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殊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学

时间:2019-05-13 01:1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特殊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特殊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学》。

第一篇:浅析特殊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学

浅析特殊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特殊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情况,“因材而定”。在实施教学策略时,要注意从兴趣入手,“因材而施”。在采用教学方法时,要小步子、多循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学兴趣教学策略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实践性环节要求很高的学科,在操作的过程中既要用到手,同时又要用到脑,是手脑结合训练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补偿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缺陷,因此在培智教育中开展计算机教学是必要的。但是由于特殊学生客观存在的巨大差异性,特殊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学,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那么特殊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克服困难?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探究。

一、培智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制定的特殊性特殊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中客观存在很多困难。如手指、手腕不灵活,导致基本动作掌握不到位;观察能力、模仿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差,导致其掌握不了较复杂的操作;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情绪波动较大,记忆不准确,记忆保持时间不长等等。针对学生的差异情况,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措施。1.手指、手腕不灵活有活动障碍的学生,他们在精细动作方面的协调性比较差。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偏向于运动能力,特别是精细动作能力,这类学生在操作计算机鼠标时特别困难,可以选用一些小鼠标,提高手的覆盖面从而提高移动鼠标的灵活性,还可以降低鼠?说牧槊舳龋?降低鼠标双击的难度。2.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尤其对自闭症学生而言,教学目标要适当控制认知难度。做到贴近生活,可以提高影音动画的学习资料的使用比例,鼠标指针可以通过软件设置为多彩动画式,尽可能维持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性。3.有一定接受能力的学生。教学目标主要是从计算机的基础技能出发,贴近生活,学以致用,注重目标的“生活化”,主要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4.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各种障碍程度较高的原因,他们很难掌握基本的操作,只是对感兴趣的游戏或画图、涂色类游戏乱点一气,无法进行完整意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学。对于这类学生,教学目标在于找出他们的兴趣点,从兴趣点出发引导他们多接触计算机,多和计算机玩,在玩中逐步掌握计算机使用的基本操作。

二、培智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让特殊的学生“热爱”学习,爱上“计算机”,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要使教学内容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爱上“计算机”。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教学策略,这里尤其要指出两种手段的应用。其一要重视音乐的应用,通过音乐的渲染,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集中注意力。另外还要重视视频资料的应用。这里的视频资料不仅包括一些动画,更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学生自己的一些行为视频。

(二)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突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要把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要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生活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去学习知识。例如,在用金山画王学习涂色时,就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苹果、香蕉、梨、太阳、月亮等各种各样的熟悉的事物作为模板去掌握涂色的方法。

(三)注意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计算机的教学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要从学生的实际以及不同学科的各自特点出发,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例如,在学习键盘打字这一单元内容时,学生可以运用生活语文中的课文、古诗、诗歌等,每一次的输入,学生都会对输入字词的进行一次学习和巩固。通过录入练习,学生边读边看,还可以有效地回顾课文内容。

(四)重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学习计算机双击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送颜色宝宝回家的游戏。游戏共有三关,红色关卡,蓝色关卡和黄色关卡,在不同的关卡,都有不同形式的问题、指引以及奖励,在正确完成相应的练习后颜色宝宝就会回家,接着计算机会出示一些图片或播放一些音乐以示鼓励。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获得成长。

(五)根据特殊学生的特点,重视运用个别化教学特殊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上的巨大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个别化教学,对自闭症或情绪有问题的学生而言,个别化教学更是尤为重要,每节课都要对这些学生进行课前学习评估,建立个别化的教学目标,并且要将任务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评估情况进行分解,使任务能够贴近他们的实际,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培智学生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黑格尔说过:“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至高无上的力量”。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特殊学生尤其重要,只有适当的教学方法才可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一)“小步子,多循环”法由于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间很短,并且记忆保持时间不长。他们学习一个操作,即使是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他们学起来也很困难。为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置时,可以将任务模块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模块,每次只讲解一个小任务,讲解后学生马上动手练习,每当完成一个小任务模块,都要进行鼓励。每当完成2-3个小任务后,进行一次循环巩固,提高学生的记忆保持时间。

(二)小游戏教学法玩是孩子的天性。对特殊孩子而言,游戏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节制的引入益智类小游戏是必要的。例如,在学习完鼠标的单击这一操作后,进入“循环”巩固环节时,我引入了喜羊羊小游戏,简单介绍规则后,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进入游戏环节,通过不断重复鼠标的单击完成小游戏,得到奖励,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三)分组合作教学法由于不同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情况差别很大,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可以是一对一的小组,也可以是一对二、一对多的小组,这种差异化的分组对巩固知识十分有效,小组内可以由小组长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去指导帮助其他同学,组间可以让各个“小老师”彼此交流,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再上台阶。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才能逐渐探索出培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才能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为他们接触信息社会,以及自身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李娜,何非.在教学中培养弱智儿童的成就动机[J].现代特殊教育,2003,(10).[2]李超,赵晓元.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8):176.[3]张立新.两种世界两个课堂――信息社会中的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9,(06).[4]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5]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回归与突破中生成[J].教育学报,2013,(05).

