级,进而泛化到学校,最终形成学校文化。

2、班主任要结合班级特点制定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建设班级文化班主任需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制定相应目标。教师营造文化氛围可以采用贴名言警句、建立图书角、建立借阅管理制度等方式实行。小学的六年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分化目标减少完成的难度。在确定目标之前,必须对班级的课程设置、环境等进行全面的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必须从本班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实际。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重,好玩好动,有一定的自我表现欲,想要得到肯定和鼓励。班主任需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建设充满童真的学习环境,开展符合其发展的班级活动。总之,要建设好班级文化,需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对待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制定好发展目标。

(二)营造温馨的班级物质环境,给学生提供舒适的发展空间

温馨的班级环境能有效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的布置应放在首位。布置班级时要注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小学生好玩好动,对事物好奇心、求知欲强,要营造出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学习氛围,不能花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需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年龄特征的变化布置相应的班级环境。第二,教室的布置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室是班级全体成员生活和学习最主要的地方,是学生自己的小天地。第三,布置教室还要考虑到经济实用。每学期都得从新布置教室,为了节约与环保,可选择可重复利用的材料避免浪费。

1、精心打造,丰富教室布置的内容

认真布置班级教室,打造温馨的班级氛围,对墙上的标语、宣传画,都得精心设计,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自己动手布置共同的家。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有了家的感觉会更有利于学习。教室的四角如“图书角、卫生角、英语角、新闻角”等是班级活动的一部分,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班主任可以根据小学生爱动手的特征来发动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打造班级角落文化。在看到自己动手操作的成果,心情会舒畅,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2、细心呵护,规范教室环境的管理 只有兼备物质环境与管理体制,才能够创造出和谐温馨的班级物质环境。小学生对于班级设施管理工作非常感兴趣,可以针对班级的墙上文化、班级的四角文化等,设定一些职位。以班级的图书角管理为例,“图书角”设立在班级后面的书架上,每个学期选一名图书管理员,在图书角的使用期间,图书管理员要做到及时登记借阅情况。还可根据“图书角”里的书籍,举办知识竞赛,以此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坚持下去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类似于图书管理员,还可设立了卫生管理员。

(三)创设丰富的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开展班级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举办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来实施管理班级,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学习。将班级的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置于富有趣味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督促的自觉性。

1、创设有趣味的晨会活动

班主任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实际状况,选择新颖有趣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妙趣横生的晨会活动。例如中年级学生要求晨会活动开展新闻时事介绍会,每天安排两人进行,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让学生通过看新闻联播、阅读报纸等收集新闻议事,借助晨会的平台,以学生喜欢的“新闻袋袋裤”的形式来向全班同学介绍最近的重大新闻,可以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下去晨会的内容丰富,学生也能参与其中,从小习惯培养让学生养成一个关注新闻的好习惯,还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文化素养。

2、创设有特点的主题班队会活动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围绕某个特定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班会形式。班主任要选择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开展队会活动,每个月都可精心设计

一、两个主题班会,围绕一定的事情举行班会。要使学生积极配合、参与,需认真策划各个环节,班主任可以协同班干一起商量组织活动,力求做到细致全面,大力宣传鼓动学生参与。

(四)构建民主开放的班级制度,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生活空间 完善的制度对于班集体建设有重要影响,但要注意公平公正。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实行:

1、建立公正的班级干部选拔与任用制度

小学生好表现,都想得到关注和认可,小学的班干部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想利用班干部管理好班级,首先要确立班干部的结构与分工,并结合本班特点拟定班干部岗位来提高班级工作和学习效率。对于班干部的选拔,班主任应该把选举权交给学生,可利用班会时 4 间进行班干部选拔,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集中进行选举。给予每一位班级成员一次锻炼机会,班主任在竞选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公开,不可偏袒成绩好的学生,否则会导致其他学生失去积极性。班干部要实行轮换制,要定期重新选举,但轮换也不易过于频繁,更换过于频繁也会混乱班级管理制度,以一个学期为宜,个别岗位可以实行更换。班主任要以班级实际情况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以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2、建立公正的奖惩制度

