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良好语言情境的催生
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226000)王玲玲
一、情境概念新解读
情境是广义的,除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外部环境以外,还有一种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内部情境——语言情境。儿童良好的语言情境是储存于儿童头脑之中呼之即出的语言积淀,是能自然生成言语的能力和乐于表达的情感冲动。它受智慧、生活经验、道德情操、文学气质、词汇积累、表达技巧等因素的影响,是儿童语文素养的物质化和精神化的体现。
二、儿童良好语言情境的催生
1.诵读:古诗词阅读课程读本的开发及使用
教师要将传统佳节、四季更替、自然万物的清新气息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内容丰富的教材设计,让儿童的生活多了古诗的清丽与冷峻,多了千古情思和怀想,多了沉静迷人的民族风味和情趣,多了情感的触动和共鸣。古诗的朗读为儿童的精神世界描绘了一幅幅精彩、丰富的画。教师可以引导儿童自己创作诗,并配上画,将自己理解的诗歌形象表现出来。融入生活的阅读体操的步骤:(1)知诗人:了解诗人生活的年代、雅事。(2)解诗意:一首诗是一幅画、一段情。缘字入景,缘景入境,缘境入情,方能得真意。(3)悟诗情:读一首现代诗,体会诗中蕴含的美妙情思。“画”诗情、组诗回放、引经查典、野外体验都是儿童阅读过程中的喜爱方式。景亦真亦幻,人若隐若现,情暗香浮动,这样的阅读儿童喜闻乐见。2.历史的画卷: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开发及使用
读书先读史,读史能使人明智。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千锤百炼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跃然纸上的人物。每一本书,读第一遍时,老师和孩子们可以囫囵吞枣,这叫享受。读第二遍时,要静心读,知作者、解历史、熟情节、话人物、品韵味、学典故、明心智,这叫品味。读第三遍时,要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这叫探究。读过三遍后,放上几天再去读,往往又会有新的感悟、新的体验。3.民族的智慧:《论语》《孙子兵法》等课程读本的开发及使用 一部《论语》治天下。读《论语》,俨然与孔子交谈,儿童的求学、交友、生活等,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牵引他们运用智者的方式做学问,牵引他们在真善美的天空中放飞自己的灵魂。受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的影响,儿童对《论语》内涵的理解比较浅,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障碍。“跳着读”为儿童扫清了阅读的心理障碍。“跟故事读”则是儿童最喜欢的阅读方式。
妈妈怀抱里的乖宝宝、温室里的豆芽菜需要进行内心的锻造。教师可以让儿童阅读《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的简读本,通过电视剧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思想、生活。谋略思想和哲学光辉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4.母语的瑰宝:传统启蒙读本的开发及使用
美好的言语缘自幸福的内心,表达是思想的外露。《弟子规》是中国传统启蒙读本,语句读起来像顺口溜,朗朗上口。用《弟子规》来指导儿童的言行,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教学《弟子规》的方法:(1)依拼音,读通畅;抓词句,解句意;诵读之,明道理;日一得,赋行动。(2)看卡通版《弟子规》,激发兴趣。(3)唱《学学弟子规》,妙语连珠。
三、儿童良好语言情境生成的科学价值 1.放眼语言学
从静态观察,传统文化阅读为儿童内在语言情境的生成提供了语料储备(语言词汇的积累和修辞的把握)。从动态观察,传统文化阅读提供了语言能力及实践过程(听、说、读、写的心理状态和过程以及言语运用的感性经验)。从动静相宜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阅读施以静,引以动,作用于动静相宜,为儿童提供了语料储备。主题活动培养了儿童的语言能力,在阅读和主题活动的相互作用下,儿童逐渐表现出综合性母语的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及人文精神)。从语言学的视角来看,传统文化阅读弥足珍贵。2.探密心理学
儿童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与成人的语言交流中,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富有创造性,但儿童的模仿和学习能力在语言的获得中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传统文化阅读引导儿童感受四季、节日、生活。儿童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交流,提高了认知能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情境。在阅读中,儿童一边模仿,一边学习。在主题活动中,儿童在创造。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传统文化阅读不可或缺。3.遵循教育学
影响儿童言语表达的因素有言语能力(语音、词意理解、词汇量、语用技能等)和认知发展能力(知识积累、认知水平、需要与情绪状态的生成)。在传统文化阅读中,儿童能在母语精华中学习到言语能力,能深化词意的理解,增加词汇量,学习语用技能。最值得一提的是,它促进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知识积累、认知水平从哲学的高度得到不断提高,并不断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儿童的需要与情绪状态的生成。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传统文化阅读势在必行。
第二篇:在情境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在情境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高岚
从素养的构成说起
何为素养?两本权威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解释为“平素的修养”。何为修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三个意思:
①道教教徒修炼。②思想、理论、知识或技艺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③指长期养成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涵养。