第二篇:我国特殊教育信息技术

我国特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2000 - 2015 年)———基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

张亚珍1,张宝辉2,卜凡帅2(1. 九江学院江西九江332005;2.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提升特殊教育教与学的质量带来了新契机。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及内容分析法,对15 年来的相关文章的文献数量、文献类型、信息技术支持听障、视障和智障等进行梳理,分析我国信息技术支持特殊教育的教与学研究现状,并从法律法规建设、通用学习设计和无障碍学习环境设计等方面提出信息技术支持特殊教育的研究建议。

【关键词】特殊教育,信息技术,通用学习设计,综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 - 8700(2016)01 - 0052 - 08

一、问题的提出

据2013 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有368103 在校残疾学生,特殊学校有1933 所,在校学生和学校的数量都呈上升趋势,如何提高特殊教育的教学效果,是目前特殊学校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软件被应用到有特殊需要人的生活学习等领域中,信息技术对改善特殊需要人群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家长、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2009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强调特教学校要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高残疾学生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已有的文献研究表明,我国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特殊教育的政策、软件开发与应用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主要应用于哪些特殊学生,信息技术从哪些方面解决特殊教育中的困难,信息技术如何支持与促进特殊需要人群的教与学? 这是信息时代特殊教 育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综合梳理国内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特殊人群的教与学研究文献,分析我国信息技术支持特殊需求人群学习的现状,从技术支持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信息技术支持特殊教育的课程设计、无障碍学习环境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力争为更好地发展信息时代我国特殊教育做出参考。

二、研究设计(一)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技术支持特殊教育的文献进行归类统计,根据量的统计和质的分析,阐释研究结果。(二)研究对象

为了更全面分析我国技术支持特殊教育应用情况,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 中以(2000. 1. 1———2015. 12. 21)刊发的论文为对象,以主题检索的方式进行模糊检索。根据初步阅读文献和与同行的交流,确定检索关键词为“信息技术”和“特殊教育”或 “辅助技术”与“教育”、“信息无障碍”与“特殊教育”或“数字化资源”与“特殊教育”或“多媒体技术”与“特殊教育”或“教育技术”与“特殊教育”或“福祉技术”,共得到文献“721”篇。在“721”篇文献中,首先通过浏览文献标题删除一些比赛通知、公告等文章。第二,通过阅读文献的摘要,剔除一些无关文献,如计算辅助技术、生育辅助技术等。第三通过阅读全文,判断文章是否研究相关特殊教育的辅助技术应用、信息无障碍建设、特殊教育信息化、特殊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建设等内容,最后得到中文学术文献341 篇。(三)研究编码体系

为更系统地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本文对341篇文献内容按照中国残疾人分类标准对文献的研究对象进行编码,研究内容根据教育技术学研究分类[1]和美国威斯康星- 密尔沃基大学[2]对信息技术支持特殊教育研究内容分类,结合特殊教育研究内容进行编码。见表1 和表2。

本研究运用 Excel2013和EndnoteX7对文献数据进行管理与分析,采用图表结合的方法进行展示。在分析过程中,对341篇中文进行通读全文,按文章发表日期’文献类型和杂志类型以及研究内容建立Excel数据库对研究内容的分析,根据表2 编码,对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用图表展示研究结果#在对文章研究内容进行确定与归类,通过合作者多次集体交流’修改和编码,直到意见达成一致,本文数据的获取’分析由第一作者完成,第三作者检验并确认。三’研究结果和发现(一)文献时间分布

论文时间分布情况如图 1,我们发现在!2006 年之前关于特殊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研究文献不多,较少得到大家的关注,而自!2006 年之后,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应用得到广泛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研究文献逐年上升,!2013年文献发表量到 39 篇,而在!2014--2015 年文献最不多.主要因为第一是国际上关于残疾人法律法规,例如美国1998 年《康复法案》(Section508),修订后的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机构所开发’维护’采购和使用的“电子与信息技术”产品不能对身有残障的联邦雇员和社会公众构成障碍,确保他们能与健全者同等地访问和使用信息。第二是自 2001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第三,国内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特殊教育会议召开.如,2003年 8月 11 日,建设数字大连!!残疾人信息无障碍论坛开幕,2003 年12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长春召开了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确定了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五年发展目标。此后,关于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多。第四,在 2008 年中国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奥林匹克残疾运动会促进了大家关注信息技术对特殊需要人群的补偿和支持作用,特别关注信息无障碍建设。2008 年4 月,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标准。第五,相关软件的开发与使用。例如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发的文本阅读软件对于视力受损’有阅读障碍或者有其他学习障碍的人而言是非常有用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蔡奕渔教授针对自闭症,研究并开发粉红海豚项目,辅助沟通系统促进自闭症学生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第六,2004年 3 月,特殊教育领域开展特殊教育教师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和多媒体课件竞赛,以赛促教,促进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把信息技术应用在他们的课堂中。

