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思教学论期末作业

时间:2019-05-13 01:5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诱思教学论期末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诱思教学论期末作业》。

第一篇:诱思教学论期末作业

(1.为了实施好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发挥情意子过程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求知欲、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本学科学习的热爱等。为此,师生要善于共同创设好探究情境。那么,必须研究探究情境的内涵、性质、种类、源泉、特别是本学科应突出创设那些探究情境,并结合典型案例加以详细论述)

诱思教学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姓名: 学号:

诱思探究教学,旨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是一粒种子,自身具备成长的能力,教师要做的就是营造好成长环境,让这粒种子能够顺利发芽,茁壮成长。教师如何在学生和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诱思教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顾名思义,“诱”就是教师的循循善诱,很好发挥其主体作用;“探究”是教学过程、模式和方法;“探”即探索,以观察为主要方式,寻求掌握知识的途径;“究”,即研究,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特征,从而获取知识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其精髓在于“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诱思交融,促进发展”,他要求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而教师则要在学生思和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形成学生学习的条件和外因,把教与学有效的结合起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诱思教育中,常用的有情景探究学习:

顾名思义,“探究学习”,从学生认知过程来看,探究学习就是获得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简而言之,“探索得资料,研究获本质”。这就是认知的执行操作子机制的具体表达,可以称为探究学习。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长时间的学习,以及政治课程本身的缺陷,导致学生厌烦乃至学习效率不高,常常借助于一定的条件,比如借助于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设身处地探究学习,易于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情境”就是“情”与“境”的有机结合,我们不妨把它称为“教学情意场”。“创设情境,激发情意”要素,是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适时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以便通过情意的体验和意志的发挥,形成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最优化的心理情意状态,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动力基础。创设情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师生之间正是通过共同创设的教学情境,达到情感交流、心灵沟通、丰富体验、促进认知的。情境探究学习的本质:探究学习方式实际上是目标学习、情境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的和谐统一体。其实质都是:情境性、体验性、探究性、目标性的和谐一致。探究学习可以分为以下种类:实践探究和理论探究。情境的种类分为自然情境、形象情境、实验情境、问题情境、体验情境、迁移情境、激励情境。这些情境,在不同的课程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如美术课,自然情境的优势就很明显,学生通过写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好,进行艺术创作。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实验情境的优势则更明显,学生通过做实验,得出相关理论。政治这门课,形象情境、问题情境、体验情境用的则相对多一些。以下,是我根据本门课的特点,经常创设的情境类型,作以下详细论述。

《生活与哲学》理论性强,思辨性强,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远,因此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借助形象情境,将抽象的哲学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1、形象情境:利用课件、故事、电影、幻灯片等手段创设、渲染出具体、生动的环境和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自觉参与学习。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观作为辩证法总特征之一,是唯物辩证法知识里面很重要的一块。但是学生对联系观很难理解,对联系观中的系统优化方法也很难把握。怎么样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要找准一个合适的情境切入教学?我想到了一个具体的实例:首先,介绍事例,我下班回家做饭,淘米2分钟,蒸米用20分钟,洗菜5分钟,切菜10分钟,炒菜20分钟,所以我做一顿饭总共需要2+20+5+10+20=57分钟?这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学生也有话可说,他们会忍不住议论,忍不住纠正,有学生会做如下纠正:先淘米2分钟,蒸米20分钟,在蒸米的过程中洗菜5分钟,切菜10分钟,炒菜20分钟,所以做一顿饭总共需要:2+5+10=17分钟。而其中做饭属于系统,洗菜、蒸米等属于要素,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理解了。

