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优质教学
什么是优质教学?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
余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工作项目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什么是教学有效性
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
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就越高。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其次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上。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伴随学习活动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这三个指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加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积极)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
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短效,后者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无效的教”指的是阻碍学生“学”的“教”,它也有两种表现:一是显性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地教,使学生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二是隐性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发展。
第一,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原有基础有所侧重。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静态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
第二,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停留在现有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真正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
第三,新课程倡导内在发展,如在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定位上,强调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
第四,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而且要注意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创造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目标。
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
无效和低效的教学具体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要着力做到: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科学感悟;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在“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所谓优质教学,即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的教学。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从教的层面说,优质教学具备以下基本特征:深刻。深刻不仅意味着看懂教材,更要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深入浅出。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讲在点子上,一语道破。
独到。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
广博。教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
启发。富有灵气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
机智。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
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情况,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
绝招。教师的绝招是教师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教学技艺的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以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境界。
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优秀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
第二篇:什么是优质护理服务(定稿)
1.什么是优质护理服务?
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2.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哪些?
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3.2010年我院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主题、活动的目标是什么?我院有哪些病房成为首批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 主题: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目标: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我院首批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有:风湿科、消化科、肿瘤外科、ICUK科。4.2011年我院优质护理服务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是什么? 指导思想:
首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卫生部《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安排》关于“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全国卫生系统争先活动和“服务号、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继续巩固和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工作质量,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争取在全院范围内至少8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争取到2011年底,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5.2012年优质护理服务指导思想是什么? 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既实施方案》结合全区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以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和提高技术水平为核心,按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扎实推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6.2012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原则和目标是什么?(重点掌握切入点、落脚点、关键点)?
坚持以改革护理模式为切入点,实施临床护士对患者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坚持以全面履行护理职责为落脚点,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坚持以加强科学管理为关键点,充分调动护士队伍积极性,建立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按照“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的工作原则,促进护理工作适应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2012年,在优质护理覆盖100%病房,并在门(急)诊、手术室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7.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及护理要点是什么? 8.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有哪些?
9.“护士条例”是何时颁布的,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是如何贯彻执行尺的权利和义务的?
是2008年5月12日起实行的。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
二.深刻理解精神实质,掀起热爱护理工作的热潮.条例分总则、执业注册、权利和义务、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法律责任和附则共六章三十五条。其宗旨是“维护护士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增进健康”。《条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2.依法保障护士合法权益;3.依法建立护士准入制度;4.规范护士执业行为;5.明确医疗机构的保障责任。通过学习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护士是贯彻执行《护士条例》的主力军。1.熟悉护士自身权利和义务,切实规范执业行为,自觉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神圣职责。2.要进一步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爱岗敬业,踏实工作。3.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提高自身观察与处理病情的能力。
《护士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护理行政法规,是反映新时期、新形势对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是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护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为契机,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抓住机遇,努力工作,开创护理工作新局面。
10.你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有哪些具体举措?今后在哪些方面还需改进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第三篇:备课是实行优质教学的前提(定稿)
备课是实行优质教学的前提。集体备课是指园内同年级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并确定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开展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为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结合我园实际,特重新修定本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的组织
1、集体备课的时间:每月1次。
2、集体备课的范围及参加成员:全体年级组教师。
3、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年级组长负责主持。
二、集体备课的要求
1、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
2、教师应积极认真地参加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时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席。
3、加强集体备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每次活动备课组长都要让老师明确重点。做到“三定一有”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有记录。教师要积极支持备课组长工作,为自我发展,主动承担任务。
4、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中心发言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撰写出本次集体备课的讲稿,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每次可轮流由一位教师主讲,其他教师再作补充)。个人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教学内容,思考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
5、集体备课时要尊重对方,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6、同备课组备课要求做到“三统一”:教学内容统一、重点统一、要求统一。在“三统一”基础上,根据各人教学风格特点和教学对象编写教案。
7、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活动,提高大家研究的能力。