(二)文献类型分析

1.发表刊物分散,针对性不强

研究样本中的341篇文献共分为期刊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三种类型。其中期刊论文有294篇,占86.22%。主要分布在觑代特殊教育》、《中国特殊教育》、《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乡、《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中国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等学术期刊,如图2所示。从图2发现,目前我国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的特殊教育研究文献主要是集中在特殊教育相关杂志和教育技术杂志,这也说明国内目前主要是从事特殊教育和教育技术专业的人进行这方面研究。第二,国内现在没有专门针对特殊教育的信息技术这样的杂志,像美国针对特殊教育领域中使用技术的实践经验和观点,开办专门杂志《特殊教育技术》(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Technology } JSET)杂志。

2.相关学位论文较少,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文献中,硕士论文39篇,占11.44%,一定量的硕士学位论文说明有研究者正在系统性地分析和讨论信息支持特殊教育的相关问题。硕士论文主要分布在东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学校,如图3所示,这一分布情况与特殊教育研究地区分布情况相吻合。这主要原因第一,东北地区较早地设置特殊教育专业,二是重庆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联合教育学院结

合,招收残疾学生,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三是这些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例如北京、浙江、江苏等地,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信息无障碍的研究和信息资源的利用.3.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

基于方法论或科学范式来分,有定量研究和定义性研究研究。根据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定义,我国现在关于技术支持特殊教育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即描述性研究,比率为83.87%,如图4所示。而关于某项技术应用于某类特殊人群中的定量很少,有55篇论文,比例为16.13%,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法(25篇)和实验研究法(16篇)。这说明了我国现在关于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初步理论研究结果,但是在实践层面上的

干预研究还很缺乏。第二,我国信息技术还没有广泛深入地应用在特殊教育中,所以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应用效果分析和应用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少。现阶段我国需要积极关注特殊教育中的技术发展及应用。在2011年国务院颁发《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指出“发挥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作用,继续实施科技助残行动计划。”

(三)研究内容分析

笔者根据表2和表3进行分类整理文献,得到关于信息技术在各类残疾人应用情况和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研究内容,如表3和表4。

根据表3,我们发现,第一,我国关于特殊教育中的信息技术研究非常笼统,大部分文献没有针对不同障碍人群进行分类,全部在特殊教育为研究对象,文献占63.34%,缺乏针对哪些技术适合哪类障碍人群的研究。第二,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听障人群中的研究占26.39%,相对来说较多,主要原因是聋教育在中国起始时间比较早,1987年,由中国 残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联合创办的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招收盲和聋哑学生。同时根据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研究结果研究,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于视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性正是符合听障学生依靠视觉易于直接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第三,对视障和智障的研究文献(4.69%和4.11 %)较少,特别是其他障碍类人群的研究更少,关于精神残疾的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没有看到。这说明我国关于其他障碍人群的信息技术应用还有待深度开发。

从表4我们发现,国内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信息无障碍设计、辅助技术、特殊学校信息化建设、特殊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等方面。从研究内容来看,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的应用研究涵盖了特殊教育的各个方面。为了更好分析不同种类技术在不同残障研究情况,本文对三类的障碍(听障、视障和智障)进行具体的分析,表5一表7。

1.信息技术在听障

通过表5我们发现,信息技术在听障研究的文献有90篇,比例为26.39%,其中最多的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数量达44篇,在听障领域占48.89%。主要因为自2005年,在特殊教育中首次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获取、传递信息的能力和生存的技能,到2009年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课程整合成为信息技术支持特殊教育的焦点[[A]。而与语文是整合的最多学科,有16篇,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占36.36%。一方面是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草稿“建议聋校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引导聋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语文,使聋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表现语文内容,具备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补偿听障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对听障学生的支持作用和补偿作用。如袁瑛[[9]、高琳琳[[I0]分别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从而很好的促进听障学生学习语文课程。聋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的研究,对听障学生的学习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这部分有6篇文章,相对较少。崔玲玲[o}」就现在目前聋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从学校的环境、激励制度到资源的建设提出提高聋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

