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中国古代七种重要的税收制度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七种重要的税收制度总结
中国古代史从春秋战国到清朝一共经历了七次比较大的税收制度改革,按时间顺序分别是:春秋战国时的初税亩、汉代的编户制度、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隋唐的租庸调制、唐后期的两税法、明后期的一条鞭法、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制。每一次税收制度的改革都是高考考试的重点,同学们请仔细掌握。
一、春秋战国时的初税亩
初税亩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从字面上来看,初,就是“开始”,税亩是指“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原来“井田制”,是九百亩中取一百亩,而“初税亩”之后,公田之外再收十分之一的税,也就变成了约十分之二。
背景:在实行“初税亩”田赋制度之前,鲁国施行按井田征收田赋的制度,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初税亩的实行,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
二、汉代的编户制度
编户制度是一种赋税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户口登记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西汉政权建立后,为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管理、控制和剥削,下令进行人口登记,把民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建立周密的户籍制度。根据土地和人口多少征收赋税和徭役,这种造册登记户口的办法称为编户制度。编户农民对国家的负担主要有三项:一是田租,即土地税;二是算赋口赋,即人口税;三是更赋,即徭役和兵役的代役税。一般来说,编户制度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很重。编户制度对西汉的经济恢复起到过重要作用。
背景:西汉政权建立,统治要进一步加强;统一后,人口众多,不利于管理和控制。
三、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
租调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背景:北魏前期租调很重,每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每人又征税帛一匹二丈,以供调外之费,农民负担相当沉重。实行“班禄”制后,又增加帛三匹,粟二百九斗,作为官吏的俸禄开支。而且在实行过程中,士族豪强多向普通民户转嫁负担,农民往往被逼得“弃卖田宅,漂居异乡”。这样的赋役制度只能使国家编户齐民大量减少,政府的税源随之萎缩。为了吸引广大隐附和流散的人口重新成为国家编户,同时也为了适应均田制实施后的新情况,北魏政府制定和推行了“新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与此前的租调额相较明显下降,大致只有均田制之前租调额的1/2左右,属于轻徭薄赋的政策。
四、隋唐的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的内容是: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做庸,总体而言,“纳绢代役即为庸”,也叫“输庸代役”。国家若需要其服役,每丁服役二十天外,若加役十五天,免其调,加役三十天,则租调全免。若出现水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农作物损失十分之四以上免租,损失十分之六以上免调,损失十分之七以上,赋役全免。制度不夺农时,合理解决就业问题,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制度。
背景:1.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2.均田制的实行。
五、唐后期的两税法
两税法,是指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
两税法改变了“租庸调”据丁征税的作法,实行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
背景:唐朝建国以后,土地兼并便在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增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3] 与此同时,按垦田面积征收的地税和按贫富等级征收的户税逐渐重要起来。安史之乱以后,国家失去有效地控制户口及田亩籍帐的能力,土地兼并更是剧烈,加以军费急需,各地军政长官都可以任意用各种名目摊派,无须获得中央批准,于是杂税林立,中央不能检查诸使,诸使不能检查诸州,赋税制度非常混乱。
六、明后期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年)推广到全国。“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实行这种办法,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解除劳役负担,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同时,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比较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来源。没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丁银,这对工商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封建制度本身的局限,此法虽有良好初衷,却最终残民害民,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背景:中国明代徭役原有里甲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其中以里甲为主干,以户为基本单位,户又按丁粮多寡分为三等九则,作为编征差徭的依据。丁指十六至六十岁的合龄男丁,粮指田赋。粮之多寡取决于地亩,因而徭役之中也包含有一部分地亩税。这种徭役制的实行,以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广泛存在及地权相对稳定为条件。
明中叶后,土地兼并剧烈,地权高度集中,加以官绅包揽、大户诡寄、徭役日重、农民逃徙,里甲户丁和田额已多不实,政府财政收入减少。针对这种现象,不少人提出改革措施,国家从保证赋役出发,遂逐渐把编征徭役的重心由户丁转向田亩。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作用的上升,也为推行“一条鞭法”这一变革创造了条件。
七、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制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草创于明代,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将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废除,而并入土地税。
背景:清朝建立初期,战火不断,百姓死伤流亡者很多。登记在册的人口与耕地剧减。且国内阶级矛盾严重,起义、暴动时常发生。清政府为了安抚流亡的百姓,回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缓和阶级矛盾,也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实行了“摊丁入亩”制度。
此外,自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后,清王朝在中原的军事威胁已不存在,但是其入主中原的政治合法性仍屡遭怀疑,这就是来自那些意图复辟明王朝的“遗老”们的非议与讥诋。要彻底孤立他们,就需要政治、经济双管齐下,政治上高压震慑,即后人熟知的兴文字狱;经济上迂回徐进,先是频繁蠲免钱粮,继则“永不加赋”,借助宽松优容的赋税政策来固结中下层民众,瓦解“遗老”们的社会基础。
第二篇:2022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
2022高中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政策:
.统治者强调以农业为本业,工商业为末业,形成了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大部分时间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定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以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垄断经营等方式对商人进行打击。
