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本教育,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f范欣蕊
生本教育,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杨家湾小学
范欣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新课程的实施提出的“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生本课堂”是新提出的一种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是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快乐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着无限的精彩。
一、结合生活情景,使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生本课堂的动态生成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把教材的知识与生活较好地结合,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通过创建生活场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比如,教师在进行加减法教学的时候,可以创设一个文具店的场景,规定一些文具的价格,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对文具价格的运算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还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情况,让学生去讲价,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
二、精心策划前置性学习内容,造就生本数学课堂的精彩。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只有课前让学生做好前置性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清晰,合作的协调,积极的发言,满怀的自信等最佳表现。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有精彩的表现,前置性学习任务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旨在引发每个学生思维,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学生完全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探究,自行获取知识,学生拥有自由的探索空间,兴致必然极高,思维必然十分活跃。
三、小组合作学习
生本课堂给每一个孩子创新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智慧各放异彩。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体现了这个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的课堂氛围。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之前的思维碰撞,形成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把讲台“让”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师生评价
生本的魅力还在于它的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是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过程,评价可以综合地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可以让教师根据评价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生本课堂中的动态评价需要结合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进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效率、考试成绩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学生根据小组讨论中的情况进行学生之间的评价,从而综合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生本课堂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动态地创建出活跃的教学情景,提升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和兴趣。生本课堂说起来好像很大、很远,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考虑课堂结构,努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至始至终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就能实现生本高效的目标。让生本高效理念指导我们的数学课堂,就能让孩子们在精彩的数学课堂中自由学习,快乐成长。
第二篇:生活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生活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的很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懂得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生活问题,具体要做到: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捕捉生活素材,发现数学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自主探究;应用数学,回归生活空间。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标;教学方法;生活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6-0096-02[ZW(N]
[作者简介]叶爱琴(1977―),女,广西贺州人,大专,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芳林学校教师,小学高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等去学习和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只有让数学回归到我们的现实生活、远离浮躁,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课堂应该联系我们的生活,贴近我们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合情合理的生活情境。这个情境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时,笔者以学生喜欢逛超市的心理,为学生创设了逛超市的生活情境。首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学生留心观察,说出一种自己喜欢的商品的价格。这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情绪高涨,为整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笔者为学生创设游游乐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游乐园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境,学生觉得有趣,整节课学生都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度过。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学生才能自主、自觉地去观察、研究和探索。
二、捕捉生活素材,发现数学问题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教材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知道,我们身边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只要我们环顾四周,我们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这些印记,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数学对我们的巨大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并使数学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在学习了《时、分的认识》后,出示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在学生回答完后提出问题:你一天的时间安排和小明的有什么不同?谁来汇报一下你们一天的学习、生活等活动时间?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出自己与小明的不同。由于学生实际的时间安排和小明的时间安排都存在着差异,学生都争抢着发言。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另一方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新知识,并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如在学习了《三角的特性》后,请学生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哪里会出现三角形,找出后追问:“你知道为什么用三角形而不用其他图形吗?”经过这样的寻找和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就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自主探究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积极地寻找生活中的情境,让数学和生活紧紧相连,让数学贴近我们的生活。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笔者利用学生生日为学生创设过生日的生活情境,“请同学们说说你的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通过学生最熟悉的这些生活
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及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观察日历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应用数学,回归生活空间
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数学练习要贴近生活,把枯燥、乏味的练习题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有迫切解决的愿望。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与同学展开合作交流,最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存在的价值;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了《圆的认识》时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站成横排,做投沙包游戏,问学生:“这样站队,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这样站不公平,有的同学距离比较近,有的同学距离比较远”,学生回答。“怎样站才公平呢?”这时引导学生应用同圆半径相等,即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的知识,说出应该围成一个圆,这样每个同学投沙包的距离也就相等,站位就公平了。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实践中去”,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有实用价值的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数学课堂充满对智慧的挑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数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它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的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
[1]于海.课堂教学小策略实用精品库[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张洪玲,陈晓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与教学指导丛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4]高洁.中小学数学知识联系教学法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6).[5]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第三篇:生本课堂学生精彩语句
生本课堂学生精彩用语汇集
1、请同学们坐端正,用心听我发言。
2、我愿意把课文精彩部分给大家读一读。
4、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
5、某某同学,我想跟你比一比。
6、谢谢你帮我解答了这个疑问,以后我也要多读书,了解更多的知识。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是从读书过程中,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开展了它的意思。
9、你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11、请你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12、前面的同学讲得很好,我的观点和他的很接近,或许我的发言更完整。
15、请你听我把话说完整,再来给我补充。
16、你很会思考,能够把课文和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我要向你学习。
17、刚才某某同学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18、同学们的看法各有不同,现在我想把大家的看法总结一下。
20、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他的想法与我非常相似,但还有一些不完整,就让我帮他补充一下吧!
