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改造方案
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改造方案
文化传媒教研室
吕娟霞
一、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实行通才教育
广告学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传播学、美术学、公共关系学以及绘画、音乐、戏剧等多种学科,也涉及到声学、光学、电子学、信息论等理论和技术,它是在许多边缘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独立学科。显然,只靠单独一门学科的知识是难以胜任广告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的,因此,必须培养能适应环境快速变化和社会急剧转变的通才。这种通才,指的是基础厚实、知识面宽、能融会贯通有关学科知识的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各学科间呈网络结构,相互渗透、盘根错节。通才教育是这个时代广告学教育的特征,也是这个时代的要求。
(二)突出创新精神
广告业是一个充满竞争性的行业,它是在经济竞争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它要代表不同客户以不同的角色参与竞争。而且在专业广告公司之间也存在竞争。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强调与众不同的独特卖点。广告专业的学生如果只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循规蹈矩地拘泥于现成的教育模式,必然作茧自缚,被充满活力的广告业所抛弃。广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是“学究气”十足的饱学之士,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三)重视实践和能力培养
广告学专业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主导地位,必须把学生由知识型变为能力型。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始终站在广告教育的前沿,把握广告业的脉搏,把现代的专业理论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明了广告业发展的步伐和趋势,防止知识老化;二是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低年级起就应引导他们适当参与一些新闻媒体、广告公司的业务实践和科研活动,加强学生对各种广告媒体的性质、特点的了解,掌握一些主要媒体的广告制作规律与特点,使学生成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广告人。
二、广告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适应应用技术性人才培养的要求
广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一般有三种模式:技术型、策划创意型和两者兼容型。技术型人才培养侧重于广告人才的技术技能,但又不完全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它要求被培养人在通晓和把握各类广告展现技术的基础上,能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将一定的广告创意的构想通过恰如其分的形式设计予以表现。因此,这一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被培养人能否通过大学教育形成一种能将无形的广告创意思路演变为有形的载体——具体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能力。显然,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被培养人掌握与广告有关的各种应用技术本身,还要求他们具备在结合任何一个创意而进行的技术运用过程中的再创能力。策划创意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重心在于为实现广告主的广告目标而进行总体策划创意的能力培养。它的基点不在于对广告各种展示手段技术运用的把握,而在于按一定广告目标对广告活动全过程的整体驾驭。这类人可能不是精通各种广告制作技术的高手,充其量只是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或较低的水平,他们的长项在于可以使各类广告活动要素实现一种目标性极强的有机整合。兼容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将上述两种类型的培养模式结合起来的类型。其实,现在已经不存在纯粹的技术型人才和策划型人才的定位了。不管是技术型还是策划型,都带有一定的兼容性。人们之所以这么称谓,其目的是想说明人才培养的重心是以技术方面为主,还是以策划为主的定位倾向而已。但现在所强调的兼容型人才的培养,在定位上不是指不同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相互渗透,而是指在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定位的思路设计上一开始就着眼于全面和综合的发展。其培养目标是:经过大学教育,既能从事技术性很强的广告设计、广告制作,也能从事广告活动全过程中的整体策划工作。不言而喻,这种类型的人才较之技术型和策划型人才具备更为全面的发展潜力,在广告人才竞争上更具优势。然而,实施兼容性专业定位的院校,必须具有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也应考虑学生自身的条件。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院校作出第三种定位选择。我们认为,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以及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等层面上,建立统一的培养教育模式,是不科学的,不可取的。因为一元化模式不符合我国广告学高等教育多元化类型的实际,不能满足广告业对广告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不仅单一化的培养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广告业对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任何单一类型的广告学专业,也都不可能担负起全面培养各类广告专业人才的重大责任。广告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协同作战。这就要求各类院校、院系的广告学专业,依据各自的优势条件与特点,作好专业定位,作好重点培养目标的定位。这里并不是说,艺术类广告学专业只能培养广告设计与制作人才,经济类广告学专业只能培养广告市场营销人才或广告经营管理人才,新闻传播类广告专业只能培养广告策划创意人才或广告经营管理人才,而是说要明确培养的侧重点。譬如,新闻传播类的广告学专业,其生源多为普通高考文科类考生,学生的艺术基础远远不能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相比,如也是强己所难。因此,不同类别的广告学专业必须侧重于不同的培养目标。
三、广告学课程体系建设改造方案
合理的培养目标定位,需要有科学的课程结构来支持。课程结构是人才培养的知识蓝图。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本着“广博”与“专门”相结合的原则,在突出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兼收并蓄国外各类广告专业课程设置的优点,并根据国内广告界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新的综合性的广告教学课程。要适应现代化、专业化广告发展的要求,现代广告人才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现代知识、现代技能和现代品质。
