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谈对2008年全题的国高考理综卷(一)24题的

时间:2019-05-13 01:2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想谈对2008年全题的国高考理综卷(一)24题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想谈对2008年全题的国高考理综卷(一)24题的》。

第一篇:感想谈对2008年全题的国高考理综卷(一)24题的

谈对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卷

(一)24题的感想

温州第八中学

程仲其

2008/6/18 今年的全国理综卷

(一)24题如下:图中滑块和小球的质量均为m,滑块可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固定导轨上自由滑动,小球与滑块上的悬点o由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长为l。开始时,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小球和滑块均静止。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到达最底点时,滑块刚好被一表面涂有粘性物质的固定挡板挡住,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减为零,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求(1)从滑块与挡板接触到速度刚好变为零的过程中,挡板阻力对滑块的冲量(2)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对小球做功的大小

滑块 O 此题中滑块的运动可分为两个子过程,一是滑块开始向右滑到有最大速度为止,再是滑块与固定挡板的相互作用,在极短时间内速度减为零的过程。而小球的整个运动过程可分为三个子过程:一是小球从静止释放至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二是滑块被固定挡板粘住的极短时间内,小球第一次有水平向左的最大速度,但几乎没有摆动;三是小球以O点为圆心,0从最低点向左摆动60的过程,对滑块和小球构成的系统而言,系统在第一子过程机械能守恒和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从而可求出第1子过程末状态时小球和滑块的速度。第2子过程,系统的机械能和水平方向的动量都不守恒,小球的机械能没变,而滑快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第3子过程对小球来说机械能守恒。综合以上思路,若题干中没有第3子过程,本题的解可以解出,但一定要用到动量守恒定律。若加上了第3子过程,那么在第1子过程不考虑动量守恒的情况下,单独用能量的观点就可得到小球第一次在最低点时的速率和滑块刚接触到固定挡板时的速率。这两个速率是解本题的关键所在,在此笔者有三点想法与同行交流:

一、保留老教材考纲的思想,完好的体现老教材的命题立意,笔者记得在2000年后“动量”这块内容曾被弱化,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不要求用动量定理的公式来进行定量计算。但在2004年后的考试说明中没有这一限制,就是说强化了“动量”这块内容的考查,这几年的高考卷确实也是这样的。

二、与新课标衔接,传承高考改革的思想。新课标把能量作为共同必修内容,强化了能量观点来解题的考核思想。《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5页第一行:“自然界中存在每种形式的能力,知道能量守恒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机械能及其守恒在新课标中的地位显赫,是共同必修模块2的第七章内容,是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体会高中物理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新课标把动量守恒定律遍在选修3-5,由于它也是自然界的基本守恒定律之一,并且是研究微观粒子所必须的知识。新课程中没有了冲量与动量定理,弱化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三、突出学科特点,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自然界中有许多的守恒量,人类不但在追寻守恒量,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都是揭示同一自然想象不同角度的两个定律,它们独立的,各有特点,同时它们又是统一的,我们经常碰到通过联合两个定律来解决力学问题的情况。本题加上了第3子过程,不但多了一种解题路子,同时也体现了物理核心内容的和谐美。

第二篇:2000夏季高考理综山西卷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西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30分)

本卷共22题,其中1~2题,每题5分,共10分。3~22题,每题6分,共12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2.在下列哪项实验条件下,植物的幼嫩部分首先表现出病症

A.氮亏缺 B.钙亏缺 C.磷亏缺 D.钾亏缺

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

A.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相同 B.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不同 C.功能相同,所含有机化合物不同 D.功能不同,所含有机化合物相同

4.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1A.ddRR,811C.ddRR,和ddRr,168B.ddRr,11611D.DDrr,和DdRR,168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5.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

A.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H3,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糖类 B.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含氮有机物,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NH3 C.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2,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有机物 D.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O,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NH3

6.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7.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8.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9.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它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10.尿素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下列关于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尿素是一种氮肥

B.尿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C.尿素能发生水解反应 D.尿素是一种酸性物质

11.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12.下列关于电解法精炼粗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粗铜板作阳极

B.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粗铜中所含Ni、Fe、Zn等金属杂质,电解后以单质形式沉积槽底,形成阳极泥 D.电解铜的纯度可达99.95%~99.98%

13.我国锅炉燃煤采用沸腾炉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在于:

A.增大煤炭燃烧时的燃烧热

B.减少炉中杂质气体(如SO2等)的形成 C.使得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D.使得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14.今有如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1H2(g)+O2(g)=H2O(g)△H=a kJ·mol-121H2(g)+O2(g)=H2O(l)△H=b kJ·mol-1

22H2(g)+O2(g)=2H2O(l)△H=c kJ·mol-1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B.a、b和c均为正值 C.a=b D.2b=c 15.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 B.NaOH C.FeSO4 D.BaCl2 16.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1 mol·L-1的HCI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是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②>① D.①=②=②

17.光子的能量为hv,动量的大小为hv.如果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c发生γ衰变时只发出一个γ光子,则衰变后的原子核 A.仍然静止

B.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 C.沿着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D.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

18.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为自然数,λ为光波波长)

①在距双缝的路程相等的点形成暗条纹 ②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的点形成亮条纹

λ的点形成亮条纹2

④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的点形成暗条纹2③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A.①② B.②③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C.③④ D.②④

19.图示的电路图中,C2=2C1,R2=2R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2的电量大于C1的电量 ②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容C1的电量大于C2的电量 ③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C2的电量大于C1的电量 ④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电容C1的电量大于C2的电量 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 B.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之和

C.只经历等温过程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增加一倍,则其体积减少一半

D.如果没有能量损失,则热机能把从单独一个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成机械能 21.如图,凸透镜L的焦距为f,在离透镜1.5f处垂直放置一平面镜M.现在焦点F处有一物体P,则在透镜另一侧

A.不成像

B.距透镜2f处成等大、正立的实像 C.距透镜2f处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D.距透镜f处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22.如图所示,DO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为v0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DBA滑动到顶点A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让该物体从D点出发沿DCA滑动到A点且速度刚好为零,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已知物体与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A.大于v0 C.小于v0

B.等于v0

D.决定于斜面的倾角

第Ⅱ卷(共130分)

本卷共9道题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原子量:H 1,C 12,O 16,Cl 35.5,Ca 40,Co 59

23.(15分)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婷用27C0放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次年,李、杨二人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27C0的衰变方程是

其中可认为是零(1)CO与Fe同周期,它应在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27C0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在上述A606060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衰变方程中,衰变产物zNi的质量数A是____,核电荷数Z是______。(2)在衰变前27C0核静止,根据云室照片可以看出,衰变产物Ni和?的运动径迹不60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认为衰变产物只有Ni和?,那么衰变过程将违背_____守恒定律。(3)无水CoCl2为深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水合物,水合物受热后又变成无水CoCl2,故常在实验室中用作吸湿剂和空气温度指示剂,60

现有无水CoCl265g,吸水后变成CoCl2·xH2O119g,水合物中x的值是____。(4)27C0是典型的放射源,可用于作物诱变育种,我国应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如棉花商产品种“棉1号”,年种植面积曾达到3000多万亩,在我国自己培育的棉花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射线处理作物后主要引起_______,从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除射线外,用于人工诱变的其它射线还有_____、____、和_____。

24.(15分)番茄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由于过早成熟而易腐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抑制某种促进果实成熟激素的合成能力,可使番茄贮藏时间延长,培育成耐贮藏的番茄新品种,这种转基因番茄已于1993年在美国上市.请回答: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1)促进果实成熟的重要激素是______,它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在培育转基因番茄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______,基因的“针线”是______,基因的“运输工具”是______.

(3)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______和______.

25.(12分)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钾溶液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验证钙离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并回答问题.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1)家兔(2)生理盐水(3)酒精棉(4)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5)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6)试管、注射器(针管、针头)

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第一步:在A、B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草酸钾溶液和生理盐水(见下图)

第二步:问题:设置B管的目的是______.

26.(10分)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和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和气作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2CO+2CO2-3→4CO2+4e

阴极反应式:______. 总电池反应式:______. 27.填空:(15分)

(1)试写出纤维素与硝酸反应制取纤维素硝酸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2)磷酸三丁醇酯是一种常用的萃取剂,试写出制备它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糖是一种五碳糖,它的衍生物腺苷也可与磷酸成酯如三磷酸腺苷,后者的分子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磷酸腺苷释放能量的表示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3分)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生产生石灰.在石灰窑中煅烧2.5吨的石灰石(假设为纯净物),问:

(1)能得到多少吨生石灰?