2、问题情境: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刺激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我的师傅王老师上课自成一派,总是能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结束整堂课,而学生也能很轻松的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比如在《生活与哲学》中,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说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中,王老师以学生熟悉的泾河为例,创设情境,说王五将磨盘不小心掉入泾河之中,过了20年,王五的儿子想要将磨盘打捞上来,但是不知从什么地方打捞。甲说从当年掉下去的上游打捞,乙说从当年掉下去的地方打捞,丙说从当年掉下去的下游进行打捞……众人七嘴 八舌,那么同学们认为从什么地方打捞容易打捞上来?这个问题抛出,学生很是兴奋,会设身处地的思考,回答,紧接着王老师会又抛出问题,那么同学们为什么这样认为?最终很容易得出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体验情境。当然还有体验式情景,而我举得例子已经包含了体验式情景,所谓体验式情景,就是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想问题,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的有效办法。

总之,学有法,法无定法,只要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不管是用情境学习、体验学习,还是探究学习,针对本学科的内容,好用、顺手的就是好方法。另,在教学中,作为一个新晋教育行业不久的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尤其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学习的东西更多,因为政治的时效性更强,对教师的要求相对更高,而教育是要面向现代化的,所以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真正落实课改中提倡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让学生动起来。

第二篇: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

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运用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我对探究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理解,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改善,对探究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实用的学习策略和施教策略。

探究学习方式主要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基本理念中,“自主”是根本,“合作”是辅助,“探究”则是学习过程,是核心。“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只是教师在教,学生在学,学生也能够给教师带来许多新思路,新思想,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这就要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只麻木的听,要动手写、动手做、动耳听、动口议,最重要的是要动脑思。因此,各地逐步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希望能将以往的教师一言堂模式改变,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思维转起来。

而学生学习的成功,不但需要认知因素,更需要情意因素,良好的情意因素,将协同认知因素,产生综合的创造性学习效应。许多类似的研究均表明:情意因素作为个性心理动力,对人的一生的发展和成就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情意因素同样尤为重要。教学活动总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意过程,以激励学生进入学习过程。恰似无形却有情,和我们平时所说的班风、学风、校风一样,教学情意场是一种气氛、一种风气、一种能够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情境氛围。从教学行为上我们是在创设情境,而在教学心理上则是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意因素。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和学生一起创设一种最佳的教学情意场,并使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事怎么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这样写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这就是实践探究的哲学依据。例如,在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椭圆的学习就需要学生在了解椭圆之前先动手用绳子做出椭圆,在自己按照一定规则做出椭圆之后,学生才能知道椭圆上的每一个点所拥有的共同特征,进而得出椭圆满足的特定方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之前先预习新内容,让学生在自我了解的情况下对椭圆有个初步的认识。在做出椭圆的过程中就需要合作学习的支持,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形成共同探讨的气氛,也就是我们说的气氛,即“情意因素”,在合作学习中集思广益,将会出现一系列思考性的问题,经过讨论合作消化,稍复杂的问题将会被提出,展现在全班面前,进而形成大环境的全班讨论,这样在本节课可以充分实现合作学习的意义。最后,疑难问题将转到教师手中,教师可将问题补充引申,给出思路等将内容推入探究学习的深化范围,进而将本节课的所有问题在学生脑中手中转一遍,如此这节课只剩下总结和复习的后续工作,可以趁热打铁继续练习,使内容尽可能被掌握。

