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3 01:5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几点思考

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几点思考

上海市职教课程改革提出要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的内容,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学校将企业运作思想引入到我们学校的教学实训当中,以企业的产品加工为任务引领,通过项目推进,任务引领的实训形式来实施,这就是我们学校创新提出的具有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 “跟单式”教学实训模式。

“跟单式”教学实训模式的实践探索中,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任务引领、做学一体”,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到技能,同时积累信心、培养责任。当我结合自己上课的体验,并以观察者的角度认真深入到我们任务引领教学模式的课堂中时,我更加觉得在这种模式下,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加以改善,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在我们的课堂成就我们最初设想中的目标。

一、要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我认为首先我们要适应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变化。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以典型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活动中,我感觉我们教师的角色有了一些变化。如果说:师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那么我想,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要从讲解者、示范者、评价者更多地转化为一种组织者、合作者、协作者、激励者。因为我们要让学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任务引领教学模式才有意义。那么我们要做好组织工作,我们在课堂中要更多地走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在我们的协助和帮助下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在我们的点拨下,掌握技能、领悟知识。我们要积极细致地观察学生,用不同形式的激励方法,利用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评价方法促成学生信心和责任的有效建立。

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我们选择的任务才能更贴近学生,我们制定的任务单才更有可用性。否则,我们的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不过是个花架子。

二、要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我认为我们要从学生发展出发,立足课堂,增强主体责任意识。

从学生发展出发,主要体现在我们的课堂在任务引领的模式下,我们要从“一统”走向“差异”。学生掌握技能、学习知识的能力有所不同,我们以往总是采用“着眼中间,兼顾两头” 的教学行为。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我认为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差异当成创新课堂的生长点,通过带有梯度的任务或者拓展任务,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从“一统”走向“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有所发展,有所收获。

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要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我们必须要增强自主责任意识。任引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教师自主的、富有责任心的去思考。以我们数控专业为例,任务的选择中,我们要考虑企业产品的选择是不是适合于教学、是不是符合我们职业鉴定的层次要求;任务的实施中,我们要按产品的生产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尽量让学生能在接近于企业实战的状态下完成任务;任务的总结阶段,我们要思考怎样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在任务评价中,我们要思考利用过程性评价提审学生的信心和责任意识。教师的主体责任意识的增强,在课堂教学中,势必能带动学生的座位学习主体的责任意识的增强,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我认为我们要努力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有一些我们频繁使用的教学行为,那么这些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如何?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呢?

比如说,我们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经常会用到的任务单。到底是为了用而用,还是一定要用?对于任务单,学生到底是怎么用的?我认为任务单与习题单一定有点区别。

任务引领课程有三种不同的基本模式,递进式、并列式和流程式。那么任务但也会有所不同。这里我为大家提供两种不同类型的任务单(程春红、马明娟、沈耀明略作展开)。我们在设计任务单的时候,要提供给学生完成任务的一些要点提示、有关过程的记录、安全操作要点的提示。同时还要考虑通过完成任务单,想要让学生有哪些收获呢?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在设计、运用任务单的时候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从这些问题出发,我们设计的任务单才能真正地对学生完成任务有帮助,对我们促成“四个有效”有帮助。

另外,我们现在很多课堂上都用到了分组教学。在分组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以下问题:每一组几个人才能让分组更有效?每一组,中学生的层次应该怎样安排?分组讨论的过程到底讨论的效果如何?分组讨论的进行程度怎样保证?既然分了组,那么我们要如何对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反馈?在分组中,哪些组比较薄弱,对于比较薄弱的组又该怎样让他们跟上整体推进的目标等等?

结合心理学研究,我们教研组在“跟单式”实训模式的探索中,感觉分组的人数以每组4——6人为宜。同时分组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为了保证分组学习的顺利开展,我们可以安排组长(导生)来对分组教学进行协助,并要对组长进行培训和管理。要分组容易,要把组分好,要把分组教学做好,那更不容易。要求我们要做有心人,要有责任心,课外时间一定要在学生身上多下点功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分组教学成为我们推进任务完成,既锻炼“学优生”,又不拉下“学困生”的有效的教学行为。

我们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任务引领教学模式,跟单式教学实训,要去挖掘和探讨的内容还有很多。姜大源先生提出的“基础生长说”是说我们学生的发展就像一个小树,基础也就是小树的根会随着树的生长而生长。同样,也可以用这种“生长说”来解释我们的课堂。随着我们探究的深入,可能遇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但是,从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入手,我们就占据了主动。2004年第一届教学节,我也参加了教学论坛,交流的题目是《在教研活动中成长》。今天再坐在讲台上,感触很深。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多思考,多尝试,多反思,多实践,任务引领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在我们的课堂中发挥最好的作用,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第二篇:任务引领式教学

