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部专家组对上海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考察意
教育部专家组对上海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考察意见
发布时间: 2003-10-28 08:28 文章来源:上海大学
受教育部委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一行 15 人于 2003 年 10 月 20 日至 24 日对上海大学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考察。专家组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认真阅读了上海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和背景材料;钱伟长校长会见了专家组并详尽地介绍了自己长期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专家组还听取了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方明伦教授的汇报;在各校区考察了学校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计算中心等主要公共教学设施;考察了影视技术、电类基础、碳 — 碳复合材料、电子商务、计算机基础等 18 个实验室与中心;考察了学生公寓、食堂并巡视了学生早操、晚自习等情况;考察了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美术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等 21 个院(系、部)和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学工办、科研处、实验设备处等 12 个职能部门;分别召开了历任教务处长与自评报告撰写人员座谈会、学院院长座谈会、教师座谈会、教务员和辅导员座谈会、实验人员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教学建设与改革座谈会、教学管理座谈会等 10 个专题座谈会;应邀参加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专家组随机听课 54 门;抽调评阅学生毕业设计(论文)383 份;抽调评阅学生试卷 29 门共 6419 份;分别对 59 名学生进行了英语、理科技能、工科技能 3 种专业技能测试;采取随机的方式对 145 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随机抽选了 2445 名学生进行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和学校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专家组进校考察之前,秘书组进行了先期调研工作,抽调评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144 份;抽调评审学生试卷 5 门 452 份;并调阅了学校基础材料,为评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在上述调研和考察工作的基础上,专家组经过认真的研究和讨论,形成如下评估考察意见和建议:
一、总体印象
上海大学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高度重视,视其为 “ 一把手 ” 工程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卓有成效地推进评建,学校适时地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为组长,其他校领导为副组长和成员的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评建工作的领导,同时建立了评估办公室,配备专门班子从事日常事务工作。各院(系)和职能部门也相应加强了领导,为全校顺利开展自评自建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
学校在上海市政府和教委的支持与领导下,本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宗旨,深刻领会并贯彻了 “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 的方针,自 1998 年开始。有系统地分为三个阶段开展了全校性评建工作。学校先后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评估动员与宣传,组织开展了全校性的以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为先导的关于学校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研讨与座谈,形成了浓厚的评建创优的氛围,凝聚了人心,切实推动了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建设。
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部门的要求,精心设计了校院两级本科教学工作的指标体系,五年中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各部门进行了三轮的自评自查工作,强化了各项制度建设,制定了多项措施。评查中同步进行了学校本科教学特色工程和亮点工作的建设工作,出现了全校上下关心重视本科教育、视本科教育质量为生命线、积极参与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生动局面。学校通过自我评查,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激发了师生员工的热情与自信,增强了办学的活力与动力,使教职员工更加爱岗敬业、学生更加奋发进取。通过评建工作,学校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本科教育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二、主要成绩
.学校根据上海市对学校发展的要求,明确了到 2010 年建成研究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了相应完整的发展规划。通过 “211 工程 ” 和本科教学迎评工作,抓住四校合并和新校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及时调整和整合院(系)学科、专业、推进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的改革,成绩显著,保障了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本着 “ 两个中心,一支队伍 ” 的指导思想,认真推行教师建设行动计划,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在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教师和学术带头人以及对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等方面卓有成效。近几年来,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更趋合理。
.学校积极探索以 “ 三制 ”(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开发了功能较强的管理信息化系统,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同时,学校重视教学基本建设与改革,适时修改教学计划,重视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自强意识和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学校强调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充满现代化气息,拥有和谐的人文环境的绿色文明的信息化校园,营造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氛围;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提供了活动的载体和空间;多类型、多层次、高水平的系列学术讲座体系,为学校的文化氛围注入强大的活力;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模式和群众体育运动保证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能、能力的同步发展。逐步建立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素质教育体系。