22、他的发言真是令我茅塞顿开,我一下又有了新的想法,就让我和同学们分享我的想法吧。
24、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你有勇气发言,希望你继续努力。
25、“所谓,学问、学问、勤学好问”。我想请教一下同学们一个问题。
26、谢谢你给我的帮助,我听明白了。
27、我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说明白没有,如果我表达的不清楚,你可以再问。
28、听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但读出声,还读出了情。
29、努力改正缺点,你可是个很出色的人。
30、说错了没关系,我会帮助你。
31、请你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要说重复的内容。
32、请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小组的想法。
33、这节课你很棒,说得非常好就像陆九渊说的那样“学而疑之,疑而问之,我问而知之”,我要向你学习。
34、自信可以让我们走向成功,请大胆说出你的想法吧!
35、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大胆地交流,敞开你的心扉做一个爱发言的。
36、老师,你每次先锋组都是他们组,这次能不能给别的组一次机会呢?
37、思想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请你用心思考好吗?
38、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求人不如求己”,如果你们小组也出现了争议,不妨可以查查书,书中没有,小组也解决不了,再请求大家的帮助,这样不是更好吗?
39、这位同学朗读得抑扬顿挫,有时如高山流水,有时平静如西湖,我在他的朗读中,仿佛身临其境,细细的领略了其中的美。
40、你读得太美了,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1、某某同学的朗读很有感情,我被他的朗读感动了。
42、你们组汇报得真棒!我们组也要向你们组学习,但希望你们组不要骄傲,俗话说: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44、这是我们小组共同研究的结果。
45、你的建议很好,我虚心接受。
47、不知道我的解释是否令你满意,大家如果对我的解释有疑议,请及时提出,让我们共同讨论。
49、关于这个问题,我查到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第四篇:浅谈数学课堂中的生本教育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传统式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生本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它是针对旧的以教师为本的教育体系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它彻底打破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完全依靠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并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充分保持儿童天性的新颖课堂模式。这样一个全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更适合我们现代教育的需要,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点亮”学生的精神生命,在与知识的“相遇”中,学会感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享受学习的快乐!那就是要让“生本教育”走进课堂。
“生本课堂”,就是要善待差异、激发潜能,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在生本课堂中,不是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从问题情境出发,通过实践、探索、猜想等方法,由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就会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理解透彻.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那么,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呢?