8、严格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缺勤按考勤制度执行。
9、活动过程中做好资料的整理和记录工作。
三、集体备课的检查及奖励
1、学校加强对集体备课活动的检查,每学期奖励做的好的教研组。
2、各备课组要全员参与,保证集体备课时间,缺席者作为没有参加教研活动处理。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当天集体备课的须向组长请假。
3、备课组每一名教师每一学期都必须至少有一次担任中心发言人。
让集体备课活动获得最大的效益
在构建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幼儿园先选择好主要由课程专家设计、编制的教材和教师参考用书,通过实践、研究和再加工的过程,创造性地实施课程,灵活地使用参考用书和其他教育资料,使课程和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适合自己的教育对象。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园在课程管理方面确立这样的目标:加强对主教材“幼儿园整合活动课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使教材真正成为教师工作的支架,给我们以启发、参考,而不是简单地执行方案。我们围绕目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活动。其中,我园的集体备课活动在推动园本课程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一、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施
小班、中班、大班三个教研组各选择了一个主题,实行了“集体研究、分工研究、修改教案、课程实施、反思实践”五环节的集体备课方式。(一)集体研究
教研组长带领教师推敲教材中主题活动开展的大概时间及其合理性,集体分析教材中主题目标的难易程度,思考活动内容对本园、本班幼儿的挑战性、活动的价值等因素,确定主题活动内容。(二)分工研究 每位教师分工负责,设计一组活动方案,要求体现对教材的分析、把握,实现对活动方案的第一次优化,然后再进行资源共享。(三)修改教案
教师在获得同伴资源的同时,注重独立思考,根据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教育经验,对活动方案进行修改或调整,实现对活动方案的第二次优化。(四)课程实施
在常态下加强教学沟通,鼓励教师互听随堂课,探讨教学中的问题,还选择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课例研讨,通过“一课两上三研讨”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教师们逐渐更新教育观念,拓展教育思路,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最后,全组教师对两次上课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指导以后的教学。(五)反思实践
在相对减轻工作量的情况下,我们注重教师的教后反思,寻找“教学中的成功事件”和“教学中的遗憾事件”,对活动方案进行反思和进一步修改。
二、集体备课后的反思
在一个主题的集体备课结束后,我们会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很大的收获,也存在着不足。(一)体现出的成功之处
1.较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集体备课中,大部分教师做得很认真。2.有助于教师打破思维定势,从别人的方案中获得启发。
3.一些教师对活动方案优化处理得较好。如教师甲设计的“彩绘伞”,教材上的活动缺少可操作性,需要在真正的纯色伞上让幼儿进行自由彩绘,这在物质资源的提供上有困难。教师甲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处理,改为画伞、装饰伞。特别是对画伞技能的指导很到位,是整个活动设计的亮点。(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活动开展过程中,资深教师开展活动较为顺利;新手遇到了很多困难,尤其是在活动方案的优化上,做得不够好。针对第一次集体备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骨干教师间展开了这样的讨论:集体备课中,新手教师是否需要参与?如果参与,怎样保证方案质量?经过集思广益,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参与集体备课对新手教师也是一种锻炼,有必要参加。师徒结对的班级,师徒结成备课联盟,要求徒弟认真备好第一案,师傅认真把关修改,以保证优化方案的质量,师徒实现共同成长。
在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对集体备课活动做了进一步规范。在备课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组内教师之间多向沟通,增强了教学交流,同伴之间相互启发、学习;资深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势给组内带来了明显的效益;青年教师能在良好的教研氛围中努力提高自己;在相对减轻工作量的情况下,促使教师把更多精力投人到对幼儿的观察与解读、对活动开展后的反思总结上来。
三、如何使集体备课获得最大效益
(一)集体备课与课程审议的有机结合,是推进园本课程建设的基础
在五环节集体备课活动中,“集体研究”和“反思实践”这两个环节,实际是主题开始和结束的两次课程审议。“集体研究”重在研究教材中主题目标的难易程度,思考活动内容对本园、本班幼儿的挑战性、活动的价值等因素,确定主题活动内容,保证课程内容比较适合本园幼儿的学习需要。而“反思实践”则把重点放在主题总结会,经过实践的检验,再一次分析本主题活动内容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主题目标的达成程度,本主题开展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从实践层面对教学内容的适宜性、主题开展中的得失进行讨论和记录,给下一轮教师的教学积累留下一份工作经验,并养成反思习惯。(二)集体备课与课例研讨的有机结合,是促进课程优化的手段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各教研组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一课两上三研讨。在教研过程中,执教教师执教、修改多次,其他教师不厌其烦地听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使活动思路越来越明晰。教师积累了思考和经验,优秀教案也在课例研讨中诞生,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促进了课程的优化。(三)集体备课强化教学沟通,是构建教师互助成长的桥梁
“分工研究”和“修改教案”体现了对教材的两次优化。第一次优化重在分工合作,体现教师个体对教材的理解、分析、把握和优化。修改教案则是教师在分享同伴教学策略的同时,根据自己对本班幼儿需要的把握,对活动方案进行第二次优化。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支持,教师之间相互启发、帮助、切磋,表现出文明、奉献、理解等职业精神。在这样的专业小环境里,一个教师对教育的贡献就不只是自身的使用价值本身。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在一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集体内,即使是一个最年轻、最没有经验的教师也比任何一个有经验、有才干但与集体背道而驰的教师能做成更多的工作。”