通过对听障领域的信息技术分析,在听障领域使用的最多的技术有语音识别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白板技术。早在1999年,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应用在聋哑学校,训练学生的发音[o z}。十多年过去了,目前国内多媒体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电子白板技 术在听障学生中应用,还只是对知识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呈现,帮助听障者更好的理解和记忆[00。现在国内外针对特殊教育己经开发很多的APP,如Ga-rageBand可帮助提高失聪和重听学生的听觉理解能力,如何利用这些APP帮助听障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无障碍交流,为特殊需要者创造一个无障碍的学习环境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2.信息技术在视障(盲)教育领域应用

在视障(盲生)领域文献只有16篇,主要是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对视障学生的作用,如表6所示。从文献分析来看,大部分文献是从信息技术补偿作用出发,而自2015年9月2日,全国第四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展示与交流活动,从大家交流的作品,可以发现目前信息技术在视障中的应用将从功能演示向提升认知的转变,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互动的多媒体课件和主题学习网站,结合声音,提高盲校的教学质量[Dal 目前关于视障的相关技术主要有屏幕阅读软件、盲人电子阅读机、视觉信息扩大技术(针对于弱视人群)、文本一声音转换技术。这些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视障学生快速阅读课本和互联网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目前信息技术应用在视障学生学习还是停留在文本一声音信息的转换上,而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实践能力还有待开发。

3.信息技术在智障领域教育应用

根据文献研究,信息技术在智障领域的研究的文献(14篇)与我国特殊学校智障学生的数量不匹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统计智障在校学生83918人),如表7所示。通过文献分析,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信息技术对智障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吴晓蓉介绍日本针对智障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不平衡,设计出“儿童认知能力综合训练软件”,以人机对话的方式对认知障碍儿童进行训练,教学效果显著。王海民在《封每花朵朵开》课堂中,在专题学习网页的支持下,学生利用动态相关的教学资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探究,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在智障领域应用得到了国内外的肯定,但是目前国内针对智障的相关技术还较少,在教学中应用更是凤毛菱角。国内主要是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呈现和演示相关内容,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己经出现很多新技术、新软件,如lOS的单词预测功能可帮助有阅读和认知障碍或者正在学习英语的学生提高其词汇量和构词能力,所以在今后课堂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帮助障碍学生进行无障碍学习。

信息无障碍的研究文献有33篇论文,占9.68 %。信息无障碍的研究说明特殊学生也走进了互联网时代。2001年陈云英等提出特殊教育要跟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应用互联网资源,为特殊教育与科学研究服务[00。可见互联网对特殊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无障碍设计及互联网无障碍标准就是重点内容。主要代表由浙江师范大学孙祯祥教授领导团队,发表相关论文14篇,占信息无障碍领域42.42%。孙教授团队根据视障学生的特点和认知障碍,主要从无障碍设计(理念)、网站无障碍技术标准、网站导航、课程学习网站的开发、网络学习环境、教育资源、颜色、图片、跳转设计、无障碍辅助(站点地图、无障碍键盘使用、站内搜索)等方面进行无障碍设计与开发,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盲人数字图书馆,对促进我国信息无障碍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Dsl D97 Czol。在2015年第十一届信息无障碍论坛中,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指出目前国内各级政府及单位完成了信息无障碍系统建设,实现了基础无障碍服务,使中国政务信息无障碍建设水平和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随着每年信息无障碍的论坛召开,关于信息无障碍的标准和建设逐渐成熟。

5.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深度融合,必须建设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环境。关于特殊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研究文献有28篇,从文献分析来看,目前有部分学校在硬件环境和特殊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上取得了不错的结果,这些学校结合国外特殊学校信息化建设思路,建立推进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机制,优化特殊学校的信息化设备,建设和发展特殊教育信息资源库,研制特殊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导纲要)指导特殊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特殊学校在信息化教学上,从课程内容·课程活动的设计、课堂交互、交流软件的使用等各方面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增加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机会,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德育,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效果。特殊教育领域数字化资源有21篇文献,主要探讨无障碍资源的建设与开发。江苏师范大学陈琳教授团队针对聋生的认知特点,开发了一些手语动画,改变了手语教学形式,提高了手语学习效果。东北师范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开发了全国特殊教育资源库,收录了视障版、听障版和智障版等资源,现己形成容量多达500GB的资源,有DVD光盘、VCD光盘和教学资源网站[[25]。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特殊资源信息化的建设。

6.辅助技术的研究

辅助技术研究文献有29篇,辅助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辅助技术的定义及发展、辅助技术评估、辅助技术专业设置。重庆师范大学郑俭教授团队针对辅助技术教师素养研究、辅助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美国辅助技术法律法规的研究、辅助技术服务模式、辅助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回。而目前国内关于辅助技术的研究还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高校目前设有辅助技术专业只有一两所高校(北京联合大学设信息无障碍辅助技术专业)。为了更好培养国内辅助技术相关人才,我们需要在借鉴国外辅助技术的发展同时,根据国内的发展及需要,设置相关专业及课程。