现代知识包括三个层次的知识结构:一是一般大学生都应修读的通识科目,如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社会和自然科学常识,这些知识对健全人格,提高素养,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二是专业基础知识,指支撑广告学框架的各类相关学科,如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三是专业技能知识,指着眼于应用的课程,如计算机设计、广告文案写作、美术、摄影等。这三个层次知识结构的构架,必须循序渐进,比例适当,处理好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专”与“博”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现代技能是指现代广告人才应具有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前者包括创意能力,策划能力,在繁杂的市场中捕捉信息的能力,整体行销宏观把握的能力;后者指工作所需的诸如外语、电脑、驾驶等基本技能和适应环境、组织管理的能力。现代品质则包括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快速沟通能力、责任心,较好的心理素质、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和法制观念等。这一点尤其重要,现代广告业的竞争,使得广告公司对从业者的人品最为看重,其次则是对创造力、独立工作能力的要求。课程建设是广告教育的核心问题,又是实施广告人才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
从目前来看,广告学的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实践课构成。各部分间呈网络结构,相互联结、相互配合、相互照应。公共课是对学生的基本素质、修养及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教育的课程。
广告学专业的公共课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外语课对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学生应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并能初步运用外语进行口语交际。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广告公司直接为国外客户和品牌服务,而对那些去外资企业和外资广告公司工作的学生来说,外语更是重要的业务工具和条件。计算机课和外语同样重要,应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而且要了解和掌握常用的应用软件、进行—般的广告设计。随着网络广告的兴起,广告专业的学生应了解互联网的知识和原理,特别是网络广告的知识。此外,还应加强综合知识的学习,开设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课程,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广告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
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主体性课程,旨在传授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增加该专业最新、最有价值的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首先应抓住广告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以及交叉学科的理论成果,以传播学、社会学、市场学、心理学等为基础,协调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广告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科学也是艺术。从其学科知识构成看,其基础主要是传播学、市场经营管理、艺术等。从其运作规律考察,其基础教育特点就是围绕提高广告人才的“策划”、“创意”这两个基本素质而展开。“策划”需要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需要逻辑推理、分析能力和对各种知识、资源的综合规划运用能力的基本素质。“创意”需要各艺术门类、创造思维方法、设计制作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创新、想象以及较高的艺术品味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落实到课程教育上,主要是加强艺术修养、创新能力培养和研究方法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等四个方面的基础课程教育。有人提出“普通高校广告学科教育,不一定要开设美术设计、平面设计等课程”,此言对于非艺术类广告学专业来说有一定道理,但对于整个广告学专业来说就显出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短视性缺陷了,恰恰相反,我们要强调的是广告专业一定要强化艺术素质教育。无论是从广告实践活动本身来看,还是从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的角度来看,广告人才都需要接受更为广泛的艺术教育,如文学、摄影、电影、电视、音乐、雕塑、戏剧、舞蹈等方面的教育,广告专业的艺术素质教育需要一种更为理想和科学、更能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艺术教学模式。因此,艺术修养课程不仅必设必修,而且是培养学生科学创造力的重要方法。
专业课是加强和深化专业素质培养的重点课程,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强化专业意识,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培养科研意识、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课程设置应注重求实求新,充分体现本学科主要发展方向的新思路、新理论、新方法、新动向。广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同时又要把大专、本科及研究生等各个层次的教育视为一个整体,作统筹规划,使之形成既在层次上有所差别、又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并且在各门课程的难度、深度的安排上要合理搭配,以适应各种层次的学生需要。此外,专业课程体系还要反映广告学科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水平。就目前情况看,要进一步使经典性内容更加简练、实用,用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补充课程内容,使内容更丰富,结构更合理,并且与时俱进,常教常新。
实践课是应用型专业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的关键性课程,是广告学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广告学专业的实践课应贯穿在专业教学的始终,除专业实习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都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应有的专业素质。课程体系要体现对能力培养的一贯性和系统性。社会大量需要的广告人才不是学术型专才,而是知识与能力兼具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广告学课程体系的规划应着眼于适应社会需要,提高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上,尤其要明确能力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既要有理论知识的要求,又要有基本技能训练要求,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同步提高,并逐渐具备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本素质。可按不同年级确定各自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基本实践素质培养、设计能力培养和策划咨询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目标,制定出科学、系统的能力培养计划。如:可从学科角度系统规划实践课,理顺各年级间实践训练的连续关系,确定每门课程中实践训练的层次,同时改善实践条件,完善实验室建设、创办实验性公司、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能力培养训练提供有力保证。