集体备课活动落脚点在于通过实实在在的教学改进,保持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和经验分享。教师在团队中、在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专业水平也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幼儿园教育管理新举措——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含义
所谓“集体”,是指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跟“个人”是相对的;所谓“备课”,是指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所做的工作。我院的“集体”是指为了优化教育活动而组织起来的教师群体,包括园长、业务园长、教师;“备课”并非狭义理解的只针对集体教学活动而展开的准备工作,而是指根据《规程》、《纲要》精神而预设的幼儿在园的一日教育活动和大型的专题活动。我院的集体备课是指教师群体针对集体教学活动、家园开放活动、家园共育、区域活动与游戏、环境创设、大型专题活动等而进行的横向分年龄班、纵向分领域或专题的集体研讨,讨论最佳方案的教研形式。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提升教育质量;其内容是多元化的,呈现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二、集体备课的做法
(一)针对集体教学活动的集体备课(以大班组为例)
以往常规教学活动均由每个教师自己制订计划再实施,教师之间交流很少,尤其是年轻教师活动效果难以确保质量。为此,我们针对常规教学活动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即由大班年级组长负责选择下周集体教学内容,再将内容分配给大班的每位教师,教师根据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准备教具和学具(因我院有3个大班,6名教师,任务分配后,每周每位教师负责设计1个或2个活动)。每周三中午(12:30——3:00),大班全体教师集中在教研室讨论、修正、优化每个方案。其程序是:教师说课(设计理念、预设目标、准备工作、方法与措施等)——提出困惑——全体教师针对每个活动进行研讨,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解决策略——大班年级组长或业务园长引领,完善设计——将完善的方案于周五之前分发到每个大班进行实施。
为了检验方案实施的效果,年级组长、领域教研组长每周有计划地下班听课1—2次(大班),业务园长、园长随堂听课,了解实施情况,发现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个体问题,马上沟通反馈,提出解决建议;对于共性问题,在下次集体备课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开展常规教学活动集体备课的同时,我们还定期开展专题的集体备课,其内容有“克隆”课的研讨、一课共研(针对同一个教学活动内容而进行的备课、说课、看课、评课,储备教学策略)、一类同研(如歌唱教学活动)、打磨“精品”活动等。
(二)针对家园开放活动的集体备课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我院每学期的一个常规汇报活动,以往每次都是由幼儿院统一制定活动的总方案,各班再拿具体方案实施,但汇报效果参差不齐。我们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问题考虑不周全。方案只是一个文本,落实到活动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如果没有事先做好问题的预设,遇到问题就会措手不及,尤其是年轻教师更缺乏经验。二是教师之间交流学习不够。因为开放活动一般集中同一天开展,教师之间就没有时间去相互观摩学习同伴的活动。三是活动内容不适合展示。有的活动适合平时开展,但不一定适合汇报展示。
基于上述原因,本学期我们做了新的尝试,采用集体备课,针对大家在组织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设计理念、目标定位、活动环节、向家长说课等方面逐一把关,并进行活动的预演,力求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和途径让大家在具体组织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促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提升老师策划组织活动的能力,也提升家长开放活动的整体质量。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由业务院长在开放日之前一个多月召集年级组长一起商议制定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的总体方案,确定主题和内容。如本学期的主题:家园同乐;内容分三部分:特色教学成果汇报(根据每班不同的特色制定),常规活动展示(教学的五大领域内容以文艺节目或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亲子活动(亲子小游戏或者亲子主题活动)。然后,分别以年级组(横向)、特色课程组(纵向)为两条主线开展教研活动。横向:年级组商议常规活动和亲子活动的方案;纵向:特色课程组(小、中、大一起)商议特色课程的活动方案。通过研讨最终确定本班方案(时间大概两周)。确定方案后,又分别以两条线进行活动的预演,业务园长、教师观摩评议,并邀请特色课程的指导老师来院把关(一周完成),班级再根据建议修改完善自己的活动方案并实施。组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规避和解决。
(三)针对家园共育方式的集体备课 例1:“长假巧安排”
每学期,都会有若干次假期。如何让孩子的假期过得有意义,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9月下旬,我院教研组长安排每个教保班出一份孩子在“十一”黄金周的活动安排,然后召集班长集体研讨,哪个方案最有价值?大家讨论的结果是:亲子作业——“我的十一生活”。即让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并能根据计划去执行,并不是要孩子完成多少画画、做数学、背儿歌。
例2:“家园沟通新策略”
家园沟通是绝大多数幼儿园都很重视的一项工作,如何使这项工作卓有成效,是我院教研组一直关注的问题。本学期的集体备课中,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讨,并达成了“建立班级QQ群,构建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平台”的共识。教师可以在群里发布最新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和幼儿情况,带动家长、幼儿共同成长。家长可以在群中提出问题或建议,有些问题,教师适时引领,有些问题,家长互相影响、相互解答,互相促进并带动思想观念的转变。
如大班开展的多元整合活动《今天我来做爸爸》,在幼儿的操作练习中有仿编诗歌的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让孩子回家完成(即孩子仿编、家长记录的方式共同完成),不仅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内容,还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增进亲子感情。