松动:
唐中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鼓励海上贸易并实行官商分利政策。
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参与科举考试。
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空前活跃,重农抑商思想受到挑战。
影响:
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局限: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影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积累,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尤其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从长远角度来看,也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
二、国家专卖制度
起源与发展
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通过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来扩大政府财政收入。
汉武帝时:在桑弘羊的主持下将盐、铁等国家战略物资纳入国家专营之列,这一政策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同时大大增加了西汉的财政收入。
宋元明清时期:国家专营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影响
积极:
1.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2.限制了世家大族对中央财政的影响,使地方势力在财政上无法与中央抗衡,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
1.限制了某些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生产不能按照市场规律来变化,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
2.影响人民对资源的正常使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人民生活的负担。
3.到了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海禁”
与闭关锁国政策
区别:
海禁: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贸易必须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闭关锁国: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原因:
1.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
2.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侵扰。
3.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张,侵扰我国东南沿海。
4.“天朝上国”
观念的影响。
影响:
积极: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起到过自卫作用。
消极:
1.阻碍了中外联系,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步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
2.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限制了外贸和航海事业的进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3.文化与科技无法与世界接轨。
4.是导致中外冲突发生和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因素。
专题二:古代土地、赋役制度的演变
一、古代土地制度演变
公有:在原始社会中,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属于公有制。
国有:
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a.土地国有,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b.受封者要向国王承担一定义务
c.庶民和奴隶在贵族的封地上集中耕种,受到剥削和奴役。
2.封建社会
a.王莽王田制
措施:全国土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买卖。
目的: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
结果:脱离社会实际,在豪强地主的反对中失败。
b.屯田制
实施时间:曹魏、金、元、明初、清初
措施:国家用强制手段要求农民或视频垦种荒地,生产所得大部分上交国家,小部分可自由支配。
目的:解决军粮供应问题,安置流民,恢复农业生产。
结果:因为地方官员和军队的腐败而逐步废弃。
c.均田制
实施时间:北魏至唐前期
措施: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控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制度。
目的:恢复国家经济,稳定国家赋税。
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国家手中掌握的荒地不足,最终无法维系。
私有:
1.地主土地所有制:
战国秦汉: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相继出现了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和商人地主。
魏晋南北朝:以大地主庄园经济为特征的氏族门阀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
隋唐五代:门阀氏族地主土地所有制向以纯粹租佃关系为特征的庶民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
宋元明清:以纯粹租佃制为特征的庶民地主土地所有制完全确立。
2.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a.始终存在于整个封建时期
b.是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主要来源。
c.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
二、古代中国租赁关系的普遍化
发展:
战国:租佃方式产生
汉代:土地兼并不断推进,租电现象比较普遍
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为仅次于自耕农经营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为主。
明清: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租赁关系进一步普及。
特征:
1.租佃双方订立契约,内容包括田亩的位置、数量、类别以及地租偿付的方式及数量。
2.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到了宋代,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佃户的身份地位提高。
3.地租形式由劳役地租到产品地租,再到货币地租。
4.租佃制出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作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他们通过从土地所有者手中获取土地的使用权,再将土地的使用权再次承包给土地的实际耕作者来获取中间收益,这体现出土地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三、古代赋役制度演变
发展:
春秋时齐国:管仲实行改革,提出“向地而衰征”,即根据土地的多少和质量征收赋税,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战国时鲁国:鲁国实行“初税亩”改革,“履亩而税”,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秦朝什伍制: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以什伍为单位征收赋税。
汉朝编户齐民: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实行按编户征收赋税和徭役、兵役的制度。