一、注重合作学习
生本教育强调以生为本,合作学习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合作意识。合作学习强调合作,强调发挥集体的智慧去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进行或者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和个性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也表明,在竞争、合作、个体化3种目标结构中,竞争的情境容易激发能力差异观念,导致学生的成绩目标定向,合作和个体化的目标结构则有利于培养掌握目标。在合作学习的情况下,社会比较和评价是基于整个小组的表现,个体间的能力差异不明显了。小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低成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可以使他们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自我决定感。并且由于小组学习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过程,学生的胜任感和自我效能感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增强。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他们彼此间的了解与理解,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
二、注重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往往限于对前人的经验和知识的启发教学,但不是凡是有启发的形式的教学都是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是让学生充分地认知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知识,要嚼烂并消化,要感知并理解,只有真正认识和理解了共性的东西,才能通过学生的个性视角,对已了解和理解的前人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合理的加工、取舍,为学生创造性的个性思维创造必要前提。这正符合了生本教育的“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的方法论。
三、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生本教育提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尊重每一位学生。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有的学生感到学有余力,有的学生则感到难以消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如今的许多教学对象仍然是一位学生。例如,在课堂提问中,教师针对全班学生提同一个问题,尤其是提出的一些稍难问题,如果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作答,那会挫败他们的自我肯定感。在布置作业时,教师针对全班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用统一的评价尺度评价不同程度的学生等,都是把一位学生作为教学对象的表现。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内容作出不同层次的解释,提出适当的要求,以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综上所述,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教学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与归宿,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保证学生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也必须正确认识生本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才会将学生看作自身发展的主体,把发展的主动性真正地交还给学生。
杨丽君 2015年11月26日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生本教育
六年级数学组 杨丽君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生本课堂 幸福教育
改革课堂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淡化分析性操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充分地阅读、讨论、理解,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感悟,受到熏陶,培养语感。所以我校提出了“自助课堂”教学模式:
师:开课生趣
新课求新
思考激活
讲评精当
练习生巧
结果引申
生:进入情境
自主质疑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自测反馈
拓展创新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惊喜地看到这样的自助课堂,摆脱了老师的繁琐分析,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思考,畅所欲言地交流展示,充分张扬了孩子的个性,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在践行的过程中我也充满了疑惑,对这样的语文课堂学习进行了不断的反思:
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读研专题:课文哪些语句描写得很美,写出了什么?请选择你喜欢的语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研读,然后向大家汇报。学生们没费多大力气就把喜欢的语句勾画出来并在小组内进行了交流,然后请四人小组在全班交流,每个孩子说一个句子,说完就学习完毕。至于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写出颐和园的美,学生则根本没有去细细研读、体味,失去语文课应有的本色和作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过多追求学生的“自主”,放手让学生随意讨论、任意发挥,面对学生毫无边界的信息反馈无从下手,造成课堂目标不明确甚至学生牵着教师走的现象,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教师是学生的领队,当学生需要“引导”时就站到队伍的前面,当学生需要“穿针引线”时就插到队伍的中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自主但不放任,自主但不随意,自主也不等同于自学,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担当起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那么如何恰当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牵着学生鼻子走,也不跟着学生走,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和探索总结。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课堂中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我们也很高兴地听到了许多孩子提出了许多精彩的问题,孩子们对于自己提的问题总是那么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交流。比如在《巨人的花园》一文中学生就提出:巨人为什么不让孩子们到花园里玩?巨人看着小男孩的眼神,为什么心里感到火辣辣的?在《小木偶的故事》中提出:老木匠为什么给小木偶刻一个笑嘻嘻的表情?后来小木偶的头为什么疼得越来越厉害,还希望自己还是一段没有脑袋的木头呢?学生通过主动地思考和讨论,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体会了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有时学生也会提出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甚至问题和课文内容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因此培养学生会思考会提问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反复地训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就语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质疑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不理解的思想内容、不了解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问的形式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可以围绕课题、围绕课文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艺术技巧、围绕写作思路等展开,以疑促思促学。那么是不是每篇课文都需要学生质疑呢?我认为不是的。许多写景的课文,比如《颐和园》这篇写景的文章,学生就内容就很难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而重点却在于通过美读去感受颐和园的美和语言的美。因此,是否需要自主质疑,我认为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合作学习”目前被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但是,一些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有些主观随意了,没有做好事先的预设;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合作的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马上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还正在进行激烈的讨论和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这样的合作学习就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没有实在的意义。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宜使用合作学习: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合作能力时;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教学模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长处和优越性,也有它的短处和局限性,叫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语文教学中绝不能单一地只使用某一种教学模式,更不能机械地照搬照套某一种教学模式,而是要区别情况,灵活对待,常教常新。我们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努力做到:科学选用,巧妙组合,刻意出新,自成体系,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