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必会知识点归纳(最终版)
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必会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必会知识点归纳 1.两端都栽时,棵树总比间隔数多一
全长÷每段长+1=棵树(棵树-1)×每段长=全长
全长÷(棵树-1)=每段长
2.两端都不栽时,棵树总比间隔数少一
全长÷每段长-1=棵树
全长÷(棵树+1)=每段长(棵树+1)×每段长=全长
3.在封闭图形上植树时,棵树等于间隔数
全长÷每段长=棵树
棵树×每段长=全长
全长÷棵树=每段长
在一端植树与在封闭图形上植树相似。4.关于植树问题给孩子们的建议:(1)认真读题,认清这是哪一种植树问题。
(2)学会把一些数学问题转化为植树问题。例如:剪绳子、锯木头、俩建筑物之间栽树都是两端都不栽时的情况;走楼梯、时钟报时、车站的站点是两端都栽时的情况。(3)然后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套公式。(当然理解是基础)(4)注意隐藏的已知条件,例如:公路的两侧、方阵……(5)无论是哪一种植树问题,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所谓的间隔数。
(6)植树问题的关键是高清各种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7)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植树问题,或是犯糊涂时,借助画图,有时候画图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5.关于120页例3这类题,知道最外层每边上的个数,(这个图形一定是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求最外层的总数量,策略有三
(1)模拟两边都栽:每边上的个数×边数-角的个数(2)模拟两边都不栽:(每边上的个数-2)×边数+角的个数
(3)模拟一边栽一边不栽:(每边上的个数-1)×边数
本道题认真看看棋盘图,帮助我们理解掌握。
如果是在长方形上摆,就模拟120页第2副图,上下两边摆,左右两边不摆。
6.关于121页做一做第1题,知道最外层的总数量,(这个图形一定是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求每条边上的个数,策略有三(1)模拟一边栽一边不栽:最外层的总数量÷边数+1(2)模拟两边都栽:(最外层的总数量+角的个数)÷边数(3)模拟两边都不栽:(最外层的总数量-角的个数)÷边数+2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为大家准备的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必会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必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概括
第二篇:第八单元知识点
第八单元:岁寒三友
描写岁寒三友的成语:
松柏常青
松龄鹤寿
玉洁松贞 胸有成竹
竹报平安
势如破竹
青梅竹马
驿寄梅花
暗香疏影
《墨梅图题诗》
1、字词积累:砚台 乾坤 腐败 花蕊 横贯 卓尔不群
2、作者介绍: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绍兴人,元朝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因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风气而过着隐居的生活,擅长画梅花和竹石。
3、重点句子解析:墨梅图题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解释:我画的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的。梅花不需别人夸奖颜色好看,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
中心思想:本文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现了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和卓尔不群的人品。《墨竹图题诗》
1、字词积累:衙门 书斋 思绪万千 夜不能寐 啼饥号寒 赈灾 高标挺立 特立独行 岿然不动
2、作者介绍: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朝诗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以书画闻名,擅长写兰竹诗。
3、重点句子解析: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解释: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的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的感情。
中心思想:本诗表达了作者“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苍松怪石图题诗》
1、字词积累:天阙 阿谀奉承 耿直廉洁 不屈不挠 铮铮铁骨
2、作者介绍:李方膺:清朝诗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善画梅。
3、课文链接: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经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解释:您难道不知道,在严寒的季节,哪里去寻找青青碧草。您难道没看到,那高高的山上松树挺立着。大自然本不能塑造修饰什么,万物可贵之处在于他们的真实本色。枝干挺直使山峰更加雄壮,秀丽的景色没有和他同等的。饱经风霜与冰雪,永远那样苍劲。松树挺拔的身姿直插云天,那弯曲苍劲的枝干一直伸向碧空。
中心思想:本诗写出了苍松的坚强质朴、不屈不挠,比喻了诗人不畏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铮铮铁骨的精神。
《语文天地》八:对联
松柏风度—梅竹情操 竹开霜启翠—梅动雪前春 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
1.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解释:人品像梅花一样坚贞,有骨气,做人像秋水一样高洁。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题:沏茶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游戏吗?用“一边„„一边„„”造句。2.师:说的很好,这两件事情都是同时进行的(板书同时进行)3.师:大家都说的不错,但不知道做的好不好,来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师:星期天,小明家也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出示教材104页主题图)
2.师: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
3.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教材104页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师: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李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出示课件 5.师: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
6.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小卡片,通过摆一摆,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7.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学生动手摆出方案,师巡视
(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预设:
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
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同时 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1+1+8+1=11(分钟)师:对于这两个方案,那个更好呢? 师:请同学们点评。
8.师:A种更好,接水的同时去找茶叶,时间一样,会非常的匆忙。请同学用卡片摆在黑板上,并用幻灯片显示出来(同步进行)9.师生画流程图: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我们用箭头来连接(课件显示)计算出时间是:1+1+8+1=11(分钟)10.师小结:刚才我们一件一件地做,需要14分钟,现在这样做只要11分钟,时间缩短了,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来使时间缩短的。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红感冒了,要吃药休息,需要做:找杯子倒开水(一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找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
2.小明帮妈妈做家务,需要做: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扫地(10分钟)整理书桌(10分钟)晾衣服(5分钟)帮小明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3.小刘肚子饿了想吃饭,需要做:洗电饭锅(1分钟)放米和水(20分钟)煮饭(20分钟)烧青菜(3分钟)烧鱼(6分钟)烧肉(6分钟)烧汤(6分钟)
4.小结:我们刚才做的这些,都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的方法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来合理安排时间(板书)
5.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块做就都好呢? 出示课件(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读书。(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小丽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很合理啊,你有何想法?)6.师小结: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板书)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数学广角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科学地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烙饼
教学内容:教材第10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体会优化思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圆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预设情景: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来到小明家做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星期天,小明、爸爸和妈妈在家,妈妈准备烙饼来吃。1、(1)你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3)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
(4)学生回答后师总结: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6分钟。(教师边叙述,出示表格)
(5)那小明、爸爸和妈妈每人1张,怎样才能尽快吃到饼?
