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工实践课教学的智慧
电工实践课教学的智慧
澄城职教中心 陈宏
摘要:本文从学生心理、教学实际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谈了如何解决电工实践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实践教学 实训 技能
电工操作技能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必修的实践性课程,而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体现了职业教育办学特点所在。因此要使职业学校学生得到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应做到知识和能力兼顾,其中加强实训教学尤为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引导,使学生树立能学好专业信心
中职生入校之初,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认识几乎一无所知,此时有部分学生由于已有的生活经验会对专业知识充满好奇心,而部分学生却会因对专业的陌生产生畏惧心理。针对以上情况我是从课外活动入手;首先,成立电工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通过制作简单的电路(如门铃、声控灯、防盗报警器和双联灯等),意在激发学生自信,培养兴趣。制作内容也从简单实用入手,制作时,对于出现的线路故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完成的作品可以拿到学校进行展示,对学生产生激励效应。其次,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也可鼓励学生去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以此多了解维修电工行业发展状况及专业发展方向,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三,在维修实践中,可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电器维修入手,学以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随着维修经验的积累,可鼓励学生到校外进行义务维修,提高其维修技能和社会适应性。这样学生在维修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四,教师应起好示范作用,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维修活动,提高自已的专业水平,向学生阐述自已的心得体会,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就更能持久保持。
在电工实训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着因对电的畏惧而缩手缩脚。时,作为教师应加强引导,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外,应鼓励学生多动手,在操作中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增强信心。
二、明确目标,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所以在电工实践教学中,要加强目标教育。学生有了压力,就会产生动力,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把整个电工实践教学目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对器件的识别和熟悉作为重点,主要要求学生熟悉器件各部分的作用,第二阶段,目标定位在对线路原理、布线图的熟悉。教师应先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复习,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画出布线图,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线路该怎么接,以后着重强调学生工艺要求,教师先对接线的工艺要求进行讲解,学生按工艺要求进行装接,逐步提高接线质量和工艺水平。第四阶段,重在反复训练和提高。经过这样,把教学目标分解为几个阶段,让学生在实训前明确各阶段目标,实训中又分解了实训难度,既能树立学生自信,又能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对提高电工实践教学效果非常有利。
三、严格把关,使学生规范操作,提高工艺水平
电工实训中,线路板上装接元器件多、工艺要求多、标准高,针对这一情况应对实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因此,设立恰当时评分标准尤为重要,评分标准的制定应立足于操作技能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操作的能力及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以《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为例,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可先要求学生复习其工作原理,按照线路图画出其布线图,然后要求学生按线路图和布线图装接控制线路,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装接,装接时对其工艺要严格要求,通过评分标准来进一步规范,控制线路装接完成时,学生所装线路中可能出现控制功能不能实现的情况,这时,可鼓励学生认真分析故障,努力找出故障点,可采用电阻法进行检测,在个人无法解决问题时,可让几个学生共同分析,直至找出故障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对待下一次实训。对于出现的典型故障,教师可与全班学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避免下次现犯,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对整个线路进行装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接线路进行通电试车,观察运行情况,让学生对整个线路工作过程有个感观认识。
在学生按标准能正确完成线路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可强调其所用时间的重要性,经过反复训练,提高其熟练程度,以适应社会实践需要。对每次实训工艺突出、用时少的学生,将其组装的线路作为样板,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要注意疏导部分学生“片面求快”思想,指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操作的训练,不可贪多求快,从而造成技能水平得不到提高的不良结果。