北魏租调制:纳粟二石曰租,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曰调,并且承担兵役、徭役。
隋至唐前期租佣调制:在租调质的基础上允许纳绢代役,即为庸。
唐中后期“两税法”:将税种简化为户税和田税两种,在夏、秋两季定时纳税。
宋朝王安石变法:“募役法”,即政府向不愿服役的人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
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统一赋役,计亩征银;官收官解;简化税种。
清朝雍正“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地方政府清查田亩多少,按亩均摊赋税。
演化趋势:
1.由人丁税为主向田亩税为主转变。
2.由实物地租为主向货币地租为主转变。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向定时转变。
4.由强制服役向出钱代役转变。
5.税种由多向少转变。
中国古代经济微专题
微专题一:辨析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三大概念
1.自然经济: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与商品经济相对立。其生产不是为了市场交换,而是为了生产者或经济单位的自身需要。
2.小农经济: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经济形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经营规模小,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自耕农经济:指拥有部分土地,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经济形式,是小农经济的一种。
同:都具有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的特佂。
异:自然经济侧重于生产目的;小农经济侧重于经营规模;自耕农经济侧重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
微专题二:多角度看待小农经济的影响
1.政治: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统一,所以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历代政府要解决的重大政治课题。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又容易导致分裂割据的出现。
2.经济:小农经济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充当着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
3.科技:小农经济促进了相关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多集中于与农业相关的农学、天文学等领域,这使得古代中国科技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缓慢也导致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
4.文学艺术:很多文学艺术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民对生活的憧憬。
5.伦理观念:小农经济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这也是“重男轻女”思想产生和流传的经济根源;另外,重视邻里和睦等观念也是受小农经济影响而形成的。
微专题三: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实质突破的原因
1.中国古代手工业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革新工艺的动力和社会基础。
2.代表当时手工业最高水平的观影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的发明革新难以服务于社会生产,使新技术难以推广。
3.手工业技术具有封闭性特征,工匠技术具有严格的传承制度,一般只在家族内部传承,使生产技术难以通过交流得到提升。
4.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这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
微专题四:明清商帮兴亡的原因
兴盛的原因:
1.明清两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新兴市镇不断涌现,成群结队的商人往来于各市镇之间。
3.商品行业数量增多,商业竞争激烈。
4.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人社会地位低下,需要利用乡里、宗族关系更好的保护自己。
5.交通线的完善,长途贸易发达。
衰落的原因:
1.经营模式单一,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在重农抑商政策下为求自保,最终成为政府的附庸。
3.“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观念的束缚,使大量的商业资本流入土地市场,资本积累不足。
4.投资周期过长,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风险较高。
5.思想保守,墨守成规。
微专题五: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2.城市的繁荣程度较高,且城市发展随商贸的发展呈现不同的特色。
3.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全面发展,柜枋、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已经出现,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4.古代商业在政府重农抑商的压制下曲折发展,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紧密相关,易导致官商勾结的局面。
微专题六: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
对城市:
1.传统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
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促进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
对封建统治:
1.封建社会初期,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中心,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
2.封建社会中期,商业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中商业税收比重不断增加,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3.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起到了瓦解封建制度的作用。在商业发展的推动下,各种进步思想不断产生。
对经济发展:
刺激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对社会思想: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重农抑商等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也推动了世俗文学的兴起。
微专题七:中国古代土地兼并问题
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实质:大地主和封建国家争夺财源
危害:
1.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兵役的征派。
2.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使社会矛盾尖锐。
3.导致大量流民的出现,危及社会安定。
解决方式:
1.“开源”:政府将手中控制的土地授予农民,建立自耕农;以及降低税收或改革税收方式来减轻农民负担,保护自耕农经济。
2.“节流”: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限制土地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认识:
积极: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利于大型农具和先进工作技术的推广。