又如多元整合活动《六个矮儿子》的故事,我们将故事的内容发布在QQ群里,孩子回家后将故事的内容讲给家长们听,并要求孩子们不将谜底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来猜。此时,我们发现,家长们在QQ群里聊得热火朝天: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很喜欢这故事,这故事还挺有意思的;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直接就将答案告诉了我……让家长真正体会到共同成长的快乐。
例3:“我组织 我参与”
每学期,我院的每个班至少要组织一次院外的班级大型亲子活动。如何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亲子活动的实效,我院通过集体备课找到的策略是:在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委员资源,由家委会发起和组织活动,使家长不仅仅是参与者,同时也是组织者,使家长在活动中转变教育理念,在参与中享受活动的乐趣及亲子间的快乐,从而加强家园间的沟通。
对于家长的组织参与,老师们还提出要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家长和孩子一样,也是需要鼓励和表扬的。这方面大家讨论了两种做法:一是每次活动后及时鼓励;二是学期末进行“优秀家长”评选,由教师将评选要求列出,家长们投票。
例4:“家长园地大变身”
每所园的每个班级都创设有家长园地,我院也不例外。过去,我院家长园地的基本模式是粘贴几篇保教文章、周工作重点,或者充实一些学习的具体内容等。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就“创新班级家长园地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在有些教师开始尝试:将主题教育的价值说明、主题单元活动安排、主题亲子活动、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一并在家长园地里呈现出来,让家长及时了解每个主题的教育价值、实施步骤和方法,使家长园地真正实现家园同步教育的目的。
三、收获与思考
(一)收获
1、有效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育能力的提升。集体备课的成效很明显,意义也是多方面的。它不但可以减轻教师负担,集集体智慧,资源共享,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能有效促进全体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与教育能力的提升:一是在自由发言中教师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教育观念;二是在观念碰撞中可使真理越辩越明;三是在专业引领中可不断提升与完善。
教师的学习不是靠外部灌输实现的,必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验证、发现,吸收各种信息,才能建构、整合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尤其是年轻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专业成长非常迅速,人人都敢说、能说,问题意识与反思能力也在一次次的集体备课中明显增强,教育观念有明显转变,专业素养与教育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
2、有效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集体备课,整合了大家的优势,融合了全体的智慧,不管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还是能力水平一般的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实施的是院内最好的教育活动方案,这就使幼儿发展的底线有了起码的保障,从而整体提升了我院教育的质量,对孩子的发展极为有利。
3、有效促进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与家园教育理念的融合。
中国的家长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家长在育儿观念上有很大的区别:西方家长比较顺应孩子发展,关注的是孩子的爱心、责任、文明、道德、礼仪等,是以素质教育为目的;而中国家长则往往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关注的是孩子的知识、技能和分数等,是以功利教育为目的。家长教育观念不改变,幼儿园的教育就收效甚微。我院通过集体备课使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很快,由此引导和带动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使家长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得到了矫正。
4、有效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园所和谐发展。
我院通过集体备课这一方式,一是搭建起了园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相互沟通学习的平台;二是有效发挥了业务园长、年级组、领域组和每位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家共同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各级各层和谐运转,实现了管理的“四个转变”(即:由从上至下变为人人参与;由消极被动变积极主动;由严肃刻板变为轻松活泼;由园长一言堂变为全体教师百花齐放)。这样,园长可以大胆放手,使教育管理变得更为轻松有序。
(二)思考
幼儿园集体备课的环节和教师备课新架构
一、讨论、定稿、修改、集体备课出成果
备课是上好一节活动课的基础,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要想成功上一节课几乎是不可能。于是领导抓、教师写,教案是否详实、书写是否认真成为教师备课好坏的标准。教师拿出大量的时间抄写参考教案以应付检查,已成为不公开的秘密。那么如何进行备课如何书写教案才能实现备课的革命呢?我园于2000年开始进行备课改革,在此基础上2001年开始教案书写的改革,通过实践,有了一些收获与大家探讨。
集体备课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预先熟悉教材,制定下周活动内容。
根据本班幼儿特点,以教材为依托,把中心活动作为轴心,教师提前制定出本班下周的活动内容,对课本活动内容及所添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一个活动计划草稿。这一草稿要在周六前完成,以便在周六上午的集体备课中使用。
(二)以级部为小组,酝酿讨论定盘子。
根据教师活动课内容的不同,分为小班级部、中班级部、大班级部,讨论由组长组织,大家对各班制定的活动计划草案和教师的授课的方案进行集体酝酿讨论,最终统一意见,拿出最佳方案。
(三)由一人执笔,最佳教案打印出笼
最佳方案定下后,由一名教师把整整后的最佳教案上微机打印,然后分发给大家,完成教案的统一备课任务。教师轮流上机打印,省去了大部分教师写教案的时间,使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立足本班实际,进行个案的修改
孩子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使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点。以级部为单位制定出的方案,虽然集结了大家的智慧,但具体操作与方案还是存在差别,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以达到教案与教师教、幼儿学的完美结合。