“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模式

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一)创设情景,出示任务

一个好的任务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上课前,教师首先必须重视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教学环境,把教学内容设置成对于学生来说很有“意义”的“任务”。然后在上课时,将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结构及内容的安排应该非常熟悉,要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合适的“任务”作为教学目标,为学生提出具体可行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有用武之地,而且任务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空间。通过这些“任务”的创设,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而且能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

(二)分析任务,明确方法

任务展示后,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或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做。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找出哪些是学过的,自己已经会做了;哪些是新的知识,自己还不懂;哪些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的。学生通过相互讨论,会发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从而找出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法。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不但能促成知识的迁移,又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例如,在“苗木移栽”的学习任务中,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引导他们根据苗木的地径,计算所挖土球的直径与高度,然后确定包扎的方法:如井字形、五角形、网络形等,最后确定种植穴的大小,进行移栽。

(三)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是有限的。”可以说想象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一般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时必须与本地实际挂钩,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竭力为学生创造“学做结合”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开拓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这样,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动手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使他们愿意去主动探究。

在“任务引领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体现的是“以任务为引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在教师布置任务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分组交流、讨论,协作完成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指导作用。如“土球包扎”学习任务中,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按预先确定的方法完成包扎任务,然后提交作品,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出“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中自主探究的真正内涵,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时前时后走”,为学生点拨引导,指点迷津,甚至有时可以让学生走了弯路,碰了壁后再回过头来,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才是“任务引领型”教学的本质。

这样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都充分发挥了出来,而且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显现出合作学习的优势,而且教师作为小组成员参与学习与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平等了师生关系,在教师的参与和帮助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师生合作,交流评价

课堂即时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对“任务引领型”为主的专业教学中尤为重要。在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的课堂教学课题中,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价法进行作品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尽量给学生对作品进行展示、说明的机会,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除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评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记住评价的主体和对象是学生,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的学习,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要避免没有方向和流于形式的评价。如“包扎”学习任务中,在学生完成作品后,现场先由同组成员自评,接着小组互评,然后师评,最后由师生一起交流总结包扎的技能要点和需改进之处(板书体现)。教师在评价时多加以激励,这样既让学生感到非常的有成就感,增强了其学习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是形成知识迁移、达到活学活用的关键,同时也能达到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我们在“任务引领型”教学中要充分展示学生新旧知识整合的成果,引导学生在评价中进步、在评价中享受成功、在评价中积极实践,让评价成为学生“情感、知识、能力”的增长点。

(五)总结拓展,实践运用

课堂总结拓展是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在总结时深化概念、技能要点、反馈信息,是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的。“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句号走”是原先我们认为的一堂好课。现在,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忽视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好的课堂总结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问号走”,既能使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又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例如通过学习“苗木移栽”后,可以使学生在庭院绿化种植与施工、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等现实生活中加以实践运用。

第三篇:关于教师教学行为反思的思考

关于教师教学行为反思的思考

1、什么是反思?

“反思”一词,据说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在我国,“反省”观念由来已久,孔子提倡“仁”的观念并强调士人的内省能力,反省一直是儒家弟子的自我要求,人们一直强调通过反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2、什么是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优秀的教学观”进行深入地思考并依次做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

2、教学反思的特征

(1)自觉性

(2)超越型

(3)个性化

3、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1)自我提问(2)行动研究(3)教学诊断(4)交流对话(5)案例研究(6)观摩分析(7)总结记录

4、教学反思的类型

(1)课后思(2)周后思或单元思(3)月后思(4)期中思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5、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2)写不足之处。(3)写教学机智。(4)写学生创新。(5)写“再教设计”。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

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6、教师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自我反思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我私下认为,课堂教学自我反思,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三点:(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3)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2)、在理论学习中自我反思

先进的理论往往能让我们感觉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

我们的教学进入新的境界。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存,是不能登堂入室、达到高屋建瓴的教学境界的。苏霍姆林斯基就这样要求他的教师:“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不断补充其知识的大海”,他认为,这样,“衬托学校教科书的背景就宽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更明显。

(3)、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

教师之间,多开展相互听课、观摩活动,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不要放过听课的机会,不要放过一些细节。除了要多争取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还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客观、公正评价其得失。教师对所听和观摩的每一堂课都要研究、思考、探讨,并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储存,从而走向创新。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7、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

“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三年反思成名师。

第四篇:目标—问题引领教学模式

初一:“目标—问题引领”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当代著名教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虽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课堂要有效率。她认为:课堂上学生都应该有事情做,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和保持一定的紧张感,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一、“目标—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涵义

“目标—问题引领”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所呈现目标的引领下,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主体、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将学生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角度,直接去面对反映真实世界情境的建构问题,让学生自主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为学生充分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决问题的尝试活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情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二、“目标—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事物有了兴趣,想得到答案,自然就有了求知欲。因此,要促使课堂生成,需要一定的情境,创设的情景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热情。