四、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和能力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训中,必须教育学生养成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的工作习惯。电工实训中存在器件多、易损坏、易出安全事故等情况,可对每位实训学生的器件及线路进行编号,明确职责,违反操作规程或故意损坏器件应赔偿,保证元器件的正常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和适应企业安全文明生产要求。如对于线路组装中的故障,在社会实践应用中有广泛的体现,这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良机。首先,教师要立足于理论教学法,使学生熟练掌握线路原理,分析某一器件或某一段线路出现问题,将会出现什么样故障,这是学生进行故障分析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多种不同的排故方法,明确其利弊,并指导学生动手排故。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其知道如何避免一般性故障。有时也可由教师故意设立故障,让学生分析,动手排除故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学会排故方法,使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可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需求。总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时刻都应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加强技能操作的练习,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2011-8-16
第二篇:12届电工实践课总结
13第二学期电力拖动实践课考试总结
根据学校要求,12机电电工实践课进行实践操作考试,考试时间:2013-12-9,地点: 电力拖动实验室,考试原则:安全性原则: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安全为重,安全第一;实践性原则:注重实践,注重动手能力,注重实用性,时效性。考试难度:中等难度。考试题目:接触器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通过考试,摸清了学生底数,能够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进行实践教学。学生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教师对于实践性的教学也得到了一些收获。
学生学会了电路的连接,对电路的连接熟练程度方面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学生接的还可以。
存在问题:学生厌学严重。老师觉得有用的学生不懂的有用,老师觉得有趣的学生觉得没趣,主要原因没有生存意识,没有就业的紧迫感,没有谋生的意识。
以后多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第三篇:教学智慧与教学实践
教学智慧与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指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感性的职业性行为方式的总和。具体包括教学管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等。教师所从事的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可称为教学实践。从教师方看,就是教学。从学生方看,就是学习。如上所述,学习既然是一种实践活动,在同一活动中与其相对应的教学,自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了。即教学是教师实践指导学生实践,即教师凭借外显的实际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外显的实际操作的过程。当然,外显的实际操作离不开内隐的心智操作。
而教学智慧是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并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生成的达到融通共生、自由和美境界的一种综合能力。
教学是一项以师生沟通对话为方式,掌握知识、认识世界,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质特征的实践活动。以这样的认识为前提,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智慧的本质是一种高水平的能力表现,而且,这种能力里包含了多种具体教学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学智慧是综合了教师有关教学活动的感知、思维、创新、实践等多种能力而形成的一种整合后的高水平的系统能力。
教学智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个体对整个教育教学的现实存在的个人感受;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前人总结的理论的个人领悟。这种感受和领悟可以表现为教师个体的可以言说的理念或看法,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缄默性知识。教师个人有关教育的缄默性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实践的基础,同时,对新的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的学习都依赖于教师个人已有的缄默性知识的支持。
教学智慧是以实践性方式存在的。教学智慧只有在具体的时空情境中才会表现生成出来。“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和高效便捷”是教学智慧呈现的主要表现状态,或者说是指具有教学智慧的教师执教行为的外在的基本标准。教学以教师的智力活动为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智慧水平,对在校期间及刚走出学校一段时间里的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决定性影响。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下的表现,一定具有较深刻和准确的观察,并且,会尽可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地应对、施教,不仅追求效率──学生学得快学得好,而且追求境界──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对教师自身来说,还要有意识地在保障学生发展的前提下高效智慧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师的教学智慧追求一种融通共生、自由和美的境界。教师不仅具有富有技巧的执教行为,而且课堂上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行云流水般自然贯通,师生之间真情交融、用心投入并共同参与,达成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教师和学生都从自觉走向自由忘我、探求智慧的新天地,这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或境界。