通过一学期的摸索,幼儿园采用以上备课方式有以下特点:
1、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接触和交流。
2、集体备课能充分发挥幼儿园的团队精神,真正实现了强帮弱、老带新、快携慢。
3、集体备课还促进了幼儿园的教研工作的开展。二、三思、二改、一动手,教师备课新架构
经过两年的备课改革,教师整理出了一套优秀的适合我园教育教学的教案,对于这一套教案,教师爱不释手。如何发挥这套教案的作用,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新学期开始我们探索出了教师备课的新架构。
(一)思考,新创教案的活灵魂 集体备课能充分发挥集体讨论优势,当去年教案摆在教师们面前时,通过教师们理性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是:教师换了、孩子变了、事物发展了,因此,即使是去年刚刚用过的教案也要有创新。
1、对新课程的思考
当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首先还是研究教材,创新课程,针对我园孩子的现状,分析思考出教案的内容和形式。
2、对原有教案的思考
当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基本上形成时,级部组长在把原有的教案发给参加讨论的教师,让每位教师思考原有教案出笼的原因,从原有的教案中寻找闪光点。
3、对幼儿新发展要求的思考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教师能否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到自己的工作中,需要在备课和书写教案时就引起教师的考虑。
(二)改动创新,教研成果的细化记录
通过大家的讨论和思考,新的课程、新的教案已经出笼,是继续通过打印,制作出新的教案,还是在原来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我们采用了最省时省力的教案修改。
1、一改教案新备课与原教案中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填删教学过程,新教案在老教案中得到重生。
2、二是课程内容的添加和删除。万事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去年的新闻今年成为历史。原来还是幼儿的一个兴奋点,而今孩子已不感兴趣。抓住孩子的好奇心,随时增减活动内容,在教案修改时要集体动手,丰富教学的新内容。
教具使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效果,教具制作的新颖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上课的兴趣。集体备课中根据活动需求集体制作所用教具是我园备课活动中又一亮点。在制作教具时,既要突出节俭性又要体现新颖性、活动性、兴趣性。
通过多年的摸索,我园在集体备课方面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当然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缺陷,还有待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改进,希望各位老师、各位幼教同仁提出更好的集体备课的意见或建议。
1、作为园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管理要做到有“收”有“放”。园长作为幼儿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教育工作,做到及时了解动态,适时引领,该出手时就出手,牢牢把握航向。但也不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应充分发挥业务园长、骨干教师的优势与作用,该放手时要放手。我的切身体会是:园长在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时,更应潜心研究教育问题,在幼儿园的教育管理中,要做到“收”“放”自如。
2、管理有法,但无定法。对幼儿园教育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探讨与研究应是无止境的,集体备课并非是绝对的好办法,也许还有更多、更好、更适合每个园所特点的方式在等待着我们去探寻。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找到开锁的金钥匙。
随着新《纲要》贯彻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纷纷选择集体备课这种备课方式。与以往备课相比,集体备课相对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幼儿身上。集体备课还有效避免了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失误。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幼儿园的集体备课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改进。
一、集体备课现状
1、集体备课制度不完善。集体备课多数是由年级组长通过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来了解备课情况,往往将好教案的标准定为:内容具体、形式完整、环节齐全,书写认真,而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以及班级实际教学效果如何却很少过问,因此,这种评价方式直接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集体备课时纪律散漫,往往是上面组织者讲得声嘶力竭,下面听者有说有笑。当一问题需要进行讨论时,教师们要不低头不语,要不互相推让,即使被点到发言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讲几句。另外,许多幼儿园在集体备课的时间安排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常常会因一些突击性的检查或任务而取消原定的集体备课活动。
2、集体备课,没有了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有的只是机械的剪贴、拼凑、笼合,全然不见研究的踪影。
3、将集体备课等同于统一教案。有的幼儿园为了规范园内集体备课的管理,要求大家做到统一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过程、统一教具和学具等,经过多人主讲、一人主笔,最终统一形成一份精品教案,打印后发放到各人手中或在园内局域网上发布。这样的统一管理看上去比较实在,不仅省工省力、能够随时接受上级的检查且不出差错,而且教师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扼杀了教师的个性,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
4、二次备课不认真。严格来说,集体备课的第一环节应该是由主备人先提供教案,然后要求各班任课教师在提供的教案上进行添加、修改(也就是进行二次备课),最后经过备课组集体研讨、形成共识。而事实上,一些教师依赖思想严重,根本沉不下心来钻研教材、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更不会自觉地对备课中所要涉及到的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进行重新学习,以便将理论联系实际去认真思考和充实每一个环节,甚至修改、删减或增添某些教学环节,常有教师找借口:“改了也是白忙,反正最后一关还得经过集体研讨才能确定,何必自讨苦吃!”