第二篇: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方案
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方案 总体思路:先整体考虑,再分专业分析
把握主线:教学的规范性与艺术的自由性
提纲:
1.对于教师能力培养。从本人的角度出发,为了增强学校师资建设与课程建设,为了教学质量更高,而本校的商业插画师资太过薄弱,但是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学校基本没有一个专业的插画教师,由于本人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所以想提出去深造提高的学习想法,申请明年暑假期间能够外出学习培训。本人想培训的课程叫商业插画,培训回来以后可以任商业插画、PS软件、造型基础、无纸动画等课程。
2.课程建设。本人担任课程是原画设计、动画原理、分镜头设计、场景设计、动画设计等二维课程为主,本人觉得学校既然已经分了二维班和三维班就必须区别这些课程设计。在课时量方面我个人认为原画和动画原理和动画设计是二维方向的主要课程,课时量必须增加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更精湛的技巧。课程方面有些课程可以合并如动画造型一动画造型二这样的课程就不应该出现。建议大一的时候把素描色彩速写这些基础打好。大二侧重点培养软件等专业方面的知识,最后三个月进行加强训练与社会接轨。
3.工学结合。积极的引进校企合作的项目,给学生增强专业技能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我建议可以利用学生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专业项目的制作。顶岗实习完全可以由学校引进项目由学生完成。
4.教学方法改革。对于理论、实践教学合理设置我觉得既然是高职类学校就必须以专业技术为主,锻炼学生的强技能是重中之重。
第三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武汉“1+8”城市圈,辐射周边地区,服务模具、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行业,培养掌握冲压成形工艺、塑料成型工艺、模具装配工艺等知识,能熟练应用CAD/CAM软件、熟练操作机床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就业岗位
职业目标中主要岗位如下:
岗位名称 岗位描述 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
模具设计员
使用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
1、能根据成形产品图样(模型或样品),结合企业生产条件,编制产品成形文件
2、能设计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易于制造的经济型模具
数控机床操作工
从事模具加工中数控设备的操作
1、能理解工艺,进行生产准备
2、能确定装夹方式,合理选择刀具、量具及其他辅件,确定加工参数
3、能操作机床与在线编程
4、能维修与保养机床
模具装配调试工
从事模具装配调试操作工作
1、能熟练装配模具
2、能调试模具
3、能在交模前保养好模具
模具制造工艺员
从事模具制造工艺编制
1、能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条件,编制技术经济性好的工艺文件
2、能现场指导生产,处理现场工艺问题,改进优化工艺。
(二)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职业素质:
●
能力与素质总体要求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1.具有工程制图和识图能力,并能利用计算机绘图; 2.能熟练使用相关计算机软件进行模具辅助设计和制造; 3.能进行冲压和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4.能编制冲压和塑料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
5.能操作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和特种加工机床对模具零件进行加工;
6.能安装、调试和维修模具,操作冲压和塑料成型设备,检测和分析冲压和塑料产品。1.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模具专业技术的信息资料; 2.具有从事模具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对冲压和塑料成型生产现场进行管理。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
外语能力要求:掌握大学英语基础知识,通过普通高校专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
计算机能力要求: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或类似考试。
●
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核心岗位资格证书要求如下表所示,学生毕业前必须取得CAD制图员,鼓励学生取得表中其它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职业资格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备注 CAD制图员 湖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 中级 必需模具车工 湖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 中级 可选模具钳工 湖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 中级 可选数控操作工 湖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 中级 可选
第四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企业方面的知识,具备相关能力,了解国家方针、政策,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质量检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相关管理工作等的实用型管理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掌握英语、计算机、政治、法律、统计等基础知识;掌握经济、管理、营销及现代企业营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管理沟通、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2、基本技能要求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办公自动化操作系统;英语达到教育部门对高职高专的基本要求,能进行简单英语对话;具有较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3、专业技能要求
熟悉工商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及法律体系,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统计分析、调研报告、营销方案及人力资源方案撰写方面的能力;具有利用计算机处理工商管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有较强的公关能力;具备一定的商务管理能力;具有营销策划能力等专业技能。
4、综合技能要求
具备应有的法律知识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热爱本专业,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身体健康;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5、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物流师与商务策划师等相关的专业能力证书。
第五篇:广告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目标与教育理念[推荐]
广告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目标与教育理念
[ 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任何内容!]