(2)能得到多少吨二氧化碳?此二氧化碳气体在标况下体积是多少升?

(3)假设所产生气体贮放在一个体积为100m3的气罐中,在27℃下气罐要承受多大的压强(Pa)?

29.(14分)某压缩式喷雾器储液桶的容量是5.7×10-3m3.往桶内倒入4.2×10-3m3的药液后开始打气,打气过程中药液不会向外喷出.如果每次能打进2.5×10-4m3的空气,要使喷雾器内空气的压强达到4标准大气压应打气几次?这个压强能否使喷雾器内的药液全部喷完?(设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

30.(19分)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倾角为30°,底边BC长2L,处在水平位置,斜边AC是光滑绝缘的.在底边中点O处放置一正电荷Q.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负电的质点从斜面顶端A沿斜边滑下,滑到斜边上的垂足D时速度为v.

(将(1),(2)题正确选项前的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1)在质点的运动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①动能

②电势能与重力势能之和 ③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④动能、电势能、重力势能三者之和 A.①② B.②③ C.④ D.②

(2)质点的运动是 A.匀加速运动 B.匀减速运动

C.先匀加速后匀减速的运动 D.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3)该质点滑到非常接近斜边底端C点时速率vc为多少?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ac为多少?

31.(12分)电阻R1,R2,R3连结成图示的电路,放在一个箱中(虚框所示),箱面上有三个接线柱A、B、C.请用多用表和导线设计一个实验,通过在A、B、C的测量,确定各个电阻的阻值.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所测值表示电阻R1、R2、R3.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参考答案

Ⅰ卷包括22小题

1.D 2.B 3.B 4.C 5.A 6.C 7.C 8.A 9.C 10.D 11.D 12.C 13.D 14.D 15.C 16.C 17.C 18.D 19.A 20.C 21.C 22.B Ⅱ卷包括9个小题 23.(1)4,27,60,28(2)动量(3)6(4)基因突变

X射线、紫外线、激光、硫酸二乙酯、亚硝酸 24.(1)乙烯,加成,氧化,聚合

(2)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3)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远缘杂交的障碍

25.第二步:用酒精棉消毒,用注射器取家兔血.

第三步:立即将等量的新鲜血分别加入到A、B两试管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结果:A管:不凝固,B管:凝固

第四步:将等量的CaCl2溶液分别加入到A、B两试管中. 结果:A管:凝固,B管:仍凝固

(第四步中B管中不加CaCl2溶液不扣分)问题:作为A管的对照

注:①试剂用量对实验结果是有影响的,本题对此不作要求.

②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题,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可能有多种情况,请参照上述答案适当给分. 26.(10分)O2+2CO2+4e——2CO2-(5分)2CO+O2——2CO2(5分)

27.(20分)

(1)[C6H7O2(OH)3]n3nHNO3浓硫酸[C6H7O2(ONO2)3]n3nH2O(4分)

(2)3C4H9OH+H3PO4——(C4H9O)3PO+3H2O(4分)(3)A—P—P—P(6分)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4)ATPADP+Pi(磷酸)+能量

28.(1)CaCO3△CaO+CO2↑1002.5100 2.5 56x56 x

44y44 y

x=56×2.5=1.4(吨)

10044×2.5(2)y==1.1(吨)或2.5-1.4=1.1(吨)

10011.×103g×22.4L/mol=25×103×22.4

44g/mol=560×103L(3)P1V1P2V2T1T2P1V1T21×560×103×300P2615.(atm)V2T1100×103×2736.15×1.013×105=622995(Pa)(或623000Pa)

29.设标准大气压为P0,药桶中空气的体积为V.打气N次以后,喷雾器中的空气压强达到4标准大气压,打入的气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0.25N.则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0V+P0×0.25N=4P0V 其中V=5.7×10-3-4.2×10-3=1.5×10-3m3. 代入数值,解得 N=18

„„② „„①

当空气完全充满药桶以后,如果空气压强仍然大于大气压,则药液可以全部喷出.由玻—马定律,4P0V=5.7P×10-3 解得,P=1.053P0 所以,药液可以全部喷出. 30.

(1)C

(2)D

„„④ „„③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3)因BDBCBOOCOD,则B.C.D三点在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2是O点处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等势点,所以,q由D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作功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212mvcmv

„„① 22133L 222其中

hBDsin60BCsin30sin602L得

vc

000v23gL

„„②

质点在C点受三个力的作用;电场力?,方向由C指向O点;重力mg,方向竖直向下;支撑力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根据牛顿定理有

mgsinfcosmac mgsin300

„„① kQacos300macL2 ac13kQag

„„② 222mL31.解法1:比较灵活地用导线短接电路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导线连结BC,测出A、B两点间的电阻值x; ②用导线连结AB,测出B、C两点间的电阻值y; ③用导线连结AC,测出B、C两点间的电阻值z.

111111111则有:„„①,„„②,„„③

xR1R2yR2R3zR1R3联立①、②两式得,1111xyR1R3„„④

联立 ③、④两式得,R1=同理可解得,R2=2xyz

xy+yz-xz2xyz2xyz,R3=

yz-xy+xzxy+xz-yz解法2:不用导线短接,直接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A、B两点间的电阻值x; ②测出B、C两点间的电阻值y; ③测出A、C两点间的电阻值z.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则有:1111111„„①,„„②,xR1R2R3yR2R1R3z11„„③R3R1R2

解得:R1=R2=1[2(xy+yz+xy)-x2-y2-z2]

2(y+z-x)1[2(xy+yz+xy)-x2-y2-z2]

2(x+z-y)1[2(xy+yz+xy)-x2-y2-z2]

2(x+y-z)R3=

欢迎光临:大家论坛高中高考专区

bbs.topsage.com

第三篇: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物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物理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6分)在核反应方程A.质子 B.中子

He+

N→

O+X中,X表示的是()

C.电子 D.粒子

14.(6分)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15.(6分)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A.干涉条纹消失 B.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16.(6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Q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m。当P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A.0.60m B.0.30m C.0.20m D.0.15m

17.(6分)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

第1页(共16页)

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8.(6分)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 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 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 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

19.(6分)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 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 20.(6分)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cm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A.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1.(18分)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2页(共16页)

主要实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接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2中A、B、C、D、E、F„„所示。

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1,v2,v3,v4,v5„„

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3所示。

第3页(共16页)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 和(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含砝码)

(2)在图3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象。

(3)观察v﹣t图象,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v﹣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4)描绘v﹣t图象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 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t的要求是(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

(选填“有关”或“无关”)。

(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

22.(16分)2022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与弯曲滑道BC平滑衔接,滑道BC高h=10 m,C是半径R=20 m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4.5 m/s2,到达B点时速度vB =30 m/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第4页(共16页)

(1)求长直助滑道AB的长度L;

(2)求运动员在AB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I的大小;

(3)若不计BC段的阻力,画出运动员经过C点时的受力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的大小。

23.(18分)如图1所示,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向滑动变阻器R供电。改变变阻器R的阻值,路端电压U与电流I均随之变化。

(1)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在图2中画出变阻器阻值R变化过程中U﹣I图象的示意图,并说明U﹣I图象与两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

(2)a.请在图2画好的U﹣I关系图线上任取一点,画出带网格的图形,以其面积表示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

b.请推导该电源对外电路能够输出的最大电功率及条件。

(3)请写出电源电动势定义式,并结合能量守恒定律证明: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内、外电路电势降落之和。

24.(20分)(1)静电场可以用电场线和等势面形象描述。

a.请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和库仑定律推导出点电荷Q的场强表达式;

b.点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等势面S1、S2到点电荷的距离分别为r1、r2.我们知道,电场线的疏密反映了空间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请计算S1、第5页(共16页)

S2上单位面积通过的电场线条数之比。

(2)观测宇宙中辐射电磁波的天体,距离越远单位面积接收的电磁波功率越小,观测越困难。为了收集足够强的来自天体的电磁波,增大望远镜口径是提高天文观测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2016年9月25日,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落成启用,被誉为“中国天眼”。FAST直径为500 m,有效提高了人类观测宇宙的精度和范围。

a.设直径为100 m的望远镜能够接收到的来自某天体的电磁波功率为P1,计算FAST能够接收到的来自该天体的电磁波功率P2;

b.在宇宙大尺度上,天体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仅以辐射功率为P的同类天体为观测对象,设直径为100 m望远镜能够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是N0,计算FAST能够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N。

第6页(共16页)

2018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分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求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即可判断x是否表示电子、质子、还是中子。