奖励与惩罚要注意力度,要客观且公平。小学生比较重视奖励与惩罚,这是他们判断是非的一个标准,因此班主任对他们的奖励和惩罚要慎重,不能给孩子留下不良印象。师在实施奖励时做到公平公正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教师才能对该学生进行奖励。教师要把被奖励的同学设为榜样,号召学生学习。奖项的设制要合理,务必能发挥作用。当然,惩罚制度也必须公平公正,惩罚是对学生不正确行为的否定,能督促学生修正错误。小学生年龄小容易犯错误,教师应对学生行为合理的分析,不能以偏概全,一味否定。惩罚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当众严厉训斥学生,需以道理来说服学生,严重的情况,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商量对策,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总之惩罚与奖励都要适宜,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五)注重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趋向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拟采取以下方式:

1、树立正确的班级价值观

袁贵仁在《价值与认识》中指出:“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对于主体具有积极的意义,它能满足人、阶级和社会的某种需要,成为他们的兴趣、意向和目的。”小学生因年龄小对于价值观的理解还未成熟,只能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正确的引导下区分对错。班主任可以和学生讨论一些热点话题来强化学生对价值的认识。班主任应选取正面的素材加强教育,发挥榜样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激励人心且简单易懂的班级价值观。

2.培育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

班级精神是师生共同努力表现出来的具有班级特色的行为方式和作风,是这个班级的象征。每个班级可以借助班徽、班训、班歌等形式展现各班独具特色的班级精神。长期在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熏染下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在确立班级精神后要确立一个口号,可以通过上课下课的口令,将它融入实践中,还可通过在班服、班徽、班歌、班报等上做文章,使得学生真正理解班级精神,学习以具备这种精神。

3.塑造团结进取的班级形象

班级形象是指班级成员在长期班级集体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整体形象。对于小学生而言,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有助于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会产生自愿融入集体的意愿和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学生会积极投入到班集体的建设中。为宣传班级文化,展现班级形象,可以通过组织优秀公开课来邀请家长和社会人士走进课堂听课,向家长和社会展示本班教师的教学风采和学生的学习面貌,可以通过一系列知识竞赛活动,展示本班级的文化特色。班主任和学生就是班级形象的代言人,在参加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班级成员要表现出积极、团结的精神风貌,展示其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五、结束语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虽得到许多人的关注,但还是不够的,需要与时代的特征、社会文化的走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创造小学生欢喜的文化学习模式,使得学生全面发展自我,这将使教育工作者努力要做的事。本文只是粗浅地探讨一些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别人思想的借鉴,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会有很多地方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自己做一些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校园文化[C].新华出版社,1990(5).[2]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42-45,162-168.[3]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周保英.新课改视野下班级管理案例析[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9.[5]顾明远等.教育大辞典·第六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37.[6]袁贵仁.价值与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3 期第47页

指导老师:李 斌

Primary class and grade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strategy research

Huang Jinjing

ABSTRACT: The class is one of the students develop the necessary environmen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o excellent class culture is to truly reflect the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philosophy.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a new subject in front of education workers, it is for u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qualified talents for the society.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function and way of primary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view of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and based on this proposed the feasible strategy to solve it.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The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Research

致谢

回顾这两年的学习生活,感受颇深,收获丰厚。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有很多困难,无论是在理论学习阶段,还是在论文的选题、资料查询、开题、研究和撰写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李斌老师。他朴实平和的人格、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是他在我学业接近尾声的时候,给予我认真严格的指导学习,给我的学习生涯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老师,谢谢您!

最后还要感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全体领导和老师,谢谢你们对我在学校期间的栽培。还要感谢两年来帮助和照顾我的同学们。

下载小学作文教学的班级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作文教学的班级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激励策略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激励策略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admin 时间:2009-8-29 10:39:58 阅读:464次 【字体:大 中 小】 何谓激励?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认为,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

    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班级管理方法及策略 彬县教研室 李文平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对学生的关爱贯......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桔山街道办事处桔园小学 段志喜 班级文化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马......

    班级文化策略

    班级文化策略 固驿中学 武 丽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和落脚点,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创设自我教育载体......

    班级管理策略

    静待,每一朵花的绽放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工作的心得和体会。7月下旬接到科教局布置的《班级管理策略》的任务后,我当时的感觉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一......

    浅谈小学作文情境教学的策略(精选)

    浅谈小学作文情境教学的策略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我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给定题......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几点策略乌鲁木齐县永丰公盛小学姚喜梅 内容摘要: 作文是无数学生和家长较为头痛的问题,一提到“作文”,许多学生都“谈虎色变”。为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三策略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三策略 影响小学作文学习的一个核心因素是教学策略。策略佳,就是说我们的授课方式符合学习需求。新课程观念下的作文教学新策略是对传统教学批判性的继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