.面对选课制带来 “ 班级淡化 ”、学分制带来的 “ 年级模糊 ” 等一系列新情况,学校建立了社区管理体系。逐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社区,形成了思想教育、学习指导、行为训练、文化建设、生活服务、安全防范 “ 六位一体 ” 的新型育人环境。富有成效地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和后勤服务体系的改革。
三、办学特色
.上海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钱伟长校长提出的关于 “ 拆除四堵墙 ” 和 “ 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 的办学理念,在学校一系列重大措施上,如新校区设计、学生宿舍安排等方面,始终坚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放在第一位。学校立足为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结合四校合并融合,积极推进学科交叉、专业调整改造,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努力加强学校在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同社会的紧密结合,培养了大批适应能力较强的专门人才,形成了鲜明的 “ 拆除四堵墙、开放办学 ” 的特色,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学校积极推进管理制度改革,长期坚持以 “ 三制 ” 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创造性地实施了基于学生社区管理的 “ 三自 ” 学生管理体制,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个性发展的空间。对 “ 开放办学 ” 特色的形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上海大学的管理制度改革,起步早、思路清晰、方向正确、措施得力、可操作性强,对高校管理制度改革具有可借鉴参考价值。
四、问题和建议
.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优化通识教学体系,提升教材建设水平,构建宽口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建设名牌特色课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继续加大教学投入,完善校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专业基础实验室建设。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赴上海大学考察专家组
第二篇: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主题汇报
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主题汇报
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主题汇报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戴炜栋
(二○○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外全体师生员工,诚挚地欢迎各位光临我校指导工作。一年来,我校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20字评估原则为指导方针,认真组织迎评工作,成效显著。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质量意识得到空前强化和提高。下面我就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作简要汇报。
一、学校发展概况和目标定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五十多年来,已经成为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长期以来,我校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在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领导下,学校的发展与时俱进、日新月异。我校现有虹口和松江两个校区。虹口校区系“上外之根”,文化底蕴深厚。松江校区主要集中进行本科教学。学校拥有结构较为合理的优质师资队伍和设臵较为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专业与学科点包括文、教、经、管、法五大门类,25个本科专业(其中语言类专业14个),有19个硕士点、10个博士点(其中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现有本科生4863名,研究生858名,留学生700多名。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119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先后来我校访问,许多国内外著名人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
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多次开展了“更新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的主题研讨,逐步形成了现代高等教育观念,确定了战略发展目标,即建设多学科特色鲜明,若干重点学科初具国际一流水平,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外国语大学;确定了学校发展定位,即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确定了层次定位,即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确定了学科定位,即积极发展文、教、经、管、法五大学科门类,形成学科结构合理、专业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的新型格局;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即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高质量外语人才与复合型应用专业人才;确定了服务面向定位,即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和全国,面向世界,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深化教学建设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我校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凸现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优秀人才的理念,不断深化教学建设和改革。
1、优化教学计划。我校教学计划注重本科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通识性教育,提倡研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主要特点包括:1)以外语教学为基础,增加应用学科知识教学。2)实行“二·二”分段,前期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后期完成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模式。3)分别规定了语言类专业和非语言类专业的学分。4)增加自学型、零课时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2、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我校建立课程建设基金,至今已批准项目154个,投入资金120多万元;确立阶段性改革重点,2001年重点为“双语教学”,2003年重点为“多媒体教学”;着力提高新专业建设水平,建设了新专业实验室;努力打造一批特色课程,在此基础上评选出校级和市级精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日语》获得国家精品课程提名。