【解答】解: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子,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核反应方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

2.【分析】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均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解答】解:A、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它是液体分子的不规则运动的反映,故B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

D、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均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布朗运动和扩散多个知识点,但都属于基础知识,平时多理解、多积累。

第7页(共16页)

He+N→O+X,X表示的是质

3.【分析】发生干涉的条件是两列光的频率相同。白光通过红色滤光片剩下红光,仍满足干涉条件,即能发生干涉现象。

【解答】解:A、在双缝中,仍是频率相同的红光,因此能发生干涉现象,故A错误;

B、由于只有红光干涉条纹,因此不会出现彩色条纹,也没有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现象,故B错误;

C、在中央条纹,满足光程差为零,则是明条纹,并不变成暗条纹,故C错误; D、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后,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在双缝中的,由于红光的频率相同,则能发生干涉,但不是彩色条纹,而是明暗相间的红色条纹,故D正确。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发生干涉的条件:两列光的频率必须相同。

4.【分析】根据题中条件得到波长的一般表达式,然后根据n的取值求解波长的可能值。

【解答】解:P、Q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m。当P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有:(n+)λ=0.15 解得:

(n=0、1、2、3„)

当n=0时,λ=0.30m,当n=1时,λ=0.10m,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波长的计算,解答本题要能够根据题中条件得到波长的一般表达式,然后进行分析。

5.第8页(共16页)

【分析】万有引力提供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在月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据此求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物体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月球轨道半径r=60R,物体在月球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G

=ma„①;

=mg„②; 月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G联立①②得:=故选:B。,故B正确;ACD错误;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月地检验的原理,掌握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和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两个理论,并能灵活运用。

6.【分析】带电粒子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电场力等于洛伦兹力,只有磁场时,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结合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判断。

【解答】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一定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一个带电粒子进入电场、磁场共存的区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带电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与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qvB=qE

可知粒子的速度大小:v=是必须的条件,同时磁场的强弱与电场的强弱必须满足v=;

同时,由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的方向与粒子速度的方向、磁场的方向垂直,而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平行,所以磁场的方向必定与电场的方向垂直; 由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结合洛伦兹力产生的条件可知,速度的方向必须与磁场的方向垂直,同时由平衡条件可知,洛伦兹力的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相反,则二者的方向必定也要满足特定的条件;

而且由公式v=可知,粒子满足前面的两个条件时,与粒子的带电量以及粒子的电性都无关。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第9页(共16页)

本题选择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解题要抓住带电粒子刚好以某一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电场力等于洛伦兹力,这一条件解题,知道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情况是关键。

7.【分析】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反应电容器两端间电势差的变化,抓住电容器带电量不变,根据C=而即可求解。

【解答】解:A、由电容器带电量是某一极板的电量,再结合静电感应原理,可知,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即能使电容器带电,故A正确; B、将b板向上平移,正对面积减小,根据C=不变,则电势差增大,张角变大,故B错误。C、在极板之间插入有机玻璃板,根据C=则电势差减小,张角变小,故C错误。D、在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根据C=电势差增大,张角变大,故D错误。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电容器的动态分析,电容器与电源断开,电量保持不变,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势差不变,同时理解电容器带电量的含义。

8.【分析】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结合运动学公式,及力与运动关系,并由“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即可一一求解。

【解答】解:AB、在刚竖直上抛时,因竖直方向有速度,则受力水平向西的一个力,导致物体水平向西有个加速度,虽然加速度会随着竖直方向速度减小而减小,但是加速运动,因此物体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有速度,而水平方向加速度却为

第10页(共16页),判定电容的变化,再依据U=,判断电势差的变化,从,电容减小,根据U=,Q,电容增大,根据U=,Q不变,电容C不变,根据U=,则

零,原因是最高点,竖直方向速度为零,故AB错误;

CD、将此物体的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在上抛过程中,水平方向速度不断增大,当下降时,因加速度方向与水平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但在落回到抛出点时,水平方向有向西的位移,因此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内容,理解从抛出到落回,为何水平方向有位移的原因。

二、非选择题。9.

【分析】(1)依据实验原理,结合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通过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中时刻的瞬时速度,即可选取仪器;

(2)根据其它点的位置,确定C点的坐标,再平滑连接,形成图象;

(3)当速度与时间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时,则说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小车的加速度;

(4)当△t越小,即△x越小时,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

(5)根据运动学位移与时间公式,测量出不同位移与其对应的时间平方关系,从而即可检验。

【解答】解:(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供打点计时器使用;

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各点的位移大小,从而算出各自速度大小;

(2)根据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位置,及C点对应的时间,从而确定C点的位置,再将各点平滑连接,如图所示:

第11页(共16页)

(3)由v﹣t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可知,速度随着时间是均匀变化的,说明小车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的加速度;

(4)当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用平均速度 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t的要求是越小越好,即瞬时速度;

从实验的角度看,对于选取的△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有关;

(5)“斜面实验”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小球的初速度为零,依据运动学速度公式,则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只需要测量小球在不同位移内对应的时间,从而可检验小球的速度是否随着时间均匀变化。

故答案为:(1)A,C;(2)如上图所示;(3)小车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变化,加速度;(4)越小越好,有关;(5)通过不同位移,与其对应的时间平方是否成正比,即可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

【点评】考查实验的原理,掌握作图法,理解图象的斜率含义,注意平均速度能接近瞬时速度的要求,同时运动学公式的内容在本题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0.【分析】(1)从A到B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求解AB的长度;

第12页(共16页),才使得平均速度接近

(2)根据动量定理求解合外力的冲量I的大小;

(3)根据受力情况画出运动员经过G点时受力示意图;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支持力的大小。

【解答】解:(1)从A到B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vB2﹣vA2=2aL,解得:L=m=100m;

(2)根据动量定理可得:I=mvB﹣mvA=60×30﹣0=1800N•s;(3)运动员经过G点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如图所示;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h=mvC2﹣mvB2,根据解得第二定律可得:FN﹣mg=m解得:FN=3900N。

答:(1)长直助滑道AB的长度为100m;

(2)运动员在AB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I的大小为1800N•s;

(3)若不计BC段的阻力,运动员经过C点时的受力图如图所示,其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3900N。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运动学计算公式、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和向心力的计算;利用动量定理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分析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知道合外力的冲量才等于动量的变化。

11.【分析】(1)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到U﹣I表达式,再画出图象;根据表达式分析图象与两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

(2)根据P=UI画出图象,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结合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求解

第13页(共16页)

最大输出功率;

(3)电动势的定义式为E=;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证明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内、外电路电势降落之和。

【解答】解:(1)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E=U+Ir,解得U=E﹣Ir,画出的U﹣I图象如图所示;

图象与纵坐标的坐标值为电源电动势,与横轴交点表示短路电流;(2)a、如图中网格图形所示; b、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I=输出电功率P=I2R=()2R=

当R=即R=r时输出功率最大,最大电功率Pm=;

(3)电动势的定义式为E=,根据能量守恒,在图1中,非静电力做的功W产生的电能等于外电路和内电路产生的电热,即:W=I2rt+I2Rt,所以EIt=U内It+U外It,解得E=U内+U外。

答:(1)U﹣I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与纵坐标的坐标值为电源电动势,与横轴交点表示短路电流;

(2)a、如图中网格图形所示;b、R=r时输出功率最大,最大电功率Pm=(3)电源电动势定义式E=;证明见解析。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计算,能够推导出U﹣I

第14页(共16页)

关系式是画出图象的关键;知道电源最大输出功率的条件。

12.【分析】(1)a.根据库仑定律得到库仑力的表达式,然后根据电场强度定义式求得场强表达式;

b.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反映了空间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由场强关系得到电场线条数关系;

(2)a.根据直径关系得到有效面积关系,从而得到电磁波功率关系; b.根据电磁波功率关系,由望远镜能观测到此类天体的电磁波总功率最小值相等得到最远距离关系,从而根据空间体积,由天体分别均匀得到天体数量关系。【解答】解:(1)a.设试探电荷q距点电荷Q的距离为r,由库仑定律可得:试探电荷q受到的库仑力,那么,根据场强定义可得:场强

b.电场线疏密程度反映了空间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故;

(2)a.直径为D的望远镜能接受到射电信号的有效面积(即垂直射电信号的方向的投影面积)

那么,根据来自某天体的电磁波的信号均匀分布可得:功率和有效面积成正比,故有:,所以,即P2=25P1;

b.天体空间分布均匀,设望远镜能观测到的最远距离为L,望远镜半径为d,望远镜能观测到此类天体的电磁波总功率最小值为P0,则有:,那么,能够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

