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武威城乡融合发展区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1:1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武威城乡融合发展区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武威城乡融合发展区心得体会》。

第一篇:学习武威城乡融合发展区心得体会

学习武威城乡融合发展区心得体会

------刘振忠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不仅符合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面临的众多困难和问题,以创新的精神,不仅探索了武威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动力引擎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而且为未来建设和谐文明的新武威规划了美好蓝图和建设路线,代表了武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

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战略规划。核心区建设充分考虑武威资源稀缺的现实,按照“一轴双城三组团”的生产力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促进核心区及周边辐射地区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均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不仅是以“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推进武威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更是一个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口素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战略规划,将激活武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点,推进武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把核心区建设成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型区域。

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规划。面对武威生态脆弱的现实,市委在核心区建设上,突出生态安全战略地位,按照建成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的不同功能和特点,实施城乡空间管制,构建“一个生态绿轴、六条水源涵养廊道、多个生态协调区”的生态安全体系,有效保护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改善区域生态条件,把核心区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区域。

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人类的延续和传代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规划》充分考虑核心区发展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统筹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坚持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突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空气、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加大生产生活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把核心区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区域。

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是一个人的素质全面提升的战略规划。《规划》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示范带动、融合发展,以实施居民素质提升工程为核心,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文明示范通道为轴心、文明工业园区为支点、文明村镇为重点,广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区域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明显提高,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着力将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打造成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城乡文明融合的展示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为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篇:城乡融合

2012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城乡融合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将于3月11日进行,201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将在3月3日举行,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4月21日举行,今年多省公务员考试呈现提前趋势,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的专家们提醒广大参加省考的考生,要提前做好准备,特别是对当下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广大考生应多积累,方能在考场上下笔有神。

【背景链接】

2010年5月27日,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在“推进城乡改革”部分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这是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

户籍附带福利,这是中国式户籍制度最为特别之处。各地政府之所以要求农民用土地交换户籍,是因为当地政府认定,农民户籍转成市民户籍之后,就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与公共品。然而,政府让农民拿土地来交换户籍、交换户籍背后的福利,是不公平的。按照现代国家的宪法原则———平等原则,农村居民作为公民,本来就应当享受与同一区域内城市居民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品。让农民用其手里唯一的财产———土地———来交易,在把农民转成城镇户籍的时候,也把他们转成无财产者。这种交换显然是不合适的。农民是因为权利遭到限制、福利遭到剥夺而让城镇户籍形成溢价的,让农民拿土地再来购买各种权利和福利,这不是在矫正先前的不正义,而是在进行第二次剥夺,制造第二次不正义。

【热点时评】

中国改革、发展到现在,设立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符合改革的大方向,十分必要。

一是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的需要。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性破除,所以应该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同时把改革放到统筹城乡的视角来考虑还没有过。二元结构的改革涉及到调整城乡利益,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很多。有鉴于此,要改革,又很复杂,所以应该先在局部地区探索,积累经验。

二是探索建立构建和谐社会体制的需要。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体制障碍,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来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目标、方向和重点,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探索。

三是探索中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的需要。中西部地区很难完全按照东部地区依靠外需来带动经济增长的的发展模式,在内外需失衡、消费投资失衡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应走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可以具体的从五个方面推动工作的开展。

一要统筹城乡规划的编制,建立城乡一体、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规划体系、编制程序和管理体制。

二要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把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由城市延伸到农村。

三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体制。

四要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

五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村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更加规范的社会救济制度。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全市统筹。把进城务工农民和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围,并统一发放标准。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会逐步加快。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适应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的格局、规模、速度和城市功能、水准和质量,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最症结的问题,就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那些长期在城市生活和工作,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

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

规划上融合,构筑城乡发展一体化蓝图。按照 “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统筹规划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格局。

建设上融合,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共用。着眼于节约成本、促进融合,在加快城乡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城镇和农村的实际需要,最大限度实现城镇建设与新民居建设的资源共享。

产业上融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农产品加工方向转变、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思路,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