7.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的法律法规研究

从表4我们看出我国关于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的法律法规的研究还很薄弱,只有6篇文献,而且大部分是介绍国外辅助技术法案的内容及发展过程网囚,而关于国内特殊教育的信息技术法律研究较少。这一结果与我国现在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特殊教育研究文献数量相统一。因为法律法规是技术支持特殊人群需要的有力保障,只有良好的法律,才能更好地促进技术应用于特殊需要人群,提高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由于没有完善的保障体系,我国目前关于技术支持特殊需要人群的资源建设更多地是凭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技术相关研究工作者的热情、兴趣、使命感和责任心。

四、研究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支持特殊教育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还是以视障、听障为主,相关信息技术支持、应用于更广泛的特殊教育需要群体的研究亚待开展,如学习障碍、精神障碍等。研究内容方面,大部分集中在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模块,主要是从功能性方面介绍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呈现和传递作用,关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少。根据以上内容分析,笔者提出技术支持特殊人群教与学的建议:

(一)加强国家特殊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促进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制定和信息无障碍标准的建立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然而法的层面上相关内容还很不健全,仅靠上述政策性文件还很难真正落实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因此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继续出台。值得一提的是《残疾人教育条例》的重修工作即将在2015年年内完成,目前《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进一步强调政府对于残疾人教育的投入和保障机制,特别是对随班就读给予资源支持。这对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同时对特殊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定和信息无障碍标准的建立有着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结合通用学习设计(Universal Learning De-sign)理念,促进信息技术与特殊课程有机整合在现阶段特殊教育中,信息技术是以修补式的设计和呈现课堂教学信息,从而达到消除学生接受信息的障碍。学习通用设计则采取预防式、包容式的设计,注重多元价值,基于公平、弹性的立场促进学生的学习。在今后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时,结合通用学习设计理念,创设灵活的学习情境或虚拟学习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具身学习、参与式学习和体验学习,促进学生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发展。在教育测评中,要考虑各个学生的特殊需求,采用小组作业、语音作业、手工作品等多元化的考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三)加强无障碍学习环境设计与建设,保障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实施

为拉近特殊学生与常规学生的距离,促进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学习,提高特殊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多功能无障碍教室和无障碍资源,从而有效保障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实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我们无障碍学习环境创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基于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等建设特殊教育智慧教室,盲生利用信息技术或网络拓展认知,聋生利用声音一文本互换技术来拓展人际,以学生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交流、学习和共享。在教学资源的设计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设计符合残障人群的活动和使用方式,促进残障学生的学习与交流,促进信息资源无障碍获取与输出,真正促进特殊需要人群的学习,提高他们社会认同感。

(四)加强教育技术学与特殊教育相结合,提高特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特殊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影响特殊教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关键因素。只有教师能够用,恰当的用,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特殊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目前国家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有相关比赛,以赛促教,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综合能力。但是对于大量的特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还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移动导航、3D打印机技术、基于手势学习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在课堂中应用新技术,促进学生无障碍协作交流和学习教师的难题,对于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迫不及待。在这方面高校负有重要的责任,加强教育技术学与特殊教育相结合,提高教师应用新技术能力,开展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应用和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深度促进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开花结果。

(五)鼓励特殊学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支持的特殊教育实证研究,以科研提高特殊教育教学效果在特殊教育学校中以日常教育实践为主题开展专题研究,改革那些不能满足学生特殊需要、阻碍学生发展的教育现状,根据问题的不同灵活地引入、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尝试,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形成一条以科研带动教学,教学支撑科研的螺旋上升路径。这就要求我们的特殊教育教师在扎根实践的同时努力培养研究意识,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如教 育实验法以及特殊教育中常用的单一受试法等。通过这种研究意识的提升,促进特殊学校教师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转化为科研成果,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五、研究局限

本项研究以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多个维度对信息技术支持特殊教育的学术文献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了解目前国内特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由于笔者主要是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可能有些会议文献没有收录到CNKI,文献数据可能不是很全面,另一方面,由于样本文献数量较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单凭笔者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梳理,难免存在欠细致、缺乏 深入剖析的问题。

六、展望

信息技术支持特殊教育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涉及到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软件工程和生物科技等方方面面。虽然目前国内从特殊教育信息化会议、信息无障碍论坛及特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等各方面重视信息技术支持特殊教育,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能够跨学科进行研究,从技术、特殊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理念、信息无障碍标准,多角度进行融合,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有效地指导和促进技术支持特殊教育的教学实践,实现所有学生无障碍学习与交流,保障随班就读。【参考文献】