根据望远镜能观测到此类天体的电磁波总功率最小值P0相等可得:,所以,N=125N0;

答:(1)b.S1、S2上单位面积通过的电场线条数之比为;

第15页(共16页)

(2)a.FAST能够接收到的来自该天体的电磁波功P2为25P1; b.FAST能够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N为125N0。

【点评】球体沿任意平面的投影都为最大圆面积,即过球心的圆的面积;而其他几何体的投影和投影面相关。

第16页(共16页)

第四篇:2010年湖北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A卷)专题

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小学段

“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

二、考核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考核知识点

教育的概念;学校教育及其发展;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教师职业与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反思和教学研究。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教育本质的含义:教育本身固有的特性或特殊本质,是教育现象之间必然的、普遍的、内在的和稳定的联系。是一种有目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有三层含义——人类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教育是一种影响人的活动,这种影响作用于人的身心两方面;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其根本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

义务教育的含义: 终身教育的含义: 学校教育的特点: 1,具有制度化和专业化 2,具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 3,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 4,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内容 4,教育途径。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根本任务)培养国家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年轻一代人的知识、技能和品德。

近代教育的特点:

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 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 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 5,教育的阶级性仍然存在。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1,重视早期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互相渗透 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 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两个)

1,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最为突出。文化的产物,也是承担着文化传播与继承、创新的使命。自然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社会科学文化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心内容。

2,学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进程(2)加速个体发展的社会化进程(3)发展人的主体性、个性化功能。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小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的权利:1,接受、享用教育的权利 2,获取物质保障的权利 3,获得公正评价与相应证书的权利 4,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 5,法定的其他权利。

学生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遵规尊师养德修行的义务 3,努力完成学业的义务 4,遵守管理制度的义务。学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学校的侵权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 2,学校的行为违法 3,学校行为须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 4,学校主观上有过错。

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1,诉讼方式,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 2,行政方式 3,仲裁和调节等方式。

教师职业的意义: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的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收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教师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和《教育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带领学生参加由益的社会活动 4,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角色定位:1,教师应是一个引导者和设计者 2,应视自己为一个诚恳的合作者和学习者 3,应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教师素养的内涵:

1,完善的情感智力和品质

(1)赋予职业神圣的意义(2)心中要有爱(3)做自律的榜样(4)有热心和幽默感(5)有可信任感。2,全面完整的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即特定的专业知识(2)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实践性知识,即教师教育经验的积累。

3,灵活实际的教学能力

(1)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 a,准确性 b,条理性 c,概括性 d,发散性 e,变通性 f,独创性。

(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口语;文字和板书;体态;运用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能力)

(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

(4)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

4,教育机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秘诀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语言上直话曲说,急话缓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

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1,能帮助教师认识教师专业自我 2,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非关注”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 3,“生存关注”阶段 4,“任务关注”阶段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教师反思的含义: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是伴随着这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师不再是局外人,不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且是一个“局内”的不断反思的研究者或者参与观察者。反思不仅表现为一种能力,而且是一个检验教学目的、手段和内容之间关系的过程。

教师反思的意义:1,通过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适应新的教育要求和变化 2,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成为研究者 3,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有重要的作用a,理论指导实践 b,双重角色,深入体会教与学 c,经验+反思=成长 d,帮助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1,有利于教育改革(真正的认识、推广、实践)2,能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3,有利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分析与应用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学习:实现自我超越 a,要确立现代化学习观 b,要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c,要博学多才

2,实践:改善心智模式 a,要开展行动研究,反思教学实践 b,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实践技能 c,要追求实践智慧,富有教学机智

3,培训:建立共同愿景 a,要加快角色转变 b,要放快转型步伐

4,合作:整合团体智慧 a,要加强集体备课 b,要加强互动研讨 c,要加强课题合作 5,研究:学会系统思考 a,要学会系统思考 b,要学会教学探索 c,要学会教育科研。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教师反思的方法:教学日志、教师学习审计、教育案例、教师叙事、网络教研、教学课例;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四种方法)

观察法:1,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是否安排环境)2,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是否借用仪器)3,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是否预先设置观察框架:目标、对象、范围、计划、步骤、设计)4,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是否观察者参与所研究的活动)。

调查研究法:1,访谈调查法(封闭型、开放型、半开放型)2,问卷调查法(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

实验研究法:准备、实施、总结阶段。

行动研究法:含义——实践者在行动中为解决自身问题而参与进行的研究。

特点——教师是研究者;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以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

步骤——预诊(发现问题);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1,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 2,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 3,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

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1,自我反思(教学前——前瞻性;教学中——监控性;教学后——批判性)2,同伴互助(对话,协作,帮助)3,专业引领(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大学教师,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校本教研的过程:1,教学问题(有发现问题的意识,有研究、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态度)2,教学设计(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方案)

3,教学行动(将设计方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4,教学总结

——四个环节总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

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三种)集体备课:不同学科的教师,不同年龄的教师。

定向研讨:教什么、怎么教,明确研讨的重点问题,即主题。五个环节——集体听课;分组讨论;会议交流;专家分析;总结评估。

案例教学:故事性;两难问题;蕴涵理论、原则、原理;新颖性、时效性;背景清晰。做好三点——教师要学会写案例;学会使用案例;积极参与案例探讨。

(二)课程与教学 1.考核知识点

课程和课程理论;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和评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和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模式。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课程的概念:广义上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上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1,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3,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课程理论流派:(五种)可以是简答题,也可以是分析题,后面有!

1,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为代表。(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以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为契机而出现。(1)要素主义: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每一学科有其自己的特定性,独立学习,激发智力(2)永恒主义: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看重人文学科中的经典著作。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核心观点是——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特点——主张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4,存在主义课程论:重要前提——承认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即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代表人物奈勒。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多尔,他认为应当是课程的开放式体系。后现代课程标准为“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

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目标模式(代表人物博比特);过程模式(代表人物斯滕豪斯)。课程目标的内涵: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课程的文本结构:(三部分)

1,课程计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有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

2,课程标准:五方面内容——前言(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3,教材和教科书: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与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编排要符合卫生学、心理学、教学和美学。作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计划对本学科要求的参照标准;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途径。

课程的类型(五种): 1,必修课和选修课 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3,分科课程和整合课程 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指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隐性与其相反,以学生自我体验为根本途径。)

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1,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 2,课程评价、学业评价和测量 3,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校本课程的含义:是按照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不同而划分的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课程决策过程。

新课改的基本特征:1,强调课程的发展功能 2,实现课程设置的整合性(理论和实践,生活与学习,社会与学校)3,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 4,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

新课程设计的特征:1,课程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2,由集中统一的模式向更加有弹性的和灵活性的模式转变,走向权力分享(因地制宜,因校制宜)3,课程综合化得到重视,注重学生灵活与综合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科间整合;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内容;学生参与教学形式;灵活开放的课程组织形式;学校教育与校外社会生活的整合)。

新课程实施的条件(如何实施新课程):1,把握好新教材的内容是顺利实施新课改的关键 2,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 3,教师素养的提高是实施新课改的保证 4,评价体系的改革是实施新课改的保证(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改的突出成就:2001年9月开始。1,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把“集权制”和“分权制”结合,“一标多本”的 课程改革方略 2,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借鉴国外,突破以往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

新课改的发展态势:

1,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味 2,在课程政策上,进一步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3,在课程内容上,进一步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4,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5,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新取向 6,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在指导思想上,要强调大众教育,即“教育为大众”、“科学为人人”。

在课程设置上,过去强调工具性,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现在强调人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过去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现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程编制上,过去一学科系统为依据,现在以社会实际为依据。

在课程目的上,过去学习为了升学,现在学习是为了走向社会,强调实践性。在知识内容上,过去各学科的系统知识,现在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各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过去教师为中心,现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学和教学理论: 教学的概念;

学校教学的特点:1,是具有明确目的的教学 2,是具有周密计划的教学 3,是基于预成课程的教学(预成课程包括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和课程评价)4,是高速度高效率的教学。

学校教学的任务:1,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应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强学生的体力。

教学过程的特点:1,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2,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间接性 3,教学过程的发展性(促进学生多方面、全面发展)4,教学过程的教育性。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表现——1,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指导者 2,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3,是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引路人 4,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者。

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性的内容结构——主体意识;主题能力;主题情感。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1,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功能进行主体性选择 2,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信息的破译与转化 3,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2,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自主构建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3,问题探究学习。教学理论的发展:思孟学派的《学记》是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论述教与学问题的著作。

