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门专题研讨会活动感想
专题研讨会活动感想
启东市圩角小学
茅冬伟
2012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南通市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与高效课堂”专题研讨会,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令我受益匪浅。现谈谈我的体会:
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只有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使数学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产生学生的探求数学的动机,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中,许校长通过限速标记让学生明白速度的含义,接着提问:老师3小时行了240千米,我超速了吗?学生顿悟,240除以3求到的80千米只是老师的平均速度,不能确定老师是否超速,从而引出速度的单位“千米/小时”,然后创设了求自行车、直升机、宇宙飞船的平均速度分别是8千米/小时、8千米/分钟、8千米/秒,“都是8千米怎么就有快有慢呢”让学生领悟到这三个单位的区别,接着一问“你知道还有谁也有速度?”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数学问题处处存在。
二、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蔡特《认识百分数》一课的精髓,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正确把握儿童的已有基点,考虑孩子的学习障碍。每一个教学环节,真正做到学生能讲的教师绝不代替,学生不能讲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补充。学生易懂的百分数的读法一带而过,写法由学生相互启发,逐步规范,最后指出印刷体与书写体的区别。课前教师认真阅读学生的每一份作业,关注每一个细节,发现学生的典型错误,把学生的错误引进课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选取典型的五份作业,通过辩一辩,议一议,让学生明确百分数的意义。整堂课教师真正做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重视练习设计,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
张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出示12朵黄花,问: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让学生猜红花的朵数可以是多少朵。学生猜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思考12朵黄花可以圈几朵作为一份而正好圈,渗透了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的意识,而当有人发言说:红花8朵时,通过辩论,动手圈一圈,更进一步突出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本质。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不同水平的题目,将数学思考融入到不同层次的练习中,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能解决这一类简单的实际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第二篇:研讨会培训感想
研讨会后的感想
这次举办的的上海首届数学教师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与交流中,我收获很多。这次研讨会十分有利于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有助于我们教师提升数学的教育教学水平。
毋庸置疑,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课堂教学就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必须要面对的课题。而这次的研讨会就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研活动方式,这次研讨会主要就是围绕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而展开,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过程,也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能够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让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要让数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之中。我们的研讨会通过研究如何设计数学活动,确保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让课本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也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想探究。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灵魂,是学生形成良好知识结构的纽带,更是提高学生思维质量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助推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数学思想方法隐含于数学之中”的特点,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计算时该如何进位呢?相首先,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就向十位进一。
题板出示:
通过这四道竖式,让学生找出其中对的式子和错的式子,在这种尝试和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做到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又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次的研讨会不仅启发了我们对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讨,也对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总结一些新的东西来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要充分的、合理的使用一些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们数学教师更加明确了这样一点,数学课程不仅仅是一个课程设置,我们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应用数学;要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和“数学地思维”。数学学习有助于发展他们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第三篇:研讨会感想
研讨会感想
公司在00月00日举办了首届《XXXXXX研讨会》,我很荣幸参与其中,在我以往的职业生涯中正好缺乏这种经验,所以在这次研讨会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状况,没有及时的沟通和解决、没有养成做好工作记录的习惯,在此我做出深刻检讨以及一些个人建议!
自身不足:
1、研讨会准备工作期间,协助领导修改文档等,做了哪些工作没有做文字性的记录。
2、会议牌疏漏,制作后追加会议牌2次,影响了工作效率。——在制作前应该先列好清单让领导过目,后执行打印。
3、会议当天,会议中心班车来接时,我听众了安排:还有客人过来,需要接待。没有坐上那趟班车,我当时感觉到:我应该先到会场做准备工作,但是那时没有把这个疑问提出来。——自己有疑问没有及时沟通解决!