[1」杨丽霞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日]现代教育技术,2007 , 17(9): 43一47,60

[2] Edyburn DAVE一L.2003

in Review A Synthesis of the Special Education Technology Literature }I}.Journal of Spe-vial Education Technology } 2003 :57一81

[3]樊戈Wel}无障碍建设:价值、现状与对策研究田」四川大学,2006

[4」李克东数宇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日」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一49

[5] Yiyucai.Noel K.H.Chia } DanielThalmann } Norman KN.Keel JianminZheng and Nadia M.Thalmann.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Virtual Dolphinarium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日]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2013.VOL.21(2):208-217

[6」章小霞辅助沟通系统对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的干预及方法要素研究田」重庆师范大学,2012

[7」张宝辉,林苹苹,田党瑞理解为残疾人学习的教育技术福社技术—访谈霍普金斯大学学者约翰·卡斯特兰尼日]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4):6, 19一24

[8]黄慧芳,俞树煌,胡艳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可视化分析日]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3):70一76

[9]袁瑛现代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 山东师范大学,2008

[10]高琳琳信息技术应用于聋校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田」曲阜师范大学,2010

[11崔玲玲聋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田」陕西师范大学,2007

[12]特波迈向教育现代化—访上海ICJ行启音学校日]现代特殊教育,1999(3):3

[13]徐静语音识别技术在高校听障生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田」重庆师范大学,2007

[14」孙帆信息技术支持下日本视觉残障教育研究及启示田」东北师范大学,2011

[15」吴晓蓉,王培论日本特殊教育视域中的教育技术日]电化教育研究,2009(4):116一120

[16」王海民《梅花朵朵开》—培智学生校本课程教学案例日]学周刊,2014(22):159

[17]陈云英,刘洪沛,叶青沉互联网与特殊教育结合的前景日]教育研究,2001(10):52一56

[18]陈子健教育网站的无障碍设计与开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

[19]孙祯祥,文剑平中文网站无障碍评价模型探析日]图书情报工作,2008(9):17一20

第三篇:浅谈特殊教育教学中如何对智障

浅谈特殊教育教学中如何对智障

儿童进行说话训练

汤丽丹

言语是人们运用某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进行思考的过程,它是思维的手段,是人际交往的工具。正常儿童一出世,就有这种懂话和说话的生理基础,或者说具有天生的潜力,到了一定年龄,稍加指导,即能懂话和说话。可是,对于智障儿童来说,由于其大脑损伤或大脑功能有缺陷,言语缺陷就成为智障儿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智障儿童的语言和交往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对于智障孩子,大部分都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对语言的刺激反应较迟缓,词汇贫乏,口头表达能力差,发音不准,并且表情呆板、单调,语言发展处于原始水平。为了让智障儿童正常的与人进行交往,增加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摸索出一种既简单又适合智障儿童学会说话的训练方法,其中有看图说话、观察说话、创设情境说话、复述等几种方式,从而加强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语言训练的形式,对他们进行从简到难,哪怕从学一个单字开始到会说完整的句子反复说话训练,使他们形成一定的说话能力,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为他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效地、针对性地对智障儿童进行说话能力训练:

一、激发兴趣,贴近生活。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智障儿童由于长期生活在封闭的小圈子中,缺乏与人交往的经历,不爱说,不想说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因此我们想要让智障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必须从激发他们对事物感兴趣、贴近生活等方面入手,增加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想说、爱说。记得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教育与生活从来是分不开的,“教育从生活而来”。

例如在《招待客人》一课中,我创设了“老师来我家”这一情境表演,开始时由师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图文讲清各角色扮演者,让学生先通过观察图文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情景表演开始,课堂上学生通过分好的角色进行生动形象的表演,结合自己的神情、动作,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您好”、“请坐”、“请喝茶”、“再见”。学生在老师营造的情境中,基本上能理解和运用文明用语,虽然说的不是很清楚,有时忘记了需要在旁边提醒一下。会后,我在根据同学们的表演及时做出表扬与鼓励,再次与学生一起复述一遍课文内容为结束语。通过这样简单的表演方式来学习课文,既增加了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多样性,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内容难度适中,让学生学起来感觉不会那么枯燥无味,经过多次练习基本学会,渐渐从不说到想说到会说直至说好,从而激发智障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从易到难,从浅入深,循序渐进。