捷克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理论的研究迈入系统化阶段。

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与学》教师、课堂、教材“三中心”教学思想体系。

西方主要教学理论的分类:(四种)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主要研究“为什么教”和“怎么教”,研究方法以哲学思辨为主,简历如何进行教学的教学理论。以教师为中心。

2,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新行为主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学习的四条规律——即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消退作用。

3,认知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教学理论,四条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

4,情感教学理论:罗杰斯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情感教学理论。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烫”的字面意思和被烫到的学习认识)。当代有影响的教学理论:(四大国际教学热点研究领域)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关注的是知识是什么,一个人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代表人物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其核心理念“只是应该是建构的,而不应是传授的”。

(1)知识观与学习观——知识是暂时的、发展的、非客观的、内在建构的和以社会和文化为中介的东西,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

(2)学生观与教师观——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是帮助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机智。

2,多元智力教学理论:加德纳《智力的结构》,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内省智力;自然学家的智力。

这一理论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1)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目标观(2)树立新的学习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3,反思性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杜威。

3,有效教学:就是能存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或通过有效地教学准备、有效地教学活动和有效地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

(1)着眼于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明确促进什么样的学习;安排和提供给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的学习经验。(2)着眼于教学技能

(3)着眼于学习成就——包含了教师有效地教学行为和有效地教学管理两个层面。

(4)着眼于教学全过程——教学的输入、过程和产出。

课堂教学的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启发性原则(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4,直观性原则(直接感知教材内容,生活的直观和抽象思维联系)5,循序渐进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巩固性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的内涵: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称为教学设计,就是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么教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

(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1,教学目标设计

(1)要求——整体系统;目标分解;难度适中

(2)依据——教学材料和教学对象(3)表述——四要素,即行为主体(学习者);行为动词;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2,教学过程设计 即指导学生怎样学 过程设计的原则——趣味性;灵活互动性;因材施教;研究性学习;

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

3,教案设计——一般样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

重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程序或步骤。

教学评价的含义: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试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和辅助)

1,班级授课制:类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这种授课方式的课型包括三部分——以组织教学为内容的开始部分;以完成主要教学任务为内容的中心部分;以巩固知识为内容的结束部分。

2,辅助组织形式:(1)现场教学:教师结合一定的生产现场和社会生活现场条件,同现场有关人员共同组织的教学。要做到这几点——目的明确;有计划性;重视理论指导;做好总结工作。

(2)个别指导(3)小组教学;

3,复式教学:把两个年级以上不同程度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个教室在同一个教室同一课时里,分别用两种以上的教材交叉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适合于教师少,学生少,校舍和教学设备条件差的地区。(2)分析与应用

几种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流派(前面有)校本课程的含义:按照课程设计开发的注意不同而划分的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1,确立校本教育宗旨(如“培养健全的现代中国人”“文理相通,全面育人”等)2,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地方教育局主管领导,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学校教师,主管主任,校长等里外配合的队伍)3,确立小本课程开发的主题(考虑社会、学生、知识三方面资源,可以是环境保护、地方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策略等)4,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学校自愿,尽教育改革义务,享用国家赋予的课程开发的权力,校长、师生、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创新)5,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一方面要相适应,一方面要求教学评价适应课程开发的教育宗旨)。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 1,校本课程规划方案(1)校本课程规划的基础(政策依据;政策空间;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现有的资源条件;现实基础和条件限制;办学思路和理念;学校发展方向)

(2)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三到五项,如学会交往,学会自信,学会探究,具有现代中国人意识等)

(3)校本课程的一般结构(门数,可是要求,限制性条件)

(4)实施与评价建议以及保障措施。

2,课程刚要:一般项目和具体方案。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3,课程说明

教学过程本质的不同学说:(介绍五种主要的)

1,认识说: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学习和认识的间接性。

2,实践说:教学并非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应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实践活动。3,发展说:教学过程并不是认识过程,而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4,统一说:既是„也是„,实质上是儿童“认识”和“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5,多质说:既不是纯粹的认识过程,也不是纯粹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和多矛盾的复杂过程,要从多学科、多视角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整体的把握。

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分析相关问题:

1,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简约性规律(认识过程为感知材料、理解材料、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序列过程)2,教师主体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的规律(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认知过程的转化,不知到知;感情过程的转化,不爱学到爱学;能力过程的转化,明白到会用,有技能)3,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首先,掌握知识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其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并非是自然的统一,须自觉、有计划启发)4,知识学习与品德形成想统一规律(或称教书与育人想结合的规律)。当代教学发展的新取向:(7方面)倡导多元的教学目标;强调整合的课程内容;提倡建构的知识学习;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活动;主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强调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1,整体系统——教学目标是包括各种层次的具体目标在内的目标体系。2,目标分解——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如,掌握了解了什么;学会或运用什么能力和方法;体会理解什么;引导或掌握什么。3,难度适中——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发挥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

(二)教学过程设计的要求:1,充分的学情分析 2,科学的教材分析 3,先进的教学理念 4,明确的教学目标 5,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6,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的原则:1趣味性原则 2,灵活互动性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研究性学习原则 5,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原则。

(三)教案设计的内容和程序: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难点重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反馈设计、板书设计、教案的再设计(修改)。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

各种教学技能的意义、类型和原则; 我国中小学几种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堂好课的标准:1,教育理念:促使人上进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对教学活动有指导作用 3,教学活动:丰富多样 4,教学素质:态度、方法、语言、板书、专业、技能、组织、应变、媒体、设计等充满生命活力 5,教学效果:认知、情感、技能领域使学生都得到发展。

怎样上好一堂课:1,教法调控(是否新颖、多样化,理论多元化)2,兴趣调控(激发学生的兴趣)3,语言调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4,情绪调控(用情讲授)5,反馈调控(信息反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提问、讨论、联系等方式直接获取;观察学生间接获取)。

说课的内容:1,说教材(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说教材的步骤——说内容;说教材目的要求;说难点重点及课时安排等)

2,说教法、学法(说教法,即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其理论依据;说学法,即如何指导,让学生学会什么,培养哪些能力等)

3,教学程序(如何发起,怎样开展,怎样结束。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教具、学具的准备,板书设计)

说课的类型:1,课前说课(教学预演活动)2,课后说课(集体反思与研讨)3,评比型说课(评比优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说课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和可操作性)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实效性原则(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准备充分、评说准确)4,创新性原则。

听课的类型:1,检查型听课 2,评比型听课 3,观摩型听课 4,调研型听课。听课的具体要求: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听课;听课后讨论。

评课的内容:1,教学态度 2,教学方法 3,教学组织安排 4,教学语言 5,课堂板书 6,教态 7,学科专业技能 8,应变能力 9,教学媒体 10,教学设计。

教学“三维目标”的含义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识即了解、理解、应用;技能即模仿、独立操作、迁移;也就是让学生学会)2,过程与方法(也就是让学生会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让学生乐学)。

三维目标的核心:1,关注每一个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教学评价的主要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身体、音乐、交往、空间、视觉等智能。

启示: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评价的来源是学生的活动;评价的核心是“全人观”;评价的方式尽量采用档案袋和活动法。

2,建构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自身的只是框架。启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生生互动;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时间、空间的保障;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关注学习者对自己和他人学习的反思;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3,后现代主义——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主张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认为个体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得以不发展的。启示:注重过程。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是否教育、激励、促进学生的发展)2,全面性原则(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多样性原则(内容方法)4,多主体性原则(教师、学生)5,客观性原则(评价标准、方法、态度客观)6,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的种类:1,按基准实施评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评价(参照标准是否统一)2,按功能实施评价,有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3,按表达实施评价,有定性和定量评价

教学评价方案的编制:1,学生学习表现指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学习效果)2,教师教学行为指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教材内容的处理与转化;学习环境的营造与管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3,教师基本素质指标(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4,教学特色指标。

教学评价方案的实施:1,过程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同行教师评价)2,结果评价(教学管理人员、同行、教师本人评价;学生及其家长参与评价)。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特点:

1,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激励功能;淡化评价的奖惩功能)

2,强化师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

3,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前提下强化定性评价(强调评价中的人文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以及定性方法的运用,常见方法是评语评价)

4,注重学生的态度、情感与创造性的评价。

教学测验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及难度;

测验题目的类型:1,客观式测试(正误题、选择题、配对题、填空与简答题)2,论文式测试 测验成绩的分析与解释。

(三)学校德育和班级管理 1.考核知识点

德育和学校德育;小学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小学班级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小学班主任的修养和工作。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德育的概念: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思想是指思想认识,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品德指品质和道德。