5、忽视学习主体——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集体备课中,备课的立足点往往从“我想怎么教”出发,教师考虑最多的就是目标意识:这节课如何达到教育目标、完成全面发展的任务„„没有从“如果我是幼儿,我将怎么学?”即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考虑,幼儿关注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在预设活动中往往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究、合作及主体地位,对幼儿在教师的预设活动中可能会生成哪些新的内容和问题,如何提供适宜的材料、创设有利的环境才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等等方面研究不深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还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教师们的头脑中。
6、集体备课存在“一言堂”现象。幼儿园往往挑选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或教学骨干充当备课组长,由于组长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所以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新教师或能力不强的教师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完全听从组长的意见;一些年稍长的老教师则甘拜下风,自称“年纪大了,跟不上形势”,在活动中以倾听为主,出工不出力。这样的“研讨”氛围,直接导致了个人观点代替了集体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
二、改进措施
1、完善集体备课制度,照章办事。
幼儿园要科学建构集体备课的运作机制,在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时间安排、考核评估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要合理地处理园内工作中的矛盾与冲突,把集体备课作为幼儿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去对待,落实制度、照章办事,园长或业务园长要坚持参与集体备课,帮助一线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难与困惑。要改变过于重视教案的检查模式,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上,将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
2、明确集体备课的真正内涵,端正备课态度。
应该让每一个教师认识到集体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不是形成教案,而是解决问题。每一次的集体备课实质上就是一次教研活动,应经历解读文本、优化预设、促进生成这几个过程,每一次的集体备课都应使教师从案例剖析中学会举一反
三、大胆反思、提炼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行为、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消除惰性,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集体备课活动中去,主动了解每一次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清楚自己在集体备课中应该做到什么、达到什么目标,明确怎样的备课才具实效性。
3、规范集体备课的程序,提高实效。
建议幼儿园的集体备课按以下程序展开:
(1)每1—2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讨论)活动;
(2)组长或主讲人精心准备,确定备课任务,在集中前安排组内每位教师进行某一指定内容的教学设计方案的构思;
(3)组长召集组员集中研讨活动,每位组员各抒己见、交流观点、并对各人构思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讨论、评价、取舍,然后初步定稿;
(4)在讨论会后,由组长或指定的教师按照讨论的结果撰写教学设计方案,以电子文稿的形式供组内教师使用;
(5)教师进行个人二次备课,即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班幼儿的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案进行个性化处理;
(6)下次集体备课时间再具体针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修改、再评价;
(7)最后定稿,由组长统一整理、汇册;(8)组长确定下一阶段的备课任务或主讲人。
4、深入学习领会新《纲要》精神,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落实“以幼儿为主体”的学习地位上下功夫,特别是在备课时要注重从幼儿身边的趣事和幼儿关注的话题中选择、产生出主题内容;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实际能力水平来制定活动目标;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来设计活动环节,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还要多考虑本班幼儿会在哪些环节和具体问题上存在学习障碍,如何鼓励和帮助他们自主探究以获得有关经验等等。
5、创设浓烈的研讨氛围,提高研讨质量。组织者要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的参与意识,有效利用好每一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想方设法使教师群策群力、在互补共生中成长。除了在制度上监督外,园内还可以采取主讲人轮流坐庄的方式,既可以充分挖掘出每一位教师的潜力,又可避免组长“一言堂”现象和教师消极应付现象。因为主讲人围绕备课组指定的主题或内容,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如调查掌握到来自一线的困惑、查阅大量资料、接收新的信息、掌握最新教改动态、引进科学的观念、自觉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等等),才能设计好方案,才能够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胸有成竹地将自己的设想一一地阐明理由,与大家进行商讨、分享。由于主讲人准备充分且问题均来自于教学一线,因此其余教师也都能有话说,研讨的兴趣就会在主讲人的预设中被一一调动起来,研讨氛围愈来愈浓烈,久而久之,研讨质量就会得到提高。
第四篇:优质教学
“优质教学”浅议 高家堰小学:张元平
对优质教学的评价,不同的看、听、评者标准均有不同,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所谓优质教学,即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学,优质教学当然是有效教学,但有效教学未必是优质教学。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优质教学必须具备“深刻、独到、广博、启发、机智、绝招、”等基本特征:
一、深刻
深刻者,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也。“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赞科夫)。深刻意味着不是把教材看懂,而是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一句成语说得好,深入浅出。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也即能够讲在点子上。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教师一句精辟的话,常使学生萦绕于脑际而终生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抓住了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常使学生放下包袱又惭愧不已。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烦,达意则灵。简洁是天才的姐妹,智慧的象征。一个科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的秘密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演变成为若干简单的东西去做。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它决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
总之,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与深刻相对立的是肤浅,肤浅的实质是智慧的疲软,肤浅就像一锅二十七八度的温开水,即没有沸汤的那样的烫人,也没有寒冰那样的彻骨。因此,你不要指望从肤浅者的教学中去寻找刻骨铭心的印象。
二、独到