“积极探索,认真观察”、“精心研究,活跃思维”、“广泛运用,加强迁移”,探索仅仅是入门的向导,学生认知过程的第一个飞跃的完成,关键是靠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和对结论的正确论证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诱导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过程。这一过程从学习行为上来看,是由研究来完成的。实践探究是中小学生学习时常用的学习认识过程。在实践探究中,思维加工一般均由归纳研究来完成。由于实践探索的具体形式相异,包括实验探索、体验探索、经验探索、形象探索,因此,实践探究又有四种具体表现形式:实验探究,体验探究,经验探究,形象探究。实验探究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导向性信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边实验,边思索,边总结,把观察引向深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观察的丰富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抽象、概括,形成理性认识;继续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反复思考,经历再实践、再认识的深化过程。因此,可见,“自主探究”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合作探究”则是“自主探究”的深化。这就是我在实践中对“自主、合作、探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认识。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和施教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学习策略是针对学生而言,施教策略则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探究性学习方式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进而是探究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进行一定的预习工作,即自主学习,在对书本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形成思索型问题,思索型问题在课堂中起到至关作用。因为课堂就是为了解惑,当问题经过初步思索之后,课堂教师的引导能够将学生的思路引入正确的方向,也能使得课程给学生们带来深刻印象,课堂的思考才是学习知识的根本所在,因此在课堂学习基本知识后进行艰难问题的讨论思索探究过程,将课堂推入一个小高潮,在课程最后再进行总结练习。这样将课前课中课后连成一条线,形成一个系统,捋顺学生的思路,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效果。这就是我在实践中得到的一类学习策略,连贯的学习系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对教师来说,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之后,教师提供更高效的指导将会表现出更好的效果,首先教师需要保证学生前期自主学习的效果,可以集中预习,或是在课前提出问题等,保证在课程之前学生接触过新知识。接下来就是在课堂上的适时引导,问题的巧妙性,提出问题的适时性,讨论的掌握都是需要教师严格掌控的,在课程的最后需要教师进行集中总结,并相应留下练习。课程最后的总结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学生不再脑子空空,知道本节课讲了什么,能够完成哪些类型的习题等,在家庭作业的选用上,要设置难度梯度,包含课上所有知识点和题型,但同时也要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得学生作业不是太容易完成,并在课后还能将知识在脑中过一遍,并进行思考。教师的施教策略需要慢慢摸索,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处理方式。

探究学习方式的实际运用,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增添了许多新思路,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蒋晓雪 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号164945

第三篇: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

第四章自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创建(C),是成功实施教学艺术的天梯。

A.教学艺术场 B.教学伦理性 C.教学情意场 D.现代媒体环境 2.在教学系统中,学生是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从而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主体。其主体性的核心特征是(C)。A.基础性 B.能动性 C.独立性 D.创造性

3.人类理性认知中,思维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下列对逻辑思维基本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分析和综合 B.比较和鉴别 C.抽象和概括 D.实践与应用 4.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看,研究有三种基本形式,下面不属于研究基本形式的是(B)。

A.归纳研究 B.行动研究 C.演绎研究 D.类比研究

二、填空题(每空2分)

6.“_食贵自化,学贵自得,深思熟虑,积水成渊,这就是为学之道的灵魂。”

7.张熊飞教授指出,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体验过程中,应坚持“七动”: 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和动脑思。8.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提出“四为”原则是::以

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体验为红线和以思维为主攻。

三、论述题(每题9分)

9.张熊飞教授认为:“引而不发,因人善喻,不言之教,大爱无疆,这正是为师之道的根本。”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这句话体现教师引导作用的核心特征是启发性,就是实施启发教学,有了启发性就必定具有情感性,也就易于实现促进性和反馈性。教学中,学生之所以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那是由于教师诱之不当造成的,也就是教师没有创设“愤”“悱”的情境而造成的。因此,启发性是教学的灵魂。启发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条反映教学规律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变教为诱,变教为导,重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的全部核心问题在于教师。这个教学策略考虑的并非是自己怎样教,而应该考虑怎样教学生学,不是以教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过程,既把学生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使教师为引导成为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保证。

10.你认为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首先是论证了教学职能观,全面阐述了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引导作用的内涵、外延特征以及核心特征等,从而得出“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育人育才”这就是化启发教学的精髓等有关教学职能的定位致和之道。接着进一步探究了教学艺术,论证了“教学情意场”和“教学艺术场”,阐述了教学艺术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由此构成了完整的“诱思教学思想论”,称为核心思想。

11.叶圣陶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你认为高中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习惯?