4、会议路线通知:短信已经拟好,但一直催不下来需要发送短信的名单,到最后短信也没有安排发送出去,导致一部分嘉宾没有找到目的地。——不够积极解决问题 会议建议:
1、会议流程应该提前几天拟下来,让工作人员都清楚将要开展什么工作。
2、需要的物资应列一个清单,后面再有需要的物资,加入清单中,会议所需的物资就不会缺少。
3、会议场所,从三楼的门口进去就是讲台侧门;会议正进行时,常有人从讲台侧门进出,领导建议后到的嘉宾带着从二楼进入会议室;但是当时签到处已经设在三楼,如果让嘉宾在三楼签到后再带着他们走楼道到二楼过去,感觉不合理,嘉宾不理解; 建议:签到处可以设在二楼、或者是设在一楼,嘉宾签到后,再引嘉宾从二楼进入会议室。
行政部:XXX
2012-6-13
第四篇:理论学习研讨会感想
理论学习研讨会感想
—“中国梦,我的梦”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
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梦想飞翔,梦想决定着人们奋发努力的方向。“中国梦”超越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以个人成功与人们共同幸福为目标,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早日实现“中国梦”,意义深远。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顺利开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激励着千千万万个国人把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培养富有社会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战能力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需要,更是事关民生需要。正如总书记所说,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需要我们广大人民开放合作、凝聚力量、埋头实干,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回首中国复兴的漫漫征程,是中国共产党把百余年来一代代人,一位位个体的“中国梦”凝聚在一起,带领全国人民一
点点把梦想变成现实,这个过程就是实干兴邦的最好例证。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青春是无悔的,作为一名有理想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该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中国梦”是让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经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去达到自己心中的梦想。如果没有“中国梦”,人才会流失,人心会不稳,因为这是引导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民主、自由、平等、以及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和权利,我们都要通过我们的“中国梦”而不断的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如今,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了,我们更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奉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投身于第一线为祖国的繁荣作出贡献。坚定我们的“中国梦”,努力去挽救那些岌岌可危的社会风气和人民的良心,让贪污腐败、潜规则、造假等不良风气远离我们的社会。当代大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做一个正直的有为青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虽然今天的我们不需要经历战火的洗礼、不需要担心国土的沦陷,但是,我们有责任去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一切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端正自己心中那不朽的“中国梦”。响应时代的召唤,让民族精神传统的火炬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吧!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海门论坛”记略
小学数学教学“海门论坛”
揭开儿童数学学习的密码
——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海门论坛”记略
2010年10月23―24日,我们一行4人在江苏海门实验小学参加了2010全国小学数学研讨会“海门论坛”活动。两天活动,安排的学习内容很丰富,信息量很大,时间很紧凑。对于每个与会者来说,无疑是饱享了一顿精神的大餐。
参加献课的有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华应龙校长和施银燕老师,有业内闻名的张兴华、张齐华、许卫兵、徐斌、王俊、蔡宏圣等一批特级教师,他们以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为核心组成了富有特色的“海门实小”教师团队,与邱学华团队一样开创了当今数学教育流派。
这次活动上课前,执教者都将自己备课时的思考与大家分享。如: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教学《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时,他在教学设计中写了比较具体的“课前慎思”:“分数的再认识究竟应该认识什么?”“单位1的概念究竟要不要揭示”?特级教师徐斌在教学《解决题目的策略》一课时,出示了三个问题:如何让学生产生策略的需要?如何借助已有的策略建构新策略?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策略意识?这些问题不仅是执教者在备课时的思考,也是听课者需要不断厘清的问题。
第一个上台展示的是华应龙老师,他执教的《分数的再认识》,也是最有“悬念”的课。他以大头儿子碰到的困难导进新课,通过用领带量床、量沙发碰到的题目,引出创造单位的现实需要。然后,通过小组的学习,渐渐引出分数单位。最让人惊叹的是他对分数的定义简单的概括为:先分后数。整节课中,他并不强调单位“1”,而是聚焦“分数单位”的理解。
同样来自北京二实小的施银燕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一课,课始采用了打地鼠的游戏导进,在对游戏作出规则的过程中,依次呈现规则的要素:方向、顺序„„最后以“数学是游戏,数学是规则下的游戏,数学是统一规则下的游戏”结束。
在海门实验小学杨惠娟老师执教的《认识时分》一课中,杨老师一开始就设计了男女生玩棋的游戏,在自制的圆盘跳格棋上,被指名上台挑战的两个孩子,自然非常兴奋。细心一看,杨老师把钟面上的一些知识“12个大格、60个小格”都隐藏其中了,在游戏过程中,她还通过设计一些题目,让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真正体现了“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思考”的理念,通过形象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获得关于“时分”的感性认识。
张齐华执教的《可能性》一课,也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摸球游戏,帮助学生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小学数学教学“海门论坛”
许卫兵倡导和研究的是简约教学,执教的《可能性的大小》一课,从国外的《石头剪子布》游戏视频入手,通过师生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引入对游戏本身规则的思考,得出结论这个游戏的双方有三分之一的取胜机会,当然,失败也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还有三分之一就是平局。接着再从我们身边熟悉的超市抽奖活动入手,进行进一步研究。在本节课中,有深刻的思辨,有顿悟,也有惊喜。
王俊老师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组织学生实验操作,通过探索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并发现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变化规律,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全心投入。深含的人文色彩,让台下的听课老师和孩子们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张冬梅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通过学生圈一圈,说一说,比一比,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倍的含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有条理地口头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徐斌老师和蔡宏圣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都让学生通过动手画画,想想,说说,议议,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题目的经验,体验策略的重要性,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徐斌老师的课严实、合缝、滴水不漏,诠释了数学思维的细腻与严密。他的开课提问没有悬念,利用“投飞镖”导入贴近学生实际,但很自然的就把“一一列举”的含义进行了揭示与理解。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徐老师又回到“投飞镖”上进一步问“如果投两次可能会投到多少环?”通过不断地追问,逼学生去思考,认真地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解决问题。这就是他的教学艺术。
贲友林老师执教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借助观察、比较、思考与交流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并且在争论中、辩论中理解概念。贲友林老师像一位哲人,他一直在思考,学生在哪里?学生将走向哪里?学生该怎样走向那里?
所谓的教育就是宽待生命,并且努力玉成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课堂显示,学生善于动手,善于合作,善于思考,善于争辩„„学生不断在知识的动态中催生出火花,每一个生命样态都能够自如地展开。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自然、真实,营构出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文化。这些课堂,将为我们更好地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生动的、鲜活的案例。每一节数学课都会有一些亮点、思考留在我们的心中,值得我们回味、感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