本环节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导入语言,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展示图片、演示实验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既要意义又有趣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意向,使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

2.展示目标 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是每一堂课要达成的目标,“积跬步,至千里”,只有每一个教学目标都顺利实现,才能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课堂教学目标就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它指引着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

情景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有了兴趣,这时我们老师就要注意,要把学生的这种求知欲引导到我们所要传授的知识上来,所以给学生一个学习的目标,既能把握课堂的教学方向,也能让学生知道,现在所讨论的问题是为了什么,我们这节课应该掌握什么内容。这样做不但能够使是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有的放失,也能使得我们老师的教学能够和教学大纲以及考试说明结合的更紧密、更有实效性。

本环节教师应在参照《地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教材、学情,确定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教师在每节课前要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目标的呈现方式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所不同,如板演、媒体、问题等。学习目标应有明确性、指引性和导学性,让学生一看就懂,一看就知道怎么学。同时所设目标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使每一层次的学生感觉自己都能达到一定的目标,经过努力能有所收获,从而强化信心。学习目标要保证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表述要清晰、准确,不模棱两可。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上课诠释目标,讨论围绕目标,展示体现目标,检测回扣目标,不偏离,不游移。

3.问题引领 精心设疑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

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课堂设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习;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实现课堂的组织管理功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本环节教师应遵循价值性、目的性、层次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根据学科特点、具体内容、不同课型进行科学的问题设计,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层次化,要兼顾小组内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提高课堂学习参与率,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4.自主学习分析问题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与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

活动是分不开的。两者在教学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发展全体学生、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自身的巨大潜能。

每堂课老师都不要急于先讲,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

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老师的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集中精力高效自学。自学前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尝试学习。“自学指导”要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又要知道怎么学,明确自学的方法与自学的要求。在该环节中,学生围绕展示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勾圈画点,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进度,但不做指导,不宜打断学生的学习思路,以免分散学生自学的注意力。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督促他们能够完成自学任务。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此环节要求教师先尝试学习,充分估计学生自学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预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巡视时应注意组织学生,对分神、不投入的学生及时提醒,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5.合作探究 互动提升

小组合作探究是对全班学习按“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

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等因素合理组建学习小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全体学生在认知、情感和适应性等方面有差异的发展。

本环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学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既是对

自学效果的检查,同时又能解决自学的疑难和问题。学生应积极参加同学间的合作探究;积极提出有疑难的问题;认真倾听同学的见解,并参与讨论;迅速接受自己未掌握的知识。

教师应组织好学生合作探究;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适时点拨、激励学生发言。探究阶

段教师应注意师生共同研讨中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学情,灵活引领,适当辅导,恰当点拨,精点归纳,高度提升,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注重学法指导、信息处理和知识建构。

6.展示交流 评价点拨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一句口号,但也是一种教学思想,现在的课堂要求我们知道学

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如果把一节课比如成一部电影,教师应该是导演而不应该是演员,学生是演员而不应该是观众。因此,我们需要我们的“演员”要有充分的发挥,要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本环节在学生合作探究后,对学生尚未理解、掌握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进行研讨。

教师将学生尚未理解、掌握的疑难问题,让学生清楚;学生执教,请优秀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没有涉及到或讲的不完全的问题予以补充;师生共同回顾本堂所学的知识。

对学生尚未理解、掌握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进行研讨;

对学生没有涉及到或讲的不完全的问题予以补充;

师生共同回顾本堂所学的知识;

学生应积极参与师生共同研讨;认真倾听优秀学生的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本

堂的知识点及感受整理记录。

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

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

本环节教师应注重评价目标全面性、评价手段多样化,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

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应多使用激励性语言,例如,对正确回答的评价应使用:“太棒了!”“你的回答真精彩!”、“太好了,聪明的阿凡提都快比不过你。”、“老师为你的出色表现而自豪!”、“这种方法很有新意,说明你动了番脑筋。”;对错误回答进行评价时用:“你的回答很完美,只要在„„地方改一改那不是更完美吗?”、“你的脑筋动得可真快,要是在„„说得更清楚具体些,那该有多好呀!”;对小组的评价: “集体的力量真大,把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想到了,真羡慕你们的小集体。”、“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力量大无比。”、“你为你们一组又增添了一份光彩!”、“你们小组真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等,重在“发现闪光点、激励自信心”。

7.巩固提高 达标测试

每堂课学习新知识后都要通过变式练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是课堂常规。课堂练

习是巩固知识、深化理解、形成能力的必要环节。

本环节教师都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所学习情况设计检测试题,分为必做题和

选做题两个层面。必做题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练习;选做题为拓展性练习,包括本课学习内容的拓展延伸,以及下一节课学习内容的前伸性习题。练习题量要适中、形式多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师要认真巡视,精心收集学生做题信息,并当堂进行矫正反馈,及时做好课堂总结。