教学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技能熟练且恰当运用阶段,指教师在掌握了教学设计要求、常规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多媒体的使用、课堂教学管理等多种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较熟练且恰当运用,师生交流正常、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状态;第二层次──机智应对突发性教学情境阶段,指教师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还能做到对课堂中生成的各种问题机智面对、有效引导,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层次──融通共生、自由和美境界阶段,是指教学体现了教师的才学与教学活动自然契合,师生沟通交流,通融和谐,教师的聪慧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课堂情境呈现出求真、求善、求美的和谐统一状态。这是真正教学智慧达成的状态,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第四篇:智慧课
智慧课
智慧课: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可以反复学习,足不出户,享受不同类型,不同教学层次教师的全面辅导。
一、智慧课的价值:
1、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按知识点、方法技巧录好视频,学生可以在家随时、反复观看,直至学懂为止;
2、配以相应的辅导资料,学生在家自主练习,这种辅导资料的容量较大,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完成,可以起到加大学生的练习量;
3、课后规定时间进行集中地答疑,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
4、可以和老师心理沟通,避免学生面对老师的恐惧感。
二、智慧课的课型:
(一)、授课
1、新课:配合教材,跟进教学进度,教师录好视频,远程发送到学生qq中,学生下载,可以反复观看;通过学习后,学生对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能基本掌握和理解。
2、复习课:对于某个知识板块和某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基本题型等,进行方法、技巧的归纳、总结;通过学习后,学生能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解题技巧的前提下,能对本章节的知识点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类,能在各类考试中达到中等水平。
3、提高课:根据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提高、扩展、推广应用;通过学习后能在各类考试中达到较高水平。
二、智慧课的辅导资料
根据不同的课程配以相应的学习资料和大量的过关题,学生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在做的过程中有不会,不懂得可以再次观看视频教学,最后还有疑问,作好记录,等待教师答疑。
三、智慧课的课后辅导
在规定的时间,教师和学生,同时上qq,进行远程的答疑。
四、智慧课的学习方法、心理辅导
1、对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可以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有的学生学习很用功,但成绩不见效,那可能是方法上存在问题,可以进行辅导,改变学习方式;
2、对学生在初中阶段存在的心理问题、青春期问题,对家长存在的教育管理问题都可以进行辅导。
五、开课范围
开设初中各年级数学课程;进行小升初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初中各年级的心理辅导;家长培训。
1、衔接班:
⑴数学衔接班:上下一学期的部分新课
⑵小学基础知识巩固班:针对小升初的学生,再次复习和巩固小学与初中衔接的小学部分内容,为进入初中学习奠定基础,树立信心。
2、各年级同步课程:
在开学后,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同步辅导、提高等
3、各年级竞赛课
4、初升高的衔接班
智慧课教师介绍: 可可老师:1998年7月数学教育专业大学毕业,一直担任初中数学教师和初中班主任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独特,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学生的处理、心理辅导的实战经验,能通过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帮助问题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第五篇:课改 呼唤教学智慧
课改 呼唤教学智慧
--深圳市育才二小办学特色之二“智慧课堂”
当新一轮课改即将点燃六岁生日蜡烛的时候,不免要回眸它的成长历程,这个迎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婴儿,经历了两千多个日子的阳光雨露,风霜雪雨,她成长得怎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从下述的几个镜头我们不难看到现实的教育正呼唤着什么?
一、现象描述:
镜头一:全国改革实验区的示范课现场,来自全国大江南北的虔诚的教师们认真地聆听着各试验区推出的示范课,这是最前卫的课改信息,这时最具导向性的示范课堂,授课教师用心良苦!识字课:又闯关,又过迷宫,又摘果子,又种树„„一会合作:“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一会自主:“喜欢哪句就读哪句„„”再加上色彩缤纷的课件,学生被刺激得激情万丈,课堂高潮迭起;阅读课:《小熊住山洞》热闹非常,在“你读得真好!”“你是最棒的”“你再美美地读„„”的赞美声中,学生被夸得自信心爆膨,没有是非之别,没有讨论争议,也没有练习与训练,课文被单纯地处理成了读和演的剧本。这似乎还不过瘾,最后老师抛出了拿手的绝招,为课文谱曲,就这样一篇普通的叙事文章,却在师生又唱又舞中落下帷幕„„这让听课者满脸茫然,这就是课改后的新课堂吗?这就是《课程标准》中所提及的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程的整合吗?为这一节课老师要准备多久,呜呼,吾未能所及也!
镜头二:早晨,迎着那一轮朝阳的是一个个行色匆匆的学生,与他们年龄不能匹配的是肩上那沉重的书包,还有那凝重的稚气的面孔。前不久深圳的一所小学调查了全校的学生包的重量,结果被调查的小学生的书包平均是14.9斤重!其实早就有人发现了这中小学生的书包,但不是教育家,而是商家。背不动就拖着走吧,于是发明出了旅行箱式的书包,也许这些善于捕捉商机的商家体谅到了孩子们稚嫩的双肩不堪重负!当这些商家因此获得专利而赚大钱的时候,教育工作者们思考的是什么呢?也许还是一脸的无奈和茫然„„考试的指挥棒不变,我们怎么办,不管怎么改革,不管你想尽什么手段教学,最后都是同唱一首升学考试歌,学生还是殊途同归赴考场!课改,六年了,还是不得不又拾起自己的旧船票,重返应试教育的旧船,拼命地让学生大量地练习,大量地做卷。这不能不感慨:我们的孩子,本该是满怀着梦幻和憧憬走向他们心中美丽的校园的,但学校的功能,学习的享受在哪里啊!