现在在教育领域经常提到的“素养”的意思大概是把后两个意思糅合起来的结果,它和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素质”意思是一样的。“素质”这个词可以指先天的,也可以指后天的,“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显然是指后天形成的。而“素养”一词只指后天形成的,用“素养”一词,更强调后天的“养成”。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的素养。至于“必备”和“非必备”的界限,永远都不可能达成共识,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在一些基本的判断上形成大致的共识。世界各国对素养的认知基本都包括这样几个概念: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情境。也就是说,知识和能力是素养的主要内容,但它们必须在正确的情感态度引领下,针对正确的生活情境才有意义。过去,我们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研究得较多,但对学习情境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现在,“情境”一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词,有必要对它及其作用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什么是情境?我比较同意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的观点:“学习情境是指任何影响学习者或学习过程的因素或条件。”它应该指场合、氛围、交流的深度、思维的热情等。创设学习情境,就是想办法把学生吸引到想要学习的环境中。同理,创设学习语文的情境,就是想办法把学生吸引到想要学习语言的环境中。
情境是养成的土壤。语言是在生活情境中养成的,语言也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才有意义。例如“你可真行啊”这句话,本身是无法判别意义的,如果前面加上“他不由地竖起大拇指”,我们就知道这是在夸奖对方;如果前面加上“他咬了咬牙,怒视对方”,我们就知道这是指对方做得过分的意思。
清晰的语言目标有助于将学习者带入到表达的情境中
语文学习在表达上的要求是什么?现有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列了11条,除了写作态度、写作范围和写作数量外,真正涉及表达方法的只有两句:“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这仍然是较笼统的要求,学生对通过学习要实现的表达上的具体目标并不清晰。
我们应该从接触学生的第一天就清晰地告诉学生汉语的基本特点:
一、语言有节奏。汉语有四声,讲平仄。四声过去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在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阴平和阳平又叫平声,上声和去声又叫仄声。四声所构成的平仄对应就形成了中国汉语的音乐美。如“平仄平仄平平仄”和“仄平仄平仄仄平”相对应,读来就舒服。中国对联常常是上联尾字读仄声,下联尾字读平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比“欲穷千里目,要登最高处”读来抑扬和谐。
这个节奏感还体现在汉语多四字词语连用。例如:“几年后,中关村地区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雨后春笋”是成语,“越来越多”不是成语,但属于四字词语,若改成“特别多”或“逐渐多”,读来就不顺;若只有“雨后春笋”,没有“越来越多”,音节就不满,好像人被吊在空中下不来的感觉。汉语的这种表达习惯不胜枚举,如:“我们只要掌握了方法,做起事来就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再如:“这位老师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
二、句式多整句。所谓整句,就是排列在一起的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结构相同、字数也相同,就构成了对偶句;两个以上的这样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也构成排比句。整句除了体现出节奏感外,还有一种对称美。如:“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周国平《论独处》)句号前后就是两组句式比较对称的句子。
三、顺序讲逻辑。如果几个词语排列在一起,谁在前谁在后要符合事理,不能随意。总书记在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仪式上曾讲过这样一段话:“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其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就是按照过去、现在、将来的顺序排列的。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有一篇文章,标题是“敢碰硬、动真格、求实效”。“敢碰硬”是精神层面的,“动真格”是行动层面的,“求实效”是结果层面的。这个顺序显然也是不能随意动的。
以上是汉语表达时最需要掌握的特点。当学生明白汉语的这些基本特点后,在表达时就会身体有律动,思维有目标,不这么说话就不舒服。这就是进入到了一种明白表达的情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语感”就会悄悄地“养成”。
创设情境有助于生成更丰富的认知和能力
养成的过程就是让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结合具体的情境不断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新知识和新能力的过程。拿成语学习为例。大家都知道,学习成语是要有一个积累过程的,不可能整节课整节课地讲成语。有的教师喜欢让课代表每天在黑板上抄一个成语,让大家记,效果非常有限。比如“如水投石”这个成语,意思是像水泼向石头,丝毫不入。比喻听而不闻或言无效果。如果我们只满足于给出意思,这充其量只达到了“识记”这个层级,而且是毫无语境的识记。考纲中对考查的内容设置了六个能力层级: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识记是最低能力层级。如果我们把这个成语放到考试的句子中,如:
在市人大代表会议上,他递交了一份有充足事实依据的提案,这份提案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呼声,如水..投石,代表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那么,我们根据成语的意思就能判断出这个成语使用错误。这个句子提供了一定的语境,语境也是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对成语就会有一定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仍然是有限的。虽然你判断对了,也拿上分了,但由于所给语境错误,你可能仍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如果我们提供一个正确的语境:
多年来,虽然各界人士不断呼吁,但中小学生减负却一直如水投石,无大效果,这是单一的评价机制....长期没有改变的结果。
那么,我们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就会更深一步,意味着我们可以正确使用这个成语进行表达了。如果我们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那个错误的语境是不是把“如水投石”理解为“如石投水”了?学生就会产生想要了解“如石投水”意思的期盼心理,我们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去查这个成语的意思。学生一查会有意外:“如石投水”还真不能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原来它是关系融洽的意思。意外收获就会有意外惊喜,这种情绪状态就是一种学习情境,在这种情绪下,记忆就会比单纯的识记牢固得多。我们可以再给学生提供“如石投水”的正确使用语境:
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可谓如石投水,莫逆于心。
这样,学生就有了两个成语的正确使用语境。但原来那个错误的语境到底应该用什么词语仍然没有解决。如果学生答不出来,那就告诉学生吧,应该用“一石激起千层浪”。你看,一个成语我们带出了三个正确的语境,在情境的比较中更易形成记忆。
如果我们再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如水投石”的意思是言无效果,那我们在这个成语的后面再跟一“无大效果”,是不是有些重复?“这就上升到探究的层次了。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搜集成语的使用例句,看看媒体上有没有类似的使用情况。经过搜集,我们会找到很多类似的使用情况:
1.有人想阻挡中国发展的车轮前进,那不过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2.查摆问题要下真功夫,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3.我们坚信这艘鞋业巨舰将更加稳健快速地游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4.对确定的战略谋划和决策部署,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下去。这些句子中的成语前三个都是先形象化比喻,后直白式表述;后一个是先直白式表述,后形象化比喻。看来,这种表述在媒体中是经常出现的,是不算重复的。那有没有语意重复的错误表达呢?当然有。下面这些就是:
1.“浑身遍体鳞伤” 2.“忍俊不禁地笑了” 3.“爵士乐正方兴未艾” 4.“人民生灵涂炭” 5.“令人匪夷所思”
画线的内容就是语意重复。解决一个成语的问题,我们是在丰富的认知中完成的。如果我们把学生引导到这个程度,学生就会始终保持在一种期待的状态,并能对成语的使用产生一种顿悟,而顿悟常常是探究有深度的表现,是情境学习中最能给学生带来快感的意识状态。
在情境中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思维的热情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大脑支配,语言行为的进行当然也不例外。语言是思维发展的结果,思维大多也要借助语言来完成(有人认为跳跃、零碎的思维是不借助语言的)。语言能力越强,越有助于表达复杂的思维;反过来,越复杂的思维越有助于形成复杂的语言。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主动思维的情境中,调动他们的思维热情。
在课堂上,调动学生思维热情的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有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拿一位教师对《故都的秋》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他的教学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1.以众多写秋的诗引出课题。
2.让学生找出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3.提出问题: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讨论后,教师发表自己的结论: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是积极赞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调又是忧伤的,悲凉的。
4.再提出问题:郁达夫眼里的秋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教师发表观点: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爱国热忱。
5.总结共识: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与作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等有关。
6.联想自己家乡秋天里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简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飘香里;它在…… 它在……
我听过许多教师讲这一课,基本内容大同小异。整个设计基本没有能引起学生思维兴趣的地方。有的教师以为第3的问题经常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就是学生有思维热情的证明,其实,有些热闹是按部就班、照章办事的表面热闹。学生一看到这个问题,就知道答成颂秋和悲秋都是可以的。主张颂秋的一般会从留恋的角度找依据,主张悲秋的一般会从景物的特征上找依据;还有一些知道教师主张辩证看问题的学生就会说两方面的情绪都有。所有回答都是按程序走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会看到,自控力强的学生还愿意以完成任务的精神去思考并组织语言,自控力差的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就会被动地听别人说,然后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最后被动地接受小组中的其他成员代表自己发表看法。
