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考(共)
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摘要】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也是本科专业办学成败的关键。本文对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闸述了课程体系四个方面的特点,并在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综合与更新、双语教学开展以及加强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等四个方面做了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生物工程课程体系构建思考
【中图分类号】Q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254-03
Establish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thoughts for the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CHEN Xue-hong1,WANG Shi-hua1,LIN Wen-xiong1,LI Yang-yu2,ZHENG Chang-yan2
(1.School of Life Sciences,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2.Teaching affair addministration section,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
Abstract:Curriculum system work is a core part of talent culture plan,and also the key elments of the undergraduate eduation between success and failure.In this paper intensive study in establish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bio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is given, and four features of curriculum system are discussed, and fiv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integration and renewal of curriculum,bilingual teaching,teaching technique study, innovative and synthetic experiment are furthur discussed.Keywords:bioengineering,curriculum system,establishment,thought
生命科学是近20年来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生物工程是生命科学和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的交叉科学,其任务是促进和实现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向应用领域转化。为了适应生物工程学科发展的要求,教育部已将生物工程专业列入了2004年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使之成为与理科的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并列的与生物学有关的工科专业。如何把生物工程专业办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专业,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创造性、开拓性,是生物工程本科专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2008年,依托生物学科资源优势,福建农林大学新办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意见和福建农林大学关于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原则和意见精神,通过调研以及对国内部分重点大学和农林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必要的借鉴和总结,我们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生物工程基础知识,掌握生物工程技术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复合型、创新型工程技术的高级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课程体系的框架,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发展状况的最直接体现。因此,按照学科发展的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探讨和研究,构建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成为专业办学成败的关键问题,也是解决新办生物工程本科专业面临困难的关键[1]。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存在综合化的特征,同时生物产业发展与农业、食品、化工等众多领域存在明显的领域融合[2]。因此,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要求具有综合化特征,即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初步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以适应生物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融合的需要。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构建的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组成。教学计划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任选课和实践教学等五大模块。
1.1 理论教学体系
就目前来讲,生物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核心知识主要包括外语、数理化、生物学、工程学等知识[3]。体现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选修课四个部分(表1)。
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信息技术、数理化等,其中有机化学等化学基础课程占15学分,突出化学在本专业的重要性。公共课主要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必要的学习能力和化学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课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现代仪器分析等课程。这些具有生物工程专业知识要素的课程开设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理论知识,以及具有初步的工程学专业知识概念,同时将现代生物技术与生产实践内容进行了初步结合。化工原理和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工程理论的基本内涵和方法。
专业核心课共6门,包括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分离工程、微生物工程、蛋白质工程、微生物代谢调控发酵、生物工程实验。专业核心课体现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科特色,所开课程将生物学理论进行拓宽,并将其进一步结合到工程技术中。通过开设的80学时生物工程实验课程,对生物工程理论和技能进行融合,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实践操作技能。
任选课包括专业任选课及公共选修课。专业任选课有生命科学前沿讲座(科研成果课)、细胞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制药、微生物检测检验技术、食品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免疫学、企业管理、知识产权与专利法等29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其中的几门。这是为了适应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更新,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突出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紧密的结合。同时,增强学生就业时的专业竞争力和参加社会工作后在学科交叉领域的工作潜力。公共选修课意在通过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学校组织开设的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美育等几大类别。学校要求理工科学生应修满6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在构建生物工程理论教学体系上,我们坚持三个理念进行组织实施:一是建立扎实的数理化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二是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生物技术知识和必要的工程学知识基础,以适应现代生产中的工程设计,同时进行经济管理知识的初步教育;三是进行个性化教育,开设大量的专业选修课,增强特色,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适应市场需要。
1.2 实践教学体系
生物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决定着学生走向社会后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因此,结合生产和科研的实践,学习生物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培养生物工程人才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学习、借鉴和总结的基础上,经过论证建立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除规定的军训、思政实践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课程实习、校外基地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五个部分。这些实践教学环节都具有较为明确的实验项目、实践内容和训练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同时,在第四学年前,我们将利用学校和学院的实验中心及开放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创新设计和课外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在实验教学上打破了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式,独立设置了大学物理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实验4门共230学时的实验课程。这些实验课程结构层次明显,又具独立性,能够较为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实验技术训练,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这样,实践各环节能够比较合理地衔接和优化,增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丰富了实践教学体系。
