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中的信息技术教学

时间:2019-05-12 15:0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课改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课改中的信息技术教学》。

第一篇:浅谈新课改中的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当前,全国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在新一轮课改的大环境下, 如何面对轰轰烈烈的“新课改”,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尤其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感到压力更大,因为我们不但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还要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创新之路。

关键词:新课改 观念转变 分组教学

浅淡新课改中的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技能的更新越来越快。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而其更新的速度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几乎月月出新招,真可谓是日新月异。更先进的软件版本不断地出现,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对我们掌握这些知识就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作为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着轰轰烈烈的新课改,面对这纷繁复杂的计算机世界如何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呢?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还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其在整个教育改革中起到制高点和突破口的作用,首要的、最迫切的是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变革,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观念转变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课虽然只是一门次科,管理上也要正规起来,一旦教学管理层面不重视,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就是空谈了。再者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各门学科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各科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不一样,但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一点上不存在差别。然而现在许多老师存在一种学科歧视,认为非中考科目不重要,这种思想直接导致学校原本每周两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只有一节了,减少了50%,并且潜移默化到学生,成绩好的学生甚至于用计算机课的时间来完成其它各门功课的作业,教学任务不能完成,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这种情况在农村中学比比皆是,这就反映出教育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该课程应该成为所有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像其它学科一样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开展状况的晴雨表,任何人为制造学科歧视的行为都是对教育理解肤浅的结果,实质上也有背于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思想,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得尽快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学科观,给信息技术教育以应有重视,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关键。

二、多讨论多交流式的分组式教学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好方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主动学自主学、勤动手多训练外,还应当提倡同学之间多讨论多交流。我们知道讨论、交流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专题讨论、小组活动、交流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交流讨论能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有了观念的转变之外,就是有了思想上的重视,那么我们就要在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上上功夫,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的特点:

一是信息技术教师有“三多”。一带的班级多,学生多;二是课时多,教学任务重;三是杂务多,信息技术教师大多还要负责机房的维护,各种课件的制作,甚至还有学校其它的工作。这“三多”不利于师生交互,不利于教学管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学生起点不一样,但普遍偏低,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应试教育依旧,低学段没有开足课时或是没有开课;再者家用

计算机或是学校计算机的数量及硬件设施的情况不均匀,地区有别、城乡有别、家庭有别;况且学生接受能力也有很大不同,而课时是一定的,这同样也限制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提出分组教学法,具体操作要点:

1.将一个班级(假设为50人)均匀划分为五个小组,每小组一名正组长,一名副组长;要求组长有较浓的学习兴趣,最好有一定的基础,接受能力强,最好能有女同学,因为大部分女同学在这方面兴趣较弱;在上机座次上,同小组相邻。分组依据可以根据教学组织意图灵活选择,基于自愿组合,学生间的沟通效率会更高些,基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分组,有利于复式分层教学等等。

2.组长与教师有优先的交流权,组长的职责是帮助和辅导本组同学,帮助同学能够迅速掌握当前所学的操作和内容,小组成员的问题首先由组长负责解决,最后由教师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

3.分组教学主要面向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确保每位同学都有获帮助的机会,确保每位同学都掌握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4.作为激励措施,教师要对组长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适当增加一些专门的课外辅导,带领学生完成一些选修课程的学习,参加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竞赛。

初步的教学实践表明,分组教学强调学习互助,强调小组同学共同进步,有利于最大限度帮助每一位同学,从而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优秀生的培养,但是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还是有部分学生跟不上要求,甚至害怕上机操作等),这些方面有待进一步去更正和提高。

三、勤动手多训练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

自学能掌握知识,特别是理论上的。而要真正把所学知道溶入到自身,还必须亲身实践,动手操作。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只掌握知识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所以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多动手,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而不是靠教师的长篇阔论。课余开放电脑房,学生可按班级轮流上机实践,内容不限,完全自由。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而且更可以去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教师作现场指导。而多操作,多动手,也能对各种基本的操作,如鼠标运用,键盘的使用变得越来越熟。

所以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提倡他们敢与动手,勤动手。比如学习了Word之后,让学生编辑一份小报;学习了Frontpage之后,让学生设计一个个人小网站;学习了Excel之后,让学生制作一张班级的课程表、值日表等;学习了Powerpoint之后,让学生开发一个辅助教学的课件。在这些活动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能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水平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不断熟练,从而进行练习或活动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学生在不断地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能。信息技术也不例外,从最基本的指法,到各种软件的应用,只要能坚持练习的话,速度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动手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及大地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地掌握。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就会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那么神秘。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信心也会大增,学习劲头更会越来越足。