3、加强教材建设。我校历来注重教材建设,制定和实施了教材建设规划。“九五”和“十五”期间,共编写教材图书380部,纳入教育部“十五”教材规划8项,获教育部、上海市优秀教材13部。出版了一系列在国内高校有影响的教材,如《新编英语教程》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新编日语》荣获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教材选用强调“优”中选“精”,并积极引进和使用国外原版教材49部。
4、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我校积极探索四种教学法的改革,即零课时学分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大力推进教学手段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投资300多万元在两个校区建立了国际卫星转播中心,进行多语种声音、图像、动画等教学。开设多媒体课程95门,必修课程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大大超过了15%。双语教学起步早、比例高,在182门非语言类专业课中,双语教学课程有31门,超过17%,80%以上的双语课程使用原版教材。
5、重视教学实践。我校建立了长期协作的校内外实习基地,设立了实习基金,建造了各类实验室,为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我校大学生凭借独特的外语优势和出色的复合素质,积极参加各项大型国际活动,如财富论坛、五国首脑上海会议、APEC会议、申博等志愿服务,广受好评。
6、建设师资队伍。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如,实施“21世纪学术骨干梯队创新工程”;建立每年100万元的学科骨干专项引进基金;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实行“部分新进人员人事代理制”、“新进教师试用期签约制”、“学科骨干(或学科带头人)引进绿色通道制”、“部分非语言类专业或新建专业师资联聘或兼聘制”;采取规范岗前培训、促进在职培训、鼓励学历升级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等等。
目前我校正副教授占教师比例超过43%,非本校毕业教师超过39%,生师比为15.49:1。我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超过47%,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超过80%。
7、改善教学条件。我校大力加强教学设施基础建设,改善教学条件。1)改建虹口校区,建设松江校区。近三年来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共投入4.5亿元,新建了松江校区;两校区改建与新建面积达38万多平方米,初步形成虹口老校区精致典雅,松江新校区多姿大气的环境风格。2)完善优化教学基础设施。包括教室生均面积、实验室生均面积、风雨操场生均面积、图书馆和校舍生均面积都已完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3)确保教学经费投入增加,学费收入用于四项教学经费比例逐年提高,三年来总额增长了22%。4)高起点建设“数字化校园”,两个校区共敷设光缆25公里,信息点达1万个。松江校区学生上机上网全部实现“一卡通”,在全市高校中领先。5)高标准建设多媒体教室,已建成多媒体教室43间,座位达5000多个。6)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图书采集经费逐年递增。2003年生均文献资料采集费为361元,生均各类图书131册。
8、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监督体系。首先,我们高度重视教学管理的改革及研究,如开发使用教学教务管理系统软件,深化学分制改革、开拓第二课堂、跨校选修、互认学分,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对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诸多环节,制订了比较完备的教学管理基本文件,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教师工作规范》、《教学事故处理条例》等。第三,确立严格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介绍》等对教学各环节分别提出了要求。第四,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形成教学规范、组织保障、监控运行、信息反馈等四大系统和常规检查制度、英语协作组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教务处长信箱与热线、评教与评学等六项制度。
9、营造良好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我校每年都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如4月的校纪校规宣传教育,9月的新生入学教育和老生报到首日教育,期末的考试纪律教育和诚信教育等,成效显著。近三年来,本科学生违纪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因违反校纪校规退学的仅1人。同时,每年组织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赛、英语短剧大赛、莎士比亚戏剧节、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学术节、读书节、文化艺术节、院系周节,扶持各类社团活动,鼓励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校园文化中,展现专业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开设“教授助你成才”、“世界文化教授论坛”、“博士伴你成长”、“健康、快乐、成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丰富了校园的学术氛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发挥办学传统优势,打造教学品牌特色。
我校外语教学历经55年的传承、沿革,形成了历史积淀比较深厚、特色鲜明的教学品牌优势,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率先探索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专业+外语的新型培养模式。至今已有11个非语言类专业、6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90年代中期,又率先提出“四型一辅”教学模式,即外语专业型、专业方向型、双外语型、专业+外语型和主辅修制,注重在加强外语技能学习与操练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其他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甚至可以参加跨学科辅修专业学习。同时,积极发挥外语专业教学优势,以本科教学为基础,积极向“两头扩展”。一方面向下延伸,建立附属外语小学、中学;另一方面向上延伸,建立了大学本(专)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从而形成完整的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
四、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教学效果显著
我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与培养目标是相符合的,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表现在:
1、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水平较高。历年来我校英语专业高低阶段的四级、八级测试成绩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他专业的外语教学质量也保持了很高的水准。例如,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我校法学专业和经贸专业学生曾先后荣获第一名。自2000年以来,经贸专业每年都有学生以其过硬的英语能力和出众的专业素养撰写论文,参加瑞士圣加仑国际学生管理论坛(该论坛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选择250名学生参加)。仅2002年至2003年我校就有7人入选并应邀参加论坛。今年又有6人入选应邀与会。
2、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强。我校学生参加2002年上海市“张江高科技杯”第二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荣获铜奖及优秀组织奖;参加上海市“苏建杯”环保大赛,两项作品荣获一等奖。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以其出色的外语服务获得国家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0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2001、2002、2003年连续荣获上海志愿者活动优秀集体奖。
3、毕业生当年就业率高。近三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当年总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一次就业率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上海市高校中名列前茅。2004年本科生就业签约率已达70%以上,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新办专业教学质量良好,如广告专业已有两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达100%。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学生总体评价为“很好”和“良好”的超过95%。2004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至今已达70%,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五、展望未来,与时俱进。
我校本科教学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师资队伍建设、新设专业建设和教学手段现代化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展望未来,我们要深化改革,加强建设,与时俱进。一是要全面启动“名师名课工程”,加大师资学缘结构调整,争取在未来3—5年时间内,使学科骨干梯队扩充到180人左右,辐射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二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绿色通道”的使用率,加强新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积极资助新专业教师的培养与进修,争取在未来五年内,把新专业建设成为教学水平较高的专业。三是要提高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比例,今后五年内,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或辅助教学占教学总时数的20%以上;要求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应积极制作教学课件;提倡并积极引导教师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或辅导,形成课内课外互动、网上网下对接的崭新学习氛围。四是要适应上海市和国家建设需要,“十五”期间,我校将提高专业与学科建设力度,使本科专业达到30个左右,增设4—5个硕士点,2—3个博士点。
我们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211工程”建设为重点,以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三支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保障,适当扩大办学规模,着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增强办学效益,多出、快出高质量、复合型涉外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服务。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以上是我的简要汇报,请各位专家、领导审阅我校的《自评报告》等文件,并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予以评估、指正。谢谢。
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
第三篇:市教委评估专家组对我院进行评估前考察
市教委评估专家组对我院进行评估前考察
4月27日、28日两天,由吉多智、郭静、吴岩、张建国、马德青、胡定军、米兰组成的市教委评估专家组一行七人莅临我院,对我院进行为期两天的评估前考察。
专家组首先听取了院长王茹芹代表学院做的迎评工作汇报。王院长从学院的办学思想、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特色、管理模式、主要差距、迎评估抓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学院举办高职教育的做法和体会,指出,在建院办学中,学院紧抓校企合作、产学研互动这条价值链,坚持立足财贸、服务首都的办学指导思想,用质量促发展,以争创优秀、办特色强校为动力,把全心全意打造“能财会商、富有爱心、讲诚信、有社会责任感”的财贸应用型人才作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多类教育并存,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优势互补、互促互进的基础上,以发展高职教育为中心作为学院未来发展的办学定位,站稳市场、办出特色。同时王院长也指出,学院举办高职教育时间较短,还存在基础管理薄弱,人才培养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迎评促建工作是学院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评估为契机狠抓学院各项工作建设,对学院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此次专家现场“会诊”,帮助我们查找不足,能够保证我们的迎评促建工作方向准、路子对,意义深远。
专家组利用一天的时间,对教学楼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报告厅、实训中心、宿舍搂、体育馆、图书馆等办学条件、设施、设备进行实地考察,全面、认真查阅原始资料。28日下午,专家组与学院交换意见,市教委高教处李同铮副处长到会听取了意见反馈。
— 1 — 组长吉多智代表专家组集中反馈了考察意见,他指出虽然专家组考察时间短,但学院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是一所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学校,已经具备了办好高职教育的基础条件,并用“五有”高度肯定了我院的整体办学特点和水平:
一、学院有一支优秀的领导班子,在很短的时间内较好地把四所学校合并成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团队。
二、学院有一种争先创优、追求卓越的宝贵精神和生机勃勃的良好风貌。
三、学院有一支整体上爱岗敬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和干部队伍。