以上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较为宽厚的基础理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发展潜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4]。课程体系基本结构和作用如图1所示。生物工程课程体系的特点
现代生物技术和众多领域的融合使得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如何在保证公共基础课课时的条件下,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出适应性强、潜力大的本科人才。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利用学校现有条件,课程体系形成如下四个特点。
2.1 专业口径宽,适应社会需求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分比重达62.7%。我们将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人才培养取向的改革成果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加强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适应了现代科技与生产发展的趋势。同时,为了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我们还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本科教育的使命之一是让学生打好基础,让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必要知识和能力,同时提供学生进一步深造,从事更高深研究所需的条件。
2.2 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做为工科专业,本专业对实践能力的要求不言而喻。我们按由易到难的教学特点来组织实践体系,将有关实验(实践、实习)内容综合到各层次的实践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与技能。同时,我们还计划将一部分实验设置成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实践证明,这种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5]。
2.3 个性化教育
生物工程是一门交叉型学科,实际应用过程中,必然与多个学科和领域融合。按照教育部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规范,结合学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我们在制订课程体系时,将开设专业选修课做为个性化教育的主要手段,开设的选修课主要有环境工程、生物制药、食品发酵工程、酶工程、企业管理以及生态学等生命科学类课程。这些课程分别涉及到环境、制药、轻工、食品、管理、生物等多个方向,适应学生的兴趣以及就业的需要。
2.4 注重工艺生产和应用
做为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工艺生产及应用应是生物工程应有的内容。因此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将生物学原理和技术结合融入到工程学原理中,开设了上游技术(如基因工程)和下游加工过程(如生物分离工程)等课程以及若干工程类课程,如生物工程设备、仪表与自动化控制、微生物检测检验技术等课程,体现了生物技术和工程学的结合。关于构建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
做为一个新办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主要是在参照、借鉴和总结的基础上产生。在课程体系初步形成自己特色的同时,我们对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综合与更新、双语教学以及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开展等方面做了进一步思考。
3.1 注重课程体系优化
在制订课程体系时,我们本着精简课内、整体优化的原则,将教学计划总学时控制在2600学时内。我们认为,一个学科的主要基础知识是那些具有本源性的,能衍生、导出本学科其他丰富内容的最基本的概念、事实、原理和方法。它主要体现在几门课程中,这几门课程就是这个学科的体系框架。因此,在考虑了教学基本要求等多种因素后,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即合理分配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尽量减少重复,着力进行课程内容的提炼与更新,在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创造性上下功夫[6]。但这种优化不会一蹴而就,我们力求通过推动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课程间的合理渗透,形成生物学特色明显的课程体系。
3.2 课程内容的综合与更新
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课程覆盖的学科门类广泛,要求教学计划构建和修订时要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且在不突破一定总学时数的前提下实现。这导致教学计划编制过程中存在学时数的不足与教学内容的拓展的矛盾。因此,有必要对所开设的课程内容进行选择、调整和学时压缩。我们的做法是在优化的基础上,对课程安排上进行了整合、归并,精减课程门类,提炼出了基础性和原理性的共性内容,使学生在较少的课时内,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要素,并具备灵活运用的能力。在课程体系中,我们开设了生命科学前沿讲座(科研成果课)及讨论课,将新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力求突出学科发展前沿,克服过去的生物工程专业在学科内容中存在诸如内容较狭窄、较陈旧、重复多等问题[7]。
3.3 开展双语教学
尽管双语教学目前引起了一些争议,在农林院校中开设双语教学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8-9]。考虑到开展双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外教材具有内容广泛、注重多学科融合,提供多个观察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等特点。更考虑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需要。我们现开设了3门双语课程(公共基础课2门,专业选修课1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借鉴国外先进的分析思路和研究方法,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也适合教师启发式教学的需要。在下轮修订培养计划时,我们拟再开设1-2门双语课。
3.4 加强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作为工科专业,调整专业实验大纲与实验内容、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可以取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10]。我们拟定在通过加强基础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和技能的基础上,压缩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能力。
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各门课程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因此,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加强了各门课程的相互渗透,起到巩固理解生物工程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在验证理论的同时,也初步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性实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课题,自主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的优化、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得到了科研训练,学到了科研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同时也为学生进入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阶段打下基础。我们拟在第六学期开始开设创新性实验,让学生逐步介入创新性实验项目内容。在这过程中,由教师设立具有科研和实际应用开发前景的课题与项目,或者指导学生自选相关课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得到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展望
福建农林大学做为一所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农林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开设虽然较晚,但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课程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进程的开展,我们对其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必定会有更多的感悟。我们相信,通过研究与实践,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会得到进一步优化。这对我省甚至我国生物工程人才培养和医药卫生、食品、环保、生物技术及制品等行业的研究、生产和管理等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晓东,高继国,吴云鹏,等.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98-99.[2] 郭铁民,蔡勇志.生物产业发展应走产业融合道路[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24-28.[3] 卢碧林,张敏,毛治超,等.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J].高教论坛,2006,4:59-61.[4] 陈志华.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4):84-86.[5] 杨晨光.本科生科研如何从蓝图走向现实[N].中国教育报,2008―11―5(2).[6] 李友勇,杨靖.生物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结构优化探讨[A].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编,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文集2006[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8-31.[7] 林跃鑫,林琳,谢必峰,等.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高等化工教育,2005,27-30.[8] 李慧仙.高校双语教学的多学科批评[J].高等农业教育,2005,9(9):60-63.[9] 牛广财.朱丹,郭希娟等.农业院校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121-124.[10]赵玉巧,钱志刚.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6:51-53.
