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认识 作者:宋海涛 吴迪 沈洪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2期
第二篇: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作者:胡桂香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7期
摘 要: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工科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本文介绍我院制药工程专业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内实践环节、丰富课外专业活动等三个方面的建设措施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独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建设课题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c)-0163-01
1引言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不仅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且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同时,本专业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需求和进行技术创新打下深厚的基础。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是学院首批建设的专业,自2001年招收第一届学生至今已有七届毕业生。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实验室建设基础优良。此外,制药工程专业也是宁波市生物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批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得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有了很大提高。学院近年来在全校推行实践型教学体系改革,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型教学体系改革项目已纳入学院的建设项目,在课程内外实践环节的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制药工程专业规范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已有的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基础上,整合资源,增设专业相关课程,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加强实践环节,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丰富学生课外专业活动,创造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专业学习之风。
2构建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学生除了要接受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外语等知识外,还要接受专业相关知识的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综合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五类课程群组成,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群、化学与化工课程群、生物及工程课程群、制药及工艺课程群、医药学课程群。公共基础课程群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化学与化工课程群主要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生物及工程课程群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工业微生物、过程工程原理、化工设计等课程;制药及工艺课程群主要包括药物合成反应、制药工艺学、制药分离工程等课程;医药学课程群主要包括药
物化学、药剂学与药事法规、药理学、医药学基础等课程。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课程前后衔接等关系,专业必修相关课程授课顺序为:基础阶段(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提高阶段(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工程图学-工业微生物、过程工程原理)-专业阶段(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剂学与药事法规、化工设计、制药工艺学、制药分离工程-药理学)。在时间安排上,基础阶段为低年级学生第1,2,3学期所修课程,这个阶段学生以学习公共必修课为主,专业基础课安排较为松散,提高阶段主要为第4、5学期课程,课程安排较基础阶段紧密,专业阶段为第5,6,7学期课程,课程安排非常紧凑。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拓宽就业渠道,选修课程除了开设药物设计、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常规课程,还根据目前社会需求和市场导向,开设了工程软件应用、生物制药技术、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等课程,选修课在第7学期开设,学生可根据未来就业方向为自己量身选择课程。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学生既掌握了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特长。
3强化课内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又是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全面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需求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适应能力,在低年级时,以为理论课服务、检验理论知识为目的安排相关实验内容,不仅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更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高年级时,以“厚基础、广知识、强能力”为目标,革新专业实验、综合实验等实验课程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减少验证性实验学时,使实验更具研究性和探索性。实验设计纵向涵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等三大方面的内容,横向包括产品开发或制备-性质及结构表征-药理活性测定-制剂等“一条龙”技术,使学生能够掌握整套制药技术。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基础,自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联系起来,不仅训练了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也加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是专业实习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专业与宁波市相关企业签订了实习实训合作协议书,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涵盖了化学原料生产、天然药物生产、药物中间体生产、原料药生产等可以覆盖制药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充分体现了行业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成为集教学、产品开发、生产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有固定数量的专业学生到基地进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在认识实习的安排上,安排具有专业代表性的四大类型企业:大化工背景企业、植物提取分离企业、化学制药企业、微生物制药企业,使学生了解与专业有关的行业企业现状;在生产实习阶段,不仅要求学生多参与实习实践基地、产学研基地的现场实践和专业实训,而且与未来毕业设计、就业方向等联系起来,选择实习方向,使学生实习、毕业论文、就业实现一体化。
此外,在课程设计、第二课堂、毕业设计等各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4丰富课外专业活动
由于本专业在招生时以生物与制药工程大类招生,学生在低年级时对专业的理解非常淡薄,在课程学习中感觉茫然,不知所学课程与专业有何联系。为了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在低年级学生中成立制药工程专业社团,定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专业活动,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相关行业,定期邀请浙江省与专业相关的企业领导来分院为学生开展讲座。此外,分院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小论文、小研究、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也可以参与到专业教师的研究课题。这些多层次、多功能的课外专业活动,不仅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专业学习之风,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强化,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形成自己的特色,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全方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元英进,尤启东,于奕峰,蒋建兰,赵广荣,程卯生,姚日生,宋航.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6,(1):12-15.
[2] 吴汝林,刘均洪,王繁业,杨风科.大口径招生下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 14.