四、学院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校园环境、教学设施优良,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
五、学院有很好的行业依托,为学院今后校企合作办学,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创造了良好条件。
同时,吉院长也指出了我院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我院进入到普通高校系统、开办高职教育的时间较短,许多地方仍然留有成人教育、中专教育的痕迹;另一方面,学院由四所学校合并而成,很多精力用于合并后的磨合和协调,学院发展中很多问题特别是关于普通高职教育的问题,学院集体研究、讨论、论证不够;学院的迎评促建工作起步较晚,迎评工作以及资料准备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材料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和全面性,有些文件在准确性、规范性上还需下功夫。针对这些问题,吉院长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应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集中精力、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办高质量、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创立自己的品牌。
二、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加强建设,对照评估体系标准,认真检查总结。
三、进一步做好评估材料的归纳、整理工作,从现在着手,做好综合材料的撰写准备工作。
随后,吴岩副院长从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方面介绍了他考察的意见。他说学院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1、学院在成人教育方面有着辉煌的成绩,人才培养数量广,层次高,既是北京商贸管理干部人才的培训基地,也是经理的摇篮。
2、学院在全国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求全、求综合、求大的发展趋势下,独树一帜,努力做精、做强、做专、做特色,保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有,人广我专,人全我特的清晰思路,难能可贵。
3、学院培养北京商贸人才的目标定位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非常匹配,这在客观上为学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4、学院把行业和专业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拥有商业研究所,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北京商业》刊物,具有和行业、企业互动共存的科研能力,这是其他高职院校所不具备的优势。
5、学院具备发达的遍及北京商贸领域的校友人际网络,这是高职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和关系资源。
6、“能财会商,富有爱心,讲诚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爱心、激情、有为”的校园文化初具雏形并初见成效。
关于学院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吴院长提出了五点建议:学院在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转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时,必须转变观念,有所取舍,要进一步清晰“应用性人才”的办学定位,加强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挖掘学院产学研结合的天然优势,实现产学院合作办学,合作
— 3 — 育人,合作就业三位一体。另外在评估材料的准备上还需精益求精。
郭静处长着重围绕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谈了自己意见和建议。她认为,学院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任务很重,具体表现在有些专业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部分专业专任教师学历偏低、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数量不够三个方面。郭静处长建议学院抓住重点专业重点建设,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带动、培养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把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高水平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充分利用天然的行业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吸收企业人才作为专任教师的补充。同时把专任教师送到企业中去挂职,锻炼,增强其实践能力。
随后张建国院长和马德青院长分别就学院的办学条件和教学建设和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市教委高教处李同铮副处长在讲话中希望学院要按照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整改,做好下阶段的迎评促建工作,以评估为契机深化改革,建立起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长效机制。
王院长代表院党委、院领导班子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严谨求实的作风以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专家组对我院五个方面的肯定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和指导,增强了我们做好评估工作的信心,更使我们明确了学院迎评促建的目标和今后工作的改进途径,对学院迎评促建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和学院的未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王院长表示要根据专家的指导意见改进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高职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深化对评估体系各个观测点的把握和理解,遵循高职教育理论,发扬优势,整改不足,以评估为手段,以建设为动力,将学院推向更高发展层面。
专家考察结束后,学院领导班子及时召开会议,逐条分析专家
— 4 — 组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并认真研究了下一步整改思路和措施。针对专家们提出的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和评估材料准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学院对下步评估整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时间安排
1、根据市教委和专家组意见,学院正式评估时间仍按市教委既定安排,定在2006年进行。
2、到2006年正式评估前,学院整个迎评促建工作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5年5月-7月,为自查总结阶段,即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检查、总结,查找问题,明确差距。工作目标是对照优秀标准和专家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
第二阶段,从2005年7月-2006年1月,为整改建设阶段,即有计划、有步骤落实整改方案,积极建设。工作目标是初步达优。