2、自主设计方案
(1)如果妈妈、爸爸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张饼,一共需要烙几张饼呢?
(2)请你们帮小明妈妈想一想,她应该怎样烙“才能让大家最快的吃上烙饼?”先用你们小组内准备好的圆片,摆一摆,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填在表格里。(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这里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学资源一定很多,教师要注意倾听,同时让学生们也要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不同方案。(4)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5)教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和最短时间。点击课件
(6)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7张呢?9张呢?这里让同学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最后集体交流。同时把表格填完整。
7、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里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我们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生活运用: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家人能尽快的吃上饭。(洗电饭锅2分钟,洗米2分钟,煮饭35分钟,洗切菜20分钟,炒菜15 分钟
3、对他们的合理安排,你们有何想法?
(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谁表现的最棒?你要学习他的什么表现?你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第三课时 课题:田忌赛马 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例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通过对照找到赢齐王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教学准备:表格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查找“田忌赛马”的故事,课堂上进行讲述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齐王 田忌 获胜方 第一场 上等马 第二场 中等马 第三场 下等马
(一)田忌输()场,赢()场,齐王和田忌()获胜。田忌是用了什么样的策略赢了齐王呢?
(二)讨论填写下表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获胜方 齐王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 田忌1 田忌2 田忌3 田忌4 田忌5 田忌6 田忌7 我们发现田忌一共有()种赛马策略,但是获胜的策略只有()个。
1、田忌所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呢?
2、齐王有点不服气,想再和田忌赛一次,田忌要想获胜,必须让()先出。
3、在比赛中,田忌要想获胜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让()先出。
2)田忌用最弱的马牵住齐王()的马,才能换取后两场的胜利。
4、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
三、课堂检测 1、108页数学游戏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所报的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2、有15根火柴,甲乙两人轮流取走,每次只能取1根或2根,谁取到最后一根火柴谁就赢。想一想,如果是你,为了确保获胜,是先取火柴还是后取火柴?怎样取?
四、拓展练习
一堆棋子共24颗。甲乙两人轮流从中取走棋子,每次可取1-4颗,取到最后一颗棋子则获胜。如果让你先取,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取几颗?接下来应该怎样取?
五、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四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附练习题)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 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 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 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②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比较数的大小:
①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②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至比较出大小。
8、数的改写: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先画分级线,将整万的数或整亿的数每四位分一级,再将个级的4个0省略换成“万”字,或把个级和万级的8个0省略,换成“亿”字。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小于5就舍去尾数,改写成相应个数的0;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也改写成相应个数的0。
10、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DEL:清除刚输入的错误数字或运算符号。
13、算盘上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1。
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10个一千是(),10个一万是()。
(2)与万位相邻的数位是()和(),与亿位相邻的数位是()和()。
(3)5030600是()位数,5在()位,表示()个(),3在()位,表示()个(),6在()位,表示()个()。(4)三千四百二十万九千是()位数,这个数写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约是()万。
(5)2017年某市的粮食总产量可达到12319000000千克,把123190000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5分)
(1)亿位右边的数位是十亿位,左边的数位是千万位。()(2)最高位是十亿位的数是10位数。()(3)最小的自然数是1。()(4)3854000000≈4亿。()
(5)算盘上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1。()三.读一读,写一写。(16分)1.我国的占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960万写作()。
2.2017年第一季度某品牌手机的销量是420724部。420724读作()。
3.2016年天猫双十一的销售额达到10000000000元。10000000000读作()。
4.2016年我国人口普查人数为十三亿八千二百七十一万。十三亿八千二百七十一万写作()。四.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12分)32700()124300 62147()54312 43159()43178 374200()374189 五.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18分)360000=()万 23000000=()万 500000000=()亿 35124≈()万 934231≈()万 789004002≈()亿
六.解决问题。(第1,2小题每题6分,第3小题7分,共19分)1.用0.2.4.6.8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使这个五位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8万,求这个五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2.小红抄写一个六位数,把最高位上的7错写成了1,把百位上的0错写成了6,所得的新数比原来的六位数小多少?