四、教师在“新课改”中面临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中小学新开设的一门课程,以前,电教人员只是学校的教辅人员,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课程,走上了讲台,那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呢?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改”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觉得,对我们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素质之外,还要具备一种合作意识。首先,我们对待其他学科的教师,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让那些老师了解多媒体教学,接受多媒体教学,用多媒体教学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新课改”。我们还要向他们请他们指出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提出如何改进和优化多媒体教学,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新课改”。其次,我们对待学生要有伙伴般的合作意识,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会新的学习方法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有许多适应创新教育的新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等都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得到充分体现。理解这些学习方式的概念并不难,难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地加以应用,这样的应用需要很多知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源。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将会从资源上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对自己学习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教师在工作中有很大热情,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很容易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课件的制作上来。这就容易使我们走向信息技术的另一个极端。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就要我们新教师深刻理解“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方式,绝不是单纯的多媒体教学。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整合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向同事学、向社会学、向学生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理解、运用。我相信,明天的成功必将属于我们。

参考文献:

1.刘儒德 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八章 起始页码为224页 人教版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3.苗逢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整合培训的内容与培训模式概述[J],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二期

4.南国农,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八期

第二篇:新课改信息技术教学

新课改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的策略

徐秀章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下面我谈一下在第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在认真研读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和《技术课程标准》之后,确定了教学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时确信息社会中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 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作为一个新教师,没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优势,教学上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一切从零开始。根据上面的指导意见,我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先引起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带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做了三件到现在都觉得效果很不错的事情,为我在上个学期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件是树立自己的形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教师是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跟学生们谈自己的经历,从自己接触电脑开始,到现在,直至未来发展的方向。这过程中在这过程中讲到了我喜欢上计算机的过程:高中不喜欢——大学认真学——出来工作每天也在学,大学都学些什么,玩些什么,讲一些他们感 兴趣的(如QQ、游戏,然后提到不要沉迷到这里面,因为这是一些娱乐的工具),讲一些先进的技术(不理他们懂与不懂),让他们对我和信息技术都产生好奇,也让他们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这就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第二是做学生基础调查,掌握他们的基础,方便在教学中制定教学策略和方针,尽量照顾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学有所成,即学即用,这也为了实现“关照全体学生”。

第三是进行理念更新,以前大家都是认为信息技术是一门副科,只是有考察成绩就行,可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是在考试有60分就行了,而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去,不单是为了学信息技术而学信息技术,学信息技术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信息修养,提高了信息素养是为了更好学好其它科目,学习好了也为了提高自己的整体素养,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素养也为了以后更好地学习,不断地提高。

第四是信息技术的新课改的大体情况,着重提到必修与选修的关系,然后把每一科选修都联系到实际应用中去。必修是选修的基础,如必修中的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对应着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接着举例说明数据管理技术有什么用途,生活中的什么东西会用到数据管理技术,举例1:图书馆管理系统,工作原理是把每一科每一种类的书目统一编码,照着顺序来做成几个表,再把表联系起来,这种工作方式比以前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举例2:学籍管理系统(略);举例3:人事档案管理,每个单位都必不可少的,每一位职工都固定一个编号,工资和工作的情况都可以在档案里出现。等等的例子,主 要让学生知道数据管理技术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照着上面的策略,我在课堂中开始实施起来了,边摸索边前进,我上课的流程: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那个情境,再用10分钟左右实施课堂教学,剩下的时间布置一些任务给学生,有时是独立完成,更多的时候是合作完成(以小组为单位),提倡以先进(每一个班选中一个或多个基础好一点的同学)带动后进、多动嘴、多动手、多动脑、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一个学期下来,我实施的小组教学、先进带动后进、互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很多学生都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并运用到平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去,这个学期我将会坚持这样的策略,争取在试验中不断完善。

第三篇:新课改理念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

新课改理念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

摘 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将“个性化教学”持续运用到课堂中来,那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必定会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创新精神;感知效能

信息技术课是素质教育中最先进最有诱惑力的课程,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结合学生的个性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是每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审视的课题。个性化教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独立地发现、解决新问题,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实践中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一直积极思考着这个问题,在此,结合我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谈谈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因为兴奋和好奇,开始时往往有兴趣的,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难度加大,需要大量的记忆和重复的练习,同时也发现课堂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上的信息技术又有一定距离,这样有的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慢慢下降。所以,“有教无类”是我们教师必须遵循的法则。