第三阶段,从2006年1-正式评估,为迎评创优阶段,即在初步达优基础上,重点建设,锦上添花。工作目标是整体达优,创建特色。
二、自查总结阶段工作安排
(一)资料整理与自查
1、分别召开校区会和中层干部会,通报专家考察情况和专家组的反馈意见,鼓舞士气,积极自查。
2、组织全院教职工再一次深入学习评估指标,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评估工作目的、意义和要求的认识。
3、评估办、各项目组和各系部分别整理、归类全部提交材料,— 5 — 总结分析,对不足之处提出整改建议。
4、评估办汇总各部门整改建议提出整改方案,并提交学院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整改方案要确定整改项目,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
5、各部门按照学院评估领导小组审批的整改方案,全员发动,责任到人,创造条件,逐项落实,保证整改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
(二)全院高职教育思想大讨论
1、邀请有关专家做高职理论及评估工作报告。
2、在全院范围内分专题研讨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目标、定位,高职教育和成人教育、中专教育的区别和联系,从而进一步明确我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符合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3、研讨我院的办学特色及创新之处。
(三)展示交流
1、召开2002级毕业生职业能力展示会。
2、召开在校生职业能力展示会。
3、召开系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改革方案、近两年的课程考试试卷、学生实训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学生课后作业典型实物展示交流会。
(四)全院各部门规章制度清理并汇编成册
(五)师资队伍建设
1、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学习和业务进修,积极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
2、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
3、通过参加教育部培训、下企业锻炼等手段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第四篇: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对洛阳电大进行总结性评估实地考察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评估简报
第11期
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对洛阳电大进行总结性评估实地考察
教育部总结性评估专家组组长黄清云、成员顾宗连和秘书赵向华一行三人,在河南电大校长温海昌、学生处处长周海兴的陪同下,11月26日晚11:16分抵达洛阳电大进行实地考察。11月27日上午,专家组首先听取了学校开展试点项目工作汇报。洛阳电大党委书记高正乾主持汇报会,校长刘秋收、副书记江明、副校长王予民、孔自安、梁卫星、张清顺及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汇报会。党委书记高正乾致欢迎词,黄清云代表专家组就这次总结性评估的重点、评估工作开展的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说明。刘秋收校长代表洛阳电大就学校及试点项目开展以来的基本情况、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教学环境建设、教育厅专家组评估后的整改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等方面的情况向专家组作了汇报。
汇报会结束后,评估专家组详细查看了洛阳电大开放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对开放教育《大学英语》、《证卷投资分析》、《证据学》等进行了听课,召开了学生座谈会、进行了技能测试;在教职工座谈会上,专家组长黄清云就开放教育课程教学、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情况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和
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
11月27日下午,专家组一行在洛阳电大党委书记高正乾、校长刘秋收、副校长王予民的陪同下前往洛阳电大汝阳教师进修学校教学点进行考察。受到汝阳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领导的热情欢迎。洛阳电大汝阳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江荣利向专家组就试点项目的开展情况作了工作汇报,专家组查看了部分评估论证资料后,召开了学生座谈会、进行了技能测试,并就网上教学等问题与教师进行了个别交谈。
对洛阳电大及教学点评估考察结束后,专家组连夜赶回郑州。我们对专家组不辞辛劳忘我工作的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洛阳电大供稿)
河南电大迎评办
2005年11月28日
第五篇:贵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知识问答(一)
贵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知识问答
(一)1、什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进一步加强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具体做法是:由教育部组织的评估机构周期(5年)地、逐个地对以本科教育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情况和办学特色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评价,并作出评估结论。评估结论由评价机构向社会公布。
2、我校何时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根据教育部的安排,我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时间在2007年上半年。
3、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主要的依据是什么?(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2004]21号);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高[2001]4号);(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高[2005]1号)。
4、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估,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5、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意义是什么?(1)有利于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2)有利于强化教育质量意识;(3)有利于强化本科教学工作地位。
6、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应如何理解? 指导方针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以评促改”就是通过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创新;“以评促建”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各项建设和发展;“以评促管”就是要通过评估更新学校的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说明评估只是手段,通过评估工作加强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最终的目的。