智障儿童对说话缺乏信心,意志薄弱,缺乏与人沟通的主动性,失败期望高于成功期望,我们不能要求他们跟正常学生一样。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把复杂的语言情境化分解成一个一个简单的步骤,降低教学起点,我们必须要有针对性地从易到难、从浅入深、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言语表达的熟练程度。如我在教学《手的卫生》一课中,我先让学生通过看图与实物认识“毛巾”、“肥皂”、“脸盆”,练习说词组然后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再结合实际操作示范问:“这些是什么?”;生:“毛巾、肥皂、脸盆”;师问“谁在干嘛?”;生:“我用肥皂洗手”。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基本会说出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加上有点难度句子,不需要会背,只有懂得就可以了。从而记住一些简单的标语:“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手,少生病。”„„最后跟着老师学念儿歌:“小肥皂,握手里,擦一擦,洗一洗。清水变黑了,小手变白了。”由抽象的词语到完整的句子到生动充满童趣的儿歌,学生的说话得到了训练。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学说话,在说中找到自信,体验喜悦,增强学生与人沟通的欲望,说话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小组合作,互相练“说”。

据国内外专家对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的大量文献表明:在智障儿童学习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师生在合作性群体中,个体具有较强的工作、学习动机,能够主动地相互激励,相互体谅,个体间的信息交流也比较通畅;能有效地进行言语康复训练,发展智障儿童“说”的能力,以及培养与他人学会交往的能力。

如我在《懂礼貌的孩子》一课中,我让学生们采用小组合作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课本知识,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演一演,会后师生评一评。先讲清小组中各成员所负责的角色,创设生活情景“上学、放学”游戏开始,有的演老师,有的演学生。“老师”和蔼可亲,见到“学生”时微笑、点头,说“××,早上好!”“××,再见!”;“学生”可爱、有礼貌,见到老师时说:“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课堂上不仅让个别智障学生从不愿意说到主动参与开口说,从而成为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教学互动场,为智障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奠定了基础,而且解决了师生间因年龄等各方面差异而产生的交往隔膜问题,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建立亲密无间的友情,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四、鼓励为主,体验成功。

智障儿童由于内心很脆弱自卑心较强,形成不与他人交往的封闭自我的不良习惯。特别在人际交往中智障儿童“说”的能力严重不足。教师应多找练习机会,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说话,鼓励他们多练习说话,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让他们尝到胜利的滋味,激起再被表扬的欲望,使其走上主动练习说话的宽广之路。

如在学习《懂礼貌的孩子》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学说话:“当我用手指着图一问学生,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学生能试着说出内容:“有老师、学生、他们在问好。”其中一句最简单的句子是:“老师,早上好!”记得最深刻的是一向缄默不语的林××同学突然说出“老-师-好!”虽然说这三个简短的字,不是很难说,尽管他发出的语速很慢声音细小,发音不是很准,但我仔细倾听并及时予以表扬:“你说得真好!”并鼓励他“能不能说大声点,教教其他同学,林××开心的笑着重复几遍”。我努力创造一种友好、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体验到说话的幸福滋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课堂上孩子们“说”的兴趣越来越厚;“说”的能力越来越强;说出了心中所思所想,发展了每个智障学生的个性。

虽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出水荷花各不同。”我们应让智障儿童同正常孩子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说话训练对智障儿童身心缺陷的补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后教育教学上,我将继续努力探索创新适合特殊学生的说话训练方法,让每个智障儿童都能骄傲地说:“我也能说好!”让智障儿童在与语言文字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生活的热爱,找回自信,勇敢面对人生!

第四篇: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特殊学校的学生因为身体上一些缺陷,更需要具备基本的交流能力,因此语文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学校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特殊教育学校,做好语文教学是确保整体教学完成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培养那些听觉有障碍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是我们特殊学校教学活动的重点。

对于那些听觉具有一定障碍的孩子来说,听、说、读、写、思维和智力等方面的一丝发展和进步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对于他们日后的生活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帮助。但是,在现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十分令人担忧。无论是语文教学内容还是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师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特殊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作为特殊教育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为这些学生负责,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改善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让他们能够学到更多更有效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语言表达的能力,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本文充分分析了现阶段特殊学校语文教育的现状,结合其教学目的和教学意义提出了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希望通过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来推动特殊学校教育的全面进步。

一、认识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的意义和目的(一)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的意义

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任务,对于那些有听觉障碍的学生来说,这种交际能力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应通过语文教学,让聋哑人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交流能力,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交流需要,能够确保这些听觉具有障碍的孩子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语文知识是一种基础知识,是学生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前提条件和有效工具。而且,一定的语文能力能够帮助聋哑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智力水平,提高思想认识、情感体验和道德觉悟,能够促使这些学生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

(二)对聋哑生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

《特殊教育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向那些聋哑学生传授发音、说话、看话的知识和能力,对他们进行汉语言的基础教学,培养这些聋哑学生理解及运用汉语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能够确保自己基本生活的开展和进行。”在特殊教学学校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进而使他们在掌握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将知识不断内化,形成一种能力。总而言之,特殊将学校的语文教育就是为了能够传授给那些特殊学生一些交流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确保他们的日常交流。