消极: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问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封建政权是不可能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这是由封建社会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
微专题八: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表现:
1.西汉:由于开通了陆、海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兴盛。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此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北宋起初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在各大港口均有开设,用于管理对外贸易。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海外贸易的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朝:朝贡贸易兴盛,明朝永乐时期,由郑和下西洋带来了朝贡贸易的一次高潮;明朝隆庆年间曾经放松海禁政策,史称“隆庆开关”。
6.清朝:清朝时期对外贸易逐渐萎缩,但在康熙、雍正年间曾经开放过海禁,到了乾隆年间,海禁再次加强,外商只能与广州的“十三行”进行贸易,贸易过程在官府的严格监督下进行。
特点:
1.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2.以陆上贸易为主转向以海上贸易为主。
3.贸易往来与文化、物种交流同步进行。
4.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为目的。
第三篇:中国古代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中国古代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圣人”。《论语》是第一步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2、《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源头。
3、左丘明:春秋时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著。《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4、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骚体诗”(浪漫主义)的创始人。著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收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里。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长篇抒情诗。
5、墨子:名翟,相传为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思想。《墨子》为墨家经典之作。
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一书记载他和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
7、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和弟子所著,文学性强,多寓言,是道家重要著作。
8、荀子: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及其弟子所作,是儒家重要作品。
9、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它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合称“四史”。鲁迅赞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0、贾谊:世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西汉文学家、政论家。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
11、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2、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
13、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
14、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又名《世说》。
15、王勃:字子安。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16、王维:字摩诘,唐代田园诗人。作品有《王右丞集》。苏轼称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7、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诗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有《李太白集》。
18、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诗作有“诗史”美称,现实主义风格。有《杜工部集》。
19、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著作收藏在《昌黎先生集》。20、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被世人称为“诗豪”,有《刘梦得集》。
2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有《白长庆集》。
22、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有《河东先生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23、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代表作有《阿房宫赋》《早雁》等。
2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先生,唐代诗人。有《李义山诗集》。
25、李煜:南唐后主,字重光,世称“李后主”。以清丽精练的语言,书写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词成为抒情言志的新体裁。后人将他与其父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26、柳永,原名三遍,世称“柳屯田”“柳郎中”。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有《乐章集》。
27、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有《范文正公集》。
28、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编《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步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9、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领袖。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唐宋八大家之一。
30、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豪放派词作代表人物。有《东坡全集》。
31、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著名的女词人。有《漱玉集》传世。其词婉约清新,被称为“易安体”。
32、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世。
33、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著名的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为主,词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34、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文山先生全集》。
35、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元代伟大的戏剧家。代表作有《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等。