再看第4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提出,走程序的学生会说作者所处的时代动荡不安,不知道背景的学生会等着老师说,而老师最后说的似乎又是教材中所有作家的共同经历,很难诱发学生的思维热情和表达欲望。
有一位教师的问题设置很有新意。他问学生:“‘静’好理解,‘悲凉’也好理解,但‘清’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立刻就蒙住了。“蒙”其实是一种关注的状态。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想带有“清”字的词,学生一会儿就找出了许多,即使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找出几个,如清净、清静、清唱、清纯、清淡、清晨、清廉等,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都有什么共同点,得出“纯,不杂”的意思,学生就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到北平赏秋,因为北平的秋最纯正。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具有情境感的问题呢?首先,问题具有意外性。这一课我听过20多次,没有一个学生提问过“清”的意思,说明学生并未进入到思维的状态中,而是随波逐流,你说什么,我就认同什么。而这一意外的问题就把学生的关注点都吸引过来。关注就是进入情境。其次,问题具有可深入性。如果一看就是按程序便可回答的问题,学生就很难产生主动思考的热情。这位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清”的意思,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让学生自己找出含有“清”的词语,让学生归纳共同点,这就上升到较高的“分析综合”的能力层级。能力层级越高,思维就越有深度;思维的深度不仅包含着抽象的判断、分析、推理等,也包含着对应用场景的想象。想象就是深度进入情境。
在想象的情境中丰富语言的表达
想象,就是想那个“象”。象,形态。有形有态,当然是情境的一种。想象是无此物而想到此物的思维活动,是人脑在联想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这里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想象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二是有新形象的产生。新形象的产生必然伴随着新鲜语言的生成。比如我要写一首关于月光的诗,就会联想到月光如流水的普遍印象,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进而通过想象,便可创造出这样的诗句:“今晚的月光,是从李白窗前流来的吗?是从苏轼把酒的那一片青天中流来的吗?是从朱自清吟诵的荷塘中流来的吗?”
好的语言常常是想象力丰富的结果。比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荷香的那句话:“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微风”“清香”“高楼”“歌声”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意象,但当把“清香”和“歌声”联系到一起的时候,嗅觉和听觉沟通,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爱因斯坦刚发表“相对论”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询问他相对论到底是何物。有一次,一个年轻人碰到爱因斯坦后就向他问起这个问题。没有想象力的人要在几分钟内对一个门外汉回答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是难以完成的。而爱因斯坦却打了一个绝妙的比方。他说道:“如果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把你一个人放在火炉旁,那么即使是五分钟的时间,你也会觉得过去了一个小时;但如果你乘火车到某地去旅行,你的邻座是一个迷人的姑娘,你与她聊得甚欢,那么即使过了一个小时,你也会觉得只有五分钟,这就是相对论。”年轻人听了以后,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个语言效果就是想象力带来的。
培养想象力,就不能随意展示出终极的那个“象”。比如有些教师喜欢在朗诵文本的过程中展示相应的画面,就有可能破坏学生的想象力。现在普遍的教学状况是:教师把每一节课都变成了间架结构的搭建,变成了碎片问题的堆积,变成了速成的“过关”,很少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别忘了朱光潜先生的教导:“慢慢走,欣赏啊!”我们不可能每篇文章都抠得很细,但我们也不能每篇文章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试以小说《边城》的一个片段为例(括号里的内容是笔者的注解):
回家时,祖父抱了那只白鸭子同别的东西,翠翠打火把引路。两人沿城墙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想象一下画面:抱着白鸭的祖父,打着火把的翠翠,背景是城墙,前面有水波荡漾。多美的画面:美好的景配着美好的人,让读者沉醉其中)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想象一下此时翠翠的心理:除了顺顺和大老,还有别人吧?多希望你说说那个人啊!读者有点急了)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为什么“太高兴”呢?恐怕不只是白得了只肥鸭和许多粽子吧)便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还征求孩子的意见呢?)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是不是真生气?)祖父话虽不说了,(你怎么就不说了呢?此时我们已经进入到故事情节中,相信了这个事实的真实存在,并为翠翠不能继续听到有关自己婚事的事儿而着急)心中却很显然地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祖父自己也认为这些念头“可笑”和“不好”吗)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有些恼又有些心事的小姑娘是不是都是这个样子。她在故意惹爷爷,以引出他的话题)向前怏怏地走去了。
“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
“谁也不希罕那只鸭子!”(那稀罕什么呢?大概是二老吧)
短短260多个字,小姑娘神情毕现,呼之欲出。如果不发挥想象,不细细品味,该是多大的精神损失啊!有些情景就让学生用语言把它们描述出来吧,也许在自己描述的过程中,自己也将置换其中,亲自体验一把故事里的经历,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借助作品的滋养逐渐丰富起来。