第二篇: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定稿)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摘要:在职业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计算机专业作为中职学校的基础骨干专业,其改革的必然性是显而易见的。是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新的认识,改革就成了我们职业教育人当前的使命,就要求我们重新用新职业教育理念来指导专业教学改革,让职业教育出人才出成绩,让职业教育受到尊重。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中要求我们以市场为导向,重视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要求以需求为向导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以能力为基础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中去;使用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贯穿动中学的灵活的教学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学途径。
计算机专业作为中职学校的基础骨干专业,其教学改革也是必然和必须的。为此结合我们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探索,总结了几点改革的思路:
一、以需求为导向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新标准
以需求为导向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它提供了满足行业需求的教学和培训。我们的学生从初中进入中职后,学习的目标改变了,如果说学生在中小学时是以升学作为他们的目标,那么,进入中职后他们的目标已经转向了就业。中职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如果学的知识技术与就业社会需求相差甚远,学生将失去学习信心,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了解本专业相应的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及其变化,因而他们可能十分关注自己专业的课程设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动机与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说需求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源泉,那么,动机就是推动这种活动的最直接的力量。我们要进行计算机课程设置改革就应从社会调查→岗位群→专业模块→课程设置等几步进行,即根据中职生就业的岗位群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并经过这几年运行,不断修改调整,逐步使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1)根据职业标准指导的能力本位原则按职业岗位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精讲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加大职业能力训练的比例。职业标准反映了目前情况下该职业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课程改革中我们的课程首先要体现“职业性”,即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围绕职业标准考虑满足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反应的需求,培养企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比如可以将学生比较难以接受的专业基础课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适当压缩,仅仅将其引入门而不做深入的研究,也可将其作为限选课(也要考虑照顾部分升学的学生)。同时重点开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实践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如 3DMAX、网页制作,这些课程则对他们提高要求,做到精通,并能够举一反三,自学与之类似的其他课程。同时我们仍应根据学生就业的实际把《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常用计算机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数码设备的基本使用》等增加到学生的知识技能中去。
(2)根据职业能力系统化原则建立中职学校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之间的联系,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并可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教学计划。这样可以从职教课程中清晰地看到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同时兼顾学生的其它素质培养,并使学校教育的课程在打破学科系统化课程与模块组合的经验课程后,形成新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
(3)根据行业技术标准指导下的先进性原则及计算机专业发展迅猛的特点,要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计算机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不能适应
产业发展需要的弊端。
二、以能力为基础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打破传统课程的界限,逐步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 课程改革应以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为依据,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逐步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改革,打破传统课程的界限,根据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实际,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实现由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所谓整合,不是把有关内容机械地拼接,而是根据中职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水平以及中职毕业生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来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
(1)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进行整合。例如,我们现在就把原来的《计算机中英文录入技术》、《计算机文字表格处理》等几门课程进行整合,增加《电子表格(EXCEL2003)》、《幻灯片制作(Powerpoint2003)》和《WPS2003》等内容,把以前《计算机中英文录入技术》中单纯的汉字录入技术与常用文字表格处理融为一体,既可让学生利用录入软件练习汉字录入,又可让学生利用文字处理软件等进行汉字录入排版,让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杜绝了学生练习汉字录入技术中的枯燥感觉,也让学生知道汉字录入在文字处理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2)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这一类的课程整合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关键应用能力为目的,以实际任务来驱动教学,把单纯的理论和实作有机结合,把相关相邻课程进行合理整合。例如《局域网基础教程》以某种局域网为项目,通过讲授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使学生理解网络传输的协议;掌握在不同环境下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线材的设计、安装、铺设的原则及方法;学会分析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如何配置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的选用与安装;网络管理、资源分配以及网络安全等问题,使学生具备网络组建和维护的基本技能。这样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的目的和内容,能将多种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兼顾学生能力差异,实现分层教学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期望值高、起点却参差不齐,学生存在的潜质和个性也有差异,例如,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强,理论学习效果较好;有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由于成功的刺激来源不一样,反作用于学习动机,不仅学生之间学习动机强弱有差异、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方面其学习动机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学生的不均衡发展。如果仍吃大锅饭,则就会出现“吃不饱”和“不够吃”的现象。
实行分层施教,即让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能力相近,目标相同,教师的教学就能兼顾大多数学生求知的需要,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由于班中的优势和弱势差距不大,处于弱势的学生通过努力存在着从弱势进入优势的可能,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中职的培养目标不同于中学,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可塑性很大,中职没有高考的压力,给我们实行个性化教学留有很大的空间,只要我们认真去发掘每一个人的潜能,因人施教,就存在着通过中职的教育把他们塑造成才的可能。我们现在就已经把计算机专业学生分为两大模块教学:高考升学班和技能训练班,学生进校时就对学生及家长介绍两个不同模块的培养方向、区别、适宜人群、出路等,让学生自己认清自己和自己未来的方向后作出明智的选择。这样就兼顾了学生能力差异,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在高考升学班中,除了要掌握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外,还加强了文化学科、专业理论学科的教学力度。这样就扩大了计算机专业中部分较好学生的发展空间,为升学铺平道路;在技能训练班中我们则加强了动手性强的学科的教学,让稍差或很差的学生都能从中学到知识和技术,为就业打下基础。
四、灵活的教学方法替代传统教学,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鉴定评价方式
新职业教育理念中,灵活的教学方法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贯穿动中学的理念为前提,利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
板,用计算机教“计算机”。在教学中,教师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动手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教学模式有多种多样,如讲解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引导发现模式、实验模式等等,在诸多种教育模式中,没有哪一种模式是最完美的。在教学中,采用那种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总结。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完美的模式,改革教学模式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某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