历史的车轮总归向前,课改在前进中不断地成长,教师在实践中成熟。请调整视角,继续追踪我们的镜头:
镜头三:美丽的江城——武汉,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大奖赛的现场,近20节课,百分之八十的赛课教师很好地诠释了课程改革的精髓与内涵。他们风格各异,方法独到,训练扎实。有的潇洒自如,闲庭信步;有的慷慨激昂,热情洋溢;有的亲切和蔼,春风化雨;有的朴实从容,深入浅出;有的如行云流水,驾轻就熟。课堂上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定教,应变灵活自如。评价、点拨及时到位,随时能够捕捉到新生成资源,上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自主、合作、探究处理地恰到好处,不放过每一个训练点,不单单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
镜头四:东北一所重点小学的关于教师继续教育与专业成长经验交流会。展厅里教师学习的资料和光盘摆了满满一屋子。教师的教案较以前传统相比,多了学生的活动预设,看得出课堂是师生双边活动共同完成的。并且每课小反思,每单元大反思,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学习、感悟的笔记每学期就要记近乎厚厚两本。在基本功汇报表演中,我们目睹了在课改中成长起来的新型教师,全校百分之八十教师上场,接受与会者的质疑,答辩。关于课堂上三维目标的落实、关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现、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关于三级教材的处理,他们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恰当的做法。轻年教师的基本功表演更是另人折服,粉笔字似书法家美观洒脱,课文朗读似播音员正腔圆,感情基调把握得准确自然,课件制作熟练精美„„
二、现状分析:
新一轮课改走过的六年里程,如同一个人经历了激情非凡的乳儿时期,走过了困惑疑虑幼年阶段,如今迈进了冷静思考稳步成长的少年时代。正面的效应毫无疑义,而反面的呼声,也不绝于耳,不管你是褒是贬,是认可是反对,它对传统教学的冲击和带给教育者思想上、行为上的改变都是实实在在的。
(一)教育观念的改变与传统教育相比,新课程改革呼唤教育智慧,教育智慧呼唤教学智慧,教学智慧呼唤智慧老师。
而我们的教师队伍准备得如何?他们的思想认识、知识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标准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穿新鞋走老路的比比皆是。通过强有力的课改培训,教师们才从理性的角度明白了课改的初步: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课程是由学生反思、创造性实践而构建的人生意义的活动。新课程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让课堂成为生命成长的家园和乐园,让生命在充满着灵气、快乐、激情中生长。教师们又如何去实践这新课程倡导的改革灵魂?无疑脱逃不出人的认知规律: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二)教学过程的改变
新课程中教学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落实这一点首先取决于教师,重复了几十年的旧的传统模式一下子能改变得了吗?回答是需要时间,需要专家引领。几年过去了,我们终于看到:多数课堂不再是完成“教案剧本”,学生不再是配角演员,教师不再是演说家,而是引导者、合作者、点拨者、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三法宝:“权威、记忆、考试”逐渐地回归为生活体验,实践智慧,学习感悟。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教材的处理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载体,教师不再是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不再是把知识掰开揉碎,变成数不清的“知识点”,塞给学生、喂给学生。课堂教学打破封闭式的备课,而是开放性备课,开放性教学,倡导师生共同备课,共同寻找获取知识的途径。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学生在兴奋与愉悦中,不断通过多种渠道接收新信息,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认识与接纳,并从中发现规律。
(三)教师行为的改变
教育的发展呼唤均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对课改的把握程度是不同的。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多数地区的教师经过专家的引领,经过校本培训及网上学习,教师们逐渐地成长成熟了,一支新型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师正在深化着课改。他们懂得了“教师”一词的真正内涵,懂得了终身学习和做反思型教师的重要,懂得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懂得了授人以渔远比授人之鱼重要,懂得了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懂得了只有情感和体验与学习对象碰撞才能产生的火花,而这种“火花”源自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内趋力,于是自主性学习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教师把“教”的艺术变为“导”的技巧,巧妙地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让其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去摸,用自己的身心去感悟。
三、课改,呼唤教学智慧
“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儒佛内尔)
课程改革,未来的路如何走,课改呼唤智慧教育。