上面所说的几个方面并不是独立并列的,而是相互融合、互有影响的。比如想象也是一种思维,丰富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认知和能力互有影响等等。总之,我们要重视创设学习情境对语言素养形成的重要性,努力深耕生活的土壤,施以足够的养分,让优美的语言不断得到滋养并最终生成。
第三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天下为公
在新课程中,从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到课程结构、内容以及课程具体实施与评价,都以学生的全面继续发展和个性特性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亲自参与、生动的思维活动、实践与创造过程,而要实现上述过程,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它的特殊性,它承接小学和高中两个阶段。而数学教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并且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现,这只能在表现上掩盖它起源于外部世界的事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狠下功夫,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真实的任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要把情境的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一、创设能够发现问题的情境。
创设能够发现问题的客观情景就是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习的大道上“铺路架桥”,在知识的道路上,哪些地方有沟沟坎坎,哪些地方坡陡路险,哪些地方平坦好走,教师都要一清二楚。这就要求教师不光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与学习内容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情感的共鸣,从而领悟学习内容中只能意会的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有理数的大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一堂数学课,我在黑板上写出泰山、黄山、桂林、张家界、延吉等五个旅游区某天的最低温度(单位:℃)分别为-4、0、9、5、-5。然后让学生在数轴上把它们表示出来,再让学生把旅游区的最低温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列。由于情境贴近生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很多学生纷纷写出-
5、-4、0、5、9,我又提出问题:谁能够说出这些数的大小顺序与数轴上表示它们的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说我发现越往左,左边点表示的数越小;还有的学生说我发现负数比零小,零比正数小,负数比正数小。最后我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大小。”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从气温高低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归纳有理数大小关系的法则,形成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闸门,并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创设含有内在知识联系的问题情境。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数学知识环环紧扣,呈螺旋上升之势,旧知识蕴涵着新的知识点,新旧知识纵横交错,彼此形成知识网络。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识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总而言之,就是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而产生新旧知识的矛盾。而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比较困难。
例如,我在教授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首先出示这样一个准备题:解方程2X+(45-X)=60,由于是旧知识,学生纷纷在下面完成,然后我给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Y=45-X ① 我再问:
2X+Y=6 ②
谁会解?学生不做声,我又做提示:与刚才哪个方程做比较。学生通过观察,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我发现第二个方程中y可以有第一个方程来代替,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变成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就可以求出解。”我归纳总结,这就是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也就是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面对这样的新知识,学生会很快找出其中的问题,理清数量关系,掌握解方程组的特征,从而迅速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
三、利用课堂提问和讨论进行情景教学。
提问不但是创设一定的客观情境,而且是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又是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问题的一种方法。教学中的提问是引导而不是牵着鼻子走,是鼓励而不是压制,是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 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同时提问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为配合“北京奥运会”的宣传活动,七年级四班共50名同学,动手制作花和花篮。如果每人每天平均做花18朵或小花篮16个,一个小花篮上需插两朵花,应分配多少学生做小花篮,多少学生做花,工作一天才能使花和花篮刚好配套?
我提问: 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⑵你能用一个等量关系式来概括这个问题吗?
⑶你还能用两个等量关系式来概况这个问题吗?