学校品德教育常用的方法: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学校德育的意义; 学校德育的任务; 学校德育的功能; 学校德育的内容。班级的含义: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学校大部分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班为单位,分年级进行的。

班级管理的含义:教师或教师和学生共同合适地处理教室中的人、事、物等因素,使教室成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以易于达成教学目的的活动。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职责;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作用;

小学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管理。

(2)分析与应用

学校德育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教育影响的连续性原则。学校德育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

学校德育的途径: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的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

小学班主任的素养;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 小学班主任的行动研究; 良好班集体的特征; 班集体建设的原则;

班集建设的内容:1,设计班集体建设环境(物质、精神、制度环境)2,选拔和培养学生班干部

3,组织班级活动

4,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班集体建设的途径。

(四)小学生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

1.考核知识点

心理的本质;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含义及特征;认知过程;认知发展观;新皮亚杰主义;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关键期;最近发展区。

学习及分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学习迁移;创造力;问题解决;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品质;认知策略;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练习曲线;高原现象;学习过程;试误说;顿悟说;程序教学;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人心理的本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对客观现实具有依存性 3,心理地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

人的心理活动与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与知觉;注意;记忆;思维)2,情绪过程 3,意志行为过程(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

1,感觉与知觉(1)感觉的基本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联觉效用(2)知觉的特性——整体性;理解性。

2,注意(1)注意的功能——选择;维持;调节(2)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3,记忆 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4,思维 思维的特征——具有间接性、具有概括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 1,理论内容:

(1)强调环境和社会因素在儿童发展中心的重要作用,指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由外向内,内化说是其核心思想)

(2)最近发展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水平,一种是在有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比较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儿童的发展变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最近发展区的获得。

2,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实践指导:采用教学支架,具体方法为——向学生示范要掌握的技能,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分割为若干个小单元,提供有提示的练习。并且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要合适,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

1,理论内容:

(1)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人格发展的作用,认为发展是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适应。

(2)发展的阶段性,以及每一阶段中的发展任务——信任对怀疑(0-1.5岁);自主对羞怯(1.5-3岁);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3-6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繁殖对停滞(30-60);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

2,对教育实践的意义:(1)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2)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中考察了人的社会性发展,而非孤立地看待发展历程

(3)阐述了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的发展,也是最早研究人的一生的发展心理学家。

学习的概念及理解: 1,广义的学习——人和动物共有的学习,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2,狭义的学习——学习室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使个体的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这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学习的分类:1,按学习主体——动物;人类;机器。2,按学习水平——反应性;联结性;综合性;象征性。3,按学习性质——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4,按学习结果——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运动技能学习;态度。5,按学习内容——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习。

学习的过程:1,理解阶段 2,保持阶段 3,迁移和应用阶段。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知识的概念及内涵: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狭义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如各门学科中的基本事实、概念、共识、原理等。广义指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知识建构的机制——同化与顺应。

学习迁移的概念及分类: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正迁移和负迁移起着促进和阻碍作用。

知识迁移的原理:(主要理论)1,形式训练说:教育的目的在于训练和改进心理的官能,学习内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所学习的东西的难度和训练价值。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概括说:贾德,关键是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关系说:格式塔学派,领悟学习情境中的关系。

认知结构论:奥苏贝尔,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如原有知识越巩固,知识层次结构组织越严密越有助于促进新的学习。

知识迁移的制约条件: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2,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4,定势作用——心向与思维一致就积极,反之干扰。5,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

遗忘规律:艾宾浩斯最先采用了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在最初的时间里以往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下来,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发生遗忘,其规律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创造力的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问题解决的各个方面:

1,实质: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方式之一。2,理论:(1)试误说——桑代克,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盲目的、渐进的尝试与改正错误的过程。(2)顿悟说——格式塔学派,顿悟就是对问题情境的突然理解,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强调问题解决中思维过程的突发性。(3)信息加工模式——把问题解决看做信息加工系统费信息的加工,把最初的信息转化为最终状态的信息。3,心理过程:(1)理解与表征问题阶段——识别有效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整体表征;问题归类。(2)寻求解答阶段——算法;启发法(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反推法;爬山法;类比思维)。(3)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4)评价结果阶段。4,影响因素:(1)问题表征——是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信息记载、理解和表达的方式,有效地表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2)已有的知识经验(3)反应定势——又称心向,指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的倾向。“功能固着”(也是思维活动刻板化现象)。(4)动机和人格。技能的含义:是在联系基础上形成的、按某些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特征——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是一种完善化了的动作系统,不是零散、偶尔组合起来的动作;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具有合目的性和合规则性。)

知识与技能的关系;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主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技能是个体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就是狭义的知识,即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讲的知识。技能是广义知识中的一种类型,即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中也包含做事的规则。技能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说得明确一点是程序性知识的运用。

智力技能理论的主要观点: 1,加涅的智力技能层次理论 分为五类——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加涅认为这五类智力技能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排列关系,任何一个智力技2,3,4,5,能的学习都依赖于过去学习的其他比较简单的技能。

2,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型 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关键是展开和概括);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主要特点是压缩和自动化)。

3,冯忠良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理论 在加里培林“内化”学说的基础上,三个阶段——原型定向阶段(了解认识);原型操作阶段(实际操作);原型内化阶段。

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费茨和波斯纳概括出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理解学习任务,并形成目标意象和目标期望。学习者通过对示范动作的观察和对刺激情境的知觉,试图理解任务及其要求,并形成一个内部的动作意象,以作为实际操作时的参照。这一阶段对教师的示范讲解很有要求。

2,联系形成阶段——学习者逐步掌握了一系列局部动作,能够使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但是各个动作结合的不很紧密,通过练习,逐渐形成整体的协同动作。这一阶段教师在重复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的同时,还要分析动作的要点,吸引学生多练习,及时纠错,做的好的表扬,加强针对性,启发和培养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使其掌握的技能向更高、更新的方向发展。

3,自动化阶段——通过练习使一系列的动作连贯完成,意识的控制减少到最低限度,达到熟练的程度。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提高运动技能,指导学生精益求精,还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使运动技能达到高度完善和稳定。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1,意识控制减弱,动作自动化 2,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3,能利用细微线索 4,在不利条件下表现正常。

动作技能的保持与迁移:1,动作技能的保持 2,迁移——双侧;动作-动作;语言-动作。

学习动机的定义:指引起学生的学习活动,维持该学习活动,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倾向。

学习动机的分类:1,布鲁纳——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2,奥苏贝尔——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3,Biggs和Moose——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社会动机、成就动机。

学习动机与需要诱因之间的关系: 培养与激发小学生外部动机的方法: 1,有利于培养学习动机的因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适当的任务难度水平;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学习任务。

2,外部动机的培养——适当使用奖励和惩罚;外部奖励的使用要适当;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量;合理的竞赛方式);设置合理的目标。

3,内部动机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A,使学习任务有趣,引起学生注意

B,创设问题情境,及其学生原有观念冲突 C,给予成功的满足,增强自我效能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积极反馈,训练学生做出积极、现实的归因(3)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习品质的概念:有两个指向,一是学习者品质,二是学习活动的品质。前者反映学习活动的个别差异,后者反映学习活动的发展及其质量特征。所以,学习品质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比较稳定的特性。

学习品质的种类: 1,按发展维度——消极和积极品质 2,按学习者积极的个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自主性学习品质和合作性学习品质 3,按学习者的心理特质——智力和非智力品质 4,学习过程的相对应的学习活动——学习动力品质、学习操作品质、学习监控品质、学习策略品质、学习评价能力品质。

培养学习品质的方法:

1,加强学习过程监控,提升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品质

(1)提升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2)提升学生学习策略的具体方法——自我提问法;互相提问法;出声思考法;自我调节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基本环节

A,明确要求,说明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B,具体示范,循序渐进 C,反复实践,积极强化

(2)具体的培养方法——强化训练法;检查评价法。

学习动机的基本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

(1)理论:根据“刺激-反应-增强”、“需求-驱力-行为”等法则来解释人类的学习动机。主张强化可以增强行为的动机,表扬、愉快的表情、高测验分数和等级都能够引起行为的增强。把行为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刺激和外部强化的作用,所以,其强度的学习动机是外部动机。这一理论也很重视强化对学习行为的调控作用。

(2)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A,依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强化物 B,慎重使用惩罚

C,恰当使用表扬与批评

2,认知加工理论:

(1)维纳的归因论

A,创始人海德——情境归因;性格归因。

B,维纳——内部和外部;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可控制盒不可控制。

(2)卡芬顿的自我价值论(3)勒温的期待价值理论

A,“我能否成功完成这件事”、“这件事成功对我是否有价值”的问题 B,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帮助学生保持高的期望,帮助他们明白如何增加努力;给学生挑战性的学业任务并帮助他们获取成功;培养学生对能力和胜任的信念。

(4)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A,个人根据以往经验,对某一些特定工作或事物,经过多次成败的历练后,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这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B,自我效能对人的学习行为的影响——影响活动的选择;影响努力的程度、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影响任务的完成。

3,人本主义理论:

(1)成就动机理论——默里、麦克里兰、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2)成就目标理论——两种动机模式(掌握模式与无助模式),两种模式的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

4,建构主义理论; 5,信息加工理论。(2)分析与应用

小学生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注意规律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1.注意的功能——选择、维持、调节。2,注意的品质——广度(是有范围的)、稳定性(方式不同,本质相同)、分配(一心二用)、转移。(做题时依照这些概念自由发挥)

最近发展区与教育(前面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前面有)及其教育价值:对教育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1,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知识;

2,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3,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

4,但是,皮亚杰只重视个体对周围事物的建构以及发展阶段本身的探讨,没有对人类认知过程如何受到社会文化和实践活动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与教育(前面有)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与教育(前面有)遗传、环境与教育的关系: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2,在遗传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决定作用

(1)环境和教育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使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因素(3)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各种理论在教学中的观点及对教学的影响:

1,行为主义理论

(1)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A,观点:学习就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方式来形成稳固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指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是联想主义的观念之间的联想或联结。

B,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生物学的机械论的观点,将人的学习与动物等同起来,抹杀了人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把学习看成是本能的、被动的,或是完全受情境决定的过程。但是他的学习理论对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A,观点:人类所有行为都可分为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与之提出两种学习——经典性条件反射式学习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式学习。强化理论也是斯金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负强化即奖励和惩罚。在此基础上,获取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程序教学。B,影响:程序教学——指讲个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项知识,既是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其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小步呈现,积极反应,及时反馈,自定步调,提高效果。

2,认知加工理论: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A,观点: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其一,强调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其二,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已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B,影响: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力的反驳了机械论的学习观点,发展了传统的“学习顿悟说”的认知观点,并把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课堂教学方面来,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但是,这种发现学习费时费力,在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年代,这种方式对于高级学习难以适用,应强调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互相配合和有效互补。

(2)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理论

A,观点:从学生学习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B,影响: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但他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认为它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才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并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简称组织者,是指在呈现新学习资料之前的一种引导性材料,这种材料的作用是在学生“已经知道的”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类似于大纲吧)

3,人本主义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马斯洛和罗杰斯

(1)观点: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认为学习是人固有的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的结果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使学生整体人格得到发展。罗杰斯认为,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学习方式也主要有两种——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前后两种是相对应的。有意义学习有四个特征——全神贯注;自动自发;全面发展;自我评估。

(2)影响:

A,认为教育与教学过程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要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和谐、融洽的充满着关爱与真诚的学习氛围。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强调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在这个模式中,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是伙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目的之所在。B,人本主义教育观是对传统教育观的变革,它丰富了人类学习理论的内涵,并推动了当代教育改革的进程,它强调学习是人格的发展,使学校教育目标有了根本的变化。它认为人的本质是积极向上的、能自我实现的,学习是人固有潜能的自我实现过程。因此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我指导,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我指导学习、自由学习。但它片面地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而无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过度强调学生的地位,使得教学不恰当地拘泥于学生个人自发的兴趣和爱好,忽视了教师和教学的效能,忽视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主导性,这势必影响教育和教学的质量。

4,建构主义理论 20世纪90年代

(1)观点: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其结果是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或改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通过自己独特的加工活动,构建自己的意义的过程。强调学习是通过各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2)影响:

A,教师不是简单知识的传递者,应该培养学生自己的理解,倾听学生的看法,洞察他们想法的由来,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学生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教学不是只是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B,教师要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有知识和对教材的了解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材料获得新的知识,丰富原有知识的概念;教师除讲授虚席材料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创新技能,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自己的认知过程,控制自己的认知行为最终使学生独立进行学习。

5,信息加工理论 加涅,结合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论,20世纪70年代

(1)观点: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学习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

(2)影响:当前教育实践应关注的是学生如何以认知模式选择和处理信息并做出适当的反应,偏重信息的选择、记忆和操作,以解决问题,重视个人的知识过程,因此,在学习方法上,主张指导学习,主张给学生以最充分的指导,使学习沿着规定的学习程序进行。加涅认为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教学程序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来进行,在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智力技能、动作技能、态度)确定之后,它们必须按照教学工作目标的顺序适当进行安排。有效地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内部学习条件,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利用遗忘的规律进行有效复习: 1,精细加工(深加工)——例如,背一首古诗,在了解了它的含义、背景,把握了整体结构后在记忆就会比较容易。

2,多重编码——除了语义编码外,还有形象编码、声音编码、动作编码等,如小燕子舞剑背诗。

3,有效运用记忆术——如直观记忆法、感官协同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系统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列表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

4,过度学习——指学习达到恰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是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的一种防止遗忘的措施。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好。

5,合理复习——两种方法:(1)及时复习:学习后当天最好复习一次,以后复习间隔逐渐变大,效果最好。(2)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

6,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智活动,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利用知识迁移的原理进行有效教学: 知识学习的策略与教育:(分为简单和复杂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策略)1,复述策略: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简单)。边看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做摘录、画线或圈出重点等(复杂)。

2,精加工策略: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结,已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简单)。做笔记(复杂)。

3,组织策略:如按字音归类识字,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其实质是发现要记忆的项目的共同特征或性质,而达到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简单)。采用列课文结构提纲和画网络图的方法对材料进行组织(复杂)。

发展小学生创造力的具体教学方法: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儿童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要支持并容忍儿童标新立异或合理的异乎寻常,允许儿童以自己的方式探索问题,鼓励他们用超出书本的知识去创造性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和评价观念,尊重儿童的观点、想法,引导和鼓励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鼓励儿童各种创造性行为。

2,注重培养儿童的独创性个性——(1)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人格。

3,利用相关课程和活动,进行创造性训练——(1)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2)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3)头脑风暴训练(集体讨论、互相启发,产生设想和方案)。发展小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具有探索性、自主性、批判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

1,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1)帕尼斯,强调以系统的多角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开发创造力。

(2)循序渐进的几个阶段——发现困惑;寻找事实;发现问题;发现构想;发现解答;寻求接纳、2,发展多元才能的创造力教学模式

(1)泰勒

(2)步骤——给情境,引起注意;引导思考,使独立完成;列出结果,交流发表;再思考与综合他人意见;引导对方法加以实施。

3,“问想做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1)陈龙安

(2)问想做评模式的三个基本假设——推陈出新;有容忍性;弹性变化。培养智力技能的教学策略:

1,展开与分解性策略 2,变式练习策略(是促进概括化的最有效方法,是促进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则、促使概念和规则在不同情境中迁移的重要手段)。变式指提供感性材料或例证时,要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使其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属性不断变化。3,反馈策略(及时、准确原则)4,条件化策略(在适当的条件下正确运用智力技能以解决问题。

促进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 1,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A,内部因素——生理成熟与知识经验;学习动作技能的动机和兴趣;人格特征;智力水平;归因。

B,外部因素——言语指导与示范;练习;反馈;练习中的情境干扰效应(如随机练习要比区组练习产生更持久的影响)。

2,促进动作技能形成的教学策略

(1)准确讲解与示范(2)合理安排练习

A,练习量——过度学习,150% B,练习方式——集中与分散练习;整体与部分练习;身体与心理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A,反馈来源——内部(学习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和外部反馈(学习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

B,反馈的注意点——反馈的内容;反馈的频率;反馈的方式。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特点及采用不同学派的观点分析教育实例(前面有)

(五)心理辅导和教师心理

1.考核知识点

心理健康及其标准;学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及其干预。

教师心理;小学教师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教师专业成长。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心理健康的概念:指能够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有六点——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独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要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的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成长教育,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自我意识的教育与辅导;人际关系的教育与辅导;学业发展的教育一辅导;生活适应的教育与辅导。

学习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1,学习动力不足 原因——学生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有关;和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自信心有关;和家庭教育有关;和学校教育有关。

2,学习倦怠 原因——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目标,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教师的教育有关;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成绩,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喜欢比较,不如意就严厉对待。