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层层递进、分段分项目测试”和“因人施考、重测法”是非常有效的。
1、层层递进、分段分项目测试即对部分学科特别是技能学科系统地划分成若干个可行的项目,然后在教学中针对各个项目进行层层递进、分阶段训练并测试,让学生在各项目的训练和测试中逐步提高,综合运用,最后行成这门学科的综合技能。首先,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摸底,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动手能力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基础,提出新的要求,制订阶段目标,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接着,当堂鉴定验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出努力的新台阶,“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前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进一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2、因人施考、重测法即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人施考,对每次测验不合格的学生在组织他们补课后进行重测,直到达标,不放过任何差生。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鉴定中,不能只考共性的、统一的东西,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人施考。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另外选择一至二项专项能力、岗位能力进行发展,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这样可以激发所有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不过关是不行的,差生也不会因一次的“失败”,影响自信而放弃,绝大部分学生会在激励机制中努力。总之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热起来,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计算机专业作为决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基础专业、骨干专业,其教学改革更是迫在眉睫。如何应用职业教育的新理念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特点来进行专业教学改革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要。
小结:本文是在学习了新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改革实践探索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从新职业教育理念的角度提出应以需求为向导、以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使用灵活的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思路。
改革只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一部分,要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必须相互配合。只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才能结出丰硕果实,中职计算机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只有我们认识了自己,认识的市场,认识了学生,我们才会给自己找到一条成功之路,才能让我们的计算机专业也真正的热起来。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冯巩湖南省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面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后,毕业生难就业的问题。探讨了在课程设置、师资投入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措施。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专业现状;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然而当前中职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困难,专业与市场需要脱节等问题。当前中职学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学生综合素质不够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一、中职教育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专业课缺少实用性
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平台。细分专业课程,不断推出与计算机专业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实用课程,是专业建设重要的途径。
(二)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很多教师没有认真研究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的不同,没有认真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却昏昏欲睡。有的教师备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学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
(三)缺少高素质专业课教师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许多专业教师其知识储备也大多来自前些年甚至更早的计算机书籍,因而使得其知识显得相对陈旧。对教师专业培训重视不够,教师缺乏或没有机会和外界同行交流,没有机会外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少教师教学靠自学或吃专业老本,教师更新知识备感吃力。
(四)硬件建设滞后,教学设施不完善
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这是当今社会的要求,各个学校为此也都建设了计算机机房。有些学校认为,既然有机房,就可以开设计算机专业,于是不少学校计算机专业仓促上马,不分析现有的硬件条件能否满足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能否顺利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以致出现不少问题。
(五)重课堂教学,轻实践环节教学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目前许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硬件并未达到相应的条件,却仓促开设计算机专业。结果学生是招来了,但是实训条件达不到要求,于是让学生“纸上谈兵”式的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或者理论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通过理论与实训课的非合理设置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想应该综合分析,认真研究,从改革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硬件建设等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工作,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具体从以下几
个方面着手:
(一)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要想走向稳定与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正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中职学生就业的岗位群,确定技能教学体系、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努力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用人单位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目标定位就是培养应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职业定位为计算机软件操作员、录入员、计算机维护员、网络维护员、电脑美工、网站维护员、电脑动画工等。
(二)改革课程设置完善教学模式
在课程体系结构上要打破传统的按照技术学科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开发和推广与计算机技术发展、应用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的教材。对不同专业方向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各种应用软件课程进行取舍,注重社会实效性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应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实际应用获取知识。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但通过实践证明,对于技术性较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一门课程中选择若干个任务(或项目),在实现这些任务的过程中讲解如何把任务分解成许多简单的子任务,从应用各种的顺序关系来组织相关知识点的讲授,而不从学科的角度系统讲授知识。从某种意义来讲,需要在透彻了解整个知识结构之后才能掌握好这种教学法。应提倡做大作业,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传统的作业和考试中的题型如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等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有一定作用,但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动手做大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有更好的作用。特别是在完成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的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精神。要重视上机实践环节教学,提倡教师面对面直接对学生辅导。只通过看书本、听讲课是学不会计算机的,必须重视面对面的辅导环节,特别强调在实验课中教师对学生的直接辅导作用。
(四)加强计算机实践课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做好上机实验是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是学不会、学不好计算机课的。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和学习的平台建设,创建良好的、能调动教学双方积极互动教学平台,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计算机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着教学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应注重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依靠每一位热爱职教的同行们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力争让学生真正学有所长,这才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走向市场的真正出路。
参考文献:
[1]聂津.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2009-1-9;
[2]孙宝发.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2008-6-26;
[3]罗静.浅谈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J].科学咨询,2009,(6).