二、全面分析现阶段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

现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状况并不乐观。语文作为课时最多的一门学科,花费了教师及学生大量的精力,但是最后获取的效果却没有那么理想,聋哑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上始终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如现阶段不少中学生在基础语文知识考核中只达到及格水平,那些自拟题目的写作部分还无法达到及格。这种十分落后、缓慢、较差的学习效果已经成为特殊学校语文教学的普遍现象。经过笔者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正确认识聋哑学校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当前的聋哑学校教学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环节和实施方法并没有完全考虑到聋哑学生的特殊性,没有顾忌这些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语言表达和接受的能力,加之特殊学校的教师有一部分来自于普通学校,就出现了一些与普通教学攀比的现象,使得聋哑语文教学更加倾向于普通学校语文教学,脱离了聋哑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教师对聋哑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形式研究的力度也不够大,没有形成更加系统的教学模式。

(二)语文教材的设计也比较繁琐,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现在特殊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全国统一编制的语文教材,是充分考虑这些特殊学生经过教育够能够拥有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而编制的,为此,在语文教材中收纳了十分丰富的知识,知识间有很大的跨越性,这就导致教材中的知识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对于每个阶段的学习要求没有明确的界限。

(三)重视讲解、教学和结果,没有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特殊学校的中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是片面地追求对聋哑学生的语言训练结果,却没有重视起对聋哑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强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忽视了他们书面表达的能力,导致学生具备的能力不全面,不能应付生活中交流。

三、改善现阶段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现状的有效策略

(一)坚持贯彻特殊人群教育教学方针,实施符合聋哑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课堂一定要严格贯彻国家对特殊人群提出的教育方针,结合这些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出适宜的教学方式,为他们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并且运用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促使这些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弥补聋哑学生缺点的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提高聋哑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能够拥有基本语言表达知识和能力,为他们各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建立正确的思想指导

在特殊学校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坚持正确的教学思想,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双基教育,发展他们的语文思维,培养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得到适宜的教育和培育,拥有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和知识,确保他们以后能够正常生活。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由传统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彻底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还要通过设计开放的学习活动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而提高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学效率。

总之,特殊学生更需要社会的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对于他们的教育和教学需要我们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并运用适宜他们特点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在步入社会能顺利正常地于他人交流。

第五篇:前进中的特殊教育[模版]

前进中的特殊教育

宝清特殊教育中心的前身是宝清聋哑学校,2001年正式更名为宝清特殊教育中心。是一所专门招收聋哑、智障儿童就读的特殊教育学校,有近五十年的建校史。几十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一定劳动技能、残而有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校是“省级双全学校”、“省级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和“省级先进助残集体”。多年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特殊孩子”的办学理念,为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五年来,为了促进我县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学校重点加强了基础建设。新增校舍面积1300余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从外部环境到内部建设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学校现有教职工30人,十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7人。

学校提出了“一切为了特殊孩子”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四有”(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有纪律)、“四自”(即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教育目标,构建了聋生“文化+特长+技能”,培智生“文化+特长+自理”的教学模式。在培智班开设了家政和自理等校本课程,率先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除文化课学习之外,为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学校开办了书法、绘画、乒乓球等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才干。

学校拥有一支有事业心、有爱心、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任课教师均毕业于特教专业,具有丰富的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他们把打开聋哑儿童封闭的心灵、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使智障儿童转聪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

学校积极为残疾儿童创造接受教育的空间、营造残疾儿童发展的天地,打造残疾儿童发展的平台,增强他们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办好我县的特殊教育,残疾儿童和正常孩子一样拥有同一片蓝天。让

下载浅析特殊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特殊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在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中的应用解析

    信息技术在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梅有祥 (甘肃省金昌市特殊教育学校 邮编 737100 摘要 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 管 理一所寄宿制学校......

    浅谈新课改中的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当前,全国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在新一轮课改的大环境下, 如何面对轰轰烈烈的“新课改”,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尤其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感到压力更大,因为我们不但......

    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全文5篇)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和语文进行整合的实践研究过程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但最终信息技术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体会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体会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变革,文化教育更是首当其冲,信息技术课理所当然地成了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程在新形势下应当注重倡导关注学生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信息技术课的新教师,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我想在这里谈谈我对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心得一:作为一个信息技术课的教师,特别是一个新教师,应该怎样......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起红梅 摘要:本文首先对现代信息技术课的特点、目的及教学方式作了简要的分析,由此探讨信息技术课对于教师、学生及社会需求的意义,进一步提出了自己......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体会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体会 今天的学生将是21世纪的主人,电脑的知识与网络技术应该成为他们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