这三个问题不能颠倒,要一环扣一环。这样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内在品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的局面”。
开展课堂提问和讨论,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清晰,促使学生兴趣的火花不断迸发,使他们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总之,教学时要想以人为本,由重知识传授到重学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一个活跃的学习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
第四篇:儿童社交常用语言
社交常用语言
怎样拒绝别人——谢谢,我不要;谢谢,我等一会再吃;我现在有事,不能……。 怎样引起他人注意——喊名字或称呼,打扰一下……。
怎样要求、请求——我可以……吗?麻烦你……、请你……、你能不能……、我想……
行不行?(我女儿有一阵每当我做别的事情,她要吸引我注意时,就故意跑过来说,麻烦你……,我心就软了)
怎样陈述事实——什么时间、在哪、谁做了什么、然后发生了什么、最后什么结果。 怎样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感觉……;我认为……;我希望他怎样做;因为他这
样做,所以我觉得……;我不喜欢他怎样做,因为我觉得……;我本来想……,结果……。 如果别人没听懂或没听清,要换另一种方式表达。
怎样更具体地表达感谢和喜欢——你能……,我太高兴了;你帮我……,太谢谢你了。 当自己东西被抢时——把它还给我,我还没玩够,等一会我第一个就给你。或者找个其
他玩具给对方,你先玩这个,咱俩交换。我们正在轮流玩,现在轮到你玩那个了。
怎样加入到别人的游戏中——先观察别人都在做什么、了解游戏内容和规则,然后按照
游戏内容做一些辅助的事情,慢慢地就可以加入进去了。
怎样提建议——我建议……;我计划……;我提议……;我有个好主意……;我想出一
个好办法……。
怎样观察他人的感受——他是什么心情,生气还是开心,跟刚才有不同吗?为什么? 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如果我……,那就可能会……。
明白做事情有合适的和不合适的时机,教给孩子观察局面。
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法——除了这个办法,我还可以怎样做?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讲条件、谈判的方法——如果你……我就可以……;你要是能……,我就答应你……。 制止别人不好行为——看着对方的眼睛,大声说:你不可以……、你不能……、不许……、停止……、住手、把手松开、放开我。同时学会寻求大人帮忙。
怎样讲道理——你不应该……;……是对的,……是错的;不能……,因为这样不公平;
这不合理;……违反了游戏规则。
怎样道歉——很抱歉我……;对不起,我不应该……;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怎样安慰别人——别哭了;递给他一个玩具;我陪你玩一会。
怎样为自己辩解——我那样做,是因为……;当时……;我没看见、没听见……。
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别人说话时认真听,不打断,听懂意思,明白对方的想法,记住
重要信息。
第五篇:如何创设良好的英语情境
如何创设良好的英语情境
——第三教研共同体 活动体会
孟津县县直中学小学部 谢巧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以说,学会了英语,就是多了一个头脑;掌握了英语,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为了顺应这种大趋势,我们也在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此,我们积极地参与了第三教研共同体活动,通过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要想让孩子们真正地喜欢上英语,让说英语成为习惯,我们教育者必须为孩子们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创设良好的英语情境。
詹姆斯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语言总是与人的具体生活情景相连,围绕某种目的表达某种感受,抒发某种情感。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设置多种具体、真实的语言模拟情景,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知识,使之成为语言的主体,使学生的语言学习“身临其境”。
一、创设有效情境的意义
教学中的情境都是模拟的,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1.激发兴趣,增添乐趣
毫无疑问,创设情境就是为了设计一个能够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情境。学生在该情境中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话操练,感受英语表达的乐趣。2.冲击视觉,提高审美
优美的情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设置一个五彩缤纷,张灯结彩的生日聚餐情境,或者烟花绽放的新年节日氛围,学生无形中会陶醉在美的享受中,从视觉上给予美的冲击,进而激起他们内心的向往,产生共鸣,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3.启发思维,提升能力
有效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生活实践能力。以模拟购物的情境为例,教师可以在模拟购物情景的过程中清晰明了地告诉孩子如何在一个以英语为通用语言的国家实现购物行为。学生到了真实的生活中,便也会自然地引发这样的交际对话,提高生活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
创设一种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直观生动、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学情景,是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最关键、最有效的条件。那么,怎样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情境呢?通过此次活动,再加上对以往英语教学的思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尊重学生,创设平等对话的情境。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主张“以学定教”,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新,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尊重中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师生平等对话,意味着动态生成:让学生在活动中能说真话、表真情,只有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才能将孩子们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等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教学“动态生成”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而这样的“动态生成”需要建立积极的“生态环境”,即建立在师生双方真诚、平等基础上的民主对话。