第三篇:构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小学张胜
多年的德育实践证明: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把认知性教育、体验性教育、隐性教育有机贯穿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去,构建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新型德育课程体系,才能增强小学德育实效性。
一、构建认知性德育课程体系——启德
在构建认知性德育课程中,我们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主题教育、心理辅导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具体来讲,就是在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组织了骨干教师队伍认真编写了以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德育校本教材《成长的足迹》,每册安排18个德育实践活动;编制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段达标要求与序列训练方案》,对加强学生实践教育、养成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体验性德育课程体系——立德
体验教育是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设定的各种各样的场景当中,学会分析,学会选择,形成正确的判断。体验性德育课程我们设置了学习形态、生活形态、实践形态、情境形态等四大板块13个小板块的体验性德育内容,每个板块都有具体规范要求。例如:学习形态的体验德育课程,我们完成了语数学科德育渗透教育目标及实施建议的编制,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使用。体验性德育课程实施难度较大,能效相对较低,需要教师事先做许多准备工作;直接体验比间接体验更多情绪性,难于使学生作出理性的思考和整体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加工。
三、构建隐性课程体系——冶德
隐性德育课程是广泛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中,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德及行为方式。我们通过精心打造校园物质文化、发掘校园精神文化、崇尚社会进步文化,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完美人格素养。隐性课程具有正向和负向功能,在设计中要重视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向功能,抑制其负向功能,防止、克服其消极影响。
认知性德育课程、体验性德育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实践中是相互交叉的,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同时也是各有利弊的。只有合理重组认知性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和进程,灵活发挥发挥体验性德育课程特有的功能,有意识的构建隐性课程,才能使德育更具实效性。1
第四篇: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思考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思考
张 敏,袁志辉,余响华,刘小文,李尊华
(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摘 要】:湖南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 年又被确定为教育部普通高校 “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如何进行综合改革,作者通过认真学习高教 “三十条”,反复思考,准备从修订教学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科学进行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工程;综合改革;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 湖南省普通高校 “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湘教通 [2012] 266 号 -57);《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 〔2010〕15 号 - TS12336)。
【作者简介】: 张敏(1956 -),女,教授,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主任。
我校的生物工程专业是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 “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也是教育部普通高校 “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如何开展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更好的发挥项目建设在教学改革、学科建设、教学质量提高上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改革工作: 1 重新修订教学方案,搭建基础教育、专业教学、素质拓展教学体系三平台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意见》提出,要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根据实际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2]。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要科学合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性、还要满足社会需求。我们在大量收集和听取相关企业以及已毕业学生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设想,从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际制订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做法设想如下:(1)适当加大专业基础课的比重,构建基础教育平台。教学实践发现,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学生进入大学时的基础理论不牢固,自我思考能力差,接受新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的能力方面较弱。因此,在大学一、二年级的教学中,应适当加大专业基础课的比重,让学生学习更加宽厚的理论基础,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做
好铺垫。专业基础课主要由五个方面组成: 理科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现代生物学);生物技术基础(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化工基础(化工原理、生物反应工程);工程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机械制图与 CAD,电工学)。
(2)加强专业教学,优化专业选修课设置,构建专业建设平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元化的,学生要成为适应不同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求有广博的知识面,深厚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学方案中可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模块,以灵活的专业方向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也可以每年进行微量调整可选择的模块。在生物工程的专业教学中,除专业必修课外,初步设想按生物制药、发酵工程工艺、生物化工、生物信息等方向为专业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模块,三年级学生可任选其中 1 个模块学习;用专业必修课、专业实践、专业选修课来搭建教学体系三平台中的专业教育平台,为学生的就业拓宽口径及进一步深造如考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也可与我系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一起,学习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农产品加工方面的课程设置,与化学专业的精细化工、有机化工结合,培养分离提纯、化学工程设计的能力,充分 “结合专业建设平台的优势”[3],实现 “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相通相容、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理工互动、相互支撑”[4]的良好局面。
(3)加强实践教学,构建素质拓展平台。通过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解决实际生活的小问题、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教师课题研究,使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学生搭建教学体系三平台中的素质拓展平台,形成实践育人体系,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基本培养方式和过程管理总和[5]。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意见》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中都明确提出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目前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是符合社会和学校实际的、是合理可行的。但与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相比,还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