8.课堂小结 构建体系

每堂课在结束前进行目标回归。要把本课的知识点回归到本节内容知识树上,让学生在头脑中总是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第五篇:“问题引领,自主构建”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问题引领,自主构建”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1.1任意角、弧度第一课时

在《课程标准》中: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本节课是三角函数这一章里重要的一节课,它是本章的基础.本节主要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任意角的生成过程,从而很好理解终边相同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角,如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如何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体操、跳水中的“转体 ”、“翻腾两周半”等,这时仅仅依赖于初中的角,已经不能完成.让学生体会学习本节的必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但是如何让学生把对初中角的定义知识迁移到学习任意角的定义中?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从体操、跳水中的“转体 ”、“翻腾两周半”等生活中实例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乐趣.并通过问题的探究,体验“数学是过程的思想”,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四、教学目标

1.理解任意角(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定义;

2.在任意角的定义的理解基础上自主探究出终边相同的角间的数量关系;

3.能初步应用定义分析和解决与任意角有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任意角(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定义.2.终边相同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终边相同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及其应用.具体设计如下:

六、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复习回顾

问题1:初中你学过那些角?

第二部分――情景引入

问题2: 体操、跳水中的“转体720°”、“翻腾两周半”这样的动作你会演示吗?

【设计意图】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知识,因此选择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此情景设计应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理解.这个数学模型很好融合初中对角的定义,但是紧靠初中的知识又解决不了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激发同学们学习的乐趣.第三部分――引入新课

问题3:几个小概念:角及其顶点、始边、终边.【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到的概念比教师枯燥乏味的灌输效果要好!

问题4:如何表示不同旋转方向所形成的角?初中如何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生自主探究】初中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问题5:你会仿照初中正负数的定义,来表示不同旋转方向所形成的角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新旧知识、方法之间的迁移.【学生自主探究】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如果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那么也把它看成一个角,叫做零角.问题5:教材关于象限角的定义是如何给出的?

【学生自主探究】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角的始边为x轴的非负半轴,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问题6: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呢?

【学生自主探究】这样的角称之为轴线角.问题7:-300°,-150°,-60°,60°,210°,300°,420°角分别是第几象限角?其中哪些角的终边相同?

问题8:具有相同终边的角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写出与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吗?

【学生自主探究】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β|β=k?360°+α,k∈Z}.【设计意图】以上概念均由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而获得,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能力.【学生练习】教材P7练习1、2

第四部分――例题讲解

例1 360°的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650°(2)-150°(3)-990°15′

【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思考并独立完成.然后与课本的解答相对比一下,发现本题的难点.【教师讲解】本题题意很简单,但是如何入手却是难点,关键是对本节课的任意角定义及终边相同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等要点有没有领会清楚,只需将这些角表示成k?360°+α(0°≤α<360°,k∈Z)的形式,然后根据α来确定它们所在的象限.练习:(教材P7:3,4)

例2 已知α与240°的终边相同,判断α2是第几象限角.【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思考并独立完成.然后与课本的解答相对比一下,发现本题的难点.【教师讲解】本题写出与240°的终边相同的角不难,但写出α=k?360°+240°(k∈Z),得到α2=k?180°+120°(k∈Z),如何判断角终边所在象限较为困难.我们必须回到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β|β=k?360°+α,k∈Z)}这一数量关系上去,凑成α2=

k2?360°+120°(k∈Z)这一形式,进而发现需要对k分奇数偶数分类讨论,求解.第五部分――巩固练习

练习:教材P7,5

第六部分――小结与作业

学生自我总结

作业:P7习题1.2.3.4.5.6

下载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走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去做一件具体的事,完成具体的操作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信息技术......

    基于任务驱动法下PHOTOSHOP教学模式的创新

    基于任务驱动法下PHOTOSHOP教学模式的创新 【摘要】PHOTOSHOP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种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在计算机教学中是一大重点教学内容。本文主要通过......

    关于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关于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机电系 蒋德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将成为学校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教师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既要实现其角色的......

    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任务设计

    基于任务引领型模式下《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任务设计 四川省成都崇州市职业中专学校 黄平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中开设的《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是一门涉及较多电子理论知识和需......

    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

    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改变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标准,面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应该评什么,怎样评,如何把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行为自查报告

    教师教学行为自查报告 作为学校的一员,本人认真反思自已在思想上,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改正,总体情况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

    改进教师教学行为

    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效益 (针对最近几次跑的内容的教学反思有感) 目前,在体育教学课堂调查中发现,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依然存在。一些漫无目的的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