优良的学习习惯是正确的学习行为和科学思维的基础。同时,也是成功学习、获得理想成绩的保证。任何知识、能力、品德的培养和提高都离不开好习惯,因而培养优良的学习习惯是改革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促进整体成才的重要措施。

优良的学习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应该培养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想的习惯。

1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张熊飞教授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引导”作用,而非“主导”作用,请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所处的地位和应发挥怎样的作用的看法。

①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不能脱离的教学媒体的,间接地认知过程。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首先是突出教师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削弱了教师在教学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与教师的管理能力是成正比的。因而在教学系统中,从教学职能方面分析,教师是媒体;相对于学生主体的认知过程来说,教师是一种信息源。所以,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② 新课程实施下的教学系统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实践证明:要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不能靠堵,只能靠疏;不能靠控制,只能靠引导:引导学生能动地、独立地、创造性地为不断获得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以自身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主体充分实现主体地位为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着;在煎熬雪中,发挥引导作用;这样的承担着,就是教师。一句话: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是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实现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就是实现学生学习的独立思考。

第四篇: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

关于中学化学探究情景的论述

145965 代梦云

课程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彻底实现现代课程观和现代教学观,真正地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五官并用,全身心独立地开展体验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逐步成长为创新型、开拓型的各级各类英才。这就需要构建崭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以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宗旨。从诱思教学和谐论来看,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为了实施好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发挥情意子过程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求知欲、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本学科学习的热爱等。为此师生要善于共同创设好探究情景。

化学作为实验与理论密切结合的科学,化学教学的素材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从科学性、趣味性还是实用性等方面来说,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着重从中学化学探究情景的内涵、类型、案例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 探究情景的内涵

探究情景为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展开提供的背景或场景,为打开探究式学习局面提供导引作用,在情景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创造机会。

探究情景富有真实性、针对性、情感性。探究情景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和事物入手,或以自然界、社会及与其它学科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呈现化学知识存在的实际背景,使学生尽可能在真实的情景中建构意义;探究情景必须指向一定的课程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主体交互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 探究情景的类型

按照情景的呈现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问题情境

按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出现的阶段分为教学活动开始、过程中和结束时的问题情境。

1.1开始时的问题情境

这一阶段的问题情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主要起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作用的问题情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课”阶段的问题情景,另一种问题情景虽然出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但它蕴涵的问题实际上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线索,也是教学目标的指向所在。

例如,在进行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时,开始这样描述:格林太太是位漂亮得妇女。当她开怀大笑时,人们会发现她一口洁白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她富有的象征;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她车祸后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从车祸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痛,夜间失眠、烦躁,医生搅尽了脑汁,格林太太的病情仍未好转。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将焦点聚集在那两颗假牙上,猜测金和铁构成了原电池。由此引入原电池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再例如在进行必修2《苯》的教学中,以一个《自传》引入,别人说我笨,其实我不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成产逞英豪,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出,根据C6H6这个分子式,推测苯的长相,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多种结构;再提出根据结构来指出苯的性格,从而设计实验来验证苯的结构,从而得到苯的性质和结构。苯的长相和性格这个情景贯穿始终,在欢乐的气氛中解决了问题,学到了知识。

1.2过程中的问题情境

这一阶段的问题情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情景中蕴涵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不仅可以使前一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应用,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和提出新的问题,促使探究继续向前、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讲述卤代烃的性质时,教师可在讲述完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后提出,所有的卤代烃都能水解吗;在讲述完消去反应后追问,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吗。以此来深化学生对水解和消去两个反应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景:假如现在有一种卤代烃,那么怎么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其是否含有溴元素呢?提出这样一个新的任务供学生思考后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卤素阴离子的检验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利用反应将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转变为卤素阴离子。从而对课程进行升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结束时的问题情境 在这一阶段创设问题情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能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整合起来,强化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加深理解和巩固,形成知识网络,同时也能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加深对化学的理解,激发学习化学和热爱化学的热情。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沉淀的溶解平衡以后,给出氢氧化铜、硫化铜、碳酸铜等沉淀的溶度计,并给出处理废水的要求,请学生选择除去废液中的铜离子的沉淀剂。

2.化学史实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化学发现和发明的情景和过程中,和化学家一起经历矛盾、困惑、惊讶、甚至失败的情感体验,感受猜测、直觉、想象、顿悟的欢乐和为追求真理而运用实验的、理论的研究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品尝到科学研究、探索的乐趣,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化学、探索化学的内在兴趣,激发创造的动机,从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和研究化学。