是拓展人才培养的服务方向,随着生物行业的发展,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考虑要适应特大型企业甚至是跨国公司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二是实施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要考虑企业怎么参与的问题;三是加强工程素质能力培养,教师要能很好地利用企业的条件,完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相关实践教学工作,要利用企业工程项目,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四是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五是加强实习、实训,要防止重科学、重论文而轻实践、轻设计的倾向,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各种项目建设实验实训中心,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提高和发展,是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成功进行的有力保证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意见》明确提出的要求。进行专业建设综合改革,首先要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高学历、高技能的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此,在引进人才与培养在岗教师时,要根据专业方向需要,适当向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领域倾斜,以使生物工程专业与制药工程专业能够优势互补,密切联系,特别是要积极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要加大 45 岁以下、有稳定研究方向和较强科研能力的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健全在岗教师培训机制,通过落实导师制制度对新进教师进行传、帮、带,通过经常性的学术研究和教研活动抓好教师在岗业务学习,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 40 岁以下、尚未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在 3 ~5 年内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学研究能力,有条件时鼓励和支持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成功进行的有力保证。
另外以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为契机,通过设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吸引优秀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如 《生物化学课程》通过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积极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确立了使用 “框架式”教学法对代谢部分的内容进行讲授,取得良好的效果[6]。同时也大力提倡教师将科学研究的成熟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走教学科研结合的道路。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是生物工程综合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和必要保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三十条意见》第八条提出 “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本科生阶段的应用型研发人才培养主要是科研意识、思维和能力的养成,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7]。而生物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在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和必要保证[8]。
要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推进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生物工程基础实验的类型包括公共基础实验(化学、物理、电工)、专业基础实验(生物化学、微生物、分子生物学)、专业实验(发酵工艺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实验)三个层次。实践能力培养由单纯技能培养转化为系统综合能力培养,要增强学生对各学科内在联系的认识,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实验层次分为: 基本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本科生做科研课题)。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逐步提高。实验教学范围有: 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开放实验———探索实验(本科毕业论文或本科生科技创新)。为本科教学适应社会需要人才培养的要求提供有力保证。
要探索学研产用结合的办学模式,积极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积极争取与更多周边地区生物发酵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加强与周边地区生物发酵企业的协作,如重庆国人啤酒、湖南恒伟药业、青岛啤酒(南宁)有限公司等一些规模较大的生物发酵企业进行合作开发实习基地,为这些企业培养针对性强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
要联合相关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编写实习指导书,应包括实习目的、意义、注意事项以及实习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等内容,要强化实习过程考核,每一位实习的学生都有教师和实习单位技术人员指导,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学院相关部门和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及时检查学生实习进展情况,帮助学生查找并及时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探索实习指导新方式,从实习方案的制定,到实习的全过程,尝试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实习的模式。
要坚持科研为实验教学服务的宗旨,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积极探索以科研项目研究带动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模式,将科研结果引入本科生实验、毕业论文选题。同时要让教师的科研项目成为综合、设计
性实验的开设;要逐步加大相关学科实验室和研究项目等资源向学生开放的力度,支持本科生提前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或做一些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教学管理改革是进行专业综合改革成功的科学保证
教学管理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组织保障。进行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要改进教学管理思路,把推进教学改革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改革教学管理方式方法,强调管理也是服务,要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创造优良的体制环境和舒心的工作氛围,在教学管理改革过程中,坚持 “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才是最终的目标管理。
(1)“以教师为本”,建立教师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行政管理者之间的沟通。给教师一定的参与日常教学管理的机会,采纳普通教师的合理意见,有利于凝聚人心,增强教学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关心教师的生活,适当提高教师待遇,免除专职教师的后顾之忧,尽最大努力调动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各项任务,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2)立足于学生培养,坚持 “ 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作教学管理的主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中,强化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完善班主任责任制,建立完备的学生信息档案,实时掌握每个学生动向与心理变化,实行人性化管理,管理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管理改革的最终受益者。培养教育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关于启动实施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湘教通〔2012〕112 号).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
[3] 张敏,肖新生,夏岩石,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研究的思考[J]. 中国轻工教育,2010(1): 34 -37.
[4] 张敏. 多专业相通相融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A]. 佘国华,邓楠. 质量工程研究与实践(三)[C].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348 - 354.
[5] 林玲.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04): 110 -117.
[6] 袁志辉,黄光文,李常健. 框架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 13246 -13248.
[7] 王素英,陶永清,张明春.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 1228 -1229.
[8] 张敏,陈建民,管天球,等. 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4): 97 -99.
第五篇: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1
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小学
张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学校传统的教育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显现出明显的弊端——德育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内在需求,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主体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学生是在一种被动、受动状态下接受教育,导致学校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封闭,越来越狭隘,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通过多年来的从事德育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破除学校德育上的这种弊端,必须正视现实,师生互动,把认知性教育、体验性教育、隐性教育贯彻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去,把学校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调整到学生主体参与、亲身体验、环境熏陶式的教育上来,把重理论、重认知的教育调整到理论实践并重、互动式的教育上来,构建适应社会进步需要、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新型德育课程体系。
一、构建认知性德育课程体系——启德