1.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因材施教

这一现象亟须得到教师的充分认识,如果长期按照固定的教育模式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很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脱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产生,我们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是需要教师掌握的一项重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各个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弥补另一方面的不足,因材施教同样是建立在学习兴趣之上的,不能够放弃任何一位学生。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尤其是操作较慢的女学生,选择将学生分组教学,由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带领着操作能力弱的学生,由一个能力强的学生带领三个学生,四人一小组,然后每小组之间进行操作比赛。组员之间互帮互学,小组与小组互相竞争,能力强的学生自然想力争上游,能力弱的学生也不甘下风,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可以形成默契的团队关系,还能够让所有学生能力得到平衡发展。

2.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例如,在教学Word文字处理系统时,让一部分已掌握Word的学生学习使用PowerPoint,由于两个软件在使用上存在许多共同点,拥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很容易迅速掌握PowerPoint方法。

二、灵活运用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是有趣的课程,在这个课堂中没有人会限制你的个性,每个人都有潜力,而且决定学习成败是取决于对信息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学生的“个性”被逐步建立起来,课堂也会随之活跃。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教师纯粹地用演示操作法来授课是培养不了学生的创造性的。

例如,在Phototshop教学中,我让学生设计一张海报,内容和版式均由学生自己决定,我发现有些学生能灵活地将一些图片插入到海报当中,做到图文并茂,更有一部分学生勇于探索各个菜单中命令的使用,给文字加上一些漂亮的边框,做出来的作品让人感觉到创意独特,简直不亚于专业级的报刊。这些知识我并未在课堂讲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看到学生有浓厚创新意识的作品,相信老师和学生都是同样自豪和快乐。

三、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感知效能

现在高中课程大多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辅助教学,教师仅靠粉笔、黑板及纸质书籍为主的教学手段不再满足学生日益丰富的求知欲。电脑和网络介入的教学模式,日渐成为高中课程信息化改革的主流方向。丰富多元的信息化教学更加凸显了高中生在日常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打破了以往教学手段带来的种种局限,让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无障碍的交流。

课堂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对教学进度做出调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学习中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角度出发,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和课程资源,在与教师同步学习交流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同时,我们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独特性,也就是说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自由思考,敢于异想天开,追求与众不同,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所创新。

四、及时考查,学做合一

信息技术教学中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它能快速了解每位学生的技术水平。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作业,以理解、应用和讨论题为主,给学生留有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作业完成后,可发到教师的电子信箱或复制到指定文件夹,也可贴到指定的论坛供交流讨论。对于学生的考查不仅要在理论概念进行考查,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等各方面因素。

总而言之,要全面考查学生的整体水平,只有掌握学生的状况,才能对症下药,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从而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信息技术。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是灵活多样的,教师要创设环境、寻找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才能独立思考,发挥创造性作用,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肯定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辉和.新课改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中外教学研究,2007(08).[2]沙凤林.整合课教学设计中新课改理念的实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5).[3]姜晓丽.新课改理念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11).[4]蔡永鸿.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1(09).(作者单位 广东省兴宁市坭陂中学)

??S编辑 王团兰

第四篇: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浅议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随州市环潭镇涢水小学彭新安

摘要:

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标的要求,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就怎样在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馈及教学小结等方面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一些经验型的探讨与总结,其中涉及有心理学的应用,概念图的应用等也有新课标的理解等方面的探讨。关键词:

新课程,基础教育改革,建构主义,反馈效应,任务驱动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统辖新课程的灵魂,是贯穿新课程的一条主线。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信息技术这门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一个学习的乐园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其实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它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是很强的。但学生对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却兴趣不高,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有教材编写落后的原因,也有学生厌烦理论说教的原因。

不管怎么样,我们要想把课上好,就要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尽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想法设法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如果课堂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讲,学生听”,“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

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精心分析教材内容,对于难点和重点内容,我们要认真阅读教材,精心组织好教学素材和相关资料。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的兴趣与神秘感,让他们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相关知识点的渴望情绪,并辅助以刺激学生的成就感的手段来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就容易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和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每个学生在初中学校的教学条件的差异,学生基础分歧很大,同时由于我们是大班上课,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反应在对于某些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效果分层严重,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讲什么,一堂课就结束了。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在备课时,要将整体性的教学设计过程分解为诸多要素,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并掌握和发展整个教学设计过程。要从教学系统和整体功能出发,保证“目标、学生、策略、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要深入研究教材和课标,然后精心选择素材,设计好相应的任务,每节课都做到能够提供三个层次的任务:

一是基础任务,就是能够基本达成教材和课标要求的任务,一般要求简单,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现有素材完成任务就行。例如我们在讲FLASH按钮时,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教程,给上节课所做的校园风景画面添加跳转效果。

二是巩固任务,即对基础知识加以简单运用并能巩固所学的任务,一般在基础任务基本完成后,教师通过点评学生作品,或者就某些多发的错误和操作的技巧提示,让学生对自己的基础任务有一个认识和对照的过程,并激发他们继续完善学习的兴趣,这个任务主要起到一个温故知新的作用。我们在讲FLASH按钮时,设置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根据教程为自己的作品添加退出功能的按钮,并设置好鼠标指针。

三是延伸任务,就是要照顾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一提供他们探究深层次知识的提示性任务。一般可以从网上寻找相关知识点的最新进展或者根据实际的社会热点和新闻进行加工,形成有兴趣点和创新点的任务。我们根据当时的情况,设置了第三个任务:结合08年春节的雪灾,让学生根据教程示例,自己制作一个个性化的按钮,我们提供了许多救灾物资和救灾场景的图片和小动画作为素材,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的photoshop知识对相应的素材进行加工。

通过这三个任务,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制作FLASH按钮的相关知识,大部分学生都能达成第二个任务,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完成了第三个任务,教学效果比较好,课堂达成度比较高,得到了听课的朱光明等专家的好评。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贴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因此,课堂任务的设置要本着“关爱自然,回归生活”这个方针进行素材的选择和任务目标的设计,争取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重视学习过程的反馈——给学生一个反思的契机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应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从元认知角度来考虑,学习并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它同时也是认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过程。

何克抗教授认为: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因此,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过程的反馈,即利用心理学的“反馈效应”,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结果有个及时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我参照心理学家罗西与亨利的做法,在所教的三个班中进行了试验,对13班,每节课上课前把上节课的学习结果以电子表格公布给学生,对14班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15班,则不告诉。如此进行了4周教学。然后改变做法,13班和15班对调,14班不变,也同样进行了4周教学。结果是14班的成绩最好,13班的成绩下滑,15班的成绩上升。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

一般我们在过程反馈中,应该注意跟学生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及时根据结合教师的反馈进行自我反思,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

二是重视老师在每节课上的作业点评,认真总结对照自己学习上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是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取得高分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成绩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

三、重视每节课最后的小结——给学生一个成长的基点 俗话说:“编筐挝篓全在收口”,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成功的一节课,小结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的教师巩固练习过后就简单的问学生:“学了这节课,你从中学到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的提问,学生波澜不惊的回答,我们把课堂小结搞得成画蛇添足。有的教师虽然有小结,但仅仅是自己把“所讲”的重点内容重复一遍,有的干脆因“时间紧”给予省略。

以上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缺乏课堂整体设计,时间意识和环节意识薄弱。我们应该怎样看课堂小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新课程标准提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一定要进行课堂小结!

罗伯特·马扎诺等在《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一书中引用了大量研究报告来证明,在教育史上,总结是九种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

因此,不要小看只占用三五分钟对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它对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上课内容,对我们教学能够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并与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都是很有好处的。而所有这一切,对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对促进学生不断积淀、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都是很有作用的。

课堂教学小结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点:

 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 有利疏理讲课内容,以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 有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在纵与横方面的联系,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 要在重点和难点上下功夫

 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讲课内容与前后左右的知识相联系,使之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 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握好所学内容

具体到小结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根据本人的教学实际和与同行交流和学习中,我认为如果采用知识结构图的方式来辅助小结效果更佳。知识结构图可以利用PPT或者WORD的组织结构图,当然最好是利用专业的软件如Inspiration等,效果更好。

概念图是一种表征、检查、修正、完善知识的认知工具,它把知识高度浓缩,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以类似于脑对知识储存的层级结构形式排列,清晰地揭示了意义建构的实质。在计算机教学中,科学概念和实际应用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其中包括从一般到具体的序列关系及渗透的网状关系。概念图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概念图应用在课堂小结中,有以下几个作用:  可以协助学生记忆,“按图索骥”直观形象