第三篇: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改革典型材料
为了适应社会与时代的需要、科学知识发展的需要以及个性发展的需要,规避现阶段课程体系中知识分割过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过于求同、实践环节薄弱以及课程结构不当的弊端,我院坚持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课程应有利于教育目标实现的理念,着重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努力实现人才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增强、人格品质的塑造。在此基础上,我院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如下改革:
1、课程体系中必修课设置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专业介绍》中规定的主干课程为核心,进一步优化而成。
专业课的设置主要是食品行业中应知就会的专业必修课程,如《食品工艺学》、《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工厂设计》等,并将《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实验课程进行单独开设。选修课除综合类课程(任意选修类课程)外还安排了两个方向模块,模块一为食品工程方向,模块二为食品安全方向。选修课模块设置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工程素质及管理才能,使学生能更好适应社会,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优化课程设置,拓宽专业面和学生就业渠道。
本着重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将学科基础课进行整合,与材料工程学院、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理工科院系的课程设置全面打通,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在减少必修课总学时的同时,保留基础课和公共课的原有学时,使学科基础课所占的比例达75%,减少专业必修课的比例,为本科教学加强基础的要求提供保证。
根据现代技术发展的要求,将《机械制图》课程名称更改为《工程制图(含计算机辅助设计)》,突出计算机应用在食品科学课程中的地位。
目前,在任何一个国家,食品安全性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布衣百姓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根据当前食品行业中出现的新局面,为了培养创新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进一步扩充和强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体现本专业内涵和特色,增加了《食品品质控制管理》、《食品物流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动植物检验检疫》、《HACCP原理与应用》等课程,将食品安全知识贯穿与食品加工过程、物流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考虑到学科大类内的专业交叉、专业融合,增设了《食品生物技术》、《发酵工程》两门课程,将生物技术知识引入到食品科学知识中,有效地强化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和就业渠道。
3、开设《食品蛋白质化学》特色课程。
在《江西省六大支柱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中明确指出,“食品工业”是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蛋白质与淀粉、脂肪和糖类是食品工业的四大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它不仅具有提高营养价值的功能,增强保健功能,而且具有改善各种食品品质和质构的功效。当前,为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从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平衡、保证健康的角度出发,合理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食品品质和营养功能,已经成为食品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开设有《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和《食品物性学》,为《食品蛋白质化学》特色课程的开设准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江西省是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食物资源,例如畜禽资源、水产资源、特色豆类资源、菌菇资源、稻谷等蛋白质资源,为《食品蛋白质化学》特色课程的开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蛋白质化学》课程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快速适应社会需要打基础,也为江西社会经济发展和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食品行业发展的服务。
4、规范配套教材选用的管理办法,突显专业特色。
(1)选用的教材能符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要求,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富有启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2)选用的教材可较好地体现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在科学逻辑,恰当反映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与生物技术、应用化学学科的外在联系,同时反映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3)教材选用必须坚持以质量为标准的原则,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和获奖教材、教育主管部门或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以及公认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教材和国外原版教材。
5、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培养的特殊作用。
在合格人才的培养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技能综合训练、科研训练、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制定和修订了所有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其中的实验类型包括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三种,尤其注重工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除课程实验外,在教学计划中还设置了《食品工艺实训》、《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学年论文设计》等课程实
习,共六周时间,五个学分。课程实习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做三合一”的思想。实验课学时数占总课时数的25%以上。
此外,还设置了实习与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前熟悉部分工作的流程、各实践环节内容,实践教学的总学时在40周以上。在老师的指点下,独立完成产品市场需求调查、试验设计、实验室研究、产品的品质评定,以及成本核算等,并对较成功的产品进行进一步中试及商品化开发,让学生了解整个研发过程,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与市场接轨。并将学生考证(技能等级证书)列入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命科学学院
2008.01
第四篇:关于我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我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建设的基石,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很好的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对于旅游专业学科建设来说,科学、先进的课程设置尤为重要。目前,随着乐山将建设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国际旅游大都市这一远景规划,故而,我校的旅游专业必须根据旅游行业现状和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特点来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针对乐山区域经济建设,为乐山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一|、基础课程体系建设
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1、语文课
要和普教语文教学有所区别,应围绕旅游专业的专业特点来开设,开设语文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文学功底,锻炼学生的普通话和说话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
2、英语课
应注重培养学生运有语言的能力,尤其是口头交际的能力,体现新的学科特点,所以旅游专业英语课应围绕英语试听说、饭店情景英语、英语应用文写作等来进行教学。
3、礼仪课的开设
分两学期进行开设。第一学期讲基本的校园礼仪、行为举止礼仪和日常的见面礼仪,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第四学期讲服务礼仪和面试礼仪,为学生的就业和立足行业服务。
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理论应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1、在传统的旅游专业课程基础上,应增加一些新新的专业课程,比如茶艺、调酒、插花。同时,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面和我校的特点,还增加了办公自动化、前台收银接待等课程。