36、王实甫:元代戏曲作家。著作《西厢记》是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在元杂剧中有“天下夺魁”的艺术成就。
37、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和散曲作家。代表作有《汉宫秋》《天净沙·秋思》等,后者有“秋思之祖”之称。
38、归有光:人称震川先生,明代著名古文家、散文家。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问“唐宋派”。代表作有《项脊轩志》,有《震川先生集》。
39、汤显祖:明代戏曲作家。《牡丹亭》是写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的戏剧名作,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40、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代淄川人。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1、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清代安徽桐城人。他与刘大櫆、姚鼐合称“桐城三祖”,为桐城派代表作家。
42、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其代表作《儒林外史》为批判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长篇讽刺小说。
43、洪昇:字昉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清代戏剧家。戏剧《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
44、孔尚任:清代戏曲家。戏剧《桃花扇》,借写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写南明王朝兴衰的历史。
45、曹雪芹:字梦软,号雪芹,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其代表作《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46、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主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主张性灵说,认为诗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强调独创。
47、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代表作《老残游记》。
第四篇:高中历史 高考复习总结必备之中国古代政治史素材
高考复习总结必备之中国古代政治史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三、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⑴经济: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一、盛世出现。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四、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ex:西晋
用心
爱心
专心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五、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五篇: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
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要发明创造”研究组组织相关专家,经过近一年半的集体调研,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近日对社会公布。
研究组成员、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介绍,“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评选”于2013年8月启动,在集体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各学科推选、专家评审、征求国内外科技史专家意见等环节,近日推选出85项,分为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三类。
“当然,中国人的发明创造不只这85项。比如,仅在机械与仪器方面,就有琢玉轮、犁镜、走马灯、记里鼓车、磨车、秤漏等,以及技术特色鲜明的赤道浑仪、立轴式大风车等。”张柏春说,“评选中,我们强调原创性及对科学技术进步与文明进程的影响力,也兼顾到不同的学科和技术门类。”比如,为追求学术严谨性,研究组强调与其他古代文明的成就相比对,未推选那些争议较大、难有定论的内容,在年代范围较宽的情况下,通常选较晚的时期。
研究组认为,纵观历史,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创造的时间分布并不均衡。通常认为的盛唐时代科技创造不甚突出,反倒是长期被人们认为是偏安积弱的宋代,却涌现出辉煌的创造发明。“在元帝国拖曳着的最后一抹科技创新的斜阳走下历史舞台之后,明清时期500多年鲜有重大发明创造。”张柏春说,“这样的结果值得我们深思,也是我们未来要研究的课题。”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名单
一、科学发现与创造/年代
1干支商代有干支纪日,春秋以后有干支纪年,汉代以后有干支纪月
2阴阳合历商代后期
3圭表不晚于西周 4筹算春秋时期
5小孔成像公元前4世纪
6杂种优势利用不晚于东周
7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战国,成熟于西汉初期
8盈不足术不晚于公元前3世纪
9马王堆地图不晚于公元前2世纪
10本草学东汉初期
11勾股容圆不晚于东汉前期
12方程术不晚于东汉前期
13天象记录汉代已较为系统
14经脉学说汉代
15四诊法汉代
16方剂学汉代
17制图六体不晚于公元3世纪
18律管管口校正公元3世纪
19物不知数(中国剩余定理)不晚于公元4世纪
20敦煌星图公元8世纪初
21潮汐表始见于公元8世纪后半叶
22法医学体系公元1247年
23正负开方术公元1247年
24天元术公元1248年
25垛积术公元1261年
26四元术公元1303年
27等程律(十二平均律)公元1581年
28《本草纲目》分类体系公元1578年
29系统的岩溶地貌考察公元1613—1639年
二、技术发明/年代
30水稻栽培距今不少于10000年
31猪的驯化距今约8500年
32粟的栽培距今约8000年
33含酒精饮料的酿造距今约8000年
34髹漆距今约8000年
35养蚕距今5000多年
36缫丝距今5000多年
37大豆栽培距今约4000~5000年
38块范法约公元前17世纪
39竹子栽培不晚于商代
40茶树栽培周代
41柑橘栽培不晚于东周
42以生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春秋早期
43分行栽培(垄作法)春秋时期
44青铜弩机不晚于战国初期
45叠铸法战国时期
46多熟种植战国晚期
47造纸术西汉初期
48胸带式系驾法西汉时期
49温室栽培不晚于公元前1世纪
50提花机不晚于公元前1世纪
51指南车西汉时期
52水碓西汉时期
53针灸汉代
54新莽铜卡尺公元9年
55风扇车不晚于公元1世纪
56地动仪公元132年
57翻车(龙骨车)公元2世纪
58水排东汉时期
59瓷器成熟于东汉晚期
60马镫不晚于4世纪初
61雕版印刷术公元7世纪
62转轴舵不晚于公元8世纪
63水密舱壁不晚于唐代
64火药约公元9世纪
65罗盘(指南针)不晚于公元10世纪
66顿钻(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不晚于公元11世纪
67活字印刷术公元11世纪
68水运仪象台建成于1092年
69活塞式风箱不晚于宋代
70火箭不晚于南宋时期
71火铳(管形火器)不晚于公元13世纪末
72人痘接种术不晚于公元16世纪
工程成就/建造年代
73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
74都江堰公元前256—前251年
75长城始建于战国后期,秦代形成“万里长城”
76灵渠公元前221年—前214年之间
77秦陵铜车马秦代
78安济桥(敞肩式石拱桥)公元7世纪初期
79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于公元7世纪初贯通;京杭大运河于1293年贯通
80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631年,重修于17世纪中叶
81苏州园林四大名园之沧浪亭始建于公元910年前后
82沧州铁狮公元953年
83应县木塔公元1056年
84紫禁城建成于公元1420年
85郑和航海公元1405—143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