独到者,独具慧眼也。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这样,他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从心理学角度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之一是首创性。一位外国作家说:“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再这样形容的是傻子”。首创性只承认第一,而无视第二,它拒绝雷同和模仿,鲁迅先生最欣赏第一吃螃蟹的人,也即是这个道理。特点之二是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
独到的东西总会给人特别的、难忘的印象。独到的对立面是平庸,平庸的特征是从众。平庸者只肯定别人肯定的,也只否认别人否认的。至于那些应该肯定而别人没有肯定的东西,他是断然不会点头的;同样,对于那些应当否定而别人没有否定的东西,他也不会带头说不。所以,一般来说,你想从平庸者的教学中讨到什么让你开窍的钥匙,往往是徒劳的。
三、广博
广博者,知识广阔博大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在你的科学知识的海洋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一粟”。的确,教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洲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他都应该有所跋涉,努力开拓知识面,深挖知识层,纵要深,像丁字形;横要宽,如宝塔状;纵横结合,双向并建,储学积宝。这样才有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左右逢源,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吐语不凡,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图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的陶醉。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汲取人类文明史的丰富营养后,厚积薄发出来的艺术“精品”。它能让学生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与广博相对立的是单薄、干瘪,知识贫乏的教师讲起课来干干巴巴,不善举例和比喻,不善联系和联想,不能把知识扩展和深化,枯燥乏味是其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四、启发
启发是有条件的,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是谈不上启发性的。只有当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确信无疑,“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他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
启发的最高境界是以灵性启迪悟性。富有灵气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把学生带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然后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指示,或目示点头,或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神领会,如入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五、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的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师生产生对抗。而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情况,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
教育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其要决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
六、绝招
名师常常身怀绝招,绝招使其教学锦上添花,如虎添翼,叫人赞不绝口。
教师的绝招是教师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教学技艺的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以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甚至望而生畏、无人相匹的境界。如有的教师数学课从不需要圆规、三角板,但画出的几何图形,尤其是圆就像十五的月亮,丝毫未差;有的教师能根据课文的叙述,在黑板上信手挥来,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再现课文优美意境,令学生十分惊叹;有的教师一笔潇洒流畅、秀丽多姿的板书,使学生羡慕不已,反复临摹,不忍擦去;有的教师幽默风趣、妙语迭出,常引得学生忍俊不禁、笑声频繁,让学生在轻快的气氛中领悟深刻的哲理,步入知识的殿堂。
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
第五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优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说说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课前准备
了解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的状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神圣”
1、说说在周围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来形容什么
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们生活的地方是神圣的。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光临那片土地的人──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神圣”
1、土地可以用肥沃、贫瘠来形容,还可以用宽广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用神圣来赞美。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
2、介绍文章背景知识。(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封信)
3、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三、梳理内容,定位“神圣”
1、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文章哪些自然段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四、研读语句,理解“神圣”
1、自由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
(1)抓住“圣洁”,理解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1、2自然段。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这片家园的家园。
五、悟“神圣”,探究段落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怎样才能保存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自由读文,找相关语句,在旁边写感受和体会。
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句子:
(1)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2)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为什么说要照管好它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因为没有了空气,或者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3)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4)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重点理解“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如果家园受到破坏,我们不能及时补救,那么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
六、明“神圣”,凝聚情感
因为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因此为了子孙后代,你们需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七、读全文,背诵语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八、巧拓展,提升认识
读课后“选做题”,根据课前了解的情况,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