7、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一级指标(7项)及特色指标(学校自定):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特色项目。
二级指标(19项,其中黑体字为11项重要指标):学校定位、办学思路、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主讲教师、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经费、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管理队伍、质量控制、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体育、社会声誉、就业。
主要观察点有44个。
8、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评估结论及其标准是什么? 评估结论分为四种: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优秀:A≥15,C≤3,(其中重要项目A≥9,C≤1),D=0;特色鲜明;
良好:A+B≥15,(其中重要项目A+B≥9,D=0),D≤1;有特色项目;
合格:D≤3,(其中重要项目D≤1)。
9、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工作分哪几个阶段进行? 一般分学校自建自评、专家组进校考察、评后整改建设三个阶段。⑴ 自建自评阶段:这是整个评估工作的基础。学校要按照评估方针和指标,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教学改革与建设,加强和规范教学管理,为评估工作和学校持续发展夯实的基础。
⑵ 专家组进校考察阶段:主要对学校的自评工作及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⑶ 评后整改建设阶段:学校要认真研究专家组的意见,制定整改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内部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逐步解决办学的深层次问题,促进教学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10、专家组考察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1)阅读自评材料:专家组将全面审阅学校和各教学单位的自评报告及有关的背景材料。
(2)听取学校介绍:听取学校领导关于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工作思路和教学工作评估的自评报告;随机抽样并听取部分教师、部分课程的课堂教学;分别召开老、中、青教师,管理干部和学生代表等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人员的座谈会;利用各种不同的场合随时随地与师生进行个别交谈;从不同侧面到各教学单位听取领导和师生对有关自评情况的介绍。了解学校基本情况,评建工作进展,教学改革建设成果,学校特色等。
(3)实地调研考察:考察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情况,包括图书馆、计算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及实验室等的运作情况;考察校、院(部、中心)两级教学管理及教学各环节的运行情况;考察教风、学风的情况等。专家组在对评估项目全面考察了解的同时,还将有意识、有侧重地考察了解一些情况。例如,可以调阅学生的学籍档案,以此反映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课程设臵合理程度、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以及教学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抽查学生的考试试卷和毕业论文、实验报告、实习报告,了解教师的命题质量和教学技能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抽查平时各级领导的听课记录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问卷调查表、教师某门课程的教案等,考察学校、院(部、中心)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以及教师平时对待教学的态度;采取组织课堂讨论、座谈、考察实际动手能力等方式,考察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
(4)汇总考察情况:专家组将看、听、查得到的情况进行梳理汇总。
(5)考核: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对学生具有的专业(或某门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有组织课堂讨论、座谈问答、实际操作等。
(6)形成评估结论:专家组将考察获得的信息和材料与评估指标进行对照、衡量,客观、公正地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议,得出初步结论。
(7)通报评估意见:向被评学校领导通报考察评估初步意见。
(8)反馈评估意见:召开被评学校一定范围人员参加的通报会,通报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评估意见和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
11.专家组进校后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考察采用哪些方式? 高教司函[2005]7号通知明确指出:“教学评估以考察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专业与课程建设和改革、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学风、教学软件建设为重点”。考察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参观:由专家组提出内容,由学校负责组织路线安排。包括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课及主干专业基础课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主要实习基地,图书馆,电教中心,多媒体教室,体育场,学生出早操、上晚自习,社团活动,学生宿舍,食堂环境等。
(2)听课:每位专家至少听3-4节课。
a.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验课,学校优秀课、精品课等。
b.不同类型教师的课,如老中青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等。
(3)座谈会:由专家组确定讨论提纲和与会人员名单(6-15人左右),2小时之内。
a.不同专题的座谈会,如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自我监控体系的运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经费及使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等。
b.不同类型人员的座谈会,如老中青教师,教学管理干部,教务人员,学校督导组(或评估办),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优秀教师、学生等。
(4)走访:尽可能对所有的教学基层单位和主要职能部门都安排走访。
(5)考核: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臵,对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或某门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有组织课堂讨论、座谈问答、实际操作等。(6)查阅资料:参评学校要汇集整理出各方面的资料。各项指标的评估依据及其支撑材料和补充说明,各类教学文件、会议记录,统计报表,学生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教师教学日历,教师讲稿等。
1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主要有哪些特点?