认知性德育课程又称知识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及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认知性德育课程是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和高尚品德不可缺乏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在构建认知性课程中,我们可以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主题教育、心理辅导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突出创新教育。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加强实践教育。依照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通过参观访问、游览、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企业家、警察等社会成员的 广泛接触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使他们亲身体验,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兴趣爱好,锻炼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此,我们专门组织强大的骨干教师队伍认真编写了以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德育校本课程《成长的足迹》,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我们还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分解,编制了适合学生实际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段达标序列训练方案》,对加强学生实践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3、重视人文素养教育。要特别重视加强我国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以及传统美德教育,以期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尚情操和公正纯洁的灵魂。要通过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善于应变的品质,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劳动打下基础。要发扬优良校风,加强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得在“教化、养成、示范”诸方面,以强大的人文精神去有力地规范与熏陶学生,使之能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4、关注环境意识教育。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保扩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刻认识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符合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美化绿化活动,自觉承担植树义务,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绿化美化成果。
5、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要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使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对生活充满信心,具备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具有独立果断、坚韧、勇敢的品质。要引导学生使学生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与环境协调一致,关心理解他人,与人相处关系和谐。
二、构建体验性德育课程体系——立德
体验,是一种情绪、情感想象,是学习者本人自己的体验,是本人亲历的,别人无法替代的,只有体验是真实的、主动的,别人不能强迫你体验。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要求儿童从做中学,以此改造儿童自己的经验,通过学生主体的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为此,我校将学校的德育工作置于开放之大教育环境中,通过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以及外部的家庭教育与社会资源的利用,全方位发动,师生互动,2 逐步构建全方位的学校德育体验课程体系。
(一)学习形态的体验德育课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教育是我们整个义务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根本所在。在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开齐开足课程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开放教育渠道,倡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的道德品质自由生长,获得真正意义的道德升华;利用班队活动、晨间活动等时间,开展丰富的学习体验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验效率。
1、在学科课程中体验
在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努力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或活动,优化学习方式,强化和巩固正确的行为方式,使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做人的道德准则、体验努力学习后的成功快感、体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等,提高自己的认识。
2、在特色活动中体验
每天下午放学前15分钟为我校夕会活动时间,教导处要求各班必须合理制定好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认识教育和常规教育,不得将活动时间另改他用。在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中,我们专门设置了“荣誉时刻”栏目,大张旗鼓地宣传发生在师生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学校、班级、个人获得的重大荣誉,让学生在聆听中分享、体验。每周星期四为我校“学生论坛”时间,在该活动中,学生自由地向同伴介绍自己优点、进步、成绩、经验、心得等;对班级建设、学校发展、完美人生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对发生在周围的事件发表评述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生活,升华认知。
3、在班队活动中体验
班队活动是在学生的主动参与、辅导员的精心指导下进行的,按期初制订的计划提前一周准备好活动主题和材料,按时开展活动,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诗歌朗诵会、新世纪故事演讲、“我来露一手”擂台赛、安全知识大检阅、基本功大比武等,通过鲜明的主题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在活动中找回应有的自信和勇气,并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
4、在常规评比中体验
在小学阶段,学生良好行为常规的培养与形成对学生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学校教导处与大队部联合开展“争做星级学生”的常规教育活动,3 得到了全校教师与学生的极大支持。大队部成立了星级评比领导小组,由学生行为规范监督岗成员进行具体检查监督,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与评选条件进行对比,采取“个人申报—组内考核—辅导员评价—大队部审核”的方式,评比出星级学生;学生表现较为突出的,可以由班主任老师提出申请,经学校大队部和教导处审核,学校组织申报者开展综合技能大比拼,每个年级从中产生2-4名最佳星级学生,进行全校公示,并授予相应的标志,组织全校学生都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树立起行为规范的标兵,让学生在“争星”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生活形态的体验德育课程
1、在行走中体验
学生在校园里学习,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生活领域内,他们不只是单个的个体,同时也是集体中的一员,教育者要让学生明确走的规范: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争不挤,按顺序行走,安安静静排队行,走路轻轻,说话轻轻,不影响他人。
2、在玩耍中体验
“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时下许多人却惊奇地发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会玩,走道上,学生你推我攘、滚成一团的事时有发生。怎样引导孩子正确地玩呢?首先,应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正确的事物上来。如按学生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如“读书小组、棋类小组、游戏小组”等,解决怎么玩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玩什么。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德育真正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3、在劳动中体验
扫地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了,但并非夸张地说:眼下的学生不会扫地。你看有的学生拿着扫把的姿势,直着腰板,东一挥,西一蹭,地是越扫越脏。于是老师批评呵斥,学生越做越没信心,干脆溜之大吉。如何抓住这个德育的切入点,教会学生正确地认知,在认知中体验呢。一是教师指导,教给正确的扫地方法;二是教给学生扫地时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即打开门窗通风,扫前先洒水等等。同时告诉学生扫地也是一种高尚的劳动,既是为自己服务,也是为班级服务。如此一来,学生明确了为何而扫,怎么扫,扫得好,扫得快,得到肯定,自然就乐此不疲。
(三)、实践形态的体验德育课程
1、在校园实践中体验。
学生的时间大多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宝贵时段来影响学生。在校园树内开展认领一棵树,认养一片绿的活动,让学生在为树松土、浇水,为小草除杂草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对树木花草的热爱,对环境的热爱。通过为树木命名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地去收集资料,获取更多的植物知识。还可以把金鱼等小动物引进教室,让学生轮流喂养,学生的爱心、细心在喂养的过程中定会表现得淋漓尽致。
2、在家庭实践中体验。