3.先用计算器计算出方框里是几,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道题的结果。
参考答案
一.1.一万
十万
1.千位
十万位
千万位 十亿位
2.7 百万 5 一百万 万 3 一万 百 6 一百 3.8 34209000 3421万 4.123亿
二.(1)×(2)√(3)×(4)×(5)√ 三.1.9600000 2.四十二万零七百二十四 3.100亿 4.1382710000 四.< > < >
五.36 2300 5 4 9 8
六.1.这个5位数最大是84620.最小是76024.2.把十万位上的7错写成1,比原数减小了600000,把百位上的0错写成了6,比原数增加了600,把这两个数相减就是所求的数。600000-600=599400 3.1 8 2 7 3 6 499995 5999994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和反思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数学广角-植树的学问
教学内容:117页例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有些数学问题只计算不一定对,要考虑它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教学难点:正确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春天到了,阳光明媚正是植树好季节。美化环境,造福人类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但你们可知道,在植树活动中还有不少有 趣的数学问题呢!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我们先画线段图看看。这里把线段平均分成了几段?但要栽几棵树?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小路边一共有20个间隔,所以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118页做一做。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 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2、生在小组里交流,然后汇报。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第1节 数学广角-植树的学问 100÷5+1=21(棵)
第二课时:数学广角-植树的学问
(二)教学内容:118-119页例2 教学目标: 用线段图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教学难点:正确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有趣,稍不认真分析,就会算错。这样的问题在我们身边还有,你想学吗?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出示118页例2主题图。
2、找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在小组里交流,并汇报。
4、小路的两端都是场馆,还需不需要栽树呢?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一座长180米的大桥,每隔30米安装一盏路灯。
(1)两端要安装,需路灯几盏?(2)两端不安装,需路灯几盏?
2、119页做一做1。
3、119页做一做2。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第2节 数学广角-植树的学问
(二)60÷3=20 20-1=19 19×2=38 答:一共要栽38棵树。
第三课时: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120-121页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探索并认识封闭线路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教学重点:让学生具体分析,建立模型、正确解答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生活中需要数学知识,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认真考虑,得到正确答案。来试一试:小明从一楼上到三楼用了6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到八楼需要几分钟?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出示围棋盘。大家见过围棋盘吗?会下围棋吗?
2、围棋盘上一个点可以放一个子。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能放19个棋子,最外一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3、在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4、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5、小结:对于数学问题,不要急于算出答案,要先弄清楚题目意思,画画图,多想一会,找出正确答案来。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算出答案来。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1、121页做一做1。2、121页做一做2。
3、121页做一做3。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第3节 数学广角
19×2+17×2=72 18×4=72
第四课时:练习二十
教学内容:122-123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去。
教学重点: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去。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1、122页练习二十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2、122页练习二十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如有困难,教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理解。3、122页练习二十第3题。先引导学生认识16根高压电线杆排列在一起,间隔的段数应是15段。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4、122页练习二十第4题。先让学生画一个圆,再任意画几个点,数一数点的个数与分成的段数,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5、123页练习二十第5题。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白跑道的两端要插小旗,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最后全班订正。6、123页练习二十第6题。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明确题意。7、123页练习二十第7题。先知道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8、总结:
9、作业:
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植树问题教学侧重点: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所谓化归思想,一般是指人们将待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题,用已有的解题策略,去解答与之相类似的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通过、“数学广角”内容的教学,不仅是向学生渗透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而且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这节课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通过站队这一行为感知点与间隔。
二、以一道站队问题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潮。
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
本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重视了数学思维培养,方法的渗透,是可行的,学生们应该是能够掌握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勉强参与的总是那几个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看来这样的设计无法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没有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何来思维的培养呢?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间隔数+1=棵数”(两端都种)却无法运用呢?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怎样的连接? 在反思中,我找到了缺点所在。
1、充分体验
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体验和建构学生活动化学习的关键。体验是建构的基础,没有体验,建构就失去意义。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
不仅需要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而且还需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情境。在设计中,学生做操也好,走楼梯也好,看似全部来自生活世界,但学生对这些信息没有感情色彩的,这样的生活经验只是我自以为是的虚构。学生真正的生活经验应该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是能够激发他们感情因素的事物,这样让学生才会真正感兴趣,才能够产生共鸣,才易激发探究的欲望,让活动化的数学学习有个坚实的基础。
2、小组合作
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我在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混为一谈了,误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知识结构逻辑起点,但学生们还不能将知识结构逻辑起点与自己的认知起点相互结合。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
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合作”是一个良方。生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合理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