第二、利用英语歌曲,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利用课前播放一些英语歌曲,在这种气氛中,学生容易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身体适度放松,头脑注意力集中并准备接受新信息。实践证明,音乐能帮助学习者放松,并能加快信息收集,增强记忆。
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易学易懂的英语歌曲,并且多数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基于这一点,我们从不忽视英文歌曲的学习和运用。将音乐与英语教学融为一体,创设有声语言环境,能使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气氛中解脱出来,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每节上课之前,可以安排一首与前一节课学习内容或即将学习的知识有关的歌曲,与同学们共同歌唱。这样一方面能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不知不觉进入英语语境,同时还可以在优美的旋律和押韵的歌词中使所学内容能得以复习。
第三、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
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而直观的教具可以让他们记住一些单词和句子,如卡片,实物等。例如在教学Family members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全家照,与班级同学在一起介绍自己的家人,学生很乐意,为了让自己介绍的好,他们很认真地学习家庭成员的英语单词,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另外,教室本身就是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在教学门、窗、桌子、椅子、黑板等物品时,教室的摆设就是最好的教材。教表示颜色的词汇时,我让学生谈论各自服装、学习用具等物品;教表示食品、饮料、运动、课程、动物等词汇时,我让学生运用这些词汇进行对话,互相介绍,彼此了解各自的爱好,既加深同学间的感情,又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四、开展趣味性的游戏,创设趣味情境。
在英语教学中“趣味性”是头等重要的问题。它是英语学习变得容易的前提,而对于小学生来讲,活泼好动使他们学习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符合绝大多数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常常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诱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如在学Is this a…?时,为避免明知故问,教师可以蒙住一名学生的眼睛,将一个实物,放在其手中,问:“Is this a…?”该学生则通过触摸来判断,用“Yes,it is.”或“No,it isn’t.”来回答,然后把提问的任务交给在座的学生们。这个游戏情境的趣味性就在于蒙住眼睛,孩子们对此会充满神秘感和参与欲,学生们在这种游戏式的教学活动中,已感知了教学内容,并得以运用和练习,也使学生体会到课堂气氛的轻松活泼、乐趣无穷。
第五、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此,教师要注意课堂的趣味性,做到生动活泼,多用直观教具,电教设备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由此可见,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接受新知识时有一种新鲜感,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语言实践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课堂教学毕竟不是真正的社会语言交际与实践。
随着小学高年级的教材内容的加深、会话容量的加大,思想性的增强,情境交际更难设置,但是,多媒体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幻灯片尤其动画、录音、电脑等,可以把语言、人物、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声像和语言组成的“三维式”立体教学,学生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参加,眼看、耳听、口说、手写、脑动的学习活动。有时,可在学生翻开书之前,先放两遍录音,训练他们的耳力,也让他们对会话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也可以先观看课文动画,能够让孩子们清楚直观地体会到人物的表情、动作等。这样,学生就好像身临其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了。而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所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创设情境之前,要把握好教材与情境之间的关系: 1.情境要基于教材,源于教材,坚固知识基础。
我们要关注教材图片情境,教材的图片情境中包含了与重点知识相关的语言点,因此要创设情境,可以首选教材中的图片情境,这能让学生对教材更加熟悉,感受更深刻。以教材为依托,基于教材、源于教材的情境,能让学生熟悉教材核心知识点,夯实学习基础。
2.情境要深于教材,活于教材,提升语用能力。
情境创设的目标最终是为了语言的使用,即语用。语用,就是用语言来解决问题。语言就一种交际工具,在情境中进行交流才能真正实现语用的功能。
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情境的设计要立足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要深于教材,适当地突破教材范畴,合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将课本知识,活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3.切忌情境设计杂乱。
以动物为话题的课文为例,有的教师为了设置某个森林聚会的情境,劳师动众,发动学生家长帮忙制作动物头饰,却反而造成课堂纪律混乱不堪的局面。
4.切忌情境活动耗时长
例如在教授颜色时,可能一开始会试着让孩子自备彩笔在课堂上涂画,以感受色彩。然而经过实践,发现这样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这个情境创设也是徒劳无功的。其实要感受颜色的方法很多,大自然,衣着,水果等身边熟悉的情境,就已经足够让孩子真切地从视觉上感受色彩。
四、结束语
要充分发挥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功用和效能,仍需教师们在课堂实践中,根据学情特征,结合教材内容,巧妙灵活地合理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最终达到语用的目的。
总之,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浓郁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插上愉悦的翅膀,带着渴望的心情,步入英语语言的交流与学习中,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已成为我们英语老师所追求的目标。要做好这一点,我们需要准确地把握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教学策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并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