⑴ 突出强调信息的真实性; ⑵ 突出随机抽样实测;
⑶ 注重日常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⑷ 突出指标体系的量化标准。
13、本科教学迎评工作指导思想是什么?
(1)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
(2)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题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
(3)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中的“12条”和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中的“16条”是全面衡量学校教学工作水平的准绳和标尺。要以评估为契机,有力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改革,大力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硬件条件建设、教学软件条件建设,切实地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
14、评估中要注意把握的“三个符合度”是什么? 重要性何在?(1)学校自己所确定的目标(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要求及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实情的符合程度;(2)学校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的目标的符合程度;(3)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的符合程度。
三个符合度是评估方案的指导思想,也是专家组进场考察学校的指导思想。
15、迎评材料如何收集整理和建档?
应按各个观测点收集整理支撑材料,按指标体系的一、二级指标顺序建档。
16、在评估材料的收集整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自评材料是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的第一个程序,因而评估材料的收集、整理十分重要,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注意材料符合以下六个性:
针对性:材料与评估指标(或观测点)及其要求要紧密对应,佐证和支撑作用明显;
层次性:对一个事物、一个问题的材料(尤其是综述材料),既要有概述概况,又要有具体状况、具体细节的描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原始性:要注意收集原始依据材料,做到所有材料都有“据”可查;
真实性:收集、整理材料必须实事求是,认真审查核对,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可信度高;
衔接和吻合性:相互间有关联、需衔接的事物和问题,在不同的材料中提法要一致,相互要呼应,贯通要自然协调。各材料中提供的事实、依据(特别是数据)等必须相互吻合,经得起检验,切忌自相矛盾;
完整性:评估指标和观测点需要提供的材料,必须齐备,经整理的材料必须内容充实,符合规范的体例格式。
17、迎评材料的时间问题应如何确定?
根据教育部评估专家的解答,评估指标中与财务有关的指标、数据均按自然统计财务结算为准;其它指标、数据按学统计。结合我校接受评估时间确定:与财务有关的指标、数据统计2004、2005、2006三个自然的,其它指标、数据按学统2003-2004、2004-2005、2005-2006三个学的。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的材料仍需准备,供专家参考。
18、评估材料中如何进行生师比和主讲教师资格计算统计?
生师比的计算统计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有关说明”第(四)条的说明和测算办法进行。特别要把握专任教师的定义(具备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并承担教学工作的人员---含所有涉及学生的教学工作。注意: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是关键)和外聘教师的控制比例(不超过专职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及折算标准(×0.5)。主讲教师必须是符合岗位资格的,即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教师。
19、专家考察评估时抽查学生试卷、作业、报告,教师教案和调阅毕业生论文(设计)的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教高评中心[2006]1号文件,原则上只抽查在校学生近一年的试卷、作业、实验实习报告和调阅最近一年毕业生论文(设计)。教师教案的抽查,也以本校任课教师的当年教案为主。20、本科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地位是什么?
⑴本科教育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走向成熟的阶段,是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基础。同时,本科人才是我国未来建设事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来源。因此,在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是基础。
⑵ 本科教育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各类高等学校都必须高度重视本科教育的质量建设,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切实增加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投入,确保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1、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是什么?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22、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确定的实际含义是什么?
党政领导一贯重视教学工作,真正实现了教高[2005]1号文件要求的“三个牢固确立”,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能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各职能部门都能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为教学服务;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都体现对教学的重视;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度;育人工作已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等。23、2001年和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高教[2001]4号文,即《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包括12条意见:
⑴充分认识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 ⑵进一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
⑶大力提倡教授上讲台,加强本科基础课教学; ⑷把教学工作质量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重要标准; ⑸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⑹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⑺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⑻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 ⑼大力提倡编写、引进和使用先进教材; 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
⑾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⑿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
高教[2005]1号文,即《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包括16条意见:
(1)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2)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3)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确保教学运行需要;(4)强化教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秩序;(5)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6)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7)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8)加强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9)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10)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11)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2)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3)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14)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5)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6)切实加强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领导。
(整理、校对
杨履端
叶文勤)