公共服务上融合,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着眼于逐步让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各种福利保障,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大城镇教师服务农村教育工作的力度,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第三篇:融合创新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开发区分行掀起学习钱行长讲话的思想热潮,对钱行长的治行方略进行了讨论,思想交流,大家见仁见智发表自己对钱行长一系列讲话的心得。“守正融合,担当振兴”给我们指明了学习和努力的方向,让我们一起为辽宁省分行成为“做最好的银行”这一目标而奋斗。通过此次对钱行长讲话内容的学习和交流,让我有了以下一些感悟。

加强团队合作,集体荣誉高于个人。每个人都是在一个集体之中,个人能力再强靠单打独斗也是不行的。所以一个优秀的员工应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团队成员间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敬互重、礼貌谦逊;彼此宽容、尊重个性的差异;彼此间是一种信任的关系、待人真诚、遵守承诺;相互帮助、互相关怀,大家彼此共同提高;利益和成就共享、责任共担。这样能够加强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大家都是中行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队合作也是钱行长讲话中提到的融合理念的一种体现,把个体融入到强大的团队中,我在“我们”之中,在“我们”之中找我,成就团队也就是成就自我,在助推团队梦想的同时,也能把自己的梦想照进现实。

遇事做到有担当,增强集体责任感。对一个集体而言,集体责任感是这个集体凝聚力的一种体现。我们不能说没有集体责任感就没有集体,但我们肯定的是没有集体责任感会导致集体走向分崩离散。如果每个人都不愿对这个集体,这个团队负责任,遇到事情互相推诿,出现问题不愿承担责任,那么这个集体这个团队是肯定会出问题的,更不会取得什么大的成就。正如钱行长在讲话中提到的,担当是一种能力和素养,每个层级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要有自己的担当。担当缺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工作没人带头做,主动做。另一方面是出现问题相互推诿不能承担责任。无论哪一方面在工作中都是不可取的,所以自信的中行人要勇于担当。

经过此次的学习和交流,让我有了深刻的感悟和认识。坚定了我作为一名中行人的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不会再惧怕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会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当成是磨练自己成长的机会。正如钱行长讲话中所说的那样:自己的问题就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同事的问题就是我们协同补位的机会;团队的问题就是我们改善的机会;客户的问题就是我们创新服务的机会;相信在一个个问题变成机会的同时,中行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第四篇:市长关于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

市长关于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城镇化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我们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当前,正值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省委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下的加大投资关键时期,省委举办这次培训班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培训过程中,**书记、**省长分别作了辅导报告,不少专家进行了深入讲解,参训同志交流了学习体会,听后受益匪浅,收获颇多。经营城市,理念要树起来,城市建设和管理都是要花钱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必须要在经营城市上做文章。城投公司是经营城市的一个基础所在,可以探索建立。经营城市需要技巧,确保把每一块土地的价值都发挥到极致,具体卖哪块地,何时卖,怎么卖,都要算好账。土地先规划,先配套,再挂牌,再出让,就能卖出个好价钱,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是地价、房价也要适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水涨船高,地价高了,房价就高;房价太高,老百姓就会买不起房,就难以引人留人,就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结合所听、所看、所思、所悟,下面,我就做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谈四点体会。

一、规划先行,做优顶层设计

重在两方面:一是规划编制,二是规划执行。规划编制要讲科学。为什么政府换届,规划就跟着换届?为什么一茬领导一茬规划?很大程度上就因为规划编制不科学,不切实际,可执行性太差。规划是管长远的,很多时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但是搞不好是会留遗憾的,会遗臭万年的。所以,必须要注意规划的编制,特别是现在正处于“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亲力亲为。规划编制既要注意请高水平编制单位,又要多听取当地人的意见,进行充分论证。因为前者是作家,知道怎么写文章,后者是知情人,有料。如果二者不结合,文章写的再好,也是空洞无物;规划编的再好,也只是个一时画,只能纸上画之,墙上挂之。规划编制要注意当地产业结构、人口状况和环境容量,比如**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注定会留的多一些。