先让学生自己建构概念图,以小组为单位讲解各自的概念图,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补充。其他同学课后对概念图进行补充修改。借助概念图,将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图示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是以语言的形式而且也包含了图像的因素同时引入脑海,提高了记忆的效率,即使有遗忘,通过对概念 图的回忆也非常容易将遗忘的部分重现出来。 促进学生高级思维发展、合作学习与问题解决

要制作出好的概念图,必须搞清楚哪些是已有概念、哪些是不同概念、不同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且相关到什么程度等问题,而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在概念水平上思考问题,系高级思维,所以绘制概念图有助于这一思维的发展。因为它实际上为这一高级思维搭建了一个“脚手架”,帮助学生:整理资料→整合知识→形成某主题的已有知识图→在已有知识结构中嵌入新概念→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固定学习内容→修正与完善。

多项研究表明,在合作学习中,由小组成员共同创建的概念图往往更适用于多种情境。在各种教学情境下,小组成员对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通过共建概念图,来进行协商,培养了批判性思维技能,使各自的认识得到完善与扩展。概念图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时,可帮助小组理清知识线索、理解和表征问题、寻找解答办法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概念图辅助学生整理加工信息,找到信息间的联系

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使用概念图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集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学习过的知识及时的总结,形成有序的结构,找出各个概念间的关系,从中可以“创造”新的知识。概念图在这方面有比较好的作用,它将原本存在于头脑中的概念知识摆在面前,我们可以通过彼此的位置、连线等观察到知识的联系。下图就是利用Inspiration7.6进行计算机网络总结的概念图的实例。

俗话说:教无定法。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关键是看在你的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的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是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总之,要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获取信息、判断信息

在当今“知识激增”的时代,学生要想找到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必须掌握以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这样才能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搜集和选择各种学习信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在教师的讲授,作为高中生来说,有其独立的思考能力、事物辨别能力,一味的“灌”已经不适合现代学生的思维习惯。对于信息技术来说,重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一种能力,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为学生创造好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协商,并辅以指导,从而完成学生对知识的

算机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用处,那么在社会中又有哪些应用呢?”由于学生社会经验有限,感到这个问题有些困难。这时我们结合计算机的特点讲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当学生得知每天收看的天气预报都是用计算机算出的、家里用的自动洗衣机、微波炉以及手腕上的电子表都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时,感到非常神奇,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兴趣又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倾向。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从单纯的计算机教育中走出来,单纯的计算机教育是机械的、枯燥的,教师必须深挖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把无味的知识化成丰富多彩的内容,让学生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不但是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一重工具,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就是要使学生学会使用这个工具而获得更多更有效的信息。在新课改的改革大潮中,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既然是工具,那么要让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必须要让学生参与的信息的挖掘、判断、评价中。以当前的热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或者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资源环境,开放机房,学生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信息技术获得资料,然后个小组讨论研究,形成结论,交给老师进行评价或者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技能,提高了兴趣,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维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当前社会,团队合作是个人、企业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营造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学生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因而,要让学生能一同了解课本以外的信息,一同进步,并能利用网络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网络中获取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并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利用学校现有网络环境,尽可能开放计算机房让学生学习;组织信息技术学习小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与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让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创新。

6.加强信息道德教育

网络提供的快速、全面、大容量的信息,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通过网络能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然而,大量不良信息充斥在网络当中,中学生迷恋网络聊天、游戏的越来越多,更难以控制,甚至导致一些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要重视学生信息道德教育,分析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下载浅谈新课改中的信息技术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课改中的信息技术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为了适应培养全面人才的需要,现在全国各地已相继在小学阶段推行了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每位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利用现......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教学学习心得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教学学习心得 织金县第七中学教师徐立泽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变化,当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公布时,就从当中学习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那么面对这些新课程、......

    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常规课堂教学模式析究文/宋连昌摘 要:论述了高中新课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注意要点,并从PBL、学案导学、学习系统、交流评价等方面阐述了高中信息技术常规教......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

    新课改中教学工作总结

    新课改中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开展新课改活动已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理论上,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改理念,坚持上网观看优秀教师教学视频,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做......

    信息技术新课改心得

    信息技术新课改体会 郭冬 2010年1月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使高中生发展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

    信息技术新课改心得体会[范文]

    信息技术新课改心得体会 王岭初中 李娟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使初中生发展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要充分考虑学......

    浅谈新课改中大全

    浅谈新课改中“学困生”的数学学习郑州市新密市曲梁镇五虎庙小学 朱书娟 ***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实施,使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学习方式也有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