家庭是步入社会的起点,是学生生活的又一领域,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实践活动也很关键。现阶段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更别提体谅父母、做家务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经常性地开展“我帮妈妈洗衣服”,“今天我当家”等实践活动,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孝敬长辈实践活动:三八节为妈妈洗脚、表演一个节目,重阳节为老人做一件好事,清明节开展一次祭祖扫墓活动等,鼓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3、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在教育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理解成人的世界,尽可能地带领他们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我们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结合实际,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我是小记者”、“卖报”、“当一天小交警”、“当一日环卫工”、“参观工厂”、“到敬老院为老人送温暖”、“绿色环保队”的生活实践,引导他们走进社会,让学生们在这些社区公益活动中,感受劳动的光荣,挣钱的艰辛,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感、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
(四)、情境形态的体验德育课程
1、在顺境中体验。
在热爱祖国的教育中,我校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都坚持日日升旗、周五降旗制度。事实证明,每天当国歌声奏响时,没有人命令,没有人指挥,所有学生都会神情庄重地肃然立正,那份爱国的情怀已在学生心中滋生。
2、在逆境中体验。
适当地让学生经受逆境的磨砺,将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我们开展了“我和青石孩子手拉手”、“帮助残疾人”、“和身边的困难生结对子”等,在逆境中体验,对学生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都大有裨益。
3、在特殊情境中体验。
近年来,我们先后将程天道烈士墓、三峡珍稀植物园、沱口敬老院定为学校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活动,接受教育。这样的活动没有空泛的说教,在学生如其境,如其情体验感受之后,自己教育自己,其针对性、实践性不言而喻。
体验教育在德育中的实施途径有各种各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设定的各种各样的场景当中,学会分析,学会选择,形成正确的判断。
当然,体验性课程也有其短处,设计难度较大,能效低,需要教师事先做许多准备工作;直接体验比间接体验更多情绪性,难于使学生作出理性的思考和整体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加工等。
三、构建隐性课程体系——冶德
隐性德育课程是广泛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的、间接的、内隐的,通过社会角色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影响因素。隐性课程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它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德及行为方式,陶冶高尚情操,完美人格素养。小学德育教育如果不注意运用隐性德育课程进行德育教育,要想得到满意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一)、校园物质文化形态的隐性课程
校园文化对每个学生都具有一种同化力。它隐蔽、渗透在学生经常接触、经常参与的各个环境要素及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一种特有的约束和规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实际上也为我们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导向功能指明了道路。
为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我们在校门外制作永久性的教师寄语;在校门内制作“五心教育”系列宣传画;在每间教室里布置了“一旗一句”;在教学楼的走廊张挂了名人名言;在楼梯边张贴着充满人文关怀的提示语;在学习园地里展示着学生的美术、书法等作品;在学校中心地段悬挂催人奋进的校训;在教室外堡坎上张贴巨型磁砖画《祖国在我心中》、体育艺术宣传画;在操场边梯口用瓷砖镶嵌着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等。通过一系列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有意设计,达到了对学生无意灌输的目的。
教育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把德育教育寓于学校各种物质设施的布局设计和具体活动之中,不仅避免了抽象空洞的说教,而且克服了强制 6 的压服和灌输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不仅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对学生的行为模式朝着社会期待的方向生成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
(二)、校园精神环境形态的隐性课程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比较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学校与班级的传统、校风班风、领导方式、人际关系、教师言行等等。这些精神环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持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
为激励教育学生,我们开展了征集校史资料、优秀杰出校友事迹材料及展览活动。向历届校友(包括曾在学校各个时期工作过的教职工、已故校友)征集各历史阶段的重要文件、文稿、照片、图片、题词、字画、录音、录像、校徽、教材教案、教具模型、学术论著、借书证、毕业文凭等有价值的校史资料,征集获奖证书、论著成果,昔日校园生活之难忘回忆、追念母校名师师范师风的文章等优秀杰出校友事迹材料。让学生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领悟母校的办学成就、学校文化等,无形中激励了学生自觉养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乐于助人、克己奉公勇于探索等精神品质。让学生主体参与养成教育,建立了值周班制度。学校确定了30余个校园值周、巡逻岗位,制订详细职责以及评价标准,由值周班学生负责管理、服务和检查、评分,培养了学生竞争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环境。同时,为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我们还组织了艺术队、书画社、文学社、电脑组、航模组、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兴趣活动小组;组织开展了主题班会、春游、野炊、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宣讲会、歌咏活动、读好书活动等活动,为学生情感、审美、知识、心理、道德、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影响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密切结合的局面。”针对一些学生中存在的在学校是“好学生”,回家是“小皇帝”的现象,以及学校教育和社会现象相抵消的小学德育现状,我校通过致力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加强校外隐性德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社会隐性德育课程的抑制功能。建立健全了家访制度、设置了家访卡、开办了家长学校、举办了家长座谈会;聘请离退休干部到校作报告;邀请交警有关领导到校作报告;邀请打工人员到校作报告;组织志愿者服务队长年坚持上街或去敬老院服务等系列活动,有效解决了社会“大环境”、家庭“小气候”和学校教育不协调的问题。既及时沟通了学生 7 在家在校的情况,又交流了家庭教育经验;既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全社会都在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又促使他们自我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教师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我国唐朝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教师应该负有三大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形态的德育功能应该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内隐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具有渗透性、示范性和互补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自己所有的教育活动中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或相同的时间里,开发隐性德育课程,努力尽到自己的德育职责。
首先,我们要求教师从各自的学科特点出发,研究课堂教学的隐蔽课程。我们在把握教材的同时,注意隐蔽性教育的教学设计,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隐蔽的德育因素,进行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
其次,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师德承诺”、“师德演讲”、评选“师德之星”、出版德育专刊、开展教育行风评议等一系列活动,举办德育工作会,强化师德教育,树立教育新风和教师的新形象。
第三,要求教师必须严以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示范性作用。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和优良的师德,同时,结合根据新的课程理念的学习、运用,要求教师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性姿态,与学生之间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隐性课程具有正向和负向功能,因此在设计中要重视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向功能,要抑制其负向功能,防止、克服其消极影响的方面。
认知性德育课程、体验性德育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实践中是相互交叉的,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同时也是各有利弊的。只有合理重组认知性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和进程,灵活发挥发挥体验性德育课程特有的功能,有意识的构建隐性课程,才能使德育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社会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
2. 瞿葆奎、郑金洲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3. 于文杰:《通往德性之路----中国美育的现代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2月版
4.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