--高驰(哈尔滨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系)Page: 1
摘要: 持续发展的中国广告业需要大量达到培养目标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掌控运作,高校广告学专业必须以专业教育为中心,必须正视市场的趋势及其特殊性,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毕业去向为导向,以培养知识型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缩短毕业生的适应期,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探索正确体现培养目标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广告学;广告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目标
当前相当数量高校的广告学专业毕业生求职困难,归咎于招生数量的“失控”和学生对就业单位条件要求过高,是有失公允的。现实状况是有很多急需广告专业人才且待遇不菲的单位,难以招聘到符合岗位要求的毕业生。根本原因在于这些高校广告学专业的教育教学不能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轻视应用广告学课程,违背了广告科学规则。重温并正确解读《高等教育法》关于学业标准的条款,不折不扣地兑现各高校招生简章中的广告学专业业务培养目标,建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一、广告学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不能缺失或偏离
中国广告业近20年一直是全球发展最快的,也是国内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整体规模已经接近GDP的1%。广告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05年底全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25394户,广告从业人员940415人[1]。加上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教育机构和在政府、行业监管部门从事广告专业工作的人员,我国广告从业人员总数至少超过300万,但是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尚不到2%,而美国广告业75%以上从业人员是本科以上毕业。中国广告业还将持续快速增长,多家专业机构预测到2010年中国市场广告额将达到2000亿,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掌控运作。“中国有30万家大中型企业、1000多家上市公司,这些企业也需要大量的、高水准的广告决策及运作人才。”[2]
中国广告市场从2006年开始全面开放,但是,目前我国广告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广告教育普遍存在专业理想黯淡、专业精神失落的现象,专业形象一定程度上被社会扭曲,广告教育界的专业使命出现弱化”。[3] 一些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生求职就业非常困难,感到在校期间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专业知识,不少学生甚至后悔选择这一专业,很多急需高素质广告专业人才的单位又招聘不到符合岗位要求的毕业生。
《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了高等学历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
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各高校制定的广告学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也都规定:毕业生能在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广告经营管理。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各级管理者对此认真理解和把握尤为必要,因为相当数量的高校在具体实施中已经出现了偏差,弱化了学业标准并缺失或偏离了专业培养目标。中国广告协会与中国传媒大学2004年秋联合开展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广告界认为国内广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水平一般,无专业经验”,“教学严重落后于实践”,指出“应加强专业技能课,重视案例教学”。依靠背离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教育理念,去培养快速发展的广告业所需要的达到培养目标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显然是不可能的。
二、达到培养目标不能忽视专业教育
广告是一个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同时又是一个发展变化快速的行业,“企业招聘首先选快手,上手慢了肯定不行。……上手慢的后劲也不会大,连位置都抢不上,也就没有机会发挥后劲了。”[4] 四年的本科教育时间是有限的,而社会的需要是无限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学生无限的能力,只能努力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持续的学习能力,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科学的知识结构。然而,一些高校毕业生连眼前的本专业工作都做不好,怎么能说明就一定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广告学是指研究广告的本质特征和广告活动过程及其运动规律和表现艺术的科学”。[5]是包含理论广告学、历史广告学和应用广告学等研究领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理论的已经发展成熟的独立学科,但是许多高校对此至今仍然缺乏理性认识,对待广告学科的“虚无主义”和照搬西方的“拿来主义”影响着高等广告教育的健康发展。由于广告行业是热门职业,一些高校在尚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纷纷开办,使得广告教育发展速度与教学质量不匹配;不同的院校依据各自不同的学科优势强调某种类型知识的重要性,导致广告学专业的教育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严重脱钩。许多学校的广告学专业是由无广告实务经验的人主持和管理,课程设置杂乱并存在因人设课、因设备设课和因无人不设课等问题,轻视广告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错误地认为这些课程可以到工作单位再学,大学主要是打“基础”。严重偏离本科教育学业标准和缺失或偏离了广告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还盲目认为这样做是“加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
其实,欧美关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到底应当以哪方面作为本科教育的重心,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适合人才培养的辩论,100多年从未停止,今天能够看到的现象却是英国高等教育在这种争论中开始向职业化教育靠拢。1845年建校的英国女王大学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培养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很多优秀人才,目前该校本科教学就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一流大学的广告学等专业,也都是在强调职业化训练的基础之上培养重视研究之风[6]。