2、旅游专业课程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外,我们更应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服务技巧方面下功夫。就拿餐饮这门课来说,很多学校都会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方面,比如:餐巾折花、托盘、摆台、斟酒、上菜分菜等。这原本没有问题,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嘛,但是餐饮课如果只教会学生摆台、斟酒这些基本的操作技能的话,那么就远远失去了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和意义了。因为学生到餐饮行业培训一两个月就都能把这些技能学会,何必还要选择我们职业学校呢。因此,餐饮课的教学必须是系统性的,应从餐饮预订、迎宾接待、顾客进餐服务、送客、特殊问题的应对与处理等方面进行连贯性的系统性的教学。同时,在提高学生一些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应重点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和对客服务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第五篇: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小组建设方案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小组建设方案
为了推进我校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建设的核心,以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3、专业建设要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
4、专业建设采取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专业建设与学校教学改革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校重点支持与普遍加大投入相结合。通过重点建设,切实突出骨干专业。对个别专业重新进行调整,使其与学校的总体发展和布局相适应。
二、组织机构
1、专业建设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加强领导,有效协调,学校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统筹该项工作。
2、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和有关专业骨干教师组成。
3、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职责:
(1)对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和专业建设近、中、远期目标规划,并分解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制定或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建设调整,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2)对专业建设文件(档案)材料进行建档管理。(3)贯彻落实学校有关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2.4.2 负责制定和实施专业建设的规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建设方案。
2.4.3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完善。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方案
3.1 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3.1.1 坚持优化专业结构和提高专业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专业建设。
3.1.2 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口,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3.1.3 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与学校整体专业建设与发展及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相结合。
3.1.4 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坚持重点与普及相结合的原则,在学校专业整体规划、改造、发展的基础上有重点的建设。
3.2 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目标:
通过重点发展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我校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效益和竞争力。
3.3 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标准
重点发展专业是指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教学基础条件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专业。它应符合下列标准要求:
3.3.1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建设单位师资队伍满足教学要求,综合素质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
3.3.2 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3.3.3 教学过程规范,专业改革力度大,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3.3.4 学术水平较高,学生创新能力强,教学质量高; 3.3.5 专业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3.4 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内容:
3.4.1 能够提高专业水平的教改项目,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重点教材的建设和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的改革。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能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计划,最终能够达到校级以上精品课程标准。
重点教材的建设:能纳入校重点教材建设计划,最终能够取得校级以上优秀教材奖。
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取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3.4.2 引进高水平原版教材和自编学生参考学习材料;
3.4.3 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或实验基地;
3.4.4 承担结合专业建设的科学和教学研究,组织高水平学术讲座; 3.4.5 课堂教学设备购置; 3.4.5 其他项目。
3.5 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的管理
3.5.1 凡重点发展的专业,除正常的教学投入外,学校每年拨付一定经费,主要用于该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相关研究费用。
3.5.2 重点发展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每年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如发现该专业建设与改革进展缓慢,学校将予以警告,或取消重点专业建设资格。
3.5.3 被已确定为重点专业的专业,学校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中止项目建设。4 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方案
4.1 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原则:
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强化品牌意识、特色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不断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和新办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遴选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佳、发展潜力大、特色较为鲜明的优势专业重点加以培育和建设,逐步建成品牌和特色专业,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推动我校各项教学基本建设。
4.2 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目标:
4.2.1 在我校高职现有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2007、2008、2009和2010年分别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与维护)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成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示范性的专业。
4.2.2 按照“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的要求,开展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示范性(品牌)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带动我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4.3 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标准:
示范性(品牌)专业是指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起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专业。它应符合下列标准要求: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水平高;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规范,专业改革力度大,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学术水平高,学生创新能力强,教学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
4.4 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内容:
4.4.1 体现高职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4.4.2 专业特色鲜明,教学改革思路清晰,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