例如在讲授元素周期表这一节时,给出门捷列夫在扑克牌中发现周期表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善于发现;在讲授苯环的结构时补充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苯环结构的故事,学生为科学家对知识的痴迷地探索而感到由衷地赞叹;在讲授氨这节时,引入哈博工业合成氨从而制造出化肥,大大提高粮食产量的例子,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

3.图片、影像情景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生动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 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能抛开某些表面的、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突现出来,在屏幕上 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想象 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和不易实现的实验,还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例如在学到磷时,放映影片《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巴斯克维尔的 猎犬”片段:一只大猎狗忽地窜出来,追赶亨利爵士。大猎狗浑身漆 黑,个头很大,眼睛里闪着火光,嘴巴里喷出火舌。亨利一连串地喊 叫着,发出垂死的呼救,那声音几乎是颤抖着的,听了让人心慌意乱---黑狗已经扑倒了亨利,正凶狠地张开大嘴,要咬爵士的咽喉,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福尔摩斯的枪响了,啪、啪、啪、啪、啪一连打出了五颗子弹。大猎狗应声倒下。奇怪的是,死了的狗眼和狗嘴依然在闪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会发出各种各样的猜测,引发探究。

4.新闻报道情景

新闻报道中涉及的化学情景更有真实性、现实性,体现化学与现 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愿望。

例如,在学习金属钠时阅读以下报道:中新社广州七月八日 电。广州市珠江河段上,近两天惊现神秘“水雷”,六个装满金属钠 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有三个发生剧烈爆炸,另外三个被有关部门 成功打捞,期间无人员伤亡。一位目击者说,早上十时多,石溪涌内突然冒起一股白烟,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铁桶内窜出亮红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直到中午,这个铁桶又连 续爆炸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近十米高。由此推测出钠的性质。从广播、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所反映的科技发展的最新 动态中选取一些适合学生阅读、观看的资料,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体现化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还有其他的类型。探究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发问意识,有助于形成创新性的思维品质。作为高中教师,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智慧来为学生创设情境,相信坚持就有收获。

第五篇:诱思探究作业期末考核

高中生物探究情境创设原则初探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四个理念之一,意味着学习方式的变革。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案例讨论等方法探究创设探究情境的原则与标准,旨在提高生物教学效果。关键词:高中生物;情境;创设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疾呼要对学生实现六大解放,把学生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第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

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达自然大社会里去的更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他的时间)。

一、情境教学的涵义【1】

情境,《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情景;境地”。情境通常指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情境,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如在课堂中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播放音频、视频等等,只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情境,都属于情境创设的范畴。

探究式教学的含义是: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参与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教师合理、有效的引导为前提,以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高中生物的四大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标准”强调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表述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可实现的具体途径。

二、探究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生活化原则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时尽可能的联系现实生活,还原自然。在学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可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①当你的手被针扎了,你不会感到胳膊疼,你能准确地找到针扎的部位;②某患者注射胰岛素后,体内血糖浓度下降,但没有一个准确的反应部位。通过以上联系,便可化抽象为具体,从而轻易地突破“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准确;而体液调节反应缓慢,作用范围广泛”这一难点。例如,在学习“呼吸作用”时,可联系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家庭制作甜酒:先将大米煮熟,装入缸中,待米饭冷却至35℃左右,往米饭中加入适量的酒药(酒药实际上是酵母菌和曲霉菌种),拌匀,然后在米饭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并在30℃的条件下保温24小时。(1)加酒药前为什么先要使米饭冷却?而后为什么还要保温?(从酶的活性考虑)(2)为什么酿甜酒时要用酵母菌和曲霉菌种?(从酶的专一性考虑)(3)在缸的米饭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所需条件考虑)(4)酿制甜酒时,为什么总是先来“水”,后来“酒”?(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考虑)