新型城镇化以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为要求,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我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乡村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居地,还兼具维护生态多样性、保护乡土文化、发展特色产业经济、稳定城乡关系等多种功能。京津冀城市群为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我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不突出,同样存在规划统筹力度不够、城镇化率较低、城镇经济规模和质量不高、生产要素聚集能力不强、吸引辐射功能较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等短板。统筹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做到城乡资源合理流动.二、着力推进产业发展高端化,强化城乡发展产业支撑。

要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清真食品加工主导产业,推动整合提升、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和城乡统筹的产业支撑。要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提前谋划、加快建设食品园区;要用好点状供地政策加快解决用地问题,督促项目实施主体加大自筹资金力度,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园区产业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有效衔接,大力引进、培育发展食品加工业,做大做强园区产业链、供应链,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利用“生态+”、“互联网+”等模式开发农业多重功能,加快推进一产“接二连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等;挖掘放大乡村资源优势和农业特色,加强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竞争力的农业地理标志品牌。壮大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以乡带村,积极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立足于补缺补短补软的目标导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动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规划建设特色小镇为着力点抓好新农村建设,把生态建设摆在第一位,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势;要科学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着力提升农村设施水平,全面加强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承载能力,实现资源共享。要充分发掘并用好民族文化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突显民族特色,传承红色文化,保留乡土味道,全面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和发展内涵;要着力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积极与上级对接,加大跑办力度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乡级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乡村群众提升生活便利度和舒适度需求。同时,以本斋村为核心打造示范点,搞好特色街区和新民居建设,以点带面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加强建设配套资金保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四、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美丽乡村。

一是坚定不移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到脱贫不松劲、摘帽不解甲,高标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要以村为单位、一户一台账全面查漏补缺,盯紧有返贫风险、边缘易致贫等重点群体,加强边缘人口监测预警和精准帮扶,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二是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坚定不移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爱国卫生运动、农村散煤治理、国土绿化行动等,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整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工作,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村更加宜居。三是坚定不移创新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农村组织体系,创新管理、监管、服务方式,大力推进网格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深化乡镇街道改革和基层综合执法改革,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画好三条控制线,落实规划一盘棋。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保证城镇化与乡村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各类规划应有机衔接、统筹管理,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精准对标对表全国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坚持严控“四区一线”,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突出功能定位,加快补齐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短板。

一方面,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守住底线至关重要。具体说来,始终坚持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守住乡村文化根脉,要高度重视防范各类风险,用城乡融合发展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作用。另一方面,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城乡一盘棋的整体谋划思路。无论是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还是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民增收机制,本质上都是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引导城乡两者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补充、互相服务,促使城乡共同体在经济、社会、资源、空间、生态等方面持续稳定发展,使乡村成为各类优质资源聚集、乡村经济振兴、乡土文化繁荣、人居环境优美的宜居家园。

第五篇:论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班级:20秋工商企业管理专

学号:2036001450492

姓名:郑洋华

联系方式:***

论《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授课教师:黄羽娜

从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再到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种重大政策导向的演变反映了我们党对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也顺应了新时代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新特征和新趋势,这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导向也是一脉相承、互补共促的。十九大报告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置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之前。这说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样,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工农、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增强,城乡之间的人口、资源和要素流动日趋频繁,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资源、要素、产权之间的交叉重组关系日益显著,城乡之间日益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越来越多的问题,表现在“三农”,根子在城市(或市民、工业和服务业,下同);或者表现在城市,根子在“三农”。这些问题,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越来越难以解决,越来越需要创新路径,通过“头痛医脚”的办法寻求治本之道。因此,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越来越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务之急和战略需要。借此,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共荣、分工协作、融合互补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那么,如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呢?