4.4.3 专业与课程改革:
①教学大纲符合培养目标要求,采用的教材能够体现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质量高;自编教材有特色;有符合教学大纲、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资料。
②实验室面积、实验设备、实习场所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实验开出率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③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辅助设施先进,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应用效果好。
④对国内外同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较为深入。4.4.4 师资队伍建设
①师德师风建设好。教师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
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形成梯队。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高级职称教师占本专业教师总数的50%以上;80%的主讲教师具备中级以上职称。
③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④有省级教学研究立项课题。4.4.5 教学管理与组织实施
①有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活动有内容,有实效,记录保存完整。②严格遵守学校教学规章制度(如备课、听课、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等)。③教学档案完整、规范。
④教师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有规划,有措施,有效果。4.4.6 人才培养质量
①教师课堂教学工作规范,学生综合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
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好。4.5 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管理: 4.5.1 凡示范性(品牌)专业,除正常的教学投入外,学校每年拨付一定经费,主要用于该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相关研究费用。
4.5.2 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每年将组织专家检查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与进展情况(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成果、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办学条件等方面),确保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成效,在学校规定专业建设时间内验收合格的将授予“锦州师专示范性(品牌)专业”荣誉称号。
4.5.3 已被确定为示范性(品牌)专业的专业,学校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中止项目建设并取消“锦州师专示范性(品牌)专业”称号。
4.5.4 被评为校级示范性(品牌)专业的,学校将择优向省教育厅推荐,参加省级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的评选。
4.5.5 建立示范性(品牌)专业奖惩机制。对提前完成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计划责任人要予以表彰、奖励,对因失误或失职而未能按期达标的规划专业建设责任人要提出批评,并视建设的进度情况给予相应处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5.1 特色专业建设建设目标:
5.1.1 在我校高职现有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2006、2007、2008、2009和2010年分别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与维护)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初等教育(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列为我校重点发展的特色专业。
5.1.2 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基本达到示范性(品牌)专业的建设目标。此外,在办学思想、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的特色和较高的社会声誉。
5.2 特色专业建设标准和内容: 5.2.1 建设标准和内容基本达到示范性(品牌)专业的标准。5.2.2 专业建设目标明确,尤其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案上有明显特色。专业建设方案能够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标准,并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计划。
5.2.3 有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专业建设队伍。专业建设带头人对本专业建设有明晰的构想,能够组织专业建设队伍有效地开展工作。
5.2.4 有2届以上的毕业生。5.3 特色专业建设的管理:
5.3.1 凡特色专业,除正常的教学投入外,学校每年拨付一定经费,主要用于该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相关研究费用。
5.3.2 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每年将组织专家进行检查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与进展情况(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成果、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办学条件等方面),确保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成效,在学校规定专业建设时间内验收合格的将授予“锦州师专特色专业”荣誉称号。
5.3.3 已被确定为特色专业的专业,学校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中止项目建设并取消“锦州师专特色专业”称号。
5.3.4 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的,学校将择优向省教育厅推荐,参加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的评选。拟新增专业建设方案
6.1 拟新增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充实内涵,以人才市场为导向,办学条件为基础,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努力把我校建设成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具有特色的高等院校。
6.2 拟新增专业建设的原则 : 拟新增专业要确立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专业建设的任务和发展方向,要确立把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放在首位,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体现高职特色。
6.3 拟新增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
6.3.1 师资队伍建设。拟新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一是要加大引进力度,充实师资队伍;二是积极创造条件,稳定师资队伍,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提高。此外还要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6.3.2 课程建设。拟新增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首先在于确定课程的设置及实践环节的安排。根据专业基本要求、特色及学校的定位、特色,深入研究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设置的目的,明确其对实现培养目标的意义。课程设置要合理衔接,保证知识体系的连续性、系统性、完整性。
6.3.3 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投入,与相关专业搭建平台,最大限度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率。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广泛的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6.3.4 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要根据专业特色及专业自身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新专业教材建设规划。
6.4 拟新增专业的管理:
6.4.1 学校将对拟新增专业的系(部)给于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在教师的补充、培训提高、学历教育等方面加大投入,保证新建专业对教师水平、师资队伍结构的要求。
6.4.2 对于新专业建设所需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等基本建设费用,学校将针对新专业的特点和实际教学需要,优先在项目专项经费中解决。6.4.3 严格质量标准,推行新办专业质量评价制度:在新办专业开始招生后,学校将对新办专业从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思路、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和科研研究、专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及时发现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整改,确保取得实效。
6.4.4 新专业所在建设单位必须在批准招生年的5月底前将该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好并交至高职教务处。拟调减专业
学校将根据社会需求和教学资源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减,计划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调减人物形象设计和图形图像制作2个专业。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