人才的基本标志就是知识和能力,有学历文凭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也不等于有能力,知识的价值最终要靠技能来实现。广告业界需要的是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且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专业人才。所谓“专业”是指专门之学、专攻之业。医学专业学生都有比较严格的实习,学生历来是在这种专业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广告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同样应用性很强,医生的专业水平高低关乎患者的生死,广告人的专业水平则关系到企业或产品的成败,但是一直以来学校和社会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国内外实践已经证明,广告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相结合,从理论到理论很难把握市场实际需要的东西。高校广告学专业培养广告业界需要的、达到培养目标的知识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必须以“专业教育为中心”从专业能力、学术视野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全面培养和综合考核,需要做到学术与艺术、技术的融合。而“技术”层面主要是精通“应用广告学”领域的原则和方法等技术问题,并掌握与广告活动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以及“适度了解”与广告相关的声、光、计算机及电子学等自然科学技术。达到“精通”、“掌握”和“了解”的程度,在学时学分安排上应该是不同的,决不能本末倒置。即便是学生报考研究生毕业后在广告学方向继续深造,本科阶段的这种专业“初步能力”培养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毕业设计的选题方向和指导教师应契合学生的毕业去向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达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综合性最强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进一步深造或走向工作岗位的前站,学校和指导教师负有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度的任务。教育者必须正视市场的趋势及其特殊性,高校的毕业生要能够适应其将来可能从事的角色,就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毕业去向为导向,以培养知识型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缩短毕业生的适应期。这个问题必须纳入到广告教育的一系列思考当中,既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方向,还包括指导教师的遴选。
我国广告业在对各种广告专业人才的需求中,整体策划人才和广告创意人才的需求居于首位。广告调查、策略、策划、创意以及设计和媒体开发计划研究等都可以是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的形式,这些成果的提案报告,就是“毕业论文”的一种。许多高校都规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尽量从生产、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问题中选定,但是具体执行时就有含糊不清的。广告学专业毕业生虽然授予文学士学位,但其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决定着根本不必与其他文科专业一样只是撰写“毕业论文”。很多高校要求学生花费很大精力和很多时间进行撰写广告史论或学科交叉研究论文的重复性工作,或者基于某种思潮、方法研究撰写论文并附带创作广告,违背了广告科学规则,偏离了专业培养目标,尤其忽略该专业毕业生必须具有现代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发布的基本能力,注定无法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兴学科由于积累时间所限缺少话语权,广告学专业也面临学术地位的危机。这种危机的后果直接影响到广告学科的建设,因为在各学校封闭系统内,新学科与重点学科已经不在同一个竞争的平台。“在这种热潮下,广告专业的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就都出现问题,这种状况在综合性院校中尤为突出。”[7] 许多学校都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对整
个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这显然是对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基本要求。但往往有些高校以为只要教师符合学位职称要求,不管以往是从事什么专业方向学习或研究的,也不管有无广告理论修养、有无广告实践经验,都可以担任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在医学院,肯定不会有教基础医学的去指导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和论文,尽管这两个专业的很多课程还是一样的。指导导师的理论修养、专业学术水平,都直接影响到广告学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四、采用符合广告科学规则的教育模式并引入业界公众参与
广告教育是对广告人才的基础培养,实践性是广告学教育的本质性要求,人才市场对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具有快速成材的迫切要求。包豪斯(Bauhaus)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理念:紧随社会进步,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创立新思维[8]。包豪斯创立的教学、研究、创造(生产)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对我们今天仍然有启发性,这一教育模式也是符合广告科学规则的,是一种典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模式”[9]。
一些高校施行的“业务专案组”型毕业设计模式,也是一种“双主”模式。优势在于按职业操作规则要求学生,使学生直接体验广告公司的业务运作模式。每年选择几个企业,根据企业的广告目标,由四名学生组成业务专案组,分别代表广告公司的市场、策划、创意、设计部门。按照广告运作流程,每人分别侧重负责并依次完成广告调查报告、广告策略推广方案、广告创意方案、广告设计方案等。所有项目每个人都必须参与,推举其中一人为小组负责人代表广告公司的业务负责人。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则代表广告公司总监。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会模拟广告业务提案会,并邀请广告业界专家参与指导。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广告业务运作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广告理论知识和提高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并对广告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精神得到认识。参加完答辩会后,学生对广告公司的业务提案会的实际要求、规律得到掌握和演练。这种毕业设计经验、成果能对学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产生许多帮助。
广告业界和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也是促使广告学专业毕业生达到培养目标的有效举措。中国高校广告教育作为培养中国广告人才的主要途径,理应在时代变化中不断更新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以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支持相关机构举办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展览评比活动,每年可在一、二月份公布竞赛题目,六月份展览评比,紧密地与高校的毕业设计阶段结合起来。展览评比有益于高校和学生交流提高,便于引起全社会对广告专业的关注,还有益于扩大优秀学生及其学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