(一)注意同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衔接起来

在当前的发展格局下,尽管中国在政策上仍然鼓励“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但农民工进城仍以流向大中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主,流向县城和小城镇的极其有限。这说明,当前,中国大城市、特大城市仍然具有较强的集聚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且其就业、增收和其他发展机会更为密集;至于小城镇,就总体而言,情况正好与此相反。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顺应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优质资源、优质要素和发展机会向大城市、特大城市集中仍是难以根本扭转的趋势。但是,也要看到,这种现象的形成,加剧了区域、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给培育城市群功能、优化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关系,以及加强跨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增加了障碍,不利于疏通城市人才、资本和要素下乡的渠道,不利于发挥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

上述现象的形成,同当前的政府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过度向大城市、特大城市倾斜也有很大关系,由此带动全国城镇体系结构重心上移。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在重大产业项目、信息化和交通路网等重大基础设施、产权和要素交易市场等重大平台的布局,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资分配、获取承办重大会展和体育赛事等机会分配方面,大城市、特大城市往往具有中小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二是许多省区强调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不够是其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致力于打造省会城市经济圈,努力通过政策和财政金融等资源配置的倾斜,提高省会城市的经济首位度。这容易强化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极化效应,弱化其扩散效应,影响其对“三农”发展辐射带动能力的提升,制约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推进。加之,许多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片面追求“摊大饼式扩张”,制约其实现集约型、紧凑式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范恒山,2017),容易“稀释”其对周边地区和“三农”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甚至会挤压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制约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对“三农”发展辐射带动能力的成长。

今后,随着农村人口转移进城规模的扩大,乡—城之间通过劳动力就业流动,带动人口流动和家庭迁移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在此背景下,过度强调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重点吸引农村人口转移,也会因大城市、特大城市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加剧进城农民工或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的困难,容易增加进城后尚待市民化人口与原有市民的矛盾,影响城市甚至城乡社会的稳定和谐。

因此,应按照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力度,深化相关改革和制度创新,在引导大城市、特大城市加快集约型、紧凑式发展步伐,并提升城市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引导这些大城市、特大城市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要结合引导这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疏解部分非核心、非必要功能,引导周边卫星城或其他中小城市、小城镇增强功能特色,形成错位发展、分工协作新格局,借此培育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融合协调、共生共荣的城市群。这不仅有利于优化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提升城市群系统功能和网络效应;还有利于推进跨区域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王利伟,2017),为城市人才、资本、组织和资源等要素下乡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便利,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和城乡融合互补,增强城市化、城市群对城乡、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功能,帮助农民增加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的机会,提高农村共享发展水平。实际上,随着高铁网、航空网和信息网建设的迅速推进,网络经济的去中心化、去层级化特征,也会推动城市空间格局由单极化向多极化和网络化演进,凸显发展城市群、城市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更好地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特别是城市群对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力,要通过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倾斜引导,加强链接周边的城际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和关键结点、连接线建设,引导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之间完善竞争合作和协同发展机制,强化分工协作、增强发展特色、加大生态共治,并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以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为目标导向,推进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体系创新,着力提升城市和城市群开放发展、包容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要加大公共资源分配向农业农村的倾斜力度,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与此同时,通过深化制度创新,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向农村延伸,加强以中心镇、中心村为结点,城乡衔接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网络建设。要通过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以及推进“三农”发展的政策转型,鼓励城市企业或涉农龙头企业同农户、农民建立覆盖全程的战略性伙伴关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二)积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对乡村振兴的战略导向作用

十九大报告要求“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要求“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正处于紧锣密鼓的编制过程中,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要结合规划编制和执行,加强对各级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通过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优先支持,鼓励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编制和实施乡村振兴规划的过程中,要结合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贯彻中央关于“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的决策部署,促进城乡国土空间开发的统筹,注意发挥规划对统筹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引领作用,引导乡村振兴优化空间布局,统筹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今后大量游离于城市群之外的小城市、小城镇很可能趋于萎缩,其发展机会很可能迅速减少。优化乡村振兴的空间布局应该注意这一点。