(二)科学性原则

生物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建构主义十分主张情境的真实性、科学性,这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我们不能单纯为教学需要而创造一些虚假的情境,脱离了真实的情境就违背了《标准》的要求。生物教学的呈现形式如果是脱离科学的,那么学生即便参与其中,也很难找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考虑问题提出来是否经得起科学的检验。例如,人体时刻都要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如果体温过高(发高烧),就必须要采取物理或其他方法降低体温,最常用的是冰敷、减少穿着的衣物等方法,但是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却是“发烧时要多喝开水多盖被子‘捂一捂’”这样的做法虽有一定道理却不适于发高烧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吧务科学性原则,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但同时也要注意生活经验与知识原理之间的差距,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习兴趣,达到从生活经验出发,掌握科学的生物学知识的目的。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在高中生物学中有很多探究性实验,教师可以创设合适的探究实验情境,但必须遵循学生的人知规律以及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比如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数学模型法等,这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知识的教学,而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与科学分析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据说爱恩斯坦讲:“所谓的学习,就是把学校的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那一部分才是教育”。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办人、原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先生在回答一位中国家长的提问的时候确实说过:“如果我们将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可见教育的本质是能力的提升,而不是知识的传授。

(三)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过。实践证明,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无疑是一种苦役,也是很难学好数学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学习之中,二兴趣的形成则是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充满情趣,富有魅力的教学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创设趣味较强的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维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去探索问题。如:在讲解细胞核一节时,用克隆羊找妈妈的故事导入,学生充满了好奇,激烈的讨论,这样就为淘讨论胞核的功能创设了情景,学生很快投入讨论分析中,教学效果十分良好。本节课结束时再次讨论谁是多利的妈妈,大部分学生认为是提供细胞核的羊,此时给出线粒体母亲,DNA母亲,孕育母亲以及生活中的生母养母,再次将讨论提升层次,供学生课后继续探讨。

(四)时代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已经不能用十年前的思想去教育今天的学生,当然,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举例时,如果再用之前的例子就显得没那么的贴近生活了。比如,教师再病毒的教学时,常举的例子是SARS病毒,但对于现在的学生(大约1998年生)来说印象不够深刻,因为那是他们才五六岁,所以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换做他们更熟悉的甲流病毒(H1N1)。

小结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以后的生物教学中尽量倡导探究式学习,创设合适的情景,培养新时代下,具有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生物学人才,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研究,弥补不足,改良教学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课堂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可以克服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努力达到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余志鹏.中学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I:;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张明.高中生物新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下载诱思教学论期末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诱思教学论期末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2

    一、为什么“双主体论”是错误的?如何理解教与学的和谐关系? 答:(1) “双主体论”是指,教时,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时,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教师和学生都是认识的主体”,没错,因......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DOC)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考核题目5】 研究探究学习方式,应关注学习策略和施教策略的研究。为此,应突出具体落实:实践探究和理论探究各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每种形式的适用范围和实......

    诱思探究教学论精要

    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精要 张熊飞教授主持的诱思探究课题研究,在国内名气和影响很大,其基本理论和经验,在近30万字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中有详细的论述。 一、学生......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1、为了改变当前学校教育中,师生负担过重,课堂教学低质量、低效率的现状,需要加强有效教学的基础研究,探讨各学科如何通过实施探究学习方式,实现有效教学。那么,应撰写有效教学的......

    诱思探究期末考核

    为了实施好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发挥情意子过程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求知欲、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本学科学习的热爱等。为此,师生要善于共同创设好......

    诱思探究教学

    分校教研诱思探究专刊 2008.4 让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在我校开花结果 张士贺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是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熊飞教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概括总结的。他集古今......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期末考核——135456 贺艳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期末考核 数学情境探究教学研究 135456 贺艳 诱思探究的创始人张熊飞教授指出: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变革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典型作业的设计(5篇)

    《魔幻的颜色》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教学设计内容】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 【课题】《魔幻的颜色》 【课时】 1课时 【课题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