3,考试焦虑 原因——学生、家长、老师对考试成败的认知评价;对自我的认知评价;学生的个性及经历。

4,成绩波动 原因——学习方法、策略方面;学习动机方面;自控能力方面;学习环境方面;家庭教育方面。

5,旷课或逃学 原因——学习上出现困难;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遭到老师批评、斥责而无力应付;受到外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沉迷网络游戏;家庭出现婚姻危机。

人际关系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1,师生关系 A,原因——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有关;与教师的职业认知、职业心理和教育方式有关。

B,应对策略——了解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职业素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恋爱及性问题

A,原因——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突出的矛盾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

B,教育对策——加强对中学生的青春期性知识教育;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注意区分“早恋“和”友谊“;要重视学生的异常行为,对学生要善意提醒,学会和学生谈心,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

网络成瘾的危害和成因: 1,危害——影响学业,导致学生成绩下滑,出现旷课逃学等行为;容易引发违法犯罪行为;出现网络成瘾的身心症状(生理、心理)。

2,成因——网络特性;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个人原因。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直观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认同教师角色,能积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在教学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4,具有教育独创性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的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生理-心理症状;环境适应困难;人际关系欠佳;职业行为问题;职业倦怠(身体症状、认知症状、情绪症状、智力症状、行为症状、社会性症状);神经症。

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教师的心理压力——社会因素;学习因素。

2,教师的人格特点——成就动机过强;强迫人格;偏执人格。

教师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组织能力;预测能力;援助能力;评价能力。

教师职业角色的内容:教师是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播者;是研究者。教师职业素质的构成: 1,职业道德——忠于事业,甘于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团结合作,互勉共进;严于律己,积极进取。

2,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3,专业技能——教学技巧;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加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程开发与创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

4,专业情意——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人格特征或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专业自我。

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1,社会因素 2,学校因素 3,教师个人因素(自我意识;从业动机;职业道德;能力素养)。

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1,具有优良的知识结构 2,高效率解决教学领域中的问题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4,完善的教学监控能力 5,较强的个人教学技能。

教师个体专业化的目标: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2)分析与应用

学习问题的应对策略:1,结合学生的需求特点,激发学习动机 2,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 3,教师和家长要对学生抱有合理的期望 4,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 5,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 6,学校和教师要建立家校联系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人际关系问题的干预策略(前面有——师生、恋爱)

网络成瘾的对策:1,向社会呼吁《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法》,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网吧的管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呼吁网吧绿色经营,提高社会责任感,呼吁将网络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体系 2,密切与家庭的联系 3,掌握网络教育主动权 4,关注每个学生,禁止体罚或忽视学生 5,在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机构 6,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定期聘请校外专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维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途径:1,社会层面——政府取消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差别,减少因学校不同而产生的报酬差异;减少地区和城乡差异,政府专款保证教师工资的来源和及时发放;政府行政部门要改变教育评价体系,倡导德育为先。2,学校层面——人性化管理;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关系教师生活,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上、工作上、人际交往上的困难。3,个人层面——教师要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为自己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更新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发现问题时要学会自我调适法,及时重建心理平衡。

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策略:1,形成科学的教育观,不断学习和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新知识 2,向他人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3,在社会上,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4,在校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良好的校风建设、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都会对教师提高教学效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专家型教师的培养途径(答案与前面“教师个体专业化的目标”的一样)

三、推荐学习的教材

栗洪武等主编《学校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李越、霍涌泉主编《教育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版。

(陕西省各地市新华书店有教材)

第五篇: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D.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

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

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x+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s)+5HO(l),热效应为△H。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42

3A.△H2>△H3B.△H1<△H3C.△H1+△H3=△H2D.△H1+△H2>△H3 26.(13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2NO2(g),随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0(填“大于”“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①T100℃(填“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②列式计算温度T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

2(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27.(15分)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在周期表的位置为周期,第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填“强”或“弱”)。

(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阴极观察到的现象是: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

(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样品起始质量-a点固体质量

样品起始质量

×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表示为PbO2或mPbO2·nPbO2,列式计算x

值和m:n值。

28.(15分)某小组以CoCl2·6H2O、过氧化氢、液氨、氯化铵固体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溶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 ml c1 mol·L-1的盐酸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 ml NaOH溶液。

6A

1.水

2.安全管

3.10%NaOH溶液4.样品液

5.盐酸标准溶液6.冰盐水

BC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在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

(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填“偏高”或“偏低”)。

(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 mol·L-1,c(CrO42-)为mol·L-1 mol。(已知:Ksp(Ag2CrO4)= 1.12×10-12)(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X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将海水淡化和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提取其他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用混凝法获取淡水②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③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④改进钾.溴.镁的提取工艺

(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中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

Br2+Na2CO3+H2Omol。

(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下图:

NaBr + NaBrO3+6NaHCO3,吸收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为

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产品2的化学式为,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g。

(4)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

(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写出两种)。

(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填化学式)

(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e离子的电荷为。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吴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

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判断理由是。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立方烷()具有高度的对称性、高致密性、高张力能及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合成立方烷及

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下面是立方烷衍生物I的一种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 的反应类型为。(2)③的反应类型为,⑤(3)化合物A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

反应1的试剂与条件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3可用的试剂为

(4)在I的合成路线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填化合物代号)。(5)I与碱石灰共热可转化为立方烷,立方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个峰。(6)立方烷经消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其可能的结构有

答案

7.A8.C9.B10.D11.D12.C13.B26.(13分)

(1)大于0.00100.36mol·L-1(2)a:大于

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b:K2=(0.16 mol·L-1)2/(0.020 mol·L-1)=1.3 mol·L-

1(3)逆反应对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7.(15分)

(1)六ⅣA弱

△PbCl+Cl↑+2HO(2)PbO2+4HCl(浓)=====22

2(3)PbO+ClO-= PbO2+Cl-Pb2++2H2O-2e-=PbO2↓+ 4H+

石墨上包上铜镀层Pb2++2e-=Pb↓不能有效利用Pb2+

(4)x=2-

2394.0%m0.42

=1.4= =

16n0.6

328.(15分)

(1)瓶A中的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的液面上升,使A瓶中的压力稳定。(2)碱酚酞(或甲基红)(3)

(c1V1-c2V2)×10-3×17

100%

(4)偏低

(5)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2.8×10-3(6)+3

2CoCl2 +NH4Cl +10NH3 + H2O2 = 2[Co(NH3)6]Cl3 + 2H2O 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1)②③④(2)

电解

(3)Ca2++SO42-= CaSO4↓Mg(OH)269.6(4)MgCl2

MgCl2Mg2H2O

高温

H2 Mg(OH)2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1)N

(2)sp3H2O2N2H4(4)+1

(5)H2SO4共价键和配位键H2OH2O与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 38.[化学—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3)HNO2HNO3H2SO3

(1)

O2/Cu

(2)取代反应消去反应(3)Cl2/光照(4)G和H(5)1(6)3

下载感想谈对2008年全题的国高考理综卷(一)24题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想谈对2008年全题的国高考理综卷(一)24题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高考理综II卷化学试题总体评价

    2018年高考理综II卷化学试题总体评价 点评一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化学团队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纵观2018年全国Ⅱ卷理综化学部分,试卷结构同2017年,其中第Ⅰ卷选择题共7题,分......

    2018年高考理综I卷化学试题总体评价

    2018年高考理综I卷化学试题总体评价 2018年理综化学试题在题型、分值设置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抓住对主干知识的重点考察的同时,兼顾对学生能力、方法、学科素养的综合考察。体......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广东卷)文字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24. 广东某市出台政策,实施农业“一镇一品”示范建设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引导龙头企业与试点镇对接,构建平价......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安徽卷)word版 有答案

    2014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部分试题7.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

    2018北京高考理综生物真题-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北京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

    2014北京高考理综化学真题点评[合集5篇]

    2013年那场考试我清楚的记得,很多学生觉得化学题前所未有的简单,甚至跟我说您上课讲到的东西,用到考场上去不到30分钟就可以把试卷做完了,当时平均分达到了72分,在2012年才58分。......

    2014高考北京市理综18题及答案值得商榷

    2014高考北京市理综18题及答案值得商榷 18.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

    吉林高考理综2017真题附答案(完整版)

    吉林高考理综2017真题附答案(完整版) 吉林高考语文试题吉林高考数学试题吉林高考英语试题吉林高考理综试题吉林高考文综试题 吉林高考语文答案吉林高考数学答案吉林高考英语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