要注意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在引导农村人口和产业布局适度集中的同时,将中心村、中心镇、小城镇和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区、电商产业园、返乡创业园、特色小镇或田园综合体等,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结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中央政府对乡村地区的关注逐步实现了由乡村全域向发展缓慢地区的转变,通过“乡村行动区”和“乡村更新区”等规划手段干预乡村地区发展;同时逐步形成中央政府和地方乡村市镇合力推动乡村地区发展的局面。乡村市镇主要通过乡村整治规划和土地占用规划等手段,推动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整治规划由地方政府主导,地方代表、专家和居民可共同参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乡、所有村都要实现振兴。从法国的经验可见,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找准重点、瞄准薄弱环节和鼓励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建设城乡统一的产权市场、要素市场和公共服务平台,也应在规则统一、环境公平的前提下,借鉴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思路,通过创新“同等优先”机制,加强对人才和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的制度化倾斜支持,缓解市场力量对农村人才和优质资源的“虹吸效应”。

(三)完善农民和农业转移人口参与发展、培训提能机制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关键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一方面,帮助农村转移人口降低市民化的成本和门槛,让农民获得更多且更加公平、更加稳定、更可持续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另一方面,增强农民参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能力,促进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或乡村发展。要以增强农民参与发展能力为导向,完善农民和农业转移人口培训提能支撑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人口,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多的新型市民和新型产业工人。要结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注意发挥新型经营主体、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带动普通农户更好地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要按照需求导向、产业引领、能力本位、实用为重的方向,加强统筹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通过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等方式,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市民培训能力建设的支持。要创新政府支持方式,支持政府主导的普惠式培训与市场主导的特惠式培训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鼓励平台型企业和市场化培训机构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市民培训中发挥中坚作用。要结合支持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健全以城带乡的农村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四)加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把培育城乡有机结合、融合互动的产业体系放在突出地位。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发挥城市企业、城市产业对农村企业、农村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要结合加强城市群发展规划,创新财税、金融、产业、区域等支持政策,引导农村产业融合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区域分工协作、发挥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引领带动作用。要创新农村产业融合支持政策,引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处理服务市民与富裕农民、服务城市与繁荣农村、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建设美丽乡村的关系。鼓励科技人员向科技经纪人和富有创新能力的农村产业融合企业家转型。注意培育企业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中的骨干作用,努力营造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鼓励商会、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中增强引领带动能力。

下载学习武威城乡融合发展区心得体会(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武威城乡融合发展区心得体会(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筹城乡发展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统筹城乡发展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在xx几天的课堂学习及实践教学,我对统筹城乡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三农”问题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也是一项事关全局、重中之重的问题,关系......

    全县交通城乡融合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县境内有国道一条(108线),71.124公里;县道5条,114.601公里;乡道12条,45.9公里;村道90条,219.96公里;专用道路9条,63.4公里。公路总里程514.985公里。我县共有农村短......

    学习借鉴 融合 创新

    学习借鉴 融合 创新 ——观看《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案例》有感 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学习观看的通知》要求,2015年3月13日上午,我校党支部专门组织全体党员集中收看了《基层党......

    县委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学习总结

    县委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学习总结近段来,通过网络视频“云课堂”的形式,聆听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各位专家教授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精......

    教研一体促城乡教育深度融合

    教研一体促城乡教育深度融合 ■山东省胶南市教学研究室 王明昌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9-5-15)发表日期:2009年5月19日如何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是当前全社会对教育关注的焦......

    城乡校际跟班学习心得体会1

    城乡校际跟班学习心得体会龙潭小学方玉钿2009年10月12日至16日,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在澧江一小学跟班学习。跟班学习期间学校浓厚的三风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受益非浅......

    某县委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学习总结

    某县委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学习总结近段来,通过网络视频“云课堂”的形式,聆听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各位专家教授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

    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金大快速通道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至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段(精选)

    概 算 编 制 说 明1、编制范围 本概算根据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步道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工程数量编制。 2、编制依据 (1)交通部交工发[1992]65号《公路工程概算定额》; (2)交通部交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