智慧是力量的源泉,智慧是创造的源泉,智慧是财富的源泉。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我们相信,人的智慧将成为一种生产力,一种资源和资本。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人类将进入智慧经济时代。
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当我们的教育停留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但当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候,教师的智慧无疑就更加重要了。叶澜教授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将教育智慧归结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教育机智,及时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和创造的魅力等。我们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的体现,是一种崇高品质。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悱者,口欲言而未能。”“愤”与“悱”是一种疑非疑,懂非懂,知未知的状态。“愤悱”其实是教育者刻意寻求的一种时机,一种激发兴趣和调动探求的手段。当学生有疑问时,你能启发他顿悟出来;当学生心理出现矛盾时,你能用巧妙的方法疏通;当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你能及时地捕捉并授之以渔;这就叫教育改革呼唤的智慧。
“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智慧启迪智慧”,这是课改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我们应该带着真诚与爱心走进学生,带着敏锐与智慧走进课堂,给学生以心灵和智慧的启迪。
1、智慧教学鼓励学生质疑。
一位美国归来的学者谈到,中国的教育与美国的教育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美国的孩子,每天家长们问到的是“今天你提问了没有?”而中国的教育,家长们关注的是今天你没有问题不懂了吧!”“学贵有疑”,敢于怀疑,才可能引发思考,才可能推陈创新,课堂应该是怀疑与思辩的地方。我们要大胆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时时有求知渴望,时时提出为什么?向教材,向老师挑战,要让学生懂得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希望,才有个性,才有进步,才有创新。课前问问学生有什么疑问?课尾问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甚至,我们也可以主动设置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课中、课后去争议辩明。
2、智慧教学营造思考氛围。
我们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敏锐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有独特的见解,要说出与众不同的观点,要有“亮剑”精神。我们要为学生营造敢想、敢说的开放性思维氛围;创设平等交流、自由讨论、畅说争鸣的环境;锻炼学生创造性的多元思维问题的能力;允许争论不休,言之有理的辩驳;允许学生扰乱预设的教学思路,让课堂充满生机。这样的课堂,才能点燃思维的火山口。
3、智慧教育挖掘文本价值。
文本给予我们的知识信息量是无穷无尽的,师生在文本研究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智慧的猛烈碰撞,心灵的默契相通,认识的分歧合拢,情感的交融升华。就文本的价值,进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的相互对话,生生的相互对话。师生共同走进文本,一起研究,一起感悟,一起激动。老师要怀着童心真心耐心去倾听学生的真情言辞、奇思妙想、百家争鸣。这样,学生才能从文本中真正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走进文本的字里行间与文本交流,才能真正学会读书。
4、智慧教育激励探究天性。
因为学生对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探究是学生的天性。学生的这种浓烈的求知欲望,恰好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动力。在课堂上,老师要把每个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要让每位学生成为自主探究的研究者,要以帮助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出谋划策,让学生体悟“曲径通幽”的乐趣,不要冷眼旁观,极尽挖苦讽刺,堵塞探究通道。
5、智慧教育走进生活课堂。
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这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学生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天天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当老师把学生领进文本后,学生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到文本中去,又与文本中的人与事构成的生活进行结合,从而感悟体验生活就更加深刻了,然后再从文本中出来,回到生活中去,会勃发出生活与学习的激情,使文本这种静态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思维中荡漾起来,变化成动态的画卷,成为充满生命力的学习与生活构件,也从中收获智慧的惬意。
教育的智慧源于爱,改革的成功源于不屑的追求。我们一路蹒跚走来,课改让我们有了新感悟,那就是:课改呼唤智慧课堂,智慧教育成就课改大业!【参考文献】
1、李彦丽、翟军卫:《教师教育智慧的表征与生成》。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3、杜萍 田慧生: 《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